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明星 李克强 甩掉河南“穷帽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16:13:08
● 于泽远(北京)
  被视为中国未来政治领军人物之一的李克强1999年出任河南省长,原本属于“老大难省份”的河南2004年的经济总量跃居中国中西部地区首位,人均GDP从1990年代初期的全国第28位上升为第18位。

  李克强如何甩掉河南的“穷帽子”?本报北京通讯员分析报道。

  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不久前在河南参观四天后留下这样的评价:中原大地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坦白地说,完全出乎我的想象。”

  让连战印象深刻的是,他在河南不时听到人们把一个人同河南的进步联在一起,这个人就是已经离开河南两年多的现任中共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

  连战随后在辽宁见到了“传说中的”李克强,向他描述了自己在河南的见闻。李克强却不愿多谈自己在河南的政绩,而是向连战大谈他正在辽宁推进的“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显然,这位不事张扬的“天王级”政治明星更关注当下,习惯于把目光投向前方。

  外界分析李克强,往往看到的是他的共青团系背景,强调的是他与中国最高领导人胡锦涛的渊源,却常常忽略了李克强的才华和实干精神,忽略了他经略河南的成绩。可以说,正是李克强在河南近七年的不凡表现,奠定了他作为中国下一代政治领军人物的地位。

从团中央调任“老大难省份”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受环境、资源、政治等因素的影响,河南近代以来饱受战乱、灾荒以及政治运动的困扰。即使在改革开放后,河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长期落后于大多数省区,成为中国一个老大难省份。

  1998年6月,在团中央工作了15年的李克强从团中央第一书记调任河南省长,开始了他治理地方的第一步。李克强深知河南的问题千头万绪、人际关系错综复杂。为避免官场上少不了的各类应酬,他将家眷留在北京,只身前往郑州。省政府一名官员透露,李克强一向拒绝出席与公务无关的宴会,有时就和秘书一起做些简单的饭菜了事。
不过,摆在李克强面前的难题还是如何提升河南落后的经济水平和社会面貌。拥有北大经济学博士头衔的李克强没有像许多官员那样去搞“新官上任三把火”,营造“面子工程”,而是静下心来,跑遍河南各地,力求准确把脉河南的“病因”。
  李克强不喜欢一些官员蜻蜓点水式的调研模式。每到一地前,他都做足功课,并在调研后向当地官员提出可操作的发展途径。他的独到眼光和博学强记常令地方官员叹服。

打造河南食品工业

  针对河南工业基础薄弱,农业现代化程度低,但粮食产量大、食品产业基础较好的特点,李克强选定以打造食品工业的品牌和规模作为推动全省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切入点。在他的强力支持下,河南涌现出一批全国知名的食品品牌,如“华英”鸭、“金苑”面粉、“思念”水饺、“莲花”味精、“双汇”火腿肠等等。在李克强离开河南时,河南的食品工业不仅名牌产品多,规模也相当可观,如华英集团每年加工肉鸭2400万只,名列世界第一;莲花味精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46%,河南也变成中国最大的面粉及面制品加工基地。

  若说以食品工业推动河南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显示了李克强精通经济事务,“中原城市群”的构想则反映了李克强制定宏观社会经济发展的眼光。

“中原城市群”构筑经济隆起带

  李克强规划的“中原城市群”是以省会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九个省辖市组成的城市群,具体内容是通过逐步资源共享、产业互补、生态共建、各具特色,构筑起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其中,作为全国铁路枢纽的郑州不仅要做中原城市群的龙头,也要成为全国区域性的中心城市。

  高起点打造郑州郑东新区是李克强构建中原城市群的点睛之笔。为改变河南城市给外人留下的“小气、土气、俗气”的面貌,2002年12月,李克强提出郑东新区要“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的目标。有人认为这一目标是个难以实现的“童话”,李克强却坚信只要运用好各方资源,郑东新区的建设目标完全可行。他亲自督战,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几十次到郑东新区现场解决问题。当地的一名官员说,李克强做事的韧劲和实干精神为郑东新区的建设插上了翅膀。

  如今,一个景观优美、管理现代、环境宜人的郑东新区已形成规模,李克强五年前预期的新区“童话”基本成为现实。

  李克强当然不是一个不顾实际、贪大求快的“童话制造者”。他主持制定的“中原崛起”战略就反映了他的缜密和务实。按照规划,到2020年,河南人均GDP将达到3000美元,城市人口将占全省人口的50%以上。这一目标虽然看起来不像郑东新区建设那样“大手笔”,但如果实现,河南不仅将彻底甩掉几百年来贫穷落后的帽子,也将成为中部崛起的领头羊。


