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不学而术”讲《论语》(ZT)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1:05:43
肖鹰

(节选)
     不学而术”有两个特点:第一,“不学”,即这些“学者”轻视和排斥自己的学术
专业,实际上中止了学术研究;第二,“有术”,指他们利用自己“学者”的职业身
份,运用非学术的技术任意甚至恶意使用自己有限的(半途而废的)学术知识,
以达到其功利目的。2006年因为在中央电视台讲“论语心得”而“突然走红”的于丹,
就是当前活跃在传播领域的一个“不学而术”的“新型学者”。

  其一,于丹的“不学”。

  于丹没有时间学。从于丹公布在所有媒体上的简介可见,她的“本职工作”
是高校教授,并且担任系主任,但同时她是“知名影视策划人和撰稿人”,是京
内外众多电视台的“兼职策划”,其中仅在中央电视台,她就在为“50个电视栏
目进行策划”,而且她还要“每个星期飞两个省”。(谭璐《于丹大众传播之
“傻瓜原则”》,北京青年报)试想,如此繁忙,于丹何以有闲治学?

  《于丹〈论语〉心得》作者介绍称:“(于丹是)古典文化研究者和传播
者”,“出版《形象 品牌 竞争力》等专著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
究》《现代传播》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十余万字。”但是,搜索中国国
家图书馆图书目录所见,于丹只出版一部《形象 品牌 竞争力》;搜索中国期刊
网所见,在1979-2007间,于丹只在正式期刊发表了6篇“专业论文”。在这6篇
文章中,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上的是一篇笔谈短文,没有在《文艺研究》上
发表的论文,在其校报上发表的论文《从〈左传〉描述的迷信现象看先秦宗教观
及其实质》(1989),是唯一算得上“古典文化研究”的“专业论文”;而其他
数篇诸如《诗意的陨落——关于〈像鸡毛一样飞〉的分析》,实在不能算“学”,
而只能是“术”的表现,至少是与她“长期执教”的古典文学无关。关键的是,
在她既往的所有论著中,都没有孔子或《论语》的影子!

  同时,于丹在央视讲《论语》,表明无论从文字上、还是从义理上,她都没
有读懂《论语》。于丹最为观众诟病的一个“硬伤”,就是将小学生都懂得的
“小人”释为“小孩”。“小人”非“小孩”义,千百年来,不仅《论语》注释
家,而且古文字学家都有定论的,这在现在通用的《辞海》、《辞源》及《现代
汉语词典》中均可查证。无疑,如果这个“于丹式”的“小人”说法成立的话,
一部中华文字学史就要因此改写了。更有甚者,在讲《庄子》时,于丹将孔子说
的“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和孟子说的“舍生而取义”(《孟子·
告子》),窜讲为“杀生而取义”,活活将儒家的“仁义”学说换成“杀生”学
说。孔孟九泉有知,如何瞑目?仅此两例,不仅足见于丹对《论语》和儒学的无
知,而且足见她对学问的草率。

  而且,于丹对待自己的错误,没有反省意识,不能“过则不惮改”。自《于
丹〈论语〉心得》播出以来,面对观众对其错误的批评,于丹总是条件反射地抬
出庄子的“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一语来搪塞,至多附带一句大意如此的话:
“我错了吗?待我回去查查”。所谓“回去查查”,观众去年批评她讲《论语》
时,她重复这句话;今年批评她讲《庄子》,她也还是重复这句话,半年都快过
去了,仍不兑现。孔子说:“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也。” (《为政》)孔子这句教训,生为中国人,不用读《论语》也会懂得的,
惟独于丹好像不知道。

  其二,于丹的“有术”。

  于丹的专长是“愚乐大众”的“传播术”。这次中央电视台认定要请她而不
是请专家来讲《论语》,实在也是看中了她的“传播术”,而不是她身为“教授
学者”之“学”。于丹向记者“揭秘”她讲《论语》的诀窍时说:“我是研究传
播的,在传播学上有一个原则,就是你要永远保持它那种特别简单甚至是傻傻的笨
笨的样子,这才易传播,你把它整得特别深邃的话,就传不出去了。再传播的前提
就是使它简单、傻瓜。”(谭璐《于丹大众传播之“傻瓜原则”》,北京青年报)
显然,于丹的传播术的立足点,不是尊重大众,而是“愚乐大众”。

