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杜撰 也并非神话---《夏令营中的较量》作者证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1:38:0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5b166401000bik.html
    我在博客上转贴了《“夏令营较量”失败14年后,情况为什么更糟?》一文,有人留言说:“ 14年前的文章作者作假已经被揭发,那是汉奸文学啊,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不知道该网友是不了解情况还是始终持此观念。其实,早在1994年,国家教育部(当时叫国家教委)已经对此做过专门调查,认为《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是真实的,讨论是必要的。这份调查报告正式上报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的主要领导,应当说做出了明确的结论。为了便于感兴趣的朋友了解内幕真实情况,我将在1994年3月16日《中国教育报》发表的反驳文章在此刊出。

                  并非杜撰  也并非神话
                 ——《夏令营中的较量》作者证言
  孙云晓
  自1993年秋冬以来,《夏令营中的较量》(以下简称《较量》)一文被广泛转载介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一个被热烈讨论的公众话题,尤其是《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和《羊城晚报》的报道影响很大,对推动教育改革和优化孩子成长环境起了积极作用。
  然而,1994年3月5日《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以第一版整版篇幅刊登了该报记者的文章:《杜撰的“较量”:所谓日本孩子打败中国孩子的神话》(以下简称《杜撰》)。该文称:“也许更能令人们震惊的是:孙云晓的这篇文章(指《较量》)是一篇严重失实的报道。”
  人们都明白“杜撰”一词的定义即“没有根据地编造”和“虚构”
  大家都很忙,谁也没兴趣打笔墨官司。可既然《杜撰》一文称《较量》为“杜撰”,让人们一时真假难辨,这就应当“有个说法”。况且,此事涉及新闻观、教育观乃至价值观等重大问题,为文者自应对读者负责、对社会甚至对历史负责。作为《较量》的作者,我愿在这里推心置腹地与大家推敲一下事实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较量》是“杜撰”出来的吗?
  1991年至1993年间,中日儿童探险夏令营连续在中国举办了3届。应当说3届夏令营是相当成功的。中方主办单位宋庆龄基金会为此付出了的努力,达到了友谊、交流和探索的目的。全国少工委协办1992年内蒙草原探险夏令营,与宋庆龄基金会精诚合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种富有远见卓识和勇气的实践,既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子,也为儿童教育探索出了新路。  
  作为专职研究少年并为孩子写作的人,我自1991年10月15日获悉有关信息至1992年底,陆续对前两届夏令营进行了跟踪采访。《杜撰》专设一标题:“为什么不让孙叔叔跟我们走”,这是我同样感到遗憾的事情:从未接到邀请。我是多么想去现场体验一下啊!不过,算起来,我采访了6位中方组织者、工作人员、家长和两所学校的小营员。1993年3月,我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上,发表了《夏令营史上的一场变革--92中日儿童草原探险夏令营启示录》(以下简称《变革)。后应《黄金时代》杂志之约,将《变革》缩写成3000字在该刊7期号发表,而同年11期《读者》转载时,编者将题目改为《夏令营中的较量》。
  《杜撰》一文从第一句话就开始了“杜撰”:“最近一个时期,关于日本孩子打败了中国孩子的话题牵动着人心……”请问:在我的文章里,何处说过:“日本孩子打败了中国孩子?”
  这里,让我们澄清一下该文涉及的主要事实,读者自会明白《较量》是否“没有根据地编造”和“虚构”了。
  事实一:关于“席梦思”与“百感交集”从何而来。
  《较量》在说北京某女孩(为不给孩子再添麻烦,这里称其小A)生病被送回去休息时,曾写道:她“躺在席梦思床上……”《杜撰》一文质问:“大本营里最好的卧具就是行军床,不知孙云晓从何处为孩子调来了席梦思?而孩子‘回味着探险的苦涩,心中百感交集’,更不知未在现场的作者从何得知。”
  事实究竟如何呢?
  小A是诚实的。去年底,她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回答:“我病了,老师把我送到宾馆里。”(此节目即《学会生存》已在2月15日正式播出)一位最熟悉小A的中方领队,曾于1992年10月7日向我详细介绍夏令营的情况,谈及小A生病送回大本营时,提到了睡席梦思床等事。据核实,小A住的是内蒙察右中旗招待所,即当时的夏令营大本营或叫指挥部所在地。显然,《杜撰》的作者连这一简单事实也未弄清楚,徒有汹汹气势。
  让我们再来看小A发表在1992年9月2日《中国少年报》上的文章:“离开了集体,躺在柔软的床上,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不是成了探险营里第一个掉队的人?不行,我不能当逃兵!第二天,病情稍好,我就返回了营地。可归队后,我听说日本小朋友黑木雄介也得了感冒,发高烧。当领队要送他回大本营时,他急了:‘我能挺得住,我不当逃兵!’就这样,他坚持走完全程,连背包也不让人背。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   依据小A的自述,我写了一句她“回味着探险的苦涩,心中百感交集”,这就是《杜撰》一文所认为的“杜撰”吗?
