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10探索发现《咸说历史》(涉及泡菜,盐商作风,川盐济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8:58:29
认识盐、认识自贡——CCTV10探索发现热播纪录片《咸说历史》解说词(转贴)

关于自贡的章节,主要集中在第三集、第四集中

看《咸说历史》,你会为自己是一个自贡人而自豪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8月29日 11:53 来源:CCTV.com

    无论古今中外,盐总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不但与人类的生息繁衍息息相关,它甚至存在于所有的生物体内。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盐的世界将会变成怎样?
    可是在古代,这种特殊的商品却并非随处都可以获取得到。那些出产盐的地方人们往往趋之若鹜。因此那些地方就会很容易成为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山西运城地区之所以成为华夏文明的发祥之地,就得益于运城烟波浩淼的大盐湖。
    由于盐积累起了巨大的财富,因此它也引来了无数的掠夺者。人类曾经为了盐而发动过无数的战争,这是我们今天难以想象的。生活在中国三峡地区神秘的巴人就是一个为了盐而拼死征战的古代民族。
    到了汉代以后,四川的先民发明了通过打井寻找地下盐资源的方法,后来,这种打井技术日臻完善,居然由此而诞生了领先全球的钻井技术,并为后来的石油工业开了一代先河。这就是享誉世界的四川自贡井盐技术。
    随着钻井技术的日臻完善,四川自贡地区诞生了无数因盐而发家的大家族,他们几乎个个都腰缠万贯,也演绎了一幕幕惊天动地的大戏。这些慷慨悲歌的故事在战争年代尤为传奇、壮烈。
    尽管自贡的盐业经济在中国西部可谓发放光彩,可是它们与扬州比起来马上就会黯然失色。扬州地处黄海之滨,晒煮海盐的条件得天独厚,因此扬州历来是中国重要的盐税收入来源,也是中国古代主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不仅向李白、杜牧这样的大诗人钟情扬州,就连酷爱旅行的乾隆皇帝也对它恋恋不舍。因为它是一座“梦幻之城”。
    当然,盐从来就不止于扮演财富的角色,它更实际的作用在于它对于食品的加工,我们先辈的食谱中,往往有着很多独具特色的菜肴,比如腊肉腊鱼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食物,它与我们的生活和历史是那样的密不可分,以至于我们往往忽略它的存在。
    本片按照不同种类盐的分布,讲述了山西运城略带苦味的池盐、重庆三峡地区日渐消亡的盐泉、四川自贡的井盐、扬州的海盐和中国其他地方出产的岩盐。从中,观众既可以看到一幅波澜壮阔的盐业历史画卷,也能看到一幕幕荣辱兴衰的人生大戏。
    看罢此片,您会对看似普通的盐有一番完全不同的感受。


第一集《黄土地上的白金》


在中国古代,特别是明清时期,山西的晋商曾大放异彩,他们足迹遍及海内外,从事粮食、皮货、茶叶和金融等业务,积累了巨额财富。至今,他们的故事还为后人所津津乐道。但是,有些问题一直是个谜:在北方,为什么只有山西人形成了一个成功的商业群体——晋商?
  有学者认为,山西人多地少,很多人只好外出经商谋生,所以他们经商的传统是逼出来的。有学者强调山西有利的地理环境,说这里位居华夏中部,辐射四方,占有地利。还有学者把晋商的成功归结于当地人的勤劳和文教事业的昌盛。其实,这些说法都很难令人信服。人多地少是全国性问题,为什么山西人如此乐于外出经商?处于中原腹地的还有河北、河南等省,为什么历史上没有出现冀商、豫商?山西并非文教事业最发达的省份,勤劳也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美德,为何山西商人就能独占鳌头?可见,晋商的起源和发展自有其独特的优势。
  那么,这个优势是什么呢?
  在生产力水平落后、物资匮乏的古代,贸易的原则主要是互通有无。在古代,能长途贩卖到其他地方的商品,只能是那些地方需要而又无法生产的东西。比如把南方的茶叶贩运到北方,把边疆的马匹贩运到内地,商人们在巨大的地区差价之中才能赚到可观的利润。在这种贸易中,山西似乎没有什么独具特色的商品以供长途贩运。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想到遍布山西各地的优质煤炭。的确,山西的煤炭资源很早就被人们所发现。但是,由于古代工业并不发达,社会对煤炭的需求微乎其微。
  但是大自然似乎特别眷顾山西,它不但在黄土地下埋藏了黑色的金子,还特地在山西的西南角上镶嵌了一大块白色的金子,这就是运城出产的池盐。
  在古代,中国内陆出产盐的地方非常稀少。整个中原地区,几乎只有运城出产天然的食盐。今天,世界上少数产油国把石油当成战略资源,以此来控制世界的经济命脉。当时,运城的盐更是奇货可居,没有石油人照样可以活下去,但是没有食盐却是万万不行的。
  人为什么要吃盐?在古人看来,吃饭、喝水是为了维持生命,但是人为什么非要吃这种白颜色的石头?
到了近代,达尔文的进化论似乎提供了某种解释:今天陆地上的所有动物都来自于海洋。大海造就了生命,也决定了生命的某些形态。所以,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动物体内都含有食盐,也就是氯化钠。动物的血液、汗液和其他体液中,氯化钠的浓度几乎和海水一样。那么,氯化钠在人体中究竟起着怎样的作用?
  食盐中的钠离子是神经系统中传递信息的必备物质,肌肉收缩和心脏跳动都与钠离子有关。所以,人体缺盐的话,神经系统就会非常虚弱,人就显得没有劲。同时,研究表明,盐还可以维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和正常的水分分布,维持血液的容量,帮助蛋白质和葡萄糖的吸收。总之,人一旦体内缺盐的话,就会心智大乱,出现严重的生理反应,时间长的话甚至导致死亡。不仅人离不开盐,动物缺了盐也不行。所以,很多动物会主动去寻找盐,比如,牛和羊会经常去舔食阴暗墙角边的硝盐。草原上,马和骆驼会自动去寻找盐碱地。
  但是,令学者们非常不解的是,在史前时期,世界很多地方都有人类居住,有的还建立了高度的文明。但是这些古文明所在地很多都远离盐资源,当时落后的交通条件也令他们无法大量地得到盐。但是,这些人并没有因此而全部死亡,有的甚至还建立了强大的国家。在现代,白毛女的故事家喻户晓。这位在深山老林里生活了十多年的女子显然无法吃到盐,但是,她除了头发全部变白、视力不太好之外,体质与常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她还善于奔跑,“不吃盐就没有力气”的说法完全被她否定了。另外,很多食草的大型动物,如牛、马、大象等,它们应该更需要食盐,但是,这些森林里的素食者却无法像人一样,每天获得足够的食盐,那么,它们为何如此强壮?
  食盐就是氯化钠,它的作用可能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重要。因为,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感觉有没有劲主要在于神经系统是否活跃,而决定神经系统是否活跃的主要是钾离子,其次才是钠离子。水果和蔬菜中就大量含有钾。人和食草动物能够从植物中大量获得钾,因此他们显得很强壮。当然,食盐中的纳离子也非常重要,缺少它可能导致人毛发变白、视力下降和其他一些并发症。白毛女的症状就非常典型。
  那么,氯化钠真的很重要吗?现实生活中某些吃盐很少或者根本就不吃盐的人群,他们并非都是白头发和近视眼。相反,有些人还很健康、很长寿。那些森林中几乎不吃盐的大型食草动物,如马、牛、大象等,它们也很少有白色的毛发,并且视力敏锐、身体强壮。
  目前,对于这些问题,医学界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有专家认为:第一,他们在动物的血液里能获得一部分的盐。第二,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平衡可能并不需要太多的盐分,也就是说,今天人们吃的盐过量了。
  那么,既然人和动物在食物中可获取维持生理平衡所需的盐分,为什么人类要吃过量的盐?为什么有些食草动物会到处寻找食盐?这也有两方面的解释:第一,人和动物在食物中获取的盐分可能仅仅只够维持身体所需,而一旦由于出汗过多等原因导致身体中盐分大量流失,人和动物就马上需要寻找盐来补充。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人和动物形成了一有机会就吃盐、在身体中储备盐的习惯,就像骆驼一见到水就猛喝水、在身体中储存水一样。第二,由于盐加到食物中之后能够明显改善食物的滋味,刺激人和动物的味觉和食欲,因此在进化过程中,人和动物养成了对盐的嗜好和依赖,就像有些人对毒品产生依赖一样。所以,人类一旦不吃盐就感觉疲惫乏力,很可能是因为他们从心理上和生理上对盐的嗜好和依赖,而并不表明他们的身体每天都需要那么多的盐。
  那些长时间不吃盐却依然保持健康的人,他们的故事进一步表明:普通食物中的盐分足够人体所需,每天吃盐可能只是人对盐的嗜好和依赖,并且被一代代遗传至今。
  那么,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主动吃盐的呢?
近年来,某些古人类学家通过对人体遗传基因的研究,他们认为,今天遍布世界各地的人类,其祖先都来自东非。这批人生活在离大海不远的森林和草原上。大约十万年前,随着当地人口的激增,其中一些人陆续离开故乡去寻找新的家园。在后来漫长的岁月里,他们的后代逐渐走出非洲,向欧洲和亚洲迁徙。迁往欧洲的一支顺着地中海沿岸进入南欧和西欧,最终向北欧东欧推进。迁往亚洲的一支通过中东到达伊朗,然后再次分支,一支沿着波斯湾和印度洋海岸向东迁徙,到达今天的印度和缅甸,然后进入中国的南方。另一支从伊朗高原出发,顺着中亚进入中国新疆,后来又经过青海进入黄河流域。有意思的是,在这条路上,沿途分布着里海、咸海、巴尔喀什湖、巴里坤湖、青海湖等大大小小的盐湖达一百多个。
  人类为什么要顺着海边和盐湖迁徙呢?这可能与盐有关系。当时的人类尚处在“茹毛饮血”的狩猎时代,在大迁徙途中,人类主要靠狩猎来获取食物,并主要在动物的血液中获取盐分。而大型食草动物为了补充盐分,经常出现在海边或盐池附近。这样,人类就很容易在这里捕捉到猎物。另外,当时的人类很可能在无意中发现了盐加入食物之后的美味。
  在《中国史前文化分布图》上可以看出,在距今约五千年之前,黄河和长江中下游的河谷地区已经出现了很多光辉灿烂的史前文明。然而在中国中、东部广袤的大地上,除了海洋,就只有山西运城出产天然的食盐。按照它当时的产量和交通运输条件,远离盐池的其他地方是不可能得到食盐的。那么,那些既远离大海又远离运城盐池的史前文明所在地,当地的人们是不是就不吃盐,或者还没有养成吃盐的习惯呢?这至今也是个谜。
  纵观世界其他的几大文明古国,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希腊,这些文明的发祥地几乎都在海边或距离大海不远。为何会如此布局呢?为了方便地获取盐可能是原因之一。然而在中国,人们似乎更愿意聚集在内陆天然盐池的附近。据统计,在运城盐池周围二百公里的范围内,史前文明达300多处。其数量之多堪称奇迹。与大海相比,这里有着自然结晶而成的食盐,更加方便人们采集。
  那么,得天独厚的运城盐池是怎样形成的呢?
  专家认为,在古老的地质时期,由于地壳运动,运城南北两侧山脉隆起,形成北面的峨嵋岭、南面的中条山,而运城盐池一带则地层下陷,形成一个狭长的陷落地带,盐池就位于这一陷落带的最低处。后来,黄河流域的气候变得高温多雨,导致山洪频繁暴发,大水直泻而下在运城形成一个广袤的湖泊,同时也把湖泊南北两侧山脉的钾、钠、钙、镁化学成分冲入湖里,并在漫长的岁月里积累了丰富盐分。后来,黄河流域气候变得炎热干燥,淡水一点点被蒸发,盐水浓度越来越高,最终形成了运城的盐池。
  据记载,在秦汉时期,运城盐池里仍然有大量自然结晶的盐。
  据说,盐池里天然结晶的盐玲珑剔透、五光十色,非常好看,那么它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在今天青海的察卡盐湖,我们还能够见到自然结晶的盐??????
  一般来说,纯净的盐,其结晶体应该是一个正方体,且无色透明。但是,由于盐湖中含有其他的杂质,这些杂质使盐的结晶体呈现出了不同的颜色。可以想象,当古人把这些色艳绚丽的盐端上餐桌时,他们心中该是一种怎样的愉悦。
  传说三皇五帝之一的舜帝看到温暖的南风轻轻吹拂,盐池内五颜六色的盐开始大量结晶时,这位平民出身的部落首领非常愉悦,一边弹奏古琴一边吟唱了一首著名的《南风歌》。他在歌中唱道:南风徐徐的吹来,可以解我们的忧愁。南风及时地到来,可以使我们有一个好收成。
  估计至少从那时起,运城盐可以供给到的地方,当地的贵族已经对它产生了特别的嗜好。
运城不但出产盐,而且这里地势平坦开阔,气候温和适宜,加之涑河在此汇入黄河,形成了肥沃的冲积平原,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它地处黄河以东,所以在古代,以今天运城为中心的山西南部地区又被称为“河东”。
  从大的地理方位上看,河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十分理想。往西,渡过黄河之后可沿着渭河而上,进入关中平原。往东,可顺黄河而下直达广阔的黄淮平原。优越的地理位置、珍贵的盐资源加上良好的自然条件,河东地区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孕育黄河文明的中心区域。
  到了三皇五帝时代,传说黄帝在运城盐池边寻访到一位德才兼备的人物,他的名字叫“风后”,据说指南车就是他发明的。风后死后被安葬在现今的芮城县风陵渡,这个地方就是因风后而得名。传说,黄帝的妻子嫘祖出生于运城夏县的西阴村。她是养蚕的始祖,当地人尊称她为“先蚕娘娘”。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考古学家在西阴村发现了一个与传说中的嫘祖同时期的古文化遗址,遗址中出土了半个蚕茧,考古界为之轰动一时。
  这些虽然都是传说,但是它们也从不同的侧面证明,河东地区早在史前时代就已成为华夏先民的主要活动区域之一。
  《史记》还记载,黄帝曾经与蚩尤统领的南方部落进行了一场大战,蚩尤的南方部落异常顽强,与黄帝部落进行了一场殊死较量,最终蚩尤战败被杀。对于这场战争的起因,有学者认为是为了争夺运城盐池的控制权。
  传说在黄帝之后,尧、舜、禹这三位帝王相继在运城一带建都。夏朝建国之后,由于动乱,他们曾多次迁都,但其都城和活动区域大多在河东地区。夏以后的商、周两朝,他们早期的活动区域也大致在河东以及附近地区,其都城也都在运城迟延可以供给的地区。著名学者苏秉琦先生曾指出,“中国”一词最初是指山西南部河东这个地方。在古汉语中,帝王建都的地方叫“中”,帝王直接控制的地方叫“国”。所以,当时把河东地区称之为“中国”是有道理的。
  大约从黄帝时期起,黄河流域就进入了农耕时代。后来,随着生产力和交通运输水平的提高,加上人口的大量繁殖,聚集在运城盐湖附近的人们开始逐渐向周围其它地区扩散。运城的盐作为生活的必需品已经被贩运到中原各地。在自给自足的农耕时代,每一个地方虽然出现了社会的分工,但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一般都可以在当地生产,唯有盐这种特殊的商品只能由其原产地贩运而来。所以,有历史学家认为,人类最初的贸易商品可能就是盐,最初的商人应该就是盐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最早的商人可能就是活跃在运城盐池附近的山西盐商。


