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专题 2007茶馆第三壶--书香魅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00:10:30
自己是一个比较喜欢用书来消磨时间的人,而且看的书也相当杂,于是有人说我是半瓶水,什么都知道一点,又什么都不精通。我想在这个论坛上,应该就有不少和我类似的。无论是刻苦攻读的,还是泛泛而阅的,大家对自己看过的书都有很多很多的感想。而同一本书看过之后,也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带着浓厚个人色彩的评价。无论是什么样观点,都代表着个人的思索,那么我们在不断的思考和接触另外一个角度的思想时,在静静的锻造着自己的头脑。
     图书和电影都只是一个载体,记录着它们所代表着的某种思维。而我们对这个思维的解读,也同样代表着我们自己思想的投射。开这个主题,正是希望透过这个渠道来进行交流。先发自己的一点点东西,谨此为引玉,望大家多多支持!


=========================================================================
《8.23炮击金门》
作者:沈卫平
此书为首部全面系统介绍炮击金门的纪实文学
     封底的文字说明:炮击金门是中国当代史的重大事件。本书作者采访了百余位海峡两岸当事人,收集了丰富的史料,以大跨度多视角全景观的手法,真实再现了一幕幕炮战空战海战及外交斗争场景,详尽记述了中国统一的艰难历程。
     台湾问题一直是很多人关注的焦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时候起,祖国统一就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梦想。海峡对面的那个岛,对于自己和大多数人来说都只有一些零星的影视印象。年少的时候一直觉得解放台湾是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海峡,比远隔重洋还要遥远。短短的一点距离,居然分割了中华民族接近半个世纪。我们不知道台湾民众自己的眼中,是否也和大陆一样,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呢?作为不同的社会体制下的普通民众,相互之间的思想碰撞是很明显也非常激烈的,这种碰撞不单是存在于海峡两岸曾经的军人或者普通民众之间,也鲜明的体现在了厦门当地居民不同的年龄层次间。
      海峡两岸的关系和走向,一直是军事爱好者们的热门话题,各种各样的想法和猜测也不断,随着近年两岸交流的日益广泛,双方不同观点的对撞经常也在各种场合发生,以CD这个小小的论坛来说,同样也出现了双方不同的声音。对同一场战争,大家都声称自己是胜利者,而战争不可能双方都是胜利者。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自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如果没有对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整个作战过程有全局性的清晰认识,那么对战争的观点和理解无疑就会片面很多。
      书中,通过大量的历史事实和数据,使我们这些后人能够对那场远去的战争得出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看完该书最大的感受就是“实”和“平”!内容实在,资料丰富;描写平和,客观对待。很多军事爱好者对那场特殊的战争都非常感兴趣,也曾经看过很多的书籍和资料,但是总是没有能够得出一个全面的概念。作者历时数年,采访了几百位参与过那场战争的人员,上到叶飞陆军中将,林虎空军中将等当年的风云人物,也有著名的“女子炮班”和现在仍然在负担着一些军事任务的厦门海岛渔民。甚至还和对面的军人有过认真的交流和探讨,因为作者能亲自到金门岛上进行了实地考察,也更能够体会出另外一层意思。正是本着对那些亲身经历过战火洗礼的前辈们的尊重和负责,作者认真考证了当年战争中的很多战绩和细节,在无法得出明确结论的部分,也认真的进行了说明。
     作为第一本比较全面的描述8.23炮战的书,其中自然少不了很多过去鲜为人知的战斗细节和故事。海军8.24海战,王牌的鱼雷艇一大队损失了175号鱼雷艇,电影〈海鹰〉表现的就是这段故事,但是那是经过艺术加工过的。在随后的9.1海战更是损失174号和180号,不为大家所知的是它们是由于指挥和操作的失误相互撞击而导致沉没的……。作者曾在空军服役,于是对空军的作战过程能够提供相当多的细节,让我们回顾7.29空战8.7空战和8.14空战。解放军空军与台湾空军似乎打了个平手,实际上同样也有空地协调不好,发生误击的情况造成空军损失。
    书中对解放军高级将领的描述也是非常有味道的,无论是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空军上将的“傲”,还是福州军区副司令员皮定均陆军中将的“酷”,又或是张冀翔陆军中将的“俗”,都表现了他们各自鲜明的个性。
    当时国民党军队的战斗素质是否象电影中描述的那样?这个问题同样也得出了一点印象:按照解放军炮兵们自己定的标准,对于暴露目标单炮发射5发之内命中算优秀。在经常故意暴露目标试探金门炮兵战斗力的过程中,对面通常仅用4发炮弹就准确命中,彻底摧毁目标,解放军老炮兵们对此还是颇为赞叹的。

