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海军战略演进之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3:13:51
中共海軍戰略演進之研究
提  要
一、民國39414日成立海軍領導機關,自此中共海軍成為共軍的正式軍種。
二、中共海軍自民國39年建軍以來,其戰略歷經「近岸防禦」、「近海防禦」兩個階段,未來將漸次朝向「遠海作戰」階段。
三、中共海軍係由水面艦艇、潛艇、海軍航空兵、陸戰隊和岸防部隊等五個兵種組成的軍種,形成了協同作戰的防禦體系。
四、中共海軍自八○年代開始著手進行軍事現代化,但積弊已深,難以在短時間克服。
五、自美蘇兩國撤離東南亞後,中共海軍即積極拓展其影響力並希望成為區域霸主。
六、以國軍戰力為支撐點,積極致力於我國防軍事之戰備整備,因應中共未來威脅中共海軍戰略演進之研究提  要一、民國39414日成立海軍領導機關,自此中共海軍成為共軍的正式軍種。
二、中共海軍自民國39年建軍以來,其戰略歷經「近岸防禦」、「近海防禦」兩個階段,未來將漸次朝向「遠海作戰」階段。
三、中共海軍係由水面艦艇、潛艇、海軍航空兵、陸戰隊和岸防部隊等五個兵種組成的軍種,形成了協同作戰的防禦體系。
四、中共海軍自八○年代開始著手進行軍事現代化,但積弊已深,難以在短時間克服。
五、自美蘇兩國撤離東南亞後,中共海軍即積極拓展其影響力並希望成為區域霸主。
六、以國軍戰力為支撐點,積極致力於我國防軍事之戰備整備,因應中共未來威脅
壹、前言
自中共第一支海軍部隊成立迄今已五十餘年,在三代領導人努力下,隨著改革開放,中共海軍開始現代化腳步;並逐步面對世界、駛向大洋。民國69年中共海軍首次組織艦隊駛南太平洋執行火箭試射任務;註一71年建立其水下發射戰略導彈的能量;註二73年編組船隊駛南極洲從事海洋調查;74年11月開始執行艦隊出訪,展示國威;經數十年成長,從僅俱近岸實力,逐步發展為多兵種、初具現代化規模的「近海防禦」力量。
然正因如此,我更加面臨嚴峻挑戰與威脅;中共海軍發展越上軌道,越增加犯台能量與威懾程度,故在中共未承諾放棄對台動武,兩岸對峙未鬆動情形下,如何針對敵情,研擬我最佳戰略指導,才是我海軍建軍的主要目的。
貳、建軍各時期發展狀況
一、萌芽時期(民國39年至49年)
自民國39年4月14日中共正式組建「海軍領導機構」,至49年中、蘇正式決裂的十年期間,為中共海軍萌芽時期,期間在蘇俄大力扶持下,中共海軍快速成長並初俱規模;試將該時期區分建軍理論、蘇俄扶植及雙方決裂三部分扼述如后:
(一)建軍理論:
中共海軍萌芽時期的建設理論,係依據蘇俄三○年代的「舊式學派」理論,主張建立統一的陸、海軍軍事戰略,把海軍定位為陸軍的戰術支援體系;基本任務為鞏固陸軍的岸上防禦,因此主張「小艦隊、小戰爭」的理論。平時近岸偵巡,戰時依托島岸、協助近岸殲敵;此時海軍主要目的並非殲滅來犯敵侵略於海上,而是保護海岸線免於受到突擊而已。註三
(二)蘇俄扶植:
民國39年蘇俄派遣海軍顧問團協助中共海軍建立,大批中共海軍人員派往蘇俄受訓,同時移交大批武器、裝備及艦艇並協助其造艦。民國42年蘇俄撤離駐旅順之七萬部隊,同時將在中國的全部設施交予中共。故中共海軍建軍初期,無論是戰術發展、準則運用及各種指揮技術人才的培育等均與蘇俄息息相關,各類型兵力也在蘇俄的扶植下組建、成長而初俱規模。
(三)雙方決裂:
民國45年中蘇共開始交惡,47年雙方關係加速惡化並分道揚鑣,49年7月16日中、蘇共正式決裂,註四蘇俄召回所有軍事顧問,一切合作計畫因而停止,但當時蘇俄部分最新的海軍科技、造艦計畫及設計藍圖已移交中共。
二、自力成長時期(民國50年至67年)
自民國49年中、蘇共決裂,迄67年中共開啟海軍現代化工程的十八年期間,為中共自力成長時期。期間藉由仿製蘇俄移交的海軍科技及設計藍圖,逐步自力成長,雖經十年文革動盪,仍勉力依其戰略考量及各階段五年造艦計畫,建造以飛、潛、快為首的各類型龐大兵力,並於民國55年10月15日成功試射仿自前蘇聯冥河飛彈(SS-N-2)的上游一型反艦導彈,註五奠定中共海軍現有規模。
