问大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2:44:15
]]
随着21世纪的到来,那些“路灯”一样的战争理论留在了历史中。只有一个预言一直在战争的上空放射着光芒,照耀着战争继续前行。这个预言式的理论,就是杜黑的《制空权》。
1909年,杜黑在没有任何战争实例佐证的情况下,不容置疑地推论,飞机用于战争必将彻底改变战争的面貌,战场上将出现新的军种——空军;新的作战领域——空中战场,新的作战样式——空中战争,新的军事学术——空中战争理论。
这位刚从炮兵学校毕业,年仅20岁的陆军中尉公然声称:“从现在开始,我们有必要熟悉关于空中作战的概念……陆军和海军不应把飞机看作是只能在特定环境中起某种作用的辅助力量,而应把它看作是战争家庭中诞生的第三位兄弟……空中力量将自动地、不可避免地急剧增长,航空将不可避免地引发意义重大的空中作战。我们必须习惯于空中作战思想。要有空中战争的观念……”
他说,迄今为止,我们一直被无情地束缚于地面。我们曾经傲慢地、甚至几乎带着惋惜的心情嘲笑少数几位无畏的先驱者的努力,认为他们是自欺欺人,结果却证明他们是真正的先知。这一石破天惊的预言,遭到满脑子大陆军主义和海军制胜论的高级将领们愤怒的驳斥,言之凿凿的批评铺天盖地涌向杜黑。陆军部认为杜黑的言论违背了军队的既定政策,损害了陆军的权威。于是,杜黑被解职。孤立无援的小军官只好把自己跃升到思想的高空,居高临下地面对种种愚蠢然而却极具威力的蛮横攻击。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面对来自天空的困惑,意军总参谋部终于想起与众不同的杜黑。但杜黑看似离经叛道的主张和毫不顾忌的处世方式,又一次为他带来麻烦。他认为,意大利陆军和海军应作为防御力量,主要用于守卫意大利北部的阿尔卑斯山脉和封锁南部的地中海,而应把空中力量主要用于进攻。
这无疑是一个高瞻远瞩的战略,但是至关重要的决策权却在偏爱步兵的总参谋长卡多纳手上。杜黑对这位满脑子拿破仑作战思想的将军毫不留情,猛烈抨击总参谋部战略指导错误。卡多纳雷霆震怒,把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中校,顺手丢进了监狱,并勒令其退役。
1917年,精于战术的德军在卡波雷托发起浩大的攻势,横扫意军。意军总部以1/3的人员伤亡,半数装备受损,士气几乎完全崩溃的痛苦代价认识到杜黑的正确。1918年,意大利政府为杜黑恢复名誉,将其重新召回军队。但此时的杜黑,思维早已超越了和意大利陆军的争论。还在监禁室里那幽暗的灯光下,他已经在开始研究一个重要得多的问题。
对于当时大多数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而言,第一次世界大战最重要的经验教训是,无论陆地或海洋,空中力量占优势的一方才有行动的主动权,否则便会处于被动。这是从刚刚过去的历史中最直观地得出的、最易理解和接受的论断。然而,双眼紧盯着未来——而不是沉浸于历史的杜黑却敏锐地觉察到战争史上的空中时代已经来临了。
杜黑指出:空中战场是决定性战场;夺取与保持制空权是夺取胜利的先决条件;夺取制空权的方法是空中进攻;必须建立一支进攻型的独立空军,独立空中作战可以取胜;防空没有意义,进攻是最好的防御;建设民航,作为空军的后备军。这就是为后人永远景仰的《制空权》理论的中心内容。杜黑将空中力量的本质和在未来的运用推举到无人企及的高度。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证实了杜黑的预见,1920年11月,意大利最高军事当局经过认真审议,正式承认杜黑的理论,晋升其为少将。同时责成陆军部出版杜黑的理论著作。《制空权》问世了。
和平是战争的喘息。一战后二战前的二十年,不祥的预感,不仅推动着西方列强加紧扩军备战,建造各式各样的新式武器装备,也推动着战争理论以蓬勃之势,迅速发展。在杜黑的《制空权》理论影响和带动下,空中战争理论出现了一个繁荣发展的时期。
