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主席头脑清醒考虑之”㈠-----《雪白血红》片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5:17:05
雪白血红
作者:张正隆
--------------------------------------------------------------------------------
文本目录
自序:历史是什么?
第一部:热点
第01章 今天从昨天走来
第02章 因丰饶而多难的土地
第二部:闯关东
第03章 海陆空并进
第04章 一条对角线
第三部:关东的碰撞
第05章 土八路与洋八路
第06章 国共和合作
第07章 最大的那条边
第四部:且战且退
第08章 “独霸东北”
第09章 “最后一战”
第10章 四平不平
第11章 春之冬
第12章 又一声“撤”之后
第五部:家
第13章 魅力和传力
第14章 打“胡子”
第15章 土八路进行曲
第六部:雪大好个冬
第16章 雨加雪
第17章 热雪
第18章 “黑土地之狐”
第七部:血液是胜利的代价
第19章 血城
第20章 金秋
第21章 红雪
第八部:骚动的大地
第22章 解放
第23章 大练兵
第九部:热点中的热点
第24章 奔袭北宁线
第25章 历史的大手笔
第26章 内战中的内战
第27章 怦然一声
第十部:塔山!塔山!
第28章 “拼命仗”
第29章 西南有条河
第十一部:死城
第30章 不死不生
第31章 “兵不血刃”
第十二部:辽西大喋血
第32章 不治之症
第33章 辽西那窝棚
第十三部:最后一战
第34章 时间不光是军队
第35章 葫芦岛不是“。”
第十四部:中国,几点钟?
第36章 胜与负的10万个为什么?
第37章 今天向明天走去


“请主席头脑清醒考虑之”㈠

                                   --4A电报之二

    对于这段万花筒般变化着的时局,看得比较清楚的人,历史己经在黑土地上写
下了他们的名字:林彪、黄克诚、陈云、罗荣桓、高岗、张闻天……

  其中,首推林彪和黄克诚。

  “黄瞎子”的眼力新四军3师老人,都说黄克诚眼神不好,近视。平时,师里
几个领导有时称这位师长兼政委“黄瞎子”,他也答应。对于惯于夜间活动的土八
路,眼神不好是个难题。行军时,有人跟他开玩笑,故意在前边一蹦一跳的,说有
石头,有沟。他就挺认真地在后边又蹦又跳。

  从身材到心灵都是堪称巨人的戴高乐将军,有句名言:“没有威信就不会有权
威,而除非他与人保持距离,他就不会有威信。”这种“距离论”的版权,其实并
不是这位法兰西英雄的。翻译名人传记,那些曾在历史上留下雷霆般足音的中外名
人,在都是这样说的,做的。

  来自湘南红土地的戴眼镜的瘦小的黄克诚,与这种不无道理、也令人讨厌的“
距离论”无缘。他是以对同志手足般的情谊,和基于这种情谊的严厉和宽厚,建立
起绝非装腔作势才能攫获的权威。他是以刚正不阿的铮铮铁骨,和“虽九死其犹未
悔”的耿耿忠贞,赢得了人民的敬仰和信赖。他是以他深邃的眼力和杰出和贡献,
在中国半个世纪风雨如磐的路上,留下了属于他的也属于人民的非同凡响的足音。
这种品格和眼力,在这片黑土地上,在那个令人眼花缭乱的“万花筒”时期,曳起
一道耀眼的闪电。

  据说,如今有些追悼会向遗体告别仪式,过了“那一会儿”,人们就海阔天空
地谈笑风生了。而黄克诚的追悼会,自始至终,都被一种景仰、怀念的气氛笼罩着
,那么深沉,那么庄重,那么肃穆。流泪的人那么多,流的泪也那么多。人们谈论
的只有黄老的为人,黄老的刚正,黄老的节操,黄老的气度……

  9月13日,黄克诚得知苏军占领东北,即致电中央:“建议中央立即派大部
队到东北去,不管苏联红军同意与否,要下决心进军东北。”“并派有威望的军队
领导人去主持工作,迅速创造总根据地,支援内地战争。”

  到东北后,他始终关注根据地建设。

  11月26日,在那封著名的关于“7无”的电报中,他向毛泽东提议:以一
部主力去占领中小城市,建立农村根据地,作长期斗争之准备。

  同一天,又致电军委:东北敌特工、土匪甚多,如不及早建立根据地,我主力
在东北亦很难应付。

  11月29日,又致电东北局:“已进入及将进入东北之主力及新组建成之部
队,数目特别巨,但若列党政民之支持,无粮食经费的充分供给,无兵员的源源补
充,将大减弱强大力量。目前东北大城市为顽军占领,乡村则被土匪所占据(大都
与顽联系),我们则处于既无工人又无农民之中小城市。这样下去,不仅影响作战
,且有陷入不利地位之危险。因此,运用冬季不能进行大规模作战之五个月期间,
发动群众,肃清土匪,建立各级党与政权,应成为当前之急务。”建议“立即划分
主力师(或旅)的补充熟悉地区,作为该师(或旅)之根据地”。如果在整个东北
部队中不能实施,“则请划十个县地区给三师各旅去建立后方,开辟工作”。

  12月17日,在给军委的电报中说:三师及杨、梁等师,干部均感没有根据
地,非肃清土匪无法解决目前困难,亦不可能生存发展,但迄今仍未划固定地区,
向林总商讨,林孤掌难鸣,向东北局建议,则从不回电,对目前既不确定持久方针
,又无救急办法,使情势无论上下均感惶惑,且有人提及有遭遇西路军危险之可能


  当从中央到地方都觉得东北形势很好时,他在那里来了个“7无”,简直把形
势描写得一团漆黑。当一些人还把美械装备的敌人视为不堪一击的“土顽”时,他
在那里一笔一笔地算计了敌人的“8条进步”。

  当有些人还未从“独霸东北”中清醒时,他在那里发出了“有遭遇西路军危险
之可能”的警报。

  是危言耸听吗?

