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少年倜傥 奇气天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0:19:28
品一品曹子建的天才与奇气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
  多少人白首穷经、苦吟终日还是落于下乘,多少人终年与笔砚为伴,埋头写作,却直到终老还是不为人知,没于荒冢。而有一种人好象生来就注定会少年成名。他们青丝覆额,稚气未消就逞才拟藻、名动天下。在历史长河中,这类英俊天才、倜傥少年代不乏人。
  在建安时代,就有这样一位翩翩浊世佳公子:曹植。此人字子建,乃是曹操第三子。正是他,将其父开创的“建安风骨”的质量与水准推向了极致。而这位曹子建留给后人的形象就是一位奇气天纵,不可一世的天才形象。
  谢灵运尝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这就是“才高八斗”这个典故的由来。
  谢灵运乃是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南朝晋宋之际才名冠绝一时。他的“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等写景名句传诵后世。此人出身名门(东晋名将谢玄之后),才华横溢,故而十分自负。从他嘴里说出“曹子建独占八斗”,可见他对建安文坛领军人物之一曹植的推崇。
  南朝钟嵘《诗品》中将其列为上品,称:“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陈思为建安之杰”,甚至这样说:“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在诗文领域,曹子建可与人伦道德领域的周公、孔子相比,他就是人中之龙凤!可谓是推崇倍至、无以复加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曹植的天才到底表现在何处?
  品一品曹子建的天才与奇气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
  多少人白首穷经、苦吟终日还是落于下乘,多少人终年与笔砚为伴,埋头写作,却直到终老还是不为人知,没于荒冢。而有一种人好象生来就注定会少年成名。他们青丝覆额,稚气未消就逞才拟藻、名动天下。在历史长河中,这类英俊天才、倜傥少年代不乏人。
  在建安时代,就有这样一位翩翩浊世佳公子:曹植。此人字子建,乃是曹操第三子。正是他,将其父开创的“建安风骨”的质量与水准推向了极致。而这位曹子建留给后人的形象就是一位奇气天纵,不可一世的天才形象。
  谢灵运尝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这就是“才高八斗”这个典故的由来。
  谢灵运乃是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南朝晋宋之际才名冠绝一时。他的“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等写景名句传诵后世。此人出身名门(东晋名将谢玄之后),才华横溢,故而十分自负。从他嘴里说出“曹子建独占八斗”,可见他对建安文坛领军人物之一曹植的推崇。
  南朝钟嵘《诗品》中将其列为上品,称:“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陈思为建安之杰”,甚至这样说:“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在诗文领域,曹子建可与人伦道德领域的周公、孔子相比,他就是人中之龙凤!可谓是推崇倍至、无以复加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曹植的天才到底表现在何处?
 
  一、少年登临铜雀台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段落:
  曹操率大军南下,逼降荆州刘琮等人后,以水陆八十万大军进逼长江北岸,并致书东吴孙权:“近者奉辞伐罪,旆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这一下,东吴阵营是战是和争议纷纭,孙权犹豫未决。这时刘备的军师诸葛亮随鲁肃来到东吴,与主和的文官集团好一番舌战,和孙权见面时又以言辞相激,促孙权态度倾向主战。孙权在吴老夫人提醒下,急召水军都督周瑜回到柴桑。
  鲁肃与诸葛亮前往周瑜处,那周郎面对诸葛亮没有明言心迹,竟诈称要降曹才是上策,这下可把老实人鲁肃急坏了。只有诸葛亮心中敞亮,随势也说只有降曹才能自保。鲁肃大怒。这诸葛亮却笑道:“愚有一计,不劳牵羊备酒,纳土献印;亦不须亲自渡过江;史须遣此二人送到江中。曹操得之,百万之众卸甲卷旗,望北而去。”本是聪明人的周瑜却傻乎乎地问道:“哪二人可以退兵?”诸葛亮称是江东二乔,曹操在漳河边修筑铜雀台以待。周瑜不信,那诸葛便说有曹植的诗赋为证:“吾爱文章之华美,常暗诵,一字不忘。”然后就应周瑜之请背诵了起来:
