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 】中共超視雷達之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20:08:30
欢迎访问 空军世界网站http://www.airforceworld.com

中共超視雷達之研究

姜誌成先生


提  要:

一、

超視距雷達之研發起於冷戰時期,前蘇聯和美國為掌控對方戰略目標,提供早期預警,均致力發展岸基超視距雷達,並實際部署於各戰略要點。中共則自1967年開始研製超視距雷達,早期以岸基地波雷達為主。 二、

超視距雷達係利用中頻至高頻的頻段,使電磁波可藉由電離層與地面之間的折射,或在地球表面產生繞射,以探測地平線以下遠距離之目標,故又稱超地平線雷達。 三、

中共超視距雷達研製規劃目標應為兩部分,一為利用岸基天波雷達系統建立海上遠程預警、低空飛行導彈、戰機(含隱形戰機)探測之識別及定位能力;二為利用岸基及艦載地波雷達系統,建立遠距離打擊武器目獲系統,以強化對西太平洋第二島鏈海域內艦艇及低空目標監視及打擊能力。 壹、前言

自雷達問世以來,如何延伸探測距離及目標鑑別之精準度,一直是雷達學家努力的兩大方向,而超視距雷達可說是延伸雷達探測距離所發展出的一項成果。 超視距雷達起於冷戰時期,前蘇聯和美國為求遠距監控對方轟炸機的行動和各種導彈攻擊的情況,提供早期預警,均致力研發岸基超視距雷達,並實際部署於各戰略要點,冷戰結束後,美國國防部部署的超視距系統如圖一功能已略有轉變,另行支援加勒比海和南美地區的緝毒行動,俄羅斯則仍大力建造戰略天波超視距雷達系統,其餘如英國、法國、日本、澳大利亞及烏克蘭等國也都紛紛投入研究,並展開部署〔註一〕 中共自1967年就開始研製超視距雷達,早期以岸基地波雷達為主,偵蒐距離約250公里,八○年代後期開始研製天波雷達,偵蒐距離達3,500公里。 1996年起中共與烏克蘭簽訂「超視距雷達系統技術合作合同」,主要目的是加強艦載超視距目獲技術的研究,並已獲重要成果。另據報導指出,中共海軍向俄羅斯軍購之現代級飛彈驅逐艦,艦上配備負責SS-N-22日炙飛彈導控之「米涅拉爾(Band stand或Titanit/Mineral)」射控雷達,即屬超視距雷達系統如圖二,可提供編隊超視距攻擊之目標情資,遂行遠距攻擊任務〔註二〕。 若前情屬實,對我海軍未來作戰影響如何?深值探討,以下就超視距雷達特性,提出個人見解,亦盼拋磚引玉,引發迴響。


貳、超視距雷達分析與介紹

一、何謂超視距雷達 所謂「視距」,即為兩目標受地球曲線影響所能直視之最大距離。艦載傳統雷達工作頻率約在300MHz-30GHz間,其波長均在1公尺以下,而受電磁波波長特性影響,雷達發射的電波均呈直線傳播,由於電波發射後之直線傳播距離係與發射天線與目標之高度有關(R(傳播距離,浬))如圖三,故艦艇

上安裝之雷達更因天線高度及地球曲率之限制,使得偵蒐距離更低於岸基或空載雷達,一般而言,傳統艦載平面搜索雷達之偵蒐距離均不逾50公里。 超視距雷達係利用中頻至高頻(300KHz-30MHz)的頻段(波長為10至1,000公尺),使電磁波可藉由電離層與地面之間的折射(稱為天波),或電磁波在地球表面產生繞射(稱為地波),得以探測地平線以下遠距離之目標如圖四,故又稱超地平線雷達〔註三〕。 二、超視距雷達種類介紹 ?( 一 )天波超視距雷達:如圖五 ?1.頻段:中頻至高頻(300KHz-30MHz),其中依電磁波之穿透性及衰減性分析,又以高頻段效果較佳〔註四〕。 ?2.波長:10公尺至1,000公尺( =C(M)/f)。 ?3.探測距離:遠達4,000公里以上。 ?4.工作原理:利用電離層對電磁波折射效應,使電磁波能傳播到遠方以探測目標。 ?5.主要用途:早期發現遠距低空飛行目標如來襲之彈道飛彈、轟炸機和巡弋飛彈等,以增加預警時間。 ?( 二 )地波超視距雷達:如圖六 ?1.頻段:中頻至高頻(300KHz-30MHz),其中依電磁波之穿透性及衰減性分析,又以中頻段效果較佳〔註四〕。 ?2.波長:10公尺至1,000公尺。 ?3.探測距離:達400公里。 ?4.工作原理:利用高頻段以下之電磁波,因波長較長且具有沿地表或海面向前繞射之傳播特性,使其探測範圍 及距離遠逾一般傳統雷達。 ?5.主要用途:增加對空預警時間,或搜索遠距離低空或海面目標,提供超視距攻擊武器目獲資料,遂行超視距作戰。