  1946年5月24日,在四平失守后的一片悲观气氛中,在科尔沁大草原东
部的白城子,他在给中央的一封很长的电报中,这样剖白了那颗赤子之心:我是一
个从坏处设想的人,所看到的现象亦是坏的方面较多,故或许有片面之处,但都是
事实。

  在他口述或是撰写这封以及此前此后的那些电报时,他都想了些什么?想没想
到宋人张商英那句“自古忠烈多磨难”?他应该想到--但44岁的瘦小羸弱的男
子汉,把这一切都置之度外了。

  翻开建国后的报纸,“形势”好像从来都未坏过,连“文化大革命”时期都是
“大好,而不是小好”。这样一个人罹难的命运就是注定了的,或迟或早而已。

  据说,1959年庐山会议后期,毛泽东曾派一位著名人物和黄克诚谈话,意
思是站过来就行了。军委秘书长兼总参谋长黄克诚,拒绝了。

  一个忧国忧民,忧党忧军的人。一个说真话,做真事的人。一个堂堂正正的大
写的人。

  据说,毛泽东12月28日给东北局《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电报,就是
根据黄克诚等人的意见拟定的。

  可停战令颁布后,毛泽东又命令东北民主联军“保卫马德里”。

  于是,一封封少喜多忧的电报,又飞向了林彪、东北局和中央。

  林彪无回音。

  东北局无回音。

  中央无回音。

  照飞无误。

  纵观历史,那些有着坚强个性的杰出思想的人,几乎没有一个是喜欢顺从的人
。这就决定了他们脚下永远不会有平坦大道。

  林彪“孤掌难鸣”时,他支持了林彪。彭德怀蒙冤时,他和彭德怀站到一起。
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出了麻烦时,他站出来实事求是地评价了这一切。林彪被一个
“鬼”字覆盖了时,又是他第一个把林彪的一生都放到历史的天秤上。

  毛泽东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

  黄克诚的骨头也是最硬的。黄克诚的胸怀也是最博大的。

  黄克诚--中国共产党人之楷模!

  黄克诚--中国男子汉!

  黄克诚--人民的儿子!


             林彪脑子里的车轱辘

  “批林批孔”时,就听说林彪是个好沉思默想的人。

  当年在林彪身边工作过的老人,都说从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到东北民主联军
总司令,林彪想的是怎样建立根据地,是战争,是用枪杆子打出黑土地的共产党天
下,把东北变成推进全国解放的战略后方和前进基地。

  而在这段“万花筒”时期,摆在黑土地上的最尖锐、最重要的问题,莫过于对
和战前景的估量了。这个问题不解决,别的都无从谈起。

  从1945年11月19日离开沈阳,准备到锦州西部指挥打大仗起,主导林
彪脑子里那个车轱辘的核心问题,就是这个了。

  他认为东北不可能有和平。

  因为和平是力量的平衡。

 和黄克诚一样,林彪在这一时期的所有电报中,几乎都谈到了建立根据地问题。

  和林彪一样,黄克诚也认为东北的和战前景只能是战争。不然,他们就用不着
那样极力主张建立根据地了。

  请看林一封电报:中央并东北局:江号电悉。国内和平是否完全可靠,如完全
可靠则我们在东北部队目前应集中力量作最后一战,如不可靠则仍分散建立根据地
,准备应付敌明年之进攻。盼复林1·5·9时显然,他对和平,对“最后一战”
,是怀疑的和有保留的。

  1月6日,中央在复电中说:国内和平有希望,保卫热河的战斗是带着决定性
的。目前阶段中并可能是最后一战。

  1月26日,中央在《对东北和战方针问题的指示》中,明确指出:我们完全
不应该怀疑东北问题有和平解决与国民党实行和平合作的可能。

  林彪不但仍然怀疑,而且致电中央,据理力争,说明战争的危险性。

  当时在“东总”工作过的老人,都说林彪从未讲过“最后一战”,前方后方唱
的是两个调子--当然不包括沙岭战斗那个前方。

  老人还讲,秀水河子战斗前,林彪给1师和7旅营以上干部做一次报告,讲东
北形势,讲建立根据地,讲“一点两面”、“三三制”。

  林彪说:没有自卫战争的胜利,就不会有真正的和平。对这一点不保持警惕,
就会陷入被动。

  人民渴望和平,就像农民渴望土地,土地渴望种子,种子渴望阳光、春风和春
雨。“和平民主新阶段”符合人民愿望,军人愿把“最后一战”喊破喉咙。直到今
天,还有人在论证当时确有可能开始一个“和平民主新阶段”,论证得也不无道理
。可历史已经证明了的,欲完全是另外一种情景。

  对于“独霸东北”,对于“拒敌于国门之外”,对于计划中的锦州西部那场大
仗能不能打,对于每个置身于前线的士兵,都不能算是难题。可当人们都在渴望和
平,而和平的祥云也确在头上飘翔时,透过那瑰丽的云霞而能看到战争的乌云,这
里需要什么?

