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把中国的浑天仪放到新发行的纸币上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4:27:48
新版1万韩元面值纸币的图案在18日公开。除了世宗大王人物图案之外,剩下的图案全部被更换,而且防伪标志得到大幅加强。 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随着新版1万韩元纸币的试制品出炉,韩国造币公社从10日开始进行印刷,韩国银行于18日将图案对外公开。这是23年来首斡≈菩掳?万韩元纸币。 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新版1万韩元纸币长148毫米、宽68毫米,与目前的1万韩元纸币相比,长度和宽度分别缩短13毫米和8毫米。新版1万韩元纸币的图案强调了科学性。韩国银行纸币发行局局长金斗经表示:“因为我们认为韩国的生存之道就是科学,所以强调了这一点。” 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人物图案保持了现有的世宗大王。金斗经表示:“世宗大王作为货币人物图案,经常居喜爱度第1位。以后即使重新印制新版货币,世宗大王也很有可能被继续延用。” 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除了世宗大王图案之外,货币正面和背面的基础图案和辅助题材全部被更换。大部分与科学相关。在新货币正面,《日月五峰图》和《龙飞御天歌》(第2章)被用作背景图案,而基础图案采用了窗门图案。背面的背景图案则把原来的庆会楼换成了浑天仪和光学天体望远镜,在现有的1万韩元纸币中,背面没有基础图案,而新货币使用了《天象列次分野地图》(古代天文图)。转自81.china.com新版1万韩元面值纸币的图案在18日公开。除了世宗大王人物图案之外,剩下的图案全部被更换,而且防伪标志得到大幅加强。 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随着新版1万韩元纸币的试制品出炉,韩国造币公社从10日开始进行印刷,韩国银行于18日将图案对外公开。这是23年来首斡≈菩掳?万韩元纸币。 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新版1万韩元纸币长148毫米、宽68毫米,与目前的1万韩元纸币相比,长度和宽度分别缩短13毫米和8毫米。新版1万韩元纸币的图案强调了科学性。韩国银行纸币发行局局长金斗经表示:“因为我们认为韩国的生存之道就是科学,所以强调了这一点。” 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人物图案保持了现有的世宗大王。金斗经表示:“世宗大王作为货币人物图案,经常居喜爱度第1位。以后即使重新印制新版货币,世宗大王也很有可能被继续延用。” 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除了世宗大王图案之外,货币正面和背面的基础图案和辅助题材全部被更换。大部分与科学相关。在新货币正面,《日月五峰图》和《龙飞御天歌》(第2章)被用作背景图案,而基础图案采用了窗门图案。背面的背景图案则把原来的庆会楼换成了浑天仪和光学天体望远镜,在现有的1万韩元纸币中,背面没有基础图案,而新货币使用了《天象列次分野地图》(古代天文图)。转自81.china.com
仰慕中华文化。
接下来他们会说朝鲜人发明了指南针,火药,造纸和活版印刷了.:D
后面的加上 他们一直认为朝鲜人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韩国将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P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韩国发明了地球
    印度人将发明一个新地球

    :D 南棒子YY历史,阿三YY未来
韩国复古啊~~~还放皇帝~~~下一步是不是要改称君主立宪了啊~~~汗一个.
中国不如反其道而行,下次把对中国有杰出贡献的人放人民币上,尤其是科学家 。如果中国本土科学家在世的,但是有非常杰出贡献的也可以放上面。
这个民族又在自卑了
错了,不是浑天仪,明明是韩国的黑天仪。
原帖由 我爱我中华 于 2006-12-12 16:22 发表
接下来他们会说朝鲜人发明了指南针,火药,造纸和活版印刷了.:D


