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长李肇星记者招待会花絮集锦(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7:00:27
外交部长李肇星记者招待会花絮集锦(组图)2007-03-06  来源: 中国网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3月6日15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就我国的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答中外记者问。
[新华网、中国政府网报道] 中午十二时三十分,距离外长记者招待会还有两个半小时,人民大会堂三楼大厅一片漆黑,许多记者已经开始摸黑准备,摄影记者调试机位,文字记者观察地形、占座位。
距离记者招待会正式开始还有1个多小时的时间,会议现场已经来了数十位记者。
3月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招待会,李肇星外长将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这是记者在招待会前早早入场,抢占位置。 新华社记者 吴蓉 摄
摄像记者们忙着架设摄像机,调试机位。摄影记者们忙着抢占有利位置,有的则早早架起远摄镜头。有些找好了位置的记者则在招待会背景板前合影留念。
此时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接着就看到一群中外记者冲进了会议大厅。原来是后来的一批记者看到会场内已经有了这么多同行,赶紧跑几步,就为了抢一个好的位置。
记者们越来越多,刚才还略显安静的三楼会议大厅变的嘈杂起来。文字记者抢到好的位置后开始与自己熟识的同行寒暄起来。后来的摄像记者只好在主机位两边寻找位置架设自己的机位,谁都想把自己的机器往中间位置靠。
3月6日15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就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外交政策答中外记者问,新华网、中国政府网全程直播。图为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司副司长姜瑜(后排右二)会前来到直播现场看望直播人员。 新华网 石海龙 摄
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司副司长姜瑜在外长记者招待会召开前来到直播现场,看望和慰问新华网、中国政府网工作人员。
3月6日15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就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外交政策答中外记者问。图为中央电视台记者水均益(右)与新华网记者会前进行交流。 新华网 陈竞超 摄
记者们也都闲不住,干脆采访起同行来。央视名主持水均益的出现引起大家的关注,摄影记者们迎上去就是一阵狂拍,闪的老水眼睛都睁不开。
现在距离会议召开不到半个小时,一些国外媒体记者已经成为国内媒体采访的对象,在现场我们看到,许多媒体记者把镜头对准国外同行,请他们谈谈对中国的感受,以及此次招待会关注的问题。[ 2007-03-06 14:31:14 ]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2007年3月6日15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就我国的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答中外记者问。 图为摄影记者纷纷调试设备,相机“聚焦”记者招待会主席台。 新华网 姚勇 摄
现在三楼会议厅里已经聚集了数百名记者。
离招待会开始时间还早,发布会现场后已经架满了摄影记者的“大家伙”。他们一个比一个站的高。一位女摄影记者更是“巾帼不让须眉”,占据了“最高地势”。
外长招待会还有15分钟,新华网、中国政府网等各大网站直播已进入倒计时。今年直播的桌子被安排在外长步入会场的入口处。一位手里正忙着打字的网络工作人员调侃说:咱们可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干脆让咱们的记者守在这儿得了。
距离外长记者招待会开始还有10分钟,众记者对李肇星外长的盼望已近“焦灼”,开始纷纷与旁边就座的人聊天,纵论国际风云。一香港记者与一内地记者相谈甚欢,从香港问题到台湾问题聊个没完,有人笑称,场内开进了“时事直通车”。
晚来的两名外国摄像记者看到会场正中已没有地方坐,感叹自己虽然提前了半个小时,但还是“姗姗来迟”,只得“望座兴叹”。其中一个不死心,双手叉在胸前,四处“巡视”。
观察力敏锐的记者们发现,招待会现场有很多“红衣人”。他们笑称:“凤凰卫视吴晓莉的影响真大,红衣记者开始流行了。”吴晓莉在两会期间记者招待会上曾被前任总理朱镕基“点名”,她当时着一件红衣。
还有三分钟,外长招待会就要开始,在主持人阚珂宣布完招待会纪律后,大会堂内突然一片寂静,令人紧张。记者纷纷往大厅入口张望。咳嗽、翻开笔记本的声音显得格外清晰。
一片寂静中,相机闪成一片,然后是人们放下相机的鼓掌声。李肇星已来到现场,向人们微笑,手势作“作揖”状问好。 李肇星引用唐诗解释世界各国差异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国际社会和联合国这两个名词我们特别熟悉,天天听到好多次,刚刚李部长也提过好多次,但是实际上我们看到,好像国际事务和国际形势只有一个国家说了算,只有一个国家来决定国际形势,否则的话我们怎么能解释一个超级大国——我指的是美国——侵略一个有主权的国家——我指的是伊拉克,这是几年以前,国际社会和联合国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点反应。同时,我们怎么能解释一个有主权的国家,想发展和和平利用核能,国际社会对他执行制裁,我指的是伊朗;同时有一个国家发展核能武器,国际社会对它闭着眼睛不看,我指的是以色列。这样的国际事务是很多的,这样的“国际社会”和“联合国”和我们讲到的国际社会和联合国是不一致的。李部长能不能给我们解释一下中国对中东地区几个大问题,比如说包括伊核问题、伊拉克问题和巴以冲突的问题,有什么立场,中国怎么能发挥它的作用,来解决这些问题,来平衡不正常的、双重标准的国际形势?谢谢。