  有个时期,报纸和红头文件上写了那么多“天才”,好像把“天才”都预支出
去了,今天就难得见到了。这两个字有些犯忌。如果把这两个字和“林彪”两个字
联在一起,那就更叫人心惊肉跳了。

  现在,林彪更需要的是勇气。

  因为他面对的是毛泽东。

  在中国近百年史上,没有谁像毛泽东和林彪那样,曾经那么亲密,又那么疏远
,那么大起大落了。

  据说,毛泽东第一次见到林彪,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队上井岗山与毛泽东会师。毛泽东下山迎接,
和朱德、陈毅从大路上山,部队从小路走的。上得山来,见部队玻坐在路边休息,
一个娃娃样的军人,站在那里给部队讲话:这个土匪,那个军阀,只要有枪,就有
块天下。我们红军也有枪,红军也能坐天下。

  毛泽东站住,听了一会儿,问:这个人是谁?

  陈毅答:他叫林彪,是个营长。

  毛泽东说:营长?营长是领兵打仗的嘛。

  第二天,毛泽东找林彪谈话,让林彪给井岗山红军做报告,题目叫《红军能够
坐天下》。

  据说,长征过草地时,毛泽东身边的12个战士,从担架员、警卫员到挑夫,
都是林彪在红1军团挑的。政治条件好,身强力壮。临走前,林彪请他吃顿饭,说
:一定要保护好、照顾好毛主席,红军不能没有毛主席。

  可在此之前,四渡赤水到会理后,林彪却要毛泽东下台。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打了不少胜仗(也有败仗),也走了些冤枉路。
林彪说走的尽是“弓背路”,应该走弓弦,走捷径。说毛泽东这样指挥不行,要把
部队拖垮。在会理休整时,他和彭德怀打电话,让彭德怀站出来指挥,“我们服从
你领导,你下命令,我们跟你走”。不成,又写信给中央三人小组,要朱毛下台。
他让聂荣臻在信上签名,被拒绝。红1军团军团长林彪,就一个人签名送上去了。
后来,毛泽东说:你懂什么?一个娃娃。

  无疑,后一个故事与前两个是矛盾的。而后一个,白纸黑字,写在《聂荣臻回
忆录》上。这就愈发使前两个故事真假难辨,甚至完全不可信。可有很多时候,生
活也就是这么矛盾着,尖锐地对立着。

  现在,当林彪在冰天雪地的黑土地上,不知踱来踱去了多少时间,脑子里那个
车轱辘终于在下面一封电报上停下来时,不知他可否想过那句“你懂个什么?一个
娃娃。”

  毛主席:敌人和谈是个阴谋。蒋介石企图利用和谈,在关内停战,调集精锐到
关外大打,先解决东北,再像磨盘那样南北夹击我们。恐怕还是得立足于打,立足
于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这是我对和战的根本性意见,请主席头脑清醒考虑之。。。
。。。

  林彪手里拿支削好的红蓝铅笔,盘腿坐在炕梢,背靠在叠好的半人高的被垛上
。有点西斜的阳光,透过屋檐下尺把长的冰溜子和老式窗格上的窗纸,照在那张微
仰着的瘦削苍白的脸上。眼睛似睁不睁,声音不高不低,一字一句,就像背诵一篇
早已熟记在心的课文。

  季中权伏在四脚方桌上记录。他没有理会到这封电报的份量。来电去电,当时
电报很多。可听到“请主席头脑清醒考虑之”时,他心头一震,笔尖停顿了一下,
随即又全神贯注起来。

  记录完毕,林彪看了一下,季中权就送交电台了。

  回来时,林彪下炕了,正在地步踱步。

  林彪抬起头:小季,你看这个电报怎么样?

  季中权道:“请主席头脑清醒考虑之”这句,是不是重了点?

  林彪站住了:对,快去拿回来!

  电报已经发走了。

  此电未查阅到。

  还有一些电报也没看到。

  季中权老人说:这封电报,准确时间记不得了,在约在秀水河子战斗前后。地
点是彰武、法库一带,在一个老乡家里。电文还要长些,主要内容就是这些。这是
我给林彪当秘书的20多个月中,印象最深的一封电报。

  毛主席没有回电。四平失守后,在那封决定林彪当东北局书记的电报中,毛主
席好像提了一下,记不准了。这期间林彪也再没提,但看得出来,他有压力。

  当年我从上海投奔革命到延安鲁艺后,组织上就教育我们要完全相信毛主席。
毛主席的威望在心中是扎了根的,林彪却“请主席头脑清醒考虑之”,毛主席还会
错吗?可林彪也是毛主席信得过的人哪?

  平型关打日本,赫赫有名,说他是“常胜将军”。那时我才21岁,也弄不明
白究竟是谁对谁错。

  老人说,“二月逆流”他被关进监狱,“九·一三”后又被勒令揭发“林彪在
东北的反党罪行”。想来想去,也没想出什么。逼来逼去,他就把这封电报讲了。
嘴上讲着,心里念叨:这能算吗?

