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土地政策的演化、发展及比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18:38:51
.

        缘于国共46年全面内战前话题的展开,论及国共两方在大陆及台湾的土地政策及其演化、发展及比较研究,我觉得甚有讨论价值,所以尝试另开此题。
        期待各位的精彩论述。.

        缘于国共46年全面内战前话题的展开,论及国共两方在大陆及台湾的土地政策及其演化、发展及比较研究,我觉得甚有讨论价值,所以尝试另开此题。
        期待各位的精彩论述。
原帖由 zhaihs 于 2007-4-22 00:02 发表
关于土改,曾有的弟兄主张台湾的土改方式合理,个人意见,台湾地少人少,而蒋带去的黄金倒不少,赎买方式再搞土改可行。而大陆地多贫民多钱少,新政权建立之初,货币信誉不够,黄金不足,赎买不可行或拖延时日,不及时土改,农民也要有意见。
后来对民族工业的改制可以看出,GCD对赎买并不是完全拒绝的。

当然,这中间也有意识形态方面原因,GCD还是想要建立共产主义的
原帖由 于冰 于 2007-4-22 12:57 发表
关于台湾的土改,有两个问题和大陆是不同的,首先是日本时期掌握在日本手里的公田占的比例是很高的,其次是逃台后的国民党政府与当地地主的基本没有大陆那种盘根错节的关系
zhaihs兄所提的问题,于冰兄的回复解释了其中部分原因,我再补充些。
1、台湾的土改方式从后来的实践结果看,确实是合理的,适合台湾当地当时的历史条件,所以成功了。在大陆为什么不成功?这有待展开,继续深入。最好是专开一题。土改的问题,我也正在收集资料,很有兴趣展开探讨。
2、中共建国之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土改政策有很大差异,在其领导下的各个区域内的土改,又有着不同的模式。
比如,在陕甘宁边区的土改,仅仅绥德分区一处即分成“老老区”、“老区”、“半新区”、“新区”四种不同情况。中共对地主、富农的土地,曾经以赎买方式实行过一段时间,也搞过鼓励地主、富农献地一类的做法。
而在晋绥,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土改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农民们可以耕者有其田。可是同时,户籍制度也限制了农民的自由流动。使广大的农民一代一代终身面朝黄土背朝天,这也没有什么,可是接下去呢?国家要工业化了,要农民支援国家建设了,城市里面的人得益了,农民还是付出大大超过所得,该交的,不该交的都要交。这样的土改,貌似对农民帮助不大。
这些是我自己的思考,思路有些混乱,说的不对的地方请指正,谢谢
工业化如果不对农业搞剪刀差,资金又能从哪里来呢,中国的原始积累不象西方可以搞殖民地,又要快速工业化,就得在农民身上下功夫
原帖由 于冰 于 2007-4-24 10:51 发表
工业化如果不对农业搞剪刀差,资金又能从哪里来呢,中国的原始积累不象西方可以搞殖民地,又要快速工业化,就得在农民身上下功夫


快速工业化是不是只有牺牲农民的利益才能成功,我们姑且不去讨论,但是在实行政策的时候,可曾考虑过农民的感受,将心比心,要是你是农民,你帮助了gcd取得政权,可是结果你的生活和解放前是半斤八两,你会怎么想?
]]
原帖由 于冰 于 2007-4-24 19:13 发表

在当时有当时的历史限制,向苏联30年代的拼命的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还不是因为苏联领导层对世界大战危险的担忧,同样49年之后中国的基础和处境只能更差。如果不在短时间内迅速取得工业化成果,中国怎么有自立 ...

我认为49年后我国的周边环境要比30年代的苏联好很多了,当时的苏联作为全世界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可以说与当时的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敌的。而我国在49年以后,全面倒向苏联,也因此得到了苏联的众多援助,当然不是无偿的,而且如果没有朝鲜半岛的内战导致抗美援朝,相信随着2次世界大战以后,全世界大多数人民都是想修养生息的,谁会希望无休止的战争、无休止的杀戮呢?
关于土地政策研究方面的学术史,有哪些朋友比较了解的?希望多交流。
原帖由 brucehjx 于 2007-4-24 20:22 发表
我认为49年后我国的周边环境要比30年代的苏联好很多了,当时的苏联作为全世界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可以说与当时的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敌的。

不然。实际上,30年代的苏联的国际环境比60年代的中国要好很多——希特勒上台前的德国与苏联是没有公开盟约的盟友;当时的美苏关系十分融洽,苏联从美国可以几乎毫无阻碍的进口任何需要的物资,美国甚至向苏联提供过航空母舰和战列舰的设计方案。相比之下,60年代的中国除了身边的北越和远在天边的阿尔巴尼亚,几乎就没有朋友。
原帖由 zlaser 于 2007-5-6 11:34 发表