  于丹不仅将《论语》“整得”“傻傻的笨笨的”,而且把主要功夫用在为观
众凑故事、找“乐子”上。于丹如是说:“我对《论语》是只言片语、非学理化
的阐述……《论语》也可以这样庸俗化地阅读。我没备课,就是冥想,拿着杯水,
想如何把《论语》里做人的道理匹配点故事,拿张白纸,这边是一主题词,那边
是一点小故事,鼓捣到一起。”(苗炜《于丹:〈论语〉也可以这么庸俗化地解
读》,《三联生活周刊》)

  于丹讲《论语》,另一个基本手法是“为我所用”地“肢解”《论语》和
“改造”孔子。为了迎合时尚情绪,于丹甚至不顾《论语》的“任以为已任,死
而后已”的基本精神,一口咬定:“《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
能过上我们心灵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她对媒体宣称,她演讲的基本策略就
是要将孔子改装成讨观众青睐的“一个经常陪着学生玩”的“可爱的老头”。对
于这种“移形换影”的大改造,若孔子在九泉有知,必用他独特的断语方式,给
于丹一个明确的判决:“乡愿,德之贼也!”(《论语·阳货》)

  于丹讲《论语》,既没有读懂《论语》要义,也缺少中国哲学史常识,但却
善于“活学活用”。《于丹〈论语〉心得》第一章标题是“天地人之道”。把这
个标题安在孔子(或《论语》)头上,是一开头就大错。孔子讲“天道”、讲
“人道”,但是不讲“地道”!“天地人之道”出自孔子学生子思所著《中庸》,
是对孔子“天人之道”的发挥,所谓“人与天地参”;《易传》进一步阐发子思
此说,所谓“兼三材而两用之”。于丹将它套在孔子头上,不是张冠李戴吗?但
更可笑的是,在这个大帽子下,她又把“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扯来绑到“不语怪
力乱神”的孔子身上,把孔子、盘古和“天地人”三者捣鼓成“风马牛”的三位
一体,然后最终绕到了“我们努力创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如此“活学活
用”,实在有“开天辟地”之功。

  《于丹〈论语〉心得》不过是其作者与媒体联手为观众炮制的一个充满错讹
的“愚乐版”的《论语》。对于丹讲《论语》,批评者多盯着她的处处“硬伤”。
其实,她的根本错误,是“不学而术”地讲《论语》,为“愚乐观众”而将《论
语》庸俗化。于丹的演讲的确“激发”了大批观众对《论语》的兴趣,但是,观
众为这个“兴趣”付出了两个严重代价:第一,观众以对“名校教授”的信任
(或迷信)接受了于丹对《论语》的误读和肢解;第二,观众从“名校教授”于
丹那里得到的阅读经典的启发是“愚乐经典”,既不仅满足于对经典的一知半解、
而且视经典为任性随意的玩物。

  于丹对《论语》的解读实际上是延续了自港台开始的“戏说历史”的“愚乐
文化”套路,不同的只是于丹以“名校教授”的学者身份出现,玩弄经典于其掌
股之间。因此,她的“愚乐经典”对中国文化精神伤害更大,更容易对普通观众
产生以假乱真的文化误导。可以想像,“于丹讲《论语》”产生的大众影响,如
果在当前的狂热之后,转化为一种持续的文化效应,就意味着我们的文化经典将
彻底沦为文化消费的廉价愚乐场,文化经典的精神意义将面目全非,直至荡然无
存。

  无论就其才能,还是就其作为,名副其实地讲,于丹并不是一个学者,而只
是一个“不学而术”的“新型文化媒介人”。从目前情况看,“于丹”已经被强
势媒体打造为当前“最走红的学者”偶像,在这个偶像的身上,我悲哀地看到
“学”的精神的彻底灭绝;而这个偶像在当前中国被受媒体“愚乐”的大众痴迷,
使我更悲哀地看到中国大众随时都可能会重演20世纪中后期的那种狂热迷信的历
史景观,差别只是偶像变了,不变的是永远的迷信。肖鹰

