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双品牌战略的威力有多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2:37:00
上汽和南汽兼并重组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双方在自主品牌项目上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共享。问题是,南汽方面曾经表示,保留“名爵”品牌是谈判的底线,而继续发展“荣威”品牌同样是上汽坚持的原则。既要有联合之实,又要照顾双方的立场,充分尊重两者均倾注了大量心血的自主项目,确实颇费脑筋。

      鉴于此,上汽和南汽似乎已经有了初步的解决方案,最近据媒体报道,“南汽集团在与上汽沟通并听取了江苏省有关方面的意见后,考虑南汽MG与上汽荣威进行联合,以联合后的子公司模式进行运作。从分工上看,名爵将更加侧重于出口,而荣威更注重国内市场。”

      可以想象,上、南合作后名爵和荣威将有全新的解释,那就是由MG蘖生两个子品牌——“MG名爵”和“MG荣威”,它们的联合母公司名称很可能是“MG荣威”或者“名爵荣威”。至此,上、南的自主品牌项目,穿越了互相仇视与冲突的敌对状态,从坐下来谈判到握手言欢、共谋发展,基于MG的双品牌战略将正式启动。

      据笔者分析,两者联合后的最大受益者应该是荣威。在竞购英国MG罗孚的过程中,虽然上汽获得了关键的技术内容,但却没有争得半点MG罗孚的名分。在商标使用权上,福特利用优先权购买了罗孚(ROVER),南汽得到了MG,上汽无奈之下只好打擦边球,利用罗孚的谐音,创造性地发明了荣威(ROEWE)。

      长期以来,荣威受到“名不正则言不顺”的影响,其身份颇受海内外的质疑,新车上市后感觉更加明显。好在上汽的营销能力了得,荣威才取得了差强人意的成绩。假如上汽真的拥有了罗孚,荣威就不会那么谦恭有节了,恐怕也不会跟南汽坐在一起。通过与南汽的联合,荣威终于找到了“正名”,凭借MG的一半影响,荣威足可以发挥自己的威力。

      其实自从上汽自创了荣威品牌之后,一直在苦苦寻找归属感,这种寻找甚至到了不切实际的地步。这样说是因为上汽曾经要把韩国双龙跟荣威捆绑在一起,打造所谓的双品牌。上汽的考虑有几点,比如双龙也是高档车品牌,可以充分利用双龙的海外销售渠道,再就是幻想可以从双龙引进核心技术(遭双龙罢工抵制)。甚至在今年的六月份,舆论还在盛传上汽将借双龙实现出口海外市场。

      名爵与荣威的联合存在四大关键问题,一是名分层面上的,二是销售层面上的,三是技术层面上的,四是生产层面上的。与南汽的联合首先解决了困扰上汽的名分上的难题,虽然MG将为名爵和荣威所共有,它所带来的无形资产是不可估量的。另外,名爵和荣威主攻市场的不同分工,回避了荣威在海外市场阻力重重的弱点。而假如可以借助南汽的英国和国内的生产平台,荣威还可以实现借船出海、借鸡生蛋。

      剩下的就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这向来就是个敏感的话题。上汽和南汽都掌握了一定的MG罗孚的核心技术,要让它们共享这些技术资源存在很大的难度。特别是对于南汽来说,一旦失去自己所占有的车型技术,就意味着名爵品牌被淘空,失去了实际意义。显然,上汽也没有那么慷慨拿自己的荣威技术跟南汽分享。根据媒体透露的消息,双方只是在销售上的分工就是这种若即若离、表面和好而又避免深层冲突的表现。

      MG实现双品牌战略,本着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名爵在国外有基础,国内做得有些勉强;荣威在国内正在稳步上升,国外市场却是空白。MG双品牌在销售市场方面的不同侧重,让名爵和荣威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并且心无旁骛地去开掘适合自己的市场。不可否认的是,名爵也会有国内市场,荣威也会有海外市场,两者怎样处理它们之间的竞争关系?笔者认为,在联合的前提下,它们完全可以在销售渠道整合、产品分类和定位等方面进行调和。

      还是那句话,合则两利,不管是荣威做得好,还是名爵做得好,都是MG的功劳,MG的国际品牌形象重塑之后,对两者的发展也是极大的促进。此番联合,除了让两个分品牌比翼齐飞,MG在中国也算有了一个美好的交待,给消费者圆了一个完整的印象,这对中国企业运作国际品牌具有很好的示范意义。
来源:http://bbs.cjdby.net/forumdisplay.php?fid=77上汽和南汽兼并重组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双方在自主品牌项目上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共享。问题是,南汽方面曾经表示,保留“名爵”品牌是谈判的底线,而继续发展“荣威”品牌同样是上汽坚持的原则。既要有联合之实,又要照顾双方的立场,充分尊重两者均倾注了大量心血的自主项目,确实颇费脑筋。

