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铁骑帝国兴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03:43:56
作者:苍梧左道
大秦帝国虽然只是存在了15年,败家子胡亥一定很不知足,尤其是知道半个世纪不上朝的嘉靖们更是会气不打一处来,但是没有办法,焚书坑儒比不过几千年的奴化教育来得效果好。其实这个15年是针对中央帝国而言。秦始皇已经是秦国的第三十三位君王了。
  
  要说中原文明被少数民族欺负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不要笑话赵宋,其实第一个中央帝国就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秦人的祖先是生活在西方的古老部落,因为其民族特色主要职能是给老周家放马。俗称马倌。大约是很敬业吧,被赐姓赢。也就是后来的国姓。
  
  到了周宣王的时候秦人开始牛叉了,这个牛叉是建立在西周衰落的时候,周宣王时期这个宗主国已经是外强中干了,为了转嫁内部矛盾只好加强对外战争。秦人不再单单放马了,开始派兵参与作战。因为部落长庄公作战英勇,率军7000打败西戎而被封为西垂大夫。这样也算是正经八本的公务员了。直到西周灭亡,因为襄公护送平王动迁,连拆迁费都赞助了,颇有雪中送炭之意,而被晋升为诸侯国。可以说是穷人翻身了,分到了一块土地:歧西之地。秦襄公终于包干到户了。这可就比东方大国们晚了几百年。
  
  春秋时代秦穆公是一个秦国历史上不能抹煞的标志,秦开始被承认是一个诸侯大国,不再是一个小混混、跟班小弟了,也是再打仗的话有人给开车门了。
  
  真正奠定秦江湖大哥地位的是秦孝公,他任用的商鞅变法使得秦开始成为超级大国。之后在他们打的基础上,昭王、孝文王、始皇帝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吞并了东方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帝国。

 中国人是不喜欢忘本的国度,一个具体的表现就是一旦自己有了出息就要干一些光宗耀祖的事情,而且是那种可以让很多人都看到的事情,这种心态发挥及至就是疯狂的给自己给祖宗脸上贴金,无形中暴露了另外一种心态:政治至上。不要以为这么做只是光耀门楣,尤其是对于改朝换代的统治者来说,更是为了论证自身政权的合法性。
  
  比如商朝人说自己的祖先是吃了一个鸟蛋出世,周人说自己的祖先是未婚少女踩到巨人的脚印怀孕了,其实那个年代性观念很开放的,今天和这个同居,明天又和另外一个搞在一起。这样虽然很爽,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知道母亲但是不知道父亲,“韦小宝”很多,所以只好编造出这样的神话来胡弄老百姓。就连刘邦都说自己是老妈和巨龙交合而成,联想一下他老爸对他的恶劣态度应该是有一些相关原因的。礼制建立之后情况好啦很多,神话色彩淡化,曹操开始找曹参,李世民往道家门里挤。估计孔子很郁闷,怎么就没有一个统治者姓孔呢?也许秀才就是当不了皇帝吧。偶也比较郁闷,如果成事的话只好往王莽门下走,虽然王莽我是比较同情的,但是毕竟形象欠佳,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学习吧。
  
  废话有一些多,转到正题,大秦子孙也是走得造神路线,也是吃鸟蛋“下出来”的,但是之后的也是基本没有离题太远,鼎鼎大名的造父先生就是秦人先祖之一,虽然把造父先生吹捧上天,但是改变不来这样一个事实:秦人的先祖主要是给人放马的。
  
  也就是说混到最高境界即造父境界也就是一个给国王架车的御用马夫。如果想改变自己的家族命运以及自己的部落命运的话就必须做点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这个担子落在秦仲先生的身上了,严格来说大秦帝国的雏形或者说帝国心态的雏形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的。
  
  当然,时势造英雄,如果不是乱世的话有这种思想只会给自己的家族,自己的部落带来灭顶之灾。所以说秦仲先生是顺应了时势。
  
  秦仲当政,还是老老实实干着自己的老本行,但是已经有一点不似前人的苗头了“秦仲始大,有车马礼乐侍御之好也”,人往往是有了欲望才会有进取心,是欲望和贪念驱动着人类社会的前进,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这个样子的。当然,这个时候秦仲也只是自己玩一玩,类似于后来的刘备拿自己家的大树意淫一样,如果大周政权顺风顺水的话秦仲也就是自己爽一爽而已。当时正是周王朝危机四伏的时候,到了秦仲当政第三年。周厉王暴政引发了国人暴动,本来就不把周政权当回事的诸侯国更是多有叛乱之举。周宣王继位之后,就连西戎少数民族都开始跃跃欲试,周宣王继位一个最重要的政治举动就是发动对外战争,这是一个很好的转移国内矛盾的方式,很多人尤其是独裁者、战争狂人都会这么干,如果度掌握不好也会反受其累。宣王中兴即是靠初期的胜利积累的,但是过渡战争也加大了自身的消耗,南征北伐相继失利证实了周宣王时期周政权已经外强中干了。
  
  回到秦仲这里,周宣王继位之后把苗头对准了叛乱的西戎。近水楼台,这个担子放在秦仲身上了,其实西戎的战斗力很强,不仅周宣王吃了不少败仗,就连最后周政权都是灭于其手,而且说实话很多人都已经不把周王室当回事,所以秦仲完全可以不搭理或者出工不出力。
  
  但是如果秦仲这么想就不是秦仲了,不是说他忠心耿耿,或者说他只看到了周宣王赐封大夫这个虚名,而是他看到了自己的家族、部落迎来了转机,有了发展壮大的希望。名不正则言不顺,这个老理不是说非得归纳成书面形式才成立,而是后人对这种民族文化心态的一种总结。所以秦仲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的为周宣王卖命。当然实质上是为自己的部落前程卖命。
  
  而最后秦仲真的是把命给卖了,周宣王继位时期以秦仲为大夫,讨伐西戎,当时秦仲执掌部落18年,直到秦仲战死于西戎之手是自己执政23年的时候,这短短的5年表现了秦仲的一种姿态,虽然只是一区区大夫,但是已经有了质变,政治对于大秦子民来说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不再是处江湖之远,而是居于朝堂之上。
  
  秦仲没有想到成为一代帝国的开国君主,毕竟那个时候还没有帝国的观念,但是从历史发展来看,秦仲是大秦民族历史上一个无法越过的标志,正是从此以后,秦部落开始更多的参与政治活动,势力开始外扩。无形当中,秦仲的血液融为秦帝国的第一块基石,精神已然开始凝聚整个部落。三代富有才会出一个贵族,正是许多秦仲一样的人根据自己所处时代的形势作出了最有利于本部落的举动推动着帝国的最终成型。路在自己脚下,一步一步走,就算是自己吃亏了,但是也不是无意义的事情,也许秦仲的举动缩短自己的寿命,却延长了乃至辉煌了整个部落的生命。
  
  正是秦仲的死,促使周宣王与其后人庄公兄弟5人7000军队讨伐西戎,并且攻破之(这也可以看出之前是秦仲的地方武装和西戎对抗,没有周王室正规军介入)。终于获得周宣王的封赏:先前被西戎侵略的犬丘族群领地。庄公成为西垂大夫。秦部落终于赢得了实质性的利益。
  
  而这一切是秦仲以自己“不老实”和生命换来的。
  
  路在自己脚下,一步一步走。
  
  秦仲告诉他的子孙和臣民
  
  ——也是告诉我们的。作者:苍梧左道
大秦帝国虽然只是存在了15年,败家子胡亥一定很不知足,尤其是知道半个世纪不上朝的嘉靖们更是会气不打一处来,但是没有办法,焚书坑儒比不过几千年的奴化教育来得效果好。其实这个15年是针对中央帝国而言。秦始皇已经是秦国的第三十三位君王了。
  
  要说中原文明被少数民族欺负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不要笑话赵宋,其实第一个中央帝国就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秦人的祖先是生活在西方的古老部落,因为其民族特色主要职能是给老周家放马。俗称马倌。大约是很敬业吧,被赐姓赢。也就是后来的国姓。
  
  到了周宣王的时候秦人开始牛叉了,这个牛叉是建立在西周衰落的时候,周宣王时期这个宗主国已经是外强中干了,为了转嫁内部矛盾只好加强对外战争。秦人不再单单放马了,开始派兵参与作战。因为部落长庄公作战英勇,率军7000打败西戎而被封为西垂大夫。这样也算是正经八本的公务员了。直到西周灭亡,因为襄公护送平王动迁,连拆迁费都赞助了,颇有雪中送炭之意,而被晋升为诸侯国。可以说是穷人翻身了,分到了一块土地:歧西之地。秦襄公终于包干到户了。这可就比东方大国们晚了几百年。
  
  春秋时代秦穆公是一个秦国历史上不能抹煞的标志,秦开始被承认是一个诸侯大国,不再是一个小混混、跟班小弟了,也是再打仗的话有人给开车门了。
  
  真正奠定秦江湖大哥地位的是秦孝公,他任用的商鞅变法使得秦开始成为超级大国。之后在他们打的基础上,昭王、孝文王、始皇帝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吞并了东方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帝国。

 中国人是不喜欢忘本的国度,一个具体的表现就是一旦自己有了出息就要干一些光宗耀祖的事情,而且是那种可以让很多人都看到的事情,这种心态发挥及至就是疯狂的给自己给祖宗脸上贴金,无形中暴露了另外一种心态:政治至上。不要以为这么做只是光耀门楣,尤其是对于改朝换代的统治者来说,更是为了论证自身政权的合法性。
  
  比如商朝人说自己的祖先是吃了一个鸟蛋出世,周人说自己的祖先是未婚少女踩到巨人的脚印怀孕了,其实那个年代性观念很开放的,今天和这个同居,明天又和另外一个搞在一起。这样虽然很爽,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知道母亲但是不知道父亲,“韦小宝”很多,所以只好编造出这样的神话来胡弄老百姓。就连刘邦都说自己是老妈和巨龙交合而成,联想一下他老爸对他的恶劣态度应该是有一些相关原因的。礼制建立之后情况好啦很多,神话色彩淡化,曹操开始找曹参,李世民往道家门里挤。估计孔子很郁闷,怎么就没有一个统治者姓孔呢?也许秀才就是当不了皇帝吧。偶也比较郁闷,如果成事的话只好往王莽门下走,虽然王莽我是比较同情的,但是毕竟形象欠佳,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学习吧。
  
  废话有一些多,转到正题,大秦子孙也是走得造神路线,也是吃鸟蛋“下出来”的,但是之后的也是基本没有离题太远,鼎鼎大名的造父先生就是秦人先祖之一,虽然把造父先生吹捧上天,但是改变不来这样一个事实:秦人的先祖主要是给人放马的。
  
  也就是说混到最高境界即造父境界也就是一个给国王架车的御用马夫。如果想改变自己的家族命运以及自己的部落命运的话就必须做点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这个担子落在秦仲先生的身上了,严格来说大秦帝国的雏形或者说帝国心态的雏形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的。
  
  当然,时势造英雄,如果不是乱世的话有这种思想只会给自己的家族,自己的部落带来灭顶之灾。所以说秦仲先生是顺应了时势。
  
  秦仲当政,还是老老实实干着自己的老本行,但是已经有一点不似前人的苗头了“秦仲始大,有车马礼乐侍御之好也”,人往往是有了欲望才会有进取心,是欲望和贪念驱动着人类社会的前进,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这个样子的。当然,这个时候秦仲也只是自己玩一玩,类似于后来的刘备拿自己家的大树意淫一样,如果大周政权顺风顺水的话秦仲也就是自己爽一爽而已。当时正是周王朝危机四伏的时候,到了秦仲当政第三年。周厉王暴政引发了国人暴动,本来就不把周政权当回事的诸侯国更是多有叛乱之举。周宣王继位之后,就连西戎少数民族都开始跃跃欲试,周宣王继位一个最重要的政治举动就是发动对外战争,这是一个很好的转移国内矛盾的方式,很多人尤其是独裁者、战争狂人都会这么干,如果度掌握不好也会反受其累。宣王中兴即是靠初期的胜利积累的,但是过渡战争也加大了自身的消耗,南征北伐相继失利证实了周宣王时期周政权已经外强中干了。
  
  回到秦仲这里,周宣王继位之后把苗头对准了叛乱的西戎。近水楼台,这个担子放在秦仲身上了,其实西戎的战斗力很强,不仅周宣王吃了不少败仗,就连最后周政权都是灭于其手,而且说实话很多人都已经不把周王室当回事,所以秦仲完全可以不搭理或者出工不出力。
  
  但是如果秦仲这么想就不是秦仲了,不是说他忠心耿耿,或者说他只看到了周宣王赐封大夫这个虚名,而是他看到了自己的家族、部落迎来了转机,有了发展壮大的希望。名不正则言不顺,这个老理不是说非得归纳成书面形式才成立,而是后人对这种民族文化心态的一种总结。所以秦仲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的为周宣王卖命。当然实质上是为自己的部落前程卖命。
  
  而最后秦仲真的是把命给卖了,周宣王继位时期以秦仲为大夫,讨伐西戎,当时秦仲执掌部落18年,直到秦仲战死于西戎之手是自己执政23年的时候,这短短的5年表现了秦仲的一种姿态,虽然只是一区区大夫,但是已经有了质变,政治对于大秦子民来说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不再是处江湖之远,而是居于朝堂之上。
  
