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方输华设备暗中设定错误参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3 23:58:47
日方输华设备暗中设定错误参数            



15年前,安阳彩色显像管玻壳有限公司刚建成,作为主要技术输出者和项目总承包的日方专家预言:他们撤出后不出三个月,安玻就将停产关门!

残酷的现实摆在了安彩面前:生产出的数十万套产品迟迟得不到用户认可,炉子又不能停,每天要“烧掉”人民币80万元。在自觉不自觉的崇洋迷外心理的支配下,日方专家说中国滚桶不行,就赶快进口日本滚桶;说中国研磨材料不行,就不惜花外汇从日本进口火山灰……但是,专家换了一批又一批,产品却越积越多。到1991年,产成品积压高达1.75亿元,企业到了崩溃的边缘。

其实,作为技术输出方,日方既在输出技术时留足了“后手”,又在技术设备的安装、调试过程中,有意无意埋下许多“暗钉子”。如检测锥的量轨比正常值偏高了0.1毫米,生产出的锥就始终偏心;锥和屏模具的设定值,一个取上限一个取下限,使用时就大量暴缩。

时任公司总经理的李留恩亲自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日夜攻关,发现和解决了“屏锥周边设定公差错位”等一系列技术问题,掌握了模具毛坯国产化、模具开发软件等关键技术,生产线上的“暗钉子”一个个被拔掉。

单靠引进,没有自主开发能力,永远受制于人。安彩几乎对所有引进的技术和设备都进行了改进、改造和创新,使一期工程的实际生产能力很快超过了原设计能力的80%,走出了重复引进的旧巢。

从全套引进技术到完全自主开发,安彩的四期工程经过三步大跨越,逐步实现了“专业化、规模化、核心化”。第一步从引进技术的21英寸以下小屏幕玻壳,跨越到自主开发的25英寸中屏幕玻壳;第二步从25英寸中屏幕玻壳,跨越到自主开发的29英寸大屏幕玻壳;第三步从29英寸大屏幕玻壳,再跨越到自主开发的34英寸特大屏幕玻壳。在不断地自主开发和技术革新的过程中,安彩逐步掌握了玻壳制造的核心技术。

只有拥有自主核心技术,才能进入自由王国

如果说安彩创业之初挑战“日本老师”,走自我发展之路是第一次浴血奋战的话,第二次浴血奋战则是安彩人在家门口进行的国际竞争。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旭硝子公司、NEG公司相继控股石家庄玻壳厂和上海玻壳厂,韩国三星公司则兼并深圳中康玻壳公司,安彩公司被三面包围,一场家门口的国际较量开始了。

安彩在同国外三大玻壳企业的较量中,通过“信息化兼并”“数字化整合”,在成都和天津快速布上两个“棋子”,与安彩形成三点一线相连的态势。这一举措不仅使严重亏损、即将倒闭的大型国企起死回生,还成功地打破了外国公司的包围。

成都红光集团是我国最早生产黑白显像管和玻壳的企业,“七五”期间与安彩同时从日本引进彩色玻壳生产线,但产品质量一直没有达到设计水平,难以适应市场竞争,1998年企业被迫停产。1999年10月,安彩兼并红光成立安成公司后,当年12月就生产出第一批合格产品。天津津京玻壳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黑白显像管玻壳、单色显示管玻壳生产企业,由于市场和产品结构等方面的原因,一直开工不足,单色显示管玻壳生产线则处于停产状态。安彩与津京各出资50%成立安津公司,将单色玻壳生产线改造为彩色玻壳生产线,企业很快扭亏为盈。

那些沉睡的生产线在别人眼里是“废铜烂铁”,到了安彩人手里就成了宝贝。别人百思不得其解,安彩集团总裁李留恩一言以蔽之:信息化兼并。

兼并是企业扩张规模、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常规做法是注入资金、设备,派出人员接收、管理,使被兼并企业闲置的资源重新得到利用。而信息化兼并,形象地说就是把安彩的核心技术、管理模式编制成“软件包”,再“复制”“粘贴”到其他厂家,“克隆”出一个个新的安彩。

安彩几年前就开始了信息化工作,实现了信息资源和技术成果在所有成员企业的共享,这是他们玩转“信息魔方”的秘诀。以被称为彩玻核心技术和“产床”的模具为例,如果安成或安津发现模具出现问题,只要通过信息局域网、模具数据库和模具智能专家系统,把测量数据传到安彩,安彩会诊后把修正的数据传回去,他们“照方抓药”就行了。