[李肇星]还没有人说过当代世界秩序,包括政治秩序和经济秩序是完美无缺的。你的问题已经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非常复杂、充满各种挑战、存在不同标准的世界。我们的任务就是根据全世界人民共同利益的要求,来想办法通过对话等外交手段,缩小分歧、解决分歧、扩大共同点,使这个世界能够变得更加合理一点,更加民主一点,给老百姓带来的好处更多一点。
我们要冷静地对待这样一个现实,就是任何事情都至少包括两个方面,取得成绩的时候,取得进步的时候,我们务必看到我们还会遇到困难,还会面临挑战。实际上不就这么回事吗?现在一方面政治上的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发展;另一方面,很多地方不太稳定,可能发生动乱,甚至局部战争;经济秩序也不合理,南北差距还在拉大;文化秩序也不合理,有的国家文化那么优秀,但是其它国家不大知道。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逐步解决。
大家都在说重视人权,你看国际上的人权情况也是太不合理。人权嘛,首先要活着,你看看全世界人民人均的预期寿命,在不同国家是多么不一样,最高的国家人均预计寿命,去年统计82岁,最低的国家36岁,要做到人人生而平等,至少得活得差不多才好嘛,现在看来,要实现这一点都是一个遥远的目标。
一千多年以前,中国有一个人叫杜甫,他就说过这样的话:“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世界那么多国家的情况来看,这种情况到今天在一定的程度上也还存在着,所以我们要争取建设一个和平稳定、共同发展、和谐的世界,我们的目标是明确的,我们的决心是坚定的,但是要做长期努力的打算。
谈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首先就要保护环境。美国一个著名的女环保学者,早在30多年前就指出,实际上贫困是最严重的一个环境污染源。
我记住了这位美国女学者的话,是因为我当年,和在座一些记者那么年轻的时候,有荣幸地参与了中国代表团和其它国家代表团一块儿创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国际环境保护机构UNEP——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非洲肯尼亚的创建工作,在这个光荣的时候,这位女学者的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教育,她有本中文的书就叫做《只有一个地球》。([url=http://media.163.com/]中国网
)外交部长李肇星记者招待会花絮集锦(组图)2007-03-06  来源: 中国网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3月6日15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就我国的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答中外记者问。
[新华网、中国政府网报道] 中午十二时三十分,距离外长记者招待会还有两个半小时,人民大会堂三楼大厅一片漆黑,许多记者已经开始摸黑准备,摄影记者调试机位,文字记者观察地形、占座位。
距离记者招待会正式开始还有1个多小时的时间,会议现场已经来了数十位记者。
3月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招待会,李肇星外长将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这是记者在招待会前早早入场,抢占位置。 新华社记者 吴蓉 摄
摄像记者们忙着架设摄像机,调试机位。摄影记者们忙着抢占有利位置,有的则早早架起远摄镜头。有些找好了位置的记者则在招待会背景板前合影留念。
此时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接着就看到一群中外记者冲进了会议大厅。原来是后来的一批记者看到会场内已经有了这么多同行,赶紧跑几步,就为了抢一个好的位置。
记者们越来越多,刚才还略显安静的三楼会议大厅变的嘈杂起来。文字记者抢到好的位置后开始与自己熟识的同行寒暄起来。后来的摄像记者只好在主机位两边寻找位置架设自己的机位,谁都想把自己的机器往中间位置靠。
3月6日15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就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外交政策答中外记者问,新华网、中国政府网全程直播。图为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司副司长姜瑜(后排右二)会前来到直播现场看望直播人员。 新华网 石海龙 摄
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司副司长姜瑜在外长记者招待会召开前来到直播现场,看望和慰问新华网、中国政府网工作人员。
3月6日15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就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外交政策答中外记者问。图为中央电视台记者水均益(右)与新华网记者会前进行交流。 新华网 陈竞超 摄
记者们也都闲不住,干脆采访起同行来。央视名主持水均益的出现引起大家的关注,摄影记者们迎上去就是一阵狂拍,闪的老水眼睛都睁不开。
现在距离会议召开不到半个小时,一些国外媒体记者已经成为国内媒体采访的对象,在现场我们看到,许多媒体记者把镜头对准国外同行,请他们谈谈对中国的感受,以及此次招待会关注的问题。[ 2007-03-06 14:31:14 ]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2007年3月6日15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就我国的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答中外记者问。 图为摄影记者纷纷调试设备,相机“聚焦”记者招待会主席台。 新华网 姚勇 摄