三、海軍的現代化(民國67年後)
七○年代初期,毛澤東因感蘇聯海軍在太平洋擴張的威脅,促成他在民國64年為中共海軍的「向洋海軍提案」背書,開啟中共海軍現代化構想。
民國67年鄧小平於十一屆三中全會復出主政,並積極推動共軍軍事現代化,民國70年擔任中央軍委主席,提出「把海軍建設成為一支強大具有現代化、正規化戰鬥能力的革命軍隊」的要求;民國71年8月劉華清被拔擢擔任海軍司令員,即大力提倡海軍現代化,他強調海軍現代化的四個重點:電子化、自動化、導彈化與核子化,促使中共加快其海軍現代化腳步。他認為中共海軍要具備遠洋作戰的能力,首先必須要現代化,未來海軍作戰高技術將成為致勝的因素。
民國75年12月中共海軍召開第六次代表大會,訂定海軍現代化建設的目標與基本要求;民國87年中共國家主席江澤民提出的「精兵、合成、高效」及標榜「質量建軍、科技強軍」、「打贏高科技條件下局部戰爭」等,則為中共海軍現階段建軍的方針與目標。
參、中共海軍戰略發展
一、中共軍事思想之演變
八○年代前中共因受文化大革命之摧殘影響,經濟及科技條件均不足以支持現代化軍備需求,故其軍事準則大多承襲毛澤東「人民戰爭」思想。
在經過八○年代三次週邊區域性緊張事件後(民國76年春中印、中越邊界緊張事件、民國77年3月14中共海軍與越南砲艇南海衝突) 註六,反映出中共舊有落伍之「人民戰爭」思想,己不足以指導、處理及因應現代區域性緊急事件,尤其在民國八十年與中共類似的伊拉克軍隊,在波灣戰爭中慘遭西方高科技武力嚴重痛擊,使中共體認其「人民戰爭」之軍事思想己不敷現代戰爭需求。
後冷戰時期中共分析國際戰略形勢,認為未來發生世界大戰與核戰的可能性不大,取而代之將是地區性區域衝突,同時經由波灣戰爭結果預判,在未來區域性衝突中,海、空軍與導彈武力將構成主要之打擊力量,地面部隊則將退居輔助支援角色,故中共中央軍委會於民國80年三月中共人大第七屆第四次會議中提出國防現代化之需求,將舊有落伍不切實際之「人民戰爭思想」,轉型為「打贏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思想」,做為其國防武力現代化建設之最高指導原則,其建軍內涵側重海、空軍及導彈之建設發展,地面部隊則著力於快速反應部隊之重點性建設。期望能於西元2010年建立一支具備全方位、大縱深、遠距離和高速度作戰條件之國防武力。
二、國防戰略的演變
海軍戰略係整體國防戰略的一環,必須根據國防戰略調整而演進;從五○年代起到現在,中共國防戰略歷經四次調整,註七分述如后:
(一)積極防禦,防敵突襲(民國45至53年)
中共中央軍委在民國四十五年三月召開擴大會議,對軍事戰略進行深入的研討。會中中共國防部長彭德懷在「關於保衛祖國的戰略方針和國防建設問題」的報告中,首次明確中共的國防戰略方針。報告中指出:「為了有效地防止帝國主義的突然襲擊,保衛人民革命和國家建設的成果,保衛國家的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在未來的反侵略戰爭中,應該採取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
(二)早打、大打、打核戰爭的臨戰狀態(民國49至73年)
六○年代由於中、蘇共反目成仇,使中共的國家安全形勢變得十分嚴峻,不得不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戰爭的臨戰狀態,備便傾全國力量反擊列強的侵略。
(三)應付和打贏局部戰爭(民國74至82年)
七○年代起,中共與美國關係漸次解凍,民國74年,鄧小平於「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上宣示:「在未來,以往長期備便和蘇聯作戰的可能性不再。因此,人民解放軍立足於早打、大打、打核戰爭的臨戰準備狀態必須停止,取而代之的應是和平建軍」註八。
另根據對世界大勢及周圍環境的分析,中共改變了原來認為戰爭危險很迫近的看法,並確立「圍繞著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黨的基本路線」及新時期的軍事戰略:「和平時期以應付和打贏局部戰爭為主」的方針。