  秦仲没有想到成为一代帝国的开国君主,毕竟那个时候还没有帝国的观念,但是从历史发展来看,秦仲是大秦民族历史上一个无法越过的标志,正是从此以后,秦部落开始更多的参与政治活动,势力开始外扩。无形当中,秦仲的血液融为秦帝国的第一块基石,精神已然开始凝聚整个部落。三代富有才会出一个贵族,正是许多秦仲一样的人根据自己所处时代的形势作出了最有利于本部落的举动推动着帝国的最终成型。路在自己脚下,一步一步走,就算是自己吃亏了,但是也不是无意义的事情,也许秦仲的举动缩短自己的寿命,却延长了乃至辉煌了整个部落的生命。
  
  正是秦仲的死,促使周宣王与其后人庄公兄弟5人7000军队讨伐西戎,并且攻破之(这也可以看出之前是秦仲的地方武装和西戎对抗,没有周王室正规军介入)。终于获得周宣王的封赏:先前被西戎侵略的犬丘族群领地。庄公成为西垂大夫。秦部落终于赢得了实质性的利益。
  
  而这一切是秦仲以自己“不老实”和生命换来的。
  
  路在自己脚下,一步一步走。
  
  秦仲告诉他的子孙和臣民
  
  ——也是告诉我们的。
帝国形成——“登堂入室”国际地位之确立
  
  
  率领部落在周政权正规军援助之下,秦庄公算是报了仇。他生了3个孩子,很是幸运,没有发生后来袁绍的儿子们那样得闹剧,也没有曹丕、曹植那样得丑闻。庄公得大儿子叫世父,不是“弑父”哦,对于秦仲死于犬戎之手似乎是耿耿于怀“我非杀戎王不敢入邑”,放出这样得豪言壮语之后辞去太子职位,让给自己得弟弟,长期率军与西戎作战。
  
  为什么世父对于秦仲之死有着更深得仇恨不得而知,但是这样做一个好处就是避免了储位之争。而且直接为秦帝国真正确立自己得国际地位打下了基础,事实证明顶替他继位得秦襄公更加具有战略眼光。冷静得头脑使得他后来作出了一件真正改变秦部落——最后用部落来称呼秦,得大事件。
  
  和秦仲一样,秦襄公也是得益于时局得变化。和国人暴动周厉王死于内乱不同,西周真正灭亡是因为犬戎得入侵——虽然依旧是内耗引起得:
  
  周幽王,西周政权得末代君主,其“青史留名”得代表性事件就是烽火戏诸侯,作为这一政治事件的大导演、第一男主角,上演了与后来的“狼来了”异曲同工的一幕,但是实际上灭亡征兆在之前已经暴露。喜爱新宠而废黜原来的太子,直接导致了前王后娘家人的不满。本来诸侯国已经背离了周王室,这样一来直接给被害者太子的娘家人申侯制造了暴动的口实。
  
  也许周幽王再昏庸也会考虑到这一原因,但是怎么也不会想到前老丈人家居然会这么极端的复仇:引狼入室,率领仇敌犬戎攻伐镐京,再加上烽火戏诸侯事件,直接导致其他诸侯国以不想再次上当为借口保存实力,周幽王最后成为了这部“喜剧”的悲剧人物。
  
  曲高和寡,任何年代走自己的路,尤其是与众不同的路都会有很大的风险,但是高风险也是高利润。在很多诸侯大国视周王室为垃圾股的时候,秦襄公毅然全部买进:“将兵救周,战甚力,有功。周避犬戎难,东迁。襄公以兵送周平王”。所以说,尊王攘夷的第一人非秦襄公莫属。
  
  其实周幽王的死,王室迁都并不是代表西周的灭亡。所谓的西周、东周只是后世史学家方便称呼,就像后来的西晋、东晋或者北宋、南宋。虽然其实际统治力确实微乎其微,但是毕竟天子的名义还在。就看旁人怎么看待了。袁绍漠视这种名义的作用结果被曹操捷足先登就是明证。刘备也是看到这一点,但是苦于没有军事实力和经济基础只好整日把大汉皇叔挂在嘴边,这也是对名义作用的一种利用。曹操看得起刘备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但是在第一时间作出这样的判断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秦襄公的确在冒险,尤其是为了垃圾股值不值得,要知道,这是7年发生的,仅仅在5年前,秦的大本营犬丘还被围攻,世父作战时候被俘虏(后来释放),现在出兵并没有胜算。
  
  但是以成败论英雄,从结果来看,秦襄公赚了一大票:“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歧以西之地。。。。。。襄公于是始国,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从死在西戎之手的秦仲开始,历经庄公、襄公三代,终于实现了梦想:登堂入室,成为一方诸侯。只有在这个基础之上,日后的称王称霸乃至秦帝国的建立才可以谈起。其中虽然不乏投机色彩,机缘巧合,但是领袖之决断、把握时机之能力、冒险精神才是最重要的,秦帝国的基石也是因此抹上血色的悲壮。
  
  为什么秦襄公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也许没有想到,但是更有可能是实力不济。事实上秦襄公虽然受封,但是对于实力并没有实质性提升,这只是提供了一个契机,一个帝国崛起的契机。帝国崛起的基础性设施:军事、经济、以及土地还是需要自己打拼。如果走得太急把周王室纳入自己名下,他没有这个实力,一旦引起其他国家不满,必然四面楚歌,到时候秦帝国只怕是被扼杀在摇篮里了。曹操当时也是顾忌袁绍的实力没有太造次,一个原因:实力。
  
  其实包括周平王赐封的土地,实际上也是周平王拿了秦襄公的拆迁费、保护费,实在不好意思了,封出一块不属于自己的土地,那么这块土地是怎么实质性落入秦国的名下呢?是秦襄公“伐戎而至歧”。用将士的血拼下来的。
  
  而这是襄公12年的事情,距离受封又是过了5年。
  
  12年,在这一年,襄公病逝。
  
  所以该冒险就要冒险,但是饭还是一口一口吃。搞表面文章,急功近利是傻叉中国足协的本职工作。当秦襄公与秦仲并排躺在秦帝国金字塔下时候一定会很欣慰。他们的子孙就是这么干出来的。按照他们的原则。干出来他们都没有想到的结果:统一全国的大秦帝国,一个不在局限于西垂之地的大秦帝国
:帝国形成——发展瓶颈出现以及破解模式确立
  
  
  襄公取得初步成功之后,秦国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平淡的日子,不能说这个时期的君主没有努力,但是成果没有特别显著之处。究其原因,就是人才匮乏。这对于位于大西北的中等偏下国家秦来说是致命的,也是无奈的。本身这里就是不发达地区,经济、文化都不发达,吸引不到人才。而衰弱的宗主国东周政权又没有什么开发大西北的目标和理由(自己还顾不过来呢)。本国产不出优秀人才,又吸引不来外来高级白领怎么办?历代君主都是一筹莫展。
  
  直到秦穆公的出现。其实办法很是简单。就是降低人才标准,这样出现了他眼中的2位贤者:百里奚、蹇叔。
  
  百里奚是怎么样一个人呢?奴隶,陪嫁后逃亡被抓住而后秦穆公用5张羊皮换回来的,而且已经70岁了。
  
  至于蹇叔,是百里奚的哥们。此君才华怎么样?历史上很少看到他的杰出表现,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乌鸦嘴。百里奚向秦穆公推荐他就是这个原因。这个家伙虽然出不了什么好主意,但是有一个本事就是很敏感的预见到什么事情不应该做。举的就是自己的例子:第一次,百里奚要去齐君那里做事,被制止,不久齐君被杀了;第二次要和王子颓混又被阻止,结果免于一死;第三次呢?百里奚再不出去混的话就要饿死了,所以不听劝阻当了虞君的小弟。结果成为亡国奴。
  
  由此可见蹇叔并不是一无是处,对时局、人物有着一定的洞察力。可以止于危难,免遭灭顶之灾。
  
  但是仅此而已,秦国要得是发展,不是自保混吃等死,否则就是坐以待毙。但是这一点蹇叔就是做不到了,包括推荐他的百里奚。这一点秦穆公是心知肚明的,所以秦穆公让这两个人做上大夫,成为自己的心腹,但是并没有言听计从,照样亲自作战。他们又乌鸦嘴了几次,终于让秦穆公品到了胜果,但是这胜果不是他们乌鸦嘴出来的,是秦穆公和秦军将士拼杀回来的。他们不是不想帮忙,不想参与,而是没有这个实力。
  
  所以人才危机一直在制约着秦帝国的发展。春秋五霸秦穆公的确是可以位列其一,至少比宋襄公强,但是比起齐桓公这样在中原威风八面的霸主来就不行了,秦穆公更多是在西北打拼,叫他西北霸主差不多,关键是手下没有可用之人,否则也不至于用着常败将军孟明视、西乞术、百乞丙等不撒手(就是百里奚以及蹇叔的儿子,可见真的是没有人了)。所以秦穆公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也是不容易了。
  
  人才是制约早期秦帝国发展的一大瓶颈(还有一个下一回说),秦穆公给出的答案就是降低人才标准,并且以此来吸纳那些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人物。事实上这个也是很多弱国的手段。燕昭王就是用这个手段用大垃圾郭槐当千里马,吸引了苏秦、乐毅这样的优秀分子。
  
  但是与燕国不同,秦国把这项人才政策作为一种基本国策确定下来。这使得秦国的优势在战国时期更过的体现出来。东方六国日积月累的贵族政治逐渐成为堵塞本国优秀平民的从政途径,而秦国政策依旧没有变化,使得很多优秀人才开始大规模西进。事实上,秦帝国建立过程当中,商鞅、张仪、李斯、吕不韦等都是因为在本国不受待见而跑到秦国来并且为灭掉母国作出重要贡献的。而且这些人才在秦国至少得势的时候是百分百受到信任,可以放心大胆实行自己的抱负。自然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品牌效应,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于大西北当中。
  
  针对本土人才危机有效作出战略调整,并且作为一项长期国策坚持下去是秦穆公为秦帝国的最终形成做的第一大贡献。
帝国形成——发展瓶颈出现以及破解模式确立
  
  
  襄公取得初步成功之后,秦国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平淡的日子,不能说这个时期的君主没有努力,但是成果没有特别显著之处。究其原因,就是人才匮乏。这对于位于大西北的中等偏下国家秦来说是致命的,也是无奈的。本身这里就是不发达地区,经济、文化都不发达,吸引不到人才。而衰弱的宗主国东周政权又没有什么开发大西北的目标和理由(自己还顾不过来呢)。本国产不出优秀人才,又吸引不来外来高级白领怎么办?历代君主都是一筹莫展。
  
  直到秦穆公的出现。其实办法很是简单。就是降低人才标准,这样出现了他眼中的2位贤者:百里奚、蹇叔。
  
  百里奚是怎么样一个人呢?奴隶,陪嫁后逃亡被抓住而后秦穆公用5张羊皮换回来的,而且已经70岁了。
  
  至于蹇叔,是百里奚的哥们。此君才华怎么样?历史上很少看到他的杰出表现,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乌鸦嘴。百里奚向秦穆公推荐他就是这个原因。这个家伙虽然出不了什么好主意,但是有一个本事就是很敏感的预见到什么事情不应该做。举的就是自己的例子:第一次,百里奚要去齐君那里做事,被制止,不久齐君被杀了;第二次要和王子颓混又被阻止,结果免于一死;第三次呢?百里奚再不出去混的话就要饿死了,所以不听劝阻当了虞君的小弟。结果成为亡国奴。
  
  由此可见蹇叔并不是一无是处,对时局、人物有着一定的洞察力。可以止于危难,免遭灭顶之灾。
  
  但是仅此而已,秦国要得是发展,不是自保混吃等死,否则就是坐以待毙。但是这一点蹇叔就是做不到了,包括推荐他的百里奚。这一点秦穆公是心知肚明的,所以秦穆公让这两个人做上大夫,成为自己的心腹,但是并没有言听计从,照样亲自作战。他们又乌鸦嘴了几次,终于让秦穆公品到了胜果,但是这胜果不是他们乌鸦嘴出来的,是秦穆公和秦军将士拼杀回来的。他们不是不想帮忙,不想参与,而是没有这个实力。
  
  所以人才危机一直在制约着秦帝国的发展。春秋五霸秦穆公的确是可以位列其一,至少比宋襄公强,但是比起齐桓公这样在中原威风八面的霸主来就不行了,秦穆公更多是在西北打拼,叫他西北霸主差不多,关键是手下没有可用之人,否则也不至于用着常败将军孟明视、西乞术、百乞丙等不撒手(就是百里奚以及蹇叔的儿子,可见真的是没有人了)。所以秦穆公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也是不容易了。
  
  人才是制约早期秦帝国发展的一大瓶颈(还有一个下一回说),秦穆公给出的答案就是降低人才标准,并且以此来吸纳那些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人物。事实上这个也是很多弱国的手段。燕昭王就是用这个手段用大垃圾郭槐当千里马,吸引了苏秦、乐毅这样的优秀分子。
  
  但是与燕国不同,秦国把这项人才政策作为一种基本国策确定下来。这使得秦国的优势在战国时期更过的体现出来。东方六国日积月累的贵族政治逐渐成为堵塞本国优秀平民的从政途径,而秦国政策依旧没有变化,使得很多优秀人才开始大规模西进。事实上,秦帝国建立过程当中,商鞅、张仪、李斯、吕不韦等都是因为在本国不受待见而跑到秦国来并且为灭掉母国作出重要贡献的。而且这些人才在秦国至少得势的时候是百分百受到信任,可以放心大胆实行自己的抱负。自然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品牌效应,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于大西北当中。
  