传说,那位创作《南风歌》的舜帝年轻时曾经在一个名叫“顿丘”的地方从事商业贩运,顿丘在今天河南北部。那么舜贩卖的是什么商品呢?有学者认为可能性最大的就是盐。传说舜的家乡就在运城南部的历山、也就是今天的中条山上。那么他一定知道家乡的盐是天下独一无二的调味佳品,知道从事盐的长途贩运肯定大受欢迎。舜后来以道德高尚、知人善任被帝尧看中,把统治天下的帝位禅让给舜。如果舜真的贩过盐的话,可以推测,他一定是一位诚实守信、精明强干的盐商。凑巧的是,后来,这些品格几乎都成为晋商赖以成功的制胜法宝。
  或许,后人并不把舜帝看成一位真正的盐商。到了商朝末年,一位贩卖鱼盐、名叫胶鬲的商人因为有贤能之才被周朝的开创者周文王看中,被任命为宰相。后来胶鬲又辅佐周武王终成大业。胶鬲是何方人士历史没有记载,但他肯定是一位以贩卖运城盐为主的盐商。后来历朝历代的盐商都奉他为祖师爷,在庙里设牌位祭祀他。应该说,胶鬲为后世的晋商树立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榜样。
  不过,晋商也并非人人都像胶鬲那样精明强干。
  《战国策》上记载了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春秋时期,一位老先生在旅途中偶然发现,一匹其貌不凡的马拖着沉重的盐车,气喘吁吁地行进在运城以南某个山道之上。驱使它的盐商丝毫不知道这是一匹能日行千里的骏马。老先生大为生气,他马上解开马身上的缰绳,还把自己的衣服披在千里马的身上。马儿顿时非常感动,它长鸣一声,居然声如洪钟,响彻云霄。因为它遇到了大名鼎鼎的伯乐先生。
  伯乐遇见运盐的千里马,这成了后代文人津津乐道的典故。故事中的伯乐,应当说历史上真有其人,他是秦穆公时代的动物学家,精通养马。伯乐名叫孙阳,字伯乐。当时,伯乐就是在运城南部的中条山一个叫虞坂的地方遇到千里马的。今天,当我们寻访到虞坂时看到,这里仍然是一条交通要道,作为古代的盐道,当年的青石板还历历可见。
  其实,伯乐也无须责怪那位晋商只顾拉车,没有眼光。对于一个盐商来说,有没有千里马并没有太大的关系。盐商只知道,在伯乐所处的那个时代,一个国家要是没有盐,那是关乎国家存亡的大事。
  春秋时期,小国林立,各地诸侯相互征伐,彼此兼并。此时,河东地区属于强大的晋国。晋文公后来成为春秋时期的霸主,这与晋国拥有运城的盐池有关。虽然没有历史的明文记载,但是可以想象,对于那些地处内陆、没有盐资源的小国,晋国可能会像今天某些石油大国一样,用盐作为武器来威逼利诱那些依赖它的国家,从中获取政治和经济上的好处。
  今天,很少有人会想到,在中国北方的黄土地上,普普通通的食盐居然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这些白色的金子造就了山西,也造就了晋商。但是历史往往是诡异的,在中国南方,同样是这种白色晶体,它却让一个民族陷入无休止的战火之中,上演了一幕慷慨悲壮的历史大戏,并最终消亡在历史烟云之中。认识盐、认识自贡——CCTV10探索发现热播纪录片《咸说历史》解说词(转贴)

关于自贡的章节,主要集中在第三集、第四集中

看《咸说历史》,你会为自己是一个自贡人而自豪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8月29日 11:53 来源:CCTV.com

    无论古今中外,盐总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不但与人类的生息繁衍息息相关,它甚至存在于所有的生物体内。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盐的世界将会变成怎样?
    可是在古代,这种特殊的商品却并非随处都可以获取得到。那些出产盐的地方人们往往趋之若鹜。因此那些地方就会很容易成为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山西运城地区之所以成为华夏文明的发祥之地,就得益于运城烟波浩淼的大盐湖。
    由于盐积累起了巨大的财富,因此它也引来了无数的掠夺者。人类曾经为了盐而发动过无数的战争,这是我们今天难以想象的。生活在中国三峡地区神秘的巴人就是一个为了盐而拼死征战的古代民族。
    到了汉代以后,四川的先民发明了通过打井寻找地下盐资源的方法,后来,这种打井技术日臻完善,居然由此而诞生了领先全球的钻井技术,并为后来的石油工业开了一代先河。这就是享誉世界的四川自贡井盐技术。
    随着钻井技术的日臻完善,四川自贡地区诞生了无数因盐而发家的大家族,他们几乎个个都腰缠万贯,也演绎了一幕幕惊天动地的大戏。这些慷慨悲歌的故事在战争年代尤为传奇、壮烈。
    尽管自贡的盐业经济在中国西部可谓发放光彩,可是它们与扬州比起来马上就会黯然失色。扬州地处黄海之滨,晒煮海盐的条件得天独厚,因此扬州历来是中国重要的盐税收入来源,也是中国古代主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不仅向李白、杜牧这样的大诗人钟情扬州,就连酷爱旅行的乾隆皇帝也对它恋恋不舍。因为它是一座“梦幻之城”。
    当然,盐从来就不止于扮演财富的角色,它更实际的作用在于它对于食品的加工,我们先辈的食谱中,往往有着很多独具特色的菜肴,比如腊肉腊鱼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食物,它与我们的生活和历史是那样的密不可分,以至于我们往往忽略它的存在。
    本片按照不同种类盐的分布,讲述了山西运城略带苦味的池盐、重庆三峡地区日渐消亡的盐泉、四川自贡的井盐、扬州的海盐和中国其他地方出产的岩盐。从中,观众既可以看到一幅波澜壮阔的盐业历史画卷,也能看到一幕幕荣辱兴衰的人生大戏。
    看罢此片,您会对看似普通的盐有一番完全不同的感受。


