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鸟巡航导弹发展秘史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7:38:36
中国红鸟巡航导弹发展秘史解读




                                    蜀中行 2007-03-19



                                         引子

关于中国巡航导弹的分析,由于各方报道的中国巡航导弹型号、代号不一,信息非常杂乱,众说纷纭!但结合官方文章以及电视报道和海内外各大军情报道进行正反结合,从中不难发现中国巡航导弹的真正发展秘史。其次,巡航导弹研发也是个系统工程,涉及众多工程学科,巡航导弹只有大国才玩得起,如果整个国家大的科研水平系统没有达到一定水平,巡航导弹不可能一花独放!


巴基斯坦“巴布尔“巡航导弹,从中也许可以看到中国”红鸟“的影子



说到中国的巡航导弹发展,就不能不说一下美国的“战斧”巡航导弹研发装备时间,美国“战斧”巡航导弹是美国海军最先进的全天候、亚音速、多用途巡航导弹,1972年开始研制,1983年装备部队。“战斧”巡航导弹的前身就是美国著名的“捕鲸叉”反舰导弹。循着这条思路就不难发现中国巡航导弹的发展秘史!

根据中国历来习惯跟踪世界最先军事技术发展的规律,中国巡航导弹的研发时间其实比海外军情机构所分析的研发时间要早得多,七十年代提出,八十年代初立项,只与美国“战斧”研制晚十年左右,只是中国科技水平在七八十年代与西方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研发虽久却难以达到实战部署水平。而同期美国“战斧”1983年就开始装备部队,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大出风头!中国巡航导弹研制起步虽早,期间却充满艰难的探索与无数次的失败打击,这就导致中国巡航导弹与歼-10战机一样,二十年磨一剑,大器晚成。

中国巡航导弹的研发生产主要集中在066基地,也就是湖北三江航天——中国飞航式海防导弹生产基地,最著名的代表产品就是中国的“飞鱼”C801/802/803系列飞航式导弹。所以中国巡航导弹的发展也应是脱胎于801系列而来的。说到中国巡航导弹发展秘史,不能不提到中国巡航导弹之父——刘石泉,现已是066基地党委书记。



中国湖北三江航天(066基地)是1969年8月在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下成立的,原来是作为我军海防型号的批生产基地。早在1974年,在一些项目停建、缓建的情况下,基地的第一代领导和总设计师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瞄准世界先进前沿,提出了跟踪研制开发当时在我国还属空白的第一代巡航导弹武器的设想。这一设想,得到了王震副总理及有关领导人的认可。

80年代初,066基地研制的“红鸟”产品正式命名,并被列为国家重点型号。 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这一产品在4大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并研制出“红鸟”巡航导弹结构产品、模样产品、初样产品以及地面装置。1987年末,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兴致勃勃地听取了“红鸟”产品研制情况汇报,观看了阵地技术表演时,给予了高度评价。
数年后,“红鸟”产品在空军14试验基地首试长空,当神剑直插目标、戈壁长风扬卷起成功的捷报,三江人失志不渝的报国情怀便尽展于这一历史时刻。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红鸟”巡航导弹的精度与射程均有限,射程约550公里,精度圆概率误差约50米,外形参考飞航式导弹C801系列。

“红鸟一型”于1992年少量装备部队用于实战测试和训练,并未真正形成战斗力。

1991年,海浪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密集发射战斧巡航导弹精确命中伊拉克的电视画面深深地震撼了全世界。做为一个世界大国,中国迫切需要一种像美国战斧那样的精度与射程的巡航导弹来对抗面临的威胁!

1993年早春,066基地主要领导通过与军方接触,为“红鸟二型”播下了希望的种子。这时候,一个中国巡航导弹划时代的领军人物刘石泉加入到“红鸟二型”的预研队伍中。就在方案论证的关键时期,1994年3月基地原型号总设计师病故,年仅31岁的刘石泉很快就挑起了“红鸟二型”巡航导弹研制大梁,在不长的时间里就拿出了“红鸟二型”总体方案技术论证报告。

        这是一份务实而有创新的报告,它鲜明地提出“不求局部最优,但求整体最优”的设计原则。这一方案与原“型号”相比,射程增加了一倍而精度保持不变、通过改进战斗部来加大杀伤力、提高反应时间,设计射程约1250公里,设计精度30m-50m,射程大致与美国战斧巡航导弹相当,精度尚达不到“战斧”水平。最终“红鸟二型”产品设计方案顺利通过了中国航天总公司的评审,并很快得到了中央军委领导的亲自批示和圈阅,这创造了我国型号研制史上当年提出方案、当年进行评审、当年获得批准的先例。时年31岁的刘石泉成了共和国新一代武器型号设计方案的代言人。“红鸟二型”计划像“战斧一样,也分为陆海空三种型号,“红鸟二型”海基型亦称东海十号(DH-10)。