三、超視距雷達特點分析 ?(一)優點 ?1.探測距離遠:可提供早期預警及遠距離目標搜索。 ?2.工作頻率低:電子偵測困難,隱蔽性及抗干擾能力佳,且在現行反輻射飛彈攻擊頻段(0.5-20GHz)外。 ?3.探測方式多樣化:分為單基型,即收發系統設在一處,利用電磁波接觸到目標後,電磁波向後散射特性偵獲目標。另一種為雙基或多基型,即收發系統分設在遙遠的兩地,利用電磁波打到目標後,其向前散射特性探測目標,依此種雷達特性可有效隱蔽接收端位置,防止敵人偵測如圖七〔註五〕。


?4.隱形戰機、艦的剋星:1999年南斯拉夫戰爭中,美國一架F-117隱形轟炸機在貝爾格萊德上空不遠處,疑似被南聯盟空軍之米波(超視距)雷達發現,並由地空導彈部隊發射兩枚「薩姆」導彈,將其一舉擊落,專家藉此事件研究發現,由於超視距雷達工作波長較長,而使隱形戰機、艦所採用的雷達波吸收材料失效,且依電磁波特性,當波長與目標的尺寸相當時,目標對它的反射最強,而隱形戰機、艦艤裝元件尺寸正好與超視距雷達的波長相當,因此很容易被這種雷達發現,經專家驗測,超視距雷達能在1,500公里處探測到像B-2隱形轟炸機這樣的目標〔註六〕。 ?( 二 )缺點 ?1.頻帶窄,干擾嚴重:由於超視距雷達使用中頻(中波)及高頻(短波)波段,此波段多為民間長距離通信頻段,頻譜擁擠,互相干擾嚴重。現階段我國高、中頻段頻譜使用情形表如表一〔註七〕。


?2.測量精度低、解析度差:由於波長及脈波特性,使其僅能獲得目標的方位和距離資訊,很難獲得仰角資訊,而其距離精度誤差約在5公里以上,角度精度誤差在1度以上,且對相臨較近目標較無法解析分辨。 ?3.需要大型天線:雷達較佳天線長度應為1/2波長,依超視距雷達波長10至1,000公尺換算,天線長度設計應至少為5至500公尺,體積甚為龐大如圖八,故此種雷達早期多以岸基為主,無法裝置於艦艇。惟近年來則因天線技術不斷進步,已研發出能適合艦船結構的小型發射天線如圖九〔註一〕,美國更進一步將艦載超視距雷達系統和雙基地雷達系統結合起來,採用發射天線和發射站為岸基而接收和信號處理系統為艦載的收發分置,除解決天線問題,並提昇了接收端隱蔽性和安全性外,對於反隱身、抗反輻射導彈和抗電子干擾等方面亦具有明顯的優勢。 ?4.受自然干擾因素多:超視距雷達易因地區氣候變化、日夜間溫差、北極光和太陽黑子等因素,直接影響電磁波傳播的效能,甚至使它不能正常工作〔註四〕。


