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圆飞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1:41:29
航空知识2007.02

  李福林 陈永楷



  2004年2月2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这座中国和世界瞩目的庄严殿堂,又一次灯火辉煌,万头攒动-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正在隆重举行。

  当72岁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从胡锦涛主席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和奖金时,雷鸣般的掌声持久地响彻整个会场。自我国设立500万元科技大奖以来,这是航天界代表首次获得该项殊荣。"荣誉属于整个群体,我是代表大家领奖的",面对众多闪烁的荧光灯,王永志谦逊地说。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参加我国第一代战略火箭研制开始,到本世纪初把中国第一位航天员送上太空,圆了中国人千年的飞天梦,王永志是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见证者和开拓者之一 :   
3J\oPJ!  
  人类的航天史是一部集中了人类智慧、勇气和创造力的伟大史诗。在这部伟大的史诗中,中国占有一个重要篇章-最早的火箭由中国人发明。莫高窟的飞天壁画,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万户的勇敢尝试……无不寄托着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想。然而,火箭故乡的中国,直到公元20世纪末,仍不能将自己的航天员送上太空。中华千年飞天梦,何时才能圆?


  历史选择了王永志和新中国培养的一代航天科技专家。1961年,王永志被分配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为重要的技术骨干,王永志参加了我国第一代战略火箭的研制工作。


  20世纪80年代,作为第二代战略火箭研制的主要技术带头人,王永志为实现我国火箭技术的更新换代做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80年代,王永志主持完成了"长征"2号E大推力捆绑火箭的研制任务,使中国运载火箭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一举由2.5吨提高到9.2吨,实现了火箭技术的巨大突破。

  1992年以来,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王永志披星戴月、呕心沥血,为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次载人航天的历史性突破,做出了巨大贡献。
  40多年来,王永志不辞辛劳、不畏艰险地奋战在中国航天科研第一线,获得了各种荣誉:

  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1997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奖:  
  1999年,获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

  1992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4年,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


◆辽北山野小村的穷苦孩子,从迷恋生物科学到走上航空航天征程,是毛主席的教导和期望给了他方向和力量,这位前苏联的优秀留学生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毅然回国参加导弹、火箭研制


  王永志,1932年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的一个偏僻山村,祖辈都开荒种地,没有人上过学。他大哥不甘于一家人不识字尽受人欺负,便瞒着父亲,到8里外的小学给这位排行老四的弟弟报了名。父亲为此大发雷霆:"穷人家的孩子念什么书?快给我去退了!""那是官学,报了名就不许退。"机灵的哥哥编了个理由,才让弟弟躲过了父亲的责难。

  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吃高梁米长大的穷孩子,小学6年年年拿奖状,在班上功课最好。但是由于父亲病故,家里穷得再也无力供他念中学,王永志只得扛上锄头跟着哥哥下地干活,喂猪、赶大车……如果不是共产党来了,穷人家孩子上中学不要钱,王永志很可能和他的祖辈们一样,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 eb;XU  
  初中三年,王永志依然次次考第一名,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沈阳解放后,王永志被保送到实验中学免费读高中。这一时期,他曾迷上改良物种,想当一名生物学家。朝鲜战争爆发后,面对美国飞机对我国东北的袭扰,又为当年志愿军空军英雄击落美军王牌驾驶员的胜利所鼓舞,王永志一改学生物的初衷,毅然报考了清华大学航空系。


  1952年,北京航空学院成立,随国家院系调整王永志又成了北航的一名学子。随后,他到北京外国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俄语,并在1955年选派到莫斯科航空学院飞行器设计系飞机设计专业学习。三年级时,他改学火箭导弹设计,由此奠定了自己献身中国航天事业的基础。


  在莫斯科航空学院的5年学习期间,发生了两件对王永志一生来说都十分重要的事。 Nr9sf/tR  
  一是1957年10月,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后,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二次会议上,响亮地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1957年11月,毛主席在参加苏联十月革命40周年大庆时,又专门对中国留学生发表了语重心长的讲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作为莫斯科航空学院共产党总支书记、莫斯科中国留学生党总支副书记兼学生会主席,王永志亲耳聆听了毛主席的上述讲话。领袖的期望与重托,使王永志全身热血沸腾,深感身上重担千斤。为此,他在做毕业论文时,特意把大推力、射程9千千米以上的洲际导弹作为选题,并以6年学习门门5分(满分)的实际行动,向党交出了出色的答卷。毕业时,校方发给王永志的是红色的优秀毕业证书,他的名字还上了学校的红榜。