   然而事情并不一帆风顺,就在原“红鸟一型”产品创造了“十发十中,十全十美”的佳绩的同时,1995年2月24日“红鸟二型”发动机的首次试车就失败了。谁都清楚,发动机是一个武器型号的关键。出师不利的阴影笼罩在许多科研人员的心上。刘石泉顶着巨大的压力,一次又一次查阅资料,分析故障的原因,终于在喷管这一环节上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并在以后攻克了技术上的难点,改进后发动机试车获得了圆满成功。

    终于迎来了“红鸟二型”试验产品的首次发射。那是1996年8月底的一个凌晨,西北空军14试验基地。

    这次试验的成功,直接引起了中央及中央军委领导的关注和重视。1996年11月5日和1997年5月6日,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刘华清上将和中央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部长迟浩田上将在京接见基地领导时,赞许地称“红鸟一型”及“红鸟二型”是国家的“撒手锏”武器。他们还殷殷寄语,“红鸟二型”的研制适应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符合中央军委“质量强军”的战略要求,中央领导都很关心,希望抓好“红鸟二型”的精度问题,加快研制进度,攻克技术难关,尽快定型装备部队。
   
        1997年10月6日,“红鸟二型”02批一组首发飞行取得了极为理想的结果,该型号几乎就要顺利叩响“红鸟二型”定型的大门。
然而,谁能想到,在短短的十几天后,“红鸟二型”02批一组第二发飞行试验却失败了。产品升空后数十秒,就一头栽进茫茫戈壁。

   为了分析故障的原因,他亲自深入沙漠,开始了搜寻残骸的工作,而这无异于大海捞针,但是越多搜寻到残骸,分析的结果就会越准确。

   此后,刘石泉与同事们更是加倍努力工作,兢兢业业地抓产品质量,经过半年多的准备,1998年再次进场试验,终于取得了飞行试验的圆满成功。“红鸟二型”经过飞行试验基地和使用部队最后的综合测评,各项战术指标目前在国内同类型号中是最好的,均已达到设计要求,其中,根据实际试验得出的精度数据平均值比设计精度又提高了好几倍,达30米精度。其各项指标比“红鸟一型”产品有了一个质的提高,它成为我国同类产品中近10年来改型最为成功、耗时最短、费用最低的一个型号。从而创造了我国航天武器研制史上的一个奇迹。

1999年5月8日,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震惊世界!美国的赤裸裸地战争威胁以及台独的挑衅更加刺激了中国开始加紧研发部署巡航导弹的进程。但限于当时没有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和高精度数字地图系统,红鸟二型在战时的精度大打折扣,所以除了在空军14基地有少量测试外,真正实战部署的红鸟巡航导弹不超过50枚。

为了提高中国二炮导弹打击精度,中国启动了“北斗导航卫星计划”,“北斗一号”卫星分别于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发射升空,2003年5月25日零时3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它与前两颗“北斗一号”工作星组成了完整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确保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 第三颗北斗卫星的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前苏联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后,在世界上第三个建立了完善的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该系统的建立对我国国民国防和经济建设将起到积极作用。

同时,2004年高精度水下定位导航系统研制成功,也为红鸟巡航导弹的海基型和潜射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15研究所成功研制出国内第一套水下高精度定位导航系统。在水深45米的水域,该系统的水平定位精度达到5厘米,测深精度为30厘米,将过去传统水下定位精度提升到了亚米级。 水下GPS(全球定位系统)是国际上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水下定位高技术。用于水下目标跟踪和定位、水雷对抗、水下搜救和水下哑弹爆破等。 我国研制的水下高精度定位导航系统不仅可以从水上对水下目标跟踪监视和动态定位,还具备水下目标导航、水下目标瞬时水深监测等功能,与国外同类系统相比有所创新。这种新一代水下“指南针”,如同陆地GPS代替传统大地测量技术一样,将开辟海洋测绘和海洋军事技术的新纪元。
正是由于各系统的突破,以上两项重大科技成果使中国巡航导弹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