參、中共超視距雷達發展現況研究分析

一、發展及部署現況 中共目前在超視距海空雷達發展上已有重大突破,分析如后: ? (一)高頻地波雷達 ? 1.岸基型:已於近年完成研發測試,且已定型服役,部署於東南沿海地區,其測距最遠可達200公里,距離精度誤差約5公里。 ? 2.艦載型: ? (1)現代級飛彈驅逐艦配備之俄製「米涅拉爾」雷達系統(Band stand或titanit/Mineral),偵蒐距離達140浬(約264公里),主要做為該艦SS-N-22日炙超音速攻船飛彈之目標指示用,惟其波段是否屬於前述天波或地波頻段及目標精度等眾說紛紜,甚難從現有公開資料獲得證實〔註八〕。 ? (2)中共亦與烏克蘭合作研發艦載超視距雷達,未來可能將安裝於052改進型飛彈驅逐艦上,測距約150公里,距離精度誤差5公里。 ? ( 二 )岸基中頻天波雷達 現已研發完成「小功率雷達機型」,測距約可達500公里以上,預2005年完成「大功率雷達機型」研製工程驗證,測距應可達2,000公里以上,距離精度誤差約為10公里,部署位置尚無法從公開資訊獲得。 二、運用分析 ? (一)依超視距雷達特性分析,中共超視距雷達研製規劃目標應為兩部分,一為利用岸基天波雷達系統建立海上遠程預警、低空飛行導彈、戰機(含隱形戰機)探測之識別及定位能力;二為利用岸基及艦載地波雷達系統,建立遠距離打擊武器目獲系統,以強化對西太平洋第二島鏈海域內艦艇及低空目標監視及打擊能力。 ? (二)現代級與052改進型飛彈驅逐艦,配備超視距雷達系統,將使中共海軍在水面作戰上的縱深及態勢大幅增長,未來勢必將影響中共海軍水面作戰之戰術戰法。 ? (三)超視距雷達偵測距離甚遠,惟亦衍生目標識別精確定位之問題,惟中共已擁有衛星、無人飛行載具及岸基雷達系統等,遂行聯合偵蒐研判,以解決此一問題。 ? (四)中共海軍現役具資料鏈路傳輸能力艦船,僅限於新一代艦船,且與艦載機、殲轟七、運八機等,存在系統資訊無法整合之缺陷,故即使配備超視距雷達系統後,現階段仍存在海上編隊及戰機間資料無法鏈結之問題。 ? (五)中共近年來不斷針對艦載超視距雷達系統之技術性能及特點進行分析,並藉由系統研究精進,進而充分掌握其作戰使用的特點與效能,以做為進一步研究編隊協同攻擊之戰術戰法及戰鬥教令等教材參考。

肆、對我之影響分析

一、超視距雷達為C4ISR系統中監視與偵察之一環,未來中共若結合衛星、無人飛行載具、電子偵察機、船等情蒐系統,有效提昇其目標辨識能力,並藉岸基及艦、機載超視距攻船飛彈,遂行超視距作戰任務,對我海軍作戰影響甚巨。 二、網路諸多報導指出,中共052C型飛彈驅逐艦,將安裝新一代攻船飛彈,射程超過200公里以上,而艦載地波雷達可測得260公里內海面目標,故在遂行遠海水面作戰時,無需靠外在情傳資料,即可提供海上編隊接戰目標位置,並利用未來資料鏈路系統,有效延伸作戰半徑,勢必對我遠海機動作戰造成嚴重影響。 三、現今飛彈速度均朝2至3倍音速發展,而艦艇在海上偵測飛彈來襲後反應時間約為10至30秒,惟中共艦艇在超視距雷達配置後,即可藉由訓練將反應時間增長2至3倍,可大輻提昇其反飛彈成效,降低被我飛彈攻擊成功機率。 四、據報導,中共刻正研製新一代鷹擊型巡弋攻船飛彈,射程可達500公里左右,主要打擊目標為美航母編隊與我「紀德」、「武夷」艦等中、大型海上目標,未來如結合超視距雷達,將造成我軍及美航母戰鬥群安全上之威脅〔註九〕。 五、超視距雷達工作頻率均在各國現有電子偵測及干擾裝備頻段外,除非研發新的剋制裝備,否則將難以藉由電子截收早期偵知,並實施干擾作為。