现在三楼会议厅里已经聚集了数百名记者。
离招待会开始时间还早,发布会现场后已经架满了摄影记者的“大家伙”。他们一个比一个站的高。一位女摄影记者更是“巾帼不让须眉”,占据了“最高地势”。
外长招待会还有15分钟,新华网、中国政府网等各大网站直播已进入倒计时。今年直播的桌子被安排在外长步入会场的入口处。一位手里正忙着打字的网络工作人员调侃说:咱们可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干脆让咱们的记者守在这儿得了。
距离外长记者招待会开始还有10分钟,众记者对李肇星外长的盼望已近“焦灼”,开始纷纷与旁边就座的人聊天,纵论国际风云。一香港记者与一内地记者相谈甚欢,从香港问题到台湾问题聊个没完,有人笑称,场内开进了“时事直通车”。
晚来的两名外国摄像记者看到会场正中已没有地方坐,感叹自己虽然提前了半个小时,但还是“姗姗来迟”,只得“望座兴叹”。其中一个不死心,双手叉在胸前,四处“巡视”。
观察力敏锐的记者们发现,招待会现场有很多“红衣人”。他们笑称:“凤凰卫视吴晓莉的影响真大,红衣记者开始流行了。”吴晓莉在两会期间记者招待会上曾被前任总理朱镕基“点名”,她当时着一件红衣。
还有三分钟,外长招待会就要开始,在主持人阚珂宣布完招待会纪律后,大会堂内突然一片寂静,令人紧张。记者纷纷往大厅入口张望。咳嗽、翻开笔记本的声音显得格外清晰。
一片寂静中,相机闪成一片,然后是人们放下相机的鼓掌声。李肇星已来到现场,向人们微笑,手势作“作揖”状问好。 李肇星引用唐诗解释世界各国差异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国际社会和联合国这两个名词我们特别熟悉,天天听到好多次,刚刚李部长也提过好多次,但是实际上我们看到,好像国际事务和国际形势只有一个国家说了算,只有一个国家来决定国际形势,否则的话我们怎么能解释一个超级大国——我指的是美国——侵略一个有主权的国家——我指的是伊拉克,这是几年以前,国际社会和联合国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点反应。同时,我们怎么能解释一个有主权的国家,想发展和和平利用核能,国际社会对他执行制裁,我指的是伊朗;同时有一个国家发展核能武器,国际社会对它闭着眼睛不看,我指的是以色列。这样的国际事务是很多的,这样的“国际社会”和“联合国”和我们讲到的国际社会和联合国是不一致的。李部长能不能给我们解释一下中国对中东地区几个大问题,比如说包括伊核问题、伊拉克问题和巴以冲突的问题,有什么立场,中国怎么能发挥它的作用,来解决这些问题,来平衡不正常的、双重标准的国际形势?谢谢。
[李肇星]还没有人说过当代世界秩序,包括政治秩序和经济秩序是完美无缺的。你的问题已经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非常复杂、充满各种挑战、存在不同标准的世界。我们的任务就是根据全世界人民共同利益的要求,来想办法通过对话等外交手段,缩小分歧、解决分歧、扩大共同点,使这个世界能够变得更加合理一点,更加民主一点,给老百姓带来的好处更多一点。
我们要冷静地对待这样一个现实,就是任何事情都至少包括两个方面,取得成绩的时候,取得进步的时候,我们务必看到我们还会遇到困难,还会面临挑战。实际上不就这么回事吗?现在一方面政治上的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发展;另一方面,很多地方不太稳定,可能发生动乱,甚至局部战争;经济秩序也不合理,南北差距还在拉大;文化秩序也不合理,有的国家文化那么优秀,但是其它国家不大知道。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逐步解决。
大家都在说重视人权,你看国际上的人权情况也是太不合理。人权嘛,首先要活着,你看看全世界人民人均的预期寿命,在不同国家是多么不一样,最高的国家人均预计寿命,去年统计82岁,最低的国家36岁,要做到人人生而平等,至少得活得差不多才好嘛,现在看来,要实现这一点都是一个遥远的目标。
一千多年以前,中国有一个人叫杜甫,他就说过这样的话:“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世界那么多国家的情况来看,这种情况到今天在一定的程度上也还存在着,所以我们要争取建设一个和平稳定、共同发展、和谐的世界,我们的目标是明确的,我们的决心是坚定的,但是要做长期努力的打算。
谈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首先就要保护环境。美国一个著名的女环保学者,早在30多年前就指出,实际上贫困是最严重的一个环境污染源。
我记住了这位美国女学者的话,是因为我当年,和在座一些记者那么年轻的时候,有荣幸地参与了中国代表团和其它国家代表团一块儿创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国际环境保护机构UNEP——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非洲肯尼亚的创建工作,在这个光荣的时候,这位女学者的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教育,她有本中文的书就叫做《只有一个地球》。([url=http://media.163.com/]中国网)
【星岛网讯】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3月6日下午3点在人民大会堂三楼大厅举行记者招待会,外交部长李肇星就中国外交工作和国际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面对媒体众多尖锐问题,李肇星要么避而不谈,要么有意淡化,主题始终不离和谐世界外交。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政府工作报告步调一致——在国际上不扛旗、不当头,排除干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56字“真言”淡化台独

