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双星计划”探测一号卫星年底发射升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6:10:37
我国“双星计划”探测一号卫星年底发射升空

--------------------------------------------------------------------------------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11月20日 13:14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1月20日电(记者张毅)国家航天局20日在此间正式宣布,“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简称“双星计划”)中的探测一号卫星和长征二号丙改火箭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同意出厂。“双星计划”的第一颗卫星预计于今年年底左右发射升空,进行科学探测研究工作。

  国家航天局20日在京召开了“双星计划”探测一号卫星和长征二号丙改运载火箭出
厂审定会,并通过了审定。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孙来燕介绍说,“双星计划”主要是利用两颗不同轨道的地球空间探测卫星对地球空间环境进行探测研究。此项研究将有助于探测近地赤道区和近地磁层活动的电磁场和能量粒子的时空变化规律,系统研究磁层亚暴、磁层暴和磁层粒子暴的触发机制及其对太阳活动和行星扰动响应的全球过程,以便建立符合实际的空间环境动态模式,研究相应的预报方法,为空间活动的安全以及人类生存环境的维护提供科学数据、科学依据和相应对策。“双星计划”是中国科学家于1997年提出的。为加强在这一领域的合作,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和欧空局局长罗德达于2001年7月9日在巴黎正式签署了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的合作协议。我国的双星将同欧空局磁层探测计划中发射的四颗星进行配合观测,实现不同区域同时探测,对磁层空间暴的产生机制和发展规律进行更深入的探测和研究。“双星计划”作为国际空间探测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欧空局重要的磁层探测计划已经形成密切配合的两个联合观测项目,并将形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地球空间的六点立体探测。 “双星计划”中的两颗地球空间探测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以及欧空局协调的八家欧洲科研机构联合研制,将由中国长征二号丙改运载火箭分两次发射升空。

  “双星计划”是我国第一次以自己的先进空间探测项目同发达国家从技术到应用的高层次、实质性的对等合作。它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空间物理学科的发展,增进对地球空间环境的认识,提高我国空间物理研究和空间环境预报的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空间探测技术的跨跃式发展,从而提高我国在国际空间领域的地位和作用。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地球空间探测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完)

  

[em08]我国“双星计划”探测一号卫星年底发射升空

--------------------------------------------------------------------------------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11月20日 13:14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1月20日电(记者张毅)国家航天局20日在此间正式宣布,“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简称“双星计划”)中的探测一号卫星和长征二号丙改火箭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同意出厂。“双星计划”的第一颗卫星预计于今年年底左右发射升空,进行科学探测研究工作。

  国家航天局20日在京召开了“双星计划”探测一号卫星和长征二号丙改运载火箭出
厂审定会,并通过了审定。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孙来燕介绍说,“双星计划”主要是利用两颗不同轨道的地球空间探测卫星对地球空间环境进行探测研究。此项研究将有助于探测近地赤道区和近地磁层活动的电磁场和能量粒子的时空变化规律,系统研究磁层亚暴、磁层暴和磁层粒子暴的触发机制及其对太阳活动和行星扰动响应的全球过程,以便建立符合实际的空间环境动态模式,研究相应的预报方法,为空间活动的安全以及人类生存环境的维护提供科学数据、科学依据和相应对策。“双星计划”是中国科学家于1997年提出的。为加强在这一领域的合作,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和欧空局局长罗德达于2001年7月9日在巴黎正式签署了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的合作协议。我国的双星将同欧空局磁层探测计划中发射的四颗星进行配合观测,实现不同区域同时探测,对磁层空间暴的产生机制和发展规律进行更深入的探测和研究。“双星计划”作为国际空间探测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欧空局重要的磁层探测计划已经形成密切配合的两个联合观测项目,并将形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地球空间的六点立体探测。 “双星计划”中的两颗地球空间探测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以及欧空局协调的八家欧洲科研机构联合研制,将由中国长征二号丙改运载火箭分两次发射升空。