     书中内容丰富,可读性和资料性都非常强,洋洋数十万字读来并不觉得枯躁无味。而唯一的不足,或许是书中的图片资料比较少,让我这样比较喜欢看图说话的人感觉不过瘾。自己是一个比较喜欢用书来消磨时间的人,而且看的书也相当杂,于是有人说我是半瓶水,什么都知道一点,又什么都不精通。我想在这个论坛上,应该就有不少和我类似的。无论是刻苦攻读的,还是泛泛而阅的,大家对自己看过的书都有很多很多的感想。而同一本书看过之后,也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带着浓厚个人色彩的评价。无论是什么样观点,都代表着个人的思索,那么我们在不断的思考和接触另外一个角度的思想时,在静静的锻造着自己的头脑。
     图书和电影都只是一个载体,记录着它们所代表着的某种思维。而我们对这个思维的解读,也同样代表着我们自己思想的投射。开这个主题,正是希望透过这个渠道来进行交流。先发自己的一点点东西,谨此为引玉,望大家多多支持!


=========================================================================
《8.23炮击金门》
作者:沈卫平
此书为首部全面系统介绍炮击金门的纪实文学
     封底的文字说明:炮击金门是中国当代史的重大事件。本书作者采访了百余位海峡两岸当事人,收集了丰富的史料,以大跨度多视角全景观的手法,真实再现了一幕幕炮战空战海战及外交斗争场景,详尽记述了中国统一的艰难历程。
     台湾问题一直是很多人关注的焦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时候起,祖国统一就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梦想。海峡对面的那个岛,对于自己和大多数人来说都只有一些零星的影视印象。年少的时候一直觉得解放台湾是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海峡,比远隔重洋还要遥远。短短的一点距离,居然分割了中华民族接近半个世纪。我们不知道台湾民众自己的眼中,是否也和大陆一样,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呢?作为不同的社会体制下的普通民众,相互之间的思想碰撞是很明显也非常激烈的,这种碰撞不单是存在于海峡两岸曾经的军人或者普通民众之间,也鲜明的体现在了厦门当地居民不同的年龄层次间。
      海峡两岸的关系和走向,一直是军事爱好者们的热门话题,各种各样的想法和猜测也不断,随着近年两岸交流的日益广泛,双方不同观点的对撞经常也在各种场合发生,以CD这个小小的论坛来说,同样也出现了双方不同的声音。对同一场战争,大家都声称自己是胜利者,而战争不可能双方都是胜利者。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自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如果没有对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整个作战过程有全局性的清晰认识,那么对战争的观点和理解无疑就会片面很多。
      书中,通过大量的历史事实和数据,使我们这些后人能够对那场远去的战争得出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看完该书最大的感受就是“实”和“平”!内容实在,资料丰富;描写平和,客观对待。很多军事爱好者对那场特殊的战争都非常感兴趣,也曾经看过很多的书籍和资料,但是总是没有能够得出一个全面的概念。作者历时数年,采访了几百位参与过那场战争的人员,上到叶飞陆军中将,林虎空军中将等当年的风云人物,也有著名的“女子炮班”和现在仍然在负担着一些军事任务的厦门海岛渔民。甚至还和对面的军人有过认真的交流和探讨,因为作者能亲自到金门岛上进行了实地考察,也更能够体会出另外一层意思。正是本着对那些亲身经历过战火洗礼的前辈们的尊重和负责,作者认真考证了当年战争中的很多战绩和细节,在无法得出明确结论的部分,也认真的进行了说明。
     作为第一本比较全面的描述8.23炮战的书,其中自然少不了很多过去鲜为人知的战斗细节和故事。海军8.24海战,王牌的鱼雷艇一大队损失了175号鱼雷艇,电影〈海鹰〉表现的就是这段故事,但是那是经过艺术加工过的。在随后的9.1海战更是损失174号和180号,不为大家所知的是它们是由于指挥和操作的失误相互撞击而导致沉没的……。作者曾在空军服役,于是对空军的作战过程能够提供相当多的细节,让我们回顾7.29空战8.7空战和8.14空战。解放军空军与台湾空军似乎打了个平手,实际上同样也有空地协调不好,发生误击的情况造成空军损失。
    书中对解放军高级将领的描述也是非常有味道的,无论是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空军上将的“傲”,还是福州军区副司令员皮定均陆军中将的“酷”,又或是张冀翔陆军中将的“俗”,都表现了他们各自鲜明的个性。
    当时国民党军队的战斗素质是否象电影中描述的那样?这个问题同样也得出了一点印象:按照解放军炮兵们自己定的标准,对于暴露目标单炮发射5发之内命中算优秀。在经常故意暴露目标试探金门炮兵战斗力的过程中,对面通常仅用4发炮弹就准确命中,彻底摧毁目标,解放军老炮兵们对此还是颇为赞叹的。