正视爱之病村风暴
严令禁止非法采血 控制爱之病疫情

  李克强在河南的近七年并非一帆风顺,他不仅碰到过各类棘手的事务,如突发性安全事故,还遭遇过爱之病蔓延带来的政府信任危机。

  1995年,河南一些县乡非法买卖血液盛行,导致潜伏若干年后爱之病在当地流行。而地方官员刻意封锁消息,阻挠高耀洁医生等民间人士救助病人,更延误了防治时机。

  本世纪初,河南出现多个“爱之病村”的消息经媒体曝光,河南省当局面临国内外舆论的巨大压力,李克强自然也处于风口浪尖上。

  为扭转政府处理爱之病危机不力的被动局面,李克强曾严令打击非法采血,并在全省18个市建立标准化采血站。2003年到2004年初,已经是河南“一把手”的李克强先后三次到有名的“爱之病村”——上蔡县文楼村考察。他主动与爱之病患者握手交谈,宣布对所有爱之病患者免费进行治疗。李克强还将一度被官方封杀的高耀洁请到办公室,与她商讨救助爱之病孤儿和药品“打假”的问题。

   2004年初,李克强要求全省抽调250名机关干部和医务人员组成工作队,由厅级干部带队,开赴全省38个爱之病高发村进行为期一年的驻点帮扶。就在这一年,困扰河南10年的爱之病疫情得到了控制,死亡人数明显减少。疫情最重的驻马店市的死亡率由2001年的11.58%下降到2006年的5.56%。

  李克强在河南近七年的耕耘收到了丰厚的回报。2004年底李克强离开河南时,河南的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中西部地区首位,在全国也属前列,人均GDP从1990年代初期的全国第28位上升为第18位。与1997年相比,到2004年河南省工业利润增长近七倍。河南的粮食产量、粮食加工能力、肉类加工能力、电解铝的生产能力和氧化铝的生产能力2004年在全国均列首位。

  在李克强告别河南的大会上,河南官员以经久不息的掌声送别李克强,向来低调的李克强不得不几次起身示意大家停止鼓掌。随后,他在演说中留给河南官员这样的嘱咐:我主持的一些决策未必都是对的,如果今后有些决策不符合实际,请大家一定要实事求是地改正。
http://www.zaobao.com/zg/zg070610_507_2.html● 于泽远(北京)
  被视为中国未来政治领军人物之一的李克强1999年出任河南省长,原本属于“老大难省份”的河南2004年的经济总量跃居中国中西部地区首位,人均GDP从1990年代初期的全国第28位上升为第18位。

  李克强如何甩掉河南的“穷帽子”?本报北京通讯员分析报道。

  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不久前在河南参观四天后留下这样的评价:中原大地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坦白地说,完全出乎我的想象。”

  让连战印象深刻的是,他在河南不时听到人们把一个人同河南的进步联在一起,这个人就是已经离开河南两年多的现任中共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

  连战随后在辽宁见到了“传说中的”李克强,向他描述了自己在河南的见闻。李克强却不愿多谈自己在河南的政绩,而是向连战大谈他正在辽宁推进的“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显然,这位不事张扬的“天王级”政治明星更关注当下,习惯于把目光投向前方。

  外界分析李克强,往往看到的是他的共青团系背景,强调的是他与中国最高领导人胡锦涛的渊源,却常常忽略了李克强的才华和实干精神,忽略了他经略河南的成绩。可以说,正是李克强在河南近七年的不凡表现,奠定了他作为中国下一代政治领军人物的地位。

从团中央调任“老大难省份”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受环境、资源、政治等因素的影响,河南近代以来饱受战乱、灾荒以及政治运动的困扰。即使在改革开放后,河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长期落后于大多数省区,成为中国一个老大难省份。

  1998年6月,在团中央工作了15年的李克强从团中央第一书记调任河南省长,开始了他治理地方的第一步。李克强深知河南的问题千头万绪、人际关系错综复杂。为避免官场上少不了的各类应酬,他将家眷留在北京,只身前往郑州。省政府一名官员透露,李克强一向拒绝出席与公务无关的宴会,有时就和秘书一起做些简单的饭菜了事。
不过,摆在李克强面前的难题还是如何提升河南落后的经济水平和社会面貌。拥有北大经济学博士头衔的李克强没有像许多官员那样去搞“新官上任三把火”,营造“面子工程”,而是静下心来,跑遍河南各地,力求准确把脉河南的“病因”。
  李克强不喜欢一些官员蜻蜓点水式的调研模式。每到一地前,他都做足功课,并在调研后向当地官员提出可操作的发展途径。他的独到眼光和博学强记常令地方官员叹服。