  李肇星淡化尖锐问题的本领从淡化台独可见一斑。在记者会上,有台湾记者问到“台湾领导人陈水扁特别在召开全国人大会议和政协会议这个特别政治活动的时候,宣称台湾要正名,要独立。请问部长,从大陆角度来看,这种说法是不是等于推翻了他过去所承诺的‘四不一没有’?”

  李肇星的回答出人意料——“对陈水扁最近新抛出来的台独分裂主张,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负责人已经在昨天发表了严正声明,表明了我们的严正立场”——仅仅56个字,比温家宝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台湾问题的250个字还要少得多。

  要知道,就在一天前的人大开幕式前,被台湾和香港媒体追问对陈水扁的看法时,李肇星还指陈水扁是“历史的罪人”,并反问媒体记者“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有几个承认台湾?”

  李肇星对台独的姿态一如温家宝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超过两小时的报告中,温家宝大谈教育、农村发展,经济政策,但台湾问题只有短短的250个字,尽管今年大陆定调是遏止台独关键年,但报告内容基本跟去年一样点到即止,显示本届政府在强调反台独的主调下,有更灵活的对台政策。

  果然,在说完56字“真言”后,李肇星开始大谈如何喜欢台湾,“我是非常喜欢我们的宝岛——台湾,到了什么地方都会经常联想到我们的美丽台湾岛。比如有一次我去西宁出差,在青海省看到一座山叫日月山,我立即想到的就是咱们台湾岛上的日月潭,觉得它们就像兄妹俩或者姊妹俩”。

寄语中日大道无遮拦

  对台政策有其特殊原因,但从对日本态度的转变,则能体现出中国调整外交策略的姿态。对于日本首相安倍重申对“慰安妇”问题不再道歉,李肇星的回答是,日本政府应该承认历史事实,郑重、妥善地处理这一问题。要求日本政府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李肇星接着说,“历史认识应该是一种强大的进步的力量,而不应该成为拖后腿的包袱。真理往往是最朴素的,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就是最简朴、最实在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李肇星强调,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应该把握中日关系这一重要发展机遇,处理好涉及两国关系政治基础的原则问题,拓展和深化交流与合作,巩固和壮大中日关系转圜改善和发展的势头。李肇星语气相当温和,并借用日本京都寺庙“大道无遮拦”的汉字表示,中日世代友好是一条康庄大道,“它的发展是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的”。

  温家宝4月访问对日本,如李肇星所说,“这是中国总理时隔七年再次访日,对推进和规划两国各领域的合作有重大意义”,因此,李肇星谈到中日关系时语气较为柔和,想必也是为温家宝访日塑造良好的氛围。