  针对本土人才危机有效作出战略调整,并且作为一项长期国策坚持下去是秦穆公为秦帝国的最终形成做的第一大贡献。
这个系列的书
越写越狗血了。。。。。
有些为了装B而写书的感觉
这个我看过一部电视节目《秦军秘史》秦人第一支正规部队是周天子给秦人的。不过《铁骑帝国兴衰》这个题目我咋一看还以为是说蒙古帝国。
帝国形成——强邻卧榻以及东进受阻(1)
  
  
  秦帝国在东进的途中遇到了一个关系很是微妙的对手——晋国。和出身低微的牛倌不同,晋国拥有高贵的血统,其开国诸侯是周成王的弟弟,并且这是一个实力雄厚的诸侯国,战国时代晋国因为内乱一分为三:魏、韩、赵,三个国家都曾经称霸一时,并列战国七雄,那个时候秦帝国已经很是强大了,依然在这三个国家身上吃了不少的苦头。何况这个时候晋国还没有分裂,而且秦国还是十分弱小的边陲小国。
  有这样一个强大的邻居在旁边待着,促成了2个国家很是微妙的关系,一方面强大的晋国成为秦帝国在函谷关之外另一个天然屏障,使得秦国本土没有受到东方国家的入侵,这在秦帝国襁褓之时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另外一个方面,一个强大的邻居无疑是妨碍自己的东进扩展版图计划的。秦穆公毕其一生也没有在晋国身上占到什么便宜,不得不向西方少数民族发动进攻扩展版图,只能做一个西方不败聊以自慰,原因即在于此。
  秦国和晋国可以保持这样一种微妙或者说是比较尴尬的关系,是有多层次原因的。
  首先,从秦帝国本身来看,秦国的弱小决定了面对强邻不能摆出强硬的态势,海湾战争可是伊拉克先动手的,可没有看见是科威特造次,数次和晋国通婚就是为了保持这种和平关系,反正秦国出美女(后来被伍子胥鞭尸那位楚王就是看中了秦国大美女,不惜背上强暴自己儿媳妇的骂名),秦晋之好就是这么来得。
  另一方面,晋国本身也是曾经不太争气,经常爆发一下内讧,王室和贵族士大夫,王室之间,士大夫之间,闹得鸡飞狗跳,经常出现流血的政治事件。后来晋国一分为三也是这种多重关系乱伦造成的。这种内讧导致了晋国实力的削弱,自然给秦国造成一个比较安全的国际环境谋求和平发展。
  毕竟晋国还是一个大国,而且出现了晋文公这样的明主嚣张过一段时间,之所以没有对秦国下手就是由大春秋时代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国际准则决定的。春秋时代虽然也是战争频频,但是和战国时代的惨烈看谁咬谁,咬完看到有利可图还可以无耻的在嘴里的血没有吐完就和挨自己咬以及咬自己的人握手言和坐下分赃或者联手打别人(那个别人有可能是刚刚和自己联手的人)不同。春秋时代的战争有2个特点,一个是打起来文邹邹的,要摆出一堆道理以此论证自己战争的合理性和对方挨自己打的必然性,如果关系不错的话除非对方的存在导致自己种族灭绝了,否则是不会大动干戈的拼得你死我活;另一个是打仗要拣软柿子捏,越软越好,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一辈子没有和强敌楚国以及晋国动过真刀子,经常是拽上一堆小国,扯起尊王攘夷的大旗去吓唬另外一些小国。郑庄公最惨烈的一仗对手是饱一顿饿一顿的周王室仪仗队和逃跑之王蔡国、陈国的联合军队。春秋时代诸侯国锐减减的是垃圾国家如滑国这样的巴掌大的地方。比较萎靡的宋都是坚挺到战国时代才是缴枪投降。
  这2个特点决定了秦国在西方的屹立,虽然和晋国有不少的摩擦,但是毕竟是秦晋之好,所以战争不断却没有伤筋动骨,秦国虽然比较弱小,但是地盘不小,晋国吞不下去,即使是勉强吞下去,还没有消化掉就会被其他大国渔翁得利。
  但是秦穆公毕竟是一个有野心得君王,不会安于现状,所以还是和晋国发生了很多矛盾,很遗憾,实力上得差距导致了胜少败多,不得不把精力转移到少数民族身上,继承大春秋时代得光荣传统——拣软柿子捏。晋国也是见好就收(也是看不上穷地方)至于为什么邻居之间矛盾重重,则是多方原因造成得

:帝国形成——强邻卧榻以及东进受阻(2)
  
  
  秦穆公收编了2大垃圾人才(百里奚和蹇叔)准备大展鸿图之时是春秋首霸齐桓公最为猖獗的时候,也是晋国闹内讧比较凶的时候,这个时候虽然秦国已经和晋国有了摩擦,已经准备开战了,但是不得不承认秦穆公还是一个比较憨厚的家伙,没有趁火打劫不说,居然很是热心的忙东忙西。让晋国王室重建家园。客观上也让秦晋两个国家的关系暧昧不清。
  
   晋国这个时候闹得已经不像个样子了,老板晋献公挂掉之前很不人道把自己小妾的孩子立为君主,这个孩子叫奚齐(真是稀奇的名字啊,古人的名字真是很酷),那个时候君主这个职业别看很风光但是属于高危阶层,不要以为当了君主就会有用不完的钱和玩不够的女人,危险系数太高了,比如奚齐吧,老爸刚死,自己的屁股还没有坐热乎,大臣里克就造反,把这个倒霉的孩子给做掉了。另一个大臣荀息立了另一个人卓子(不是桌子),里克又是很干脆把这2个人也干掉。于是晋献公的儿子夷吾抗不住了,厚颜无耻的向秦国求救(之所以说厚颜无耻,体现在后面)要秦国派兵保护他进入晋国当国王。秦穆公本来也没有太多想法,就让百里奚(垃圾之一)出兵护送,夷吾为了让秦穆公下血本,忽悠他说如果自己当了君主就把河西之地八城割让给秦国。这可是秦穆公梦寐以求的地方,有了这里秦国的势力就不会仅仅在大西北转悠了。所以也不考虑一下有没有这么便宜的事情就答应了。
  
   也不能怪秦穆公太贪心或者太笨了,只能说夷吾太无耻,这厮回国之后果然成为了国王。继位之后干了以下几件事情:
  
  1.派遣使臣丕郑出使秦国,感谢帮助(口头表达而已,不光承诺的地盘没有,连脑白金都没有)
  
  2.杀里克,巩固自己的地位
  
  3.切断另外一个流亡公子重耳归路,保证没有人和自己挣
  
   一切都是考虑自己的利益,把可怜巴巴的老好人秦穆公抛到脑后。
  
   但是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在斩草除根里克一党的时候,使臣丕郑有一些害怕了,虽然自己身在秦国,但是怕和里克的关系祸及自己,所以和秦穆公密谋颠覆立足未稳的夷吾,换另外一个大老实人重耳(其实也是好不到哪里去),并且密谋把夷吾的左膀右臂吕甥、郤芮骗到秦国干掉。计划不错,秦穆公也同意了,反正夷吾当老大河西之地就没有戏了,当然要换一个试试。
  
   但是论起玩阴谋诡计、厚颜无耻,夷吾可以当秦穆公的祖宗了,丕郑一回国就被干掉了,结果在斩草除根之前丕郑的儿子丕豹先跑了,一溜烟窜到秦国向秦穆公报告计划失败,地下党组织被破坏殆尽,负责人丕郑英勇就义。进而鼓动秦穆公出兵攻打晋国,名义上是给秦穆公出一口气,实际上是要给自己老爸报仇。
  
  秦穆公虽然是一肚子窝囊气,但是毕竟还是一个智商不低的君主。战争不是随便发动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他看到了夷吾继位之后很短时间内就扫清异己,想从外部攻破很困难了,所以拒绝了丕豹的建议。没有什么动静。
  
  但是这不代表秦穆公没有想法,偷摸把丕郑这个晋国的通缉犯留下来当作自己的谋士就可以看出来。秦国和晋国迟早会爆发一场战争了,这里已经埋藏一枚地雷。
  
  当然了,这也从侧面看出秦国人才真的是很匮乏,净拣一些别人不要的垃圾,弄得像是一个废品收购站一样。百里奚七十出头的年纪在秦国除了张一张乌鸦嘴以外无所事事。其子官居要职,百战难求一胜。这个丕豹也是一个晋国的政治犯,后来还从少数民族那里费尽心机(秦穆公虽然玩不过夷吾,但是权谋还是比少数民族强一些)挖来一个由余,当成大宝贝。
  
   所以说秦穆公不是对丕豹的话没有反应,人才资源匮乏就不敢轻易动手,动手了也是胜少负多。能打下这份家业也是殊为不易了
  
   捋顺一下此时双边关系矛盾激化始末:
  
   晋献公不按规矩立王储——里克作乱杀掉王储奚齐——杀掉另一王储卓子势力——夷吾忽悠秦穆公好处大大的,秦穆公护送夷吾当上君主——夷吾背信弃义——丕郑阴谋颠覆夷吾政权,拥戴重耳——东窗事发,丕郑被杀,其子丕豹跑到秦国子继父业——秦穆公留下丕豹,伺机而动。
 断代秦史8:帝国形成——强邻卧榻以及东进受阻(3)
  
  
  秦穆公怎么实施自己的复仇计划不得而知,因为还没有等他算计好,晋国已经上门了,这一年晋国大旱,夷吾不得不厚着脸皮跑到秦国来借粮食。此时的秦穆公是很矛盾的,丕豹的建议很是得到他的认同,就是趁机攻打闹饥荒的晋国,对于弱小的秦国来说这是难得的机会。但是毕竟有一些阴险,丕豹和晋国有深仇大恨当然会这么说,作为一国之君秦穆公必须要考虑国际形象。于是又咨询了另外两个人物:大夫公孙支以及老头子百里奚。公孙支认为不能不借,百里奚的理由更加充分,虽然夷吾得罪了秦穆公,但是老百姓没有错误,他们挨饿招谁惹谁了?一定要借。乡下孩子秦穆公一想也对,就不听丕豹的建议。大力支援晋国灾区。而且颇费钱财“以船漕车转,自雍相望至绛”雍在秦国境内,绛在晋国境内。所以秦穆公真的是很实惠,至少我做不到。“抱怨以德”,他秦穆公做到了。
  
  但是夷吾,或者说是晋国人做不到秦穆公这一点。丕豹是晋国人,抛去报仇因素,他太了解晋国人了,仅仅2年以后,他的预言就实现了。这个世界是没有上帝的,做好事的秦穆公不仅没有好报,反而轮到了秦国遭旱灾。于是秦穆公仿效夷吾也来求救,在他看来既然我帮你了,也该轮到你帮我了。何况就是相当于把当初借你的还给我。很合理啊。但是夷吾不是秦穆公。虽然也是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其实只是一个关子而已。因为这是明摆的事情,有必要讨论吗?大臣们也是很明白主子的心意,不过还是有一些知道要脸的。大夫庆郑就说您是秦王帮忙才当上国君的。已经违背了割地之约,当初晋国饥荒秦国也是救济了,现在他们有困难,当然要帮忙,有什么需要商议的吗?这个答案自然不符合夷吾的意思,所以直接pass。聪明人琥射就说应该趁机攻打闹饥荒的秦国。而且理由及其龌龊下流,和小日本差不多了“往年天以晋赐秦,秦弗知取而贷我,今天以秦赐晋,晋其可以逆天乎?”自己无耻就算了,还把老天爷给搬出来,后来晋国被瓜分真是活该啊。其他人也是很配合的没有提出什么建议,夷吾自然是很“民主”的通过了:不好意思哈,不是我不答应,我是一个讲原则的人,少数服从多数。他们要打的,不干我事。
  
  于是,在秦穆公十五年,秦国受灾的第二年,夷吾很是恬不知耻的出兵攻打郁闷无比的秦国了。秦穆公也不用策划他的伐晋大计了:人家已经打到你的家门口了。先防住再说吧。
  
  这样秦国和晋国这2个邻居终于大动干戈了:晋国饥荒向秦国借粮——老好人秦穆公慷慨解囊——2年后秦国饥荒,向晋国借粮(就是把当初借出去的再要回来)——夷吾不仅不借粮,见死不救,反而准备趁火打劫,捞秦国一票,战争于是爆发。这就是战争的导火索。怎么看都是秦国人受窝囊气。
  
  晋国势力比秦国强大,秦国又闹饥荒,玩阴谋也不是晋国人的对手。怎么看都是秦人死定了,但是真要是这样的话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好人了,也没有大秦帝国了,面对强邻的欺压,秦穆公怎么度过危机呢?(
 断代秦史9:帝国形成——强邻卧榻以及东进受阻(4)
  