  “从明后而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建高(门)[殿]之嵯峨兮,浮双关乎太清。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与之共,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吾梦。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天(云)(功)(垣)(坦)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逞。扬仁化于宇内兮,尽肃恭于上京。虽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休矣美矣!惠泽远扬。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同天地之矩量兮,齐日月之辉光。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御龙旗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愿斯台以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那周瑜听这诸葛背诵到:“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与之共”时,心里八成就猜到了。是呵,那曹操破张绣则纳其婶,破袁绍则曹丕纳甄氏,他要破了江东还不晓得要干出什么事来!等诸葛话音一落,这周瑜指北而骂:“老贼欺吾太甚!”于是乎就将主战的心意和盘托出。
  这段文字显然是小说家的演义,只是写得太精彩了。特别是将曹植的《登台赋》引用来智激周瑜,很见巧思。只是,上文中的《登台赋》其实并非曹植原作,而是做了很多的改动。特别是“揽二乔于东南兮”一句,更是罗贯中不知从哪里得来的。
  现将原作录于下:
  “从明后之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建高殿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天功恒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逞。扬仁化于宇内兮,尽肃恭于上京。虽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休矣美矣!惠泽远扬!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同天地之矩量兮,齐日月之辉光。永尊贵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
  正是这首《登台赋》让曹操对这个才华早慧的儿子另眼相看。
  《三国志》中这样描述的:“陈思王植,字子建。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日:‘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时邺铜雀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植)性简易,不治威仪。舆马服饰,不尚华丽,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
  意思是: 曹植十多岁时,就已经能诵读诗、论以及辞赋几十万句,善于写文章。曹操曾亲自阅读他的文章,对他说:“这是你请人代写的吧?”曹植急忙跪下说:“我可以出口成论,下笔成章,您可以当面考我,这样就不用怀疑我找人代写了。”当时铜雀台刚刚建成,曹操带着他的儿子们登到台上,当众命他们各自作赋一篇。曹植拿起笔来一气呵成。曹操于是对他另眼看待。曹植性格随和,坦诚,不摆架子,不崇尚华丽的车马服饰,每次进见被问到一些难题时,都能对答如流,深受曹操的宠爱。



  关于铜雀台,还有许多故事可说。
  所谓“铜雀台”,其实是三个台的合称,分别是铜雀、金虎、冰井。三台大小规模不等,建成时间也有所不同。据说那曹操北定袁绍后,夜居邺城,常见到城的东北角有奇光发出,命人查探,挖出了铜雀。在中国古代,铜雀极富祥瑞之气,还是唐舜盛世的象征。曹操感到很高兴,就叫儿子曹植负责督建铜雀台.铜雀台建成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冬,台高十丈,上有宫室房屋百余间。此后又于建安十八年建成了金虎台,建安十九年建成冰井台,这两台分别高约八丈。同时,架双桥于三台之上。三台奇高,邺城风物尽为所观。台建成后,曹操在台上大宴群臣,命文官写诗赋助兴,曹植才思敏捷,笔挥纸落,就写成了《登台赋》这篇千古名文。
  那么,《登台赋》具体写成于哪一年呢?
  有三个时间段可供选择:一是建安十五年。这一年的冬天是铜雀台建成之时。二是建安十九年,这一年是铜雀、金虎、冰井三台最后筑成的一年。第三就是曹丕所说的时间:建安十七年。据曹丕在其《登台赋》序中说:“建安十七年春游西园,登铜雀台,命余兄弟并作。”“西园”,实为铜雀台东边的一处苑所,即铜雀苑,又称“西苑”。根据曹植赋中所写景物状况来看,当为春天的景象:“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根据《登台赋》中所绘铜雀台的形状特点来看,应当是一台而非三台。亦即金虎、冰井二台尚未建成。(《三国演义》中引述的那篇《登台赋》则加入对三台的描绘,什么“揽二桥于东南兮”,另外两台未建成,自然无桥可连。)所以曹丕所言应是写作时间无疑。曹植生于公元192年,正是初平三年,他自称“生乎乱、长乎军”, 到建安十七年,曹植应已十九岁左右。
  曹植这篇《登台赋》中对铜雀台作了精彩的描绘:“见天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新营。建高殿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立冲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临漳川之长流兮,望众果之滋荣。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在花团锦簇之中见层台高殿,在开阔与巍峨之中,尽显太平气象。