  不知这封电报上写着几个“A”。就拍电报那一刻讲,两个就足够了。但从宏
观上看,这无疑是一封4A电报,一封战略上的4A电报。

  在战争与和平这一点上,林彪的洞察力,要比毛泽东高明、深刻。

  黄克诚是看准了就说。林彪也不把话埋在肚里。在会里请彭德怀站出来,要“
朱毛”下台的那封信,是颇能代表他的性格的。

  但他早已不是那个“娃娃”了,话还是要说的,但通常都要放到脑子里那个车
轱辘上,翻来覆去转得差不多了,再出口。

  电报发走了又想追回来,林彪在黑土地上也不仅这一次。

  做为一个流血的政治的政治家,林彪也是个不流血的政治的政治家,而且是个
颇精明、机敏的政治家。不然,1942年国共关系恶化,毛泽东就不会让他出现
在重庆的谈判桌前。不然,在黑土地处于最严峻的历史时刻,他就不会出任东北局
书记。当然,后来“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发展,也就可能是另一种情形了。

  世界是个大千世界。

  人也是个大千世界。

  大千世界的人,把大千世界的世界,也把大千世界的自己,愈发搅和得千般色
状,万端变幻,叫人愈加难以捉摸了。雪白血红
作者:张正隆
--------------------------------------------------------------------------------
文本目录
自序:历史是什么?
第一部:热点
第01章 今天从昨天走来
第02章 因丰饶而多难的土地
第二部:闯关东
第03章 海陆空并进
第04章 一条对角线
第三部:关东的碰撞
第05章 土八路与洋八路
第06章 国共和合作
第07章 最大的那条边
第四部:且战且退
第08章 “独霸东北”
第09章 “最后一战”
第10章 四平不平
第11章 春之冬
第12章 又一声“撤”之后
第五部:家
第13章 魅力和传力
第14章 打“胡子”
第15章 土八路进行曲
第六部:雪大好个冬
第16章 雨加雪
第17章 热雪
第18章 “黑土地之狐”
第七部:血液是胜利的代价
第19章 血城
第20章 金秋
第21章 红雪
第八部:骚动的大地
第22章 解放
第23章 大练兵
第九部:热点中的热点
第24章 奔袭北宁线
第25章 历史的大手笔
第26章 内战中的内战
第27章 怦然一声
第十部:塔山!塔山!
第28章 “拼命仗”
第29章 西南有条河
第十一部:死城
第30章 不死不生
第31章 “兵不血刃”
第十二部:辽西大喋血
第32章 不治之症
第33章 辽西那窝棚
第十三部:最后一战
第34章 时间不光是军队
第35章 葫芦岛不是“。”
第十四部:中国,几点钟?
第36章 胜与负的10万个为什么?
第37章 今天向明天走去


“请主席头脑清醒考虑之”㈠

                                   --4A电报之二

    对于这段万花筒般变化着的时局,看得比较清楚的人,历史己经在黑土地上写
下了他们的名字:林彪、黄克诚、陈云、罗荣桓、高岗、张闻天……

  其中,首推林彪和黄克诚。

  “黄瞎子”的眼力新四军3师老人,都说黄克诚眼神不好,近视。平时,师里
几个领导有时称这位师长兼政委“黄瞎子”,他也答应。对于惯于夜间活动的土八
路,眼神不好是个难题。行军时,有人跟他开玩笑,故意在前边一蹦一跳的,说有
石头,有沟。他就挺认真地在后边又蹦又跳。

  从身材到心灵都是堪称巨人的戴高乐将军,有句名言:“没有威信就不会有权
威,而除非他与人保持距离,他就不会有威信。”这种“距离论”的版权,其实并
不是这位法兰西英雄的。翻译名人传记,那些曾在历史上留下雷霆般足音的中外名
人,在都是这样说的,做的。

  来自湘南红土地的戴眼镜的瘦小的黄克诚,与这种不无道理、也令人讨厌的“
距离论”无缘。他是以对同志手足般的情谊,和基于这种情谊的严厉和宽厚,建立
起绝非装腔作势才能攫获的权威。他是以刚正不阿的铮铮铁骨,和“虽九死其犹未
悔”的耿耿忠贞,赢得了人民的敬仰和信赖。他是以他深邃的眼力和杰出和贡献,
在中国半个世纪风雨如磐的路上,留下了属于他的也属于人民的非同凡响的足音。
这种品格和眼力,在这片黑土地上,在那个令人眼花缭乱的“万花筒”时期,曳起
一道耀眼的闪电。

  据说,如今有些追悼会向遗体告别仪式,过了“那一会儿”,人们就海阔天空
地谈笑风生了。而黄克诚的追悼会,自始至终,都被一种景仰、怀念的气氛笼罩着
,那么深沉,那么庄重,那么肃穆。流泪的人那么多,流的泪也那么多。人们谈论
的只有黄老的为人,黄老的刚正,黄老的节操,黄老的气度……

  9月13日,黄克诚得知苏军占领东北,即致电中央:“建议中央立即派大部
队到东北去,不管苏联红军同意与否,要下决心进军东北。”“并派有威望的军队
领导人去主持工作,迅速创造总根据地,支援内地战争。”

  到东北后,他始终关注根据地建设。

  11月26日,在那封著名的关于“7无”的电报中,他向毛泽东提议:以一
部主力去占领中小城市,建立农村根据地,作长期斗争之准备。

  同一天,又致电军委:东北敌特工、土匪甚多,如不及早建立根据地,我主力
在东北亦很难应付。

  11月29日,又致电东北局:“已进入及将进入东北之主力及新组建成之部
队,数目特别巨,但若列党政民之支持,无粮食经费的充分供给,无兵员的源源补
充,将大减弱强大力量。目前东北大城市为顽军占领,乡村则被土匪所占据(大都
与顽联系),我们则处于既无工人又无农民之中小城市。这样下去,不仅影响作战
,且有陷入不利地位之危险。因此,运用冬季不能进行大规模作战之五个月期间,
发动群众,肃清土匪,建立各级党与政权,应成为当前之急务。”建议“立即划分
主力师(或旅)的补充熟悉地区,作为该师(或旅)之根据地”。如果在整个东北
部队中不能实施,“则请划十个县地区给三师各旅去建立后方,开辟工作”。