     书中内容丰富,可读性和资料性都非常强,洋洋数十万字读来并不觉得枯躁无味。而唯一的不足,或许是书中的图片资料比较少,让我这样比较喜欢看图说话的人感觉不过瘾。
点水兄的水真不少啊,俺来做沙发
惭愧,近期没有看到什么好书。
:D :victory:
近两年来几乎只看“网络文学”了……:L :L
世俗的重压,让书离我渐而远之,电影也是N久没有去看了,但书和电影仍然是我最大的爱好,欣闻水哥在茶馆开了书影评论专贴,特来给予支持.

只要是在本贴发表了原创书影评论的会员,一律给予精华(格式按顶楼)。
我也来凑热闹。
电影《情书》,大约很多人都看过了。但再晚一点,有一些80年代末期出生的人,大概大半还是没看过的。
《情书》 岩井俊二
主演:中山美穗/丰川悦司/酒井美纪/柏原崇...
情节就不再说了。岩井俊二的电影,多有一种清新的味道。特别是配音,有一种旋律感。
多数人认为,《情书》是没有深度的电影。乍看是这样,但其实,我建议年轻人应该好好看看这部电影。这样一部有关回忆的电影,能让你想起以往单纯快乐的青春,也能让你知道如何从青春中成长起来。
原帖由 李药师 于 2007-5-20 10:05 发表
我也来凑热闹。
电影《情书》,大约很多人都看过了。但再晚一点,有一些80年代末期出生的人,大概大半还是没看过的。
《情书》 岩井俊二
主演:中山美穗/丰川悦司/酒井美纪/柏原崇...
情节就不再说了。岩井俊 ...

听说过,没看过,现在很少有时间看书和电影了
原帖由 李药师 于 2007-5-20 10:05 发表
我也来凑热闹。
电影《情书》,大约很多人都看过了。但再晚一点,有一些80年代末期出生的人,大概大半还是没看过的。
《情书》 岩井俊二
主演:中山美穗/丰川悦司/酒井美纪/柏原崇...
情节就不再说了。岩井俊 ...