  
  秦穆公的确是一个老实人,至少在君主里面算是品德不错的,但是品德不错不代表什么都忍,你晋人不还我粮食就算了,居然还出兵打我,于是尽其全国精锐准备和晋国决一死战。
  
  这场战役秦国除了士气之外可以说是没有任何优势了。夷吾自恃强大,也率主力出击,双方在韩原展开了对决。战争颇具有戏剧性。一开始,也许是夷吾坏事做的有点多吧,马突然不听话了,不得不后退。秦穆公也算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亲自率领主力部队进击,以为擒贼先擒王,结果不但没有活捉夷吾,反而被晋军主力部队包围。自己也是受了伤。
  
  就在这关键时刻,一伙民兵部队出现了。原来当初秦穆公学雷锋做好事,自己的好马被一批歧下野人捉到分了吃掉,官吏要治他们的罪,秦穆公不仅不治罪,反而给他们好酒喝。显得自己很是宽宏大量。结果无意之中交到一批死士,这批死士听说秦穆公与晋国交战,主动请缨,比秦国的正规军还要拼命,结果他们的突然出现打破了晋军的计划。不仅救了秦穆公一命,还顺便活捉了夷吾。
  
  就这样,秦晋之战以秦国的意外胜利而告终。这告诉我们天道酬勤啊,做事情不要太功利,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恰恰是你无意中耕耘得到的。
  
  面对这么硕大的胜利果实,秦穆公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办了,也许当初只是想防御住就不错了,没有想到把对方的boss抓到了。也没有想拿这个活宝换点好处,只是想用最痛快的方式以泄自己心头之恨:祀上帝。也就是当作猪牛一类的给老祖宗进贡,也许他老人家大鱼大肉吃腻了,要换换口味。
  
  也算是夷吾命不该绝。秦穆公的孝心没有得到两大势力的理解,遭到了抵制。
  
  首先是周王室一方。虽然他们已经很悴了,但是毕竟身份还在,要给点面子。老周听说夷吾要被进贡,不乐意了,毕竟晋国老祖宗和自己是本家。于是派人去说情。不知道秦穆公有多郁闷啊,没有天理啊,他夷吾打我你们不管,现在倒是蹦出来了。
  
  但是更郁闷的在后面,秦穆公后院起火了,他老婆是夷吾的大姐,大姐听说自己的弟弟要被进贡,也不高兴了,狂吹枕边风。两边夹击,秦穆公抗不住了,只好顺水推舟,和阶下囚夷吾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当然作为战败国是要付出代价的。夷吾终于实现了自己当初的诺言,把河西之地割给了秦国,还把自己的太子扔到秦国当人质,秦穆公别看老实,但是不傻,吸取了晋人狡诈多变的教训,给自己留了后手。当然也很给面子的把自己的宗族里面一个不错的女子许给人质太子,以免太子太寂寞。这样,秦国的势力范围终于扩大,吞并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河西八城。秦国东边国境线推进至龙门河。
  
  面对强邻,秦穆公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颓势,晋人聪明反被聪明误,丧失了河西八城,给了秦人战略空间。但是毕竟根基远比秦国雄厚。秦穆公明白这一点所以没有做的太绝,遣返夷吾,得到自己可以消化的好处之后立刻修复了和晋国的双边关系。准备放长线吊大鱼。但是秦穆公好事做的太多,无意中扶植了一个春秋五霸之一出来,结果自己的风头被抢去,东进计划也被迫终止了(未完)
秦国是铁骑帝国么?只不过是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才是秦军战斗力大大提升,没怎么重用骑兵的迹象,好想还是以战车为主最强兵种
牛比,不知道秦人牺牲多少美女
原帖由 CK81882610 于 2007-9-28 20:12 发表
秦国是铁骑帝国么?只不过是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才是秦军战斗力大大提升,没怎么重用骑兵的迹象,好想还是以战车为主最强兵种

没有马镫,骑兵就不可能占主导地位。
断代秦史10:帝国形成——强邻卧榻以及东进受阻(5)

  秦穆公在从夷吾身上得到一些好处之后,过了一段比较爽快的日子,十八年,春秋第一人齐桓公挂掉,仅仅2年之后,秦国就趁势灭掉梁国和芮国,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仇家晋国又蹦了出来。

  很不幸,晋国每一次都是后发制人,以苦主的形象出现。这一次,夷吾不行了,没有占到秦国多少便宜之后,秦穆公22年,夷吾病危。

  孩子多就是这一点不好,老爸一旦有事情,就开始惦记着分遗产。夷吾确定不行了,众多王室人员就开始算计着这个位置了,包括被押到秦国当人质的倒霉蛋。倒霉蛋觉得进一步考虑,国内哥们不少,一旦其中有人继位,那么这一辈子甭想离开秦国摆脱阶下囚的地位了,退一步讲,如果继承不来王位,自己在秦王心目中的地位将会进一步下降。好死不如赖活。倒霉蛋准备赌一把,偷摸跑了回去。但是这么一跑,引起了秦穆公的不满:妈的,走了也不和我说一声。倒霉蛋在秦国待的时间有点长,和秦国妹妹处出感情了,于是想和她一起跑路。秦国妹妹表现的很理智,可以说是有理有节。说你在秦国受辱,秦国把我给你是为了稳住你的心思。你回国我支持,不会告发你,但是我也不会背叛自己的国家,和你一起走。于是倒霉蛋就自己跑了。回到国家以后,夷吾就挂掉了。倒霉蛋当了国王,就是晋怀公。

  先不说这个家伙能力怎么样,但是已经引起了秦穆公的不满,或者说是一种恐慌。这是一个不听话的家伙,一旦继位是否会对秦国不利呢?所以秦穆公觉得有必要换一个听话的傀儡。

  这是一个比较不错的计划,而且很有必要。但是很遗憾,秦穆公着急之间选错了对象:他选择的是春秋五霸之二晋文公重耳。也许他考虑的是重耳年纪不小了,当不了几天老大,这样比较适合自己继续东扩。但是情急之下秦穆公没有做好市场调查。当时的晋国已经形成了几个比较有影响的家族:赵氏(赵衰)、魏氏(魏武子)、狐偃(晋文公的舅舅),这些家族的领头人在当时都是很有声望的人,但是却是甘愿抛弃荣华富贵,和重耳一起在外面流浪多年。重耳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但是秦穆公忽略了这一点,不能不说是一个失误。重耳在秦穆公的扶植之下回归故里,杀掉倒霉蛋晋怀公,成为了晋国国君。至此,晋文公在位期间虽然没有和秦国发生夷吾时候那样的摩擦,但是却是因为自身的强大遏制了秦国的崛起和东扩。通过对楚国战争的胜利巩固了自己的霸主地位。晋国的强大本身就是对秦国的遏制和削弱。所以秦国在这一段时间表现的比较沉寂。

  说来也是秦穆公又一次亏大了,重耳流亡到秦国之后,秦穆公对他的待遇很好,把自己的宗室五个靓妹给了出去,这个时候的重耳已经是60出头的大爷了,自然无福消受,而且秦穆公居然要把倒霉蛋留在秦国的女人也要给他,重耳也是要脸面的,自然有所抵制。手下劝说:既然决定讨伐倒霉蛋了,那么享受他的女人也是可以的,至少要给秦穆公一种被信任的感觉啊。于是重耳答应了。
  
  连自己的信仰都可以背叛的人是最可怕的。秦穆公不仅没有察觉到,反而很高兴无疑是一种败笔。隐忍的重耳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王位,然后奉行了夷吾一样的方针:晋国利益至上。通过和另外一个对自己有恩的楚国开战并且取得胜利奠定了自己的霸主地位。而对于这一切,秦穆公只能自己品味各中滋味了。
  
  从夷吾到重耳。秦穆公扶植了两代国君。这两代国君都对秦国的向东进扩制造了障碍。秦穆公的举措可以理解。晋国终归是强大的。秦国要想发展必须搞好和晋国的关系。但是秦穆公过多的顾虑了晋国的利益,没有想到晋人大大的狡猾、无耻。所以起到了反作用。就是选人上出现了失误。
  
  不过秦穆公的思路还是没有错误的。在自己势力处于弱势的时候,必须学会以退为进。
  
  已成败论英雄论的是结局不是过程。从结局来看,秦穆公的抉择存在失误,但是在过程来看,秦穆公没有错。
  断代秦史11:帝国形成——强邻卧榻以及东进受阻(6)

  秦国强势之后秦穆公开始向东发展,首先就是继承了以往尊重周王室的传统。周王室此时虽然已经衰败,但是还是有人对这眼红的。周襄王的弟弟就是趁机作乱把周襄王驱逐到了郑国组织流亡政府。窘迫之下,周襄王向晋国和秦国求救。此时的晋国已经进入晋文公时代,比较注重自己的国际形象,于是和秦穆公联合出兵灭掉作乱的弟弟,恢复了周襄王半死不活的昔日生活。但是此后春秋时代基本进入了晋文公重耳时间。这个家伙比夷吾聪明的很多,注重收买人心,维护自己的正义形象。就连和楚国交战,也要来个君子协定的退避三舍,表面看是不得不和楚国作战,其实是狡猾的用兵策略,不仅达到歼灭楚军的目的,还博得了很好的名誉。秦穆公面对的是这样一个邻居,可以说是喜忧参半。一方面,晋文公可以成为君主,完全是秦穆公所赐。所以在他当政期间没有和秦国发生口角,反而有许多合作,这样真正做到了秦晋之好,秦穆公也不必提心吊胆的过日子了。
  
  但是这样一来也就彻底堵死了秦国的合法东进之路,毕竟没有摩擦的话以秦穆公的个性实在是不好意思主动挑衅。于是被逼得没有办法的秦穆公想出来一个比较龌龊和不走大脑的计划:越过晋国徐图发展。
  
  这件事情发生在晋文公病逝之后(太大器晚成了,结果没有过几天瘾就挂掉了,毕竟继位之时都是半截身子埋进地里的岁数了),继位的晋襄公依旧维持了和秦国友好的双边关系。新君初立,秦穆公也没有看得起他,毕竟没有我秦穆公就没有你爹,没有你爹就没有你,你老娘也是我们秦国的女人。于是他准备实行自己的计划了。正好也有人给面子。郑国出来一个汉奸(应该叫郑奸吧)这个郑奸大概是觉得自己的待遇不怎么样,于是想卖国求荣,千里迢迢跑到秦国对秦穆公说我是郑国的看门大爷,大门钥匙在我手里,只要给我好处我就开门,到时候郑国就是大王您的了。
  
  老好人秦穆公有一些利欲熏心了,总是觉得上天待自己不公,作了那么多好人好事还总是被欺负。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上天给自己的好机会。于是准备派兵出去,策划一下攻打郑国。临走前为了给自己壮胆,象征性的咨询了两位帝国公司部门经理:百里奚和蹇叔。这2个老头子再一次意见一致的认为不可,理由只有一个:太远了,成功几率不高。除此之外没有什么了。秦穆公感到很不爽。妈的这两个家伙拿着高薪不干事情,就会讲大道理。上一次让我借粮食借出事了吧?靠!这一次不听你的。
  
  于是准备出征开展一场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错误的战争。
  
  这个悲剧的发生秦国高层都有责任。
  
  首先秦穆公犯了利欲熏心的错误。忽视了这场战争对秦国来说过于仓促。郑国虽小,但是还是具备一定实力。秦国战斗力还没有强大到无坚不摧的地步,尤其匮乏攻坚能力。而且一旦内应失败更是难上加难。
  
  百里奚和蹇叔也有责任。秦穆公重金挖来不是听他们做学术报告的,他们是秦国的政治家,入主中南海国务院,兼领军委副主席的角色。不是党校的客座教授。他们认识到了千里之外攻袭郑国的不利。但是理由过于苍白不具备说服力,较多的考虑道义,没有认识到秦穆公急切的心里是建筑在强邻晋国“和睦”的外交关系制约了秦国的发展。秦穆公急于扩展秦国的战略空间。而且郑国地处中原为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及其重要。2个老头没有军事头脑,自然无法对症下药的说服急红眼的老大。而且及其不重视说话的策略。发兵之际给自己的儿子哭丧(他们2个的儿子常败将军孟明视、西乞术是统帅),完全是在冷嘲热讽,诅咒秦军必败。自然让秦穆公感到丧气,不吉利。再加上之前对夷吾借粮事件判断失误,更加坚定一意孤行下去了。
  
  于是,一场噩梦般的战争即将上演了
 断代秦史12:帝国形成——强邻卧榻以及东进受阻(7)


  常败将军孟明视和垃圾手下西乞术还有白乙丙带着秦穆公的看家底部队浩浩荡荡的开往郑国。他们的老爹帝国总管百里奚和蹇叔私下和儿子说,你们一定会在崤这个地方倒霉的。但是他们明显没有当一回事,大摇大摆的东进。途经东周直辖市。一个小孩子王孙满见到孟明视部队的吊样感到很不舒服。因为部队途经北门的时候很不礼貌而且超载。按照礼制,部队在天子大门口超载的话是一种藐视天子向天子示威的举动。王孙满虽然年纪小,但是毕竟深受周礼的熏陶。所以比较鄙视这些西北来得土老帽。
  
  孟明视可不是低调的家伙,长期在西北憋着,再加上老爹的高位所庇护,简直是目空一切。但是部队开拔到滑的时候出了状况。他们碰到了一个郑国商人,叫弦高准确说是弦高碰到他们了)。小时候看书书里把弦高描绘成民族英雄,不知道是哪里来得。至少史记里说得是弦高去周卖牛,不幸遇到了秦国军队,而他呢,怕成为秦国的俘虏。于是机智的自称是郑国的使者,听说秦军到来攻打郑国,郑国国王已经做好了防御,特地献上12牛犒劳军队。这一下子就把孟明视给忽悠了。而且一下还忽悠了3个,3个统帅一致认为郑国已经做好了准备,没有获胜的希望了。于是准备退兵。一场战争因为一个商人寻求自保而被制止了。
  