(节选)
     不学而术”有两个特点:第一,“不学”,即这些“学者”轻视和排斥自己的学术
专业,实际上中止了学术研究;第二,“有术”,指他们利用自己“学者”的职业身
份,运用非学术的技术任意甚至恶意使用自己有限的(半途而废的)学术知识,
以达到其功利目的。2006年因为在中央电视台讲“论语心得”而“突然走红”的于丹,
就是当前活跃在传播领域的一个“不学而术”的“新型学者”。

  其一,于丹的“不学”。

  于丹没有时间学。从于丹公布在所有媒体上的简介可见,她的“本职工作”
是高校教授,并且担任系主任,但同时她是“知名影视策划人和撰稿人”,是京
内外众多电视台的“兼职策划”,其中仅在中央电视台,她就在为“50个电视栏
目进行策划”,而且她还要“每个星期飞两个省”。(谭璐《于丹大众传播之
“傻瓜原则”》,北京青年报)试想,如此繁忙,于丹何以有闲治学?

  《于丹〈论语〉心得》作者介绍称:“(于丹是)古典文化研究者和传播
者”,“出版《形象 品牌 竞争力》等专著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
究》《现代传播》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十余万字。”但是,搜索中国国
家图书馆图书目录所见,于丹只出版一部《形象 品牌 竞争力》;搜索中国期刊
网所见,在1979-2007间,于丹只在正式期刊发表了6篇“专业论文”。在这6篇
文章中,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上的是一篇笔谈短文,没有在《文艺研究》上
发表的论文,在其校报上发表的论文《从〈左传〉描述的迷信现象看先秦宗教观
及其实质》(1989),是唯一算得上“古典文化研究”的“专业论文”;而其他
数篇诸如《诗意的陨落——关于〈像鸡毛一样飞〉的分析》,实在不能算“学”,
而只能是“术”的表现,至少是与她“长期执教”的古典文学无关。关键的是,
在她既往的所有论著中,都没有孔子或《论语》的影子!

  同时,于丹在央视讲《论语》,表明无论从文字上、还是从义理上,她都没
有读懂《论语》。于丹最为观众诟病的一个“硬伤”,就是将小学生都懂得的
“小人”释为“小孩”。“小人”非“小孩”义,千百年来,不仅《论语》注释
家,而且古文字学家都有定论的,这在现在通用的《辞海》、《辞源》及《现代
汉语词典》中均可查证。无疑,如果这个“于丹式”的“小人”说法成立的话,
一部中华文字学史就要因此改写了。更有甚者,在讲《庄子》时,于丹将孔子说
的“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和孟子说的“舍生而取义”(《孟子·
告子》),窜讲为“杀生而取义”,活活将儒家的“仁义”学说换成“杀生”学
说。孔孟九泉有知,如何瞑目?仅此两例,不仅足见于丹对《论语》和儒学的无
知,而且足见她对学问的草率。

  而且,于丹对待自己的错误,没有反省意识,不能“过则不惮改”。自《于
丹〈论语〉心得》播出以来,面对观众对其错误的批评,于丹总是条件反射地抬
出庄子的“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一语来搪塞,至多附带一句大意如此的话:
“我错了吗?待我回去查查”。所谓“回去查查”,观众去年批评她讲《论语》
时,她重复这句话;今年批评她讲《庄子》,她也还是重复这句话,半年都快过
去了,仍不兑现。孔子说:“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也。” (《为政》)孔子这句教训,生为中国人,不用读《论语》也会懂得的,
惟独于丹好像不知道。

  其二,于丹的“有术”。

  于丹的专长是“愚乐大众”的“传播术”。这次中央电视台认定要请她而不
是请专家来讲《论语》,实在也是看中了她的“传播术”,而不是她身为“教授
学者”之“学”。于丹向记者“揭秘”她讲《论语》的诀窍时说:“我是研究传
播的,在传播学上有一个原则,就是你要永远保持它那种特别简单甚至是傻傻的笨
笨的样子,这才易传播,你把它整得特别深邃的话,就传不出去了。再传播的前提
就是使它简单、傻瓜。”(谭璐《于丹大众传播之“傻瓜原则”》,北京青年报)
显然,于丹的传播术的立足点,不是尊重大众,而是“愚乐大众”。

