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明帝国为什么放弃“海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9:54:20
明帝国曾经拥有一直规模足以傲视四海的舰队,与北洋舰队的不堪一战相比,这只明舰队却曾扬帆万里,斩将夺旗,然而,这支舰队也终究因了朝廷一声令下,樯撸顿时灰飞烟灭。从此,中国海权的支持者们心头有了一道刻骨铭心的伤痛。数百年后,想当年那一幕,仍让人黯然神伤。许多人认为中国近代的落后,就是从那里埋下的根源。可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笔者思索许久,终于认识到,明帝国走过海洋,而没有留下来绝非偶然,那是历史的选择,是我们的宿命。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想法法。
  
  一、明代海权是一个伪命题。
   笔者认为,当我们在探讨“明代放弃海权”时或多或少的都有在潜意识里用现代“海权”观念代替了明代的“海权”。实际上,两者的对当时的政府有着根本的不同的意义。在现代人的思维里 ,海权是与保护海上贸易、防御海上侵犯和拓展海外领土相联系的。而在明代,以上三者对于帝国都没有显著的吸引力(我将在后面详细论述)。由于明帝国在海上并没有什么重大的权益(权利),对它而言是只有“海”而不存在“权”,明帝国的统治者们是不会有“海权”这个概念的。笔者倾向于在讨论中用“放弃海军”来代替“放弃海权”的说法。正是由于帝国在海上并没有重要的利益,明的统治者才会在经过慎重思考之后,放弃了建立强大的海上力量的想法(而战略本就意味着取舍)。
  
  二、明帝国不需要强大的海军保护海上贸易
   首先,明帝国不存在对海上贸易的依赖。在《宋》文里也指出,“宋朝比起明朝更重视海权是因为宋朝时北方的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力量较强大”。这点笔者是赞同的。1,宋代的统治者因军事上的失败失去了大半个传统市场,因此拓展海外市场是非常必要的。2,宋代的造船技术的发展也使拓展得以实现。3,宋代庞大的军事开支和沉重的岁贡使得“关税收入”对政府很有吸引力。4,刚刚兴起的海上贸易还没有引来海盗,维持海上贸易的安全不需要投入巨大的军力。基于以上四个原因,海上贸易也繁荣一时:《宋史》记载:“皇佑中,总岁入象犀,殊玉,香药之类,其数五十三万有余,至治平中,又增十万”,又载“……是年,杭,明,广三司市舶岁收钱,粮,香,药等五十四万一百七十三缗,匹,斤,两,段,条,颗,双,粒,支二十三万八千五十六缗,匹,斤,两,段,条,颗,双,粒。”(引自《明》文)即使如此,我们仍可以发现,贸易集中在无关国计民生奢侈性消费品项目上。这种海外贸易对于宋帝国的影响,是根本无法与粮食贸易对雅典城邦的影响相提并论的。所以,帝国军队也就不会有保护海上生命线的使命了。
   对一国而言,对外贸易在纯经济领域内能带来的利益,大抵分为三类:一是获得不足的原材料。二是为过剩产品寻找市场,赚取财富。三是购入缺乏的商品。当明帝国统一之后,失去的(或者说受到分割的)市场得以恢复之后,对外贸易的吸引力就大大下降了。帝国政府可以通过对广阔疆域内的臣民收取赋税而无需在借助于“关税”收入了。帝国拥有的辽阔疆域(几乎堪舆整个欧洲相媲美的)提供了各种所需的原材料并为产品找到了巨大的市场。在这两个方面完全能够实现自给自足而不需要从国外输入(这也就是英国人贩卖鸦片的原因所在)。至于帝国所缺乏的商品大多是奢侈性消费品,可以通过有限的陆上国际贸易完成而不必假手海上。同时繁荣的海上贸易,已经使一部分胆大妄为人发现了一条新的生财之道——去当海盗(现有的资料似乎没有宋代海盗的记载,但元、明之际就已经有了)。这样,海上贸易变得更加不经济了。如果要抑止(我之所以用抑止而非消灭一词,就在于只要有海上贸易,就一定会有海盗,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海盗,就必须维持一只庞大的海军。这将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关税”收入甚至不尚足以支付军费。有鉴于此,明帝国放弃海上贸易也就不难理解了。至于海外贸易在元代的继续发展,笔者认为这只是一种习惯的继续。当商人们重新沟通了南北市场后,海外贸易的没落就是必然的了。
  
