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寄托大国雄心 印度要造航母 韩国要研制核潜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4:55:31
春节期间,有两条周边国家的军事消息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一是印度国防部官员豪气冲天地说:“印度40多年来进口航母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因为印度要自己造航母了”;另一条是韩国最大的报纸《朝鲜日报》透露,韩国有一个30人的专门小组正在研制核潜艇。航母和核潜艇都是极具冲击力的字眼,亚洲水域又是非常敏感的水域,人们担心,印韩等国争相发展海上军事力量有可能引发亚太地区新一轮军备竞赛。


  

印度酝酿已久初具研制能力

  继1月20日与俄罗斯签署购买“戈尔什科夫元帅”号航空母舰的协议后,印度近日又宣布将自行制造一艘比“戈尔什科夫元帅”小一号的航母。据《新印度时报》23日报道,印国防部已正式将其命名为“蓝天卫士”号。

  印度自行制造航母的计划可以说是酝酿已久。据印度媒体透露,自1997年起,印度海军便开始在科钦造船厂进行自制航母的准备工作,迄今已耗资450万美元用于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印国防部的计划,“蓝天卫士”长250米,排水量为3.75万吨,建造时间大约需要8到10年。印国防部官员非常自信地说,印度目前已具备了造航母的能力,“蓝天卫士”诞生后,印度将不再进口航母。据印度海军司令部估计,印度将在本世纪40年代末“戈尔什科夫元帅”号服役期满之前,自行制造出两艘航母。

  印度舰船工业从20世纪70年代起步,现已初具规模。为了提高武器装备的自行研制能力,印度大力加强本国的军事制造业与武器装备的科研力量,陆续建造与扩建了各种造船厂。目前,印度自行设计建造了1200吨小型护卫舰,能建造5000吨级驱逐舰,仿制常规潜艇,还具有较强的系统装配能力。马扎冈造船公司、加登里奇造船与工程公司、果阿造船公司、科钦造船公司等,是印度主要的舰艇制造企业。印度政府1998年7月就同意由科钦造船公司承建航母,该公司目前还只能建造2万吨级的轻型航母。印度在自行研发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求国外的技术帮助。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海军造船局(DCN)就曾为印度设计了一艘排水量为2.8万吨的防空型航母,印度现在建造的航母便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据说,法国海军造船局将在印度新型航母的设计和建造中提供技术帮助。因此,分析人士认为,印度在技术方面已经具备了造航母的能力。

  

寄托大国雄心,想当海军四强

  自1947年独立以来,印度历届政府都把跻身世界大国行列作为其长远战略目标。发展航母与核武器,是印度国家战略和民族心理的两大情结,最能激发印度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虽然发展和维护航母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且耗资巨大,但印度媒体透露出本国要自制航母的消息后,大多数印度人还是感到兴奋和自豪。

  对于印度海军来说,发展航母的意义更不一般,因为印度地处南亚次大陆,三面环海,其海上力量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长期以来,印度视印度洋为“命运之洋”、“未来之洋”,并努力将其变为“印度之洋”。在“东进、西出、南下”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印度谋求海上军事大国的欲望日益强烈。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加紧实施“印度洋控制战略”和“蓝水工程”计划,加强海军远洋进攻能力建设,建立起一支具备远洋作战能力的“蓝水海军”。在这些宏大的战略计划中,航母的发展都处在中心地位。印度海军高级军官直言,印度必须加快海军现代化建设,力争尽早进入世界海军四强。

  印度已宣布自己是世界上第五个能制造航母的国家。目前,印度已拥有海上作战人员6万余名,拥有一艘从英国进口的航母以及其他作战舰艇140余艘,其中包括14艘潜艇,其总体实力位居世界第七,在印度洋沿岸36个国家中独占鳌头。据印度海军司令部估计,2010年以后,印度海军将同时拥有3艘航空母舰,并将发展成3支具有强大远洋作战能力的航母战斗群。

  

韩国潜艇计划,引起多种猜测

  1月26日,《朝鲜日报》援引韩国政府高级官员的话称,韩国海军自2003年起就组织了一个由30名专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准备在2006年之前敲定4000吨级核动力潜艇的主要方案,从2007年开始正式启动核动力潜艇的制造工程,并于2012年起在韩国近海海域部署核动力潜艇,以应对来自“强大邻国”的威胁。该消息见报后立即引起舆论大哗。韩国国防部负责军备发展的官员赶紧向媒体辩解说,韩国国防部的确正在研制新一代军用潜艇,但军方研制的只是一种3500吨级的潜艇,其研制工作将于2004年至2005年间开始,韩国独立研制核潜艇“似乎不太可能”。

  对此,舆论普遍认为,在韩国核潜艇发展计划问题上,尽管《朝鲜日报》的有关报道与韩国防部官员的讲话在潜艇吨位级别、部署时间以及动力类型方面有所出入,但韩国加大投入发展潜艇力量已是不争的事实,该计划势必为日益复杂的东北亚安全形势增添新的变数。

  

强调“自主防务”,针对“强大邻国”

