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老师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23:27:59
南方网讯 抱病举贤的杨昌济

  在当年的湖南省第一师范,给过毛泽东教诲和影响的老师很多,如徐特立、黎锦熙、袁仲谦、王立庵、方维夏、王季范等。但是对他影响最为直接,关系最为紧密的,当首推杨昌济。杨昌济1871年4月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清泰都隐储山下的板仓冲。因世居板仓,所以后来被人称为“板仓先生”。

  1889年,17岁的杨昌济参加长沙县试,考中“秀才”。之后他进入岳麓书院读书,并积极参加谭嗣同、唐才常等人在湖南组织的维新改良活动。1903年农历2月初,杨昌济赴日本留学,行前他更名“怀中”,表示自己虽身在异邦,仍心怀中华。1906年杨昌济从东京弘文学院毕业,升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专修教育学。1909年春他去英国苏格兰勒伯丁大学深造。1913年回国时,正值立宪派政客谭延督湘,谭聘他任湖南省教育司长。而杨昌济深感中国教育之落后,人才之缺乏,便选择了在湖南省第四师范学校当教师。这时,毛泽东也刚好考入该校。不久,四师即与一师合并。

  毛泽东从杨昌济那里最大的获益,在于理想、志向和抱负的初步确立。杨昌济在解释孔子“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时,对学生讲道:“人有强固之意志,始能实现高尚之理想,养成善良之习惯,造就纯正之品性”。认为“没有哲学思想的人便很庸俗”。杨昌济的这些见解,给毛泽东以很大影响,他在听课笔记里写道:“理想者,实事之母也”。杨昌济还一贯主张德智体“三育并举”,他长期坚持静坐、冷水浴、长途步行等体育锻炼方法。他把这些方法传授给学生,很对毛泽东的心路。毛泽东是冷水浴最坚决的仿行者,从1915年暑期开始,他按照杨昌济教的方法,每天天蒙蒙亮,便来到学校东北隅浴室旁的一眼水井边,脱光上衣,吊上一桶桶冰凉浸骨的井水往身上浇,然后用浴巾摩擦全身,一直到全身皮肤发红发热为止。毛泽东的冷水浴习惯,一直保持了许多年。

  1918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请杨昌济到北大出任伦理学教授。杨昌济赴京时,毛泽东和同学们都到火车站送行。几个月后,毛泽东获得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文凭,他给杨昌济写了一封信,请老师指路。很快杨昌济从北京来信,告诉学生们,法国政府又来中国招募工人,这正是赴法勤工俭学的好机会。八月中旬,毛泽东率领湖南新民学会的二十多名青年赴京。凭杨昌济尽力安排,这些年轻人才在北大找到三间房子安身。后来,杨昌济将毛泽东留在家里,并介绍他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当助理员。

  这期间,杨昌济发现毛泽东与他的女儿杨开慧感情与日俱增。在他的赞许下,两人建立了恋爱关系。杨昌济还推荐毛泽东去拜会了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陈独秀以及知名人士胡适、蔡元培等。1919年3月,在杨昌济和毛泽东等的共同操持下,新民学会中的第一批赴法勤工俭学的会员启程去法国。而毛泽东决定回湖南,去实践自己的“人生设计”。这年年底,杨昌济终因积劳成疾住进了医院。恰在这时,毛泽东率代表团为驱逐军阀张敬尧,第二次来到北京。杨昌济已病入膏肓,为了在自己故去以后,能有人对毛泽东加以提携,他强撑病体,给好朋友、北洋军政府教育部长章士钊写信,恳切举荐。在办完这件事后,杨昌济于1920年1月17日溘然长逝。就在杨先生逝世后的这年冬天,毛泽东与杨开慧结为夫妇。

  难以忘怀的易培基

  易培基是在读了毛泽东的诗文后才知道他的。毛泽东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念预科和本科一二年级时,由袁仲谦担任国文老师。袁先生告诉易培基:他班上有个学生叫毛泽东,文章和书信常以“廿八画生”署之,每回国文考试必夺文章魁首。打那以后,易培基便开始留意毛泽东那些被老师张贴在“揭示栏”里的诗文。