第一集《黄土地上的白金》


在中国古代,特别是明清时期,山西的晋商曾大放异彩,他们足迹遍及海内外,从事粮食、皮货、茶叶和金融等业务,积累了巨额财富。至今,他们的故事还为后人所津津乐道。但是,有些问题一直是个谜:在北方,为什么只有山西人形成了一个成功的商业群体——晋商?
  有学者认为,山西人多地少,很多人只好外出经商谋生,所以他们经商的传统是逼出来的。有学者强调山西有利的地理环境,说这里位居华夏中部,辐射四方,占有地利。还有学者把晋商的成功归结于当地人的勤劳和文教事业的昌盛。其实,这些说法都很难令人信服。人多地少是全国性问题,为什么山西人如此乐于外出经商?处于中原腹地的还有河北、河南等省,为什么历史上没有出现冀商、豫商?山西并非文教事业最发达的省份,勤劳也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美德,为何山西商人就能独占鳌头?可见,晋商的起源和发展自有其独特的优势。
  那么,这个优势是什么呢?
  在生产力水平落后、物资匮乏的古代,贸易的原则主要是互通有无。在古代,能长途贩卖到其他地方的商品,只能是那些地方需要而又无法生产的东西。比如把南方的茶叶贩运到北方,把边疆的马匹贩运到内地,商人们在巨大的地区差价之中才能赚到可观的利润。在这种贸易中,山西似乎没有什么独具特色的商品以供长途贩运。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想到遍布山西各地的优质煤炭。的确,山西的煤炭资源很早就被人们所发现。但是,由于古代工业并不发达,社会对煤炭的需求微乎其微。
  但是大自然似乎特别眷顾山西,它不但在黄土地下埋藏了黑色的金子,还特地在山西的西南角上镶嵌了一大块白色的金子,这就是运城出产的池盐。
  在古代,中国内陆出产盐的地方非常稀少。整个中原地区,几乎只有运城出产天然的食盐。今天,世界上少数产油国把石油当成战略资源,以此来控制世界的经济命脉。当时,运城的盐更是奇货可居,没有石油人照样可以活下去,但是没有食盐却是万万不行的。
  人为什么要吃盐?在古人看来,吃饭、喝水是为了维持生命,但是人为什么非要吃这种白颜色的石头?
到了近代,达尔文的进化论似乎提供了某种解释:今天陆地上的所有动物都来自于海洋。大海造就了生命,也决定了生命的某些形态。所以,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动物体内都含有食盐,也就是氯化钠。动物的血液、汗液和其他体液中,氯化钠的浓度几乎和海水一样。那么,氯化钠在人体中究竟起着怎样的作用?
  食盐中的钠离子是神经系统中传递信息的必备物质,肌肉收缩和心脏跳动都与钠离子有关。所以,人体缺盐的话,神经系统就会非常虚弱,人就显得没有劲。同时,研究表明,盐还可以维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和正常的水分分布,维持血液的容量,帮助蛋白质和葡萄糖的吸收。总之,人一旦体内缺盐的话,就会心智大乱,出现严重的生理反应,时间长的话甚至导致死亡。不仅人离不开盐,动物缺了盐也不行。所以,很多动物会主动去寻找盐,比如,牛和羊会经常去舔食阴暗墙角边的硝盐。草原上,马和骆驼会自动去寻找盐碱地。
  但是,令学者们非常不解的是,在史前时期,世界很多地方都有人类居住,有的还建立了高度的文明。但是这些古文明所在地很多都远离盐资源,当时落后的交通条件也令他们无法大量地得到盐。但是,这些人并没有因此而全部死亡,有的甚至还建立了强大的国家。在现代,白毛女的故事家喻户晓。这位在深山老林里生活了十多年的女子显然无法吃到盐,但是,她除了头发全部变白、视力不太好之外,体质与常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她还善于奔跑,“不吃盐就没有力气”的说法完全被她否定了。另外,很多食草的大型动物,如牛、马、大象等,它们应该更需要食盐,但是,这些森林里的素食者却无法像人一样,每天获得足够的食盐,那么,它们为何如此强壮?
  食盐就是氯化钠,它的作用可能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重要。因为,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感觉有没有劲主要在于神经系统是否活跃,而决定神经系统是否活跃的主要是钾离子,其次才是钠离子。水果和蔬菜中就大量含有钾。人和食草动物能够从植物中大量获得钾,因此他们显得很强壮。当然,食盐中的纳离子也非常重要,缺少它可能导致人毛发变白、视力下降和其他一些并发症。白毛女的症状就非常典型。
  那么,氯化钠真的很重要吗?现实生活中某些吃盐很少或者根本就不吃盐的人群,他们并非都是白头发和近视眼。相反,有些人还很健康、很长寿。那些森林中几乎不吃盐的大型食草动物,如马、牛、大象等,它们也很少有白色的毛发,并且视力敏锐、身体强壮。
  目前,对于这些问题,医学界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有专家认为:第一,他们在动物的血液里能获得一部分的盐。第二,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平衡可能并不需要太多的盐分,也就是说,今天人们吃的盐过量了。
  那么,既然人和动物在食物中可获取维持生理平衡所需的盐分,为什么人类要吃过量的盐?为什么有些食草动物会到处寻找食盐?这也有两方面的解释:第一,人和动物在食物中获取的盐分可能仅仅只够维持身体所需,而一旦由于出汗过多等原因导致身体中盐分大量流失,人和动物就马上需要寻找盐来补充。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人和动物形成了一有机会就吃盐、在身体中储备盐的习惯,就像骆驼一见到水就猛喝水、在身体中储存水一样。第二,由于盐加到食物中之后能够明显改善食物的滋味,刺激人和动物的味觉和食欲,因此在进化过程中,人和动物养成了对盐的嗜好和依赖,就像有些人对毒品产生依赖一样。所以,人类一旦不吃盐就感觉疲惫乏力,很可能是因为他们从心理上和生理上对盐的嗜好和依赖,而并不表明他们的身体每天都需要那么多的盐。
  那些长时间不吃盐却依然保持健康的人,他们的故事进一步表明:普通食物中的盐分足够人体所需,每天吃盐可能只是人对盐的嗜好和依赖,并且被一代代遗传至今。
  那么,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主动吃盐的呢?
近年来,某些古人类学家通过对人体遗传基因的研究,他们认为,今天遍布世界各地的人类,其祖先都来自东非。这批人生活在离大海不远的森林和草原上。大约十万年前,随着当地人口的激增,其中一些人陆续离开故乡去寻找新的家园。在后来漫长的岁月里,他们的后代逐渐走出非洲,向欧洲和亚洲迁徙。迁往欧洲的一支顺着地中海沿岸进入南欧和西欧,最终向北欧东欧推进。迁往亚洲的一支通过中东到达伊朗,然后再次分支,一支沿着波斯湾和印度洋海岸向东迁徙,到达今天的印度和缅甸,然后进入中国的南方。另一支从伊朗高原出发,顺着中亚进入中国新疆,后来又经过青海进入黄河流域。有意思的是,在这条路上,沿途分布着里海、咸海、巴尔喀什湖、巴里坤湖、青海湖等大大小小的盐湖达一百多个。
  人类为什么要顺着海边和盐湖迁徙呢?这可能与盐有关系。当时的人类尚处在“茹毛饮血”的狩猎时代,在大迁徙途中,人类主要靠狩猎来获取食物,并主要在动物的血液中获取盐分。而大型食草动物为了补充盐分,经常出现在海边或盐池附近。这样,人类就很容易在这里捕捉到猎物。另外,当时的人类很可能在无意中发现了盐加入食物之后的美味。
  在《中国史前文化分布图》上可以看出,在距今约五千年之前,黄河和长江中下游的河谷地区已经出现了很多光辉灿烂的史前文明。然而在中国中、东部广袤的大地上,除了海洋,就只有山西运城出产天然的食盐。按照它当时的产量和交通运输条件,远离盐池的其他地方是不可能得到食盐的。那么,那些既远离大海又远离运城盐池的史前文明所在地,当地的人们是不是就不吃盐,或者还没有养成吃盐的习惯呢?这至今也是个谜。
  纵观世界其他的几大文明古国,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希腊,这些文明的发祥地几乎都在海边或距离大海不远。为何会如此布局呢?为了方便地获取盐可能是原因之一。然而在中国,人们似乎更愿意聚集在内陆天然盐池的附近。据统计,在运城盐池周围二百公里的范围内,史前文明达300多处。其数量之多堪称奇迹。与大海相比,这里有着自然结晶而成的食盐,更加方便人们采集。
  那么,得天独厚的运城盐池是怎样形成的呢?
  专家认为,在古老的地质时期,由于地壳运动,运城南北两侧山脉隆起,形成北面的峨嵋岭、南面的中条山,而运城盐池一带则地层下陷,形成一个狭长的陷落地带,盐池就位于这一陷落带的最低处。后来,黄河流域的气候变得高温多雨,导致山洪频繁暴发,大水直泻而下在运城形成一个广袤的湖泊,同时也把湖泊南北两侧山脉的钾、钠、钙、镁化学成分冲入湖里,并在漫长的岁月里积累了丰富盐分。后来,黄河流域气候变得炎热干燥,淡水一点点被蒸发,盐水浓度越来越高,最终形成了运城的盐池。
  据记载,在秦汉时期,运城盐池里仍然有大量自然结晶的盐。
  据说,盐池里天然结晶的盐玲珑剔透、五光十色,非常好看,那么它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在今天青海的察卡盐湖,我们还能够见到自然结晶的盐??????
  一般来说,纯净的盐,其结晶体应该是一个正方体,且无色透明。但是,由于盐湖中含有其他的杂质,这些杂质使盐的结晶体呈现出了不同的颜色。可以想象,当古人把这些色艳绚丽的盐端上餐桌时,他们心中该是一种怎样的愉悦。
  传说三皇五帝之一的舜帝看到温暖的南风轻轻吹拂,盐池内五颜六色的盐开始大量结晶时,这位平民出身的部落首领非常愉悦,一边弹奏古琴一边吟唱了一首著名的《南风歌》。他在歌中唱道:南风徐徐的吹来,可以解我们的忧愁。南风及时地到来,可以使我们有一个好收成。
  估计至少从那时起,运城盐可以供给到的地方,当地的贵族已经对它产生了特别的嗜好。
运城不但出产盐,而且这里地势平坦开阔,气候温和适宜,加之涑河在此汇入黄河,形成了肥沃的冲积平原,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它地处黄河以东,所以在古代,以今天运城为中心的山西南部地区又被称为“河东”。
  从大的地理方位上看,河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十分理想。往西,渡过黄河之后可沿着渭河而上,进入关中平原。往东,可顺黄河而下直达广阔的黄淮平原。优越的地理位置、珍贵的盐资源加上良好的自然条件,河东地区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孕育黄河文明的中心区域。
  到了三皇五帝时代,传说黄帝在运城盐池边寻访到一位德才兼备的人物,他的名字叫“风后”,据说指南车就是他发明的。风后死后被安葬在现今的芮城县风陵渡,这个地方就是因风后而得名。传说,黄帝的妻子嫘祖出生于运城夏县的西阴村。她是养蚕的始祖,当地人尊称她为“先蚕娘娘”。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考古学家在西阴村发现了一个与传说中的嫘祖同时期的古文化遗址,遗址中出土了半个蚕茧,考古界为之轰动一时。
  这些虽然都是传说,但是它们也从不同的侧面证明,河东地区早在史前时代就已成为华夏先民的主要活动区域之一。
  《史记》还记载,黄帝曾经与蚩尤统领的南方部落进行了一场大战,蚩尤的南方部落异常顽强,与黄帝部落进行了一场殊死较量,最终蚩尤战败被杀。对于这场战争的起因,有学者认为是为了争夺运城盐池的控制权。
  传说在黄帝之后,尧、舜、禹这三位帝王相继在运城一带建都。夏朝建国之后,由于动乱,他们曾多次迁都,但其都城和活动区域大多在河东地区。夏以后的商、周两朝,他们早期的活动区域也大致在河东以及附近地区,其都城也都在运城迟延可以供给的地区。著名学者苏秉琦先生曾指出,“中国”一词最初是指山西南部河东这个地方。在古汉语中,帝王建都的地方叫“中”,帝王直接控制的地方叫“国”。所以,当时把河东地区称之为“中国”是有道理的。
  大约从黄帝时期起,黄河流域就进入了农耕时代。后来,随着生产力和交通运输水平的提高,加上人口的大量繁殖,聚集在运城盐湖附近的人们开始逐渐向周围其它地区扩散。运城的盐作为生活的必需品已经被贩运到中原各地。在自给自足的农耕时代,每一个地方虽然出现了社会的分工,但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一般都可以在当地生产,唯有盐这种特殊的商品只能由其原产地贩运而来。所以,有历史学家认为,人类最初的贸易商品可能就是盐,最初的商人应该就是盐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最早的商人可能就是活跃在运城盐池附近的山西盐商。