  另一件事是王永志与相恋多年的王丹阳结为终生伴侣。

  王永志和王丹阳相识于北京外语学院留苏预备班,相恋于莫斯科郊外幽静的河畔。王丹阳,上海一个富有家庭的姑娘、中国留学生学生总会的文艺部长,却一心钟情于王永志这个来自关东大山沟里的穷孩子。60年代初中苏关系的恶化,促成了他俩婚礼的提前举行。婚后第四天,王永志就坐上了开往莫斯科的国际列车,在北京站匆匆告别了新婚的爱妻。

  当时,党中央已经决定全部召回留苏学生,但考虑到国内科研工作的迫切需要,又决定选5名政治上可靠的学生,继续回苏联完成学业,尽可能全面地把专业知识学到手。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这5位肩负重大使命的返苏学生非常重视。王永志作为火箭设计专业唯一重返苏联的留学生,在人民大会堂新疆厅,认真聆听了周恩来、朱德、聂荣臻专门对他们的殷殷嘱咐。


  回到苏联后,王永志时刻牢记毛主席关于"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指示,特意在发射人造卫星和载人航天器必不可少的运载工具-远程运载火箭的专业内容方面狠下功夫。


  尽管当时中苏关系已经破裂,在王永志回国前,导师米森还是代表学院挽留他继续攻读研究生,并且告诉王永志:"你是我校破例留校的第一位外籍学生。"副院长克里莫夫也专门来到王永志的宿舍再一次挽留,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至今,王永志还清楚地记得米森院士在他毕业论文答辩时所说的一句话:"这是你第一次当洲际导弹‘总设计师’,但愿这不是你最后一次当总设计师。"而事实上,王永志回国后,火箭型号总设计师、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全都做过。


◆逆向思维使他敢于异想天开,军衔最低的王永志竟向总设计师提出"3-1>3";而大科学家钱学森却支持了他;"这个车轻人的意见对,就按他的办!"结果大为成功



  20世纪60年代初,是我国火箭事业的起步阶段。

  万事开头难。特别是在苏联撤走全部专家后,刚起步的我国火箭事业更如雪上加霜。国防部五院一分院(现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用时一年4个月研制的我国第一枚"争气弹"-"东风"-2号导弹,1962年3月21日发射失败,又给我国火箭研制队伍增添了几分悲壮。


  经过多方改进和试验,两年后,一枚崭新的"争气弹"再一次上了发射架。

  1964年6月,酒泉基地戈壁滩。烈日当空,戈壁大漠上最炎热的季节,似乎一切都在气化。火箭专家们个个紧皱眉头,焦急万分-由于曝晒,箭体急速升温,因此燃料膨胀、气化,导致贮箱内灌不进足够的燃料,造成射程不够,火箭打不到落区。

  两年前火箭发射失败的阴影,又一次笼罩在研制人员心头。

  为此,研讨会、论证会没完没了地开。多数人沿着"要加大射程,就需要增加推进剂"的思路寻找解决办法,方案却一个又一个被否定。专家们心急如焚,却一直找不到"良方妙药"……


  "总师,我想了个解决气化问题的办法。"3年前刚从莫斯科航空学院毕业、这个试验队中军衔最低的王永志,关键时刻鼓足勇气发表了意见。


  "什么办法?你说说看。"总师热情鼓励年轻人。 '  
  "泄出适量的推进剂。"

  "什么?"总师以为自己听错了。

  "减少推进剂的注入量。"中尉又重复了一遍。

  这次总师听清了,却为这个异想天开、不着边际的主意怔住了。

  "那么,你认为要泄出多少推进剂才能命中目标呢?"

  "60千克。"


  "不行,不行。"总师断然拒绝,还加了一句:"这是常识问题!"


  在众人看来,这个道理再清楚不过,本来推进剂加注量就不够,再泄出几十千克,火箭不就打得更近了吗?因此,王永志怎么解释,总师就是一句话:"我不信。我也不会干。"


  而年轻的王永志不达目的誓不休,他又直接去向五院院长钱学森汇报。钱学森听得很仔细,还不时提出问题让他讲清楚。


  "行,这个办法行。"钱学森对年轻人的建议表示肯定,又兴奋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然而在执行中,还是有些专家不理解、不同意,经过多番解释,过了一关又一关,王永志的方案才被采纳。而结果是:火箭发射成功了!

  现场总指挥、副总参谋长张爱萍将军,激动得和钱学森热情握手、拥抱,还情不自禁地高呼:"科学万岁!""科学家万岁!"紧接着,按王永志的方案又发射了两枚火箭,均获圆满成功,揭开了我国火箭、导弹发展史上新的一页。


  在庆功酒宴上,总师走到几位肩上扛着一杠两星(中尉军衔)的年轻人身边,由衷地赞叹:"你们这几个中尉很厉害,很有希望啊!"