(四)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民國83年以後)
民國八十年波斯灣戰爭後,中共國防專家對配「精靈炸彈」與其他高科技裝備之聯軍部隊,面對享有數量優勢的敵軍造成如此嚴重的破壞,感到十分震驚,使中共領導人在仔細評估共軍實力後,發現「短腿慢手」的缺失,註九促成共軍於民國八十二年初召開的「中央軍委擴大會議」決定將共軍的戰略方針基點放在打贏現代技術特別是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加速共軍的質量建設,提高應急機動作戰能力。為貫徹新的戰略方針,「中央軍委」還提出了以「科技強軍」為中心思想的「兩個根本性轉變」,即由應付一般條件下的局部戰爭向打贏現代技術特別是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轉變,在軍隊建設上,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變。
三、海軍戰略發展
中共海軍自建軍以來,其戰略歷經「近岸防禦」、「近海防禦」兩階段,未來將漸次朝向「遠海作戰」階段發展;註十而其規模也由「沿岸海軍(brown navy)」蛻變成「近海海軍(green navy)」,進而朝向「遠洋海軍(blue navy)」發展。在三個不同階段中,因戰略之不同,其作戰任務及裝備訓練亦有明顯之差異,茲概述如下:
(一)近岸防禦
傳統的中共海軍戰略,其理論依據,源自前蘇聯「海軍舊式學派」,由於師承前蘇聯的軍事體制,無論在戰略思想、技術裝備方面,都受到前蘇聯舊式學派的深遠影響,且中共海軍初期大多由陸軍重組而成,並完全接受俄式裝備與訓練模式;加上建政初期物資、財政基礎薄弱,因此發展沿岸型海軍,協助陸軍近岸殲敵,保護海岸線免受突擊,較符合中共當時的具體國情。
故中共海軍自建軍以來,即以「飛、潛、快」為其戰力整備的主要目標,並遵循毛澤東「積極防禦、近岸作戰」之戰略方針及「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後發制人防禦戰略,在沿岸部署大量輕快兵力,藉島岸依托,充分發揮海上民兵及沿海人民群眾的作用;但同時也造成兵力處於分散,戰力統合不易的缺失。註十一
(二)近海防禦
中共海軍戰略自「近岸防禦」調整為「近海防禦」,其過程並非一蹴可及,而是在各種主、客觀因素及條件配合下,逐步演進而成,試將演進因素、條件及過程扼述如后:
1、演進因素及條件:
(1)戰略移轉:
八○年代由於邊界爭議及北方(前蘇聯)威脅漸獲解決且中共與東南亞若干國家對南海主權爭議的擴大等因素,使中共認為不致與周邊國家發生大規模戰爭,未來對和平的主要威脅,將是來自海上的局部戰爭,進而促成所謂「1985年戰略移轉」,使戰略重心由陸上轉移海上。註十二
(2)維護海洋資源:
民國71年聯合國新訂海洋公約,使各國海洋權力再次重新分配,由於中共戰略資源如石油等一向缺乏,為維護近三百萬平方公里的海洋權益及儲藏量龐大的南海油氣資源(中共認為南海油氣資源儲藏量高達四百五十億噸,價值一萬五千億美元),使中共開始放眼海洋,並逐步發展海權及強大的海軍力量。
(3)經濟發展的需求:
隨著中共經濟的快速成長,自民國84年起中共即成為石油進口國,且對石油的需求也與日倍增。顯然中共不但需要開發東海、南海的石油資源,來確保上海浦東及華南經濟特區的順利發展,更須建立足以保護重要戰略航道的遠洋海軍,保障以外貿為主的經濟發展的需求。
(4)高希可夫海權觀的影響:
高希可夫於民國45年至74年期間出任前蘇聯海軍司令,是前蘇聯「海權派」的代表性人物。在其「國家的海洋力量」一書中,提出了「制海權」觀念,他認為為維護蘇聯在海洋的利益,必須對海軍加以戰略運用,使之能夠脫離陸、海軍一元化的指揮結構,獨立完成控制海洋權益的戰略任務。為此,必須保證海軍內部的均衡化發展,建立水上(航空母艦等)、空中,以及水下(潛艦)為主的綜合打擊體系。