  当然,小A有许多良好的表现,我在了解不充分的情况下,笔下尖刻了一些。对此,我诚恳地向小A及其家长表示歉意。但是,这能说“席梦思”是我凭空“调来”的吗?能说“百感交集”是“虚构”的吗?
  事实二:关于扔掉背包的事《较量》写了有些中国孩子因背包带断了,将包扔进了马车里。《杜撰》一文写道;“然而事实是,接着中国老师只说了一句:‘这马车是拉公用东西的。’孩子们立即把书包重新拿起,有的扛,有的抱,有的用铁丝把带子勒上继续前进。”
  事实究竟如何呢?
  从早晨开始行军,有些中国孩子的背包带陆续断了,便将背包扔进马车。据一位中方领队介绍,在行军一天(车拉包时间也相似)之后,当晚八、九点在宿营地,中方带队老师召开了中方小营员会议,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提醒他们别忘记自己“代表中国”。这时,中国孩子意识到错了,纷纷修理背包带子,决心与日本孩子比个高低。
  在1992年9月2日的《中国少年报》上,一位中方营员记叙了这件事,并写道:“第二天一早,我们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每个人都有了竞争意识,4名中国孩子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日本孩子也不示弱,紧紧跟上……我们挽回了第一天的影响,塑造了新的形象。”
  明明让马车拉自己的背包几小时甚至一天,在《杜撰》一文里却写成了“立即”,这到底是谁“严重失实”?连孩子都承认的弱点,《杜撰》的作者依然为之护短,岂不是民族之大忌?
  事实三:关于日本人呼喊“天空蓝不蓝”之事。
  《杜撰》作者说:“日方联络员板本领喊了两句口号,一句是日中友好,一句是中日友好,而根本不是孙云晓杜撰的‘天空蓝不蓝’的狂吼。”
  事实究竟如何?
  在1992年草原探险夏令营闭营式上,日方队长总结时,大声与日本孩子问答“天空蓝不蓝”等活,是现场耳闻目睹者—一中方队长再三证明的事实。闭营式是个隆重场面,相信不止一人,会明白日本人喊了些什么,这与板本领呼口号是两码事。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随后发出的议论是感慨日本人心齐势壮,是我们缺乏的教育方式。然而,《杜撰》一文由此带出谈日本侵略中国的事情,用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或达到某种目的,这是每个有民族自尊心的人所不屑做的。
  事实四:关于中国孩子是不是日本人对手那句话的出处。
  《杜撰》的作者写道:“对于这样一句至关重要、被广为引用、甚至有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话,孙云晓总该对它的出处有个说法?”听其耸人听闻并带有恐吓口吻的质问,似乎我瞎编了此话却又躲躲闪闪避而不敢谈出处一样,此意谬矣。
  《杜撰》的作者是今年2月24日采访日本的河边新一先生的,听他“向天发誓”“没说过那样的话”。而在此前一个多月的1月18日,在《中国教育报》等单位举办的座谈会上,1992年的中方队长已经详细说明了此话的出处不是草原夏令营。他说:“从夏令营回来,我向有关同志作了汇报。他当时就说,少先队一定要关心国际少年儿童教育发展的方向。只有多比较和借鉴,才能培养出在未来社会中能站得住脚的竞争者。我听到一些刺激性的话。譬如,有些留学生讲,日本人公开说,如果你们不注意教育,你们的下一代将不是我们的对手。日本人这句话是句较长的完整的话,是出于对中国友好才说出来的,并非恶意……”
  夏令营主办单位、协办单位、各界专家学者和新闻记者约20人参加了这次座谈会,都清楚了此话的出处。
  “对手”一语正是1992年10月13日我采访夏令营中方队长时听到的。现在。由他在正式会议上作出详细解释,应当说来龙去脉相当明白。请看《较量》或《变革》乃至我所有文章,何曾写过此话是XX日本人在夏令营中说的?至于有些报刊转载时加了不适当的言论,从未征求过我的意见。就连《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在头版以巨幅隆重推出的《杜撰》,事先也未向我告知半个字。我既无奈,又负何责?《杜撰》的作者却毫不犹豫地给我扣上一项“杜撰”的帽子!
  事实五:关于草原夏令营营员的负重与行进里程。
  我在《较量》中写的负重公斤与行进里程的数字,由于核实不细有些出入。今年1月18日经筹办夏令营的人士指出后,我已在2月四日《中国教育报》做了更正说明。我写道:“据有关人士考证,第二届夏令营时,每人负重不超过11千克并非我写的20千克;孩子分两队前进,一队走21千米,另一队走19千米,并非我写的50千米。在这里我感谢他们的指正,特此说明,以免误人子弟。”
  不知何故,就像变戏法一样,《杜撰》一文认为的事实是:“从大本营到目的地的路程由中日双方驾车测量而定,一条23千米,一条29千米。”我至今不知道,《杜撰》这一新发现出自何处?哪一个数字是准确的?不过,依据军事常识,在类似这种野外土路、山地、方位物不明显的地段行军,实际路程应比地图上测定路程多增加一些。据悉,草原上的地图还是人民公社时代测绘的,加上由于雨水毁路而临时改变路线绕行,行进里程难以精确量化。
  以上五个主要事实已经澄清,其结果证明了《较量》是有事实根据的还是“没有根据地编造”和“虚构”呢?请广大读者明察自断。
  二、我为何写《较量》?