  1916年春天,毛泽东升入本科一部三年级,他所在班的国文教师,改由易培基担任。在此后两年半的教学生活中,毛泽东给易培基的印象是:酷爱读书,但不喜欢读死书。他的图画课常常不及格,英语成绩较差,算术也不太好,但国文成绩确是出类拔萃,一部《史记》不知阅读了多少遍,《离骚》能出口成诵。他研读德国康德派哲学家泡尔生的十万字的《伦理学原理》,竟写下了一万二千余字的批注。自对毛泽东有了了解后,易培基便十分喜爱这个学生了。

  1920年反动军阀张敬尧被赶跑,谭延率湘军进入长沙,宣布湖南自治。这时,易培基的命运也发生了根本转变。他受聘担任湖南省长公署秘书长兼教育委员会委员长,之后又兼任一师校长。易培基任校长后,李达、李维汉、陈章甫、周谷城、夏尊等,都在这一时期受聘到一师任教。易培基还解聘了原一师附属小学“主事”,聘任他的学生毛泽东担任这一职务,全面主持附小的工作。这使毛泽东找到了一块进行早期革命活动的沃土。毛泽东在附小工作了一年半时间。经过易培基批准,毛泽东聘请了何叔衡、谢觉哉这样一批德才兼备的教师到附小任教。附小学生任弼时、毛泽民、毛泽覃等,后来都成为著名革命家。

  为了在湖南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展新文化运动,毛泽东决定创办一个以推销新书报、介绍新思想为主要任务的新书社。这一设想,首先得到易培基的赞同。他还自愿充当书社发起人,同时由他出面邀长沙教育、新闻、工商等各界有声望的人士,参加创办工作,为书社捐资。在建党的思想准备时期,有书社这样一个“公共组织”,使广大青年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合法”化了。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闭幕以后,毛泽东于八月中旬回到湖南,在一师任教,并继续从事建党工作。中共湘区委员会正式成立后,毛泽东担任书记,至此他才辞去教职,走上了职业革命家的道路。

  1923年,毛泽东秘密前往上海,参加中共三大的筹备工作。从上海潜回长沙后,毛泽东立即拜访了易培基,对老师开展了统战工作。在易培基的书房里,师生二人促膝谈心。易培基情不自禁吐露了这些年为官的艰难际遇和苦闷心境。这次谈话,使易培基产生投身国民革命的想法。11月底,毛泽东从长沙到广州,应孙中山之邀,参与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筹备工作。而易培基在接到赵恒惕撤销他一师校长职务的通知后,忿然于旧历腊月举家南迁广州,通过谭延、毛泽东的举荐,在孙中山大元帅府担任高级顾问。不久,易培基又兼任时称“革命摇篮”的广东大学教授。1927年,谭延依附蒋介石,登上了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宝座。次年,易培基被谭委以故宫博物院院长兼古物馆馆长重任,以后又居国民党政府农矿部部长等要职。

  易培基成了国民党的官僚,于1937年病逝于上海。然而毛泽东并没有忘记这位老师的恩德。他曾多次深情地对当年一师的师友谈起这位恩师:“易先生是个好人呵,他帮过我毛泽东好多的忙,只可惜路走错了……”

  成为至交的黎锦熙

  黎锦熙是毛泽东在湖南第四师范读书时的一位颇有名气的历史教师。他19岁考入湖南优级师范史地部,辛亥革命成功后的第二年,黎锦熙从学校毕业,被新任湖南督军谭延聘为秘书。一到职,黎锦熙便发现了衙门的复杂,于是坚辞不就,改办《长沙日报》。接着他又创办了《湖南公报》,仍任总编。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湖南公报》被查封,他又改编《湖南大公报》。