他強調「海軍的戰略價值」,在於殲滅敵艦隊,並對敵陸上目標進行戰略攻擊以癱瘓敵人。此外他還在「戰爭與和平時期的海軍」一文中,指出未來戰爭的模式,將是從陸地、海上發射的彈道飛彈攻擊開始;而在平時海上力量是唯一能壯大國家的戰略工具。
由於劉華清曾於民國43至47年間於蘇聯海軍修習,所以高希可夫的「制海權」及「海軍的戰略價值」等海權觀念對劉華清產生極深刻的影響。
2、演進過程:
民國71年劉華清擔任中共海軍司令員,在前述主、客觀因素及條件配合下,大力提倡海軍現代化,並於民國74年提出調整海軍戰略為「近海防禦」之構想,而「海權派」的理論家們也於民國75年前後,在中共解放軍報發表一系列「未來中共軍事戰略問題討論系列」的論文,暗示中共應放棄「近岸防禦」型的海上戰略。
由於此戰略構想,是將敵殲滅於海上,符合當時東南沿海「經濟特區」的安全需求,而極獲鄧小平支持。在取得鄧小平的支持後,以劉華清為首的海權派在戰略爭論中獲得勝利。民國78年中共海軍戰略即由「近岸防禦」轉為「積極防禦,近海作戰」註十三。在此同時,共產黨的「既紅且專」政策亦轉變成「軍事專業」。
所謂「近海防禦」,就是將來犯之敵人,在大陸沿岸超過200浬的近海(第一島鏈)海域內,予以殲滅或擊潰,而不及於內陸。相較毛澤東誘敵深入再予殲滅的「人民戰爭」戰略思想,則更加積極與主動,並具有以下特點:註十四
l        近海防禦可以有效地覆蓋大陸主權所屬的近海島嶼,如台灣、南沙群島等,有利完成統一祖國的使命。
l        可保證在和平時期進行各種海洋開發活動,有效保護各種海洋權益。
l        能有力支持和平外交政策和僑務政策,特別是在亞太地區和周邊許多國家、集團中,擴大政治影響力。
l        加大海上防禦地幅縱深,從近岸海域前伸,增厚海區防護層,為有效攔截敵兵力兵器的襲擊,掩護岸島要地和海軍基地兵力設施,創造有利條件。
l        為海軍艦艇海上活動提供較大迴旋餘地,便於較大範圍機動作戰,以內線作戰與外線作戰結合,積極殲滅和牽制敵人,有利保存自己。
l        有利海上機動作戰,形成積極配合近岸堅守防禦作戰;並便於兵力在各戰略海區之間廣泛機動,達到互赴援之目的。
l        可有效防止和打破敵人海上封鎖,並便於對敵戰役後方海上交通線實施積極行動,以削弱其持久作戰能力。
l        可有力保護大陸近岸、近海交通線,並可重點保護遠洋通道。
l        為建立大縱深、多層次、多方位的海區防禦提供有利條件,並較易做到以點制面、以面保點。
l        於必要時對敵人戰時位於第一島鏈附近的出發基地、前進基地進行襲擊,或造成威脅。
同時為有效統合運用各類型兵力(空中、水面、水下)及廣大的近海海域,遂行「近海防禦」戰略,中共海軍將作戰海域區分內、中、外三層,並將各類型兵力依特性分區運用,藉重層攔截殲滅來犯敵人,試就各層作戰區範圍及兵力運用扼述如后:
(1)內層防禦區:
自沿岸至離岸150浬海域,為「內層防禦區」,本區以結合快兵力與岸置火力遂行作戰任務。
(2)近海機動區(中層):
離岸150浬至300浬海域,為「近海機動區」,本區以中、大型水面主作戰兵力遂行本海域作戰任務。
(3)外層作戰區:
本海域北起對馬海峽、東至琉球群島、南達南沙群島,以各型潛艦及海航兵力為主要兵力,遂行空中、水面、水下之協同作戰。
劉華清改變了中共海軍傳統的戰略思維,並且倡導「近海防禦」的戰略概念,確保中共的海洋權益,取代先前採行多年的「近岸防禦」戰略構想。使劉華清被被西方賦予「中國馬漢」稱謂。
民國90年8月1日,中共海軍司令員石雲生接受香港紫荊月刊訪問,再度重申「近海防禦戰略」,石雲生表示:「中共中央軍委會主席江澤民對海軍建設非常重視與關心,他多次蒞臨海軍部隊視察,對海軍的建設與發展作出了一系列極其重要的論述與指示」。
江澤民要求海軍官兵充分認識海洋的戰略地位,貫徹「近海防禦」的戰略思想,近一步加強海軍的質量建設,提高近海綜合作戰能力。江澤民囑咐海軍軍官為了「確保中國海疆安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必須加快海軍現代化建設的步閥。石雲生表示這集中體現了黨的三代領導核心建設強大人民海軍的一貫思想,也為中國海軍的跨世紀發展指明了正確的方向。註十五