  这里三个白痴犯了n个错误,首先在没有和郑国奸细取得联系的情况下就轻信弦高的谎言,一点心理战都不懂,如果郑国真的做好准备的话不会说出来的,主动说出来就是一种心虚的表现。而且既然准备好了为什么要拿牛犒劳呢?而且还小家子气,才12头牛,没有办法,弦高就这些了。)但是弦高蒙对了,碰到了一个更加心虚的家伙,孟明视把全部希望都放在郑国奸细身上,想不劳而获,类似于股票牛市期间想坐享其成的小散民们。一旦这条路不通就只好撤退。
  
  第二个错误是既然准备回师了那么就别扯淡快点回去,你现在是孤军深入啊,但是孟明视不,估计当初出来的时候和秦穆公吹牛比了,打包票说稳赢,现在出来一圈,浪费不少粮食只是进行了单方野战演习(还没有对手,以阅兵仪式为主),回去太丢人了,丢秦穆公的人,丢老爹的人,也丢了自己的人。既然秦穆公想扩充地盘,那么随便灭掉一个回去也好交差,总不能白出来一趟吧。于是顺便把军队驻扎的滑给灭掉了,以为这样就不是白出来了,真是典型的小农意识啊。
  
  第一个错误不是致命的,毕竟只是没有完成任务而已。但是灭掉滑可就大错特错了:选错了对象,滑只是一个屁大的地方,没有什么战略意义,打不打对于秦国都没有社么影响。但是政治意义不小。首先,秦穆公师出无名,被扣上了强盗的帽子,和夷吾没有区别了,孟明视的自作主张可以说是在给秦穆公抹黑。其次,滑地方不大却是姬姓小国,再小也是姓姬的,也就是周王的本家。你秦家几代人努力的就是在周王面前好好表现,你一下子就把周王的亲戚给干掉了,这不是不给周王好脸子吗?
  
  最后就是又给晋国制造口实了,滑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姬姓小国,但是因为地处晋国边境,晋国也是周王的亲戚,所以滑事实上成为了晋国的附属国,要不早就被晋国给舔掉了,从孟明视回师“顺便”灭掉滑来看这是一个临时决定,也说明滑不堪一击,晋文公之子襄公就很不爽的说“破我滑”,明显是把滑当作了自己的地盘。所以准备给秦军一个大大的教训。地点很巧合,就是百里奚说的崤。而孟明视把老爸的话当作耳旁风,没有戒备,再加上晋国首次在和秦国的交锋中占据舆论优势,所以打的比较激爽。秦军全军覆灭,孟明视3人全被活捉“无一人得脱”。
  
  就这样,秦穆公不仅没有得到郑国领土,还赔掉全部军队。而这里,孟明视3人要负主要责任。
  第一:被商人弦高忽悠,没有完成出行任务;
  
  第二:因为没有完成出行任务,为了所谓得面子,攻打滑,结果惹到晋国得报复,而自己又很装叉的没有准备,一败涂地。
  
  第三:我自己估计的,这三个家伙赤裸裸的当了俘虏,很有可能是抛下军队投降或者逃跑了。
  
  对不起秦穆公是不忠,不听老爹话是不孝,灭掉滑,师出无名是不仁,临战惨败,抛弃手下兄弟是不义(?自己推测,存疑)这种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人当俘虏纯属活该。
 断代秦史13:帝国形成——强邻卧榻以及东进受阻(8)

  但是,虽然他们三个垃圾的可以,还是有2个优点的:运气好、知耻后勇。
  
  运气好:晋文公的夫人是秦国人,知道这3个人当了俘虏以后,准备帮忙一把,对晋襄公说这三个垃圾是秦穆公最讨厌的人,不如放回去让秦穆公涮锅吃。晋襄公刚当君主,这是第一炮,打的挺响,比夷吾强多了,很有雄心开辟老爸晋文公的事业,想表现的大度一些,也没有多想就同意了。虽然手下不同意,晋襄公又想追回来,但是已经晚了,三个垃圾还没有傻到那种坐以待毙的程度。
  
  知耻后勇:回国以后,秦穆公并没有怪罪这三个败军之将,把所有责任全都揽到自己的头上。一方面显示了自己的广阔胸怀,另一方面也是显示了缺少人才的尴尬。后期的秦国可就没有这种待遇了。吕不韦的结局人所共知,张议的外交使命完成之后也备受冷遇,跑到他国避祸,白起战神没有战死沙场反而死于秦昭王之手。范雎失势也是因为自己推荐的两个将军战败而被连累。。。。。。
  
  相比之下这三个人连三流人才都不是却可以长期混迹高层就是因为当时秦国没有足够的人才挥霍(同时法令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第二年,也就是秦穆公34年,被重用一年之后,孟明视三人再次出兵晋国,准备一雪前耻,不幸再次败于晋国,但是因为有准备,所以惨败归惨败,没有上演被俘虏的丑剧。
  
  回来以后三人依旧努力操练。秦穆公依旧重用,甚至比以前还好。没有办法,谁让自己买了垃圾股呢?只好撑下去了、
  
  终于事不过三,秦穆公36年,三人再次率兵伐晋,这一次感觉再输实在是没有脸回来见秦穆公了。如果失败的话还是死在外面算了(可见这3个垃圾还是知道羞耻二字啊),所以渡河焚船,实在是首开背水一战记录,类似于足球比赛大比分落后,该打四前锋,用命一博。往往这样可以激发人的潜能,结果孟明视大破晋军,报了崤的仇恨。打的晋人猫在城里不敢出来。秦穆公终于长出一口恶气,亲自渡河,祭奠崤山秦军封存三年的尸骨
  
  但是这个胜利除了报仇没有任何价值了,扭转了与晋国的尴尬战役记录,但是综合实力上却依旧处于劣势。孟明视的成功没有什么战略战术,完全依靠血性之勇。晋国只是气势上为秦人所慑,没有伤筋动骨。
  
  事实上自从崤惨败之后,秦穆公就明白了自己东进计划就是春梦一场,所以战略目标已经转移了,从33年惨败到自己病逝的39年,6年中除了为了报仇和晋军的2次作战之外就没有实质性接触了。已经开始专注于开发自己的大西北。与晋国的2次战争从战争最后没有对晋国进一步深究以及祭奠3年前阵亡的将士举动来看,和晋国作战就是为了自己出一口气,恢复一些国人信心。秦穆公已经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西戎身上了。
  
  强邻晋国,可以说是秦穆公一生的课题。他认识到晋国和自己的关系的重要意义,想和晋国搞好关系,于是对晋国两代君王夷吾、重耳有再造之功,以免自己本土被侵袭,因为他知道晋国的实力雄厚,就算是有内乱,以秦国的实力也是吃不下,一旦衰落肥了东方国家,那么自己的边境就危险了。他以为自己对晋国君主有再造之恩,和晋国关系就会融洽,但是因为夷吾的卑劣人格,使得直到晋文公重耳在位才真正实现秦晋之好。秦穆公可以“忘记”夷吾的卑劣,继续信任晋国人,拥戴重耳足见他的魄力。
  
  但是有一个强邻卧榻不见得全是好事。从他对周王室的尽职尽责以及对晋国内政的干涉可见秦穆公很有野心,想成就齐桓公的伟业。但是齐国的实力太雄厚了。秦穆公学齐桓公任用贤才、尊王攘夷(辅助周王室,攻打西戎)、干涉他国内政,树立本国威信(立2代晋国君主),但是很遗憾,百里奚、蹇叔不是管仲,晋国也不是向齐国感恩戴德的弱小国家。所以秦穆公当不来齐桓公。因为晋国一旦拥有晋文公这样的君主也会拥有同样的野心,而晋国的优势比之秦国太明显了,不管是历史背景、政治经济实力还是文化优势,就算在战场上也是秦国负多胜少。
  
  所以有强邻在侧,秦穆公无法实现自己的报复,在经过一番努力之后,崤山之战把秦国打回原型。即使复仇成功也是无法撼动晋国的优势,只好回师大本营,改变自己的计划,先西后东,先巩固自己的后方,广积粮缓称王。再图东进大计。(本回结束)
 断代秦史14:帝国形成——“西独”江湖地位之确立(1)

  秦穆公连续2次败于晋国之手之后,不得不将矛头转向了西戎少数民族,准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恰恰在这个时候西戎老大派了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使者过来刺探军情。这个使者叫做由余。由余不是少数民族人。是晋国人,感到在自己国家永远没有什么前途,于是辞职下海跑到边疆去谋求发展。真所谓宁为鸡首,不为牛后啊。
  
  而戎王听说秦穆公是一个比较贤明的君主,有一些担心本民族的安全,就叫由余出使秦国,主要是观察一下情况,万一秦国要打他了,也可以好做好防御准备。
  
  由余到了秦国之后,秦穆公一方面为了展现一下大秦雄风(类似于暴发户有了钱就要在比自己差的人面前的色一下)一方面也是在晋国那里吃瘪,准备在这里找一下平衡。把秦国所有可以拿的出手的宝贝疙瘩全都展示出来在由余面前炫耀一番。以为可以让这些乡巴佬见见自己的厉害。好好意淫一番。
  
  谁料由余没有自卑,反而有一些看不起秦穆公,毕竟人家不是纯种土老帽,也是在晋国都市里晃荡过得。笑着说“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人为之,亦苦民矣”这句话拽的有一些高深,秦穆公没有听过,如果说秦穆公是一个高中生的话,那么百里奚是本科水平,突然被研究生拽了一句,有一些发蒙,于是很谦虚的请教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由余也是很得意:怎么样?乡巴佬,不行了吧,一点内涵也没有。于是没有单单翻译这句话,而是大讲一番治国的道理,指出过多的礼乐制度是中国混乱的根源。老祖宗搞这一套以修身为主,到了后世骄奢淫逸,只知道用法令整治下边,下边的人就很不爽,以仁义约束君主,结果上下相怨,矛盾也就出来了。我们戎人就不一样了(完全忘记自己是晋国人了)“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此真圣人之治也”
  
  大概意思就是道家那一套无为而治的思想。这一套在当时也是很流行的。其实不是说道家就一定无为,儒家就一定坚持有为。大家是打嘴仗归打嘴仗,相互借鉴还是有的,孔子也是赞同无为,孟子也说过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这几句话。中原那里对这些比较熟悉,由余也许派不上用场。但是秦穆公不行,当时的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全面落后,交通不发达,西北又是一个落后的地方,比较闭塞。秦穆公自然犹如听天书一般。虽然也是有2个“人才”百里奚和蹇叔,但是这2个人属于中原的贫下中农级别。自学成才,很难达到由余这种理论高度。所以由余的话秦穆公还是听不太懂。不过听不懂归听不懂,秦穆公还是感到这是一个真正的人才。所以开始思量怎么把这个家伙给挖过来。他和之前几个人才不同。丕豹是因为老爹丕郑被杀,和晋国有家仇被秦穆公引进的;百里奚是一个奴隶,秦穆公挖过来也是很容易,而蹇叔是百里奚的关系户。换言之,在原势力区域都是非重要人才。而由余不同,他是西戎的大知识分子,戎王很重视他,而且由余似乎也是很适应那里的的生活,挖角有一些困难,正路行不通,要使一些计谋的,和晋人打交道这么长的时间了,老秦也不是原来那么老实巴交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
 断代秦史15:帝国形成——“西独”江湖地位之确立(2)

  打定了收藏贤才由余的目标之后,秦穆公开始召集幕僚研究计策。大家都是很朴实,没有像现在的人一些“他来了我的饭碗怎么办”之类嫉妒贤能的龌龊想法。纷纷出阴招帮助自己的老大完成宿愿。一个手下内史廖出的主意是阴险最高级别的:他让秦穆公给戎王进贡一些美女珠宝。戎王是一个乡巴佬,只有一些山野村妇,没有见过真正的美女,咱们给他弄过去糖衣炮弹以后估计就会堕落了。至于由余,先不放回去,过一段时间,等这两个人有隔阂不像以前那么亲密了,再把由余给放回去,以由余的品性估机会劝阻戎王,戎王一定会不爽,这时候我们再邀请由余,戎王就会对由余产生怀疑。这样的话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这也是算得上连环计了,而且也是采用了美女政策,属于集团地毯式轰炸。老秦估计这个阵势自己都不一定抗得住何况是一个土包子了。于是就特批了这个计划,一方面把由余留在秦国,天天谈心,虚心求教学习。一方面大拨经费派内史廖把美女珠宝统统运到西戎去。戎王果然爽到极点,说死也不撒手,终日沉迷其中。秦穆公看看时候差不多了,就把由余给放了回去,由余果然苦谏,而戎王也是果然不听,在这个时候秦穆公又开始大张旗鼓的宣布自己对由余的兴趣。类似于现在一个大俱乐部看中某名小俱乐部主力,就宣布兴趣,提前当中说要重金勾引,而球员还没有声明呢,已经挑起了球员、俱乐部、球迷三方矛盾,最后终于拿下一样。戎王估计是把太多的精力放在床上,导致自己大脑短路。犯了同样得错误,再加上对自己不自信,小庙放不下大和尚。于是和由余的矛盾进一步恶化。看到了戎王与自己再也无法回到从前融洽关系的由余不得不来到秦穆公的身边。
  