  几十年后,总装备部领导看望钱学森时,钱老还提起这件往事,自豪地说:"王永志是我推荐的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年轻时就崭露头角,他大胆进行逆向思维,和别人不一样。"


◆变不可能为可能,18个月拿出我国第一枚大推力"捆绑"火箭,创造了中国航天乃至世界航天史上的奇迹。美国货架技术专家从怀疑、观望到伸出大拇指赞叹不已

  改革开放,给王永志带来充分施展才华的良好机遇。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第二代战略火箭的研制任务提到了议事日程。在钱学森等老前辈的支持下,王永志由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主任,被推上了副院长的领导岗位。不久,他又担当起了我国第二代战略火箭第一个型号的总设计师重任。 ue}Ba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迅速扩大,中国航天事业面临着重大抉择:要不要继续发展?如何继续发展?历史再次选择了王永志,他被领导和群众推上了研究院院长的领导岗位。一向关注并努力追逐世界航天最新科技、力图赶超世界最新技术的王永志,从来没有这样强烈地意识到:中国航天必须打开国门,必须与世界航天技术接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承揽外星发射任务。


  1985年,我国正式向世界宣告:将自行研制的"长征"系列火箭投入国际市场,承担国际商业卫星发射任务。然而,应者寥寥。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我国"长征"2号、"长征"3号运载火箭,难以满足国际竞争的需要。


  此刻,一个早在苏联毕业设计时就萌生的设想-大推力捆绑结构火箭方案,再一次让王永志心动不已。


  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和欧洲"阿丽亚娜"火箭相继出现重大事故。王永志和同事们以此为契机,提出以"长征"2号运载火箭为基础,研制大推力捆绑式火箭,以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要,使我国运载火箭技术跨上一个新台阶,在国际发射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随后,在向部领导和老一辈航天专家汇报时,王永志提出了研制这种"长二捆"火箭的技术途径和总体技术方案,得到大多数领导的支持。就在"长二捆"火箭尚处于方案阶段,在奥赛特公司建立第二代国家卫星通信系统的两发澳大利亚卫星招标中,中国航天一举中标。

  这是中国航天真正走上国际化的一步。

  当时,主承包商美国休斯公司提出了极苛刻的条件-中方必须在1990年6月30日前对"长二捆"进行一次成功的飞行试验,并有充分证据证明能够按时发射,否则用户有权终止合同,并罚款一百万美元。

  研制"长二捆"运载火箭风险很大,除了苛刻的招标条件、贷款3.45亿人民币作为研制经费等困难外,研制周期只有18个月!

  "好吧,这个风险由我来承担。"王永志轻轻地说了一句,便毫不迟疑地在贷款合同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1988年11月,在决策的关键时刻,王永志甘愿承担巨大风险,代表研究院立下了"军令状":"一旦决定研制,保证在1990年6月30日之前将火箭竖立在发射台上。"

  "贷款射澳星,负债壮国威",成了激励和鞭策中国航天人的动力;那一纸代表着民族尊严的"军令状",更是研究院全体人员要拼命攻克的战略高地。


  作为院长和研制总指挥,王永志领导研究院采取了全新的研制方法和程序。他精心谋划,深入现场,主持制定了一系列既能保证火箭质量又能缩短研制周期的对策和措施,并及时果断地组织指挥,积极协助总设计师付诸落实。 &0KG^qpA  
  在那个玩命苦干的日日夜夜里,天天加班加点,院内各工作现场昼夜不停连轴转。有人形容他们是没了白天黑夜,没了亲戚朋友,什么都顾不上了。 I DEcz  
  的确,周期太短了,时间太紧了,看过研制时间表的每一个人都无法接受:研究所所长摇头;工厂厂长摆手;车间工人咋舌……火箭总装时,车间主任掰着手指头算了又算,大着胆子对王永志说:"我只要一个半月。"王永志却笑道:"哪有一个半月,只给你18天。"


  压力逼出了冲天的干劲,逼出了惊人的效率。1990年7月16日,凝聚着中国航天人心血和汗水的"长二捆"运载火箭一冲飞天,一举成功。火箭运载能力达到9.2吨,比"长征"2号的运载能力几乎翻了两番。   
  18个月研制一枚新型大推力捆绑式火箭,中国航天人挑战风险和一拼成功的精神,让原来持怀疑态度的美国火箭专家不得不佩服。外电报道说:这是一枚令人生畏的火箭,它的成功,加强了中国运载火箭在国际商业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更为重要的是,"长二捆"运载火箭的成功,为我国发射载人飞船的火箭奠定了基础。它的捆绑技术、大推力发动机技术等,后来直接移植到了发射载人飞船的新型火箭上。