2004年8月,在“红鸟二型”基础上全新设计的“红鸟三型”远程战略巡航导弹高精度命中靶标,当时导弹直中靶心,引发官媒重点报道! “红鸟三型”可以接收美国GPS、俄国GLOSSNA、北斗导航信息。数字地图采用最新全球普绘高度地图(精度等高线+/-0.80M,三个月更新一次,以亚洲和美洲精度最高。“红鸟三型”射程约2500公里公里,设计精度10米以内,定型实验时命中精度达到了罕见的米级,导弹直中靶心,堪称亚米级精度,当时国防部曹刚川部长亲临现场嘉奖!“红鸟三型“海基型也称DH-10A,是一款外形与“战斧”极为相似的远程战略巡航导弹,与一型和二型相比完全脱胎换骨,大量采用了全新技术,射程和精度大为提高,达到实战部署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基本持平。

景象匹配正确定位概率的实验研究为中国巡航导弹的实战部署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巡航导弹在末端的精确命中要靠多种制导模式,如景像匹配或者人工电视制导。景像匹配是一个世界级难题,中国与世界一样面临同样的难题。二炮第4研究所和相关单位早在2000就展开了相关理论研究,并取得了定成果。景象匹配的理论分析结论揭示了景象匹配正确定位概率与实时图的信噪比和独立像元数的关系.文中通过对真实影像数据的景象匹配的结果统计给出了正确定位概率与信噪比和独立像元数的关系。然而这个问题的转化为实际成果却是2006年才完成的。其中一名女研究员贡献突出,该技术荣获2006年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根据美国正在发展全球攻击超音速巡航导弹的形势,中国正在积极开发最新的一种红鸟-2000型尾段超音速隐身巡航导弹。该型导弹可能会采用地球高清晰全数字地图、多种接口API模块以及中国联网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估计射程增加到4000公里,可满足全球攻击能力。

从此,中国巡航导弹才正式走上实战部署阶段,中国二炮部队开始迎来“巡航导弹”时代!



                            蜀中行军情观察 2007-3-19





中国红鸟巡航导弹发展秘史解读




                                    蜀中行 2007-03-19



                                         引子

关于中国巡航导弹的分析,由于各方报道的中国巡航导弹型号、代号不一,信息非常杂乱,众说纷纭!但结合官方文章以及电视报道和海内外各大军情报道进行正反结合,从中不难发现中国巡航导弹的真正发展秘史。其次,巡航导弹研发也是个系统工程,涉及众多工程学科,巡航导弹只有大国才玩得起,如果整个国家大的科研水平系统没有达到一定水平,巡航导弹不可能一花独放!


巴基斯坦“巴布尔“巡航导弹,从中也许可以看到中国”红鸟“的影子



说到中国的巡航导弹发展,就不能不说一下美国的“战斧”巡航导弹研发装备时间,美国“战斧”巡航导弹是美国海军最先进的全天候、亚音速、多用途巡航导弹,1972年开始研制,1983年装备部队。“战斧”巡航导弹的前身就是美国著名的“捕鲸叉”反舰导弹。循着这条思路就不难发现中国巡航导弹的发展秘史!

根据中国历来习惯跟踪世界最先军事技术发展的规律,中国巡航导弹的研发时间其实比海外军情机构所分析的研发时间要早得多,七十年代提出,八十年代初立项,只与美国“战斧”研制晚十年左右,只是中国科技水平在七八十年代与西方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研发虽久却难以达到实战部署水平。而同期美国“战斧”1983年就开始装备部队,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大出风头!中国巡航导弹研制起步虽早,期间却充满艰难的探索与无数次的失败打击,这就导致中国巡航导弹与歼-10战机一样,二十年磨一剑,大器晚成。

中国巡航导弹的研发生产主要集中在066基地,也就是湖北三江航天——中国飞航式海防导弹生产基地,最著名的代表产品就是中国的“飞鱼”C801/802/803系列飞航式导弹。所以中国巡航导弹的发展也应是脱胎于801系列而来的。说到中国巡航导弹发展秘史,不能不提到中国巡航导弹之父——刘石泉,现已是066基地党委书记。



中国湖北三江航天(066基地)是1969年8月在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下成立的,原来是作为我军海防型号的批生产基地。早在1974年,在一些项目停建、缓建的情况下,基地的第一代领导和总设计师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瞄准世界先进前沿,提出了跟踪研制开发当时在我国还属空白的第一代巡航导弹武器的设想。这一设想,得到了王震副总理及有关领导人的认可。

80年代初,066基地研制的“红鸟”产品正式命名,并被列为国家重点型号。 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这一产品在4大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并研制出“红鸟”巡航导弹结构产品、模样产品、初样产品以及地面装置。1987年末,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兴致勃勃地听取了“红鸟”产品研制情况汇报,观看了阵地技术表演时,给予了高度评价。
数年后,“红鸟”产品在空军14试验基地首试长空,当神剑直插目标、戈壁长风扬卷起成功的捷报,三江人失志不渝的报国情怀便尽展于这一历史时刻。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红鸟”巡航导弹的精度与射程均有限,射程约550公里,精度圆概率误差约50米,外形参考飞航式导弹C801系列。

“红鸟一型”于1992年少量装备部队用于实战测试和训练,并未真正形成战斗力。

1991年,海浪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密集发射战斧巡航导弹精确命中伊拉克的电视画面深深地震撼了全世界。做为一个世界大国,中国迫切需要一种像美国战斧那样的精度与射程的巡航导弹来对抗面临的威胁!

