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长征火箭托举“探测一号”卫星升空幕后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13:26:46
四川在线消息 2003年12月30日凌晨,中国和欧洲空间局第一次合作的“探测一号”卫星,在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托举下,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精确入轨……

  才送“中星”上九天,“探测”太空又立功。在国际航天事业接连受挫、国内航天发射捷报频传的形势下,西昌航天人为“中国航天年”画上了一个光彩夺目的句号。

  
  从高起点上突破

  “探测一号”卫星所属地球双星探测计划,是提高我国空间探测技术水平和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起点,也是21世纪前20年世界最大规模的航天科技合作。

  已经连续夺取12次卫星发射全胜的西昌航天人,既感使命光荣,又感责任重大。毕竟,“探测一号”卫星作为新世纪中心首次涉外发射任务,对于提升我国在世界航天领域地位,拓展国际航天市场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有关专家表示,此次发射成功对中国航天发射的重大意义在于:我国三大航天发射基地之一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具备了又一种型号火箭发射能力,大大提升了综合发射试验水平,丰厚了中国航天的整体实力。

  新“长征”的生力军

  这次任务的213名组织者、指挥员、主操作手中,95%都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正是这群年轻的航天人,用他们的心血和智慧,担当起了新“长征”的生力军。

  按常规,一个新型号火箭的测试发射试验文书准备,至少需要全体科技人员工作三个月。但“中星—20号”卫星发射激战犹酣,只允许抽出不到三分之一的技术骨干在一个月内完成任务。发射测试站年轻的副站长李本琪与同事们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编写操作规程、方案预案、指挥协同程序,助理工程师夏勇两次累晕在岗位上。

  2003年10月“中星—20号”卫星发射关键时刻,中心先后选派李智斌、陈裕斌、丁伟等20多名技术骨干到火箭生产厂家学习。

  他们如饥似渴地了解火箭技术状态,掌握测试原理、方法和流程,仅学习笔记就记了足足两麻袋。

  LL—211短基线干涉仪是测量火箭飞行弹道精度的关键设备。中心测控数据处理专家型人才车著明历时两个月推导出弹道精度计算模型,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为设备尽早进场赢得了时间。

  建设一流发射场

  用于发射“探测一号”卫星的三号发射塔架曾经发射过17颗国内外卫星。去年,中心又对发射场区进行了大规模改造与设备更新。

  为确保万无一失,试验技术部的骨干冒着刺骨寒风,反反复复对发射台一环一环地进行“磁粉探伤”,消除了一个个隐患。

  在发射塔架加注管路井道里,总装“优秀士兵”陈复忠对火箭常规燃料加注系统外管进行清洗和气检,猫着腰在不足一米高的井道里一干就是老半天。

  测控、通信系统也抓紧对新引进的某外测设备进行参数比对与状态确认。大家的目标只有一个:不断优化系统布局,提高设备性能,齐心协力建设一流发射场。

  成功源自高质量

  去年11月下旬,载着“长征二号丙”火箭和试验队的专列开进了发射场区,“探测一号”卫星也被空运至西昌航天城。卫星发射拉开序幕。

  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李继耐部长指示:同心同德、竭尽全力,严慎细实,稳扎稳打,圆满完成任务。

  去年12月19日,在火箭上面级固体发动机检测中,发动机保险机构出现状态异常,不能正常解开保险。测试人员立即进行测试,初步认定是箭上保险机构出现故障。

  北京测试大楼灯火通明,各路专家正根据一线传回的数据进行远程故障会诊,提出了测试方案。

  深夜,发射场上寒气袭人。测试人员做了24次测试后,终于将故障准确定位并排除。

  中心针对卫星发射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了预案。

  正是这一双双平凡而神奇的手,托起了令世界航天瞩目的东方神箭。四川在线消息 2003年12月30日凌晨,中国和欧洲空间局第一次合作的“探测一号”卫星,在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托举下,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精确入轨……

  才送“中星”上九天,“探测”太空又立功。在国际航天事业接连受挫、国内航天发射捷报频传的形势下,西昌航天人为“中国航天年”画上了一个光彩夺目的句号。

  
  从高起点上突破

  “探测一号”卫星所属地球双星探测计划,是提高我国空间探测技术水平和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起点,也是21世纪前20年世界最大规模的航天科技合作。

  已经连续夺取12次卫星发射全胜的西昌航天人,既感使命光荣,又感责任重大。毕竟,“探测一号”卫星作为新世纪中心首次涉外发射任务,对于提升我国在世界航天领域地位,拓展国际航天市场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有关专家表示,此次发射成功对中国航天发射的重大意义在于:我国三大航天发射基地之一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具备了又一种型号火箭发射能力,大大提升了综合发射试验水平,丰厚了中国航天的整体实力。

  新“长征”的生力军

  这次任务的213名组织者、指挥员、主操作手中,95%都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正是这群年轻的航天人,用他们的心血和智慧,担当起了新“长征”的生力军。

  按常规,一个新型号火箭的测试发射试验文书准备,至少需要全体科技人员工作三个月。但“中星—20号”卫星发射激战犹酣,只允许抽出不到三分之一的技术骨干在一个月内完成任务。发射测试站年轻的副站长李本琪与同事们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编写操作规程、方案预案、指挥协同程序,助理工程师夏勇两次累晕在岗位上。

  2003年10月“中星—20号”卫星发射关键时刻,中心先后选派李智斌、陈裕斌、丁伟等20多名技术骨干到火箭生产厂家学习。

  他们如饥似渴地了解火箭技术状态,掌握测试原理、方法和流程,仅学习笔记就记了足足两麻袋。

  LL—211短基线干涉仪是测量火箭飞行弹道精度的关键设备。中心测控数据处理专家型人才车著明历时两个月推导出弹道精度计算模型,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为设备尽早进场赢得了时间。

  建设一流发射场

  用于发射“探测一号”卫星的三号发射塔架曾经发射过17颗国内外卫星。去年,中心又对发射场区进行了大规模改造与设备更新。

  为确保万无一失,试验技术部的骨干冒着刺骨寒风,反反复复对发射台一环一环地进行“磁粉探伤”,消除了一个个隐患。

  在发射塔架加注管路井道里,总装“优秀士兵”陈复忠对火箭常规燃料加注系统外管进行清洗和气检,猫着腰在不足一米高的井道里一干就是老半天。

  测控、通信系统也抓紧对新引进的某外测设备进行参数比对与状态确认。大家的目标只有一个:不断优化系统布局,提高设备性能,齐心协力建设一流发射场。

  成功源自高质量

  去年11月下旬,载着“长征二号丙”火箭和试验队的专列开进了发射场区,“探测一号”卫星也被空运至西昌航天城。卫星发射拉开序幕。

  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李继耐部长指示:同心同德、竭尽全力,严慎细实,稳扎稳打,圆满完成任务。

  去年12月19日,在火箭上面级固体发动机检测中,发动机保险机构出现状态异常,不能正常解开保险。测试人员立即进行测试,初步认定是箭上保险机构出现故障。

  北京测试大楼灯火通明,各路专家正根据一线传回的数据进行远程故障会诊,提出了测试方案。

  深夜,发射场上寒气袭人。测试人员做了24次测试后,终于将故障准确定位并排除。

  中心针对卫星发射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了预案。

  正是这一双双平凡而神奇的手,托起了令世界航天瞩目的东方神箭。
本贴转自舰船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