  “双星计划”是我国第一次以自己的先进空间探测项目同发达国家从技术到应用的高层次、实质性的对等合作。它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空间物理学科的发展,增进对地球空间环境的认识,提高我国空间物理研究和空间环境预报的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空间探测技术的跨跃式发展,从而提高我国在国际空间领域的地位和作用。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地球空间探测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完)

  

[em08]
“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首颗卫星将于年底如期升空

    [国家航天局网讯]  2003年11月20日,国家航天局在“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探测一号卫星和长征二号丙改运载火箭出厂审定会上正式宣布:“双星计划”中的探测一号卫星和长征二号丙改火箭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通过出厂审查,同意出厂。“双星计划”的第一颗卫星将如期发射升空,并进行科学探测研究工作。

  “双星计划”是我国与欧空局合作的第一个科学探测卫星项目。2001年7月9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和欧空局局长罗德达在巴黎欧空局本部正式签署了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的合作协议。按照协议,我国的双星将同欧空局磁层探测计划中发射的四颗星相互配合,以实现不同区域同时探测,并对磁层空间暴的产生机制和发展规律进行更深入地探测和研究。

  “双星计划”主要是利用两颗不同轨道的地球空间探测卫星对地球空间环境进行探测研究。此项研究将有助于探测近地赤道区和近地磁层活动的电磁场以及能量粒子的时空变化规律,系统研究磁层亚暴、磁层暴和磁层粒子暴的触发机制及其对太阳活动和行星扰动响应的全球过程,以便建立符合实际的空间环境动态模式,研究相应的预报方法,为空间活动安全以及维护人类生存环境提供科学数据和相应对策。

  “双星计划”作为国际空间探测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欧空局重要的磁层探测计划已经形成密切配合的两个联合观测项目,并将形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地球空间的六点立体探测。

  “双星计划”中的两颗地球空间探测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以及欧空局协调的八家欧洲科研机构联合研制,将由中国长征二号丙改运载火箭分两次发射升空。首颗卫星将于今年年底升空,第二颗卫星预计在明年年中发射。这两颗地球空间探测卫星由近地赤道卫星和近地极区卫星组成,运行于目前国际上地球空间探测卫星尚未覆盖的重要空间活动区域。年底即将发射的近地赤道卫星,轨道高度为550—66970公里,主要探测近地磁尾区的磁层空间暴过程及向阳面磁层顶区太阳风能量向磁层中的传输过程;预计明年年中发射的近地极区卫星的轨道高度为700—35000公里,主要探测太阳风能量和近地磁尾区能量向极区电离层和高层大气的传输以及电离层粒子向磁层中的传输过程。两星相互配合,构成星座式独立探测体系,可以对地球空间暴发生机制和发展规律进行立体探测。

  “双星计划”的赤道区卫星和极区卫星将分别搭载8台有效载荷探测器,这16台有效载荷探测器由中欧双方共同负责提供。这16台探测仪器将进行三维磁场探测、粒子探测、低频电磁波探测和卫星表面电位主动控制。双星探测数据的接收将由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密云科学卫星数据地面接收站、上海天文台佘山观测站以及欧洲空间局西班牙卫星数据接收站共同完成。

  “双星计划”中负责发射两颗卫星的长征二号丙改运载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由于“双星计划”中的近地赤道卫星最远轨道高度达到六万多公里,是截至目前中国发射的卫星中距离地球最远的一颗,因此需要发射它的火箭具有相当大的推力。为了满足卫星入轨的要求,也为了能够达到预定的轨道高度,研究人员在长二丙火箭的基础上加了第三级,火箭的第三级有大功率的、可以变轨的固体燃料发动机,并安装了控制系统和遥测系统。

  “双星计划”是我国以自己的先进空间探测项目同发达国家进行的第一次从技术到应用的高层次、实质性的对等合作。它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空间物理学科的发展,提高我国空间物理研究和空间环境预报的创新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空间领域的地位和作用。

  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地球空间探测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冉露阳 李迁)



发布日期:200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