空战理论在战争实践中接受检验,在战争实践中不断发展。二战证明了杜黑关于首先夺取制空权的论述是绝对正确的。英国空军元帅特德在总结二战经验时说:空中优势是赢得一切海上、陆上和空中作战胜利的先决条件。苏联空军中将巴扎诺夫说:夺取制空权是伟大卫国战争中取得根本转折,进而取得完全胜利的最重要的前提之一。德国空军参谋长科勒在论述德国战败的教训时说:一切取决于制空权,其他都是第二位的。制海权只不过是制空权的附属物。
杜黑是世界上第一个系统论述制空权思想的人。他认为,所谓制空权,就是能阻止敌人飞行,同时能保持自己飞行。这是一种绝对的控制权。杜黑的观点反映了大多数国家的主观愿望。继杜黑1921年提出制空权之后,苏联1936年也提出和杜黑观点类似的主张:制空权是“敌空军的整个部署已完全被打乱,敌空中力量已被消灭,而我空军却有完全的行动自由的一种状态。”美国也提出,“制空权就是必须将敌人的航空部队消灭掉,或者压制住,使之不能出动。”
但是,战争的实践表明,一举夺取战略制空权或全面制空权往往是比较困难的,为了支援陆上和海上作战,通常更需要夺取局部制空权。没有掌握战略制空权的军队,只要能够集中空军力量,方法正确,完全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夺取局部地区上空的制空权。
1941年2月,苏联根据西班牙内战和苏日远东局部战争的经验,在红军空军军事学院举行了一次学术研讨会,提出:必须在战略、战役、战术范围内争夺制空权。并为三个层次的制空权给出了具体的定义。所谓战略制空权,是指保证粉碎敌人空中力量,消灭恢复空中力量的来源(仓库、航空工业);战役制空权是指在实施地面、空中或海上战役期间,暂时夺取的制空权;战术制空权是指航空兵在地面军队活动的有限范围内(即战场上空)的制空权。
这实际上是对杜黑否定相对制空权的一种再否定,但苏联红军用事实证明了它。
莫斯科会战,苏军是在战略防御的整体态势下进行的。苏军集中了5个方面军的空军、莫斯科防空区的航空兵和统帅部预备队的航空兵群,在莫斯科方向上和德军争夺制空权达3个月之久。朱可夫曾经写道:由于前线和远程航空兵,以及防空航空兵的共同作战,自从卫国战争以来,第一次夺得了空中主动权。德国空军将军梅林琴也不得不承认:“俄国人常常取得了局部优势。”
正是这种局部优势,为苏军最后夺取莫斯科大会战的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对制空权含义的理解不同,也因此连带出对于争夺制空权方法的见解不同。杜黑坚决主张夺取制空权只能靠空中进攻,力争把敌方的飞机消灭在机场上和工厂里。他极力反对空战。他的形象比喻是,与消灭空中的飞鸟相比,捣毁鸟巢和鸟蛋的办法更有效。
德国基本上接受了杜黑的空中进攻思想。战争实践证明,突击对方的空军基地,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改变某一作战方向的敌我空军力量对比,甚至直接获得制空权。德军在实施闪电战中,都是一举将对方的飞机全部或大部消灭在机场上,波兰、法国、荷兰无不如此。袭击苏联时又如法炮制,第一天就将苏军800架飞机击毁在机场上,掌握了战争初期的制空权。
英国空军则认为,突击敌人的政治经济中心本身就是在夺取制空权。1928年,英国空军参谋长特伦查德在帝国国防学院所作的演讲中明确指出:为了战胜敌人,对空军来说,不需要首先打败对方的空军。主要的作战活动应当是对重要中心更有力的进攻,迫使对手一再忙于这些目标,这样就把敌人置于防御境地。正是用这种方法,空中优势才会取得。这实际上就是杜黑的空中进攻思想,以战略空袭取代空战。
捣毁鸟巢和鸟蛋的办法虽然有着一劳永逸的捷径效果,但在二战中运用得并不广泛。苏军和德军争夺制空权的斗争最激烈,时间最长,在整个战争期间也仅仅实施了10次以突击对方空军基地为目的的空中战役。主要原因是很难经常性地随时组织大规模的空军力量;战役突然性难以达成和保持;缺乏远程护航歼击机等。
比较起来,在夺取制空权的斗争中,消灭敌航空兵的通常手段还是进行空战和大规模的空中会战。这虽然看起来耗时费力,但却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通向胜利之路。综观二战进程,空战是空军运用最频繁、最经常、最广泛,并贯穿战争始终的作战样式。