  由于黎锦熙的传奇经历,他在到湖南第四师范任教之前,已誉满长沙城。黎锦熙只比毛泽东大三岁,加之又是湘潭同乡,彼此之间有很多共同语言。所以他们虽为师生,却很快建立起朋友般的情谊。黎锦熙与杨昌济、徐特立、方维夏等组织了“宏文图书编译社”,又附办刊物《公言》,抨击教育弊政。毛泽东对此很有兴趣,时常帮助抄写文稿。对这段史实,黎锦熙曾说,他办报刊时,有三个青年学生帮他抄过文稿。一个是不问文稿的内容,什么都照抄;一个是凡见到文稿中有问题,总要提出来,并有代为润色的时候;一个是看到他不同意的文稿,干脆就不代抄。这三个青年,第二位后来成了著名的作家,那就是田汉。第一位默默无闻,第三位便是毛泽东。

  黎锦熙执教不囿于旧的章程,总想尽办法闯出一条让学生易学易懂易用的新路。利用图表法进行教学,便是一例。他教历史课,把年代、人物、事件、历史地位和贡献等,都用图表加以排列,学生不用老师多费口舌,便可以把纷繁的历史搞清楚。黎锦熙的图样法、纲目排列法等,也使毛泽东受益匪浅。他运用这种方法阅读、理解了许多人一生都难以读完、读通的“经史子集”,为他日后成就一番大事业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大到中国革命或建设的总体构想(总图样),小到某一方面或某一阶段的规划和设计(分图样),毛泽东总是事先用铅笔在纸上勾勒出来,经过周密分析论证,才形成决议和文件。

  毛泽东早年是主张出洋的,后来为什么没有出国领略外面的世界呢?据史料分析,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毛泽东通过对中国现实的考察,决定暂留国内研究中国国情;二是当时出国留学的新民学会会友希望他能留在国内“殿后”;三是毛泽东征询了黎锦熙等先生的意见,才最后下决心留在国内。在第一次北京之行期间,毛泽东常到黎锦熙家中作客。黎锦熙将他的《国语研究调查之进行计划书》改订本送给毛泽东提意见,同时对毛泽东是否出洋的事也商量讨论过。黎锦熙认为,把时间花费在本国,则对本国更为有利。

  黎锦熙和毛泽东的交往保持了半个多世纪。这种交情历尽了生与死、贫与富、贵与贱的种种考验,却愈发显得深厚。1919年末,为驱逐军阀张敬尧出湖南,毛泽东率领湖南各界驱张代表团来到北京。黎锦熙闻讯,到毛泽东的住地——北长街99号福佑寺看望。后来他听说毛泽东组织了共产党,继而又传闻毛泽东上山打游击。他悉心保存着的毛泽东的六通书信,成了他思念友人的感情寄托。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下,他把毛泽东的信和新民学会会员通讯集及五期《湘江评论》装在一个精制的盒子里,珍藏起来。1948年底,炮声隆隆之际,黎锦熙当时已是北师大的名教授,国民党想劝其一同南逃,黎锦熙当着北师大教务长的面,撕毁了教育部的那张通知单。

  北京和平解放后,毛泽东得悉黎锦熙等知名学者都在北京,立即驱车到和平门北京师大宿舍看望。一声“黎老师”出口,黎锦熙的眼睛立刻湿润了。这天中午,毛泽东掏钱让工作人员叫来两桌酒席,款待老师和几位知名教授。此后,毛泽东几次接黎锦熙到中南海叙谈。1949年10月,黎锦熙受党中央、毛泽东之邀,参加了开国大典。那时毛泽东曾想请这位老师在政府部门担任一些实质性的职务,但黎以健康不佳,婉言谢绝了。后毛泽东了解到黎愿意潜心于教育和著述,也就不勉为其难了。1953年,黎锦熙把毛泽东当年的六通书信亲手交还给毛泽东,作为毛泽东60岁的寿礼。1972年,黎锦熙在毛泽东、周恩来关心下,迁到朝阳门内北小街一个四合独院,他在这里一直生活到1978年3月,逝世时89岁。(摘自《毛泽东和他的二十四位老师》尹高朝编著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8月版)南方网讯 抱病举贤的杨昌济