1993年早春,066基地主要领导通过与军方接触,为“红鸟二型”播下了希望的种子。这时候,一个中国巡航导弹划时代的领军人物刘石泉加入到“红鸟二型”的预研队伍中。就在方案论证的关键时期,1994年3月基地原型号总设计师病故,年仅31岁的刘石泉很快就挑起了“红鸟二型”巡航导弹研制大梁,在不长的时间里就拿出了“红鸟二型”总体方案技术论证报告。

        这是一份务实而有创新的报告,它鲜明地提出“不求局部最优,但求整体最优”的设计原则。这一方案与原“型号”相比,射程增加了一倍而精度保持不变、通过改进战斗部来加大杀伤力、提高反应时间,设计射程约1250公里,设计精度30m-50m,射程大致与美国战斧巡航导弹相当,精度尚达不到“战斧”水平。最终“红鸟二型”产品设计方案顺利通过了中国航天总公司的评审,并很快得到了中央军委领导的亲自批示和圈阅,这创造了我国型号研制史上当年提出方案、当年进行评审、当年获得批准的先例。时年31岁的刘石泉成了共和国新一代武器型号设计方案的代言人。“红鸟二型”计划像“战斧一样,也分为陆海空三种型号,“红鸟二型”海基型亦称东海十号(DH-10)。

   然而事情并不一帆风顺,就在原“红鸟一型”产品创造了“十发十中,十全十美”的佳绩的同时,1995年2月24日“红鸟二型”发动机的首次试车就失败了。谁都清楚,发动机是一个武器型号的关键。出师不利的阴影笼罩在许多科研人员的心上。刘石泉顶着巨大的压力,一次又一次查阅资料,分析故障的原因,终于在喷管这一环节上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并在以后攻克了技术上的难点,改进后发动机试车获得了圆满成功。

    终于迎来了“红鸟二型”试验产品的首次发射。那是1996年8月底的一个凌晨,西北空军14试验基地。

    这次试验的成功,直接引起了中央及中央军委领导的关注和重视。1996年11月5日和1997年5月6日,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刘华清上将和中央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部长迟浩田上将在京接见基地领导时,赞许地称“红鸟一型”及“红鸟二型”是国家的“撒手锏”武器。他们还殷殷寄语,“红鸟二型”的研制适应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符合中央军委“质量强军”的战略要求,中央领导都很关心,希望抓好“红鸟二型”的精度问题,加快研制进度,攻克技术难关,尽快定型装备部队。
   
        1997年10月6日,“红鸟二型”02批一组首发飞行取得了极为理想的结果,该型号几乎就要顺利叩响“红鸟二型”定型的大门。
然而,谁能想到,在短短的十几天后,“红鸟二型”02批一组第二发飞行试验却失败了。产品升空后数十秒,就一头栽进茫茫戈壁。

   为了分析故障的原因,他亲自深入沙漠,开始了搜寻残骸的工作,而这无异于大海捞针,但是越多搜寻到残骸,分析的结果就会越准确。

   此后,刘石泉与同事们更是加倍努力工作,兢兢业业地抓产品质量,经过半年多的准备,1998年再次进场试验,终于取得了飞行试验的圆满成功。“红鸟二型”经过飞行试验基地和使用部队最后的综合测评,各项战术指标目前在国内同类型号中是最好的,均已达到设计要求,其中,根据实际试验得出的精度数据平均值比设计精度又提高了好几倍,达30米精度。其各项指标比“红鸟一型”产品有了一个质的提高,它成为我国同类产品中近10年来改型最为成功、耗时最短、费用最低的一个型号。从而创造了我国航天武器研制史上的一个奇迹。

1999年5月8日,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震惊世界!美国的赤裸裸地战争威胁以及台独的挑衅更加刺激了中国开始加紧研发部署巡航导弹的进程。但限于当时没有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和高精度数字地图系统,红鸟二型在战时的精度大打折扣,所以除了在空军14基地有少量测试外,真正实战部署的红鸟巡航导弹不超过50枚。