  事实证明,由余的确是和百里奚、蹇叔这样的人才不是一个级别。挖过来不到2年,秦穆公就在由余的参谋之下,攻伐西戎,益国十二,开地千里。史记韩安国注说:“此一战,秦穆公都地方三百里,并国十四,辟地千里。”占领了陇西郡和北地郡。从而使得秦穆公确立了自己地西戎霸主地位。周王室也是出面肯定了秦穆公开辟西土的功绩。赏赐金鼓(荣誉象征,老周也是没有其他可以赏赐得起得东东了)。终于秦帝国在秦穆公得率领之下达到了前所未有得高度。由余这笔买卖也是物超所值得划算买卖了。
  
  但是很可惜,由余这样得人才来得有一些太晚了。秦穆公37年实现了自己得次一级目标:独霸西戎,成为西方不败(第一目标还是进军东土,实现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那样得霸业)的“西独”。虽然没有像齐桓公、晋文公以及楚庄王那样屡次强迫小国们公费出来旅游开会(不要以为这是好事,很多小国掏不起旅游钱,而且出来旅游是一回事,还要给组织会议的大领导进贡,卑躬屈膝,这才是很不爽的啊),但是凭借这样的政绩也是可以在春秋华山论剑中占据一席之地了。。2年以后,也就是秦穆公39年,他不得不把这个宏伟目标留给后人来实现了:这一年秦穆公病逝。
  
  秦穆公死后做了一件不太好得事情。就是殉葬。这算是一个陋习。但是在当时很是流行。秦穆公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殉葬的规模越大越可以说明你的地位高。类似于现在结婚的车队规模和小车的档次。但是如果殉葬的都是修陵墓的民工(工程师都不行,那是浪费)的话也就没有人说什么了。顶多后人骂你没有人性之类的。问题是本身秦国本身就缺少人才。又把秦国上下公认的三个人才:奄息、仲行、镰虎给殉葬了。引起国人的不满。其实这也不能全怪秦穆公,一次吃饭的时候,秦穆公说道“生共此乐,死共此哀”。这三个家伙可能喝高了,当时就是表态一定等到秦穆公百年那一天培他去唠嗑。于是这三个人就在秦穆公死了之后履行了诺言。也许秦穆公也是没有想到这三个人这么死性。毕竟他也是希望人才可以活着为国家作贡献吧。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断代秦史16:穆公政府业绩调查暨述职报告
  
  
  穆公在位39年。接近40年的统治里,有得有失。总体来看,处于盈利。而且确定了很多帝国持续发展策略的基调。对于未来秦帝国的建构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穆公任职期间政府主要精力放在在内政和东进、西进扩展帝国领土2大项目上。
  
  内政方面在穆公之前初步发展之后陷入瓶颈。其根源就是在于人才的匮乏,管理层人才的短缺制约了帝国公司的持续发展。穆公继位之后,继承了之前的公司发展模式,继续坚持一个大周政权思想。数次支援衰落的周王室扫清内乱,维持硕果仅存的王室威严和礼仪。从而提高秦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在此基础之上扩展秦帝国的实力。针对管理人才的匮乏。秦穆公没有像以往那样不作为,而是大胆的针对别国不入法眼的次一级人才下手(主要是一流人才实在是吸引不过来啊),高薪聘请,无条件信任,大力支持。从而搞定了百里奚、蹇叔、孟明视、西乞术、丕豹、由余。构建了穆公政权的政府班子。因为这些人才是以二流人才为主。秦帝国本身实力有限,所以难免出现偏差造成损失。这个时候最高领导人秦穆公依旧无比信任。孟明视为首的军事三人组面对强敌晋国履战履败,每次失败以后秦穆公都是不降反升,待遇更加优厚。终于换来三人的死命相报,取得胜利。报仇雪恨。由余也是为秦穆公独霸西戎立下了汗马功劳。对于人才的珍惜和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穆公政府以及之前的秦政府班子的先天缺陷。而且作为一项长期国策坚持下来。在百年之后终于换来回报。
  
  在国内取得一定成绩之后,秦穆公开始准备实行自己的扩大领土计划。主要包括东路战线和西路战线。秦穆公前期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东路。毕竟秦国处于穷乡僻壤、文化落后的西北。物质、精神文明同样富庶的东方承载着秦人的希望和梦想。但是秦人首先面对的是强大的晋国。秦穆公有自知之明,他利用晋国的内乱通过扶植接班人的方式妄图建立一个亲秦政府。但是夷吾的反复使得秦晋之好永远停留在表面。晋文公的出现缓和了晋国和秦国的关系。但是从结局来看,是推动了晋文公的霸业建立。于秦穆公没有什么好处。逼着秦穆公实行冒险的越过晋国孤军深入的东进计划。结果因为孟明视的短视、晋襄公的突袭使得秦国遭受耻辱性失败,而且使得刚刚有所缓和的秦晋关系再度陷入恶化。与晋国的交恶使得秦穆公认识到有生之年东进大计是要无限期搁置了。于是不得不转为开辟自己的后花园,广积粮缓称王,把向东扩展的梦想交给自己的后人了。
  
  秦帝国与自己的西方邻居一直存在矛盾冲突,但是之前因为焦点在东面和晋国的摩擦上,所以这一面没有大动干戈。东进受挫迫使秦穆公目标转向西戎,通过开拓西土扩大秦国实力再图东进。一流人才由余的引进使得秦穆公在短期内实现了这个目标。秦国实力空前增长。让秦穆公坐上了称霸春秋的末班车。虽然没有达到齐国和晋国那样的威望,但是作为和齐桓公、晋文公同一时代的人,靠着弱小偏远的秦国能够达到这样的成就也是实属不易。
  
  秦穆公也给后人留下了几笔宝贵财富,一是安稳的后方,基本上西戎构不上对秦国的威胁,加上前有函谷关,秦国有了一个较为和平的发展环境。战胜于朝廷,这就为秦国积蓄力量在战国时代掀起热浪打下了第一个基础(另一个基础是秦孝公和商鞅的联手缔造);
  
  二是确立了秦国引进人才的模式和方向。可以说这是秦国发展的百年大计。秦穆公之前绝少这方面的努力。自秦穆公开始。对治国人才的无比重视成为政府的流行符号。人才也成多样化:内政型的百里奚、蹇叔;军事型的孟明视、西乞术。由余的引进代表着秦帝国的人才等级进入一个更高的阶段。之前的人才多属于技术性人才。虽然由余的偏重道家无为色彩的发展模式在秦国历史上不是主流地位。但是这种人才的进入高层参与政治说明了秦国人才政策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管理型人才在秦国政治舞台开始展露拳脚。秦国百年持续发展计划实是始于穆公政府时代。
  
  
  
  另穆公政府大事件:
  
  1:元年,亲自率军攻打茅津,打响穆公政府对西戎第一枪。胜;
  
  2:五年,吸纳第一批外来人才百里奚、蹇叔为上大夫,开重金引进外来人才之先河;
  
  3:九年,扶植夷吾在晋国登基,妄图组建一任亲秦的晋政府班子。因为夷吾的反复而宣告失败,并且埋下秦晋冲突的危机;
  
  4:十二年,晋国大旱,穆公用百里奚之计,大力支援救灾;
  
  5:十四年,秦国大旱,向晋国求救,夷吾不但不救,反而准备趁火打劫,进攻秦国。
  
  6:十五年,第一次秦晋大规模边境冲突爆发。秦穆公与夷吾亲自领兵对决,夷吾失败,被俘虏。在周王室、穆公夫人调节之下。双方签订停战协议,穆公释放夷吾。作为战败国,夷吾割让之前许诺的河西八城,并且太子入秦为人质;
  
  7:二十年,秦灭掉小国梁、芮;
  
  8:二十三年,夷吾死,人质太子私自回国。秦国扶助流亡多年的重耳回国登基
  
  9:三十三年,秦国越过晋国,依靠郑国内奸,准备灭掉郑国,妄图建立自己在本土以外的外围据点。不幸失败,在回军途中,遭到晋军主力袭击。秦军全军覆没,孟明视三人被活捉,后逃回;
  
  10:三十四年,孟明视再次攻打晋国,妄图复仇,失败;
  
  11:三十五年,从西戎挖来重量级人才由余;
  
  12:三十六年,孟明视终于一雪前耻,秦穆公亲自往崤山祭奠将士英灵,与晋国的冲突在本任政府内结束,目标直指西戎;
  
  13:三十七年,用由余计谋攻伐戎王,确立自己的西戎霸主地位;
  
  14:三十九年,穆公病逝。
  
  
  
  另《史记》对穆公之评价:
  
  “秦穆公广地益国,东服强晋,西霸戎夷,然不为诸侯盟主,亦宜哉。死而弃民,收其良臣而从死。且先王崩,尚犹遗德垂法。况夺之善人良臣所哀者乎?是以知秦不能复东争也”
 断代秦史17:前商鞅时代的秦帝国过渡政府(1)
  
  
  英雄是不世出的,如果一个国家代代出现李世民、嬴政这样的君王将会怎么样?不是强大,而是灭亡。《汉武大帝》中有几个地方比较经典,一个是卫子夫劝解自己的丈夫汉武帝对太子不要要求太高,毕竟像他这样的皇帝几百年才出一个的,潜台词就是皇帝太强盛了,太子有阴影了。另一个是汉武帝自己也是有认识的,一个不世出的帝王功绩是建立在杀伐和征战之上,持续的战争必将拖垮整个国家的经济,晚年的他站在叹息的墙壁之前,背对一群伤痕累累的老兵,仰天长叹“不能再打了”,也算是有所认识。
  
  所以秦穆公之后,秦国沉寂了相当长的时光,甚至出现了反复和倒退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权当是为后来商鞅变法做准备。
  
  还要说说秦国的邻居。晋国真的是一个喜欢内乱的国度,从夷吾到重耳,没有一个是顺顺当当成为统治者的。秦穆公挂的时候晋国的晋襄公也没有了。于是新一轮的皇位争夺战开始了。襄公的弟弟雍和秦国有瓜葛,他的老娘是秦国人。本人也在秦国厮混,晋国的权臣之一赵盾为了树立自己的赵氏家族绝对优势地位,准备拥戴雍成为君主,便派遣随会来秦国要人。秦穆公虽然死了,但是继任者康公依旧保持这一政治路线:拥戴亲秦政权。于是再次派遣大军护送雍回国登基。不过赵盾虽然实力不小,但是这一次没有罩住。国内反对派拥戴襄公之子成为国君,并且派兵出击秦国护卫队。秦国没有防备,在令狐遭遇惨败。从此来开康公时代和晋国的拉锯战。
  
  康公二年,为了报令狐之仇,秦军主动出击,克武城;四年,晋军以牙还牙,取少梁;六年秦军又在河曲大败晋军。在这几次战争中,双方像玩跷跷板一样,互有胜负。其中降臣随会帮了秦国不少忙。晋国感觉这是一个心腹之患,就想把随会给拐回来。随会和丕豹不同,和自己的祖国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完全是因为自己的主子赵盾所拥戴的雍势力失势,才被迫跑到秦国的,现在赵氏在晋国和曾经的反对派形成妥协,实力没有受损,于是随会又回到了晋国。估计是没有习惯秦国的饮食,而且秦康公没有给自己由余、百里奚级别的待遇,没有必要给秦国卖命打自己的祖国。
  
  秦康公当了12年的君主,死掉了,除了和晋国例行公事的几次战争以外没有什么其他表现,而且互有胜负,谁也没有占到谁的便宜。说其波澜不惊并不为过。
  
  之后的秦国还是处于和晋国的扯皮当中。共公只是当了5年的君主,一个纯粹的看客。儿子桓公有一点不安分了。这个不安分主要凸现在说话不算数。当时比较牛叉的是楚国。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很嚣张的问周鼎(相当于后来把皇帝的玉玺揣在兜里)后就是一发不可收拾。接连打败晋国。为了出这一口恶气。刚当国君的晋厉公和秦国联盟。谁曾想,一也向老实的秦国人也玩起了背约和扫趟腿之类的阴招。可惜,身体素质不好,晋国打楚国费劲,收拾秦国还是有一套。而且还招呼了不少帮手。失道寡助的秦桓公遭遇了当政27年的唯一一次大败仗,当然了,这也是他当政期间唯一一次大战役。秦景公在位子上混了有40年,除了看着晋国和楚国轮流坐庄老大,就是学老爸秦桓公反复无常。说其浑浑噩噩并不为过。
  
  到了儿子秦哀公的时候好一些了,因为又碰到了楚国大内乱,这使得之前几次背盟丢掉的人气又凝聚回来
 断代秦史18:前商鞅时代的秦帝国过渡政府(2)
  
  
  秦哀公八年,楚国也发生了大事件。这件事还是要从楚平王说起。这个家伙是通过谋杀灵王篡权的。之后就开始追逐奢侈的生活,哀公十一年,楚平王派遣使者跑到秦国去求亲。陕西出美女看来是有传统的。那个时候就开始流行了。本来这个女人是留给自己的儿子的,但是楚平王是一个及其不要脸的家伙,看到这个女人太美艳了,索性自己留下。虽然太子建没有办法。但是也只好忍住。不过我真要怀疑这个楚平王是不是太子建的亲爹啊,虎毒不食子,居然害怕儿子报复老子,就要杀人灭口。也许是想到当初这个王位就是从灵王那里抢来得,说不定自己的儿子觉悟不高,和自己一样呢?太子建不甘心受死,于是逃亡了。跑到郑国。太子建的失宠是三方造成的,一是楚平王虏了他的老婆,心不自安,二是太子建的生母不受待见,早已失宠了,三是大奸臣费无忌从中挑拨离间,使得楚平王作出这个决定。最后太子建也是死在外面了。
  
  事情到这里还没有完,费无忌又把矛头对准了太子建的老师伍奢一家。斩草除根,楚平王也是深知此道。连伍奢的儿子也是没有放过。不过跑了一个最不应该跑的人——老二伍子胥。伍子胥跑到楚国的敌对势力吴国,咬牙切齿的辅佐吴王奋发图强,最终和大军事家孙子率领吴军攻破了楚国都城郢都。楚平王早就死了,儿子楚昭王继位不久就摊上国破家亡的倒霉事,只得一路南奔,途中也没有忘记派人向秦国求救。终于轮到我们的秦哀公出场了,这已经是31年的事情了。
  
  为什么向秦国求救?因为两家建立了姻亲关系了嘛。但是哀公并没有马上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他不是秦穆公,根本就不想趟这个混水。好在楚昭王派了一个牛叉使臣。大夫申包胥。这个家伙和伍子胥是死党。只可惜此时各为其主。申包胥声泪俱下的陈述楚国的惨状。但是秦哀公打哈哈,推三阻四。申包胥只好发扬牛皮糖精神,死赖着不走。
  
  哀公一看,好嘛,跟我玩这一套。马上下令中、南海暂时休假,全体公务员出去旅游。以为这样申包胥就会知难而退了。谁料这个家伙更绝:你小子敢开股东大会停牌?我可不是吃干饭的!
  