    说实在的,最近一些年日本电影基本没有什么吸引力.远远不能以80年代相提并论.而这个电影感觉是日本电影近年来比较能吸引自己的,看过好几遍.无论情节音乐还是表演都感觉非常清新.那种朦胧的爱和暗恋表现得非常自然,虽然是日本人,但是就似乎发生在自己身边.不自觉的回忆起自己的学生时代.
    还是我第一次看中山美穗的电影.呵呵!
看了之后启发很大。

行文幽默、流畅,令人不忍释卷。

对中国家族的讲解,文中认为中国家族的不稳定性和顽固性使中华民族能快速地融合外来民族的血液。个人认为很有道理。

还有女性在中国这个特殊社会的地位,简直是恰如其分。

不过对蒋介石不抵抗是为了积压民族尊严,加大压力,个人不敢苟同。

当然一样米养百样人,同样一本书自然也有不同的体会。

我看的是实体书《学林06版》,推荐大家读一读。

http://book.sina.com.cn/nzt/lit/mycountrymypeople/
的确是本好书
林语堂自己在南洋某大学也证明了:那些坏的他一样不少:P
生活的艺术,这本书也不错啊
有点小资;P ;P
<中国人>没有看过,看过<生活的艺术>.林先生对生活的热爱可不是一般的境界,吃的文化的确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比较精彩的部分.书中提到林自己最喜欢的就是几个老友光着膀子在"有不为斋"中大过烟瘾,那是无拘无束,而且思维非常活跃的,经常有思想的火花出现.任何人能过上他自己希望的那种自由生活,绝对是享受啊!
      作为国文大家,学贯中西的林语堂,辜鸿铭等等对中华传统文化总是推崇倍至.我想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越是研究的深越能体会其中的精髓之味.为什么他们对西方近现代文明不太感冒?不仅仅是出于爱国吧?
原帖由 点水族 于 2007-5-20 22:16 发表



    说实在的,最近一些年日本电影基本没有什么吸引力.远远不能以80年代相提并论.而这个电影感觉是日本电影近年来比较能吸引自己的,看过好几遍.无论情节音乐还是表演都感觉非常清新.那种朦胧的爱和暗恋表现 ...

其实就我觉得,《情书》里面,隐含了许多东西,是要观者自己的挖掘的。
不过日本的电影,多有宿命的味道。《情书》未见直接的宿命论,不过同名的树、同长相的树与博子、树与博子对树的呼喊,隐隐还是有股宿命的味道。
特别是树与博子的呼唤,其实是在呼唤自己。如今的社会,越来越觉得自己要迷失了。这大约也是《情书》打动人心的原因之一吧。
一年之内克里斯蒂、柯南道尔、加德纳的小说统统看完!
现在准备把埃勒里·奎因的统统消灭!
原帖由 凤百羽 于 2007-5-21 20:31 发表
一年之内克里斯蒂、柯南道尔、加德纳的小说统统看完!


    凤兄够牛啊!我平常每个月能看一到两本,因为胃口比较杂,一直也没有什么专门看某人书的想法.我想集中看某一个人的著作可以更好的理解作品,但是并非其每一本书都是有价值的.大概也就是自己比较肤浅的一个原因吧!?
现在的奢望就是每天静下心来好好的读读书,可惜总是俗事缠身........希望过几年能达成这个目标!
不管怎么说,还是顶顶读书贴,呵呵:victory:
这个楼是要来添砖加瓦的……
《中国人》是11年前看的,好书啊,顶着蚊子的轰炸在楼道连看了两遍……离校时想窃为己有,没得手:L
最近几年,最让自己经常回味的国产电影就是陆川导演的《可可西里》,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震撼!”,电影中不时出现的长焦镜头,让观众时刻感受到那种无边无际的空旷,也更突出了巡山队员们的孤独和无助。就在那种激烈运动都可能导致丢命的地方,有着那么一群人。无法简单定义为出于爱还是责任,在用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维持着那个神圣地方的安宁。
     巡山队队长“日泰”独自追赶众多的盗猎者,突然周围出现了黑洞洞的枪口,对方头目说“我给买两部车,放我们走。”,“你为什么不放过我”,日泰的回答是“你打了我的羊子!”我的羊子!!一个简单的让人感觉有些蛮横的回答。似乎不成为理由,那是自然的东西。但的确是这样,对于那些世代居住在可可西里的人们来说,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所有一切都是上天的恩赐,任何一个人都有责任保护它。
     当刘栋被流沙吞没的瞬间,他只是大声的发出两声吼声,似乎是为了给自己增加力量。他刚送因追盗猎者而引发肺水肿的队友回到小镇治疗,只睡了个囫囵觉,向做陪酒小姐的老婆拿了钱,甚至是被迫的私卖了一些收缴的藏羚羊皮,购买了生活必需品,就独自驾车追赶远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的同伴。当他驾驶的那辆北京JEEP孤独的停留在高原上,车厢里和周围的地方上散落着生活品的画面,而人已经回归大地的时候,也许就在向外界透露出那些巡山队员的付出和无奈,画面上只有不断吹过的风还有点生机,寂静的让人有些脊背上冒凉气。
     和国内那些所谓的名导大片相比,《可可西里》是一个真正的小制作,没有明星演员,也没有华丽的场面,电影用一种近乎沉默的基调向世人讲述了一个悲壮的故事,向世界展现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如果能有更多电影人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而不是那些子虚乌有的幻觉。相信会有让更多的人重新思考人生和其他的一些东西。
原帖由 点水族 于 2007-5-21 18:02 发表
没有看过,看过.林先生对生活的热爱可不是一般的境界,吃的文化的确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比较精彩的部分.书中提到林自己最喜欢的就是几个老友光着膀子在"有不为斋"中大过烟瘾,那是无拘无束,而且思维非常活跃的, ...