  12月17日,在给军委的电报中说:三师及杨、梁等师,干部均感没有根据
地,非肃清土匪无法解决目前困难,亦不可能生存发展,但迄今仍未划固定地区,
向林总商讨,林孤掌难鸣,向东北局建议,则从不回电,对目前既不确定持久方针
,又无救急办法,使情势无论上下均感惶惑,且有人提及有遭遇西路军危险之可能


  当从中央到地方都觉得东北形势很好时,他在那里来了个“7无”,简直把形
势描写得一团漆黑。当一些人还把美械装备的敌人视为不堪一击的“土顽”时,他
在那里一笔一笔地算计了敌人的“8条进步”。

  当有些人还未从“独霸东北”中清醒时,他在那里发出了“有遭遇西路军危险
之可能”的警报。

  是危言耸听吗?

  1946年5月24日,在四平失守后的一片悲观气氛中,在科尔沁大草原东
部的白城子,他在给中央的一封很长的电报中,这样剖白了那颗赤子之心:我是一
个从坏处设想的人,所看到的现象亦是坏的方面较多,故或许有片面之处,但都是
事实。

  在他口述或是撰写这封以及此前此后的那些电报时,他都想了些什么?想没想
到宋人张商英那句“自古忠烈多磨难”?他应该想到--但44岁的瘦小羸弱的男
子汉,把这一切都置之度外了。

  翻开建国后的报纸,“形势”好像从来都未坏过,连“文化大革命”时期都是
“大好,而不是小好”。这样一个人罹难的命运就是注定了的,或迟或早而已。

  据说,1959年庐山会议后期,毛泽东曾派一位著名人物和黄克诚谈话,意
思是站过来就行了。军委秘书长兼总参谋长黄克诚,拒绝了。

  一个忧国忧民,忧党忧军的人。一个说真话,做真事的人。一个堂堂正正的大
写的人。

  据说,毛泽东12月28日给东北局《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电报,就是
根据黄克诚等人的意见拟定的。

  可停战令颁布后,毛泽东又命令东北民主联军“保卫马德里”。

  于是,一封封少喜多忧的电报,又飞向了林彪、东北局和中央。

  林彪无回音。

  东北局无回音。

  中央无回音。

  照飞无误。

  纵观历史,那些有着坚强个性的杰出思想的人,几乎没有一个是喜欢顺从的人
。这就决定了他们脚下永远不会有平坦大道。

  林彪“孤掌难鸣”时,他支持了林彪。彭德怀蒙冤时,他和彭德怀站到一起。
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出了麻烦时,他站出来实事求是地评价了这一切。林彪被一个
“鬼”字覆盖了时,又是他第一个把林彪的一生都放到历史的天秤上。

  毛泽东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

  黄克诚的骨头也是最硬的。黄克诚的胸怀也是最博大的。

  黄克诚--中国共产党人之楷模!

  黄克诚--中国男子汉!

  黄克诚--人民的儿子!


             林彪脑子里的车轱辘

  “批林批孔”时,就听说林彪是个好沉思默想的人。

  当年在林彪身边工作过的老人,都说从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到东北民主联军
总司令,林彪想的是怎样建立根据地,是战争,是用枪杆子打出黑土地的共产党天
下,把东北变成推进全国解放的战略后方和前进基地。

  而在这段“万花筒”时期,摆在黑土地上的最尖锐、最重要的问题,莫过于对
和战前景的估量了。这个问题不解决,别的都无从谈起。

  从1945年11月19日离开沈阳,准备到锦州西部指挥打大仗起,主导林
彪脑子里那个车轱辘的核心问题,就是这个了。

  他认为东北不可能有和平。

  因为和平是力量的平衡。

 和黄克诚一样,林彪在这一时期的所有电报中,几乎都谈到了建立根据地问题。

  和林彪一样,黄克诚也认为东北的和战前景只能是战争。不然,他们就用不着
那样极力主张建立根据地了。

  请看林一封电报:中央并东北局:江号电悉。国内和平是否完全可靠,如完全
可靠则我们在东北部队目前应集中力量作最后一战,如不可靠则仍分散建立根据地
,准备应付敌明年之进攻。盼复林1·5·9时显然,他对和平,对“最后一战”
,是怀疑的和有保留的。

  1月6日,中央在复电中说:国内和平有希望,保卫热河的战斗是带着决定性
的。目前阶段中并可能是最后一战。

  1月26日,中央在《对东北和战方针问题的指示》中,明确指出:我们完全
不应该怀疑东北问题有和平解决与国民党实行和平合作的可能。

  林彪不但仍然怀疑,而且致电中央,据理力争,说明战争的危险性。

  当时在“东总”工作过的老人,都说林彪从未讲过“最后一战”,前方后方唱
的是两个调子--当然不包括沙岭战斗那个前方。

  老人还讲,秀水河子战斗前,林彪给1师和7旅营以上干部做一次报告,讲东
北形势,讲建立根据地,讲“一点两面”、“三三制”。

  林彪说:没有自卫战争的胜利,就不会有真正的和平。对这一点不保持警惕,
就会陷入被动。

  人民渴望和平,就像农民渴望土地,土地渴望种子,种子渴望阳光、春风和春
雨。“和平民主新阶段”符合人民愿望,军人愿把“最后一战”喊破喉咙。直到今
天,还有人在论证当时确有可能开始一个“和平民主新阶段”,论证得也不无道理
。可历史已经证明了的,欲完全是另外一种情景。

  对于“独霸东北”,对于“拒敌于国门之外”,对于计划中的锦州西部那场大
仗能不能打,对于每个置身于前线的士兵,都不能算是难题。可当人们都在渴望和
平,而和平的祥云也确在头上飘翔时,透过那瑰丽的云霞而能看到战争的乌云,这
里需要什么?