  毫无疑问,我们应当正确估价孩子,既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也不能忽视他们缺点。
  十分明显,《杜撰》一文在竭力证明,中国孩子“不怕吃苦”、“很懂事,很争气”,甚至比日本孩子强。因此,该文作者列举中国孩子饿肚子也不去买东西吃的例子之后写道:“请问中国孩子生存能力是强还是弱?”这是个非常值得讨论清楚的问题。
  我并不否认,参加夏令营的中国孩子尽了极大的努力,迈出了自觉接受磨炼的第一步。在2月28日的《中国教育报》上,我写道:“这些孩子敢于走向茫茫草原探险,敢于和日本孩子近距离地竞争,表现出了相当可贵的勇气。试想,当时有多少城市孩子肯到草原上风餐露宿呢?我也向孩子们的家长表示敬意,因为支持孩子去吃苦去冒险,同样需要一番勇气的……”孩子们是可爱的。即使一度因病掉队的小A,在招待所里只不过躺了几个小时,就再也躺不住了,带病返回队伍,并决心走在日本孩子前面。当时,小A才上五年级,一个大都市里的独生女,有这样的一份自觉性是格外令人欣慰的。
  然而,赞美优点决不意味着可以漠视孩子们的弱点。 
  除了《较量》中写的那些事实之外,感兴趣的读者还可以重读一下《人民日报》1月28日发表的长篇通讯《黄金时代缺了什么》,那里介绍了中国孩子在1993年夏令营里的表现。譬如其中写道:“开始孩子们劲头都挺大。不久,两国孩子的差异就显露出来。我们的孩子嘻嘻哈哈,走着走着会不顾队形凑成一堆,一会丢了这个,一会落了那个,总得让领队不停地招呼;日本孩子行进时紧随队伍,不说一句话,也绝不丢三落四。野外吃的是粗茶淡饭,日本孩子盛上饭菜先谦让,然后便吃得很香;而我们的孩子则等着领队给盛,吃得不对口胃就倒掉。夏令营限量供给食品,结果,我们的孩子一片喊饥叫饿声……”请注意,这届夏令营是在充分吸取1992年夏令营经验教训基础上举办的,为什么顽症难消,不令人深思吗?
  《人民日报》记者在这篇通讯里还介绍,主办单位一位人士根据她在夏令营中对两国孩子的观察,认为两国孩子各有所长,但中国孩子的环境意识和情操修养明显缺乏。她对记者说,1993年的夏令营给每人都发了装废弃物的塑料袋,有意培养孩子的环境意识。闭营时,一个日本孩子来不及理掉垃圾,就提着上了车,一直带回呼和浩特。而我们的孩子有老师提醒时还可以,稍不留意就随手扔垃圾_他们的观念里,野外本来就是可以随便扔东西的地方,难道还要保护?
  还用继续—一列举下去吗?够了!也许有人说,这只是个别现象。那么,这些现象是孤立存在的吗?偶然性中是否包含某些必然性或倾向性呢?广大读者只要看看身边的孩子,便不难回答这个问题。”
  几乎与1992年、1993年两届中日儿童探险夏令营举办的时间同步,我们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和中国少年报社三家联合,进行了“大众传播媒介与城市儿童道德发展”的大规模科学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城市儿童少年的道德得分中,独立性得分最低,体育锻炼次之。城市儿童少年道德状况主流是健康的,却突出存在着懒惰、懦弱、自私等道德缺陷。
  1991年,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卫生部、国家民委、国家科委共同组织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发现,与日本同时期资料相比,我国 7—17岁男女学生平均身高分别与日本相差 2.54、1.53厘米;体重分别相差 5.66、4.66千克;而胸围则分别相差4.16、4.76厘米。同时还发现,中国孩子耐力明显下降。这难道不也是一种较量吗?
  21世纪的滚滚风云已经近在眼前,各国的一代新人均在跃跃欲试,谁是竞技场上的胜利者呢?面对中国孩子这些弱点,每个稍有爱国心的人,岂能视而不见?又岂能粉饰不平?
  梁启超曾在《少年中国说》中提出一个著名论断:“少年强则国强”。如果少年弱,国岂能不弱?孩子的弱点,说到底是民族的弱点;孩子的隐患,自然也是民族未来的隐患。可以说,夏令营中的孩子的竞争或叫较量是表面的,而深层的则是两种教育思想、两种文化观念的较量。与其说暴露了中国孩子的弱点,不如说暴露了中国教育的弱点,这教育特指家庭、学校与社会对孩子影响的合力。
  基于上述考虑,我不准备写成夏令营的全面总结,也不想对中日孩子作全面比较,而是从一些发人深省的细节入手,即从新闻的真实性写出社会的真实性。因此,我将视点定位在揭示民族未来隐患上。《杜撰》一文讥讽这种分析是“错误地反思”,甚至称之为“政治放大镜”。莫非,只有天天唱赞歌,才是该文作者说的“心理健康”吗?