  在当年的湖南省第一师范,给过毛泽东教诲和影响的老师很多,如徐特立、黎锦熙、袁仲谦、王立庵、方维夏、王季范等。但是对他影响最为直接,关系最为紧密的,当首推杨昌济。杨昌济1871年4月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清泰都隐储山下的板仓冲。因世居板仓,所以后来被人称为“板仓先生”。

  1889年,17岁的杨昌济参加长沙县试,考中“秀才”。之后他进入岳麓书院读书,并积极参加谭嗣同、唐才常等人在湖南组织的维新改良活动。1903年农历2月初,杨昌济赴日本留学,行前他更名“怀中”,表示自己虽身在异邦,仍心怀中华。1906年杨昌济从东京弘文学院毕业,升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专修教育学。1909年春他去英国苏格兰勒伯丁大学深造。1913年回国时,正值立宪派政客谭延督湘,谭聘他任湖南省教育司长。而杨昌济深感中国教育之落后,人才之缺乏,便选择了在湖南省第四师范学校当教师。这时,毛泽东也刚好考入该校。不久,四师即与一师合并。

  毛泽东从杨昌济那里最大的获益,在于理想、志向和抱负的初步确立。杨昌济在解释孔子“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时,对学生讲道:“人有强固之意志,始能实现高尚之理想,养成善良之习惯,造就纯正之品性”。认为“没有哲学思想的人便很庸俗”。杨昌济的这些见解,给毛泽东以很大影响,他在听课笔记里写道:“理想者,实事之母也”。杨昌济还一贯主张德智体“三育并举”,他长期坚持静坐、冷水浴、长途步行等体育锻炼方法。他把这些方法传授给学生,很对毛泽东的心路。毛泽东是冷水浴最坚决的仿行者,从1915年暑期开始,他按照杨昌济教的方法,每天天蒙蒙亮,便来到学校东北隅浴室旁的一眼水井边,脱光上衣,吊上一桶桶冰凉浸骨的井水往身上浇,然后用浴巾摩擦全身,一直到全身皮肤发红发热为止。毛泽东的冷水浴习惯,一直保持了许多年。

  1918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请杨昌济到北大出任伦理学教授。杨昌济赴京时,毛泽东和同学们都到火车站送行。几个月后,毛泽东获得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文凭,他给杨昌济写了一封信,请老师指路。很快杨昌济从北京来信,告诉学生们,法国政府又来中国招募工人,这正是赴法勤工俭学的好机会。八月中旬,毛泽东率领湖南新民学会的二十多名青年赴京。凭杨昌济尽力安排,这些年轻人才在北大找到三间房子安身。后来,杨昌济将毛泽东留在家里,并介绍他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当助理员。

  这期间,杨昌济发现毛泽东与他的女儿杨开慧感情与日俱增。在他的赞许下,两人建立了恋爱关系。杨昌济还推荐毛泽东去拜会了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陈独秀以及知名人士胡适、蔡元培等。1919年3月,在杨昌济和毛泽东等的共同操持下,新民学会中的第一批赴法勤工俭学的会员启程去法国。而毛泽东决定回湖南,去实践自己的“人生设计”。这年年底,杨昌济终因积劳成疾住进了医院。恰在这时,毛泽东率代表团为驱逐军阀张敬尧,第二次来到北京。杨昌济已病入膏肓,为了在自己故去以后,能有人对毛泽东加以提携,他强撑病体,给好朋友、北洋军政府教育部长章士钊写信,恳切举荐。在办完这件事后,杨昌济于1920年1月17日溘然长逝。就在杨先生逝世后的这年冬天,毛泽东与杨开慧结为夫妇。

  难以忘怀的易培基

  易培基是在读了毛泽东的诗文后才知道他的。毛泽东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念预科和本科一二年级时,由袁仲谦担任国文老师。袁先生告诉易培基:他班上有个学生叫毛泽东,文章和书信常以“廿八画生”署之,每回国文考试必夺文章魁首。打那以后,易培基便开始留意毛泽东那些被老师张贴在“揭示栏”里的诗文。