伍、海軍應有之因應作為

就前述分析討論,為求剋敵制勝,個人認為我海軍應從以下數點著手: 一、加強情蒐研析:中共超視距雷達目前仍在驗測及部署階段,國軍情蒐單位應加強情資蒐集,尤以其部署位置、裝備特性及戰術運用等方面為重點,加強研析工作,進而研擬具體可行之因應作為。 二、發展欺敵戰術:超視距雷達雖具偵測匿蹤及小型目標能力,但對假目標或相鄰目標則辨識能力不足,故本軍於戰時可利用機漁船攜帶角型反射器,或研製具干擾該頻段之拋棄式電子干擾器實施欺敵,以癱瘓其雷達辨識能力,降低我艦被偵知機率。 三、利用島嶼隱蔽:各型作戰艦艇,應充分利用島嶼實施隱蔽,避免為敵早期偵知,當敵進入我攻擊範圍內,即實施突襲作戰。 四、研製電子偵測及攻擊技術:目前世界雷達技術已朝向頻譜的兩端發展,我軍應儘速發展中、短波(300KHz-30MHz)及毫米波(30GHz以上)頻段之電子偵測及攻擊技術,以有效對抗超視距雷達。 五、發展以潛制艦作戰構想:在現今中共偵察科技不斷進步下,水面以上目標均可能在其衛星、超視距雷達及電子偵測技術下被發現,故將難以達到有效匿蹤效果,而中共水下偵測技術則尚無突破性發展,故水下作戰將是本軍未來最能達到有效嚇阻之作戰方式,我軍及全體國人更應體認潛艦發展對我國軍事安全之重要性。 六、強化三軍聯戰訓練:未來作戰講求整體戰、支援戰,本軍艦艇現階段雖不具備超視距偵蒐能力,但仍可憑藉S-2T反潛飛機、本軍機動雷達車系統等目獲情資,藉由對目標之掌握、分配及遠距離精準攻擊,遂行超視距作戰任務。

陸、結語

軍事科技可說是一場矛與盾永無止盡之競賽,並遵循著萬物相生相剋的道理衍生發展,以雷達演進來說,1940年由於雷達的產生,使英國藉由雷達網有效剋制德國之空襲作戰;1989年美國成功研發隱形戰機(F-117)並在巴拿馬攻擊戰役中,有效剋制了其雷達偵測網;1999年南斯拉夫戰爭中,南聯盟空軍利用超視距雷達,有效掌握美國隱形戰機,並將乙架擊落;也許未來又將有更強之反雷達技術出現,並加入這場矛與盾的競賽。 未來兩岸在未建立軍事互信機制下及停止軍事對立前,我將不斷面臨中共新的武器威脅,而在這種跳躍式的軍事科技進步下,我們更應當不斷汲取新知、調整觀念,並以紮實之基礎訓練,方能結合新科技之作戰形態,進而提昇本軍之戰力水準。 註一:中國工程技術湖北資訊網:http://www.hub.cetin.net.cn/info/commentnew.asp?infoid=2136 註二:http://www.harpoonhq.com/waypoint/articles/Article_012.pdf。 註三:谷腰欣司,「圖解電波的構造」,90年11月,第3版。 註四:中國科普博覽-電信博物館,無線電波的傳播特性:http://159.226.2.5:89/gate/big5/www.kepu.net.cn/gb/technology/telecom/satellite/stl203.html 註五:中國航太88年,第4期:http://www.space.cetin.net.cn/docs/ht9904/ht990422.htm 註六:新華網:軍事天地:軍事專題發稿,藏匿有術—隱身與反隱身:http://202.84.17.11/mil/htm/20001129/243070.htm 註七:交通部電信總局頻譜管理:http://www.dgt.gov.tw/chinese/Frequency-mana gement/7.1/frequency-distribute-ps.shtml 註九: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4/new/sep/21/today-fo4.htm 註八:http://www.harpoonhq.com/waypoint/articles/Article_012.pdf欢迎访问 空军世界网站http://www.airforceworld.com

中共超視雷達之研究

姜誌成先生


提  要:

一、

超視距雷達之研發起於冷戰時期,前蘇聯和美國為掌控對方戰略目標,提供早期預警,均致力發展岸基超視距雷達,並實際部署於各戰略要點。中共則自1967年開始研製超視距雷達,早期以岸基地波雷達為主。 二、

超視距雷達係利用中頻至高頻的頻段,使電磁波可藉由電離層與地面之間的折射,或在地球表面產生繞射,以探測地平線以下遠距離之目標,故又稱超地平線雷達。 三、

中共超視距雷達研製規劃目標應為兩部分,一為利用岸基天波雷達系統建立海上遠程預警、低空飛行導彈、戰機(含隱形戰機)探測之識別及定位能力;二為利用岸基及艦載地波雷達系統,建立遠距離打擊武器目獲系統,以強化對西太平洋第二島鏈海域內艦艇及低空目標監視及打擊能力。 壹、前言