传说,那位创作《南风歌》的舜帝年轻时曾经在一个名叫“顿丘”的地方从事商业贩运,顿丘在今天河南北部。那么舜贩卖的是什么商品呢?有学者认为可能性最大的就是盐。传说舜的家乡就在运城南部的历山、也就是今天的中条山上。那么他一定知道家乡的盐是天下独一无二的调味佳品,知道从事盐的长途贩运肯定大受欢迎。舜后来以道德高尚、知人善任被帝尧看中,把统治天下的帝位禅让给舜。如果舜真的贩过盐的话,可以推测,他一定是一位诚实守信、精明强干的盐商。凑巧的是,后来,这些品格几乎都成为晋商赖以成功的制胜法宝。
  或许,后人并不把舜帝看成一位真正的盐商。到了商朝末年,一位贩卖鱼盐、名叫胶鬲的商人因为有贤能之才被周朝的开创者周文王看中,被任命为宰相。后来胶鬲又辅佐周武王终成大业。胶鬲是何方人士历史没有记载,但他肯定是一位以贩卖运城盐为主的盐商。后来历朝历代的盐商都奉他为祖师爷,在庙里设牌位祭祀他。应该说,胶鬲为后世的晋商树立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榜样。
  不过,晋商也并非人人都像胶鬲那样精明强干。
  《战国策》上记载了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春秋时期,一位老先生在旅途中偶然发现,一匹其貌不凡的马拖着沉重的盐车,气喘吁吁地行进在运城以南某个山道之上。驱使它的盐商丝毫不知道这是一匹能日行千里的骏马。老先生大为生气,他马上解开马身上的缰绳,还把自己的衣服披在千里马的身上。马儿顿时非常感动,它长鸣一声,居然声如洪钟,响彻云霄。因为它遇到了大名鼎鼎的伯乐先生。
  伯乐遇见运盐的千里马,这成了后代文人津津乐道的典故。故事中的伯乐,应当说历史上真有其人,他是秦穆公时代的动物学家,精通养马。伯乐名叫孙阳,字伯乐。当时,伯乐就是在运城南部的中条山一个叫虞坂的地方遇到千里马的。今天,当我们寻访到虞坂时看到,这里仍然是一条交通要道,作为古代的盐道,当年的青石板还历历可见。
  其实,伯乐也无须责怪那位晋商只顾拉车,没有眼光。对于一个盐商来说,有没有千里马并没有太大的关系。盐商只知道,在伯乐所处的那个时代,一个国家要是没有盐,那是关乎国家存亡的大事。
  春秋时期,小国林立,各地诸侯相互征伐,彼此兼并。此时,河东地区属于强大的晋国。晋文公后来成为春秋时期的霸主,这与晋国拥有运城的盐池有关。虽然没有历史的明文记载,但是可以想象,对于那些地处内陆、没有盐资源的小国,晋国可能会像今天某些石油大国一样,用盐作为武器来威逼利诱那些依赖它的国家,从中获取政治和经济上的好处。
  今天,很少有人会想到,在中国北方的黄土地上,普普通通的食盐居然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这些白色的金子造就了山西,也造就了晋商。但是历史往往是诡异的,在中国南方,同样是这种白色晶体,它却让一个民族陷入无休止的战火之中,上演了一幕慷慨悲壮的历史大戏,并最终消亡在历史烟云之中。
第二集《为盐而战的民族》


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重庆忠县一个名叫中坝的地方成为中外考古界关注的对象。这里陆续发掘出了一处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址。遗址中出土了数以亿计的陶器。其数量之多堪称奇迹。这些数量庞大的陶器只有两种形态,它们分别被考古人员称为“尖底羊角杯”和“花边寰底罐”。按其外表和产量来看,它们显然不是日常生活用品。那么,它们当年究竟有何用处呢?本集我们探究一个早已消亡、名叫“巴”的古代民族的故事,传说他们在长江边创造了一个人类的“极乐世界”,他们也一直不停地在战斗,他们永远为盐而战。
  巴人是一个神秘的民族,他们没有文字,也没有对自己历史的专门记载。因此,这个民族起源和历史一直是个迷。一个比较公认的观点是:大约在夏商时期,巴人已经散居在湖北西部、重庆东部的广大地区。
  根据《山海经》等古老文献的记载,在夏朝初期,巴人中的一支曾经生活在一片人间乐土之上,这就是位于今天重庆市巫溪县境内的大宁河两岸。
  这里就是大宁河,它的两岸山高谷深,土地贫瘠,对外交通及其闭塞。眼前的一切好像与人间乐土相去甚远。在河边,一处据说流淌了上万年的山泉给出了问题的答案。
  在中国,天然盐资源的分布显得异常残酷。绝大部分的盐湖、盐泉都分布在西部的雪域高原和大漠戈壁之中。在中、东部广袤而肥沃的土地上,只有山西运城这一个天然盐池。
  在南方,长江中下游平原沃野千里、物产丰富,农业生产条件更加优越,很早就有人类在此定居、繁衍,但是这里几乎没有天然的盐资源。要吃盐必须进入湖北以西、重庆以东的长江三峡地区,那里有天然流淌的盐泉。另外,成都平原和金沙江两岸也有零星的盐泉分布。在所有这些盐泉中,巫溪盐泉的出水量可能是最大的,也是最稳定的。一直以来,它吸引着方圆几百里的人们纷至沓来。所以,控制着盐泉的巴人享受到了盐带来的一切好处。
  那么,为什么高山之上会有盐泉奔涌而出呢?
  
据说,在距今约一年的中生代三叠纪时期,四川盆地属于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壳变化,盆地周围地势隆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湖泊。在高温干旱的气候之下,湖泊里的淡水不断被蒸发,海水里的盐分大量结晶沉淀,构成了一个含盐的岩石层。在随后的地质时代,这个含盐层被其他物质覆盖。然而在后来的喜马拉亚造山运动中,盆地边缘的地层开始隆起,发生弯曲、倾斜和断裂,使含盐层露出地表。由于雨水的侵蚀,露出地表的盐卤逐渐被融解,并沿岩层中的断裂层形成卤水汇集。距今约4000万年前,造山运动使盆地西部急剧隆起。这样盆地内剩余的积水只好向东流去,将盆地东部的巫山山脉从中间剖开,经低洼地带夺路向东进入江汉平原,最后奔向大海。于是,长江就形成了。在滔滔的长江水强烈侵蚀、下切的作用下,三峡就形成了。而过去存留在山体内的卤水就沿着裂隙地带冒出了地面,形成自然盐泉。所以,三峡地区的盐泉一般都在山麓和峡谷的结合之处。
  巫溪盐泉也是如此,它的出水口就是一个因河流下切而暴露出来的岩层裂隙。
  可见,盐泉的产生完全是大自然造化之神奇。它必须将多种苛刻的地质、地理条件结合在一起,缺一不可。因此,三峡地区的每一处盐泉都是大自然赐予的宝贝,显得异常珍贵。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盐泉一直是各民族争夺的焦点。可以想象,当巴人控制盐泉时,那些强大的邻居是多么地眼红,争夺盐泉的战争肯定连绵不断。这样,也造就了巴人的勇猛善战。但是后来,巴人还是失去了对巫溪盐泉的控制。
  据一部记载上古时期各种传说的古代文献《世本》记载,大约在商代中期,巴人的一支迁徙到今天湖北宜昌长阳县的清江一带,这里也有盐泉。但是这些盐泉被一个母系部落控制着,部落首领是一位美丽的盐水女神。当时巴人有一位非常强壮的首领,被称为廪君。盐水女神对他一往情深,还主动提出与他分享盐泉所带来的财富。但是,这位巴人的首领却乘女神不备将她射杀,一举夺取了清江地区的盐泉。
  从此以后,巴人以盐为经济支柱,通过与邻近部落的贸易,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已十分强大。大约在商代晚期,巴人征服了其他几个弱小部落,并迫不及待地向西扩张地盘。
  他们越过巫山山脉,重返三峡地区,逐步占领了奉节、云阳、忠县,以及黔中地区的彭水郁山一带。这里都是三峡地区盐泉分布最为集中的地方。巴人在此建立了大型的制盐基地。
在本片开头,我们曾提到重庆忠县中坝遗址里出土的大量陶器。实际上,它们都是为制盐而准备的。
  由于三峡大坝的建成,库区水位抬升,目前中坝遗址已被滔滔江水淹没。但是在离中坝遗址不远的地方,现在还能看到一处古代制盐的遗址——涂井。涂井也在一处峡谷之中,井里至今还流淌着盐水。在盐井旁边,有一口大大的盐灶,时至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这里还在用大铁锅熬煮的方式生产食盐。而在巴人所处的商周时期,那时的巴人只能生产青铜器,还没有铁。由于生产青铜器所需的原料来源有限,价格昂贵,所以一般只用它制造武器和祭祀用品,而不可能大规模地用作制盐工具。
  这两种陶器的用处是各不相同的。羊角尖底杯里盛着经过浓缩处理的盐水,浓度已经很高了。当时的盐灶可能跟现在很不一样,估计是一个长长的灶台,灶台上面有很多圆洞,每一个圆洞里插一个装满盐水的羊角尖底杯。经过高温熬煮之后,盐就出来了。但是,它在杯子里结晶,与杯子紧紧地板结在一起,很难把它分离出来。怎么办,很简单,把陶土做的杯子敲掉就行了。巴人为什么要生产那么多的陶杯子?就是用量太大。花边寰底罐也一样,既可以用它来直接熬煮盐,也可以用它来储存盐。用的时候敲碎罐子就行了。
  那么,为什么这里生产的盐不是一颗颗的,而是这种大盐坨子呢?
  这是因为三峡地区的盐泉里面含有很多杂质,其中石膏的成份很多。在当时,巴人既不懂得要去除盐水里的杂质,也不知道如何去除。因此在食盐结晶的时候,盐水中的石膏也一起结晶。另外,像这种大火熬煮的简单工艺,也会将陶器底部的盐熬糊,像锅巴一样。所以,最后出来的食盐就会与板结性很强的石膏紧紧地粘在一起。南方人把这种状态叫做“巴在一起”。今天汉语中的“巴结、锅巴”等词就是这么来的。所以,巴人生产的盐就被西南地区的人们称为“盐巴”。
  巴人的“巴”字,据我们推测,很可能也与“盐巴”的“巴”字有关。
  用惯了颗粒状的食盐之后,今天的人们可能不会知道,古代这种盐坨子是如何使用的?
  在云南和贵州的某些地方,那里的人们至今还保留着一种古老的用盐方式。他们的某些蔬菜是白水煮熟的,不放盐。在吃饭的时候从大块盐巴上面敲下来一小块,放在火上烧红。然后把它放进乘有花椒、生姜、辣椒末和水的小碗里。等盐巴化开之后,大家就用它蘸菜吃。当地人把这个东西叫做“蘸水”。
  那么古人也是这样吃盐的吗?让历史学家们去研究吧。