  于是老申来了一个七日不食。而且还整日里号哭。这可是一个力气活。不吃饭可真是难受啊,我现在被老婆控制饮食减肥,多少还吃一些呢都感觉难受,何况老申不吃不喝还往外排水(流泪加大喊)。真是利害,佩服之余也是怀疑是不是古人为了强调这个精神意志的力量而夸张一些呢?不知道,但是书上都是这么说得。所以,怀疑归怀疑,还是写出来吧。
  
  人心都是肉长的(楚平王之流不是人),哀公终于同意了,派兵匡正流浪的昭王复国。本来按实力来说,秦国的救兵只有五百乘,不足以搞定吴国侵略者,楚国配合作战的只是一些散兵游勇。但是此时情况已经不同了,伍子胥复仇成功,心气不如之前。吴军也是强弩之末,长期在广阔的楚国占领区已经身心具疲,而且吴军来自落后国度,来到花花世界,什么纪律都没有了,只知道烧杀掠夺,淫人妻女。即使是贵族大臣的家室也难逃一劫。自然引起楚国上下的公愤。楚国人是很有骨气的,历史上国都被攻破好几次,但是楚人到了一个新地方之后完成重建依旧称之为郢都。以至于有好几个郢都弄得后人稀里糊涂。吴军开始连战连败,加上因为自己暴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不满,不得不退兵。楚国在自己的努力、秦国的帮助、吴国的不争气、国际社会的舆论同情之下完成了复国。秦国又是拣了一个人情。但是哀公明显是一个不思进取的人,执政36年就干了这么一件事情。之后的秦国的几位君主也是浑浑噩噩,惠公和悼公过了二十多年的太平日子,看着别的国家的热闹。厉共公算是没有百活,三十六年里除了经历三家分晋之外就是不满足于独霸西戎,还把目标放在了蜀中地区。在这一地区获得胜利有很多好处,一是建立了自己又一个后方基地。有了充足的物质供应。二是这里挨着楚国,虽说两国这一时期关系不错,但是没有永恒的友情,尤其是在政治层面。楚国也对这里很感兴趣,率先拿下,也是抑制了楚国的实力。之后的几个君主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角色,甚至也开始学着晋国玩内乱,怀公、出子都是死于君臣之间的内讧。导致旁边的魏国、韩国、赵国趁火打劫。曾经的河西之地又被夺了回去。
  
  但是出子政治内乱从后来看还是有好处的。秦国上层结束了动荡和不作为,继任者献公开始重振声威。更重要的是他的继承人孝公开启了秦国的一个新时代:标志性的人物商鞅出现了。正是此君臣二人的合作奠定了秦国的优势地位。使得统一天下有了可能。
断代秦史19:商鞅、孝公的热血春秋(1)
  
  
  秦孝公无疑是一个有雄心的君王。和之前的几任政府不同,孝公明确的把秦穆公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一个是要像穆公那样独霸西戎,一个就是要一血前任留下的耻辱,把因为自己内乱而丢掉的河西之地再给夺回来
  
  但是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秦孝公继位之时中国已经进入了战国年代。七雄并立,还存在着十几个夹缝中苟延残喘的小国。再加上几个边陲少数民族。秦国并没有什么优势,相反,由于前一段的内乱,河西之地的丧失,自身文化底蕴的缺失,都让秦国在竞争的开始处于落后。而且东方六国都尝过了变法的滋味。而秦国还在旧制中意淫。所以,秦献公的对魏国几次战役的胜利没有换来秦国的美好前景。而一切还需孝公的打拼。
  
  因为自己的目标是秦穆公,所以孝公很是循规蹈矩的遵循穆公的伟人足迹。一个是夹起尾巴做人,礼贤下士,展现自己的老实、敬业、有公共道德的优良作风。一方面就是大力招揽优秀人才。孝公的本下的比穆公厚实多了。“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能对一个外来户提高到这个地步真是唯才是举了
  
  当然和秦穆公相比孝公的运气也真是不错。穆公只有狗屎人才,由余来得太晚了,而孝公则是狗屎运,他拣到了大活宝——商鞅。
  
  商鞅一开始是和魏国首相公孙座混饭吃,那个时候达官贵人喜欢收集门客。尤其以后来的战国四大“财”子为最。公孙首相知道商鞅是一个不简单的人物。因此在自己快不行的时候,趁着魏王巡视病情之时举荐商鞅。平时不举荐现在才说估计是预感到现在不行了,反正也用不了了,就给魏王,贡献给国家吧。那个时候权重者喜欢和国家抢人才。秦国好一些,六国就不一样了,而且往往国君是这场博弈的输家,只能挖到人家挑剩的。公孙座也是同样的想法。所以六国干不过秦国,这也是原因之一。想想看,白起给一个首相打杂,那么赵括也就烧高香了。哪有什么白疯子啊。
  
  话说回来,公孙座很有托孤的意味和魏王说“商鞅这个小子别看毛还没有长出来,但是相当有才,一定要把他奉为上宾,举国听之啊”
  
  魏王压根就没有这么想,首先没有听过这么个人物,其次如果真的这么牛叉那么你早干什么来着?就算自己留着也该干点成绩出来吧?就是没有想过,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公孙座真是好心没有好报啊。不过魏王还是要给他面子的。于是打哈哈就过去了。公孙座别看不行了,但是不傻,知道魏王当他放屁。于是进一步说“如果大王对他没有兴趣,不想用他,那么就把他给炖了吃掉,自己不用也不要留给别的国家。”魏王心里想商鞅又不是鸡,炖他干什么,估计自己刚才演戏不像,所以很诚恳的同意了。等魏王走了之后,公孙座马上把商鞅叫过来,说“小子快点走吧,我说你是一个人才,让魏王用你,魏王不听,于是我说那就杀了你,不让别人用。魏王同意了。”
  
  商鞅听了以后嘎嘎大笑,根本就没有当成一回事,该干嘛就干嘛去了。临走撇下一句“既然魏王不用我就不会杀我了”事实上也的确是如商鞅所料,魏王很同情的和旁人说“公孙座老糊涂了,让我用这种垃圾当首相,不用的话还要杀了他,真是奇怪啊”
  
  其实公孙座真的老糊涂了,但是不是魏王想的那样,这样做无非是粮棉讨好,既尽了臣子的本分,又没有对不起商鞅。而是胡涂在别的地方:早先压着商鞅不介绍给魏王可以理解,但是商鞅不是鸡鸣狗盗之辈,怎么攒在手里没有什么表现呢?真是奇怪。难道存到银行里了?至于以为魏王要杀商鞅就通风报信就更奇怪了,仔细想一想,既然魏王不想用他,那么就是不把他当个葱,不当个葱怎么会杀他?所以商鞅洞悉这一点,根本就不想跑。综合来看,公孙座就是一个猪头。猪头首相比例偏高也是东方六国输给秦国的原因之一。
  
  后来公孙座挂掉了,商鞅暂时陷入低谷,以前虽然没有用武之地,但是总归是靠着一颗大树。现在大树没有了,商鞅只好挪窝了。自己没有背景,才华学识六国又不买帐,那个时候六国招收人才和现在考公务员差不多,题出的简单,大家站在那里就是没到脚脖子,看不出谁会游泳来,主要考的是人脉关系。所以六国首相多为贵族。而秦国基本都是布衣。所以商鞅想都没有怎么想就夹起了包奔着下达求贤令的秦国去了。
  
  猪头首相公孙座和小胡涂魏王放掉了一个大人才。战国历史就此发生了拐点。开始顺应处于不利地位的秦国转变。而这一年只是孝公三年的事情。两位热血青年有充分的时间大展鸿图(
 断代秦史20:商鞅、孝公的热血春秋(2)
  
  
  商鞅刚刚来到秦国的时候并没有马上得到秦孝公的赏识和重用。很简单,虽然孝公不拘一格,但是也不能来一个用一个啊,那样的话门槛早就被踩烂了。商鞅知道这一点,所以来到秦国以后投入权臣之一景监的门下,想通过他的路子得到和孝公聊天的机会。景监不是公孙座,马上就给了商鞅这个机会,许是平时的交流中感觉这个小子不是个庸才吧。
  
  但是第一次会谈很是失败。商鞅高谈阔论半天,什么内容不得而知,但是效果很显著:“孝公时时睡,弗听”。类似于大学里老学究的讲义吧。我上学的时候就曾经碰到这个经典场面,大教室近300人听一个历史混子讲古代世界史,夏天中午十二点半,老师讲的很是无聊(偶的学校变态,为了方便市区老师回家,下午十二点半上课,现在改良了),天时地利人和全占了,想不睡都不行。商鞅估计也是这个样子,讲的内容没有新意,还不幽默。孝公估计很是不爽,但是要维持自己尊贤的声名,所以事后把怒火全部发泄在推荐人景监身上“你哪里弄来的垃圾?这样的也算是人才吗?”于是景监向商鞅问个究竟。商鞅的回答是:老子讲的是“帝道”之术,你们大王对这个东东不敢兴趣,不是我不行。
  
  于是景监把这个消息反馈给孝公。孝公人不错,再加上最近反正也没有什么像样的人才前来应聘,所以翻翻日历,询问一下秘书,把商鞅安排在5天以后再次会谈。
  
  这相当于又给了商鞅一次机会,于是商鞅背足了功课,信心满满的去了,很可惜又是失败,这一次虽然没有睡着,但是也是哈欠连天,流了不少口水。于是和上次一样,把景监骂了一顿。商鞅面对气冲冲的景监从容的说:我讲的是王道,你们大王不感兴趣,不是我垃圾啊。再给偶一次机会吧,我知道你们大王好哪一口了。
  
  景监摸摸自己的脖子,脑袋还在,于是斗胆带着商鞅再次晋见。这一回效果不错,孝公听得连连点头。商鞅退下去之后,孝公和景监说:你小子没有走眼,这个家伙是个人才,可以用用。商鞅则是对自己很有信心,认为自己已经得到秦孝公的认可了,果然,以后的几次都是相谈甚欢。景监很奇怪。商鞅解释:我前两次都是大讲三皇五帝的丰功伟绩。大王认为这样的治世之道不合时宜,至少要个几百年,别说让秦国富强了,说不定早就被别人给灭了。我后来就专门给大王讲富国强兵那一套。和前者相比属于速成班水准。大王听了自然欢喜。
  
  就这样,几经周折,秦孝公和商鞅终于在红娘景监的牵针引线之下走到了一起。这三个人都是很有耐心的。秦孝公可以给商鞅三次试讲机会尤其难得。也从侧面反映了秦国人才匮乏的尴尬。
  
  商鞅成功依靠的是他向孝公兜售的霸道之术,也就是法家的刑名之学。和儒道两家更多的关注百姓疾苦、社会战乱频繁而大讲道理不同,法家研究的就是怎么让君王获得更多的权力,怎么让一个国家拥有强大的战斗力,短时间内集聚大量的社会财富。所以相比之下法家在当时更加受到君主的欢迎。李悝、吴起、申不害、西门豹等人以及后来的韩非、李斯都是代表人物,都在掌权期间依靠法家这一套取得了成功。商鞅搞得比较晚,是在李悝、吴起之后,他是带着前人丰富的改革经验来到秦国的,再加上秦国文化比较薄弱,改革起来相对容易一些,所以效果相对来说也是更加明显,当然了,路要一步一步走,商鞅也是经历了很多的曲折才让秦国强大起来的。

  断代秦史21:商鞅、孝公的热血春秋(3)
  