二战中,空战不仅最普遍,规模也登峰造极。库尔斯克会战中,在不到100公里的两个狭窄的战线上,双方的参战飞机近5000架。会战的第一天,就进行了175次编队空战,在战场上空同时参战的歼击机达到250架。诺曼底登陆战役中,仅盟军的作战飞机就达到11000架。
整个二战,苏联空军共消灭德机57180架,其中空战击落的就达44000架。空战不仅击落了敌机,还同时消灭了飞行员,这是对于敌人更大的和难以短时弥补的损失。就苏德战场而言,空战对夺取制空权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英国虽然不重视空战,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不列颠大空战,最后从空中挽救了伦敦和英国。而在此之前,由于在敦刻尔克战场掌握了制空权,才挽救了绝境中的英法联军。
杜黑认为,空中力量所具的直接打击对方力量重心的独特能力,将使空中战场成为决定性战场,战略轰炸可以加速或直接结束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除苏联和德国外,多数国家都基本上接受了杜黑的空中战争思想。尤其英美,自始至终,信之不移。英国参谋长特伦查德1942年说,如果我们很坚定地使用空中力量,我们不仅可以挽救千百万人的生命,而且还可以使战争缩短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敌人用他们的坦克闪击征服了波兰和法国,我们可以用轰炸闪击来粉碎德国的战争机器。
英国的战略阻滞,虽然不能对战役、战术制空权产生立即的影响,但能够对取得战略制空权起长远的作用。
5年中,英美共出动轰炸机144万架次,投弹270万吨;出动歼击机268万架次。到战争后期,达到“千机轰炸”规模的空中战役就有数十次之多。据美国统计,英美对德国61个10万人以上的城市投弹50万吨,炸死30万人,伤80万人;毁房360万栋,造成750万人无家可归。
对日本的轰炸持续了3年半。燃烧弹几乎把日本变成焦土。
在这铺天盖地的轰炸中,有两件事是非常重要的:一是炸毁了德国的火箭工厂,二是炸毁了希特勒的原子弹研制基地。想想看,如果不是这样,如果德国既有了原子弹,又有了弹道导弹,那将是怎样的一副情景……
与英美相比,苏联空军在二战中实施的战略轰炸规模要小得多,次数也十分有限。主要原因是,片面接受西班牙内战和苏日局部战争的经验影响,过于注重前线制空权的争夺,忽略了空军的战略运用。
无论是主战装备,还是作战理论,中国空军都已经落在世界后面。
其实,说TG空军没有自己独立的作战理论更贴切。

朝鲜战争之后,TG又进行了四次边境自卫反击战,三次陆上,一次海上。陆上的,TG全部是由陆军进行的;海上的,是由海军进行的。
真正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空军坚守着不打第一枪的原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彼不来,此不往。自始至终,作壁上观。

整个60年代——70年代,是新TG历史上战略环境最恶劣的时代。国家四面受敌,军队枕戈待旦,是空军防御原则绝对化的一个外因。
但同样是四面受敌,同样是枕戈待旦,同样是坚守防御战略,1967年的以色列以先发制人的空中打击,6天之中把一场巨大的战争威胁粉碎在地面。

关键在观念。
观念的守旧,窒息一切创新的可能。

就像一只在茧中的蛹。不冲破茧壳,它就永远不可能飞翔;思想也是。
到处灌水?[:a3:] [:a3:] [:a3:]
原帖由 zhser 于 2007-10-20 13:28 发表
到处灌水?[:a3:] [:a3:] [:a3:]

  ou 偶菜鸟,灌水是偶的使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