◆"神舟"5号载人飞船的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独立实现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王永志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让中国人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

  "上个世纪60年代,没有原子弹、导弹,在世界上说话就不算数;70年代,没有人造卫星说话没份量;80年代以后,‘航天’则成了世界各国高科技发展的主流。"这是国际上普遍的看法。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载人航天是国际上的一大热点。各航天大国都纷纷抛出自己的发展计划,提出了各自的实施方案。在此背景下,1987年4月,由王永志等7人组成的航天专家委员会,开始进行我国载人航天的必要性论证和载人航天的蓝图绘制。

  1992年初,王永志被指定为载人航天工程可行性论证组组长。在老一辈专家的指导下,经过200人半年多的艰苦工作,他主持制定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及其7大系统的基本技术方案、工程进度安排和投资估算,特别是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分三步走的发展规划。

  王永志的这个载人航天"三部曲",从发射无人飞船和有人飞船开始,最终建造长期的有人空间站。这个"三部曲"一旦实施成功,可大大缩短时间并节省投资,是一条低成本、高效益的载人航天发展道路。 _
  1992年明21日,一个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 `
  这一天,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主持召开党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审议载人航天报告。会上,国防科工委首先汇报了"关于开展我国载人飞船工程研制的意见";接着,王永志汇报了我国载人飞船工程论证工作的情况,包括载人航天的意义和作用、飞船工程7大系统的基本技术方案、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规划等,并回答了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的有关技术问题。

  载人航天工程得到中央批准后,王永志被任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
  中国载人航天的路该怎么走?"怎样在人家飞船上天40年之后搞出一个飞船,能让中国人民感到自豪,还能壮国威,振民心!"王永志说:"这是当年在论证决策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重大问题,最终我们把目标锁定为三舱方案。" vowQ=:y  
  这就是说,我国载人飞船的研制虽然起步晚,但起点要高,不能重走别国初期单舱的老路。由于我国在运载火箭和应用卫星方面已拥有相当坚实的技术基础和丰富的研制实践,还有可能借鉴国外研制载人飞船的经验,因此可以一步到位地直接瞄准国际上第三代飞船-多人多舱的载人飞船,实现技术上的大跨越。

  "神舟"飞船的三舱方案具有中国的特点:最前段是轨道舱、中间是返回舱、后段是推进舱;在轨道舱前还有一个附加段。这个多功能的轨道舱是我国航天赶超和跨越国际先进载人飞船技术的标志。当飞船完成在轨运行任务后,轨道舱继续留在轨道上运行,能够开展大量的空间科学实验,使国家获得额外的空间应用效益;轨道舱留轨运行还可以作为交会对接目标飞行器,一次试验,综合利用。

  这是中国载人飞船的首创。这一技术创新,浸透了王永志及其同事们的心血和智慧。

  中国载人飞船的特色还有许多:跨越动物试验阶段,从无人飞行阶段直接进入到载人飞行阶段;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转运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总线式数据管理;火箭控制系统的系统冗余;完善的与国际接轨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逃逸与应急救生,在轨自主应急返回;适应中国国情的轨道设计等。而且,这些航天工程系统都贯彻了一个设计原则:"一度故障工作,两度保障安全。"多年来,王永志一直主张:载人航天工程中为确保安全所做的绝大多数工作,最好是备而不用,但一定要做到有备无患。"确保航天员安全"这7个沉甸甸的大宇,一直沉重地压在他的心头。

  尽管我国运载火箭的可靠性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做到了控制系统的系统冗余,尽管火箭、飞船已经具备了较完善的逃逸救生功能,但王永志却仍然不敢有一丝松懈-多少个日日夜夜,当伏案思考时;多少个晨曦黎明,当从睡梦中惊醒时;多少个节日假日,当在工作第一线忙碌时;多少次身体疲惫不堪,甚至无奈地卧病床榻时,他无数次反反复复问自己一句话:为了确保航天员安全,还应该再做些什么?

  "漫漫10年磨一剑"。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1号成功上天;又经过"神舟"2号、3号、4号几艘无人飞船的发射成功,终于在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中国第一艘载人试验飞船的飞行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论证开始,到成功发射"神舟"5号飞船,中国航天人经历了十多个春秋的日夜奋战、艰苦拼搏,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作为工程技术总负责人的王永志与众多航天专家以及工程技术人员,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汗水甚至健康,他们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胡锦涛总书记话)的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

  在王永志的一生中,最受累的-是当研究院院长的时候;风险最大的-是研制"长二捆"火箭的时候;最幸运的-是先后参与主持了6种新型号的首次发射而无一失利;责任压力最大的-是要把中国的航天员送上太空!