(三)遠海作戰
中共海軍在民國83年(黃海遭遇)註十六、85年(台海危機),兩次遭受美軍航母戰鬥群挫折,在中共內部被視為奇恥大辱,促成中共於民國86年「十五大」提出「二十一世紀海軍發展戰略」,要求將「近海防禦型海軍」轉向「區域型遠洋海軍」發展。註十七中共海軍認為公元2000年後將由「近海防禦」漸次向「遠海作戰」發展,除保衛200浬專屬經濟海域及較遠的大陸架外,尚須擔負保護海上貿易和航道安全,及延伸一千多浬的南海水域,甚至中共海軍希望在西元2020年使其海上安全屏障能向外擴展至2000浬的太平洋「第二島鏈」;西元2050年建立一支泛太平洋區域甚或全球性的海軍強權。註十八
肆、對亞太區域及台灣安全之影響及我因應之道
自美蘇兩國撤離東南亞後,中共海軍即積極拓展其影響力並希望成為區域霸主。儘管中共對外宣稱其國防戰略屬防禦性質,然從其武器裝備的發展、國防預算高幅度成長及海、空軍戰略的外向發展等趨勢觀察,顯然與中共所稱防禦戰略不符。另民國81年中共頒布之領海法,其領海範圍包括日本、琉球、菲律賓及台灣等國,此舉業已引發亞太周邊國家的關注與不安,而形成「中國威脅論」之主調。
一、對亞太區域安全之影響
(一)危及亞太和平
中共不曾放棄運用武力解決領土爭端,美國學者費根包(Evan A. Feigenbaun)即曾作一量化統計,指出中共於民國38至民國80年之間,運用武力解決國內外爭端不下118次。另一美國中共問題專家格佛(John Garver)在「中共的外交關係」一書中,列舉了15個例子說明中共運用武力追求外交政策的史實。民國64年與民國77年7月,中共與越南分別於西沙群島、南沙群島赤瓜礁(Johnson Reef)發生激戰,民國84年2月與菲律賓於美濟礁(Mischief Reef)武力對峙,這兩個事件驗證了中共為維持海洋權益不惜一戰的決心。無庸置疑,只要中共能力允許,它會亳不猶豫地運用海軍武力解決海洋權益衝突,這種發展已為亞太安全投下了不安的變數。註十九
(二)助長區域軍備競賽
中共與俄羅斯關係的改善,使中共毋須考慮「來自北方的威脅」,使之進出西太平洋和東南海域成為可能。中共的軍事力量與美、蘇兩國相比固屬落後,然而與中共周邊諸國相較,卻是擁有最強大的軍事力量。因此,中共為「確保國家的統一、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對付公元二千年以後在近海可能發生的海上局部戰爭必須加緊軍力整建」的行動與美、俄等國縮減軍備的趨勢正好相反,給使亞太諸國為求自保,而紛紛強化本身軍事力量及武器裝備現代化。從日本近年不斷增加國防經費,東協各國大量採購武器裝備及力圖通過集體安全制度防禦外力強權情形觀察,亞太地區已成為最可能發生武裝衝突的地區之一,中共的擴軍將進一步刺激各國助長區域軍備競賽的惡性循環。
(三)增強在國際政治上的影響力
儘管中共聲稱擁有南海主權,但越南、印尼、馬來西亞及菲律賓等國亦各自宣稱擁有部分島嶼主權。由於中共基於當前經濟建設需要和平的國際環境及大量的外資、技術人才,在開發和利用所屬海域的海洋資源方面,必然需要沿岸諸國的支持和協助。因此一方面強調「新國家安全觀」積極開展睦鄰外交,對南沙問題呼籲各國採取「擱置爭議、共同開發、通過談判、妥善解決」的外交原則,另一方面澄清「中國威脅論」註二十的疑慮;其目的即在藉諸發展區域性經濟合作以替代對抗,增強在國際政治上的影響力。
(四)與區域內各海上強權競爭與衝突
中共海軍戰略發展走向遠海,冀圖將戰略防禦縱深由半封閉的「第一島鏈」區內跨出,達到與美、日西太平洋防線的範圍,此舉勢必與美、日在此一地區相衝突;而透過與緬甸的軍事合作在莫貴島(MerguiIsland) 建立海軍前進基地,則為遂行21世紀在印度洋與印度、英國等海上強權競爭印度洋權益的「南向」遠洋戰略。
(五)嚇阻美國干預台海危機