但是,巴人可能没有太多的闲情逸致去研究饮食文化,因为有太多的民族时刻准备夺取他们掌控的盐泉资源。
  从今天发掘出来的巴人墓葬中可以看出,这个民族的男人几乎都是战士,就像古希腊时期的斯巴达人一样。由于铜资源相对缺乏等原因,巴人在作战时几乎不穿任何的铠甲,大量使用这种短剑,这与使用长剑的秦国军队不一样,但同古罗马军队很相似。使用短剑作战更加考验一个军人的胆量和作战能力,它要求巴人的战士勇猛地冲入敌阵,在与敌人贴身格斗时发挥短兵器的优势。所以,长期的战争使巴人变得极其勇猛善战。
  商代末年,巴人与众多其他民族一起参加了讨伐商纣王的战争。巴人的善战使中原的诸侯们大开眼界。
  进入春秋时期后,巴人的势力进一步扩张。他们首先与正在崛起的楚国一起进攻位于河南南阳的申国,灭掉申国后,巴人居然马上进攻楚国,在楚国的首都、今天湖北荆州市附近一举将楚军击败。几十年后,如狼似虎的巴人军队又与楚国和秦国一起,联合进攻庸国。当时庸国地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重庆东部,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几个月以后,庸国灭亡被瓜分,巴人收获最大,他们分得了庸国出产食盐的主要区域——巫溪、巫山和奉节。这里曾经是巴人先祖居住过的地方。
  从巫溪到巫山的大宁河是一片典型的峡谷地形,它山势陡峭、风光秀丽。在峡谷两岸的悬崖上,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排排整齐的方孔石洞。这是建于西汉时期、为了运盐的栈道遗址。实际上早在战国时期,巴人就曾经在此开凿栈道。在他们重新夺取巫溪盐泉之前,巫溪出产的食盐只能用两种方式运往外地:一个就是在两岸的崇山峻岭中沿着羊肠小道,靠人力背运。这种方式既危险,效率也极低。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大宁河用小船运输。但是,这里的航运条件却非常不稳定。夏季山洪暴发,河水汹涌澎湃、一泻千里,小船根本不敢航行。冬季降雨稀少,河水水位下降,变成一条险滩重重的溪流,也无法行船。所以,为了保证巫溪出产的食盐大量、及时地外地,国力强盛的巴人就在两岸的悬崖上修造了长长的栈道。水位正常时,巴人在栈道上可以像拉纤一样拉着运盐的木船逆流而上,抵达陕西南部的秦国和湖北西北部的楚国。洪水和枯水季节,巴人可以在栈道上用骡马驮运食盐,既提高了效率,又安全可靠。
  从巫溪沿着大宁河顺流而下,可以到达长江边的巫山。后来,巴人有开凿了专门输送盐水的专用栈道,这在世界盐业史上可谓一大奇迹。他们把本地出产的粗大楠竹去除里面的竹节,并一根根地串联起来,成为一条可以无限延伸的管道,巴人把它放置在专门开凿的栈道上,将巫溪的盐水输送到下游的巫山。在这里盐水被敖制成盐巴,然后顺长江而下抵达楚国的腹地江汉平原。
  巴人凭借着勇猛和智慧,几乎占据了三峡地区所有的盐资源。众多的制盐基地和日益增长的食盐产量,使他们的势力更加强大,控制的地盘不断扩张。到了春秋后期,巴国已囊括了东到巫山山脉,西至四川宜宾,北接陕西汉中、南抵贵州北部和湖南西北部的广大区域。其疆域之辽阔在当时可谓泱泱大国。过去,人们把四川称为“巴蜀之地”,实际上“巴”就是指当年巴人居住的那些地方。今天这里还留下了很多与巴人有关的地名,如:湖北的巴东、陕西的镇巴、四川的巴中、重庆的巴南,以及著名的大巴山等等。
  全盛时期的巴国就像今天中东地区的产油国一样,他们用丰富的盐资源对周边国家发挥着巨大影响。
  在巴国的西面,成都平原的地下虽然也有丰富的盐资源,但是,成规模地开采盐卤资源,那是秦汉以后的事情。所以,生活在此的三星堆古人,以及后来的古蜀国,他们虽然创造了高度的文明,但是要想吃盐,还得依赖巴人。
  巴国的南面是贵州的崇山峻岭,这里生活着众多的少数民族,当时统称西南夷。后来因“夜郎自大”而成为千古笑谈的古夜郎国就在这里。但是,贵州至今都没有发现盐资源,可以想象,当时的贵州先民只能拿山货与巴人交换盐巴。
  从巴国王东,是占据江汉平原的楚国,他们拥有大量的粮食,这正是巴人所需要的东西。有学者就认为,古代说交换东西,很可能就是来自于巴人和楚人的贸易,用楚国的大米换巴人的食盐。
  同今天世界上某些只出售原油的产油大国不一样,巴人不但买盐,也出售各种用盐加工的食品。
  在宁河峡谷中,距地面近百米高的悬崖缝隙里放置的七具悬棺。在三峡地区人迹罕至的崖壁上,这种悬棺有很多,它是当年巴人贵族死后典型的丧葬方式。近年来,陆续有考古人员登上崖壁,开启了部分悬棺进行现场勘查和研究。据说,这些悬棺之中都发现有用鱼随葬的现象。尽管这些鱼只剩下成粉末状的鱼骨,但是从鱼骨所在位置看,有的把鱼尾衔在死者嘴中,有的把鱼放在死者身上,有的把两条大鱼分别垫在死者两臂之下。
  为什么巴人的贵族非要同鱼一起长眠在山崖之上呢?

史书记载,说巴人以鱼盐立国。鱼不仅是巴人的主要食物来源,也是他们一项重要的产业。
  三峡地区江河纵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这里的渔业资源都非常丰富,长江里经常可以捕到一米以上的大鱼。不过在当年,位于长江中游江汉平原的楚国,那里的渔业资源更加丰富。但是,由于古人缺少保鲜技术,对鱼的加工和贮藏只能用盐来腌制。而且,经过腌制之后的咸鱼,有一种浓郁的风味,尽管北方人不一定喜欢,但它一直是南方人从小就喜爱的美味佳肴。可是,春秋时期的楚国并不出产盐,他们吃的盐尚且需要从巴人那里高价买入,又怎么可能用它来大量腌制美味的咸鱼呢?而巴人就不一样了,他们用渔网在深水中捕捉大鱼,用鹭鸶在浅水中捕捉小鱼,然后及时地用盐加以腌制、晒干。美味的咸鱼当时就非常受各地贵族们的欢迎,巴人只需要用船顺着长江和其大小支流就可将它们销往各地,从而赚取丰厚的利润。
  重庆涪陵著名的榨菜,实际上它也是一种咸菜。涪陵榨菜风味独特、咸香脆口,是世界上三大咸菜之一。虽然它出现在民国初年,但是在三峡这个产盐历史悠久的地方,古人很早就开始腌制蔬菜,久负盛誉的重庆泡菜就是证明。那么古代巴人在腌鱼的时候是否也会顺带着腌制一些蔬菜呢?应该说这是有可能的。
  由此看来,在巴人贵族的悬棺里,也有可能随葬一些腌制过的蔬菜,因为它们与咸鱼一样,既是一种美味,也是财富的象征。
  进入战国时期以后,巴人的辉煌开始褪色。由于盐带来的巨额财富,这个因盐而兴起的民族变得不思进取。而过去经常与巴人一起四处攻伐的秦国和楚国,在分别经历商鞅和吴起的变法之后,他们再也不愿做巴人的“好邻居、好伙伴”,相反,他们开始对三峡众多的盐泉虎视眈眈。
  公元前377年,强盛的楚国开始开始进攻巴国,他们用了将近十六年的时间逐步占领了巴人所有的盐泉,并攻下首都重庆。逼使巴人逃往川北阆中一带。公元前316年,另一个强劲对手秦军越过秦岭,首先灭掉蜀国,后来轻而易举地就将巴国灭亡。
  巴、蜀灭亡之后,秦楚两国为争夺三峡地区的盐资源继续开战。他们势均力敌,反复争夺,有些盐泉曾六次易手,战争持续了几十年。最后,楚国以失败告终。
  由此可见,在古代的某些时候,这些白色晶体一度是红色的。
  从秦国统一天下至今,三峡地区再也没有发生如此惨烈、为了争夺盐资源的战争。一个主要原因是,国家统一之后,中国漫长海岸线上出产的海盐可以大量行销内地。另一个原因是,当时秦国派驻成都平原的太守李冰,想出了一个通过挖井来寻找地下盐资源的方法。李冰因设计、建造都江堰水利工程而闻名于世,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凿井取盐这一创举后来引发了一项非常重要的产业,这项产业又为全人类带来了一场革命,而这场革命不仅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它甚至改变了我们所居住的地球。
第三集《改变地球的产业》