  于丹不仅将《论语》“整得”“傻傻的笨笨的”,而且把主要功夫用在为观
众凑故事、找“乐子”上。于丹如是说:“我对《论语》是只言片语、非学理化
的阐述……《论语》也可以这样庸俗化地阅读。我没备课,就是冥想,拿着杯水,
想如何把《论语》里做人的道理匹配点故事,拿张白纸,这边是一主题词,那边
是一点小故事,鼓捣到一起。”(苗炜《于丹:〈论语〉也可以这么庸俗化地解
读》,《三联生活周刊》)

  于丹讲《论语》,另一个基本手法是“为我所用”地“肢解”《论语》和
“改造”孔子。为了迎合时尚情绪,于丹甚至不顾《论语》的“任以为已任,死
而后已”的基本精神,一口咬定:“《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
能过上我们心灵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她对媒体宣称,她演讲的基本策略就
是要将孔子改装成讨观众青睐的“一个经常陪着学生玩”的“可爱的老头”。对
于这种“移形换影”的大改造,若孔子在九泉有知,必用他独特的断语方式,给
于丹一个明确的判决:“乡愿,德之贼也!”(《论语·阳货》)

  于丹讲《论语》,既没有读懂《论语》要义,也缺少中国哲学史常识,但却
善于“活学活用”。《于丹〈论语〉心得》第一章标题是“天地人之道”。把这
个标题安在孔子(或《论语》)头上,是一开头就大错。孔子讲“天道”、讲
“人道”,但是不讲“地道”!“天地人之道”出自孔子学生子思所著《中庸》,
是对孔子“天人之道”的发挥,所谓“人与天地参”;《易传》进一步阐发子思
此说,所谓“兼三材而两用之”。于丹将它套在孔子头上,不是张冠李戴吗?但
更可笑的是,在这个大帽子下,她又把“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扯来绑到“不语怪
力乱神”的孔子身上,把孔子、盘古和“天地人”三者捣鼓成“风马牛”的三位
一体,然后最终绕到了“我们努力创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如此“活学活
用”,实在有“开天辟地”之功。

  《于丹〈论语〉心得》不过是其作者与媒体联手为观众炮制的一个充满错讹
的“愚乐版”的《论语》。对于丹讲《论语》,批评者多盯着她的处处“硬伤”。
其实,她的根本错误,是“不学而术”地讲《论语》,为“愚乐观众”而将《论
语》庸俗化。于丹的演讲的确“激发”了大批观众对《论语》的兴趣,但是,观
众为这个“兴趣”付出了两个严重代价:第一,观众以对“名校教授”的信任
(或迷信)接受了于丹对《论语》的误读和肢解;第二,观众从“名校教授”于
丹那里得到的阅读经典的启发是“愚乐经典”,既不仅满足于对经典的一知半解、
而且视经典为任性随意的玩物。

  于丹对《论语》的解读实际上是延续了自港台开始的“戏说历史”的“愚乐
文化”套路,不同的只是于丹以“名校教授”的学者身份出现,玩弄经典于其掌
股之间。因此,她的“愚乐经典”对中国文化精神伤害更大,更容易对普通观众
产生以假乱真的文化误导。可以想像,“于丹讲《论语》”产生的大众影响,如
果在当前的狂热之后,转化为一种持续的文化效应,就意味着我们的文化经典将
彻底沦为文化消费的廉价愚乐场,文化经典的精神意义将面目全非,直至荡然无
存。

  无论就其才能,还是就其作为,名副其实地讲,于丹并不是一个学者,而只
是一个“不学而术”的“新型文化媒介人”。从目前情况看,“于丹”已经被强
势媒体打造为当前“最走红的学者”偶像,在这个偶像的身上,我悲哀地看到
“学”的精神的彻底灭绝;而这个偶像在当前中国被受媒体“愚乐”的大众痴迷,
使我更悲哀地看到中国大众随时都可能会重演20世纪中后期的那种狂热迷信的历
史景观,差别只是偶像变了,不变的是永远的迷信。
学术问题转向人身攻击,这种文章就是狗屎。:D
没听过于丹,但此文确有人身攻击之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