  有个时期,报纸和红头文件上写了那么多“天才”,好像把“天才”都预支出
去了,今天就难得见到了。这两个字有些犯忌。如果把这两个字和“林彪”两个字
联在一起,那就更叫人心惊肉跳了。

  现在,林彪更需要的是勇气。

  因为他面对的是毛泽东。

  在中国近百年史上,没有谁像毛泽东和林彪那样,曾经那么亲密,又那么疏远
,那么大起大落了。

  据说,毛泽东第一次见到林彪,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队上井岗山与毛泽东会师。毛泽东下山迎接,
和朱德、陈毅从大路上山,部队从小路走的。上得山来,见部队玻坐在路边休息,
一个娃娃样的军人,站在那里给部队讲话:这个土匪,那个军阀,只要有枪,就有
块天下。我们红军也有枪,红军也能坐天下。

  毛泽东站住,听了一会儿,问:这个人是谁?

  陈毅答:他叫林彪,是个营长。

  毛泽东说:营长?营长是领兵打仗的嘛。

  第二天,毛泽东找林彪谈话,让林彪给井岗山红军做报告,题目叫《红军能够
坐天下》。

  据说,长征过草地时,毛泽东身边的12个战士,从担架员、警卫员到挑夫,
都是林彪在红1军团挑的。政治条件好,身强力壮。临走前,林彪请他吃顿饭,说
:一定要保护好、照顾好毛主席,红军不能没有毛主席。

  可在此之前,四渡赤水到会理后,林彪却要毛泽东下台。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打了不少胜仗(也有败仗),也走了些冤枉路。
林彪说走的尽是“弓背路”,应该走弓弦,走捷径。说毛泽东这样指挥不行,要把
部队拖垮。在会理休整时,他和彭德怀打电话,让彭德怀站出来指挥,“我们服从
你领导,你下命令,我们跟你走”。不成,又写信给中央三人小组,要朱毛下台。
他让聂荣臻在信上签名,被拒绝。红1军团军团长林彪,就一个人签名送上去了。
后来,毛泽东说:你懂什么?一个娃娃。

  无疑,后一个故事与前两个是矛盾的。而后一个,白纸黑字,写在《聂荣臻回
忆录》上。这就愈发使前两个故事真假难辨,甚至完全不可信。可有很多时候,生
活也就是这么矛盾着,尖锐地对立着。

  现在,当林彪在冰天雪地的黑土地上,不知踱来踱去了多少时间,脑子里那个
车轱辘终于在下面一封电报上停下来时,不知他可否想过那句“你懂个什么?一个
娃娃。”

  毛主席:敌人和谈是个阴谋。蒋介石企图利用和谈,在关内停战,调集精锐到
关外大打,先解决东北,再像磨盘那样南北夹击我们。恐怕还是得立足于打,立足
于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这是我对和战的根本性意见,请主席头脑清醒考虑之。。。
。。。

  林彪手里拿支削好的红蓝铅笔,盘腿坐在炕梢,背靠在叠好的半人高的被垛上
。有点西斜的阳光,透过屋檐下尺把长的冰溜子和老式窗格上的窗纸,照在那张微
仰着的瘦削苍白的脸上。眼睛似睁不睁,声音不高不低,一字一句,就像背诵一篇
早已熟记在心的课文。

  季中权伏在四脚方桌上记录。他没有理会到这封电报的份量。来电去电,当时
电报很多。可听到“请主席头脑清醒考虑之”时,他心头一震,笔尖停顿了一下,
随即又全神贯注起来。

  记录完毕,林彪看了一下,季中权就送交电台了。

  回来时,林彪下炕了,正在地步踱步。

  林彪抬起头:小季,你看这个电报怎么样?

  季中权道:“请主席头脑清醒考虑之”这句,是不是重了点?

  林彪站住了:对,快去拿回来!

  电报已经发走了。

  此电未查阅到。

  还有一些电报也没看到。

  季中权老人说:这封电报,准确时间记不得了,在约在秀水河子战斗前后。地
点是彰武、法库一带,在一个老乡家里。电文还要长些,主要内容就是这些。这是
我给林彪当秘书的20多个月中,印象最深的一封电报。

  毛主席没有回电。四平失守后,在那封决定林彪当东北局书记的电报中,毛主
席好像提了一下,记不准了。这期间林彪也再没提,但看得出来,他有压力。

  当年我从上海投奔革命到延安鲁艺后,组织上就教育我们要完全相信毛主席。
毛主席的威望在心中是扎了根的,林彪却“请主席头脑清醒考虑之”,毛主席还会
错吗?可林彪也是毛主席信得过的人哪?

  平型关打日本,赫赫有名,说他是“常胜将军”。那时我才21岁,也弄不明
白究竟是谁对谁错。

  老人说,“二月逆流”他被关进监狱,“九·一三”后又被勒令揭发“林彪在
东北的反党罪行”。想来想去,也没想出什么。逼来逼去,他就把这封电报讲了。
嘴上讲着,心里念叨:这能算吗?