自雷達問世以來,如何延伸探測距離及目標鑑別之精準度,一直是雷達學家努力的兩大方向,而超視距雷達可說是延伸雷達探測距離所發展出的一項成果。 超視距雷達起於冷戰時期,前蘇聯和美國為求遠距監控對方轟炸機的行動和各種導彈攻擊的情況,提供早期預警,均致力研發岸基超視距雷達,並實際部署於各戰略要點,冷戰結束後,美國國防部部署的超視距系統如圖一功能已略有轉變,另行支援加勒比海和南美地區的緝毒行動,俄羅斯則仍大力建造戰略天波超視距雷達系統,其餘如英國、法國、日本、澳大利亞及烏克蘭等國也都紛紛投入研究,並展開部署〔註一〕 中共自1967年就開始研製超視距雷達,早期以岸基地波雷達為主,偵蒐距離約250公里,八○年代後期開始研製天波雷達,偵蒐距離達3,500公里。 1996年起中共與烏克蘭簽訂「超視距雷達系統技術合作合同」,主要目的是加強艦載超視距目獲技術的研究,並已獲重要成果。另據報導指出,中共海軍向俄羅斯軍購之現代級飛彈驅逐艦,艦上配備負責SS-N-22日炙飛彈導控之「米涅拉爾(Band stand或Titanit/Mineral)」射控雷達,即屬超視距雷達系統如圖二,可提供編隊超視距攻擊之目標情資,遂行遠距攻擊任務〔註二〕。 若前情屬實,對我海軍未來作戰影響如何?深值探討,以下就超視距雷達特性,提出個人見解,亦盼拋磚引玉,引發迴響。


貳、超視距雷達分析與介紹

一、何謂超視距雷達 所謂「視距」,即為兩目標受地球曲線影響所能直視之最大距離。艦載傳統雷達工作頻率約在300MHz-30GHz間,其波長均在1公尺以下,而受電磁波波長特性影響,雷達發射的電波均呈直線傳播,由於電波發射後之直線傳播距離係與發射天線與目標之高度有關(R(傳播距離,浬))如圖三,故艦艇

上安裝之雷達更因天線高度及地球曲率之限制,使得偵蒐距離更低於岸基或空載雷達,一般而言,傳統艦載平面搜索雷達之偵蒐距離均不逾50公里。 超視距雷達係利用中頻至高頻(300KHz-30MHz)的頻段(波長為10至1,000公尺),使電磁波可藉由電離層與地面之間的折射(稱為天波),或電磁波在地球表面產生繞射(稱為地波),得以探測地平線以下遠距離之目標如圖四,故又稱超地平線雷達〔註三〕。 二、超視距雷達種類介紹 ?( 一 )天波超視距雷達:如圖五 ?1.頻段:中頻至高頻(300KHz-30MHz),其中依電磁波之穿透性及衰減性分析,又以高頻段效果較佳〔註四〕。 ?2.波長:10公尺至1,000公尺( =C(M)/f)。 ?3.探測距離:遠達4,000公里以上。 ?4.工作原理:利用電離層對電磁波折射效應,使電磁波能傳播到遠方以探測目標。 ?5.主要用途:早期發現遠距低空飛行目標如來襲之彈道飛彈、轟炸機和巡弋飛彈等,以增加預警時間。 ?( 二 )地波超視距雷達:如圖六 ?1.頻段:中頻至高頻(300KHz-30MHz),其中依電磁波之穿透性及衰減性分析,又以中頻段效果較佳〔註四〕。 ?2.波長:10公尺至1,000公尺。 ?3.探測距離:達400公里。 ?4.工作原理:利用高頻段以下之電磁波,因波長較長且具有沿地表或海面向前繞射之傳播特性,使其探測範圍 及距離遠逾一般傳統雷達。 ?5.主要用途:增加對空預警時間,或搜索遠距離低空或海面目標,提供超視距攻擊武器目獲資料,遂行超視距作戰。



三、超視距雷達特點分析 ?(一)優點 ?1.探測距離遠:可提供早期預警及遠距離目標搜索。 ?2.工作頻率低:電子偵測困難,隱蔽性及抗干擾能力佳,且在現行反輻射飛彈攻擊頻段(0.5-20GHz)外。 ?3.探測方式多樣化:分為單基型,即收發系統設在一處,利用電磁波接觸到目標後,電磁波向後散射特性偵獲目標。另一種為雙基或多基型,即收發系統分設在遙遠的兩地,利用電磁波打到目標後,其向前散射特性探測目標,依此種雷達特性可有效隱蔽接收端位置,防止敵人偵測如圖七〔註五〕。