  事情发展到今天,我愈加认为,民族未来的隐患依然存在,而隐患之所以危险,是因为它具有可怕的后果,却又不容易被察觉,或不容易为人所正视。
  三、关于友谊
  《杜撰》有一个命题:是友谊还是“较量”。依照该文作者的逻辑:中日只有友谊,没有较量;我既然写了《较量》,尤其是写了“对手”那句话,就可能给国际友谊带来了“严重后果”。实际上,夏令营既有友谊也有较量,这种较量指素质和教育思想的差异或竞争。譬如,日本人花钱给孩子买“罪”受,而中国人办夏令营出现贵族化倾向,这不就是一种较量吗?
  友谊不能代替较量,较量可以促进友谊的深化。与《杜撰》作者的推理相反,我写《变革》和《较量》的重要目的之一,恰恰是促进国际交流与友谊的发展。
  我在《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担任副主编。当编辑部讨论介绍中日儿童探险夏令营时,我首先提议发表访问河边新一先生的文章,因为我对这位日中孩子冒险实行委员会会长深怀敬意,中日儿童探险夏令营便是他为主倡导的。我把河边先生视为中日友好的使者,又是一位富有现代意识的教育实践家,渴望将其介绍给中国教育界。于是,我们委托专人利用赴日之机采访了河边先生。访问记发表在1993第2期《少年儿童研究》杂志。这篇文章有两个鲜明特征,一是讲中日友好,一是讲儿童教育,两者水乳难分珠联璧合。
  据河边先生讲,仅福冈市懦弱儿童就占10%左右。正为了解决这一危机,他们连续组织日本孩子来中国吃苦和探险。也正是这一举措,切实促进了中日儿童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中国的懦弱儿童有多少,我无从推断,相信家长们和教师们比我清楚。我们多么需要学习日本人居安思危的精神,多么需要河边先生这样爱自己祖国的人。中日友好是两国人的幸福所在,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友谊的基础是平等与信任,友谊的动力是竞争与发展。假若,一个民族只迷醉于辉煌而不改变自身的弱点,也就逐步失去了生存和竞争的能力,获得友谊只是梦想。相反,敢于正视自身的弱点并不断向自己挑战,正显示了一个民族的自信与希望。
  说到底,我写《较量》的根本目的,正是为了使中华民族强悍起来,从而成为国际大家庭中一个受尊敬的议员。真正的友谊都是从尊敬开始的。
  四、关于这场争论
  自《较量》被广泛转载介绍以来,《中国教育报》、《羊城晚报》、《上海青年报》等多家媒体都组织了讨论。中央电视台、已经播出的4集专题片《学会生存》,实质也是一场讨论。由于《杜撰》的出现,又可能引发一场新的论争。这是一件好事。我感谢大家对祖国未来的热忱关心。
  关心这场论争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关心孩子关心民族未来的人。纵然是论争双方,如《杜撰》的作者以久违的手法十几次点我的名字,似乎连“同志”也称不上了,我仍认为彼此之间其实并无多少个人恩怨。那就让我们本着对孩子负责对民族负责的精神,贡献出自己的爱国心与智慧吧。因为这一论争涉及的内容重大而丰富!正如国家教委一位领导同志所说,这也许可以说是一次人们“精神上的草原探险”。
  我只希望,不要再给孩子们增添压力了,既然主要责任在成人,那就在成人世界寻找答案与对策吧。我们的讨论应当走出夏令营,走出草原,走向更广阔的远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5b166401000bik.html
    我在博客上转贴了《“夏令营较量”失败14年后,情况为什么更糟?》一文,有人留言说:“ 14年前的文章作者作假已经被揭发,那是汉奸文学啊,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不知道该网友是不了解情况还是始终持此观念。其实,早在1994年,国家教育部(当时叫国家教委)已经对此做过专门调查,认为《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是真实的,讨论是必要的。这份调查报告正式上报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的主要领导,应当说做出了明确的结论。为了便于感兴趣的朋友了解内幕真实情况,我将在1994年3月16日《中国教育报》发表的反驳文章在此刊出。

                  并非杜撰  也并非神话
                 ——《夏令营中的较量》作者证言
  孙云晓
  自1993年秋冬以来,《夏令营中的较量》(以下简称《较量》)一文被广泛转载介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一个被热烈讨论的公众话题,尤其是《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和《羊城晚报》的报道影响很大,对推动教育改革和优化孩子成长环境起了积极作用。
  然而,1994年3月5日《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以第一版整版篇幅刊登了该报记者的文章:《杜撰的“较量”:所谓日本孩子打败中国孩子的神话》(以下简称《杜撰》)。该文称:“也许更能令人们震惊的是:孙云晓的这篇文章(指《较量》)是一篇严重失实的报道。”
  人们都明白“杜撰”一词的定义即“没有根据地编造”和“虚构”
  大家都很忙,谁也没兴趣打笔墨官司。可既然《杜撰》一文称《较量》为“杜撰”,让人们一时真假难辨,这就应当“有个说法”。况且,此事涉及新闻观、教育观乃至价值观等重大问题,为文者自应对读者负责、对社会甚至对历史负责。作为《较量》的作者,我愿在这里推心置腹地与大家推敲一下事实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较量》是“杜撰”出来的吗?