成都的都江堰,是享誉世界的古代水利工程。主持设计和建造它的,是战国时期秦国镇守四川的行政长官李冰。作为水利工程专家,李冰因都江堰而名垂青史、蜚声世界。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学者型的官员还开创了一项伟大的事业,这就是用凿井的方式寻找埋藏在地下的盐卤资源。这一创举不仅改变了中国西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格局,后来还引发了一项非常重要的产业,这项产业为全人类带来了一场革命,而这场革命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甚至改变了我们所居住的地球。可是当年,李冰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切。
    两千多年前,当李冰来到成都出任蜀郡郡守时,秦国正在三峡地区与楚国展开残酷的争夺战。因为这里有天然的盐泉,它们是熬制食盐的宝贵资源。在那个年代,中国南方内陆地区的天然盐资源是极其稀少、极其珍贵的。为了它,秦、楚两国反复争夺,死伤无数,战争持续了几十年。作为行政长官,李冰必须把富饶的成都平原建成重要的后勤基地,为秦帝国在三峡的争夺战、乃至于统一天下的战争提供物质保证。在此背景之下,兴修都江堰水利工程、改善成都平原的灌溉条件、大力发展农业就显得极为重要。
    从地质学的角度看,秦国为了盐在三峡地区与楚国大打出手,的确太可笑了。在他们占领的成都平原,地面之下埋藏着巨大的盐卤资源。只是当时的人们尚不了解脚下的那片土地。
    在远古的地质时期,四川盆地是一片广阔无垠的海洋。由于地壳运动,盆地的四周开始隆起,逐渐形成一个巨大的内陆咸水湖,就像今天中亚地区的里海和咸海一样。在那个炎热干燥的年代,这里的淡水被不断蒸发,湖的面积越来越小,湖水越来越咸,于是,湖底逐渐沉淀、积累了大量的盐分。后来,这些盐分被其他的沉积物所覆盖,在漫长的地质时代里形成了以食盐为主的岩石地层。而它上面的湖水则越来越少,积存在盆地的低洼地带。随着地壳的进一步运动,湖水逐渐被封存在地下,形成一个巨大的地下卤水层。与这些卤水共生的,还有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
    这些宝贵的资源并没有完全藏匿于地下,在某些地方,地下深层的卤水会在压力的作用下,沿着地层中的裂缝上升并汇集在地表浅层,甚至冒出地面。然而,这些冒出地面的盐卤往往零星分布在荒山野地之中,很难被人发现和重视。
    历史似乎等待着李冰的出现。

秦国的首都咸阳地处关中平原,农业灌溉系统比较发达,所以秦国的很多官员精通水利工程,这本来并不奇怪,但是李冰为何又擅长盐卤矿脉的勘探呢?史学家们觉得不可思议。
    其实查阅一下他的出生地,问题就有了答案。李冰出生在山西运城,那里不仅有中原地区唯一的大盐湖,地下也蕴藏着大量的盐卤资源。大约从三皇五帝时代起,当地就开始开采盐卤,因此这方面的经验非常丰富。作为一个技术性的官僚,李冰对于家乡的特产和开采技术应该不会陌生。
    由于李冰的贡献,成都平原不仅变成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长期缺盐的历史也由此改观。到了汉代,成都平原上陆续开凿了很多盐井,盐业成为支柱型产业,中国凿井煮盐的历史由此开创。
    进入宋代庆历年间,四川的少数民族发明了卓筒井。据记载,卓筒井在施工时很像古代的舂米,所不同的是,它的锥头下吊着一种特殊的圆锉,里面有一把直刃。圆锉的直径与南方的楠竹相当,因此卓筒井的井孔呈圆形。在人力的作用下,锉不断地被高高吊起,然后依靠自身的重力不断地冲击地下的泥土和岩石。圆锉每冲击一次之后就换个角度,以便锉内的直刃把井底的岩石击碎。这种钻井方式叫做“冲击式顿钻法”。
    为了把击碎的泥土和岩石捞上来,古代四川的匠人们又发明了唧筒。唧筒是一截粗大的楠竹,除去里面的竹节,在竹筒底部的竹节上装一块牛皮。打捞之前,先将泥水灌入井内,使它与井底的碎岩石一起成为泥浆。然后将唧筒放入井底,唧筒在自身的重力下反复地冲击泥浆,使泥浆不断地顶开唧筒底部的牛皮进入筒内,待到唧筒将满时再把它拉起来,筒内的泥浆会紧紧地压住牛皮而不致泄漏。这样,井底的泥土和岩石就被打捞出来,盐井可以再接着往下钻。
    由于井孔很小,加上金属锉刀的顽强锉进,卓筒井往往能钻透较深的岩石地层,找到更加优质的卤水,这是李冰时代的大口盐井所远远不及的。
    找到卤水之后,钻井工作就结束了。匠人们再用粗大的楠竹打通竹节后制成竹管,竹管的外径略小于盐井的内径,然后再把多根竹管头尾相联组成一根长长的竹套管,缓缓地放入井内。这样,竹套管就初步起到了保护盐井井壁的作用。
    凿井、护井工作完成后,抽提卤水的问题就简单了。它的原理和打捞泥浆的唧筒完全一样。
    与大口盐井相比,宋代的卓筒井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方式开凿,它更深、更安全、更有效、更经济。
    然而,发明卓筒井的背景却令人啼笑皆非。首先,它的发明者是谁,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宋代的文献说,这是当地的少数民族为了逃避缴纳盐税而私自开凿的,属于政府打击和取缔的对象。但是它投资少、见效快,而且隐蔽性很强。其次,卓筒井究竟何时被人发明出来也不清楚,只是到了宋代的庆历年间,非法的卓筒井仅在四川乐山一个地方就已成千上万。
    所以,卓筒井的发明就像盗墓者发明的洛阳铲一样,简单实用、奥妙无穷,往往令所谓的专家们觉得汗颜。
    到了明清时期,四川工匠们的凿井技术日益改进,井口逐渐变大,用木制套管代替了竹套管。但是,他们都没有突破卓筒井的基本原理。不过在解决井下事故方面,四川自贡地区的工匠们创造了多项奇迹,他们的聪明才智即使到现在也令中外专家叹为观止。
    一般来说,井下最容易出现的事故,是由于绳索断裂而导致钻井的锉或者是提卤的唧筒掉入深达几百米的井中,怎样把它打捞起来呢?

在钻井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导致盐井的方向出现歪斜,这不但会导致井壁的垮塌,也会影响今后唧筒的提卤。应该如何修正凿井的方向,修补歪斜的井孔呢?
    另外,当盐井深入到地下坚硬的岩层之后,就不再有套管保护井壁,那么一旦出现垮塌,又如何加以修复呢?
    这些几乎都是无法完成的使命。首先,因为盐井的内径太小,无法将人送到井底打捞。同时,由于井底很深,里面经常伴有致命的天然气,所以,即便是盐井的内径足够大,人也不能下到井底。
    这些不识字的工匠们却并不缺乏想象力和智慧,他们创造了很多巧夺天工的器具。
    比如说打捞唧筒或者是钻井的锉,工匠们会用这种名叫“偏肩”的工具,它的设计非常灵巧??????
    据说“偏肩”是清朝末年一位名叫“颜蕴山”的工匠发明的,它的种类有很多,不同的“偏肩”打捞不一样的物体。说得更邪乎的是,当年有位盐商为了打赌,把一块手表扔进了一口深达800米的井里,但是颜蕴山不知用什么工具很轻松地就打捞了起来。那位盐商为此支付了50两白银的工钱。
    从技术的角度看,当年的“偏肩”就是今天所谓的“机械手”的鼻祖,尽管它们看起来是如此的简单。
    用简单的方法解决不简单的问题,这正是自贡工匠们的绝技。
    比如上面提过的修正井孔,工匠们会首先用直径略小于盐井内径的唧筒,来测量出开始歪斜的地段的深度,然后用锉把一个稻草扎成的草把塞到这个歪斜部位下某个地方,再使用一种特殊的材料塞满这一歪斜部位,这种特殊材料用桐油、石灰等伴和,凝固之后非常坚硬,丝毫不逊色于今天的水泥。待歪斜井孔填补之后,工匠们再用一种类似于唧筒的长筒锉修改盐井的方向。这种长筒锉紧贴着井壁的内径,能够严格确保垂直的方向,不再出现歪斜。
    而对于井壁的垮塌,工匠们会用两种特殊的工具来测量出垮塌部委的上部和下部,同样用草把之上加桐油、石灰的办法来填充垮塌部位,待到那种填充物完全干燥、坚如磐石之后,再用长筒锉重新锉通这口井。
    随着凿井技术的日益进步,自贡地区的盐井越钻越深。道光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835年,自贡的燊海井凿穿了厚厚的岩层,井底咸度很高的黑色卤水喷涌而出,令在场的所有人激动万分。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燊海井此时的深度,如果按西方的长度单位换算的话,已深达1001.42米,成为人类第一口超过千米的深井,后来它作为中国古代工程技术方面的伟大成就而被载入了世界科技的史册。
    可以想象,如果时光能够倒流,当我们告诉他们创下了世界纪录时,那些道光年间的先民们不知会有何反应。他们可能会不以为然,因为在鸦片战争开战前的1835年,那个年代中国人的心目中,大清乃是万邦仰慕的天朝帝国,样样东西都领先世界,所以创一项世界纪录应当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的确,当年中国确有很多技术是领先世界的。比如说自贡的盐井中同步开采天然气的技术,这种看似简单的技术就是在今天也十分先进。
    这里是自贡的东源井,它从1892年起就既出产卤水也出产天然气。在自贡,由于地质构造的原因,地下的盐卤资源往往与天然气一起伴生,这样就为当地的盐业生产提供了优质的燃料,这也是它的盐业经济异常发达的重要原因。
    在自贡,同样的盐井有很多,它们一般都是在采集卤水的同时收集天然气。按今天石油天然气行业的标准,这是极其危险的。因为天然气很容易与空气混合之后发生爆炸,它里面含有的有害气体硫化氢也会在悄无声息之中将人毒死。
    然而,自贡历史上却极少发生这类事故,工匠们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这是东源井工作台面之下收集处理天然气的特殊装置,名叫炕盆,所有的秘密全在里面。据说,曾有西方的工业间谍费尽心机地想打探它的奥妙,但是当他们看到里面的一切之后,西方的天然气专家们却百思不得其解。
    炕盆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插着很多管道的大木盆,里面什么也没有。为什么它既不爆炸也没有毒气泄漏呢?