  王永志,正如其名-永怀壮志,梦圆飞天。航空知识2007.02

  李福林 陈永楷



  2004年2月2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这座中国和世界瞩目的庄严殿堂,又一次灯火辉煌,万头攒动-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正在隆重举行。

  当72岁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从胡锦涛主席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和奖金时,雷鸣般的掌声持久地响彻整个会场。自我国设立500万元科技大奖以来,这是航天界代表首次获得该项殊荣。"荣誉属于整个群体,我是代表大家领奖的",面对众多闪烁的荧光灯,王永志谦逊地说。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参加我国第一代战略火箭研制开始,到本世纪初把中国第一位航天员送上太空,圆了中国人千年的飞天梦,王永志是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见证者和开拓者之一 :   
3J\oPJ!  
  人类的航天史是一部集中了人类智慧、勇气和创造力的伟大史诗。在这部伟大的史诗中,中国占有一个重要篇章-最早的火箭由中国人发明。莫高窟的飞天壁画,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万户的勇敢尝试……无不寄托着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想。然而,火箭故乡的中国,直到公元20世纪末,仍不能将自己的航天员送上太空。中华千年飞天梦,何时才能圆?


  历史选择了王永志和新中国培养的一代航天科技专家。1961年,王永志被分配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为重要的技术骨干,王永志参加了我国第一代战略火箭的研制工作。


  20世纪80年代,作为第二代战略火箭研制的主要技术带头人,王永志为实现我国火箭技术的更新换代做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80年代,王永志主持完成了"长征"2号E大推力捆绑火箭的研制任务,使中国运载火箭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一举由2.5吨提高到9.2吨,实现了火箭技术的巨大突破。

  1992年以来,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王永志披星戴月、呕心沥血,为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次载人航天的历史性突破,做出了巨大贡献。
  40多年来,王永志不辞辛劳、不畏艰险地奋战在中国航天科研第一线,获得了各种荣誉:

  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1997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奖:  
  1999年,获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

  1992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4年,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


◆辽北山野小村的穷苦孩子,从迷恋生物科学到走上航空航天征程,是毛主席的教导和期望给了他方向和力量,这位前苏联的优秀留学生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毅然回国参加导弹、火箭研制


  王永志,1932年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的一个偏僻山村,祖辈都开荒种地,没有人上过学。他大哥不甘于一家人不识字尽受人欺负,便瞒着父亲,到8里外的小学给这位排行老四的弟弟报了名。父亲为此大发雷霆:"穷人家的孩子念什么书?快给我去退了!""那是官学,报了名就不许退。"机灵的哥哥编了个理由,才让弟弟躲过了父亲的责难。

  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吃高梁米长大的穷孩子,小学6年年年拿奖状,在班上功课最好。但是由于父亲病故,家里穷得再也无力供他念中学,王永志只得扛上锄头跟着哥哥下地干活,喂猪、赶大车……如果不是共产党来了,穷人家孩子上中学不要钱,王永志很可能和他的祖辈们一样,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 eb;XU  
  初中三年,王永志依然次次考第一名,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沈阳解放后,王永志被保送到实验中学免费读高中。这一时期,他曾迷上改良物种,想当一名生物学家。朝鲜战争爆发后,面对美国飞机对我国东北的袭扰,又为当年志愿军空军英雄击落美军王牌驾驶员的胜利所鼓舞,王永志一改学生物的初衷,毅然报考了清华大学航空系。


  1952年,北京航空学院成立,随国家院系调整王永志又成了北航的一名学子。随后,他到北京外国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俄语,并在1955年选派到莫斯科航空学院飞行器设计系飞机设计专业学习。三年级时,他改学火箭导弹设计,由此奠定了自己献身中国航天事业的基础。


  在莫斯科航空学院的5年学习期间,发生了两件对王永志一生来说都十分重要的事。 Nr9sf/tR  
  一是1957年10月,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后,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二次会议上,响亮地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1957年11月,毛主席在参加苏联十月革命40周年大庆时,又专门对中国留学生发表了语重心长的讲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作为莫斯科航空学院共产党总支书记、莫斯科中国留学生党总支副书记兼学生会主席,王永志亲耳聆听了毛主席的上述讲话。领袖的期望与重托,使王永志全身热血沸腾,深感身上重担千斤。为此,他在做毕业论文时,特意把大推力、射程9千千米以上的洲际导弹作为选题,并以6年学习门门5分(满分)的实际行动,向党交出了出色的答卷。毕业时,校方发给王永志的是红色的优秀毕业证书,他的名字还上了学校的红榜。