?4.隱形戰機、艦的剋星:1999年南斯拉夫戰爭中,美國一架F-117隱形轟炸機在貝爾格萊德上空不遠處,疑似被南聯盟空軍之米波(超視距)雷達發現,並由地空導彈部隊發射兩枚「薩姆」導彈,將其一舉擊落,專家藉此事件研究發現,由於超視距雷達工作波長較長,而使隱形戰機、艦所採用的雷達波吸收材料失效,且依電磁波特性,當波長與目標的尺寸相當時,目標對它的反射最強,而隱形戰機、艦艤裝元件尺寸正好與超視距雷達的波長相當,因此很容易被這種雷達發現,經專家驗測,超視距雷達能在1,500公里處探測到像B-2隱形轟炸機這樣的目標〔註六〕。 ?( 二 )缺點 ?1.頻帶窄,干擾嚴重:由於超視距雷達使用中頻(中波)及高頻(短波)波段,此波段多為民間長距離通信頻段,頻譜擁擠,互相干擾嚴重。現階段我國高、中頻段頻譜使用情形表如表一〔註七〕。


?2.測量精度低、解析度差:由於波長及脈波特性,使其僅能獲得目標的方位和距離資訊,很難獲得仰角資訊,而其距離精度誤差約在5公里以上,角度精度誤差在1度以上,且對相臨較近目標較無法解析分辨。 ?3.需要大型天線:雷達較佳天線長度應為1/2波長,依超視距雷達波長10至1,000公尺換算,天線長度設計應至少為5至500公尺,體積甚為龐大如圖八,故此種雷達早期多以岸基為主,無法裝置於艦艇。惟近年來則因天線技術不斷進步,已研發出能適合艦船結構的小型發射天線如圖九〔註一〕,美國更進一步將艦載超視距雷達系統和雙基地雷達系統結合起來,採用發射天線和發射站為岸基而接收和信號處理系統為艦載的收發分置,除解決天線問題,並提昇了接收端隱蔽性和安全性外,對於反隱身、抗反輻射導彈和抗電子干擾等方面亦具有明顯的優勢。 ?4.受自然干擾因素多:超視距雷達易因地區氣候變化、日夜間溫差、北極光和太陽黑子等因素,直接影響電磁波傳播的效能,甚至使它不能正常工作〔註四〕。


參、中共超視距雷達發展現況研究分析

一、發展及部署現況 中共目前在超視距海空雷達發展上已有重大突破,分析如后: ? (一)高頻地波雷達 ? 1.岸基型:已於近年完成研發測試,且已定型服役,部署於東南沿海地區,其測距最遠可達200公里,距離精度誤差約5公里。 ? 2.艦載型: ? (1)現代級飛彈驅逐艦配備之俄製「米涅拉爾」雷達系統(Band stand或titanit/Mineral),偵蒐距離達140浬(約264公里),主要做為該艦SS-N-22日炙超音速攻船飛彈之目標指示用,惟其波段是否屬於前述天波或地波頻段及目標精度等眾說紛紜,甚難從現有公開資料獲得證實〔註八〕。 ? (2)中共亦與烏克蘭合作研發艦載超視距雷達,未來可能將安裝於052改進型飛彈驅逐艦上,測距約150公里,距離精度誤差5公里。 ? ( 二 )岸基中頻天波雷達 現已研發完成「小功率雷達機型」,測距約可達500公里以上,預2005年完成「大功率雷達機型」研製工程驗證,測距應可達2,000公里以上,距離精度誤差約為10公里,部署位置尚無法從公開資訊獲得。 二、運用分析 ? (一)依超視距雷達特性分析,中共超視距雷達研製規劃目標應為兩部分,一為利用岸基天波雷達系統建立海上遠程預警、低空飛行導彈、戰機(含隱形戰機)探測之識別及定位能力;二為利用岸基及艦載地波雷達系統,建立遠距離打擊武器目獲系統,以強化對西太平洋第二島鏈海域內艦艇及低空目標監視及打擊能力。 ? (二)現代級與052改進型飛彈驅逐艦,配備超視距雷達系統,將使中共海軍在水面作戰上的縱深及態勢大幅增長,未來勢必將影響中共海軍水面作戰之戰術戰法。 ? (三)超視距雷達偵測距離甚遠,惟亦衍生目標識別精確定位之問題,惟中共已擁有衛星、無人飛行載具及岸基雷達系統等,遂行聯合偵蒐研判,以解決此一問題。 ? (四)中共海軍現役具資料鏈路傳輸能力艦船,僅限於新一代艦船,且與艦載機、殲轟七、運八機等,存在系統資訊無法整合之缺陷,故即使配備超視距雷達系統後,現階段仍存在海上編隊及戰機間資料無法鏈結之問題。 ? (五)中共近年來不斷針對艦載超視距雷達系統之技術性能及特點進行分析,並藉由系統研究精進,進而充分掌握其作戰使用的特點與效能,以做為進一步研究編隊協同攻擊之戰術戰法及戰鬥教令等教材參考。