5.4那帮人的文学功底可真不是盖的。在此推荐梁实秋的雅舍系列,几乎任何一篇文章都可以作为中学作文的范文,其文笔自由穿梭于文言和白话之间,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已经达到了道的境界。
以前不明白鲁迅为什么要骂梁实秋,看完雅舍系列多少明白了一些,在国破家亡的危难时刻,仍然津津乐道于身边看似意味悠长的小事,文字间只有小资的恬淡,是有点欠骂:D
安心下来会找来书看来,喜欢闻书的味道
这一个多月看的书有《史记》中汉朝部分,还是深深喜欢司马迁那简洁典雅,雄浑大气的文笔。帮妹妹注解《纳兰性德词笺注》,不过纳兰词太哀伤了。这么一个富贵青年一天到晚为恋爱烦恼,的确有点闲得蛋疼,死了也不甚值得同情。重读《离骚》,感觉屈子自恋得紧啊;P ,不过这么彻底爱国的诗人还是很敬佩的,顺便把以前认不准的字搞清楚了。看完杜拉斯的《情人》、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这算是我读过的为数不多几本新型小说。《王小波文集2》看了点,感觉他被资产阶级自由化腐蚀得厉害。:D

看过的电影《斯巴达三百勇士》和《情人》。更喜欢前者,理由同读史记。我喜欢古典的东西,喜欢古希腊的文艺,历史。《情人》是典型的三级片,害得我被哥们嘲笑,而且也不觉得怎么好看。:L
007和天策兄都是好书之人啊!

相比较,我看的就比较杂而且浅显些.或许是自己还没有完全静下心来.所以进不去作者的那种心境中,实在是无法真正品位出其中的滋味.

对中国电影有些失望了,已经完全的脱离的电影的本质.根本就弄不明白某些所谓的大片想说什么?金玉其表的感觉特别深.
还是小时候养成的习惯,喜欢看历史和古典文学。也喜欢看电影,感觉中国的电影现在正走向另一个极端,极端的商业化,唯美主义,内容空洞乏味。以前的电影主旋律色彩过浓,强调个人对国家、社会的责任,而缺乏对个人价值和人性的深入探讨,电影的观赏性也不是很好。

现在反了,近几年的大片基本抛弃了这种集体主义思想,而专注一些视觉的美感,场面的豪华,比如《英雄》《天地英雄》《夜宴》《无极》《十面埋伏》《满城尽戴黄金甲》,基本上没什么思想,最典型的是《无极》。《英雄》宣扬了一点大一统思想,但很勉强。倒是一些底成本片子还是很有思想的,比如《可可西里》《那人、那山那狗》《孔雀》《生活秀》都不错,真正反映生活,反映时代变化给人思想、心灵、价值观等等的影响,随便带有探索性质,但很可贵。