  其实,曹植才高于世,曹丕的文采也不赖。他写的《登台赋》其词曰:“登高台以骋望,好灵雀之丽娴。飞阁崛其特起,层楼俨以承天。步逍遥以容与,聊游目于西山。溪谷纡以交错,草木郁其相连。风飘飘而吹衣,鸟飞鸣而过前。申踌躇以周览,临城隅之通川。”
  其中“飞阁崛其特起,层楼俨以承天”也颇有气势,后人多以此来形容铜雀台。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是唐朝杜牧的《赤壁怀古》。熟悉唐史的人都知道,这个号称“小杜”的杜牧诗写得清丽脱俗不说,还熟读兵书,颇晓用兵之道,自负有军事才能而不得一试。这首诗其实有借题发挥之意,对那些羽扇纶巾、谈笑破敌的周郎颇有微词,言下有慨叹“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的意味。
  据史料记载,经官渡一战,时为汉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一举击败了当时雄踞中国北方的大军阀袁绍,占领冀州(治所在邺城,今临漳县邺镇、三台村一带),自领冀州牧。至此,整个北中国大部分地面皆归曹操麾下,然而接下来曹操就遇上了横逆而来的顶头风。“冬至一阳生”。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天的长江上起风了。这场中国历史和文学经典中最著名的东南风,据小说讲是被诸葛亮借来的,那种借法还有点装神弄鬼更兼装疯卖傻,但却使曹操的八十万雄兵几乎焚烧殆尽。这场有如神来之笔的东南风几乎能顶雄师百万,最终促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也让一直很顺利的曹操遭遇了顶头风。因为建安十三年春,许都的东汉朝庭刚刚罢了“三公”,专设丞相一职。曹操专任丞相一职,大权在握,但新官上任却遭此败绩,几乎可以说是威名扫地,也让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遭受了重大挫折。这个挫折到底有多大,让曹操在当时割据群雄中、乃至在许都那个名义上的朝庭君臣中感到多大压力(毕竟还有一些忠于汉室的朝臣),我们无法知晓。曹操内心的焦虑、不安、尴尬、难堪也许不能形诸于色,但是能透过他此后的一些决策、言行看到端倪。
  他在《与孙权书》中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在这有史可查的第二封给孙权的信中,曹操所说的败退原由也许是实情,但更有某种不甘心、不服输、不认栽的味道,一个“横使”却道出他对周瑜因此役声名大振的悻恼。毕竟从赤壁之战后,孙权的江东地盘更加稳固了,而刘备也就顺势咸鱼翻身,并一步步据有荆、益之地。从此成鼎足之势,谁都无法取得对另外两家势力的绝对优势。
  天命、时势看来都不太那么有利了,曹操回到了邺城。自从打下了邺城,他的家就安在了那里。
  建安十五年春,曹操有《求贤令》出:“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谦士而后可用,则齐醒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这就是引起历代对于贤人德才标准之争,因而倍受争议的<求贤令>,打上了浓重的曹氏个性印记.试想,连"盗嫂受金"之辈都能见用,还有什么样的人的曹孟德不敢用,不能用的?
  这一年的冬天,修建铜雀台。几乎就在同时,也就是这一年的十二月已亥令出,这就是赫赫有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也就是易中天先生称为“别人都讲假话时,他讲真话,但真话中也有假话”的那篇奇文。文中颇长,可以说是曹操集中最长的一篇文章。那句“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令人印象深刻。其实,这篇奇文要是放在今天来看,很有点党团组织民主生活会时的那种自我剖析的味道。既向组织说真心话,但又不能没有分寸。不过与很多走过场的民主生活会相比,曹操同志这篇讲话显得要推心置腹得多。
  也难怪,曹操其实最根本的用心还是要让大家信服,理解他的“良苦用心”:他并非如敌对势力污蔑的那样:“托名汉相,实为汉贼。”而是从一开始就只想当个“征西将军”而已。自己从小就崇敬先贤周公,是以辅佐汉室为己任的。但是他又有进有退地表态道:“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自己的封土可以不要,但这个爵位是不会让的。“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
  发唯才是举的《求贤令》,修筑铜雀台,《让县自明本志令》中的诚恳自剖,几乎都是建安十五年发生。显然,这一年里,曹操在很多方面的想法都有所改变,原来的思路有所梳理。赤壁之挫的影响显然是很大的。假如曹操当初顺利地打下了江东,除灭了刘备,一统天下,很显然是用不着连篇累牍地解释什么的,即使有也充其量做做样子。甚至还有可能提前封王加九锡,乃至进而逼迫汉献帝禅让都可能发生。显然,赤壁之战迫使曹操收敛了许多,也更冷静了许多。他更冷静地分析了形势,更深沉地思考了长远之计。同时,也让自己从多年紧绷的军旅生活中放松了一下,开始营造自己的精神家园。
  铜雀台对于曹氏家族的意义,也许与大观园对贾氏家族的意义相仿:都是一个精神上的自由乐土。
 
  二、英风凛冽《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幷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这首《白马篇》其实是可以下酒的,也许这首诗本身就是一瓯热辣酣醇的烈酒!所以,吟唱此诗时不妨浮一大白!