肆、對我之影響分析

一、超視距雷達為C4ISR系統中監視與偵察之一環,未來中共若結合衛星、無人飛行載具、電子偵察機、船等情蒐系統,有效提昇其目標辨識能力,並藉岸基及艦、機載超視距攻船飛彈,遂行超視距作戰任務,對我海軍作戰影響甚巨。 二、網路諸多報導指出,中共052C型飛彈驅逐艦,將安裝新一代攻船飛彈,射程超過200公里以上,而艦載地波雷達可測得260公里內海面目標,故在遂行遠海水面作戰時,無需靠外在情傳資料,即可提供海上編隊接戰目標位置,並利用未來資料鏈路系統,有效延伸作戰半徑,勢必對我遠海機動作戰造成嚴重影響。 三、現今飛彈速度均朝2至3倍音速發展,而艦艇在海上偵測飛彈來襲後反應時間約為10至30秒,惟中共艦艇在超視距雷達配置後,即可藉由訓練將反應時間增長2至3倍,可大輻提昇其反飛彈成效,降低被我飛彈攻擊成功機率。 四、據報導,中共刻正研製新一代鷹擊型巡弋攻船飛彈,射程可達500公里左右,主要打擊目標為美航母編隊與我「紀德」、「武夷」艦等中、大型海上目標,未來如結合超視距雷達,將造成我軍及美航母戰鬥群安全上之威脅〔註九〕。 五、超視距雷達工作頻率均在各國現有電子偵測及干擾裝備頻段外,除非研發新的剋制裝備,否則將難以藉由電子截收早期偵知,並實施干擾作為。

伍、海軍應有之因應作為

就前述分析討論,為求剋敵制勝,個人認為我海軍應從以下數點著手: 一、加強情蒐研析:中共超視距雷達目前仍在驗測及部署階段,國軍情蒐單位應加強情資蒐集,尤以其部署位置、裝備特性及戰術運用等方面為重點,加強研析工作,進而研擬具體可行之因應作為。 二、發展欺敵戰術:超視距雷達雖具偵測匿蹤及小型目標能力,但對假目標或相鄰目標則辨識能力不足,故本軍於戰時可利用機漁船攜帶角型反射器,或研製具干擾該頻段之拋棄式電子干擾器實施欺敵,以癱瘓其雷達辨識能力,降低我艦被偵知機率。 三、利用島嶼隱蔽:各型作戰艦艇,應充分利用島嶼實施隱蔽,避免為敵早期偵知,當敵進入我攻擊範圍內,即實施突襲作戰。 四、研製電子偵測及攻擊技術:目前世界雷達技術已朝向頻譜的兩端發展,我軍應儘速發展中、短波(300KHz-30MHz)及毫米波(30GHz以上)頻段之電子偵測及攻擊技術,以有效對抗超視距雷達。 五、發展以潛制艦作戰構想:在現今中共偵察科技不斷進步下,水面以上目標均可能在其衛星、超視距雷達及電子偵測技術下被發現,故將難以達到有效匿蹤效果,而中共水下偵測技術則尚無突破性發展,故水下作戰將是本軍未來最能達到有效嚇阻之作戰方式,我軍及全體國人更應體認潛艦發展對我國軍事安全之重要性。 六、強化三軍聯戰訓練:未來作戰講求整體戰、支援戰,本軍艦艇現階段雖不具備超視距偵蒐能力,但仍可憑藉S-2T反潛飛機、本軍機動雷達車系統等目獲情資,藉由對目標之掌握、分配及遠距離精準攻擊,遂行超視距作戰任務。