不然。实际上,30年代的苏联的国际环境比60年代的中国要好很多——希特勒上台前的德国与苏联是没有公开盟约的盟友;当时的美苏关系十分融洽,苏联从美国可以几乎毫无阻碍的进口任何需要的物资,美国甚至向苏联 ...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你说的这种情况呢?我们的外交怎么了?为什么会没有朋友呢?
冷战铁幕,东西方阵营壁垒分明,意识形态之争迫使中国“一边倒”。这是个大背景。
60至70年代初中国的外交困境,简单的归纳起来大概几个原因:
1、社会主义阵营内部,赫鲁晓夫与毛泽东争端渐趋激烈,因“联合舰队”等事件为诱因,因“人民公社”等理论分歧而扩大,苏联发起对中国党的围攻,逼各国共产党表态;
2、毛泽东的“输出革命”思想和“世界革命中心论”,招致一些共产党国家的反感。
3、中美建交后,连越南和阿尔巴尼亚等盟友都失去了。但中国却由此找到了对苏对美关系的平衡点。
支持我们第一个专栏作家的原创文章
谢谢清风兄把这帖移过来。
这个课题其实很大,千百年来中国社会诸多问题都可以归结到土地问题中去。如果参考过学术史后觉得可以做,真花上三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做个专业课题也是值得的。但涉及的学科甚多,不是单单历史学范畴里的事。
在历史区里,希望有更多的朋友能够提供学术史方面的帮助。
原帖由 林苑竹 于 2007-5-7 20:24 发表
冷战铁幕,东西方阵营壁垒分明,意识形态之争迫使中国“一边倒”。这是个大背景。
60至70年代初中国的外交困境,简单的归纳起来大概几个原因:
1、社会主义阵营内部,赫鲁晓夫与毛泽东争端渐趋激烈,因“联合 ...

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你的话:在以意识形态为纲指导国家外交政策的时期,我们国家的外交可以说是失败的,而在以国家利益为指导外交政策的时期,我们才能在国际上有自己的话语权。
原帖由 brucehjx 于 2007-5-8 10:43 发表

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你的话:在以意识形态为纲指导国家外交政策的时期,我们国家的外交可以说是失败的,而在以国家利益为指导外交政策的时期,我们才能在国际上有自己的话语权。

是的。可以这样理解。
另外,我觉得也要与国际大环境的变化以及自身国力的增强联系起来。
虽然我对当时外交有一些看法,但是要知道中国不是印度,你不会真的以为夹在中间就有好日子过吧!

1960-1970年的经历就是最好的说明,虽然那也是因为意识形态导致的貌似不偏不倚(非一边倒)!
  
而毛泽东时代除了消灭匪患,结束长达一个世纪的社会动荡(这本身就是巨大的历史成就),还有两大成就都和农村和农业有关,首先是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甚至现在仍然是支撑中国农业发展的支柱,在解放前频繁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粮食危机基本解除,这可以说是共产党的极大善政,其次是农村医疗保健,使中国人均寿命的迅速提高。



  这样认为是片面,不准确的。毛泽东时期我们最大的成就就是实现了国内和平,结束了长时期的分裂和战乱。但是,在改革开放时,我们作出过调查,按照联合国的贫困标准,几乎所有的中国农村都处于绝对贫困状态。也就是说,和我们的历史水平比起来,新中国的却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们的落后不是缩小了,而是拉大了。我们废除了公社制度的根本原因就是公社制度是失败的,大锅饭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赫鲁晓夫曾经警告过毛泽东,可惜毛泽东理解成为“俄国人看不起中国的社会主义”

  还有,我们的确建立的比较全面的工业。但是工业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都低得很,无法满足人民需要。生活必需的粮食牛奶等农业产品也是如此,处于短缺状态。这就造成了每人每年只给与一定配额去消费这些产品。然而在改革来访以后的八十年代,中国的经济迅速增长,工业农业产量年年飙升,最终彻底废除了工农业产品配额制,这是市场经济的的成就。
如果你说1979年的中国农村“处于绝对贫困状态”,那我只能说,这个调查是有问题的。因为它没有把当时农村已经实现的初等教育、初级医疗保障体系以及覆盖全国的公费中、高等教育纳入计算范围。我父亲就是出生在农村,他的家庭在土改时所确定的成分是“贫农”,但这样的家庭却可以在60年代支持他一直读书到名牌大学毕业,可见当时农村的生活条件不能用一般意义上的“贫困”来度量。
贫困与富裕,在不同年代及不同的社会阶段,都有不同的参照标准。还有一点很关键,那就是体制问题。
原帖由 zlaser 于 2007-11-11 00:16 发表
如果你说1979年的中国农村“处于绝对贫困状态”,那我只能说,这个调查是有问题的。因为它没有把当时农村已经实现的初等教育、初级医疗保障体系以及覆盖全国的公费中、高等教育纳入计算范围。我父亲就是出生在农村, ...

插一句:1979年的情况就不说了,上世纪六十年代,高中生也不多,要比现在的大学生管用得多。农村里读不起初中也是很正常的事。
原帖由 zlaser 于 2007-11-11 00:16 发表
如果你说1979年的中国农村“处于绝对贫困状态”,那我只能说,这个调查是有问题的。因为它没有把当时农村已经实现的初等教育、初级医疗保障体系以及覆盖全国的公费中、高等教育纳入计算范围。我父亲就是出生在农村, ...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农村是普遍贫穷的。这个结论无法打破。
原帖由 未来戦士 于 2007-11-14 00:16 发表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农村是普遍贫穷的。这个结论无法打破。

确实“贫穷”,但此“贫穷”非彼“贫穷”,这一点也请你注意。
原帖由 赤子之心 于 2007-11-13 16:57 发表

插一句:1979年的情况就不说了,上世纪六十年代,高中生也不多,要比现在的大学生管用得多。农村里读不起初中也是很正常的事。

真新鲜,
高中生能管什么用
原帖由 赤子之心 于 2007-11-13 16:57 发表

插一句:1979年的情况就不说了,上世纪六十年代,高中生也不多,要比现在的大学生管用得多。农村里读不起初中也是很正常的事。

真新鲜,
高中生能管什么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