中共鑑於民國84年與85年兩度舉行對台軍事演習中,均遭致美國軍事介入而草草收場;乃謀發展「抗美」與「打台」併舉之戰略作為,並全力發展抗美的戰術與戰法。中共全力研發東風三十一型洲際飛彈,其主要目的即為研製潛射巨浪二型飛彈。為保持核威懾力量,中共至少會建造6艘○九四型潛艇,由於巨浪二型飛彈的射程長達8000公里,6艘戰略潛艇共可對576個遠程目標進行核攻擊。註二一此種部署旨在保障中共「抗拒」美國等他國核攻擊與核威脅,進而排除美國介入其「攻台」行動。另中共海軍的「海空軍打擊兵力適當前伸」的積極防禦戰略指導方針配合「俄式拳頭」之戰力形成後,也會讓美國在回應中共的攻擊時有所遲疑,提高美國干預的風險。足證未來中共海軍建設之戰略考量,係在塑造一個足以「抗拒」美國干預、又能利其「打台」的海戰場環境。
二、對我安全之影響
(一)增強犯台能量與威懾力度
中共中央律定共軍的任務為,促進祖國統一、維護領土完整以及確保海洋權益,此三項任務與我中華民國在台灣皆有關係,尤其是第一項,直接關係我國的安全。註二二據判,中共對台軍事行動依其作戰強度可分為軍事威懾、封鎖作戰及登陸(攻台)作戰等三種方式,亦即中共所謂「打、封、登」三種。未來一旦軍事威懾未能收效,則將進一步採取封鎖作戰,如封鎖作戰仍未能達到目的,則可能結合封鎖作戰實施三棲登陸進犯。依中共自己評估,「中共海軍現有的兵力、裝備能夠保證水雷封鎖的實施。從兩岸海軍實力看,在水面艦艇和航空兵力方面中共不佔絕對優勢,實行兵力封鎖難度較大。但實施水雷封鎖並輔以兵力封鎖則能保證封鎖目的的達成。從雙方艦艇比較來看,中共在潛艦兵力上佔有絕對優勢。潛艦是非常有效的海上封鎖兵力,潛艦布雷是隱蔽的,同時增強潛艦作戰的靈活性」註二三。美國國防部民國88年2月所提「台灣海峽安全情勢報告」中,即坦承中共具有「管制台灣海運路線及封鎖台灣主要海港之能力」。因此,中共海軍兵力增強、活動範圍擴大,不論對我實施軍事威懾、封鎖作戰或是登陸作戰,均將對其造成直接之助益;從而增加對台動武之信心。
(二)危及我國海上航運線之安全
臺灣為一海島國家,資源有限,重要物資均須仰賴海上航運進口,其主要航路大部分經過麻六甲海峽和南海海域,中共計畫於西元2015年完全掌握南海海域,屆時我海上航運線將遭受嚴重威脅,如護航能力不足或處理不當將處於極不利態勢。
(三)惡性軍備競賽
中共海軍積極擴充軍備,我海軍為達反制目的,勢必大量造艦、購艦及更新武器裝備,造成兩岸軍備惡性競賽,並對國家財政造成沈重負擔,影響公共設施建設及生活品質下降,經濟成長亦受到嚴重影響。
三、我因應之道
(一)國家戰略方面
1、參與國際性、區域性組織來增加安全籌碼:
為有效反制中共對我們的孤立與威脅,必須因應未來多邊主義與區域主義的互動,適時整合國家資源,積極參與國際性、區域性組織,以增加本身安全,如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及世界衛生組織(WTO),藉由累積合作經驗,對外如遇棘手的安全問題,如此才能增加國家安全籌碼。
2、持續推動民主化爭取國際認同:
後冷戰時代,美國主張的中心價值如代議民主政治及市場經濟制度等,已為世界上許多國家所接受,進而開創促進和平、繁榮及提升國際合作的新契機。因此繼續推動民主化必能獲得國際社會的認同、提高國際社會地位並成為大陸人民追求民主的榜樣。
3、推動國內企業與世界大企業結盟提升競爭力:
後冷戰時期,經濟對政治的影響力愈來愈大。我國受制於中共的威脅,「生存與發展」成為國家存在所必須面對及解決的基本課題。因此,我國在經濟上應朝國際化發展,避免遭中共擠壓而邊緣化,並應積極推動國內企業與國際大企業結盟,形成與國際大企業互利互補,並藉由與國際大企業形成產業鏈,將使中共在發動武力犯臺時產生更多的顧忌,以達到兼顧「發展」與「安全」的國家目標。
4、循序漸進大陸政策反制中共統戰策略:
由於越來越多的臺商被吸引前往大陸投資,不僅使我資金大筆外流,迫使臺灣產品在世界市場面臨大陸產品日益有力的挑戰,對我國家安全構成迫切的直接威脅。所以我國應以更積極的態度,繼續採取循序漸進而正確的大陸政策,以反制中共「以經促政」、「以民促官」的統戰策略。
5、適度增加國防預算:
近幾年來因國際環境及其他因素影響,我國經濟成長不易,導致年度總預算無法成長,又因教育、福利、健保、環保等預算排擠效應,致使國防預算形成負成長。可以預見我國未來國防預算無法大幅成長已是必然趨勢,但中共霸權的崛起是不容忽視的事實,我國所面臨的更是全球權力結構的改變,因此在有限的資源下,應認真思考如何適度增加國防預算及訂定預算下限,並使國防預算在有計畫的情形下,依我國家、國防戰略指導逐年平衡化、合理化的分配與運用,俾符合「能戰才能和」的戰略原則。
6、破除中共武力犯臺美國一定會出兵干預的迷思:
美國對外政策及使用武力原則,向來是以其國家利益為優先,而非以臺海兩岸之利益為重。因此,我們必須加強文宣作為,讓每一位國民認知到中共武力犯臺,美國基於其國家利益不一定會出兵干預,以加強一致對外的決心。
(二)軍事戰略方面
1、參與地區國家軍事交流:
後冷戰時期,亞太地區的許多國家對中共西太平洋戰略海軍力量的擴張,均憂心忡忡,尤其是與中共爭奪南沙群島主權的東南亞國家,紛紛積極擴充軍備,但除日本外,無一是中共的對手;我應妥為運用此種微妙國際形勢,主動尋求與上述亞太國家軍事交流,並簽訂各項軍事合作,藉區域性集體安全架構組織之力量,以阻止中共海洋戰略思想的繼續擴張。
2、建立正確海軍戰略及用兵思想:
中共正積極朝向遠洋發展,其海軍戰略目標與計畫均能確依國家戰略指導逐步實施,故就兩岸軍力相較,我國確實處於一個相對弱勢局面,故現階段我海軍必須針對威脅,考量中共犯台的可能模式而訂定我海軍戰略(保存戰力、護航、截擊),但如以更積極的方式,化被動為主動,發展具攻擊性防禦戰略,擴大我海軍活動範圍,並加強我C4ISR及機動整補能力,必使中共無法有效掌握我海軍企圖,相對使我獲得更佳的戰略態勢。如二次大戰期間的大西洋海戰,因戰爭準備不足,使德國海軍相對英國處絕對弱勢,但德海軍仍採積極主動的戰略指導,以狼群戰術及剽襲艦等方式,破壞英國的大西洋航運,迫使英國不得不分散兵力採取護航措施,試想如德海軍未採主動之戰略指導,則大西洋海戰情勢必將改觀。
3、訂定正確作戰需求,提昇高科技武器研發自製能力:
我國目前對高科技武器大多仰賴對外採購,尤其是仰賴美國的提供。國防工業無法自主,而需仰賴友邦的善意,自然充滿不確定性,因此如何依國防戰略訂定正確作戰需求,並據以提昇高科技武器的自製能力應是我國長期努力的方向。
4、強化資訊及電子戰能力:
波灣戰爭中美國率先成功的以資訊及電子戰優勢,開導了未來戰爭之指向引發了第三波軍事革命的風潮,各國亦隨之積極的潛心研產,強化其資訊及電子戰優勢,以因應未來戰爭。中共電子戰科技較之歐美落後20至30年 故以積極手段截取、研發高新技術,諸如大型快速運算電腦、野戰自動化指揮系統、戰術資料鏈傳輸系統、航天衛星科技等,均漸有所成;現並以奪取「制電磁權」為爾後作戰之首要目標。綜觀我國資訊及電子戰條件,大多依賴外國技術所得,短期間看似略勝於中共,然在其精進發展壓力下,我更應加速自力研發,持續精進研改、整合系統功能,以提昇電子戰能力。
5、整合「指管通情」系統並加強海洋監視能力:
現代戰爭,參戰兵種複雜,分布區域也倍於往昔,若無健全的指管通情系統,不僅指揮官無法下達決心,各部隊間也將缺乏連繫,無法相互支援。以中共目前擁有的攻船飛彈,已能在己方水域攻擊海上巡弋的我方艦艇。因此,先期預警對我海軍而言是相當重要;藉由指管通情系統的整合及建立衛星監視、偵察與通信能力,以有效遂行戰時遠海機動,保存戰力並能知己知彼形成優勢,獲得「致人而不致於人」之戰場主導權。目前我海軍在無法獨立建立先期預警的情況下,應與空軍強網系統或空中早期預警機(E-2T)構成網路通連,提供必要情資以支援海軍作戰。
服務單位:海軍學部戰術理論組教官
嘎嘎嘎!竟然有人把中国海军称之为战略,可笑啊!它能保护中国的国土吗??钓鱼岛,苏岩礁,南沙落入别国之手,湾湾事实上已不受控制只差宣布独立而已。它能维护中国的海洋利益吗?银河号事件历历在目,印尼屠杀华人血迹斑斑!中国海军只能称之为不称职的海岸警卫队!悲哀啊!!:') :')
8楼的清晰的显示了自己的不学无术。如此严肃的学术讨论不适合你!
:L 火花大哥说得有理由!海军,在路上!我们要造舰,远航!