  三、明帝国不需要强大的海军防御海上侵略
   提及海上侵略,同好们当然会想到倭寇入侵的问题。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倭寇问题与前面所提到的海盗问题是有着很大差异的。笔者前文所提及的海盗是在海路上劫掠过往船只以牟取财富的;而倭寇的危害更多的是对海岸线居民的袭击、抢劫。要抑止海盗,除建立一只强大的海军之外别无他法;但如果要消灭倭寇,海军并非唯一的选择。建立一只机动的岸防部队,同时辅以坚固的堡垒和适当海上力量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事实上,戚继光的成功证明了后一解决方案的可行性。除此之外,岸防部队的灵活性显然也较海军要高。由于明帝国并未能消灭蒙古势力而只是把他们赶回了漠北。因此,在帝国军队的任务中,防御来自北方游牧民族显然是头等大事。自华夏文明产生之日起,这个任务一直没变。戚家军在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补充到蒙古战场去,而一只海军却无法顺利的转职。即使水手可以勉强补充进去,他们也要放弃昂贵的装备,而那会浪费巨额的军费。戚继光在抗倭之后也迅速的完成了这种转职,在北部边疆的防卫中也取得了赫赫战功。这应当归功于其在抗倭斗争中的军事经验。我们从史料中也可发现,在抗倭的过程中实际上是以一个陆军统帅的身份出现的。如果戚继光是一个纳尔逊式的将军,那么,他在对蒙古各部的战役中就很难有多大的作为了。
   郑和下西洋的经历从某种意义上也可认为是一次成功的战略侦察,但侦察的结果是,航程所及范围内的各国都对帝国构成不了任何威胁。例证之一,郑和在1411年从古里返航时,曾成功挫败锡兰国军队的劫掠。当时锡兰国君垂涎帝国舰队的财富,试图在邀请郑和赴宴时发动突然袭击。但郑和及其精锐的卫队冲出了包围,回到舰队之后,他出动大军进攻锡兰国都,击败了锡兰军并俘获了锡兰国君,还把锡兰国君囚禁并带回帝国审判。这充分说明了帝国在已知的海洋世界里没有敌手。这使得强大的海军更加显得多余。明帝国曾经拥有一直规模足以傲视四海的舰队,与北洋舰队的不堪一战相比,这只明舰队却曾扬帆万里,斩将夺旗,然而,这支舰队也终究因了朝廷一声令下,樯撸顿时灰飞烟灭。从此,中国海权的支持者们心头有了一道刻骨铭心的伤痛。数百年后,想当年那一幕,仍让人黯然神伤。许多人认为中国近代的落后,就是从那里埋下的根源。可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笔者思索许久,终于认识到,明帝国走过海洋,而没有留下来绝非偶然,那是历史的选择,是我们的宿命。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想法法。
  
  一、明代海权是一个伪命题。
   笔者认为,当我们在探讨“明代放弃海权”时或多或少的都有在潜意识里用现代“海权”观念代替了明代的“海权”。实际上,两者的对当时的政府有着根本的不同的意义。在现代人的思维里 ,海权是与保护海上贸易、防御海上侵犯和拓展海外领土相联系的。而在明代,以上三者对于帝国都没有显著的吸引力(我将在后面详细论述)。由于明帝国在海上并没有什么重大的权益(权利),对它而言是只有“海”而不存在“权”,明帝国的统治者们是不会有“海权”这个概念的。笔者倾向于在讨论中用“放弃海军”来代替“放弃海权”的说法。正是由于帝国在海上并没有重要的利益,明的统治者才会在经过慎重思考之后,放弃了建立强大的海上力量的想法(而战略本就意味着取舍)。
  
  二、明帝国不需要强大的海军保护海上贸易