国际上不扛旗不当头

  在记者会上,有媒体记者描绘了一个充满各种挑战、存在不同标准的国际社会来考李肇星,更有媒体拿出“不少国家提出中国应当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的呼声,李肇星的回答是,中国要争取建设一个和平稳定、共同发展、和谐的世界,但中国也将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认真履行自己的国际义务,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有问题“主张通过协商解决分歧,通过合作应对共同挑战”。

  另一方面,李肇星也在有意淡化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所担当的大国角色,在前后两次被问到中国如何计划六方会谈时,李肇星都没有正面回应,仅表示中国希望各方都履行自己的承诺。据了解,六方会谈工作组会议已经正式启动,中国则是以朝鲜半岛无核化工作组组长的身份主持这个会议。

  李肇星所作出的回应是,中国积极斡旋和各方的共同努力,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三阶段的会议取得了积极成果,通过了《落实共同声明起步行动》的共同文件,确定了各方落实共同声明的起步行动。实践再次证明,六方会谈是解决半岛核问题的现实有效途径。

  除此上述问题外,李肇星在苏丹问题、伊朗核问题、中印边界问题等问题上也都采取回避淡化姿态。有分析称,中国已经表现出调整策略的姿态——即中国的外交又会往回收缩了。迹象之一是温家宝在2月26日发表的文章《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正是在这篇文章里,他重新提出“坚持不扛旗、不当头”;迹象之二是3月5日温家宝在人大会议上提交的政府工作报告,去年“积极参与”、“发挥建设性作用”的表述都统统不见了。李肇星的态度更加强了外界对这一猜测的肯定。

  这什么中国要做出策略高歌?温家宝在文章中自问自答说:“和平发展道路的精髓是什么?就是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这就是说,国家的发展才是核心工作,它的实现途径是“排除干扰,专心致志”,不在其它问题上分散精力。
【星岛网讯】对于日本首相安倍重申对“慰安妇”问题不再道歉,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6日指出,日本当局应该正视这个历史事实,不过李肇星语气缓和地称安倍晋三的言论不会影响温家宝总理4月访问日本。有分析称,因此,李肇星此次并没有像以往那样高调抨击日本,可能是为温家宝访日营造良好的氛围。 

  李肇星6日指出,强行征用所谓“慰安妇”,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所犯的严重罪行之一,这是历史事实。日本政府应该承认历史事实,应该负起责任,郑重地、妥善地处理这一问题。历史认识应该是一种强大的进步的力量,而不应该成为拖后腿的包袱。真理往往是最朴素的,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就是最简朴、最实在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被问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近日有关慰安妇的言论,会否影响总理温家宝4月访日,李肇星强调,中日两国应把握机会,深化交流,推进各领域的合作。“在日本美丽的城市,也是很古老的城市京都郊区一个寺庙里,我见过这样几个汉字,叫‘大道无遮拦’,我当时的联想就是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这就是一条康庄大道,它的发展是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的”。

  此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出席国会会议时强调,即使美国众议院通过议案要求日本就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强迫妇女充当慰安妇的行为作出道歉,日本政府将拒绝这样的做法。

  有分析称,今年适逢七七事变七十周年、南京大屠杀七十周年以及中日建交三十五周年,为中日关系敏感年。温家宝4月访问日本,如李肇星所说,“这是中国总理时隔七年再次访日,对推进和规划两国各领域的合作有重大意义”,因此,李肇星此次并没有像以往那样高调抨击日本,语气较为缓和,可能是为了顾全两国关系的大局,为温家宝访日营造良好的氛围。 

  虽然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打破了中日高层互访停滞的僵局,但中日在诸多敏感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均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仍旧抱持戒心,只是双方目前暂时回避了这些问题而已。李肇星去年年底访问日本时特别提醒麻生太郎外相,今年为中日历史敏感的一年,希望日本顾全大局,暗示中国不愿见到安倍首相前往靖国神社参拜。
反正对日本的反应实在是软得出奇.而且,好象只有中日关系里面有句话叫做"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是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的”。那日本不想友好怎么办,日本要侵华怎么办.不说国家交往,个人交往除了热恋的男女,讲这种话有什么意思啊.
越是不说日本要是不友好了怎么办,日本才越紧张啊.
原帖由 basin 于 2007-3-6 20:12 发表
反正对日本的反应实在是软得出奇.而且,好象只有中日关系里面有句话叫做"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是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的”。那日本不想友好怎么办,日本要侵华怎么办.不说国家交往,个人交往除了热恋的 ...