原帖由 燧人氏 于 2007-9-5 18:19 发表
嘎嘎嘎!竟然有人把中国海军称之为战略,可笑啊!它能保护中国的国土吗??钓鱼岛,苏岩礁,南沙落入别国之手,湾湾事实上已不受控制只差宣布独立而已。它能维护中国的海洋利益吗?银河号事件历历在目,印尼屠杀 ...

这时候您在干啥呢?
钓鱼岛,苏岩礁,南沙什么时候落入别国之手了???
原帖由 浪子腾云 于 2007-9-24 22:06 发表
钓鱼岛,苏岩礁,南沙什么时候落入别国之手了???
你看看现在驻在上面的是哪个国家的人不就清楚了?
作者簡介:
萬文豪上校,海軍官校七十三年班、海院正規八十三年班,現任教國防大學海軍學部。服務單位:海軍學部戰術理論組教官

啧啧啧啧,WW海军毕竟不如土鳖海军阿
有一定道理:Q
两岸都有国防大学啊 :b
老米也有国防大学。毛子也有。
原帖由 燧人氏 于 2007-9-5 18:19 发表
嘎嘎嘎!竟然有人把中国海军称之为战略,可笑啊!它能保护中国的国土吗??钓鱼岛,苏岩礁,南沙落入别国之手,湾湾事实上已不受控制只差宣布独立而已。它能维护中国的海洋利益吗?银河号事件历历在目,印尼屠杀华人血迹斑斑!中国海军只能称之为不称职的海岸警卫队!悲哀啊!!

哎!悲哀啊!
原帖由 燧人氏 于 2007-9-5 18:19 发表
嘎嘎嘎!竟然有人把中国海军称之为战略,可笑啊!它能保护中国的国土吗??钓鱼岛,苏岩礁,南沙落入别国之手,湾湾事实上已不受控制只差宣布独立而已。它能维护中国的海洋利益吗?银河号事件历历在目,印尼屠杀华人 ...


想问一句,你纳了多少税给国家发展海军?
有些人总以为上下两片嘴皮子一动,讽讽刺,骂骂街,先天不足就能变成飞毛腿,弱的底子就能变强!
原帖由 热核弹头 于 2008-5-18 19:22 发表

哎!悲哀啊!

居然挖坟!:@
好坟,坚决挖之。不过,中国的领海法什么时候把日本菲律宾都包括进去了。
繁体字,
挺好看。

不太习惯
鬼吹灯又流行了?
hahahahahahha
hahahahahahahaha
hahaahahahahahahaha
居然是个坟
从别人眼中看自己呵呵。台湾加军费借口
燧人氏 发表于 2007-9-5 18:19
两片嘴皮一动好轻巧啊。
解放军海军从一条船没有走到今天,从一个岛屿不占一点点打出来,现在有八一军旗的岛屿哪个不是打下来的?有一个是从前朝接管的还是人家白给的吗?
国家给海军提供了什么后盾,海军才能有什么作为,你问海军能不能维护海洋利益,还不如问国家有没有这个但当能力,今天再冒出个银河号,你能拍着胸脯说,我为你海军提供了比美军还强的后盾吗?光说海军没有发挥作用,中国现在有在亚太说一不二称老大的国家实力吗?你作为国家一员光动动嘴皮子就了不起了?你的能力,为自己的国家做出的贡献,创造的财富,就比日本、美国人都强了吗?中国最不缺的就是动嘴皮子逞英雄的人。如果你把你的工作做到世界一流水平,再鄙视别人不迟。
什么时候文章了,从06年起,台湾海空军,就已经彻底丧失了海空优势了,按目前发展趋势,2015 年,一个东海舰队就可以吃掉它了,台湾现在买不买船已经区别不大了
我也来挖一铲子
在这个坟里发现有很多贵宾被关小黑屋了……
想起来一句话——红海军,到远洋去!
好坟,人民海军向前进
青色的雪 发表于 2009-10-11 11:42
精辟 中肯
:handshake
看到第一句就笑了。中共有海军,还是国军的起义部队来的哪,而且是49年才有,39年,莫非当年国军就集体投共了?

说来也搞笑,共军建国初期的所有军种,都是由国军来的。海军是起义来的,连开国大典上参加阅兵的都是国军;空军也是起义来的,P51野马;空降兵起义来的,连陆军最早也是27年国军里面起义来的。

哦,对面叫投共
redshark99 发表于 2009-10-11 19:38
看清楚,上面说的是民国39年
geneweapon 发表于 2009-10-11 19:44

汗,公元纪年看习惯了

第一眼看去,还以为国军海军一成立就成共军的呢
某些5分啊,不说了~
话说香蕉这东西我通常是吃都懒得吃直接扔掉的
不是自古2楼出极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