他们早就说了
没什么的yy什么,如同太监们想JJ
韩国人骨子里想加入中国,但又不好明说,只能用这么露骨的暗示来提醒中国人民
有些人老是为韩国引用中国文化不快,其实这是个思维方法问题,你把韩国当成迟早要加入中国同盟的一个国家就好想了。
总感觉韩国像个小人,老是干些剽窃造假的事情。从科学到女人,没有一样让人感觉实在:L
LZ先把自己国家的文化科技学好了。不能光靠喊口号,自己的东西不认识还谈什么保护。
这个不是浑天仪!
原帖由 lqvod 于 2006-12-13 05:33 发表
韩国人骨子里想加入中国,但又不好明说,只能用这么露骨的暗示来提醒中国人民

9494。:D :D
原帖由 songgong 于 2006-12-13 12:26 发表
LZ先把自己国家的文化科技学好了。不能光靠喊口号,自己的东西不认识还谈什么保护。
这个不是浑天仪!

不是么?:o
不是,这个好象叫浑仪,一字之差。
浑天仪主体是个球体,看起来象地球仪,不同的是球体代表天球,上面画着二十八星宿、黄赤道等。球体转动代表斗转星仪。满天星辰必须画在一个球体上!当然,在球体外表面刻星图,和我们看到的天空星图正好相反。LZ的图片上面的光有几个环型支架怎么画?只能代表黄、赤道、经纬等。

张衡浑天仪制成之后,人们希望张衡公开演示一下。一天晚上,张衡把来观看的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登上灵台顶观看天空,一部分人留在 "密室"观看浑天仪滇示。演示开始后。张衡让 "密室"的人报告从浑天仪上看到的星星出没的情况,让灵台上的人根据报唱的情况寻找天空中相应星星的位置。结果,人们惊奇地发现,天体星空中的位置与浑天仪演示的情况完全一致,人们无不赞叹浑天仪的精巧和张衡的才智

不过韩国这个盗版估计是跑不掉了。
不过韩国货币设计胜于我们。
祖国河山—>祖国土地上生活的人民-->人民中的精英-->精英中的精英: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以及成就。
我们的还主要停留在自然风光,正面嘛老毛一统。他倒算是精英中的精英。一统就不好了。
上面有人说皇帝怎么怎么的,我们还能炫耀的浑天仪地动依还不是帝王时代发明的。在帝王时代我们还是世界一流。现在世界末流。
浑仪和简仪是一种什么仪器  到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参观,人们会看到两架奇特的古代仪器。其中结构复杂,环环相套的叫浑仪;两组支柱支撑着双环的叫简仪。它们是明代制造的,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


  浑仪高约2.75米,长约2.48米,宽约2.46米。简仪高约2.5米,长约4.4米,宽约2.9米。都用青铜铸成,结构牢固,工艺华美,近看高大,远看玲珑,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冶铸技巧,机械制造等方面高度发展的结晶,真是巧夺天工的天文仪器,罕见的艺术珍品。

  在我国古代,浑仪是用来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一种仪器。在战国时代已经开始制造了,不过那时不一定称为浑仪。浑仪结构复杂,是由一环套一环的同心圆环构成,好像一个镂空的球体,这些圆环分别代表地平圈、子午圈、赤道圈、赤经圈、黄道圈和白道圈。东汉时的天文学家张衡说过:“立圆为浑”,因此称这种仪器为浑仪。

  浑仪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得到改进,但总的思路是增多圆环,致使结构愈加复杂,遮挡星空的范围增多,影响观测。此外,要求多重圆环安装要同心,这是十分困难的,由此导致浑仪产生偏心差。到了北宋,科学家沈括首先在浑仪上取消了白道环,开辟了浑仪向简化方向发展的新途径。到了元代,郭守敬、王恂等科学家在沈括的基础上对浑仪又进行了大规模改进,创造了新的简仪,简仪进一步取消了黄道环。这样,简仪从浑仪的复杂结构中分离出来,分解成由赤道环和赤经环组成的赤道经纬仪和由地平环及地平经环组成的地平经纬仪两个独立的仪器。这样的简仪结构十分简单,大大增加了观测的视野,克服了浑仪的两个最大缺陷,大大提高了观测精度。赤道经纬仪和地平经纬仪是分装在同一个长方形的铜基座上,总称为简仪。