  另一件事是王永志与相恋多年的王丹阳结为终生伴侣。

  王永志和王丹阳相识于北京外语学院留苏预备班,相恋于莫斯科郊外幽静的河畔。王丹阳,上海一个富有家庭的姑娘、中国留学生学生总会的文艺部长,却一心钟情于王永志这个来自关东大山沟里的穷孩子。60年代初中苏关系的恶化,促成了他俩婚礼的提前举行。婚后第四天,王永志就坐上了开往莫斯科的国际列车,在北京站匆匆告别了新婚的爱妻。

  当时,党中央已经决定全部召回留苏学生,但考虑到国内科研工作的迫切需要,又决定选5名政治上可靠的学生,继续回苏联完成学业,尽可能全面地把专业知识学到手。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这5位肩负重大使命的返苏学生非常重视。王永志作为火箭设计专业唯一重返苏联的留学生,在人民大会堂新疆厅,认真聆听了周恩来、朱德、聂荣臻专门对他们的殷殷嘱咐。


  回到苏联后,王永志时刻牢记毛主席关于"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指示,特意在发射人造卫星和载人航天器必不可少的运载工具-远程运载火箭的专业内容方面狠下功夫。


  尽管当时中苏关系已经破裂,在王永志回国前,导师米森还是代表学院挽留他继续攻读研究生,并且告诉王永志:"你是我校破例留校的第一位外籍学生。"副院长克里莫夫也专门来到王永志的宿舍再一次挽留,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至今,王永志还清楚地记得米森院士在他毕业论文答辩时所说的一句话:"这是你第一次当洲际导弹‘总设计师’,但愿这不是你最后一次当总设计师。"而事实上,王永志回国后,火箭型号总设计师、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全都做过。


◆逆向思维使他敢于异想天开,军衔最低的王永志竟向总设计师提出"3-1>3";而大科学家钱学森却支持了他;"这个车轻人的意见对,就按他的办!"结果大为成功



  20世纪60年代初,是我国火箭事业的起步阶段。

  万事开头难。特别是在苏联撤走全部专家后,刚起步的我国火箭事业更如雪上加霜。国防部五院一分院(现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用时一年4个月研制的我国第一枚"争气弹"-"东风"-2号导弹,1962年3月21日发射失败,又给我国火箭研制队伍增添了几分悲壮。


  经过多方改进和试验,两年后,一枚崭新的"争气弹"再一次上了发射架。

  1964年6月,酒泉基地戈壁滩。烈日当空,戈壁大漠上最炎热的季节,似乎一切都在气化。火箭专家们个个紧皱眉头,焦急万分-由于曝晒,箭体急速升温,因此燃料膨胀、气化,导致贮箱内灌不进足够的燃料,造成射程不够,火箭打不到落区。

  两年前火箭发射失败的阴影,又一次笼罩在研制人员心头。

  为此,研讨会、论证会没完没了地开。多数人沿着"要加大射程,就需要增加推进剂"的思路寻找解决办法,方案却一个又一个被否定。专家们心急如焚,却一直找不到"良方妙药"……


  "总师,我想了个解决气化问题的办法。"3年前刚从莫斯科航空学院毕业、这个试验队中军衔最低的王永志,关键时刻鼓足勇气发表了意见。


  "什么办法?你说说看。"总师热情鼓励年轻人。 '  
  "泄出适量的推进剂。"

  "什么?"总师以为自己听错了。

  "减少推进剂的注入量。"中尉又重复了一遍。

  这次总师听清了,却为这个异想天开、不着边际的主意怔住了。

  "那么,你认为要泄出多少推进剂才能命中目标呢?"

  "60千克。"


  "不行,不行。"总师断然拒绝,还加了一句:"这是常识问题!"


  在众人看来,这个道理再清楚不过,本来推进剂加注量就不够,再泄出几十千克,火箭不就打得更近了吗?因此,王永志怎么解释,总师就是一句话:"我不信。我也不会干。"


  而年轻的王永志不达目的誓不休,他又直接去向五院院长钱学森汇报。钱学森听得很仔细,还不时提出问题让他讲清楚。


  "行,这个办法行。"钱学森对年轻人的建议表示肯定,又兴奋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然而在执行中,还是有些专家不理解、不同意,经过多番解释,过了一关又一关,王永志的方案才被采纳。而结果是:火箭发射成功了!

  现场总指挥、副总参谋长张爱萍将军,激动得和钱学森热情握手、拥抱,还情不自禁地高呼:"科学万岁!""科学家万岁!"紧接着,按王永志的方案又发射了两枚火箭,均获圆满成功,揭开了我国火箭、导弹发展史上新的一页。


  在庆功酒宴上,总师走到几位肩上扛着一杠两星(中尉军衔)的年轻人身边,由衷地赞叹:"你们这几个中尉很厉害,很有希望啊!"