  1916年春天,毛泽东升入本科一部三年级,他所在班的国文教师,改由易培基担任。在此后两年半的教学生活中,毛泽东给易培基的印象是:酷爱读书,但不喜欢读死书。他的图画课常常不及格,英语成绩较差,算术也不太好,但国文成绩确是出类拔萃,一部《史记》不知阅读了多少遍,《离骚》能出口成诵。他研读德国康德派哲学家泡尔生的十万字的《伦理学原理》,竟写下了一万二千余字的批注。自对毛泽东有了了解后,易培基便十分喜爱这个学生了。

  1920年反动军阀张敬尧被赶跑,谭延率湘军进入长沙,宣布湖南自治。这时,易培基的命运也发生了根本转变。他受聘担任湖南省长公署秘书长兼教育委员会委员长,之后又兼任一师校长。易培基任校长后,李达、李维汉、陈章甫、周谷城、夏尊等,都在这一时期受聘到一师任教。易培基还解聘了原一师附属小学“主事”,聘任他的学生毛泽东担任这一职务,全面主持附小的工作。这使毛泽东找到了一块进行早期革命活动的沃土。毛泽东在附小工作了一年半时间。经过易培基批准,毛泽东聘请了何叔衡、谢觉哉这样一批德才兼备的教师到附小任教。附小学生任弼时、毛泽民、毛泽覃等,后来都成为著名革命家。

  为了在湖南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展新文化运动,毛泽东决定创办一个以推销新书报、介绍新思想为主要任务的新书社。这一设想,首先得到易培基的赞同。他还自愿充当书社发起人,同时由他出面邀长沙教育、新闻、工商等各界有声望的人士,参加创办工作,为书社捐资。在建党的思想准备时期,有书社这样一个“公共组织”,使广大青年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合法”化了。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闭幕以后,毛泽东于八月中旬回到湖南,在一师任教,并继续从事建党工作。中共湘区委员会正式成立后,毛泽东担任书记,至此他才辞去教职,走上了职业革命家的道路。

  1923年,毛泽东秘密前往上海,参加中共三大的筹备工作。从上海潜回长沙后,毛泽东立即拜访了易培基,对老师开展了统战工作。在易培基的书房里,师生二人促膝谈心。易培基情不自禁吐露了这些年为官的艰难际遇和苦闷心境。这次谈话,使易培基产生投身国民革命的想法。11月底,毛泽东从长沙到广州,应孙中山之邀,参与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筹备工作。而易培基在接到赵恒惕撤销他一师校长职务的通知后,忿然于旧历腊月举家南迁广州,通过谭延、毛泽东的举荐,在孙中山大元帅府担任高级顾问。不久,易培基又兼任时称“革命摇篮”的广东大学教授。1927年,谭延依附蒋介石,登上了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宝座。次年,易培基被谭委以故宫博物院院长兼古物馆馆长重任,以后又居国民党政府农矿部部长等要职。

  易培基成了国民党的官僚,于1937年病逝于上海。然而毛泽东并没有忘记这位老师的恩德。他曾多次深情地对当年一师的师友谈起这位恩师:“易先生是个好人呵,他帮过我毛泽东好多的忙,只可惜路走错了……”

  成为至交的黎锦熙

  黎锦熙是毛泽东在湖南第四师范读书时的一位颇有名气的历史教师。他19岁考入湖南优级师范史地部,辛亥革命成功后的第二年,黎锦熙从学校毕业,被新任湖南督军谭延聘为秘书。一到职,黎锦熙便发现了衙门的复杂,于是坚辞不就,改办《长沙日报》。接着他又创办了《湖南公报》,仍任总编。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湖南公报》被查封,他又改编《湖南大公报》。