我们知道,天然气比空气轻,温度比空气高,还带着一部分水汽。当它顺着盐井上升到井口的炕盆时,由于空间变大,天然气的压力就会马上降低。同时,随着地面温度的降低,天然气中的部分水气凝结成液态水,进一步降低了气压。这样它就不会因为气压太大而到处泄漏。
    另外,炕盆的四周插了很多管道,这些管道连接着盐井之外几百口煮盐的天然气灶口,由于这些灶口都比炕盆高,且日夜燃烧,所以,管道内会产生很大的气压差,迫使天然气自动、快速地流向各个灶口,而不会大量泄漏到炕盆之外。当然,也会有少量空气会进入到炕盆中与天然气混合,但它们也马上被各个灶口抽吸过去,并不会大量集聚在炕盆中导致爆炸。
    为了以防万一,炕盆上还有一个盖着木板的烟囱。当盐井内的天然气压力突然增大发生井喷时,高压的天然气会冲开烟囱上面覆盖的木板,直接排放到比较高的空气中,而不会导致毒气泄漏。
    据说,弄清炕盆的奥妙之后,西方的天然气技术专家们个个都沉默不语,似乎不愿意相信眼前的一切。因为它实在太简单了,却解决了现代天然气生产中的某些难题。这不免令那些长期从事技术研究的专家们觉得惭愧。唯一能安慰他们的是,那些安装和使用康盆的中国工匠们却无法说出康盆的技术原理。这在中国古代太正常了,科学的理论往往远远落后于技术的进步。
    在自贡,由于盐业生产的分工和发展,煮盐的灶房与盐井有时离得很远,需要长距离输送卤水或者是天然气,它们正是通过这些支架和管道爬上丘陵、跨过小河、穿越集镇,被输送到各个煮盐的灶房。这种管道输送系统叫做“竹笕”,它与盐井上抽提卤水的木质井架一起成为了自贡的标志。
    竹笕一般用粗大的楠竹制成,它与卓筒井内竹套管的制作原理基本一样。为了经久耐用,竹笕的外表必须用竹篾密密地捆扎,在两根竹笕的接口处,还要用抹布包裹并抹上桐油、石灰以防止泄露。
    竹笕通过水位的自然落差自流输送卤水,所以,卤水从盐井中抽出来自后,必须将它提升到较高的位置,这种地方就叫做提水站。为了穿越丘陵,山坡上往往建有很多提水站逐级提水。这样就形成了类似过山车的巨大支架。
    在提水站里,健壮的公牛推动着沉重的水车,将地面的卤水提到高处。从这部抗战期间的电影里可以看出,老牛极不情愿地被人拉上提卤站去上班,然而在下班时,老牛总是一路小跑,一幅如释重负的样子。
    今天的金属管道主要通过“转接头”来解决管道拐弯和分支的问题,但是竹笕却无法做到这一点。于是,当地的工匠们在每一个需要拐弯和分支的地方安装一个大木盆,让卤水先流进木盆里,再通过它分流到其他的管道中。这种木盆在自贡叫做“笕窝”。
    在没有海拔高度表的古代,这的确是个很大的问题。
    假设,要在两个面对面的山坡上分别安装一个笕窝,怎样来确定它们之间谁更高、高多少呢?

古代工匠们又一次展示出他们无与伦比的聪明才智。
    他们首先找来一截很直的竹子,把中间的竹节锯掉一半,做成一个水平仪。然后用麻绳布设出两个笕窝之间的线路。开始测量时,从上游的笕窝出发,把竹子水平仪的一端放在笕窝上,另一端顺着麻绳的方向水平悬空,然后在悬空处放下一个用棉线系着的金属锥子,使锥子刚好接触地上的麻绳,量出棉线和锥子的长度。接着,把竹子水平仪的一端放置在刚刚锥子接触的地面上,另一端继续顺着麻绳的方向水平悬空,用棉线和锥子找出下一个麻绳测量点,量出棉线锥子的长度。如此这般,顺着麻绳所布设的线路一路下山、上山测量过去。最后,把下山测量的总高度减去上山测量的总高度,如果有余数,说明上游的笕窝高,高度差就是那个余数。如果不够,说明下游的笕窝位置高了,需要调整。
    所以,在那个没有海拔高度表的时代,工匠们用自己的方法照样解决了所有工程方面的问题,而且他们还记载了整个竹笕系统沿途所有提水站、笕窝和各个煮盐灶房之间的相对高度差,这样,就为竹笕系统今后的发展和维修提供了整套的数据资料。
    竹笕自身通畅的问题被民间的工程师们解决之后,不喜欢过早进入工业时代的古人又提出了问题。
    自贡地区的盐井和煮盐灶房遍布城乡各地,庞大的竹笕系统密如蛛网、纵横交错,它们在城市里、河流上、道路间蔓延穿梭,怎样使这些工业管道不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呢?
    在地下埋藏了几百万年的卤水和天然气被工匠们开采出来,又经过竹笕的千转百折终于被输送到煮盐的灶房。在这里,天然气用大火昼夜煎制卤水,这似乎令人们想起“相煎何太急”的故事来。但是不久之后,卤水就脱胎换骨变成了白花花的食盐。随后它们又进入到千家万户,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当初在派遣李冰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时,秦国的国君可能没有想到,他那位能干的地方官居然还精通盐卤资源的勘探,从而在四川开创了井盐这一新兴产业。当然,李冰也可能没有想到,后世的工匠们居然如此聪明,他们在井盐的开采中充分展示了中国人的绝顶智慧,赢得了天下所有同行们的尊敬。
    然而,盐都自贡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本集中所有的早期电影资料和大部分的老照片,都是由一位名叫孙明经的人于1938年在自贡拍摄的,孙明经是一位见多识广的电影摄影师。但是他认为,他在自贡看到了一幅与中国其他地方很不一样的社会景象。因为这是一座在战争中兴旺起来的城市。
]]
第五集《梦幻之城》


在中国古代的城市中,有一座城市非常奇怪。它曾经是奢侈和享乐的代名词,也是富裕和文明的化身。它的魅力令皇帝们念念不忘,却又多次在战火中化为废墟。它是如此的美丽,一首描绘它美景的唐诗居然因此而享誉世界。它是如此的浪漫,竟然引得无数的文人为它魂牵梦萦。它究竟在哪里?难道是一座梦幻之城?
  大海潮起潮落,经常在海滩上留下白花花的盐霜,这就是我们日常食用的海盐。
  中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但是规模较大的海盐盐场却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北的沿海地带。这是因为在古代,海盐生产需要利用阳光和风力来蒸发海水、提高海水中盐的浓度,这样就会在熬煮海盐的时候既节省时间也节省燃料。
  长江以北的沿海地区降雨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夏季。但是在长江以南,由于四季降水分布比较均匀,降雨量大,还经常伴有台风袭击,海盐的蒸发必然大受影响。所以,长江以南大型的盐场历来就很少。
  在古代,中原地区有山西运城出产的池盐。但是池盐的产量很有限,无法满足中原地区的需求,更不用说整个中国。所以,北方的海盐拥有无比广阔的市场。在西周之前,每一个人都可以自由生产和运销食盐,久而久之,诞生了一批实力雄厚的大盐商。他们垄断海盐生产、哄抬盐价,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并成为地方上的豪强势力。
  春秋时期,齐国的宰相管仲就看到了这一点,他认为,如果政府接管盐业的生产和经营,不但可以抑制豪强势力,还可为国家积累财富。
  这位姓管的政治家似乎要管住一切,他颁布法令将齐国的高山和大海统统纳入政府的管辖之中。政府组织专门的工匠砍伐山林、煎煮海水、生产海盐。他还大幅度提高海盐的价格,控制它的对内和对外贸易,这样,齐国很快就从垄断经营获取了大量的财富,使过去偏居一隅的齐国一跃成为春秋霸主。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食盐专营”,管仲因此被后人尊为盐业宗师。但是,齐国的民众对于他的做法怨声载道,后来,食盐专营制度被废除了,政府除了收税以外,不再介入食盐的生产和运销。

到了汉代,管仲有了一位政治领袖级的崇拜者,他就是被分封在扬州的吴王刘濞。刘濞统辖的吴国与最初的齐国不相上下。但是,吴国还有更多可以称雄天下的资源。
  首先,吴国拥有江苏境内众多的盐场。这里地跨淮南和淮北地区,历史上称作两淮盐场,它出产的盐叫作淮盐。与齐国的盐场相比,两淮盐场面积广大,人烟稀少,沿海滩涂上一望无际的芦苇荡为熬煮海盐提供了丰富的燃料。同时,两淮盐场更加靠近中原地区,拥有便捷的水运条件。当时,连通淮河与长江的古运河——邗沟已经开凿出来。向东,两淮盐场的食盐可通过淮河水系直达运往中原。往南,它可以借助古运河进入长江,把食盐运销到长江流域更加广阔的市场。也就是说,两淮盐场能够创造的财富将远远大于管仲时代的齐国。
  当时汉朝中央政府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放任民间自由从事各项产业,刘濞如果有兴趣的话,他完全可以捷足先登。
  另外,吴国境内还有铜矿,这是当时铸造钱币的宝贵资源。
  可以想象,这一切如果都放在春秋时期的齐国,管仲可能会欣喜若狂,因为有了它们,齐国成就霸业的道路就会便捷得多。吴王刘濞早就觊觎皇帝的宝座,所以他听了管仲的故事之后,就更加坚定了夺取天下的野心。
  后来,刘濞逐渐控制了两淮地区的海盐生产,大肆开采铜矿,私自铸造货币,为自己迅速积累了巨额的财富。为了收买人心,刘濞还免除了吴国境内所有人的税负,并重金招募天下勇士组建军队。
  这是扬州第一次浓墨重彩地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汉书》上说,大汉天子虽然拥有天下,但国库里的财富和粮食都不如吴王在扬州的仓库。皇帝在长安郊外修筑的上林苑里虽然有美丽的宫殿、无数的珠宝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珍禽异兽,但是它与吴王在扬州修筑的长洲苑则相去甚远。甚至皇帝在首都附近修建的堡垒和关隘也不如扬州的同类建筑险峻。
  当然,这里面可能有夸大的成分,但是它的确让世人看到了扬州的不凡。
  可惜,这座城市的首次亮相就是一场悲剧。在长安的皇帝看来,这个地处黄海之滨的边远城市居然有着超越首都的繁荣,这种繁荣与吴王刘濞一样,都是令人不安的。后来,刘濞果然发动叛乱,扬州的繁荣随即毁于战火之中。
  刘濞被镇压之后,汉武帝为了筹集与匈奴作战的军费,也开始垄断食盐的生产、运销。但是,这种食盐专营体制效率低下、腐败丛生,遭到了社会各界的反对,因此从汉代起,中国的食盐专营制度总是时断时续。
  东汉以后,中国进入了一个长达几百年的战乱和分裂时期,扬州处于南北朝的交锋之地,占获将它一次次变为废墟。
  隋朝统一天下之后,中原地区经济逐步恢复,人口大量增加,刺激了扬州盐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扬州所在的江淮地区农业发达,物产丰富。一江之隔的江南地区在经过上百年的开拓之后,工商业也逐步兴起。后来,隋炀帝又开凿了京杭大运河。在古代,中国的南北交通主要依靠大运河,东西交通主要依靠长江的水运。所以,位于这两条河流交汇之处的扬州就成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交通枢纽。来自各地的货物在此集散、贸易,两淮盐场出产的淮盐在此转运南北各地,巨额的贸易利润和盐税收入都汇集到这个城市。
  所以,扬州的繁荣不同于长安、洛阳等古都,这些城市也曾经名噪一时,甚至登上世界上最大、最繁华城市的宝座。但是它们自身并不能创造大量的财富,也很少通过贸易获取大量利润,因为它们不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所以,一旦改朝换代,首都迁往别处,这些城市的繁华就很快成为过眼云烟。
  在隋炀帝时代,扬州第二次向世人展示了它非凡的魅力。
  当时的史书很少记载扬州有多繁荣,但是史书记载,隋炀帝极其奢华,他花费巨资重建洛阳。新的洛阳城无比壮丽。后来,隋炀帝的奢侈荒淫激起各阶层人士的巨大愤怒,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随之爆发,隋炀帝被自己的御林军杀死在扬州豪华的宫殿里。后来,这位昏君的故事被写进《隋唐演义》等通俗小说中广泛流传,扬州也成为一个妇孺皆知的城市。但是它往往令人想起“寻欢作乐”这个贬义词。
  进入唐朝以后,长安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达百万之多。在这座城市里,不但云集着东亚各国的留学生,远在阿拉伯的商人也纷至沓来。当时,长安城的规模比现在的西安大得多。但是,当年的唐朝人却更加迷恋扬州的魅力。
  大唐的文人们喜欢写诗表达自己的情怀,有关扬州的唐诗很多。最有名的是李白的“烟花三月下扬州”,最能体现扬州享乐文化的是杜牧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作为中国诗歌与音乐的典范,《春江花月夜》令古今中外的人士如梦如幻,可惜很少有人知道,这首诗是作者张若虚描写扬州郊外的美景。
  当然,最能体现普通人对扬州艳羡之情的是一位无名诗人的大作,他写道: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可能这位无名诗人没有经历过“安史之乱”被平定后的那个时代,否则他一定不会这么写。
  在此之前,民间可以自由生产和运销食盐,市场上的盐价十分低廉,当时一斗米价值八十文钱,而一斗盐才十文钱。但是在平定“安史之乱”后,国库早已空虚,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一位名叫刘晏的官员开始将食盐列入政府专营的范围,他将盐价提高到每斗110文钱,一下子涨了十一倍,人民为此苦不堪言。后来,政府又将盐价涨到每斗370文钱,翻了37倍。每斤盐相当于人民币20元左右。
  在高于成本几十倍的暴利之下,扬州的盐业经济出奇的繁荣。这时,长安已经衰落,民间开始流传一种说法,叫“扬一益二”。意思是说,若以城市的繁华来排行,扬州第一,成都第二。有意思的是,成都附近也出产大量的井盐。
  这是扬州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繁华城市排行榜的首位。但是,当广大民众几乎吃不起盐的时候,“扬一益二”的荣誉显得很尴尬。更令人不安的是,盐价高昂的背后正酝酿着一场战争。
  不久之后,一位诗人闻到了战争的硝烟味。他是一位盐商子弟,一直想通过科举来实现人生理想。可是几次赴长安赶考,他都与功名擦肩而过,当他看到普通百姓在高昂的盐价之下,倍受压榨、民不聊生时,这位落榜的考生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诗篇:
  待得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他就是黄巢,史书上说他贩卖私盐,规模很大。很可能,黄巢写完那首诗之后,就转行贩卖私盐去了。或许他认为:这是在帮助普通百姓。
  黄巢在走私的过程中认识了另外一个私盐贩子,他就是后来的战友王仙芝。为了抵抗官府的打击,他们两人先后组建了自己的私人武装,后来,当人民实在无法忍受官府压榨、发出一声声怒吼的时候,两位盐贩子就揭竿而起。后来,黄巢果然攻入长安,实现了他“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理想。大唐王朝也在农民起义之中灰飞烟灭。
  在随后五代十国和宋元两朝,扬州几经风雨,一直在繁荣与废墟中反复轮回。但是由政府直接控制盐业的制度一直没有变。
  到了明清时期,上述制度逐步变化,因为它的成本实在太高,效率也非常低。于是,政府指定某些商人分别从事食盐的生产和运销,使他们成为在册的官商,而政府的盐政机构只负责收税和缉私。这就是所谓的“官督商办”的制度。
  在盐商主导生产经营之后,他们采用了新的技术——晒盐法。晒盐法最早出现在宋代,明朝中后期开始逐渐普及。
  这种方法就是在沿海滩涂上开垦出大面积的盐田,让海水在流经各盐田时逐步蒸发、提高浓度,最后自然结晶成盐。
  与熬盐法相比,晒盐法成本相当低廉,产量也很大。但是,它的要求较高,因为海盐只能在泥质海滩上自然结晶成盐,所以它需要大片开阔平坦的泥质海滩。在长江以南的沿海地区,那里多为山地丘陵,以礁石海岸和沙滩为止,适合晒盐的地方比较少。而两淮盐场地处淮河出海口附近,拥有大片的泥质滩涂。所以在采用晒盐法之后,海盐产量大幅提高,成本和价格也随之有所下降。
  湖北武汉一带是淮盐最远的销售市场,也是价格最高的,那么它的盐价是多少呢?