   首先,明帝国不存在对海上贸易的依赖。在《宋》文里也指出,“宋朝比起明朝更重视海权是因为宋朝时北方的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力量较强大”。这点笔者是赞同的。1,宋代的统治者因军事上的失败失去了大半个传统市场,因此拓展海外市场是非常必要的。2,宋代的造船技术的发展也使拓展得以实现。3,宋代庞大的军事开支和沉重的岁贡使得“关税收入”对政府很有吸引力。4,刚刚兴起的海上贸易还没有引来海盗,维持海上贸易的安全不需要投入巨大的军力。基于以上四个原因,海上贸易也繁荣一时:《宋史》记载:“皇佑中,总岁入象犀,殊玉,香药之类,其数五十三万有余,至治平中,又增十万”,又载“……是年,杭,明,广三司市舶岁收钱,粮,香,药等五十四万一百七十三缗,匹,斤,两,段,条,颗,双,粒,支二十三万八千五十六缗,匹,斤,两,段,条,颗,双,粒。”(引自《明》文)即使如此,我们仍可以发现,贸易集中在无关国计民生奢侈性消费品项目上。这种海外贸易对于宋帝国的影响,是根本无法与粮食贸易对雅典城邦的影响相提并论的。所以,帝国军队也就不会有保护海上生命线的使命了。
   对一国而言,对外贸易在纯经济领域内能带来的利益,大抵分为三类:一是获得不足的原材料。二是为过剩产品寻找市场,赚取财富。三是购入缺乏的商品。当明帝国统一之后,失去的(或者说受到分割的)市场得以恢复之后,对外贸易的吸引力就大大下降了。帝国政府可以通过对广阔疆域内的臣民收取赋税而无需在借助于“关税”收入了。帝国拥有的辽阔疆域(几乎堪舆整个欧洲相媲美的)提供了各种所需的原材料并为产品找到了巨大的市场。在这两个方面完全能够实现自给自足而不需要从国外输入(这也就是英国人贩卖鸦片的原因所在)。至于帝国所缺乏的商品大多是奢侈性消费品,可以通过有限的陆上国际贸易完成而不必假手海上。同时繁荣的海上贸易,已经使一部分胆大妄为人发现了一条新的生财之道——去当海盗(现有的资料似乎没有宋代海盗的记载,但元、明之际就已经有了)。这样,海上贸易变得更加不经济了。如果要抑止(我之所以用抑止而非消灭一词,就在于只要有海上贸易,就一定会有海盗,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海盗,就必须维持一只庞大的海军。这将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关税”收入甚至不尚足以支付军费。有鉴于此,明帝国放弃海上贸易也就不难理解了。至于海外贸易在元代的继续发展,笔者认为这只是一种习惯的继续。当商人们重新沟通了南北市场后,海外贸易的没落就是必然的了。
  
  三、明帝国不需要强大的海军防御海上侵略
   提及海上侵略,同好们当然会想到倭寇入侵的问题。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倭寇问题与前面所提到的海盗问题是有着很大差异的。笔者前文所提及的海盗是在海路上劫掠过往船只以牟取财富的;而倭寇的危害更多的是对海岸线居民的袭击、抢劫。要抑止海盗,除建立一只强大的海军之外别无他法;但如果要消灭倭寇,海军并非唯一的选择。建立一只机动的岸防部队,同时辅以坚固的堡垒和适当海上力量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事实上,戚继光的成功证明了后一解决方案的可行性。除此之外,岸防部队的灵活性显然也较海军要高。由于明帝国并未能消灭蒙古势力而只是把他们赶回了漠北。因此,在帝国军队的任务中,防御来自北方游牧民族显然是头等大事。自华夏文明产生之日起,这个任务一直没变。戚家军在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补充到蒙古战场去,而一只海军却无法顺利的转职。即使水手可以勉强补充进去,他们也要放弃昂贵的装备,而那会浪费巨额的军费。戚继光在抗倭之后也迅速的完成了这种转职,在北部边疆的防卫中也取得了赫赫战功。这应当归功于其在抗倭斗争中的军事经验。我们从史料中也可发现,在抗倭的过程中实际上是以一个陆军统帅的身份出现的。如果戚继光是一个纳尔逊式的将军,那么,他在对蒙古各部的战役中就很难有多大的作为了。
   郑和下西洋的经历从某种意义上也可认为是一次成功的战略侦察,但侦察的结果是,航程所及范围内的各国都对帝国构成不了任何威胁。例证之一,郑和在1411年从古里返航时,曾成功挫败锡兰国军队的劫掠。当时锡兰国君垂涎帝国舰队的财富,试图在邀请郑和赴宴时发动突然袭击。但郑和及其精锐的卫队冲出了包围,回到舰队之后,他出动大军进攻锡兰国都,击败了锡兰军并俘获了锡兰国君,还把锡兰国君囚禁并带回帝国审判。这充分说明了帝国在已知的海洋世界里没有敌手。这使得强大的海军更加显得多余。
 四、明帝国不需要强大的海军来开拓海外领土