  观测时只要转动赤道经纬仪的赤经双环和窥管,就可以观测到天球上任何位置的星星,并从赤经双环刻度上读得该天体的去极度。至于天体的赤经值,则可在转动南端的赤道环上求得。简仪的地平经纬仪实际上是一个新的创造。观测时,只要转动立运双环和窥管,就可以测得任一天体的方位角和高度角。


  在岁月沧桑中,浑仪和简仪饱经风霜。1900年八国联军进占北京,法军将简仪抢到法国大使馆,过了几年才归还;德军将浑仪抢到德国波茨坦,到1921年才归还我国。“九·一八”事变后,浑仪和简仪迁至南京紫金山。日军占领南京后肆意损毁仪器。新中国成立后,这些仪器才得到很好的保护。


原帖由 songgong 于 2006-12-13 16:40 发表
不过韩国货币设计胜于我们。
祖国河山—>祖国土地上生活的人民-->人民中的精英-->精英中的精英: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以及成就。
我们的还主要停留在自然风光,正面嘛老毛一统。他倒算是精英中的精 ...


还是你先学习学习吧.

浑仪



我国古代使用的的天体测量仪器主要有浑仪、简仪等;表演天体视运动的仪器主要是浑象等。
浑仪是以浑天说为理论基础制造的测量天体的仪器。
浑天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重要宇宙理论,认为"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蛋丸,地如鸡中黄",天内充满了水,天靠气支撑着,地则浮在水面上。天的大圆分为365.25度,浑天旋轴两端分别称为南极、北极,赤道垂直于天极,黄道斜交着天的大圆,黄赤道交角为24度。
浑仪正是以此为基础而设计的。我国浑仪的发明大约是在公元前四世纪至 公元前一世纪之间(即战国中期至秦汉时期)。早期的浑仪比较简单,经过历代天文学家的改进,到了唐代,由天文学家李淳风设计了一架比较精密完善的浑天黄道仪。整个仪器分为三层,外层叫六合仪,包括地平圈、子午圈和赤道圈。中层叫三辰仪,是由白道环、黄道环和赤道环构成。里层叫四游仪,包括一个四游环和窥管。现存明制浑仪基本就是这种结构,所不同的是取消了三辰仪中的白道环,而加上了二分环和二至环。由于浑仪的圈环过于复杂,遮掩天区,影响观测,所以元代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将其简化,创制了简仪。
浑仪和简仪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上的两项伟大创造。  在十七世纪世界上出现望远镜之前,浑仪和简仪是天文学家测定天体方位必需的仪器。为了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制订季节,我国大约在战国时代就制造出了浑仪。最早的浑仪结构比较简单,是由两个圆环组成的。一个是固定的赤道环,一个是能绕着极轴旋转的四游环,四游环上附有观测用的窥管。以后,浑仪的结构和性能不断得到改进。 东汉科学家张衡和唐朝天文学家李淳风,先后对浑仪进行了两次大的改进。改进后的浑仪由三重圆环构成,最外一重圆环叫六合仪,包括地平圈、子午圈和赤道圈,表示东西、南北、上下六个方向;中间一重叫三辰仪,由黄道环、白道环和赤道环三个相交的圆环组成,分别表示日、月、星辰的位置;最里一重叫四游仪,包括四游环和窥管。三辰仪可以绕着极轴在六合仪里旋转,而观测用的四游仪又可以在三辰仪里旋转。东汉时的浑仪已经比较完善,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仪器之一。但是浑仪有个缺陷,就是它的环圈重复,相互交错,遮掩了大片天区,缩小了观测范围,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在宋代科学家沈括等人改革、简化浑仪的基础上,于1276年创造了测量天体方位的新型天文仪器——简仪。简仪跟浑仪的主要区别,是取消了自道环和黄道环,并且把地平坐标(由地平圈和地平经圈组成)和赤道坐标(由赤道圈和赤经圈组成)分开安装,成为两个独立的装置——赤道装置和地平装置。因为每个装置都很简单,故称“简仪”。简仪去掉了妨碍视线的众多圈环, 扩大了天体观测范围,除了北天极附近以外,全部天空一望无余。简仪的设计制造比较精密,刻度的最小分格达1/36度,观测效果比浑仪准确多了。简仪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西方直到三百年以后才出现能与它相比的天文仪器。非常可惜的是,郭守敬创制的简仪,1715年(清康熙在十四年),竟被在钦天监任职的法国传教士纪理安当作废铜熔化了。  浑仪和简仪高超的设计水平及制造水平,使我国古代的测天仪器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简仪对后世的影响甚大,从现代的大型望远镜、各类测量仪和航空导航用的天文罗盘等许多仪器上,都可以看到简仪的影子或原型。现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还保存着明代正统年间(1436-1449)复制的一架浑仪和一架简仪。
原帖由 songgong 于 2006-12-13 16:23 发表
不是,这个好象叫浑仪,一字之差。
浑天仪主体是个球体,看起来象地球仪,不同的是球体代表天球,上面画着二十八星宿、黄赤道等。球体转动代表斗转星仪。满天星辰必须画在一个球体上!当然,在球体外表面刻星图 ...