  
  一开始,孝公也没有马上就大张旗鼓的改革。他知道这样触动的层面太广,自己刚当君主,25岁还不到,万一反对的浪潮声太大,自己镇不住场面就完蛋了,于是和商鞅商议:大哥,咱们晚点再搞吧,我刚上位三年,你也是刚来,强龙难斗地头蛇啊。商鞅这个时候也是了解秦国的大致状况,知道来日方长的道理,于是也同意等待。反正时间有的是。
  
  过了2年,孝公估摸着差不多了,经得起一帮老头子得唠叨了,于是拜商鞅为左庶长,全权负责秦国得改革蓝图。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了第一次改革:
  
  1.鼓励发展经济,主要措施是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发动新兴得地主阶层去开垦荒地,废物利用。
  
  2.奖励战功,主要是废除了贵族特权,要想升大官必须出去拼命,这样政府部门得官职就不是浑浑噩噩得老贵族和老贵族子弟所能垄断得了,商鞅一类得人物就可以光明正大得进入上层社会。
  
  3.加强对老百姓得监控和统治,编辑户籍,实行连坐。
  
  为了自己说话有力度,商鞅还向吴起学习“立棍”,当年吴起变法时就是立了一个树棍子,说谁拿起来就给谁一打钱。现在商鞅也是,其实棍子好拿,关键是为了显示自己说话算数,有力度。而在老百姓角度则是为了改变他们的思维模式。事实上,当时得人思维真是古板的可以,拿个棍子又没有什么损失,就算是说话不算数也不会死人啊,结果硬是没有人敢动,直到第一个吃螃蟹的站出来,大家才恍然大悟,而50两黄金就这样进了人家的口袋,第一桶金就是这么容易,等其他看客缓过劲来,机会已经没有了,因为商鞅给自己打广告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我们学历史时候经常能够用“触动旧贵族利益”来形容商鞅变法所遭受的阻力。其实任何改革不光革旧势力手中的权力,把少数人手中的权力分出来摊派给更多的弱势群体,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让这帮人为国家和君主作出更多的贡献,这样一来,国君有利、先前的弱势群体得到一点好处:其中的精英分子通过政策和自身的努力强势崛起,构成新的阶层,团结在君主身边捍卫君主和自己的利益。倒霉的则是旧贵族了。这虽然是一个主要表现。但是这么简单就好了,改革就不会那么多曲折了,毕竟既得利益者永远是少数。改革的内在要求还要变革旧的思想。这样的话商鞅面对的就不光是旧贵族,而是要面对所有安于现实的社会群体。“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相比较而言,老百姓没有失去什么,因为他们本来就没有什么,甚至会因此而得到一些,但是还用了这么长的时间适应过来可见商鞅变法之深刻。严酷以及改革的艰难和不容易了。
  
  商鞅的初步改革是成功的。经济方面富足了不少,而且奖励军功使得百姓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为什么?为国家作战,好处大大的。私斗是损人不利己啊。这种成功离不开前人的经验,商鞅入秦改革教材书就是李悝的《法经》,同时也离不开孝公的鼎力支持:同样是面对保守势力的强大反扑和老百姓的不理解,宋神宗没有顶住,王安石就下课了(下课还不止一次),而后来在危机时刻,孝公可以出钱让商鞅给太子老师作整容,就是表明态度:我是挺商鞅的,你们都给我老实一点!这个时候不能有一点犹豫,否则会让敌人嚣张,让商鞅勇气顿失。孝公做到了,商鞅也就大胆的走下去了。一条让秦国雄起于战国时代的路
  
  ——也是一条商鞅个人的不归路:改革者在历史上通常是被抹上一层悲情的色彩的。(
 断代秦史22:商鞅、孝公的热血春秋(4)
  
  
  商鞅和秦孝公都不是小富既安之辈,看到第一次的改革初见成效,老百姓的呼声不错,积极性也是蛮高的。而且旧贵族也是没有太多的造次,除了一开始以甘龙为首和商鞅展开一次大辩论以外没有动静了,于公元前350年两人趁热打铁,谋划展开第二次改革:
  
  1.废井田、开阡陌。这个很好理解。就是废除了之前得井田制度,把所有被荒弃的土地统统开垦。一方面为了废物利用,发展经济,是第一次经济改革的延续;一方面是等于默认了土地可以公开买卖。虽然商鞅的主打牌是重农抑商,但是这一点也是依照市场原则培植壮大新兴势力,进一步削弱旧贵族的实力,剥夺经济话语权。那个时代土地是命根子,不光是老百姓的命根子,还是强权者的。旧贵族在这一方面的传统优势丧失了,也就丧失了政治地位。时间一长必将彻底成为改革派的待宰羔羊。
  
  2.迁都咸阳。为了便于向东发展,不再局限于独霸西戎,孝公在商鞅的主持之下把都城从雍城(现在的陕西凤翔县)迁往了咸阳。这个举动一方面是为了便于支配调控全国的经济、政治。真正成为中心;一方面也是表明了秦国的一种态度:我的目标不是仅仅局限于欺负西北少数民族的。
  
  当然了,迁都不是一个可以轻易作出的举动。经济实力太薄弱了不行,那叫做不自量力,而且勉强动迁也是没有太多的好处。而经济发展太成熟了也不行,迁起来不容易,从结局来看也是劳民伤财。容易引起社会的动荡和人心不稳(以上是废话,树挪死,人挪活,发展的好谁没有事总搬家啊)。
  
  3.建立县制。周国建国实行的是分封制,但是那个时候每一个诸侯国的地盘都不是很大,每一个诸侯国的老大都可以管住自己的巴掌大的地方,只要不是太懒的话。但是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一些强大的诸侯国逐渐拥有了广阔的国土,管理起来就超出了自己的精力范围(领导也是人啊,工作狂没有几个的,再说,这么舒服的工作岗位再工作狂也能被腐化了)。所以必须采取其他措施。有的诸侯国是继续采取分封制,比如晋国,就是把领土分给立下战功的士大夫。因为晋国频频发生宗族王室的内乱,其原因之一就是诸位王子都有不小的权力,通过这个方法可以有效的抑制其他分支王室的权力。但是时间一长,士大夫的权力也是逐渐扩大,代替分支王室威胁君主的权力。终于导致了晋国被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士大夫们给瓜分了。因此更多的诸侯国采取的是建立郡县制,就是把新的领土划分之后,派遣国家君主的直属官吏进行管理,这些官吏是被君主任命的,直接对君主负责,他们是协助君主,并没有实际拥有权。这样就有效的制止了权力的分散。楚国是比较早的实行这一套的国家,到了战国时代,许多诸侯国都尝到了这种甜头。所以纷纷建立郡县制,而不是局限在新领土之内了(估计长埋地下的晋国君主们肠子都悔轻了)。商鞅在秦国搞出这些动作也算是赶时髦,不算是时代的弄潮儿。吴起、李悝等人在魏国和楚国早就玩过了。
  
  总之,就当时的全国的形势而言,商鞅的这一套不是自己的发明创造,是在总结前人的经验在秦国的照搬。但是秦国的民众思维太落后了,这些东东真的是闻所未闻啊,所以反响也和以往不同,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些都是适应了在西北关起门来当老大,无视山东六国的变革和强势的实际情况的旧贵族们无法接受的。政治地位的下降、经济利益的亏损。尤其是让自己的脑袋瓜适应新兴事物都是无法忍受的。面对孝公、商鞅这两个家伙的为所欲为,再不有一些表示的话就显得自己太面瓜了。而且秦孝公和商鞅是超人,秦国的强大对于他们有着直接的巨大利益。在安于生活的老百姓来看,这都是长远到自己看不到的,并且与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毕竟人类是一种短期行为动物。
  
  所以秦孝公、商鞅的改革在取得的成功的时候也是蕴含着巨大的危机,秦孝公还好一些,毕竟人家是国君,但是商鞅不同,他是依赖于秦孝公存在的。所以悲剧集中体现在自身以及自身的家族。不知道他是否感觉到远在天堂为变法惨死的吴起在向他招手呢?
 铁骑帝国兴衰23:商鞅、孝公的热血春秋(5)
  
 几家欢喜几家愁,秦孝公和商鞅为着变法忙的不亦乐乎,一群因为变法而被迫要改变自己生活习惯和既得利益的人就很窝火了,其实改变生活习惯还可以忍受,又不是把坐在桌子前吃饭改到在厕所里蹲着吃,但是白白损失一大块经济利益和在朝堂之上的话语权就不爽了。于是他们就开始琢磨给孝公捣乱,捣乱的事情应该很多,但是史书记载不多,只是挑出一个比较著名的例子来:太子带头违抗法律。
  
  史书有关太子也就是后来的秦惠王的年龄没有详细记载,秦孝公继位之时也就是21岁,撑死是在他30出头的时候太子出来触犯法律,也就是说秦惠王那个时候顶多20岁,一个孩子能干什么?更不可能带头反对自己老爸的事业。所以后面一定有人。秦孝公虽然坚定变法决心,但是旧势力的根基很深,不可能一夜之间拔除,所以在朝中还是有一定的势力范围。其中就有太子的2个老师。估计反对派就是以这两个老师为代言人和孝公作对的。至于太子犯了什么法律不得而知,考虑到他的年纪以及反对派动作幅度应该不是什么根本宪法,也许是类似于现在的纨绔子弟开着宝马车撞人逃逸吧。公子哥惠王的马车撞上一个弱势群体,当着交警的面跑了。摆明了给孝公难看:处罚我让家族蒙羞,不处罚我新法就无法令行禁止了。于是孝公和商鞅交头接耳,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处罚当事人的监督人——太子老师。商鞅办的比较狠,不光在脸上刺字,还直接把鼻子给剁掉了。
  
  这一下子反对派暂时老实了,不敢再有过于大胆的反应。使得商鞅和孝公可以继续推行新法了。
  
  法家的办法虽然严苛,但是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见效快,这也是深受各国首脑的欢迎的主要原因。“居五年,秦人复强,天子致胙于孝公,诸侯毕贺”
  
  既然出了成绩了,就该演习一下改革成果了,战国年代一个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打仗。而秦国面对的第一个对手就是魏国。那个晋国早就已经三分天下了。魏国是战国时代最早起来变法的。吴起、李悝、西门豹、乐羊等人在魏国已经掌舵一个时期了,秦孝公的老爸与魏国交战过,虽然有过胜利,但是于魏国本身来说并没有伤筋动骨。要知道魏国的魏文侯继位之后一直勤于修练内功。战国初期魏国可以称霸中原近百年可不是盖的,最强盛的时候常备军已达50万以上。而且之前的形势也是不利于秦国的:
  
  魏国在魏文侯27年西渡黄河建立在少梁的侵秦据点,秦国组织军队反扑,2者处于相持阶段。直到名将吴起进入使得战局彻底倒向魏国。
  
  吴起率军突破秦军苦心经营的西河防线,进入咽喉要地——郑。一旦这个地方被突破,那么秦国的产粮基地——无险可守的渭河平原将沦陷,国都雍(那个时候还没有迁都)将暴露在吴起的火力点下。
  
  所以当时的简公不敢怠慢,集中了秦军的主力和吴起厮杀。但是魏太子击(后来的魏武侯)率领主力部队攻陷秦国西河防线的重镇繁庞。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秦军漫长的西河防线开始不断的被魏国攻破。直到魏文侯三十八年,整个河西彻底落入魏国手中。吴起还攻占了秦国后花园戎狄的一部分土地,设置上郡。逼着老秦在洛水以西的狭小地带建立纯粹的防御体系,毫无还手之力。
  
  西河的沦陷使得秦国被魏国压制近一个世纪。本来这里是秦穆公辛苦拿下准备进军中原的桥头堡,却成为了魏国的供给基地。使得魏国获得了极大的战略储备。秦国却是却是越来越穷,政治也是越来越腐败。所以秦孝公老爸那一点成绩真是说不出口。不改革的秦国只有死路一条,也许这就是秦孝公坚定变法决心的原因吧。秦国的资源有限。商鞅再变法也只是内部挖潜,经过2次改革,已经封顶了,要想再进一步发展必须打出去。另外法家的治国模式就是建立一个庞大的以生产和战争为主的国家机器。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战争才可以实现真正的盈利。魏文侯就是这么干得。
  
  之前秦国被压制是因为政治腐败,不得民心(西河是秦国统辖区,但是吴起进入之后稍微施行仁义之举,老百姓就高兴不得了,全力拥护魏国统治,可见秦国怎么样了),现在秦国已经经过2次法家模式变革,战斗力大大加强,经济实力也可以作保障了。商鞅和孝公都觉得可以尝试着和魏国交火了。巧合的是,在秦国实力飞涨的时候,魏国也很不争气的配合着进入危机时期,从而为秦国的崛起创造了绝佳的时机——呵呵,没有办法啊,讲秦国的崛起离不开邻居们的状况,尤其是晋国的后代:赵、魏、韩们
引用:
原帖由 CK81882610 于 2007-9-28 20:12 发表
秦国是铁骑帝国么?只不过是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才是秦军战斗力大大提升,没怎么重用骑兵的迹象,好想还是以战车为主最强兵种
没有马镫,骑兵就不可能占主导地位。
扯淡。没有马镫,匈奴人照样作战。
这个坑还有点意思,风MM可别又管挖不管买啊
谁叫你们看贴不回贴!;P
我来回贴了: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