  1991年至1993年间,中日儿童探险夏令营连续在中国举办了3届。应当说3届夏令营是相当成功的。中方主办单位宋庆龄基金会为此付出了的努力,达到了友谊、交流和探索的目的。全国少工委协办1992年内蒙草原探险夏令营,与宋庆龄基金会精诚合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种富有远见卓识和勇气的实践,既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子,也为儿童教育探索出了新路。  
  作为专职研究少年并为孩子写作的人,我自1991年10月15日获悉有关信息至1992年底,陆续对前两届夏令营进行了跟踪采访。《杜撰》专设一标题:“为什么不让孙叔叔跟我们走”,这是我同样感到遗憾的事情:从未接到邀请。我是多么想去现场体验一下啊!不过,算起来,我采访了6位中方组织者、工作人员、家长和两所学校的小营员。1993年3月,我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上,发表了《夏令营史上的一场变革--92中日儿童草原探险夏令营启示录》(以下简称《变革)。后应《黄金时代》杂志之约,将《变革》缩写成3000字在该刊7期号发表,而同年11期《读者》转载时,编者将题目改为《夏令营中的较量》。
  《杜撰》一文从第一句话就开始了“杜撰”:“最近一个时期,关于日本孩子打败了中国孩子的话题牵动着人心……”请问:在我的文章里,何处说过:“日本孩子打败了中国孩子?”
  这里,让我们澄清一下该文涉及的主要事实,读者自会明白《较量》是否“没有根据地编造”和“虚构”了。
  事实一:关于“席梦思”与“百感交集”从何而来。
  《较量》在说北京某女孩(为不给孩子再添麻烦,这里称其小A)生病被送回去休息时,曾写道:她“躺在席梦思床上……”《杜撰》一文质问:“大本营里最好的卧具就是行军床,不知孙云晓从何处为孩子调来了席梦思?而孩子‘回味着探险的苦涩,心中百感交集’,更不知未在现场的作者从何得知。”
  事实究竟如何呢?
  小A是诚实的。去年底,她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回答:“我病了,老师把我送到宾馆里。”(此节目即《学会生存》已在2月15日正式播出)一位最熟悉小A的中方领队,曾于1992年10月7日向我详细介绍夏令营的情况,谈及小A生病送回大本营时,提到了睡席梦思床等事。据核实,小A住的是内蒙察右中旗招待所,即当时的夏令营大本营或叫指挥部所在地。显然,《杜撰》的作者连这一简单事实也未弄清楚,徒有汹汹气势。
  让我们再来看小A发表在1992年9月2日《中国少年报》上的文章:“离开了集体,躺在柔软的床上,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不是成了探险营里第一个掉队的人?不行,我不能当逃兵!第二天,病情稍好,我就返回了营地。可归队后,我听说日本小朋友黑木雄介也得了感冒,发高烧。当领队要送他回大本营时,他急了:‘我能挺得住,我不当逃兵!’就这样,他坚持走完全程,连背包也不让人背。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   依据小A的自述,我写了一句她“回味着探险的苦涩,心中百感交集”,这就是《杜撰》一文所认为的“杜撰”吗?
  当然,小A有许多良好的表现,我在了解不充分的情况下,笔下尖刻了一些。对此,我诚恳地向小A及其家长表示歉意。但是,这能说“席梦思”是我凭空“调来”的吗?能说“百感交集”是“虚构”的吗?
  事实二:关于扔掉背包的事《较量》写了有些中国孩子因背包带断了,将包扔进了马车里。《杜撰》一文写道;“然而事实是,接着中国老师只说了一句:‘这马车是拉公用东西的。’孩子们立即把书包重新拿起,有的扛,有的抱,有的用铁丝把带子勒上继续前进。”
  事实究竟如何呢?
  从早晨开始行军,有些中国孩子的背包带陆续断了,便将背包扔进马车。据一位中方领队介绍,在行军一天(车拉包时间也相似)之后,当晚八、九点在宿营地,中方带队老师召开了中方小营员会议,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提醒他们别忘记自己“代表中国”。这时,中国孩子意识到错了,纷纷修理背包带子,决心与日本孩子比个高低。
  在1992年9月2日的《中国少年报》上,一位中方营员记叙了这件事,并写道:“第二天一早,我们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每个人都有了竞争意识,4名中国孩子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日本孩子也不示弱,紧紧跟上……我们挽回了第一天的影响,塑造了新的形象。”
  明明让马车拉自己的背包几小时甚至一天,在《杜撰》一文里却写成了“立即”,这到底是谁“严重失实”?连孩子都承认的弱点,《杜撰》的作者依然为之护短,岂不是民族之大忌?