打造河南食品工业

  针对河南工业基础薄弱,农业现代化程度低,但粮食产量大、食品产业基础较好的特点,李克强选定以打造食品工业的品牌和规模作为推动全省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切入点。在他的强力支持下,河南涌现出一批全国知名的食品品牌,如“华英”鸭、“金苑”面粉、“思念”水饺、“莲花”味精、“双汇”火腿肠等等。在李克强离开河南时,河南的食品工业不仅名牌产品多,规模也相当可观,如华英集团每年加工肉鸭2400万只,名列世界第一;莲花味精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46%,河南也变成中国最大的面粉及面制品加工基地。

  若说以食品工业推动河南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显示了李克强精通经济事务,“中原城市群”的构想则反映了李克强制定宏观社会经济发展的眼光。

“中原城市群”构筑经济隆起带

  李克强规划的“中原城市群”是以省会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九个省辖市组成的城市群,具体内容是通过逐步资源共享、产业互补、生态共建、各具特色,构筑起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其中,作为全国铁路枢纽的郑州不仅要做中原城市群的龙头,也要成为全国区域性的中心城市。

  高起点打造郑州郑东新区是李克强构建中原城市群的点睛之笔。为改变河南城市给外人留下的“小气、土气、俗气”的面貌,2002年12月,李克强提出郑东新区要“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的目标。有人认为这一目标是个难以实现的“童话”,李克强却坚信只要运用好各方资源,郑东新区的建设目标完全可行。他亲自督战,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几十次到郑东新区现场解决问题。当地的一名官员说,李克强做事的韧劲和实干精神为郑东新区的建设插上了翅膀。

  如今,一个景观优美、管理现代、环境宜人的郑东新区已形成规模,李克强五年前预期的新区“童话”基本成为现实。

  李克强当然不是一个不顾实际、贪大求快的“童话制造者”。他主持制定的“中原崛起”战略就反映了他的缜密和务实。按照规划,到2020年,河南人均GDP将达到3000美元,城市人口将占全省人口的50%以上。这一目标虽然看起来不像郑东新区建设那样“大手笔”,但如果实现,河南不仅将彻底甩掉几百年来贫穷落后的帽子,也将成为中部崛起的领头羊。


正视爱之病村风暴
严令禁止非法采血 控制爱之病疫情

  李克强在河南的近七年并非一帆风顺,他不仅碰到过各类棘手的事务,如突发性安全事故,还遭遇过爱之病蔓延带来的政府信任危机。

  1995年,河南一些县乡非法买卖血液盛行,导致潜伏若干年后爱之病在当地流行。而地方官员刻意封锁消息,阻挠高耀洁医生等民间人士救助病人,更延误了防治时机。

  本世纪初,河南出现多个“爱之病村”的消息经媒体曝光,河南省当局面临国内外舆论的巨大压力,李克强自然也处于风口浪尖上。

  为扭转政府处理爱之病危机不力的被动局面,李克强曾严令打击非法采血,并在全省18个市建立标准化采血站。2003年到2004年初,已经是河南“一把手”的李克强先后三次到有名的“爱之病村”——上蔡县文楼村考察。他主动与爱之病患者握手交谈,宣布对所有爱之病患者免费进行治疗。李克强还将一度被官方封杀的高耀洁请到办公室,与她商讨救助爱之病孤儿和药品“打假”的问题。

   2004年初,李克强要求全省抽调250名机关干部和医务人员组成工作队,由厅级干部带队,开赴全省38个爱之病高发村进行为期一年的驻点帮扶。就在这一年,困扰河南10年的爱之病疫情得到了控制,死亡人数明显减少。疫情最重的驻马店市的死亡率由2001年的11.58%下降到2006年的5.56%。

  李克强在河南近七年的耕耘收到了丰厚的回报。2004年底李克强离开河南时,河南的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中西部地区首位,在全国也属前列,人均GDP从1990年代初期的全国第28位上升为第18位。与1997年相比,到2004年河南省工业利润增长近七倍。河南的粮食产量、粮食加工能力、肉类加工能力、电解铝的生产能力和氧化铝的生产能力2004年在全国均列首位。