   任何统治者都会有开疆拓土的梦想,这能够给他们带来无上成就感和满足感。放弃扩张的梦想(尤其是在确实有实力的情况下)往往需要巨大的勇气和非凡的智慧。我不认为朱元璋和他的继承人是一贯理智的,但放弃海军的决策应当是经过和智囊团慎重思考,在反复权衡利弊之后而作出的。史料中并无关于这一决策过程的详尽记载,笔者试图通过当时帝国领域内外的政治、经济、军事形势来进行分析。
   在帝国建立的过程中,抛开实力因素的影响,帝国统治者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帝国到底应当有多大。我们知道,即使你有足够的石块,也决不可能用石块来建造一座摩天大楼。其原因就在于石块会被自己的重量压垮。同样,作为统治者,当然希望帝国越大越好,但如果这种庞大已经影响了帝国的正常运转,甚至会导致崩溃的话,他只有理智的放弃。帝国究竟可以有多大,我认为这个结构的瓶颈就在于运输系统(运输能力及运输速度)。1、帝国的公文需要通过运输系统来传递。如果传递周期过长,就必须赋予封疆大吏(他们的头衔是总督或将军)以相对独立的军政权利来便宜处理紧急状况,而这是极易引起叛乱的。2、帝国军队需要通过运输系统来调动,这个周期也不能太长,否则就容易被各个击破(还记得对马海战吗?)。当然也可以建立一只庞大常备军的来保证对非常事态的及时反应,但这可能会造成帝国财政的破产。帝国后勤对运输系统的依赖就更不用说了。汉武帝对匈奴的作战中,运输部队的庞大令人叹为观止。3、帝国财富的积累需要依赖运输系统。在相当厂的时间里,帝国的赋税大多是实物形式(明代中叶似乎才有了货币赋税)。如果运输距离过长、时间过久、损耗太大(时至今日,海损仍是各种交通工具中最大的)话,那将是极不经济的。郑和时代的庞大宝船适合探险及登陆战,但其四节左右的航速显然不能胜任日常运输的需要。
   歌剧院幽灵曾根据地图推测,“罗马帝国的最大领土有约630万平方公里,常态下的罗马帝国有约560万平方公里。罗马帝国的最大面积与中国汉朝的最大面积相当。”我认为这一判断基本准确。这一惊人的相似不止是巧合,而是当时世界交通运输能力决定的。基于这一认识,蒙古帝国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分裂就不难解释了。
   笔者认为经过了从夏到元的变迁,各国的统治者应该从历史上和实践中对这一问题有着朴素的或是直觉的认识。罗马帝国、波斯帝国和中华帝国对于道路建设的重视都是最好的例证。朱元璋对于秦汉以来的历史或许并不了解,但他的谋臣们对此应当耳熟能详。从帝国开疆的实践中,他也应当感受的到。
   当然,即使朱元璋对帝国扩张(尤其是海外扩张)有这以上的忧虑,如果有经济、军事上利益的驱使我相信他仍然会走上扩张之路的。不幸的是,帝国在北方并无这样的实力,而在海上缺乏相应的利益。笔者相信这才是朱元璋放弃扩张的原因。
   我们知道,支撑着哥伦布、达·迦马们去远航,去开拓新航路的动力就是获得殖民地以及其上的各种资源,其中最直接想获得不外乎黄金和香料。
  而对于本就是他们传说中遍地黄金之地的中国来说,是当然不会有兴趣去再开辟一条新航路以获得更多的黄金的。同时,笔者想在这里指出,黄金对于中国和欧洲诸国的意义是不同的。正如笔者在前文中试图证明的那样,统一的明帝国可以认为是一个封闭的大贸易区。其意义大体与欧洲各国的综合相若(欧洲在新航路开辟之前也可认为是个大体封闭的独立贸易区)。明帝国的政府财富可以以货币(黄金或白银)形式体现。但归根揭底而言,帝国财富的增加取决于帝国疆域内的生产力。换言之,即使明帝国突然从某个海外殖民地获得了大量的黄金,由于他并没有在可提供商品的能力上大体相当的贸易伙伴,所以这些黄金除了用于储备(以备将来弥补帝国财政的短期赤字)之外并无太大用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让我们大胆的来做个假设。
   我们假定法国需要同英国进行一场战争,则法国政府必须要动员大量的士兵和筹集大量的军粮。而这个动员和征集的程度是受到王国国力限制的。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王国的崩溃。但如果法王手上有着巨额的黄金,则他在国内动员的同时可以:1、向整个欧洲募集各路豪杰(大家对外籍军团应当有印象吧)。2、向德意志诸侯或是西班牙购买军粮。3甚至干脆收买一个国家参战。这些都是完全可能的。