  事实三:关于日本人呼喊“天空蓝不蓝”之事。
  《杜撰》作者说:“日方联络员板本领喊了两句口号,一句是日中友好,一句是中日友好,而根本不是孙云晓杜撰的‘天空蓝不蓝’的狂吼。”
  事实究竟如何?
  在1992年草原探险夏令营闭营式上,日方队长总结时,大声与日本孩子问答“天空蓝不蓝”等活,是现场耳闻目睹者—一中方队长再三证明的事实。闭营式是个隆重场面,相信不止一人,会明白日本人喊了些什么,这与板本领呼口号是两码事。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随后发出的议论是感慨日本人心齐势壮,是我们缺乏的教育方式。然而,《杜撰》一文由此带出谈日本侵略中国的事情,用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或达到某种目的,这是每个有民族自尊心的人所不屑做的。
  事实四:关于中国孩子是不是日本人对手那句话的出处。
  《杜撰》的作者写道:“对于这样一句至关重要、被广为引用、甚至有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话,孙云晓总该对它的出处有个说法?”听其耸人听闻并带有恐吓口吻的质问,似乎我瞎编了此话却又躲躲闪闪避而不敢谈出处一样,此意谬矣。
  《杜撰》的作者是今年2月24日采访日本的河边新一先生的,听他“向天发誓”“没说过那样的话”。而在此前一个多月的1月18日,在《中国教育报》等单位举办的座谈会上,1992年的中方队长已经详细说明了此话的出处不是草原夏令营。他说:“从夏令营回来,我向有关同志作了汇报。他当时就说,少先队一定要关心国际少年儿童教育发展的方向。只有多比较和借鉴,才能培养出在未来社会中能站得住脚的竞争者。我听到一些刺激性的话。譬如,有些留学生讲,日本人公开说,如果你们不注意教育,你们的下一代将不是我们的对手。日本人这句话是句较长的完整的话,是出于对中国友好才说出来的,并非恶意……”
  夏令营主办单位、协办单位、各界专家学者和新闻记者约20人参加了这次座谈会,都清楚了此话的出处。
  “对手”一语正是1992年10月13日我采访夏令营中方队长时听到的。现在。由他在正式会议上作出详细解释,应当说来龙去脉相当明白。请看《较量》或《变革》乃至我所有文章,何曾写过此话是XX日本人在夏令营中说的?至于有些报刊转载时加了不适当的言论,从未征求过我的意见。就连《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在头版以巨幅隆重推出的《杜撰》,事先也未向我告知半个字。我既无奈,又负何责?《杜撰》的作者却毫不犹豫地给我扣上一项“杜撰”的帽子!
  事实五:关于草原夏令营营员的负重与行进里程。
  我在《较量》中写的负重公斤与行进里程的数字,由于核实不细有些出入。今年1月18日经筹办夏令营的人士指出后,我已在2月四日《中国教育报》做了更正说明。我写道:“据有关人士考证,第二届夏令营时,每人负重不超过11千克并非我写的20千克;孩子分两队前进,一队走21千米,另一队走19千米,并非我写的50千米。在这里我感谢他们的指正,特此说明,以免误人子弟。”
  不知何故,就像变戏法一样,《杜撰》一文认为的事实是:“从大本营到目的地的路程由中日双方驾车测量而定,一条23千米,一条29千米。”我至今不知道,《杜撰》这一新发现出自何处?哪一个数字是准确的?不过,依据军事常识,在类似这种野外土路、山地、方位物不明显的地段行军,实际路程应比地图上测定路程多增加一些。据悉,草原上的地图还是人民公社时代测绘的,加上由于雨水毁路而临时改变路线绕行,行进里程难以精确量化。
  以上五个主要事实已经澄清,其结果证明了《较量》是有事实根据的还是“没有根据地编造”和“虚构”呢?请广大读者明察自断。
  二、我为何写《较量》?
  毫无疑问,我们应当正确估价孩子,既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也不能忽视他们缺点。
  十分明显,《杜撰》一文在竭力证明,中国孩子“不怕吃苦”、“很懂事,很争气”,甚至比日本孩子强。因此,该文作者列举中国孩子饿肚子也不去买东西吃的例子之后写道:“请问中国孩子生存能力是强还是弱?”这是个非常值得讨论清楚的问题。
  我并不否认,参加夏令营的中国孩子尽了极大的努力,迈出了自觉接受磨炼的第一步。在2月28日的《中国教育报》上,我写道:“这些孩子敢于走向茫茫草原探险,敢于和日本孩子近距离地竞争,表现出了相当可贵的勇气。试想,当时有多少城市孩子肯到草原上风餐露宿呢?我也向孩子们的家长表示敬意,因为支持孩子去吃苦去冒险,同样需要一番勇气的……”孩子们是可爱的。即使一度因病掉队的小A,在招待所里只不过躺了几个小时,就再也躺不住了,带病返回队伍,并决心走在日本孩子前面。当时,小A才上五年级,一个大都市里的独生女,有这样的一份自觉性是格外令人欣慰的。
  然而,赞美优点决不意味着可以漠视孩子们的弱点。 
  除了《较量》中写的那些事实之外,感兴趣的读者还可以重读一下《人民日报》1月28日发表的长篇通讯《黄金时代缺了什么》,那里介绍了中国孩子在1993年夏令营里的表现。譬如其中写道:“开始孩子们劲头都挺大。不久,两国孩子的差异就显露出来。我们的孩子嘻嘻哈哈,走着走着会不顾队形凑成一堆,一会丢了这个,一会落了那个,总得让领队不停地招呼;日本孩子行进时紧随队伍,不说一句话,也绝不丢三落四。野外吃的是粗茶淡饭,日本孩子盛上饭菜先谦让,然后便吃得很香;而我们的孩子则等着领队给盛,吃得不对口胃就倒掉。夏令营限量供给食品,结果,我们的孩子一片喊饥叫饿声……”请注意,这届夏令营是在充分吸取1992年夏令营经验教训基础上举办的,为什么顽症难消,不令人深思吗?