  《白马篇》又名《游侠篇》乃曹植早年之作,基调开朗明快,风格慷慨激昂.全诗以劲健奔放之笔,打造了一位青春年少、武艺精绝、忠心报国的白马英雄形象。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青春年少的幽并游侠儿慷慨赴国难,热血洒疆场。他们拍马杀入险象环生的沙场,辗转于森林般的锋口刃尖,以性命相搏杀,在鲜血淋漓、万骨枯槁之间求取不世功名,其气壮,其志豪。将一个热血男儿内心对于天下安危、大忠大义的担当与执着、对于在沙场上挥洒生命激情、建立不世功名的渴望尽现于笔端。
  写此诗时之曹子建,正值青春年少,承父兄功业之荫护,享权臣门楣之尊荣,生活优裕舒适,诗酒情致,书剑怀抱,心高于天,志向远大,乃是不折不扣的名门公子,阳光少年。故而这首诗中洋溢着一股青春昂奋之气,也透出将门之子英武强悍之势,力透纸背,酣畅淋漓。有血性的男儿很难不被这样一种豪迈的气势所打动!
  
  如果说曹操的《龟虽寿》是一位“幽燕老将”的慷慨悲歌,有如一天云锦的斜阳晚照;那么《白马篇》则是一位英雄少年的豪迈心曲,有如染红东天的喷薄朝阳,对未来对理想有着热切的向往。那么,就让我们走进这个少年所憧憬的梦想世界吧: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开篇就出手不凡,有如电影刚开始就是一个视野开阔的画面,一个情势迫人的特写镜头:急如鼓点的马蹄得得声里,数匹纯白如雪的骏马飞驰在茫茫的西北原野上,有如风驰电掣一般。马背上的少年游侠儿背挂长弓,腰悬宝剑,不时地扬鞭纵马,端的是英姿飒爽,豪气逼人!这个画面创造出军情紧急的战争气氛,也形象地传达出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一下子就把读者引入一个广阔豪迈的情境之中,堪称大手笔、大气魄、大境界!而此时的白马,宛如一个有灵性的精灵,饰着金黄马笼头,长鬃飘飘,雄骏非常。白马在古人眼里,除具有能征善战、堪负重托的品格外,还象征着坚定、忠诚、奉献、牺牲。
  接下来,“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一问一答间道出少年英豪的来历,舒缓有致,造成了节奏上的一张一弛。幽并,指幽州和并州,是燕、赵故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原来这位白马英雄是幽并游侠儿,青春年少之时就离开家乡远赴边关,久经征战而扬名边陲。行笔至此,一股燕赵慷慨豪迈之气沉缓有力地注入诗中。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这些白马少年终日骑射不辍,箭出如雨,武功非凡。你看,他纵马过来,迅疾如风,左右开弓,仰俯劲射,箭无虚发,其矫健敏捷胜猿猴,其勇猛剽悍若豹龙。“左的”、“月支”、“马蹄”,都是练习射箭的靶子。“破”、“摧”言其精准,“接”状其敏捷,“散”极言其力猛势大,一击即碎裂四散。如此大笔铺陈的文字有如道道舞台追光,紧随豪侠少年的身影,从左、右、上、下不同方位打造出少年游侠儿高强的骑射技艺。“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敌骑犯边,边塞告急。号令一下,白马少年立即催马奔赴前线,好一副急国家所急的侠肝义胆!这位身手不凡的白马少年“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冲锋陷阵,英勇无敌。“蹈”、“凌”二字形象地表现其锐不可当、压倒顽敌的气势,大有顾盼间强虏灰飞烟灭的豪迈气概。 这一大段文字,极尽绘声绘色之能事,笔墨酣畅,激越高亢,挥洒出白马少年的高超武艺和豪迈气势。同时,这个战场镜头也正好与全诗开篇“西北驰”的特写画面从时空上连接起来,回环整合而形成完整的情节线,气韵浑然一体。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投身于刀剑森然如林的战场,岂能不置生死于度外?哪里还顾得上父母妻儿之情?既然编入壮士名册,跻身军伍行列,心中就不能有私念,就要随时准备为国捐躯,视死如归。这些沉雄豪迈的话语句句真切,震撼人心,道出了幽并少年的思想底蕴和壮烈情怀。其音哀,其气壮,声沉调远,大有易水悲歌、一去不还的萧萧遗韵,让人不禁扼腕浩叹。
  燕地男儿多慷慨任侠。《白马》一诗中幽并游侠儿所表现的豪迈气概、潇洒身姿,无不显示出北方少年的力量与强悍,英猛之气力透纸背。他们性格豪爽,襟怀宽大,并不以父母家室等一己私利为重,而极其关注天下的危亡,这才是英雄本色。此时的曹子建本是高门子弟,一介书生,却能显出如此豪迈、雄健的笔力,其“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志向抱负,不能不令人击节赞叹!