  不知这封电报上写着几个“A”。就拍电报那一刻讲,两个就足够了。但从宏
观上看,这无疑是一封4A电报,一封战略上的4A电报。

  在战争与和平这一点上,林彪的洞察力,要比毛泽东高明、深刻。

  黄克诚是看准了就说。林彪也不把话埋在肚里。在会里请彭德怀站出来,要“
朱毛”下台的那封信,是颇能代表他的性格的。

  但他早已不是那个“娃娃”了,话还是要说的,但通常都要放到脑子里那个车
轱辘上,翻来覆去转得差不多了,再出口。

  电报发走了又想追回来,林彪在黑土地上也不仅这一次。

  做为一个流血的政治的政治家,林彪也是个不流血的政治的政治家,而且是个
颇精明、机敏的政治家。不然,1942年国共关系恶化,毛泽东就不会让他出现
在重庆的谈判桌前。不然,在黑土地处于最严峻的历史时刻,他就不会出任东北局
书记。当然,后来“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发展,也就可能是另一种情形了。

  世界是个大千世界。

  人也是个大千世界。

  大千世界的人,把大千世界的世界,也把大千世界的自己,愈发搅和得千般色
状,万端变幻,叫人愈加难以捉摸了。
-----《雪白血红》中的片段:林师长



  林彪用并不需要多少天才,却是少不得的意志、胆略和果断,写下了黑土地内
战序幕揭开后的第一笔。

  “一战解决问题”11月19日上午,两辆灰绿色,长鼻子像生了癞疮似的剥
落许多漆皮,如今在全世界的博物馆都难见到的日本老式汽车,“吭吭哧哧”地从
设在三经街的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门前启动了,“吭吭哧哧”驶出了沈阳的“洋灰
马路”,拐上通往辽西的“电道”(日本人在东北修了许多公路,老百姓称之为“
电道”,形容其平坦、快。柏油路则称之为“洋灰马路”……今天一些老人还这么
叫)。

  前面一辆敞篷的,坐的是警卫人员。后面一辆带篷的,车厢里是以李作鹏为首
的参谋人员,还有林彪的秘书季中权。

  林彪坐在驾驶室司机旁边。

  他戴顶钉着两个扣子的灰布军帽,裹件日本黄呢大衣,倚在靠背上。

  对窗外本来就没有什么看头的结了层白霜的大地,他似乎全无兴趣,对车身的
颠簸好像也无动于衷,两道给人印象深刻的浓眉下,一双不大的眼睛似睁不睁,这
是一张瘦削、清秀、白净,看上去要比39岁的实际年龄小几岁的脸。这是一张看
上去城府很深,使人难以捉摸的脸。这是一张若不是他的名字,人们也会认为是平
淡无奇的脸。这是一张如今35岁以上的人都是非常熟悉,也非常讨厌、,可以使
孩子想到大灰狼,使大人想起中国历史上所有丑角的脸--简直就是面目狰狞!

  那时候,人们可不觉得讨厌,更谈不上狰狞。

  谈到这张脸,在黑土地上与这个人打过交道的老人,有的说“亲切”,有的说
“严肃”,有的说“令人肃然起敬”,有的说“也看不出什么”。

  谈到这个人,有的说他“不像个将军”,有的说他“更像个学生”,有的说他
“就像个大姑娘似的”。

  一位老人说他第一次见到林彪,是在第一次反“围剿”前。他是红3军的,林
彪是红4军的一个师长,都驻在吉安东部一个镇子里。一天有人说林师长做报告,
他跑去一看,站在讲台上的怎么是个孩子呀?!一口湖北话,挺尖、挺细,一字一
句的,把“日本”叫“二本”。他也听不明白,脑子里转来转去就是一句话:这么
个清清瘦瘦的孩子,怎么能当师长呢?

  曾担任过国务院卫生部副部长,现在是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副主席的季中权老人
说,林彪一天24小时除了睡着了,脑子很少有闲着的时候,总是在思考问题。

  此刻,车轮在转,林彪脑子里那个车轱辘也在转,直到两辆长鼻子汽车的车轮
不转了,他脑子里的车轱辘还在转。

  有人说离开沈阳不久,车轮就不转了,有人说是快到锦州时。有人说是车坏了
,有人说是休息时,两个从地方临时雇来的司机逃跑了。于是,6个轮子就变成了
4个蹄子。马是管理处长何敬之弄来的。也不知他是怎么弄来的,就像变戏法似的
。每到这种当口,他都能露一手。

  林彪率领的这个轻便指挥班子,各有各的神通,连毛泽东都挺感兴趣。

  1946年4月,曾专电询问林彪,让他介绍说明。

  林彪骑马的姿式挺好笑。两肩耷拉着,有时还袖着手,头随着马蹄的节奏一点
一点。“大将军八面威风”,他好像总没睡醒。已经下几场小雪了,骑个把小时就
冻得受不了,就下马步行。一双日本大头鞋在薄薄冻了一层的“电道”上迈动着,
好像还挺有劲。


……..