      鉴于此,上汽和南汽似乎已经有了初步的解决方案,最近据媒体报道,“南汽集团在与上汽沟通并听取了江苏省有关方面的意见后,考虑南汽MG与上汽荣威进行联合,以联合后的子公司模式进行运作。从分工上看,名爵将更加侧重于出口,而荣威更注重国内市场。”

      可以想象,上、南合作后名爵和荣威将有全新的解释,那就是由MG蘖生两个子品牌——“MG名爵”和“MG荣威”,它们的联合母公司名称很可能是“MG荣威”或者“名爵荣威”。至此,上、南的自主品牌项目,穿越了互相仇视与冲突的敌对状态,从坐下来谈判到握手言欢、共谋发展,基于MG的双品牌战略将正式启动。

      据笔者分析,两者联合后的最大受益者应该是荣威。在竞购英国MG罗孚的过程中,虽然上汽获得了关键的技术内容,但却没有争得半点MG罗孚的名分。在商标使用权上,福特利用优先权购买了罗孚(ROVER),南汽得到了MG,上汽无奈之下只好打擦边球,利用罗孚的谐音,创造性地发明了荣威(ROEWE)。

      长期以来,荣威受到“名不正则言不顺”的影响,其身份颇受海内外的质疑,新车上市后感觉更加明显。好在上汽的营销能力了得,荣威才取得了差强人意的成绩。假如上汽真的拥有了罗孚,荣威就不会那么谦恭有节了,恐怕也不会跟南汽坐在一起。通过与南汽的联合,荣威终于找到了“正名”,凭借MG的一半影响,荣威足可以发挥自己的威力。

      其实自从上汽自创了荣威品牌之后,一直在苦苦寻找归属感,这种寻找甚至到了不切实际的地步。这样说是因为上汽曾经要把韩国双龙跟荣威捆绑在一起,打造所谓的双品牌。上汽的考虑有几点,比如双龙也是高档车品牌,可以充分利用双龙的海外销售渠道,再就是幻想可以从双龙引进核心技术(遭双龙罢工抵制)。甚至在今年的六月份,舆论还在盛传上汽将借双龙实现出口海外市场。

      名爵与荣威的联合存在四大关键问题,一是名分层面上的,二是销售层面上的,三是技术层面上的,四是生产层面上的。与南汽的联合首先解决了困扰上汽的名分上的难题,虽然MG将为名爵和荣威所共有,它所带来的无形资产是不可估量的。另外,名爵和荣威主攻市场的不同分工,回避了荣威在海外市场阻力重重的弱点。而假如可以借助南汽的英国和国内的生产平台,荣威还可以实现借船出海、借鸡生蛋。

      剩下的就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这向来就是个敏感的话题。上汽和南汽都掌握了一定的MG罗孚的核心技术,要让它们共享这些技术资源存在很大的难度。特别是对于南汽来说,一旦失去自己所占有的车型技术,就意味着名爵品牌被淘空,失去了实际意义。显然,上汽也没有那么慷慨拿自己的荣威技术跟南汽分享。根据媒体透露的消息,双方只是在销售上的分工就是这种若即若离、表面和好而又避免深层冲突的表现。

      MG实现双品牌战略,本着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名爵在国外有基础,国内做得有些勉强;荣威在国内正在稳步上升,国外市场却是空白。MG双品牌在销售市场方面的不同侧重,让名爵和荣威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并且心无旁骛地去开掘适合自己的市场。不可否认的是,名爵也会有国内市场,荣威也会有海外市场,两者怎样处理它们之间的竞争关系?笔者认为,在联合的前提下,它们完全可以在销售渠道整合、产品分类和定位等方面进行调和。

      还是那句话,合则两利,不管是荣威做得好,还是名爵做得好,都是MG的功劳,MG的国际品牌形象重塑之后,对两者的发展也是极大的促进。此番联合,除了让两个分品牌比翼齐飞,MG在中国也算有了一个美好的交待,给消费者圆了一个完整的印象,这对中国企业运作国际品牌具有很好的示范意义。
来源:http://bbs.cjdby.net/forumdisplay.php?fid=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