  近年来,为提高在地区安全问题上的发言权,同时顾及韩国内日渐高涨的反美情绪,坚持“自主防务政策”逐渐成为韩国政府在防务问题上的共识。为实行“自主防务”政策,韩国把增加国防开支和以提高韩军战斗力为目标的新武器引进与开发作为国防建设的主要内容。在韩国国防部正在拟订的武器现代化计划中,建造新型潜艇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与此同时,东北亚安全局势渐趋复杂,其中朝鲜核问题久拖不决、美国开始调整驻韩美军以及日本积极调整防务构想都在刺激着韩国政府的安全神经。在上述三种态势中,来自日本方面的挑战可能最为直接。2003年12月20日,日本《东京新闻》发表评论指出,日本政府及有关方面近日的一系列决定表明,日本开始调整基本防务构想,改变专守防卫政策。根据《朝鲜日报》的报道,韩国发展核动力潜艇是“在强大邻国的安全威胁下保卫国家独立”计划的一部分。该报在诠释“强大邻国”一词时着重提到了日本。

  对于该计划的可行性,本报驻韩国特派记者徐宝康认为,虽然韩国已经拥有16座核电站,但最核心的技术仍掌握在美国人手中;从政治上讲,朝鲜半岛无核化已成为有关大国处理半岛问题的共识,韩国的核潜艇计划势必受到各国的反对;从资金上来看,韩国的当务之急是把美军南移的几十亿美元费用拿出来,再把韩军部署到前沿,韩国当前能否有足够的资金来发展核潜艇令人怀疑。

  

亚洲水域敏感,警惕军备竞赛

  分析人士指出,亚洲水域是一片非常敏感的水域,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国在此都有着重要的安全利益。因此,印度的航母工程和韩国的潜艇计划都将不可避免地引起有关国家的密切关注和防范。

  在考察国际军备竞赛问题上,“行动—反应”分析模型是最为经典的观察方法,大多数对军备竞赛的定义都来自于这一模型。其基本含义是,国家加强军备的原因是它们认为受到了其他国家的威胁,军备竞赛的动力主要是由国家的外部因素所推动的。任何潜在的敌对国家增强军事力量的行动,在其他国家看来都是威胁的增大,这使它们作出反应,增强它们自己的军事力量。印度发展航母是想当海洋大国,韩国发展潜艇是加强防卫能力,但它们的“行动”都有可能引发周边国家的“连锁反应”。(特约记者曹永胜冀孝齐)

  《环球时报》2004年01月30日春节期间,有两条周边国家的军事消息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一是印度国防部官员豪气冲天地说:“印度40多年来进口航母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因为印度要自己造航母了”;另一条是韩国最大的报纸《朝鲜日报》透露,韩国有一个30人的专门小组正在研制核潜艇。航母和核潜艇都是极具冲击力的字眼,亚洲水域又是非常敏感的水域,人们担心,印韩等国争相发展海上军事力量有可能引发亚太地区新一轮军备竞赛。


  

印度酝酿已久初具研制能力

  继1月20日与俄罗斯签署购买“戈尔什科夫元帅”号航空母舰的协议后,印度近日又宣布将自行制造一艘比“戈尔什科夫元帅”小一号的航母。据《新印度时报》23日报道,印国防部已正式将其命名为“蓝天卫士”号。

  印度自行制造航母的计划可以说是酝酿已久。据印度媒体透露,自1997年起,印度海军便开始在科钦造船厂进行自制航母的准备工作,迄今已耗资450万美元用于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印国防部的计划,“蓝天卫士”长250米,排水量为3.75万吨,建造时间大约需要8到10年。印国防部官员非常自信地说,印度目前已具备了造航母的能力,“蓝天卫士”诞生后,印度将不再进口航母。据印度海军司令部估计,印度将在本世纪40年代末“戈尔什科夫元帅”号服役期满之前,自行制造出两艘航母。

  印度舰船工业从20世纪70年代起步,现已初具规模。为了提高武器装备的自行研制能力,印度大力加强本国的军事制造业与武器装备的科研力量,陆续建造与扩建了各种造船厂。目前,印度自行设计建造了1200吨小型护卫舰,能建造5000吨级驱逐舰,仿制常规潜艇,还具有较强的系统装配能力。马扎冈造船公司、加登里奇造船与工程公司、果阿造船公司、科钦造船公司等,是印度主要的舰艇制造企业。印度政府1998年7月就同意由科钦造船公司承建航母,该公司目前还只能建造2万吨级的轻型航母。印度在自行研发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求国外的技术帮助。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海军造船局(DCN)就曾为印度设计了一艘排水量为2.8万吨的防空型航母,印度现在建造的航母便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据说,法国海军造船局将在印度新型航母的设计和建造中提供技术帮助。因此,分析人士认为,印度在技术方面已经具备了造航母的能力。

  

寄托大国雄心,想当海军四强

  自1947年独立以来,印度历届政府都把跻身世界大国行列作为其长远战略目标。发展航母与核武器,是印度国家战略和民族心理的两大情结,最能激发印度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虽然发展和维护航母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且耗资巨大,但印度媒体透露出本国要自制航母的消息后,大多数印度人还是感到兴奋和自豪。