浑仪和简仪是一种什么仪器

  到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参观,人们会看到两架奇特的古代仪器。其中结构复杂,环环相套的叫浑仪;两组支柱支撑着双环的叫简仪。它们是明代制造的,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

  浑仪高约2.75米,长约2.48米,宽约2.46米。简仪高约2.5米,长约4.4米,宽约2.9米。都用青铜铸成,结构牢固,工艺华美,近看高大,远看玲珑,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冶铸技巧,机械制造等方面高度发展的结晶,真是巧夺天工的天文仪器,罕见的艺术珍品。

  在我国古代,浑仪是用来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一种仪器。在战国时代已经开始制造了,不过那时不一定称为浑仪。浑仪结构复杂,是由一环套一环的同心圆环构成,好像一个镂空的球体,这些圆环分别代表地平圈、子午圈、赤道圈、赤经圈、黄道圈和白道圈。东汉时的天文学家张衡说过:“立圆为浑”,因此称这种仪器为浑仪。

  浑仪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得到改进,但总的思路是增多圆环,致使结构愈加复杂,遮挡星空的范围增多,影响观测。此外,要求多重圆环安装要同心,这是十分困难的,由此导致浑仪产生偏心差。到了北宋,科学家沈括首先在浑仪上取消了白道环,开辟了浑仪向简化方向发展的新途径。到了元代,郭守敬、王恂等科学家在沈括的基础上对浑仪又进行了大规模改进,创造了新的简仪,简仪进一步取消了黄道环。这样,简仪从浑仪的复杂结构中分离出来,分解成由赤道环和赤经环组成的赤道经纬仪和由地平环及地平经环组成的地平经纬仪两个独立的仪器。这样的简仪结构十分简单,大大增加了观测的视野,克服了浑仪的两个最大缺陷,大大提高了观测精度。赤道经纬仪和地平经纬仪是分装在同一个长方形的铜基座上,总称为简仪。

  观测时只要转动赤道经纬仪的赤经双环和窥管,就可以观测到天球上任何位置的星星,并从赤经双环刻度上读得该天体的去极度。至于天体的赤经值,则可在转动南端的赤道环上求得。简仪的地平经纬仪实际上是一个新的创造。观测时,只要转动立运双环和窥管,就可以测得任一天体的方位角和高度角。

  在岁月沧桑中,浑仪和简仪饱经风霜。1900年八国联军进占北京,法军将简仪抢到法国大使馆,过了几年才归还;德军将浑仪抢到德国波茨坦,到1921年才归还我国。“九·一八”事变后,浑仪和简仪迁至南京紫金山。日军占领南京后肆意损毁仪器。新中国成立后,这些仪器才得到很好的保护。