   而如果明帝国要同蒙古部落全面开战的话,它所能动员和募集的就只有帝国的人力物力了。即使它手上有着巨额黄金,但由于没有相当的贸易对手而无法使用。帝国政府固然可以向各属国或邻国(都是小国)购买甚至强制征发,但这些对于帝国的帮助是微乎其微的。
   反而在和平时期,由于黄金、白银在帝国承担了货币的职能。那么,突然出现的大量黄金、白银将会对帝国经济造成震荡,其原理类似于通货膨胀。明末辽东边防重镇曾出现奇特的通货膨胀,原因是帝国政府向士兵支付的大量饷银留滞辽东,造成局部的白银购买力下降。这就是一个单一经济体内大量涌入白银造成通胀的例子。
   有鉴于此,可以认为明帝国对于海外的黄金并没有多大的兴趣。至于作为奢侈性消费品的香料,吸引力也十分有限(国内也有出产)。
   最后,即使出于军事上的考虑,海外殖民地的吸引力也及其有限。
   从军事角度来看,海外殖民地可以提供战略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有利的军事地位(备用的港口、前进的跳板)。明帝国的战略资源不会也不可能依赖海外殖民地。帝国疆域内有大量未开发的土地,帝国内巨大的人口数使得它不需要像后世的英国那样征发殖民地士兵。而从军事地理地角度考虑,当时明帝国在东部及南部都已经抵达了“天然的疆界)。在南部陆上,高山、密林和成刷状的众多河道都是已经是十分理想的防御阵地,而疆界的另一侧又只有贫瘠的土地和令人恐惧的瘴气。至于东南部,有比波涛滚滚的大海更理想的天然屏障吗?
   朱元璋以诏书的形式规定了帝国军队不得进攻临近的十五个国家,恐怕也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历朝历代的实践都证明了,对南部、东北部的小国的征伐(更不用说硫球等,元朝对日本远征的失败使明帝国的统治者对越洋作战更加谨慎)的大都是得不偿失的。而是他们臣服更加符合帝国的利益。即使从现代地缘政治地角度看,在大国之间保留一些用于缓冲的小国是十分有利的。
   既然帝国不需要海外的殖民地,也就当然不会去耗费巨资建立一只庞大的海军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明帝国放弃建立强大海军的作法是出于帝国利益的考虑而非统治者的个人偏好。历史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个决定是正确的。明终究是亡于北方的游牧民族,而海患则是二百年后由它的继承者来面对了。
   指责明放弃海军建设是短视的作法就像指责罗马帝国在布匿战争前不发展海军一样欠妥——究竟谁也不能脱离显示而未卜先知啊!罗马在遇到海上袭击之后,及时作出了反应,所以赢得了战争。而中华帝国在面对扬帆而来的欧洲侵略者却反应迟钝(从西班牙、葡萄牙人在中国近海出现到鸦片战争中间有数百年啊!)、处置失当,终于造成了近代的悲剧。不过这个责任主要应当由清帝国来承担了。
和周边国家打仗不划算,是自从汉武帝之后,汉人就知道的真理,打匈奴赢了,也大伤国本,明朝也只是延续折椅政策,唐朝是最坚定实行这一政策的。
而在更早的周朝时期,我们就有了天子不治夷狄的观念,这好像也受到了商纣王因征服东部的少数民族,而消耗了国立,被西部的周所灭的教训。
当时中国人还不明白什么叫殖民。
原帖由 雨轩 于 2006-12-10 16:13 发表
当时中国人还不明白什么叫殖民。


原因是中国的经济模式不需要殖民地 因为国内属于小农经济模式 自给自足 不需要多么庞大的市场和原材料来源地
天朝大国思维的结果,中国要的是贡品,不是领土,四海之内,莫非王土,中国古代的皇上的意思是地球的皇帝的意思,不只是中国的皇帝.
很赞同楼主文章的分析,但建议稍微改下提法,不是放弃了海军,而是没有着力扩张海军,因为即使到了郑成功进代,明(残余)的海军力量仍是所向无敌的。
也许中国走向衰落不是明帝国的责任
但确是在西方国家纷纷发展海军的时候
明政府放弃了海军的发展与壮大
因此说自明中国走向衰落,而明的这种做法
确实埋下了根源,只不过,当时的环境来说
只有这样才是明智的。LZ的观点与要批驳的观点并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