  对于印度海军来说,发展航母的意义更不一般,因为印度地处南亚次大陆,三面环海,其海上力量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长期以来,印度视印度洋为“命运之洋”、“未来之洋”,并努力将其变为“印度之洋”。在“东进、西出、南下”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印度谋求海上军事大国的欲望日益强烈。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加紧实施“印度洋控制战略”和“蓝水工程”计划,加强海军远洋进攻能力建设,建立起一支具备远洋作战能力的“蓝水海军”。在这些宏大的战略计划中,航母的发展都处在中心地位。印度海军高级军官直言,印度必须加快海军现代化建设,力争尽早进入世界海军四强。

  印度已宣布自己是世界上第五个能制造航母的国家。目前,印度已拥有海上作战人员6万余名,拥有一艘从英国进口的航母以及其他作战舰艇140余艘,其中包括14艘潜艇,其总体实力位居世界第七,在印度洋沿岸36个国家中独占鳌头。据印度海军司令部估计,2010年以后,印度海军将同时拥有3艘航空母舰,并将发展成3支具有强大远洋作战能力的航母战斗群。

  

韩国潜艇计划,引起多种猜测

  1月26日,《朝鲜日报》援引韩国政府高级官员的话称,韩国海军自2003年起就组织了一个由30名专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准备在2006年之前敲定4000吨级核动力潜艇的主要方案,从2007年开始正式启动核动力潜艇的制造工程,并于2012年起在韩国近海海域部署核动力潜艇,以应对来自“强大邻国”的威胁。该消息见报后立即引起舆论大哗。韩国国防部负责军备发展的官员赶紧向媒体辩解说,韩国国防部的确正在研制新一代军用潜艇,但军方研制的只是一种3500吨级的潜艇,其研制工作将于2004年至2005年间开始,韩国独立研制核潜艇“似乎不太可能”。

  对此,舆论普遍认为,在韩国核潜艇发展计划问题上,尽管《朝鲜日报》的有关报道与韩国防部官员的讲话在潜艇吨位级别、部署时间以及动力类型方面有所出入,但韩国加大投入发展潜艇力量已是不争的事实,该计划势必为日益复杂的东北亚安全形势增添新的变数。

  

强调“自主防务”,针对“强大邻国”

  近年来,为提高在地区安全问题上的发言权,同时顾及韩国内日渐高涨的反美情绪,坚持“自主防务政策”逐渐成为韩国政府在防务问题上的共识。为实行“自主防务”政策,韩国把增加国防开支和以提高韩军战斗力为目标的新武器引进与开发作为国防建设的主要内容。在韩国国防部正在拟订的武器现代化计划中,建造新型潜艇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与此同时,东北亚安全局势渐趋复杂,其中朝鲜核问题久拖不决、美国开始调整驻韩美军以及日本积极调整防务构想都在刺激着韩国政府的安全神经。在上述三种态势中,来自日本方面的挑战可能最为直接。2003年12月20日,日本《东京新闻》发表评论指出,日本政府及有关方面近日的一系列决定表明,日本开始调整基本防务构想,改变专守防卫政策。根据《朝鲜日报》的报道,韩国发展核动力潜艇是“在强大邻国的安全威胁下保卫国家独立”计划的一部分。该报在诠释“强大邻国”一词时着重提到了日本。

  对于该计划的可行性,本报驻韩国特派记者徐宝康认为,虽然韩国已经拥有16座核电站,但最核心的技术仍掌握在美国人手中;从政治上讲,朝鲜半岛无核化已成为有关大国处理半岛问题的共识,韩国的核潜艇计划势必受到各国的反对;从资金上来看,韩国的当务之急是把美军南移的几十亿美元费用拿出来,再把韩军部署到前沿,韩国当前能否有足够的资金来发展核潜艇令人怀疑。

  

亚洲水域敏感,警惕军备竞赛

  分析人士指出,亚洲水域是一片非常敏感的水域,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国在此都有着重要的安全利益。因此,印度的航母工程和韩国的潜艇计划都将不可避免地引起有关国家的密切关注和防范。

  在考察国际军备竞赛问题上,“行动—反应”分析模型是最为经典的观察方法,大多数对军备竞赛的定义都来自于这一模型。其基本含义是,国家加强军备的原因是它们认为受到了其他国家的威胁,军备竞赛的动力主要是由国家的外部因素所推动的。任何潜在的敌对国家增强军事力量的行动,在其他国家看来都是威胁的增大,这使它们作出反应,增强它们自己的军事力量。印度发展航母是想当海洋大国,韩国发展潜艇是加强防卫能力,但它们的“行动”都有可能引发周边国家的“连锁反应”。(特约记者曹永胜冀孝齐)

  《环球时报》2004年01月30日
本贴转自舰船知识。
如果仅从印度自身来讲,作为一个地区性大国以及未来的世界性大国,自行生产及装备航母本也正常,尽管我心里并不痛快,但是事实就是如此;而对于韩国而言,其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他们选择了一个极其敏感的时期,因此,对于可能引起的后果我们应该予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