  由于黎锦熙的传奇经历,他在到湖南第四师范任教之前,已誉满长沙城。黎锦熙只比毛泽东大三岁,加之又是湘潭同乡,彼此之间有很多共同语言。所以他们虽为师生,却很快建立起朋友般的情谊。黎锦熙与杨昌济、徐特立、方维夏等组织了“宏文图书编译社”,又附办刊物《公言》,抨击教育弊政。毛泽东对此很有兴趣,时常帮助抄写文稿。对这段史实,黎锦熙曾说,他办报刊时,有三个青年学生帮他抄过文稿。一个是不问文稿的内容,什么都照抄;一个是凡见到文稿中有问题,总要提出来,并有代为润色的时候;一个是看到他不同意的文稿,干脆就不代抄。这三个青年,第二位后来成了著名的作家,那就是田汉。第一位默默无闻,第三位便是毛泽东。

  黎锦熙执教不囿于旧的章程,总想尽办法闯出一条让学生易学易懂易用的新路。利用图表法进行教学,便是一例。他教历史课,把年代、人物、事件、历史地位和贡献等,都用图表加以排列,学生不用老师多费口舌,便可以把纷繁的历史搞清楚。黎锦熙的图样法、纲目排列法等,也使毛泽东受益匪浅。他运用这种方法阅读、理解了许多人一生都难以读完、读通的“经史子集”,为他日后成就一番大事业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大到中国革命或建设的总体构想(总图样),小到某一方面或某一阶段的规划和设计(分图样),毛泽东总是事先用铅笔在纸上勾勒出来,经过周密分析论证,才形成决议和文件。

  毛泽东早年是主张出洋的,后来为什么没有出国领略外面的世界呢?据史料分析,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毛泽东通过对中国现实的考察,决定暂留国内研究中国国情;二是当时出国留学的新民学会会友希望他能留在国内“殿后”;三是毛泽东征询了黎锦熙等先生的意见,才最后下决心留在国内。在第一次北京之行期间,毛泽东常到黎锦熙家中作客。黎锦熙将他的《国语研究调查之进行计划书》改订本送给毛泽东提意见,同时对毛泽东是否出洋的事也商量讨论过。黎锦熙认为,把时间花费在本国,则对本国更为有利。

  黎锦熙和毛泽东的交往保持了半个多世纪。这种交情历尽了生与死、贫与富、贵与贱的种种考验,却愈发显得深厚。1919年末,为驱逐军阀张敬尧出湖南,毛泽东率领湖南各界驱张代表团来到北京。黎锦熙闻讯,到毛泽东的住地——北长街99号福佑寺看望。后来他听说毛泽东组织了共产党,继而又传闻毛泽东上山打游击。他悉心保存着的毛泽东的六通书信,成了他思念友人的感情寄托。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下,他把毛泽东的信和新民学会会员通讯集及五期《湘江评论》装在一个精制的盒子里,珍藏起来。1948年底,炮声隆隆之际,黎锦熙当时已是北师大的名教授,国民党想劝其一同南逃,黎锦熙当着北师大教务长的面,撕毁了教育部的那张通知单。

  北京和平解放后,毛泽东得悉黎锦熙等知名学者都在北京,立即驱车到和平门北京师大宿舍看望。一声“黎老师”出口,黎锦熙的眼睛立刻湿润了。这天中午,毛泽东掏钱让工作人员叫来两桌酒席,款待老师和几位知名教授。此后,毛泽东几次接黎锦熙到中南海叙谈。1949年10月,黎锦熙受党中央、毛泽东之邀,参加了开国大典。那时毛泽东曾想请这位老师在政府部门担任一些实质性的职务,但黎以健康不佳,婉言谢绝了。后毛泽东了解到黎愿意潜心于教育和著述,也就不勉为其难了。1953年,黎锦熙把毛泽东当年的六通书信亲手交还给毛泽东,作为毛泽东60岁的寿礼。1972年,黎锦熙在毛泽东、周恩来关心下,迁到朝阳门内北小街一个四合独院,他在这里一直生活到1978年3月,逝世时89岁。(摘自《毛泽东和他的二十四位老师》尹高朝编著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8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