  “二月逆流”中,被叶群一句话就送进监狱关了7年的季中权,个头不高,儒
态文雅。

  65岁的老人说,从1945年11月5日起,他就给林彪当秘书,直到19
47年夏季攻势后才离开。这期间林彪发出的所有电报,都是林彪口述,由他笔录
,再送电台拍发的。

  对于1945年11月21日上午8时,林彪在锦西前线拍发的那封电报,老
人有印象,但具体细节记不得了。他只记得那段时间,林彪很少睡觉,有时半夜刚
睡下又爬起来:小季,把灯点着。

  电报全文如下:军委、彭、罗:连日我在兴城锦州一带所见所闻我部队已参加
作战者疲惫涣散战斗力甚弱新兵甚多缺乏训练梁师刚到黄师尚未到远落敌后,各部
皆疲劳武器弹药不足而未得补充,衣鞋缺乏,吃不惯高粱,缺少用费,此外,自总
部起各级缺乏地图对地理形势常不了解,通讯联络至今混乱,未能畅通,地方群众
则未发动,土匪甚多,故迂回包围时,无从知道。

  敌人利用我以上弱点,向我推进,并采取包围迂回依据以上情况我有一个根本
意见,即:目前我军应避免被敌各个击破,应避免仓促应战应准备放弃锦州以及以
北二三百里让敌拉长分散后,再选弱点突击,因此在沈阳,营口各地之我军不必赶
来增援,应就地进行装备与训练养精蓄神,特别加强炮兵的建设,以等待以后之作
战。目前黄梁两师皆我亲自指挥,如能求得有利作战时,即进行极力寻求战机,侧
面的歼灭战,此可能性仍很大,但亦不拟轻易投入战斗,并拟义县为后方对敌正面
与后面,仍以现时部队与敌纠缠扭打。部队急需补充棉衣,棉鞋,及大衣,望大量
筹集,并望迅速大量印地图。

  以上意见望军委考虑决定指示我们与各兵团。我与各部不能畅通电报于锦西坎
圭附近已开始与敌接触,我即向江家屯转移以利与黄梁会合。


                                     林彪
                                     马八时

  林彪到东北后,发出的第一个比较重要的电报,是请求中央要求撤退,是违背
中央要求打大仗的精神不想打仗的撤退。

  对于一个将军,不论是古是今是中是外,撤退都不能说是光彩的。

  但撤退有时比进攻还需要勇气。

  1947年5月,陈云在给高岗的一封信中,曾把避免锦州决战,成功地指挥
四平撤退,作为共产党人进入东北前七个月中的两件大事。并说,如果这两件事当
时有错误的话,东北就很难有以后的好形势。

  “一个在展开的最初阶段中所犯的错误,是永远无法矫正的。”

  这是普鲁士和德国军事家老毛奇说的。


  也打了几仗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将军:声名赫赫,可认真琢磨,却想不起他曾指挥过哪个著
名的战役。

  林彪用不着悲哀。

  无论怎样讨厌他,憎恨他,只要提起平型关大捷和三大战役中的辽沈、平津战
役,就不能不想起“林彪”这个名字。还可以想到长征路上闯关夺隘,从长白山一
直打到海南岛。

  可现在,对于当年红1军团、红1方面军、115师的老底子,也是后来四野
骨干力量的新四军3师和山东1师,林彪还有点心中无数。平型关战斗负伤后,他
有6年多未闻过战场的硝烟了。当年115师的班长、排长、连长、营长,现在大
都成了营团干部,有的已经当师长了。对这些还习惯地称他为“林师长”的部下,
他曾是那么熟悉,现在却有点陌生了。

  他要摸摸他们,看看他们的战斗技术。

  还要摸摸从未见过的美式装备的敌人,摸摸那个从未打过交道的杜聿明的脾气


  在这点上,林彪与杜聿明所见略同。

  3师和1师从锦西后撤途中,都打了几仗。

  先是在旧门,是遭遇战。1师和52军拼起了刺刀。边打边撤,撤到高桥附近
又打一仗。两仗双方各有伤亡。第三仗是撤出锦州后,12月1日,在锦州义县间
一个小镇上下齐台,由林彪指挥1师和3师7旅打的。

  戴着助听器的梁必业老人说,1师指挥所设在一个光秃秃的山头上,他用望远
镜观察,发现前方主攻团指挥所,也有几个人在用望远镜观察。

  仔细看,认出其中一个是林彪。梁兴初不信:林师长怎么跑咱们前边去了?

  看准了,赶紧说:快,向前转移。

  在后来有名的大洼战斗中,林彪指挥所距前沿就1里左右,他就站那儿观察指
挥。71军溃兵跑旁边村子里,林彪让警卫员去抓。

  此前在开原阻击新1军,林彪干脆跑到7旅前沿阵地去了。季中权和参谋处人
员劝他别跑得太远,他不理睬,一定要亲眼看看这个“天下第一军”。炮弹从头上
“嗖嗖”掠过。季中权从未见过这阵势,不觉中把脑袋伸到工事外面去了。林彪伸
手按下:小季,要打死的呀。

  从锦西撤退到四平保卫战结束,林彪经常跑到前边去,目地只有一个:知己知
彼。

  上下齐台那仗的印象是:敌人火力强,不好打;自己队形太密集,易伤亡,而
且是一面推。

  于是,撤退路上,这位“撤退将军”脑子里车轱辘般转来转去的那些问题中,
就增加了两个内容:“一点两面”,“三三制”。
才看啊?我94年就买了。[em09]
这个书王震看了以后把它禁了
现在只有网上有了
最不喜欢这种风格的书了。
以下是引用aqct在2003-11-30 2:33:00的发言:
最不喜欢这种风格的书了。

嗯!讲实话的书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有些人宁可继续生活在虚幻的历史中也不肯睁眼看看真实的历史。
不是说它讲实话,我是最讨厌这种语气像在讲真理,实际却是在用自己的观点歪曲事实的书。我就不信一个人能真正了解一个历史。有水平的就写史了还有谁写小说。
aqct:

历史是哪个人写的吗?中国哪个人(无论多有水平)能够写还没了断的历史,你倒说说看?这种以采访为主的记实小说就是未来历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