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武昌何以能成首义之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1:31:06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从救亡图存出发的一次完全意义上的伟大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它破除了人们头脑中“民不可一日无君”的思想,确立了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信念,经过长期斗争,终于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多年的清王朝,将历来奉若神明的君主专制政体一举推翻,把它彻底废除。《临时约法》破天荒第一次公布“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普通老百姓从历来的“子民”、“蚁民”一下子成为国家主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变化。而辛亥革命取得这样伟大意义的胜利,是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武昌起义又称为“首义”,它之所以称为首义,是由于这次起义的枪声得到了全国绝大多数省份的响应。武昌起义虽然爆发在武昌,但它却是属于全国的。因此,我们必须站在这个高度上来认识武昌首义的伟大意义。

武昌首义之所以能取得胜利,革命的舆论宣传是起了巨大作用的。湖北的革命宣传有着不同于他省的显著特点,一是它拥有一支立足于本地、力量雄厚的革命的宣传队伍。据研究,在湖北先后投身于革命宣传事业的不下百人。当他们的报刊被反动当局查封后,又重组报刊或变名出版,至于为筹集经费而毁家纾难的事例,更是屡见不鲜。二是湖北的革命报刊,从一开始创办,就立足于新军和小知识分子的发动,以“下等社会”为主要的宣传对象,并在军营中设立了报纸分销处和特约通讯员。同时还建立了严密的宣传体制。他们不仅建立了有效的宣传网络,直接将报刊发行到新军营队的分销系统,而且通过“营代表”的建制,单线秘密传送消息,这就使信息传递迅速,很少被破获。三是他们敢于大张旗鼓地揭露封建社会和官僚的种种黑暗和腐败,甚至敢公开呼号革命。总之,湖北的革命舆论宣传为武昌首义做了重要的准备。

武昌首义之所以能取得胜利的又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是由于众多的革命党人投入新军做士兵,在新军中做了长期的发动和组织工作。湖北的革命党人在新军中从事秘密活动有较长的经历。早在1903年,在孙中山的感召下,接受了革命思想的吴禄贞从日本回国后,即在武昌花园山设立秘密机关,开展革命活动。继而有科学补习所的成立,它的最初发动者是张难先和胡瑛。他们都是在当时大批知识分子投军的情况下,直接到军队下层去做革命工作的。紧接着刘静庵又主持日知会开展革命活动。1908年后,革命小团体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其数量之多,绵延时间之长,涉及人员之众是任何省区所不曾有的。后来这些革命小团体,分别归入文学社和共进会。到1911年秋,湖北新军一万五千人中,“纯粹革命党人将近二千人,经过联系而同情革命的约四千人,与革命为敌的至多不过一千多人,其余都是摇摆不定。”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从救亡图存出发的一次完全意义上的伟大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它破除了人们头脑中“民不可一日无君”的思想,确立了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信念,经过长期斗争,终于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多年的清王朝,将历来奉若神明的君主专制政体一举推翻,把它彻底废除。《临时约法》破天荒第一次公布“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普通老百姓从历来的“子民”、“蚁民”一下子成为国家主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变化。而辛亥革命取得这样伟大意义的胜利,是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武昌起义又称为“首义”,它之所以称为首义,是由于这次起义的枪声得到了全国绝大多数省份的响应。武昌起义虽然爆发在武昌,但它却是属于全国的。因此,我们必须站在这个高度上来认识武昌首义的伟大意义。

武昌首义之所以能取得胜利,革命的舆论宣传是起了巨大作用的。湖北的革命宣传有着不同于他省的显著特点,一是它拥有一支立足于本地、力量雄厚的革命的宣传队伍。据研究,在湖北先后投身于革命宣传事业的不下百人。当他们的报刊被反动当局查封后,又重组报刊或变名出版,至于为筹集经费而毁家纾难的事例,更是屡见不鲜。二是湖北的革命报刊,从一开始创办,就立足于新军和小知识分子的发动,以“下等社会”为主要的宣传对象,并在军营中设立了报纸分销处和特约通讯员。同时还建立了严密的宣传体制。他们不仅建立了有效的宣传网络,直接将报刊发行到新军营队的分销系统,而且通过“营代表”的建制,单线秘密传送消息,这就使信息传递迅速,很少被破获。三是他们敢于大张旗鼓地揭露封建社会和官僚的种种黑暗和腐败,甚至敢公开呼号革命。总之,湖北的革命舆论宣传为武昌首义做了重要的准备。

武昌首义之所以能取得胜利的又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是由于众多的革命党人投入新军做士兵,在新军中做了长期的发动和组织工作。湖北的革命党人在新军中从事秘密活动有较长的经历。早在1903年,在孙中山的感召下,接受了革命思想的吴禄贞从日本回国后,即在武昌花园山设立秘密机关,开展革命活动。继而有科学补习所的成立,它的最初发动者是张难先和胡瑛。他们都是在当时大批知识分子投军的情况下,直接到军队下层去做革命工作的。紧接着刘静庵又主持日知会开展革命活动。1908年后,革命小团体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其数量之多,绵延时间之长,涉及人员之众是任何省区所不曾有的。后来这些革命小团体,分别归入文学社和共进会。到1911年秋,湖北新军一万五千人中,“纯粹革命党人将近二千人,经过联系而同情革命的约四千人,与革命为敌的至多不过一千多人,其余都是摇摆不定。”
其实作为九省通衢的武汉在地理上最适合做中国的首都
少数民族统治多数民族的反动政权,灭亡也是必然的。
原帖由 孙大炮 于 2007-10-10 11:44 发表
其实作为九省通衢的武汉在地理上最适合做中国的首都

:') :') 要是武汉做了首都
现在我家两套房子说不定能够升值20倍:')
原帖由 孙大炮 于 2007-10-10 11:44 发表
其实作为九省通衢的武汉在地理上最适合做中国的首都

----------------------------
<<布局天下>>一书对中国古代地理与军事的评价我觉得还是有些道理的,那就是占据四角之一,控制2边.以关中和西安为中心,控制山西和汉中;以北京和河北为中心,控制山西和山东;以四川为中心,控制汉中;以南京为中心,控制苏北和长江中游地区,大致如此.古代统一全国的王朝多数以关中和河北为基地,朱元璋的明朝以南京为中心是个特例,四川政权多数能较长期地保持割据状态.湖北和河南地理位置虽然重要,但是作为四战之地,为各方争夺,很难建立巩固的和长期的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