只有做大做强,才有与世界巨擘的平等对话

安彩集团收购的美国康宁公司的9条生产线,近日将从美国装船起运,今年组装投产后,安彩集团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玻壳制造商。

美国康宁公司创建于1851年,2000年在《财富》杂志所列全球500家大企业中名列第252位。公司产品除用于计算机、电视屏及其它信息显示屏的玻璃产品外,还有光纤、光电产品和光学、陶瓷材料等。作为玻壳的发明者,康宁公司的玻壳生产已有68年的历史,主要生产25英寸以上的彩电玻壳。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制造的骇人听闻的“蜗牛事件”,就缘于这家公司赠送的吉祥物。

由于其9条玻壳生产线出现亏损,2002年8月,康宁公司开始与安彩集团进行接触,派出高层人员专程到安彩考察,2003年4月又邀请安彩总裁李留恩去美国实地考察。康宁公司用专机把李留恩从费城接到康宁市,通过谈判确定了战略合作的框架。随后康宁公司一位常务董事率领6人小组飞赴中国,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协议。9条报价1.5亿美元的生产线,安彩仅用4990万美元就全部买下。

回想与康宁公司的合作,李留恩有太多的感慨。20年前,李留恩作为安阳玻壳的筹建负责人,曾到康宁公司考察。“当时由于我们连当学生都不够格,康宁公司的确是门难进、脸难看。”李留恩回忆说,1984年底他带领28人到康宁,为了把在公司总部停4天、到生产线看2天的日程,改为在公司总部停2天、到生产线看4天,考察团一直争取到晚上9点多,连饭都没有吃上。

美国康宁公司是玻壳行业的老祖宗,它的生产线不给日本、韩国,而选中安彩作为合作伙伴,并在将来的液晶玻璃、等离子玻璃基板等方面的合作也认准了安彩。如果安彩集团没有做大做强的底子,没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没有自我创新的研发能力,也就没有与世界同业强手平起平坐对话的资本,更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日方输华设备暗中设定错误参数            



15年前,安阳彩色显像管玻壳有限公司刚建成,作为主要技术输出者和项目总承包的日方专家预言:他们撤出后不出三个月,安玻就将停产关门!

残酷的现实摆在了安彩面前:生产出的数十万套产品迟迟得不到用户认可,炉子又不能停,每天要“烧掉”人民币80万元。在自觉不自觉的崇洋迷外心理的支配下,日方专家说中国滚桶不行,就赶快进口日本滚桶;说中国研磨材料不行,就不惜花外汇从日本进口火山灰……但是,专家换了一批又一批,产品却越积越多。到1991年,产成品积压高达1.75亿元,企业到了崩溃的边缘。

其实,作为技术输出方,日方既在输出技术时留足了“后手”,又在技术设备的安装、调试过程中,有意无意埋下许多“暗钉子”。如检测锥的量轨比正常值偏高了0.1毫米,生产出的锥就始终偏心;锥和屏模具的设定值,一个取上限一个取下限,使用时就大量暴缩。

时任公司总经理的李留恩亲自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日夜攻关,发现和解决了“屏锥周边设定公差错位”等一系列技术问题,掌握了模具毛坯国产化、模具开发软件等关键技术,生产线上的“暗钉子”一个个被拔掉。

单靠引进,没有自主开发能力,永远受制于人。安彩几乎对所有引进的技术和设备都进行了改进、改造和创新,使一期工程的实际生产能力很快超过了原设计能力的80%,走出了重复引进的旧巢。

从全套引进技术到完全自主开发,安彩的四期工程经过三步大跨越,逐步实现了“专业化、规模化、核心化”。第一步从引进技术的21英寸以下小屏幕玻壳,跨越到自主开发的25英寸中屏幕玻壳;第二步从25英寸中屏幕玻壳,跨越到自主开发的29英寸大屏幕玻壳;第三步从29英寸大屏幕玻壳,再跨越到自主开发的34英寸特大屏幕玻壳。在不断地自主开发和技术革新的过程中,安彩逐步掌握了玻壳制造的核心技术。

只有拥有自主核心技术,才能进入自由王国

如果说安彩创业之初挑战“日本老师”,走自我发展之路是第一次浴血奋战的话,第二次浴血奋战则是安彩人在家门口进行的国际竞争。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旭硝子公司、NEG公司相继控股石家庄玻壳厂和上海玻壳厂,韩国三星公司则兼并深圳中康玻壳公司,安彩公司被三面包围,一场家门口的国际较量开始了。

安彩在同国外三大玻壳企业的较量中,通过“信息化兼并”“数字化整合”,在成都和天津快速布上两个“棋子”,与安彩形成三点一线相连的态势。这一举措不仅使严重亏损、即将倒闭的大型国企起死回生,还成功地打破了外国公司的包围。

