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对计划经济社会有帮助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1:59:47
计划经济一词现在很不受欢迎,是僵化和不灵活的代名词,

市场经济能很好的解决计划经济的弊病,但也有自己的弊病。

俺想以后社会高度信息化,我们需要多少就生产多少,减少

浪费,这个以后能做到吗?:P计划经济一词现在很不受欢迎,是僵化和不灵活的代名词,

市场经济能很好的解决计划经济的弊病,但也有自己的弊病。

俺想以后社会高度信息化,我们需要多少就生产多少,减少

浪费,这个以后能做到吗?:P
这个问题,在30年代就讨论过。

可以用“兰格 计划经济”做主题材搜索一下,有很多资料的。
计划经济是个政治名词,不是经济名词。
白痴是个生理名词也是个心理名词。
]]
楼上,我保留意见
原帖由 深涧悠蓝 于 2006-12-20 18:42 发表
楼上,我保留意见

对自己那么没信心啊?
其实一个企业内部都是计划经济.

信息技术有利于一个企业的全球运营,自然也就有利于计划经济的实施.
兰格模式,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关于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能否合理配置资源的大战中,以米塞斯、哈耶克为代表的一些自由主义经济学家,断然否定了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能够合理地进行经济计算和资源配置的可能性,而以泰勒、兰格、勒纳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则利用新古典的一般均衡理论,提出了著名的兰格—勒纳—泰勒模式(通常简称兰格模式)。这一模式假定,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存在着消费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由于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因而不存在生产资料市场,但中央计划机构可以根据“试错法”,模拟市场,制定和调整生产资料的价格,经过一系列的“错了再试”的程序,中央计划当局最终能制定出一套不仅使一种产品,而且使所有产品都相等的“均衡价格”体系。由于中央计划机构对整个经济体制动态的了解,要比私人企业广泛得多,所以,中央计划机构通过“试错法”实现的经济均衡,比真正的市场调节要快得多。

我上学的时候曾经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是模拟一个系统本身需要大量的信息,而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信息的收集永远都是不完全的,而模拟系统的缺陷也是永远存在的。同时,信息的收集和筛选办法也很难达到最优。所以信息时代的计划经济可能会很有效率,但鉴于上述原因以及生产计划制订人本身的局限性(知识水平、个人素质),我对于其效率能否超过市场经济不是太乐观,况且市场经济理论也是在不停发展的。也许像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一样,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融合。
搜集信息是需要成本的,这样就需要庞大的政府机关。这样就造成一个悖论: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情况越来越复杂,需要搜集的信息越来越多,搜集的成本越来越高,政府机关越来越庞大,耗费的社会资源越来越多,这样给经济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准确的数据就更难得到……

另外,中央计划无法对付意外的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这种创新可以把原来精密的计划全盘搅乱。所以,中央计划经济总是倾向于经济规模的水平扩张,而不是技术和产业结构的垂直提高,在国际竞争中必然越来越处于劣势。
意思是大自然的物竞天择是最合理的。。。:D
楼主的问题,我以前上政治课的时候也想过,当时的政治课本在说明市场经济为什么比计划经济好的时候,就拿这个做的理由;P
计划经济信息收集成本太高?那么跨国企业是怎么决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