陸、結語

軍事科技可說是一場矛與盾永無止盡之競賽,並遵循著萬物相生相剋的道理衍生發展,以雷達演進來說,1940年由於雷達的產生,使英國藉由雷達網有效剋制德國之空襲作戰;1989年美國成功研發隱形戰機(F-117)並在巴拿馬攻擊戰役中,有效剋制了其雷達偵測網;1999年南斯拉夫戰爭中,南聯盟空軍利用超視距雷達,有效掌握美國隱形戰機,並將乙架擊落;也許未來又將有更強之反雷達技術出現,並加入這場矛與盾的競賽。 未來兩岸在未建立軍事互信機制下及停止軍事對立前,我將不斷面臨中共新的武器威脅,而在這種跳躍式的軍事科技進步下,我們更應當不斷汲取新知、調整觀念,並以紮實之基礎訓練,方能結合新科技之作戰形態,進而提昇本軍之戰力水準。 註一:中國工程技術湖北資訊網:http://www.hub.cetin.net.cn/info/commentnew.asp?infoid=2136 註二:http://www.harpoonhq.com/waypoint/articles/Article_012.pdf。 註三:谷腰欣司,「圖解電波的構造」,90年11月,第3版。 註四:中國科普博覽-電信博物館,無線電波的傳播特性:http://159.226.2.5:89/gate/big5/www.kepu.net.cn/gb/technology/telecom/satellite/stl203.html 註五:中國航太88年,第4期:http://www.space.cetin.net.cn/docs/ht9904/ht990422.htm 註六:新華網:軍事天地:軍事專題發稿,藏匿有術—隱身與反隱身:http://202.84.17.11/mil/htm/20001129/243070.htm 註七:交通部電信總局頻譜管理:http://www.dgt.gov.tw/chinese/Frequency-mana gement/7.1/frequency-distribute-ps.shtml 註九: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4/new/sep/21/today-fo4.htm 註八:http://www.harpoonhq.com/waypoint/articles/Article_012.pdf
他们信息太差,80年代才3500公里???

[em05][em05]
制导SS-N-22的音乐台雷达居然是超视距雷达?!小生不解,哪位高手能解释一下?
看这累!!
看的很累
7010在70年代就已探测距离3000公里以上了。台湾人太蠢。
[B]以下是引用[I]青之六[/I]在2005-10-21 20:08:00的发言:[/B][BR]制导SS-N-22的音乐台雷达居然是超视距雷达?!小生不解,哪位高手能解释一下?
偶也不懂,但现代舰船某B期曾经讲过一点,偶不用功读,忘了。啊啊啊啊
理论上说超过40KM以上的都可以叫超视距,现代上的音乐台是制导SS-N-22的,而SS-N-22的射程达到120KM以上,用音乐台无需中继制导。
再说第N+1遍,乐台只是超地平线探测,提供目标位置信息,不要把它称为SS-N-22的制导雷达!
超视距是40公里啊[em06][em06][em06]
[B]以下是引用[I]耗子药煮面[/I]在2005-10-22 19:23:00的发言:[/B][BR]超视距是40公里啊[em06][em06][em06]

上面又有兄弟被面叔抓住尾巴了,放木头出来狠狠咬啊,哈哈……
我觉得还是说超地平线比较合适[em04]
但是不少论坛上都说月台雷达在SS-N-22弹道末段起照射目标的作用.
不过好多资料都有出入,一个很牛的人说该雷达是多舰协同定位超视距目标用的.先生能否多讲几句?
[B]以下是引用[I]ddg167[/I]在2005-10-22 19:30:00的发言:[/B][BR]]
上面又有兄弟被面叔抓住尾巴了,放木头出来狠狠咬啊,哈哈……
我觉得还是说超地平线比较合适[em04]

得罪你疯婆子哦,167,人家之所以搞不清蛤蟆叫超地/海平线 和 超视距 的区别,还不是吃鸟面叔的面造成的,你不也是吃了他那个黑心萝卜才变成现在这个披头散发地臭样子???
[em13][em13][em13][em13][em13][em13][em13][em13][em13][em13][em13][em13]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2 20:20:21编辑过]
愚蠢的ww~~~
WW的科普读物么~~~~~~不花钱我还是愿意读的~~哈哈`~
[B]以下是引用[I]龙盾[/I]在2005-10-23 10:18:00的发言:[/B][BR]愚蠢的ww~~~

受限于资料、立场出现谬误恐怕难免,兄弟怎可随意开骂?昨天没看完楼主转的文章,只是看了各位的回帖。况且此文中也有合理的地方啊,再说大陆的垃圾文章还不一样是大把?反对这种歧视!
别的不说,原作者比较清楚地注明了自己引用的资料,光这点就很值得大家学习!试问论坛上各位的发言,能够言之有据、言之有物的又有几个?大家还是反省自己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