  

 
  从写作技法上讲,<白马篇>全诗笔调雄健、节奏明快,笼罩着一股慷慨激昂、催人奋进的豪迈气氛。全诗自“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开篇突兀而起,又以“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自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承上启下,以下“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以回溯倒叙手法塑造英雄形象,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等句来补叙“连翩西北驰”的原因和胜利结局,以呼应开篇。此后并未戛然收笔,而是又以“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来激荡心魂,收束全诗。一般而言,战斗结束,诗章就可结束了。这里却让人感到后面八句独白不可或缺。正是这些“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式的豪迈心声,将全诗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正所谓“结句如撞钟,清音有余”。前面所有的铺陈与渲染以及顺逆反转的笔法,就象是电影中的“闪回”,使白马英雄“忧国去家,捐躯济难”的形象渐次不断丰满和深化。
  前面说过,这首诗是曹植早年之作,充满了一股少年人特有的明朗和朝气,一种奋发昂扬的锐气。应当说,这首诗是曹植早年心境的写照。此诗中,白马少年的形象显然是曹植心中的另一个自我,一个吟诗作赋、风流自赏之外的另一个曹子建,一个铁血豪情的曹子建。所以,他将自己建功立业的热切渴望倾注笔端,以神驰飞动的想象大胆释放着生命的激情,放飞男儿的热血魂魄与梦想。
  曹植出身军旅将门之家,自幼即随父四方征战,"南极赤岸,东临沧海,西望玉门,北出玄塞"。这种“生乎乱,长乎军”的人生经历,父兄们南征北战赫赫功业的激励,以及父亲曹操那“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奋斗精神的熏陶,再加上天下未定、诸侯割据、百姓民生痛苦的现实,都使饱读圣贤书的曹子建产生了一种“戮力上国,流惠下民”的强烈使命感,始终在他胸中激荡着“志欲自效于明时,立功于圣世”、“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的豪情。这个时期,曹植的作品都以慷慨激昂、“任气”、“使才”为主,自视甚高,所求甚大,所志甚远。
  如果我们有心比较一下就会发现,他这一时期的作品风格与几百年后的李太白惊人的相似。
  先看看李白的一首同题诗《白马篇》: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
  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
  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肖曹。
  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
  
  (注:“万乘”指皇帝。剧孟,春秋战国时的吴国游侠;“原宪”:孔子弟子,隐居不仕;萧曹:汉相萧何、曹参;原宪,孔子弟子,隐居不仕)
  
  我们可以发现,两篇《白马》从风格、内容到精神实质非常相似。“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连句式都相仿。可见李白与曹子建的诗风有着极深的渊源关联。 “蓬莱文章建安骨”、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李白受“建安风骨”影响是非常大的,其中他对曹植的诗文个性又颇为相许。除《白马篇》外,李白的另一首《侠客行》也颇见骨力,与《白马篇》同为慷慨豪迈之作,可以参看: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閤下,白首太玄经。”
  
  这首诗酣畅淋漓,让人眼花耳热,当然也是可以下酒的。
本人觉得他老爸的写的更好.
先留个名,随后再详细研看。;P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