  在李克强告别河南的大会上,河南官员以经久不息的掌声送别李克强,向来低调的李克强不得不几次起身示意大家停止鼓掌。随后,他在演说中留给河南官员这样的嘱咐:我主持的一些决策未必都是对的,如果今后有些决策不符合实际,请大家一定要实事求是地改正。
http://www.zaobao.com/zg/zg070610_507_2.html
郑州发展的非常不错。比天津强多了。在我到过的省会城市里算得上中等偏上。河南其他地方就不清楚了。
不知道,河南现在是富裕省份了?
从房价上涨,可以看出来!!!!!!!:D
多审批几个特区就行乐
官样文章,!
过几年又会出现另一篇文章,中国政治明星 刘奇葆 甩掉广西“穷帽子”:L
]]
这篇恰恰不是官样文章,是转自境外新加坡<联合早报>的。之所以转上来,也是让河南的兄弟或者知情的兄弟给介绍介绍,这两年河南在李的领导下到底发展的怎么样?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过河南的农产品深加工确实发展得不错,现在超市好多速冻食品都是河南产的。这点抓得好,即实施了工业化,又就地解决了农产品转化的问题,为农民的卖难、增收创造了条件。
前途光明!
看储君登大宝后的表现了:D
请问,李源潮的位置又会安到哪里呢?
原帖由 你死我活 于 2007-6-10 20:15 发表
这篇恰恰不是官样文章,是转自境外新加坡<联合早报>的。之所以转上来,也是让河南的兄弟或者知情的兄弟给介绍介绍,这两年河南在李的领导下到底发展的怎么样?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过河南的农产品深加工确实 ...


李的口碑挺好。
河南的发展势头不错。
河南什么土特产最多?卫星啊!
在为17大进政治局及以后接班造势
老家焦作的来说一下,这些年发展的很好。前年回沁阳老家探亲,街上的出租一顺的桑塔纳,这在一二线城市不算什么,不过在一个中部省份的县级市那就不得了了。街面很干净,交警执法也很有礼貌。陪家人购物,几个大卖场是人山人海,商业活力可与二线城市比肩。最让我惊讶的还不是这些,是我们那条护城河,omg竟然变清了!有天出去散步,一堆车停在河边,以为什么事,过去一瞧是在钓鱼。我那个激动啊,要知道河里的鱼十年前都被化肥厂毒死了!看到家乡这些年的变化,一年比一年好,我这个远离故土的游子真的很欣慰。
总的来说,通过探亲这十几天来看,家乡的变化很大。一个没有资源优势没有政策优势的县级市能有这样的成绩很不容易,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河南的大环境密不可分啊。
:( 浙江的县级市用帕萨特作出租
]]
沿海省份靠政策,西部省份靠资源,中部省份靠自强:victory:
也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李克强李源潮两人被海内外媒体捧作了胡总的接班人。这一消息不知最早来自何方,出自何人之手,有何依据?
海外关于中国军政的传闻,可以说无时无刻无处不在。从曾庆红要夺胡总的权,到统战部长刘延东即将空降上海;从江朱不和,到李克强李源潮是胡总的接班人,谣言说得多了,连造谣者自己都信以为真了。
这几年还是有些进步的。
两年前去过郑州,觉得市容确实还不错。
离商丘比较近,感觉几十年没变化
原帖由 kutoo 于 2007-6-11 11:29 发表
也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李克强李源潮两人被海内外媒体捧作了胡总的接班人。这一消息不知最早来自何方,出自何人之手,有何依据?
海外关于中国军政的传闻,可以说无时无刻无处不在。从曾庆红要夺胡总的权,到统战 ...

         有香港和台湾的八卦媒体,也就不奇怪了。看过一期台湾的政论节目,背景是前两年的各大城市爆发反日散步,人家居然能扯到胡哥政权不稳,有可能这次反日散步可能会给中共专制政权带来灾难性后果。当时看完我就觉得这样的政论节目支持人和嘉宾有没有学过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还不如超大网友的水平高
为政者水平高低关健看政绩,政绩如何应该由当地群众说了算,河南的兄弟说好那才是真的好。其他的都白扯,现在网络发达了就是好,那里的人都有,在当地水平如何一问就差不了多少。不过就河南的兄弟发映,李那几年在河南主政应该还是干了些实事的,这就够了。人均GDP从全国第二十八上升到18也不是靠吹就吹得起来的。
总体印象还不错
挺不错的.,..还去我们公司视察了呢`
关于境外媒体喜欢说中国人事,也算正常吧.某种程度上中国的最高领导层还是安排产生的,当然就有产生猜测的土壤.境外的是有点风吹草动就联想,什么都敢说,说的这么多,总有说对的,当然错的也不少,而国内在这方面基本是一言不发,所以搞的大家只好去关注境外媒体的声音了,对不对一回事,至少他点出了一些可能,所以对待这些消息,是不能当真,但可以当个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