成都红光集团是我国最早生产黑白显像管和玻壳的企业,“七五”期间与安彩同时从日本引进彩色玻壳生产线,但产品质量一直没有达到设计水平,难以适应市场竞争,1998年企业被迫停产。1999年10月,安彩兼并红光成立安成公司后,当年12月就生产出第一批合格产品。天津津京玻壳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黑白显像管玻壳、单色显示管玻壳生产企业,由于市场和产品结构等方面的原因,一直开工不足,单色显示管玻壳生产线则处于停产状态。安彩与津京各出资50%成立安津公司,将单色玻壳生产线改造为彩色玻壳生产线,企业很快扭亏为盈。

那些沉睡的生产线在别人眼里是“废铜烂铁”,到了安彩人手里就成了宝贝。别人百思不得其解,安彩集团总裁李留恩一言以蔽之:信息化兼并。

兼并是企业扩张规模、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常规做法是注入资金、设备,派出人员接收、管理,使被兼并企业闲置的资源重新得到利用。而信息化兼并,形象地说就是把安彩的核心技术、管理模式编制成“软件包”,再“复制”“粘贴”到其他厂家,“克隆”出一个个新的安彩。

安彩几年前就开始了信息化工作,实现了信息资源和技术成果在所有成员企业的共享,这是他们玩转“信息魔方”的秘诀。以被称为彩玻核心技术和“产床”的模具为例,如果安成或安津发现模具出现问题,只要通过信息局域网、模具数据库和模具智能专家系统,把测量数据传到安彩,安彩会诊后把修正的数据传回去,他们“照方抓药”就行了。

只有做大做强,才有与世界巨擘的平等对话

安彩集团收购的美国康宁公司的9条生产线,近日将从美国装船起运,今年组装投产后,安彩集团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玻壳制造商。

美国康宁公司创建于1851年,2000年在《财富》杂志所列全球500家大企业中名列第252位。公司产品除用于计算机、电视屏及其它信息显示屏的玻璃产品外,还有光纤、光电产品和光学、陶瓷材料等。作为玻壳的发明者,康宁公司的玻壳生产已有68年的历史,主要生产25英寸以上的彩电玻壳。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制造的骇人听闻的“蜗牛事件”,就缘于这家公司赠送的吉祥物。

由于其9条玻壳生产线出现亏损,2002年8月,康宁公司开始与安彩集团进行接触,派出高层人员专程到安彩考察,2003年4月又邀请安彩总裁李留恩去美国实地考察。康宁公司用专机把李留恩从费城接到康宁市,通过谈判确定了战略合作的框架。随后康宁公司一位常务董事率领6人小组飞赴中国,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协议。9条报价1.5亿美元的生产线,安彩仅用4990万美元就全部买下。

回想与康宁公司的合作,李留恩有太多的感慨。20年前,李留恩作为安阳玻壳的筹建负责人,曾到康宁公司考察。“当时由于我们连当学生都不够格,康宁公司的确是门难进、脸难看。”李留恩回忆说,1984年底他带领28人到康宁,为了把在公司总部停4天、到生产线看2天的日程,改为在公司总部停2天、到生产线看4天,考察团一直争取到晚上9点多,连饭都没有吃上。

美国康宁公司是玻壳行业的老祖宗,它的生产线不给日本、韩国,而选中安彩作为合作伙伴,并在将来的液晶玻璃、等离子玻璃基板等方面的合作也认准了安彩。如果安彩集团没有做大做强的底子,没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没有自我创新的研发能力,也就没有与世界同业强手平起平坐对话的资本,更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狗日的小日本!!!国人当自强!!!
小日本是不可以信赖的。
This is "引进",很多地方政府把这个作为“政绩工程”!如广州
"美国康宁公司是玻壳行业的老祖宗,它的生产线不给日本、韩国,而选中安彩作为合作伙伴,并在将来的液晶玻璃、等离子玻璃基板等方面的合作也认准了安彩。如果安彩集团没有做大做强的底子,没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没有自我创新的研发能力,也就没有与世界同业强手平起平坐对话的资本,更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是日本、韩国不要吧
狗日的终究不是什么好人阿,杀了痛快
小日本不是第一次用这招了
什么时候把咱们自己造的生产线卖给康宁,韩国,小日本的时候才叫领先
任何一个国家在这样的商业交易上难免留一手,不仅仅是日本。我们必须把技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不会守制于人。
唉!那又有什么办法!国内的技术根本不行。希望有一天我们有自己的核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