  几十年后,总装备部领导看望钱学森时,钱老还提起这件往事,自豪地说:"王永志是我推荐的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年轻时就崭露头角,他大胆进行逆向思维,和别人不一样。"


◆变不可能为可能,18个月拿出我国第一枚大推力"捆绑"火箭,创造了中国航天乃至世界航天史上的奇迹。美国货架技术专家从怀疑、观望到伸出大拇指赞叹不已

  改革开放,给王永志带来充分施展才华的良好机遇。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第二代战略火箭的研制任务提到了议事日程。在钱学森等老前辈的支持下,王永志由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主任,被推上了副院长的领导岗位。不久,他又担当起了我国第二代战略火箭第一个型号的总设计师重任。 ue}Ba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迅速扩大,中国航天事业面临着重大抉择:要不要继续发展?如何继续发展?历史再次选择了王永志,他被领导和群众推上了研究院院长的领导岗位。一向关注并努力追逐世界航天最新科技、力图赶超世界最新技术的王永志,从来没有这样强烈地意识到:中国航天必须打开国门,必须与世界航天技术接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承揽外星发射任务。


  1985年,我国正式向世界宣告:将自行研制的"长征"系列火箭投入国际市场,承担国际商业卫星发射任务。然而,应者寥寥。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我国"长征"2号、"长征"3号运载火箭,难以满足国际竞争的需要。


  此刻,一个早在苏联毕业设计时就萌生的设想-大推力捆绑结构火箭方案,再一次让王永志心动不已。


  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和欧洲"阿丽亚娜"火箭相继出现重大事故。王永志和同事们以此为契机,提出以"长征"2号运载火箭为基础,研制大推力捆绑式火箭,以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要,使我国运载火箭技术跨上一个新台阶,在国际发射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随后,在向部领导和老一辈航天专家汇报时,王永志提出了研制这种"长二捆"火箭的技术途径和总体技术方案,得到大多数领导的支持。就在"长二捆"火箭尚处于方案阶段,在奥赛特公司建立第二代国家卫星通信系统的两发澳大利亚卫星招标中,中国航天一举中标。

  这是中国航天真正走上国际化的一步。

  当时,主承包商美国休斯公司提出了极苛刻的条件-中方必须在1990年6月30日前对"长二捆"进行一次成功的飞行试验,并有充分证据证明能够按时发射,否则用户有权终止合同,并罚款一百万美元。

  研制"长二捆"运载火箭风险很大,除了苛刻的招标条件、贷款3.45亿人民币作为研制经费等困难外,研制周期只有18个月!

  "好吧,这个风险由我来承担。"王永志轻轻地说了一句,便毫不迟疑地在贷款合同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1988年11月,在决策的关键时刻,王永志甘愿承担巨大风险,代表研究院立下了"军令状":"一旦决定研制,保证在1990年6月30日之前将火箭竖立在发射台上。"

  "贷款射澳星,负债壮国威",成了激励和鞭策中国航天人的动力;那一纸代表着民族尊严的"军令状",更是研究院全体人员要拼命攻克的战略高地。


  作为院长和研制总指挥,王永志领导研究院采取了全新的研制方法和程序。他精心谋划,深入现场,主持制定了一系列既能保证火箭质量又能缩短研制周期的对策和措施,并及时果断地组织指挥,积极协助总设计师付诸落实。 &0KG^qpA  
  在那个玩命苦干的日日夜夜里,天天加班加点,院内各工作现场昼夜不停连轴转。有人形容他们是没了白天黑夜,没了亲戚朋友,什么都顾不上了。 I DEcz  
  的确,周期太短了,时间太紧了,看过研制时间表的每一个人都无法接受:研究所所长摇头;工厂厂长摆手;车间工人咋舌……火箭总装时,车间主任掰着手指头算了又算,大着胆子对王永志说:"我只要一个半月。"王永志却笑道:"哪有一个半月,只给你18天。"


  压力逼出了冲天的干劲,逼出了惊人的效率。1990年7月16日,凝聚着中国航天人心血和汗水的"长二捆"运载火箭一冲飞天,一举成功。火箭运载能力达到9.2吨,比"长征"2号的运载能力几乎翻了两番。   
  18个月研制一枚新型大推力捆绑式火箭,中国航天人挑战风险和一拼成功的精神,让原来持怀疑态度的美国火箭专家不得不佩服。外电报道说:这是一枚令人生畏的火箭,它的成功,加强了中国运载火箭在国际商业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更为重要的是,"长二捆"运载火箭的成功,为我国发射载人飞船的火箭奠定了基础。它的捆绑技术、大推力发动机技术等,后来直接移植到了发射载人飞船的新型火箭上。