======================



北宋时把浑仪、浑象和报时装置结合在一起的大型天文仪器。为苏颂、韩公廉等人设计制造。它是中国古代的卓越创造。其中的擒纵器是钟表的关键部件,所以英科学家李约瑟等人认为水运仪象台可能是欧洲中世纪天世纪天文钟的直接祖先。

整座仪器高约十二米,宽约七米,是一座下狭下广呈正方台形的木结构建筑。其中浑仪等铜制。全台分三隔,下隔包括报时装置和全台的动力机构等;中隔为间密室,放置浑象;上隔是个板屋,放置浑仪。《宋史.天文志一》:“元祐间苏颂更作者,上置浑仪,中设浑象,旁设昏晓更筹,激水以运之。三器一机,脗合躔度,最为奇巧。”


=======================


天文仪器 三、浑仪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53    更新时间:2006-1-18
三、浑仪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听见「仪象」这个用语,事实上,「仪」和「象」应该是两个不同的名词,分别代表不同的意义。所谓的「仪」,指的是用来观测天体位置的仪器,而「象」则是指模拟所有目视天体运动的仪器,在中国古代所使用的天文仪器中,便有「浑仪」和「浑象」两种不同用途的仪器。
   
说到浑仪,可能很多人会把它和「浑天仪」联想在一起,然而,浑仪并不是浑天仪!汉代张衡所造的浑天仪事实上是一种仿真天体运动的仪器,也就是所谓的「浑象」。


据信浑仪发明于战国时代,西汉武帝时,则有洛下闳造浑仪的纪录,之后历经各朝代不断的修改而复杂化,繁复的环圈缩小了可观测的天区面积,宋代沈括为此做了三辰仪的改革,到元代更出现了简化浑仪的革新产物─简仪。


浑仪为三重轮之组合,第一重为六合仪,由天经环(子午圈)、地浑环(地平圈)和天常环(赤道圈组成),分别刻有周天度(365.25度)、二十四方位、百刻时刻,用于确定天体空间和时间的固定环圈。第二重为三辰仪,在六合仪之内,由黄道环和赤道环相交而成, 赤道环上刻有二十八宿距度和二十四节气,配合模拟太阳运行的黄道环,以演示天体运行,推演节气变化。三辰仪之内为四游仪,主要功能为观测天体运行以及纪录星体坐标。在利用四游仪望筒观测某一星体时,可由赤道环上读出该星体的「入宿度」(中国在制到坐标中对经度的表示方法),并由天经环和地浑环计算出「去极度」(被测星体与北天极的纬度差),并且由天常环得知观测当时的时刻,如此,既可纪录该星体所在位置,亦可观测星宿得知时刻与四季。

    由浑仪的配置中,我们可看出当时天文观测知识与技术已相当可观,不但已略知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的变化情形(地球斜倾角度),并已会运用「经度」和「纬度」的坐标概念。

高丽棒子太让人不爽了  剽窃很好玩咩
楼上(22楼)的图不是和16楼的一样.是浑仪. 不是浑天仪.
你发帖的工夫不错.
我考你一下:上图(22楼)的浑仪里,哪个是 黄道?
原帖由 songgong 于 2006-12-13 17:16 发表
楼上(22楼)的图不是和16楼的一样.是浑仪. 不是浑天仪.
你发帖的工夫不错.
我考你一下:上图(22楼)的浑仪里,哪个是 黄道?


呵呵,你就别YY了,无论是哪一个都是中国的,这个是完全可以确定的事情,这个与我是否

知道哪个是黄道,没有任何的关系,所以,,你就不用胡搅蛮缠了.

你考我又如何?你也无法改变这样的事实啊:

无论是浑天仪,还是浑仪都是中国的啊,呵呵.
浑天仪是阿拉伯卡塔尔发明的,看了亚运会开幕式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