康熙30年,盐价每斤约合人民币3.57元,雍正13年每斤4.98元,乾隆43 年涨到6.67元。考虑到古代食盐生产和运输条件的落后,加上每斤盐将近两块钱的各种税费,与今天政府平抑盐价之后的每斤一块七毛钱相比,清朝前期的盐价实际上并不太高。只是到了嘉庆24年,由于镇压白莲教起义,军费开支巨大,盐价猛涨到每斤11.22元,但与唐朝后期每斤20元的盐价相比,它还是低得多。
  从康熙时期起,由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导致人口激增,乾隆初年人口才一亿多,到了乾隆五十五年,人口就超过了三亿。巨大的人口增长导致食盐需求量猛增。因此,淮盐的产量和销售量都大幅增长,盐税收入也随之增长。乾隆18年,全国的盐税总收入达到白银七百多万两,相当于人民币21亿多元。而两淮盐场上交的盐税就达三百多万两白银,占了其中的一半。而同期扬州盐商缴纳的各种规费和捐款甚至还超过了盐税。如果把这两项相加,盐商们为政府提供的资金近千万两白银。这还不算各级官员对盐商们的敲诈勒索,以及扬州的其他税收收入。
  那么,一千万两白银是个什么概念呢?
  首先,如果按购买力算的话,它大致相当于人民币30多亿元。
  当时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总收入为四千万两白银,也就是说,一个城市的某个行业为政府提供的资金居然占这个国家财政总收入的25%。当时,清帝国的经济总量雄踞世界首位,约占全球的30%,与今天美国在世界的经济地位相当。美国的纽约号称世界的经济和金融中心,但是它的经济总量也只有全美国的6%左右。
  那么,生活在全球最富庶城市里的盐商们又过着一种怎样的日子呢?这是当年远在北京的乾隆皇帝想知道的事情。与隋炀帝一样,这位满清皇帝也酷爱旅行,他一生中六下江南,每次都要到扬州游玩。
  乾隆皇帝离开扬州后,当地的盐商找来颐和园白塔的工程图纸,按照原样建了一座真正的白塔。这就是今天瘦西湖白塔的由来。
  其实,真正令乾隆皇帝念念不忘的是扬州的美食。据说他在扬州时听人说,有一个盐商很奢侈,他吃的鸡蛋二两银子一个,因为那些鸡都是用人参、白术等中药材喂养大的。皇上听了之后觉得太奢侈了。
  一道简单的素菜,居然令吃惯天下美味的皇帝念念不忘,可见扬州厨师的神奇。
  在中国的八大菜系里,扬州的淮阳菜以做工精细、用料讲究而著称,一般只出现在高级宴席之中。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著名的“开国第一宴”吃的就是淮阳菜。
  《红楼梦》里有一道有名的菜叫“茄鲞”,它那复杂的烹饪方法令人叹为观止。《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经在扬州做过两淮盐运使,也就是小说中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担任的职务。两淮盐运使是管理两淮盐政最高级别的官员。每年的俸禄是2130两白银,折合人民币六十多万元。但是他实际上的各种收入远远不止这些。所以,曹雪芹早年的生活极其奢华,这也是他能够创作《红楼梦》的必要条件。这部小说中很多菜肴都出自扬州,那么“茄鲞”很可能也是如此。

今天,扬州人把过去一所盐商的宅院改造成了扬州的美食博物馆,但是看完这些展览之后,游客们往往得出一个结论:扬州的盐商就会吃。其实,这真是一个误解。
  扬州的很多盐商都是读书人出身,为了求取功名,他们从小就受过系统而严格的儒学教育,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很多人只是因为屡试不第才转而经商。在经商的过程中,他们经常和官员们交往应酬,而这些官员大多科举出身、饱读诗书。所以在与他们的交往之中,盐商也必须举止得体、谈吐优雅。于是,他们热衷于和文人雅士交往,斥巨资修建精美的园林,收罗古玩字画,义务出版文化典籍,赞助戏曲创作和演出活动。因此,扬州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当时,著名昆曲作家孔尚任曾经跟朋友说,如果一个文人没有到过扬州,他一辈子都不会有什么出息。
  孔尚任为什么如此推崇扬州呢?这是因为他著名的昆曲作品《桃花扇》就是在扬州构思、创作的,为了将这部作品搬上舞台,扬州的一位山西籍盐商为此花费了十六万两白银,相当于人民币4800万元。
  更加值得一说的是,盐商们还争相出钱资助有才华的文人。当年的“扬州八怪”就是他们争相结交的对象。为了得到他们的作品,有些盐商简直绞尽脑汁。
  由于扬州浓厚的文化氛围,很多外地的文人纷纷前往扬州发展,并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扬州八怪就是如此。他们其中的七位都是外乡人,但是都在扬州开创了人生中最辉煌的时代。
  除了绘画之外,扬州的文学、戏剧、音乐、出版、古玩等,都吸引着数以千计的知识分子向扬州汇集,使它成为引导时代潮流的文化和艺术中心。这不禁令人想起上个世纪的巴黎。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两年后,太平军攻占南京。扬州成为战争的前线。淮盐也无法通过长江运往它主要销售的湖广地区。从此扬州的繁荣一落千丈。
  太平军被镇压之后,新兴的现代城市上海逐渐崛起,上海的现代工商业和面向全球的进出口贸易,慢慢取代了扬州作为经济中心的位置。以电影、话剧、报纸电台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也使上海成为新的文化、艺术之都。
  上个世纪初,随着平汉铁路、陇海铁路、津浦铁路的建成,武汉、郑州、徐州等城市成为新的交通枢纽,扬州则随着大运河的漫漫淤塞而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喧闹。
  民国时期,盛产海盐的天津率先使用现代化机器设备生产精制盐和盐化工产品,开辟了中国食盐生产和盐化工产业的新纪元。在淮盐的传统销售区——湖南和湖北,随着地质科技的发展,当地也陆续发现了埋藏在地下深层的井矿盐,淮盐的销售市场大幅度萎缩。
  一个以盐而兴旺的城市衰落了。
  扬州的衰落意味着:凭着一种调味品就能富甲天下的时代过去了。
  但是,有关盐的奥秘还有很多。比如说:盐能够干什么呢?千万不要轻率地回答这个问题,因为盐业专家也承认:盐绝不像它的外表一样简单透明,尽管它与人类相伴了上万年,但是当我们试图了解它的时候会发现,它居然是一个“无色的精灵”,令人十分神奇。
]]
本人对盐业没什么好感,这帮垃圾,打着让人民保障健康的幌子,一而再再而三的调价,原先还当个婊子立立牌坊,假摸假样的开个听证会,走走过场,可从上个月开始,乌鲁木齐的盐业主管部门连这个幌子都不要了,直接将原先在市面上流通,并才调价没两年的一公斤包装的食盐从每袋1块五,直接变为半公斤包装,每袋一块二,合一公斤两块四,最不要脸的是,居然还厚颜无耻的说什么是为了让老百姓的碘摄入量达标不流失而采取的措施,涨价后,那些标榜为人民服务的 所谓发改委,物价局屁都不放一个,这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