为了提高中国二炮导弹打击精度,中国启动了“北斗导航卫星计划”,“北斗一号”卫星分别于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发射升空,2003年5月25日零时3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它与前两颗“北斗一号”工作星组成了完整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确保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 第三颗北斗卫星的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前苏联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后,在世界上第三个建立了完善的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该系统的建立对我国国民国防和经济建设将起到积极作用。

同时,2004年高精度水下定位导航系统研制成功,也为红鸟巡航导弹的海基型和潜射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15研究所成功研制出国内第一套水下高精度定位导航系统。在水深45米的水域,该系统的水平定位精度达到5厘米,测深精度为30厘米,将过去传统水下定位精度提升到了亚米级。 水下GPS(全球定位系统)是国际上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水下定位高技术。用于水下目标跟踪和定位、水雷对抗、水下搜救和水下哑弹爆破等。 我国研制的水下高精度定位导航系统不仅可以从水上对水下目标跟踪监视和动态定位,还具备水下目标导航、水下目标瞬时水深监测等功能,与国外同类系统相比有所创新。这种新一代水下“指南针”,如同陆地GPS代替传统大地测量技术一样,将开辟海洋测绘和海洋军事技术的新纪元。
正是由于各系统的突破,以上两项重大科技成果使中国巡航导弹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

2004年8月,在“红鸟二型”基础上全新设计的“红鸟三型”远程战略巡航导弹高精度命中靶标,当时导弹直中靶心,引发官媒重点报道! “红鸟三型”可以接收美国GPS、俄国GLOSSNA、北斗导航信息。数字地图采用最新全球普绘高度地图(精度等高线+/-0.80M,三个月更新一次,以亚洲和美洲精度最高。“红鸟三型”射程约2500公里公里,设计精度10米以内,定型实验时命中精度达到了罕见的米级,导弹直中靶心,堪称亚米级精度,当时国防部曹刚川部长亲临现场嘉奖!“红鸟三型“海基型也称DH-10A,是一款外形与“战斧”极为相似的远程战略巡航导弹,与一型和二型相比完全脱胎换骨,大量采用了全新技术,射程和精度大为提高,达到实战部署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基本持平。

景象匹配正确定位概率的实验研究为中国巡航导弹的实战部署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巡航导弹在末端的精确命中要靠多种制导模式,如景像匹配或者人工电视制导。景像匹配是一个世界级难题,中国与世界一样面临同样的难题。二炮第4研究所和相关单位早在2000就展开了相关理论研究,并取得了定成果。景象匹配的理论分析结论揭示了景象匹配正确定位概率与实时图的信噪比和独立像元数的关系.文中通过对真实影像数据的景象匹配的结果统计给出了正确定位概率与信噪比和独立像元数的关系。然而这个问题的转化为实际成果却是2006年才完成的。其中一名女研究员贡献突出,该技术荣获2006年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根据美国正在发展全球攻击超音速巡航导弹的形势,中国正在积极开发最新的一种红鸟-2000型尾段超音速隐身巡航导弹。该型导弹可能会采用地球高清晰全数字地图、多种接口API模块以及中国联网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估计射程增加到4000公里,可满足全球攻击能力。

从此,中国巡航导弹才正式走上实战部署阶段,中国二炮部队开始迎来“巡航导弹”时代!



                            蜀中行军情观察 2007-3-19





羡慕ing~~~
红鸟~~;P ;P
老蜀好,是不是没人转贴你的大心理不爽啊,亲自出马了
太敏感了!;P
红鸟红鸟。。。。哄哄菜鸟;P
巡航导弹好久上舰啊
]]
妙解;P :b :b
没有?那台独就试试啊!看看有没有巡航弹打过来!美国人都不敢说这话,网特们套情报倒说了!
台独们最好说大陆就只有长矛,独立可壮胆!;funk
还扯什么我军装备命名的惯例?请你说说我军装备命名的惯例!装备命名还有什么惯例?狗屁!
我看巴国的巡航弹只看到了鹰击62的影子,至于红鸟什么的没听说过,只听过东海的称呼。
我是菜鸟别拍我:handshake
瞎扯~

国内没有“红鸟”这个编号的DD

一切关于红鸟的都是扯谈  

图片上的是DH-10(东海-10)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应该说国内根本就没红鸟这东西 (某老大语)
这应该就是所传说中今年要公开的重量级装备?
原帖由 萨达姆·侯赛因 于 2007-5-16 10:33 发表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P ;P ;P :D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