  《人民日报》记者在这篇通讯里还介绍,主办单位一位人士根据她在夏令营中对两国孩子的观察,认为两国孩子各有所长,但中国孩子的环境意识和情操修养明显缺乏。她对记者说,1993年的夏令营给每人都发了装废弃物的塑料袋,有意培养孩子的环境意识。闭营时,一个日本孩子来不及理掉垃圾,就提着上了车,一直带回呼和浩特。而我们的孩子有老师提醒时还可以,稍不留意就随手扔垃圾_他们的观念里,野外本来就是可以随便扔东西的地方,难道还要保护?
  还用继续—一列举下去吗?够了!也许有人说,这只是个别现象。那么,这些现象是孤立存在的吗?偶然性中是否包含某些必然性或倾向性呢?广大读者只要看看身边的孩子,便不难回答这个问题。”
  几乎与1992年、1993年两届中日儿童探险夏令营举办的时间同步,我们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和中国少年报社三家联合,进行了“大众传播媒介与城市儿童道德发展”的大规模科学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城市儿童少年的道德得分中,独立性得分最低,体育锻炼次之。城市儿童少年道德状况主流是健康的,却突出存在着懒惰、懦弱、自私等道德缺陷。
  1991年,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卫生部、国家民委、国家科委共同组织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发现,与日本同时期资料相比,我国 7—17岁男女学生平均身高分别与日本相差 2.54、1.53厘米;体重分别相差 5.66、4.66千克;而胸围则分别相差4.16、4.76厘米。同时还发现,中国孩子耐力明显下降。这难道不也是一种较量吗?
  21世纪的滚滚风云已经近在眼前,各国的一代新人均在跃跃欲试,谁是竞技场上的胜利者呢?面对中国孩子这些弱点,每个稍有爱国心的人,岂能视而不见?又岂能粉饰不平?
  梁启超曾在《少年中国说》中提出一个著名论断:“少年强则国强”。如果少年弱,国岂能不弱?孩子的弱点,说到底是民族的弱点;孩子的隐患,自然也是民族未来的隐患。可以说,夏令营中的孩子的竞争或叫较量是表面的,而深层的则是两种教育思想、两种文化观念的较量。与其说暴露了中国孩子的弱点,不如说暴露了中国教育的弱点,这教育特指家庭、学校与社会对孩子影响的合力。
  基于上述考虑,我不准备写成夏令营的全面总结,也不想对中日孩子作全面比较,而是从一些发人深省的细节入手,即从新闻的真实性写出社会的真实性。因此,我将视点定位在揭示民族未来隐患上。《杜撰》一文讥讽这种分析是“错误地反思”,甚至称之为“政治放大镜”。莫非,只有天天唱赞歌,才是该文作者说的“心理健康”吗?
  事情发展到今天,我愈加认为,民族未来的隐患依然存在,而隐患之所以危险,是因为它具有可怕的后果,却又不容易被察觉,或不容易为人所正视。
  三、关于友谊
  《杜撰》有一个命题:是友谊还是“较量”。依照该文作者的逻辑:中日只有友谊,没有较量;我既然写了《较量》,尤其是写了“对手”那句话,就可能给国际友谊带来了“严重后果”。实际上,夏令营既有友谊也有较量,这种较量指素质和教育思想的差异或竞争。譬如,日本人花钱给孩子买“罪”受,而中国人办夏令营出现贵族化倾向,这不就是一种较量吗?