外交套路而已,尽管那是废话。
李肇星记者会上经典妙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07   


  谈中日关系

  “我认为历史认识应该是一种强大的进步的力量,而不应该成为拖后腿的包袱。真理往往是最朴素的,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就是最简朴、最实在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日本美丽的城市,也是很古老的城市京都郊区一个寺庙里,我见过这样几个汉字,叫『大道无遮拦』,我当时的联想就是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这就是一条康庄大道,它的发展是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的。”

  谈自己

  “在那个年代有一句话,在年轻人当中很流行,叫做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现在看起来,我自己永远难忘的、我最珍惜的一些记忆,是我到一些困难多的国家的访问,譬如说在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非洲大陆的53个国家中,我已经访问过47个。”

  “旅行这么多,当然会累一点,但是能为世界和平尽点力,能为自己的国家多交些朋友,也是人生的幸福和人生的责任。”

  谈人权

  “人权嘛,首先要活着,你看看全世界人民人均的预期寿命,在不同国家是多么不一样,最高的国家人均预期寿命,去年统计82岁,最低的国家36岁,要做到人人生而平等,至少得活得差不多才好嘛,现在看来,要实现这一点都是一个遥远的目标。”

  谈台湾问题

  “我是非常喜欢我们的宝岛——台湾,到了什么地方都会经常联想到我们的美丽台湾岛。譬如有一次我去西宁出差,在青海省看到一座山叫日月山,我立即想到的就是咱们台湾岛上的日月潭,觉得它们就像兄妹俩或者姊妹俩。”

  谈中印关系

  “中国河南出生的和尚在没有得到当时政府资助的情况下离开长安,历尽千辛万苦,实际上像孙悟空、猪八戒陪着他并没有得到史实证实,最后靠个人努力到了纳兰达,而且在纳兰达当留学生,又当外教,一共当了十二年,他成为中印两国传统友谊伟大的代表和桥梁。”

  谈与小国关系

  “我们认为,平等相待不应该是一句外交辞令,应该表现在行动上。我们正在努力这样做。”

  “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在非洲受到那么热情的欢迎,我觉得最真心的就是来自广大非洲群众的那种欢迎。那么多群众在炎热的太阳下,他们汗珠里闪烁的阳光,他们那么自然朴素的微笑,和中国人民的友情一起相互交融,我觉得比任何政治家们说的话都令人感到亲切贵重。”(来源:大公报)
香港记者写李肇星 不吝“赞美、恭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07  
  中评社香港3月7日电/台湾记者说李肇星让人“又爱又恨”,香港记者写李肇星,则不吝“赞美、恭维”。

  李肇星昨天在两会上举行记者会,香港大公报记者这样写李肇星:
 
  中国现任外长李肇星的平民形象、感性随和的语言风格与他倡导的公众外交,让神秘的外交走近了大众,也契合了中国和谐外交的新理念。

  在新中国历史上,“总理外长”周恩来立场坚定,手腕灵活;“元帅外长”陈毅威严豪放,颇具儒将风度;乔冠华学贯中西才华出众;钱其琛思维严谨,没半句废话。而被一些网民形容为形象“不敢恭维”的李肇星,不仅有“我母亲为我的长相感到自豪”的高度自信,更有在被问到退休问题时以“你告诉我你什么时候退休?”的巧妙应答。

  因常在记者会上引用古人的诗句或自己作诗,李肇星被人称为“诗人部长”或“诗人外交家”;因在台湾问题上的强硬立场,讽陈水扁小小“地方官”不值一提,并常教训台湾记者“我们只有一个祖国,要热爱祖国”,一部分人称他为“我的脾气不好部长”;因与记者戏谑调侃不断,在部内笑称新闻发言人刘建超为“大胖子”,他又有“平民外长”的美誉。

  六日,在记者会上,李肇星谈到中日关系时,不是强硬批评,而是坦诚恳切,但又铿锵有力地表示,日本应妥善地处理“慰安妇”问题。外国记者表示,中国外长今天对日态度的冷静和理智让人印象深刻。

  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和对世界日益深远的影响,以一种真心交友、坦诚负责、互惠互利的态度,才能消“中国威胁论”于无形,构建和谐世界。

  李肇星长相平凡,语言亲切随和,机智幽默;工作中处处以人为本,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面对强权时遇强越勇,促膝倾谈时推心置腹。这些正是今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态度,集这些特征于一身的李肇星,成了是中国新时期外交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