艺术脱离生活,就是白开水,无论它包装多么好看。张艺谋、陈凯歌辈并非不懂这个道理。但现在的市场经济对人思想的腐化,西方大片的入侵,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对闲适文艺有相当的需求,这催生了无聊之极的中国商业大片。实际上,法国、德国、意大利都有很多不错的片子,可惜我们很少看到。
如果心理素质不行
道德水准有问题
〈情人〉是不能看的
原帖由 抉影独游 于 2007-6-24 18:40 发表
如果心理素质不行
道德水准有问题
〈情人〉是不能看的

俺心理素质没问题,道德水准还有待大大提高;P

不过,“《情人》是我见过的最有深度,现代文学中最奇特的一本小说。以后要记得这么说啊”;P
原帖由 天策府 于 2007-6-24 20:00 发表

俺心理素质没问题,道德水准还有待大大提高;P

不过,“《情人》是我见过的最有深度,现代文学中最奇特的一本小说。以后要记得这么说啊”;P

:L 道德一般,心理素质确实非常不错!!!!
就不知道禁打不禁打了?
不过你的观点是正确的:D
杜拉斯的《情人》确实是旷古未见的新星小说啊。:P 小说结构独特,一扫传统的叙事模式。虚实结合,叙事主角不断变化,不知道是谁在讲故事,给人一种迷离梦幻一样的审美享受。

小说用了大量独白、思索、甚至回忆性语言,情节互相穿插,明线下面还有暗线,因此小说一开始读起来并不顺畅,甚至感到磕磕碰碰,不明所以。但是你一旦多读几遍,你会被小说深刻的悲剧性、作者作为一个女人所表现出来的强悍力量所感染。这不是一本普通的小说,尽管它的篇幅只有五六万字的。[:a4:]
]]
原帖由 oo7yjg 于 2007-6-25 09:17 发表


王小波的小说还是很值得一看的,想当初,我抱着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在篮球场上狂笑了一个中午。也许我对王小波的小说没什么深入的、形而上的感受,但至少他的文字是很不错的,而且正如他自己所说,他的小说 ...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没错
但是黄金时代,偶心理承受能力还是不怎么行
:handshake 偶的情人也是王道乾
杜拉斯《劳儿之劫》比较好点
上海版的《动物庄园》很不错,特别是插图很好。
读书贴,顶一下!!
我想我也是点水说的那种,喜欢看杂书的人

古今中外,军事地理,文学科技看了不少

最近我推荐大家看看  旁听北大讲座  这个系列书籍  非常好的书

杂志呢,大家可以关心一下  智慧   真得很有老读者文摘的意味

国产电影,精品不多阿    赵本山的 落叶归根  拍得非常好, 值得一看
<猞猁的故事> 对人类学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还有<昆虫记> 真的很不错
楼上阴险,《昆虫记》有十本,偶买了四年读了一本:L 果然是书非借不能读也。
不要把作者和作品混为一谈。很多人写的一手好文章,但是做人也就一般般。
最近从图书馆找到一本57年版的<普希金抒情诗二集>(查良铮译),感觉太棒了.多年来一直喜欢普希金,因为它的诗实在太美太健康了.

别林斯基赞誉他的诗:“所表现的音调的美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净,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击剑一样铿锵有力。”高尔基说:“我开始读普希金的诗,如同走进了一片树林的草地,到处盛开着鲜花,到处充满着阳光。”

普希金和莎士比亚是我最喜欢的两个外国诗人.他们的诗歌节奏明朗欢快,音节铿锵有力,语言转折自如,变化莫测.诗的意象鲜明,热烈奔放.哪怕表达他们的失意哀伤,他们也能让你深深感到生活的希望.他们的诗句象雄鹰在歌唱,象大海的低吟,象森林的回响,象溪水在激荡...我认为,他们的诗完整地体现了生活的美,,很适合男人们读~~~~
原帖由 大秦猛士 于 2007-7-3 15:52 发表
楼上阴险,《昆虫记》有十本,偶买了四年读了一本:L 果然是书非借不能读也。

:D :D 读书要有选择滴……
大户把十本都买了?;fu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