  友谊不能代替较量,较量可以促进友谊的深化。与《杜撰》作者的推理相反,我写《变革》和《较量》的重要目的之一,恰恰是促进国际交流与友谊的发展。
  我在《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担任副主编。当编辑部讨论介绍中日儿童探险夏令营时,我首先提议发表访问河边新一先生的文章,因为我对这位日中孩子冒险实行委员会会长深怀敬意,中日儿童探险夏令营便是他为主倡导的。我把河边先生视为中日友好的使者,又是一位富有现代意识的教育实践家,渴望将其介绍给中国教育界。于是,我们委托专人利用赴日之机采访了河边先生。访问记发表在1993第2期《少年儿童研究》杂志。这篇文章有两个鲜明特征,一是讲中日友好,一是讲儿童教育,两者水乳难分珠联璧合。
  据河边先生讲,仅福冈市懦弱儿童就占10%左右。正为了解决这一危机,他们连续组织日本孩子来中国吃苦和探险。也正是这一举措,切实促进了中日儿童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中国的懦弱儿童有多少,我无从推断,相信家长们和教师们比我清楚。我们多么需要学习日本人居安思危的精神,多么需要河边先生这样爱自己祖国的人。中日友好是两国人的幸福所在,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友谊的基础是平等与信任,友谊的动力是竞争与发展。假若,一个民族只迷醉于辉煌而不改变自身的弱点,也就逐步失去了生存和竞争的能力,获得友谊只是梦想。相反,敢于正视自身的弱点并不断向自己挑战,正显示了一个民族的自信与希望。
  说到底,我写《较量》的根本目的,正是为了使中华民族强悍起来,从而成为国际大家庭中一个受尊敬的议员。真正的友谊都是从尊敬开始的。
  四、关于这场争论
  自《较量》被广泛转载介绍以来,《中国教育报》、《羊城晚报》、《上海青年报》等多家媒体都组织了讨论。中央电视台、已经播出的4集专题片《学会生存》,实质也是一场讨论。由于《杜撰》的出现,又可能引发一场新的论争。这是一件好事。我感谢大家对祖国未来的热忱关心。
  关心这场论争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关心孩子关心民族未来的人。纵然是论争双方,如《杜撰》的作者以久违的手法十几次点我的名字,似乎连“同志”也称不上了,我仍认为彼此之间其实并无多少个人恩怨。那就让我们本着对孩子负责对民族负责的精神,贡献出自己的爱国心与智慧吧。因为这一论争涉及的内容重大而丰富!正如国家教委一位领导同志所说,这也许可以说是一次人们“精神上的草原探险”。
  我只希望,不要再给孩子们增添压力了,既然主要责任在成人,那就在成人世界寻找答案与对策吧。我们的讨论应当走出夏令营,走出草原,走向更广阔的远方。
用谎言去为谎言辩护,得到的还是谎言,作者节操已经掉了一地,曾经被忽悠的广大80后不会再相信那一套了,代之的是自信和理性,中日友好?美好的期望,苍白的现实,谁信谁SB
这不是个日本地震后,应该被打脸的贴么……
楼主是在号召广大CDER去这个博客打脸么?
我吐一会儿去
只有在拜读原文之后,才对作者的无耻、虚伪的嘴脸有了深刻认识。
唉 日本熊孩子的段子 压了80后二十年啊
结果日本一地震 这个破段子就立马露馅了
不得不说 这才是报应
2011年的打脸——八十后报仇,十八年不晚!
路过了就酱油下
这些酸文人真是让人受不了 写文章无病呻吟又臭又长
春秋笔法而已,写的时候有意忽略或者省去中国孩子表现好的地方,刻意多写日本孩子表现良好的地方,当然给人的感觉是日本孩子远远优于中国孩子,被打脸后辩解的时候再刻意忽略掉文中明显的倾向性,纠结于几处细节的准确性。

古往今来文人骚客对此中手法莫不掌握的无比熟稔。
变态的行军里程和负重数据,都是作者捏造的。
che 发表于 2013-3-9 16:25
变态的行军里程和负重数据,都是作者捏造的。
报告文学是新闻稿的一种,不允许作者这种胡编乱造。
百病良医小白兔 发表于 2013-3-9 16:34
报告文学是新闻稿的一种,不允许作者这种胡编乱造。
当时老师家长都告诉我们:日本儿童都是负重40斤每天强行军200里路的奥特曼,等到长大了,这个能力还要翻番几倍……
che 发表于 2013-3-9 16:42
当时老师家长都告诉我们:日本儿童都是负重40斤每天强行军200里路的奥特曼,等到长大了,这个能力还要翻番 ...
怪不得说一个鬼子兵可以对付200个兔子~~
che 发表于 2013-3-9 16:42
当时老师家长都告诉我们:日本儿童都是负重40斤每天强行军200里路的奥特曼,等到长大了,这个能力还要翻番 ...
这其实证明了那个真理:“人们只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
最奇怪的是,我成年人发烧都是头重脚轻的,这种情况下继续走路,吹风,日本人果然都是凹凸曼,还t m 是野生的
ITJY 发表于 2013-3-9 16:47
最奇怪的是,我成年人发烧都是头重脚轻的,这种情况下继续走路,吹风,日本人果然都是凹凸曼,还t m 是野生 ...
二战时候倒是常事,日军步兵一般宁愿在行军中病重倒毙也不愿意接受治疗。
素质超强的日本人
这两年可没把这种素质表现出来
说这些有什么用那代人在08年汶川地震中的表现和福娃爆炸时的表现已经足以把这个作者的脸打的他妈妈都不认识了
用谎言去捍卫谎言很好玩么
这货还有脸啊,节操负数
这货跑本子那了,这是他移民的投名状,汉奸一个。
还煞有介事地找了几个地方来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