◆"神舟"5号载人飞船的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独立实现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王永志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让中国人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

  "上个世纪60年代,没有原子弹、导弹,在世界上说话就不算数;70年代,没有人造卫星说话没份量;80年代以后,‘航天’则成了世界各国高科技发展的主流。"这是国际上普遍的看法。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载人航天是国际上的一大热点。各航天大国都纷纷抛出自己的发展计划,提出了各自的实施方案。在此背景下,1987年4月,由王永志等7人组成的航天专家委员会,开始进行我国载人航天的必要性论证和载人航天的蓝图绘制。

  1992年初,王永志被指定为载人航天工程可行性论证组组长。在老一辈专家的指导下,经过200人半年多的艰苦工作,他主持制定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及其7大系统的基本技术方案、工程进度安排和投资估算,特别是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分三步走的发展规划。

  王永志的这个载人航天"三部曲",从发射无人飞船和有人飞船开始,最终建造长期的有人空间站。这个"三部曲"一旦实施成功,可大大缩短时间并节省投资,是一条低成本、高效益的载人航天发展道路。 _
  1992年明21日,一个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 `
  这一天,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主持召开党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审议载人航天报告。会上,国防科工委首先汇报了"关于开展我国载人飞船工程研制的意见";接着,王永志汇报了我国载人飞船工程论证工作的情况,包括载人航天的意义和作用、飞船工程7大系统的基本技术方案、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规划等,并回答了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的有关技术问题。

  载人航天工程得到中央批准后,王永志被任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
  中国载人航天的路该怎么走?"怎样在人家飞船上天40年之后搞出一个飞船,能让中国人民感到自豪,还能壮国威,振民心!"王永志说:"这是当年在论证决策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重大问题,最终我们把目标锁定为三舱方案。" vowQ=:y  
  这就是说,我国载人飞船的研制虽然起步晚,但起点要高,不能重走别国初期单舱的老路。由于我国在运载火箭和应用卫星方面已拥有相当坚实的技术基础和丰富的研制实践,还有可能借鉴国外研制载人飞船的经验,因此可以一步到位地直接瞄准国际上第三代飞船-多人多舱的载人飞船,实现技术上的大跨越。

  "神舟"飞船的三舱方案具有中国的特点:最前段是轨道舱、中间是返回舱、后段是推进舱;在轨道舱前还有一个附加段。这个多功能的轨道舱是我国航天赶超和跨越国际先进载人飞船技术的标志。当飞船完成在轨运行任务后,轨道舱继续留在轨道上运行,能够开展大量的空间科学实验,使国家获得额外的空间应用效益;轨道舱留轨运行还可以作为交会对接目标飞行器,一次试验,综合利用。

  这是中国载人飞船的首创。这一技术创新,浸透了王永志及其同事们的心血和智慧。

  中国载人飞船的特色还有许多:跨越动物试验阶段,从无人飞行阶段直接进入到载人飞行阶段;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转运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总线式数据管理;火箭控制系统的系统冗余;完善的与国际接轨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逃逸与应急救生,在轨自主应急返回;适应中国国情的轨道设计等。而且,这些航天工程系统都贯彻了一个设计原则:"一度故障工作,两度保障安全。"多年来,王永志一直主张:载人航天工程中为确保安全所做的绝大多数工作,最好是备而不用,但一定要做到有备无患。"确保航天员安全"这7个沉甸甸的大宇,一直沉重地压在他的心头。

  尽管我国运载火箭的可靠性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做到了控制系统的系统冗余,尽管火箭、飞船已经具备了较完善的逃逸救生功能,但王永志却仍然不敢有一丝松懈-多少个日日夜夜,当伏案思考时;多少个晨曦黎明,当从睡梦中惊醒时;多少个节日假日,当在工作第一线忙碌时;多少次身体疲惫不堪,甚至无奈地卧病床榻时,他无数次反反复复问自己一句话:为了确保航天员安全,还应该再做些什么?

  "漫漫10年磨一剑"。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1号成功上天;又经过"神舟"2号、3号、4号几艘无人飞船的发射成功,终于在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中国第一艘载人试验飞船的飞行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论证开始,到成功发射"神舟"5号飞船,中国航天人经历了十多个春秋的日夜奋战、艰苦拼搏,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作为工程技术总负责人的王永志与众多航天专家以及工程技术人员,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汗水甚至健康,他们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胡锦涛总书记话)的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

  在王永志的一生中,最受累的-是当研究院院长的时候;风险最大的-是研制"长二捆"火箭的时候;最幸运的-是先后参与主持了6种新型号的首次发射而无一失利;责任压力最大的-是要把中国的航天员送上太空!


  王永志,正如其名-永怀壮志,梦圆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