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学 常 识 课 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7:15:37
佛 学 常 识 课 本

李炳南老居士著述

小序一

  「佛法」是什么?他原是一种「觉悟学」。吾人处在宇宙间,万事万理,好象都带着神秘。你看着是黑,结果他却是白;你看着是圆,结果他却是方。差不多总给你猜的相反,所以人就感觉着苦闷了。

  佛法就是对于宇宙人生,万事万理的一个解答者。因他有这等的重要性,所以人人都应当去研究。不过宇宙人生,一切事理,千头万绪,颇为复杂,佛法也就显得玄妙了。

  有一般人,尝责备佛法,立论太高,陈义太深,极不通俗化,所以不易普及。且不要错怪!这并不是佛法本身问题,其实是宇宙森罗万象,本不简单。佛法要解答这许多问题,自然就显得高深了。

  但是,佛法虽然头绪复杂,义理高深;假能寻一条线索,提几条大纲,作一个初步的介绍,先使学者得到一个轮廓,或可就引起探讨的兴趣,这是编这本书的意义。古人说:「登高自卑,行远自迩。」大家要想深入佛海,这本书也未尝不可作个津梁。

  这本书的编辑,就是本着上面说的意义。材料取纲要,组织取条贯;并且词采语体,篇采简短。举纲要,有条贯,就可得一个轮廓;语体便是通俗化;篇短免去用脑厌烦。用他教课或是自修,似乎都还适用。这本书虽然才三十六课,也等于广大的佛法,缩了一个小影。说是见了一斑固可以,说是见了全貌也可以。

中华民国(四十二年)岁次癸巳冬至日编者识

小序二

  佛经三藏,浩如烟海,求学的人,差不多都存着望洋兴叹的感想。况且「佛事门中,不舍一法」,所有宇宙万象,自是应有尽有。这样说来,不但数量繁多,内容也就很复杂了。一般学人,莫说三藏精通,就是在具体上,能有大概的正确认识,这人的佛学,也就算是善知识。

  话虽这样说,但是发大心求深造的人,还是很多。我的看法,经典繁多,只要时间允许,费上四五年的功夫,耐烦读下去,便可圆满;内容复杂,只要世间学术博洽的,也能融会贯通,得到解决。

  除此以外,却有很大的两块拦路石,每每为他阻碍前进,这确成了严重问题。一是「真如实相」难明难悟,一是「术语名数」难记难解。说到欲明真如实相,那就得靠着多听多问、思维体验,等等条件帮助开悟;因无迹象可寻,困难感觉大。若求了解术语名数,只要分类摘出,加以说明,一看一听,便能明白,了解以后,记忆也就容易了;因有迹象可寻,困难感觉小。

  这本书的编辑,术语名数成分比较多;因一大藏经教,处处离不开术语名数。初步佛学,术语名数似乎就是根基,也就是通常知识;如果术语名数记忆不忘,了解清楚,真如实相明悟,也就快接近了。

  更应知真如实相是大道,术语名数是学问。从根本上讲,学佛贵乎明道,其次才是学问。但是大家读了这本书,当然可称是有学问,不过还希望进一步,再求明大道!

中华民国丁酉(四十六年)年十月编者谨志佛 学 常 识 课 本

李炳南老居士著述

小序一

  「佛法」是什么?他原是一种「觉悟学」。吾人处在宇宙间,万事万理,好象都带着神秘。你看着是黑,结果他却是白;你看着是圆,结果他却是方。差不多总给你猜的相反,所以人就感觉着苦闷了。

  佛法就是对于宇宙人生,万事万理的一个解答者。因他有这等的重要性,所以人人都应当去研究。不过宇宙人生,一切事理,千头万绪,颇为复杂,佛法也就显得玄妙了。

  有一般人,尝责备佛法,立论太高,陈义太深,极不通俗化,所以不易普及。且不要错怪!这并不是佛法本身问题,其实是宇宙森罗万象,本不简单。佛法要解答这许多问题,自然就显得高深了。

  但是,佛法虽然头绪复杂,义理高深;假能寻一条线索,提几条大纲,作一个初步的介绍,先使学者得到一个轮廓,或可就引起探讨的兴趣,这是编这本书的意义。古人说:「登高自卑,行远自迩。」大家要想深入佛海,这本书也未尝不可作个津梁。

  这本书的编辑,就是本着上面说的意义。材料取纲要,组织取条贯;并且词采语体,篇采简短。举纲要,有条贯,就可得一个轮廓;语体便是通俗化;篇短免去用脑厌烦。用他教课或是自修,似乎都还适用。这本书虽然才三十六课,也等于广大的佛法,缩了一个小影。说是见了一斑固可以,说是见了全貌也可以。

中华民国(四十二年)岁次癸巳冬至日编者识

小序二

  佛经三藏,浩如烟海,求学的人,差不多都存着望洋兴叹的感想。况且「佛事门中,不舍一法」,所有宇宙万象,自是应有尽有。这样说来,不但数量繁多,内容也就很复杂了。一般学人,莫说三藏精通,就是在具体上,能有大概的正确认识,这人的佛学,也就算是善知识。

  话虽这样说,但是发大心求深造的人,还是很多。我的看法,经典繁多,只要时间允许,费上四五年的功夫,耐烦读下去,便可圆满;内容复杂,只要世间学术博洽的,也能融会贯通,得到解决。

  除此以外,却有很大的两块拦路石,每每为他阻碍前进,这确成了严重问题。一是「真如实相」难明难悟,一是「术语名数」难记难解。说到欲明真如实相,那就得靠着多听多问、思维体验,等等条件帮助开悟;因无迹象可寻,困难感觉大。若求了解术语名数,只要分类摘出,加以说明,一看一听,便能明白,了解以后,记忆也就容易了;因有迹象可寻,困难感觉小。

  这本书的编辑,术语名数成分比较多;因一大藏经教,处处离不开术语名数。初步佛学,术语名数似乎就是根基,也就是通常知识;如果术语名数记忆不忘,了解清楚,真如实相明悟,也就快接近了。

  更应知真如实相是大道,术语名数是学问。从根本上讲,学佛贵乎明道,其次才是学问。但是大家读了这本书,当然可称是有学问,不过还希望进一步,再求明大道!

中华民国丁酉(四十六年)年十月编者谨志
第一课 总体

  「佛」是印语「佛陀」的简称,在中国文字是「觉」的意思。此觉与普通说的觉不同,因常人的觉多是错觉;此觉乃是对一切事理,能真正证明的实智。任何人能证得实智,就是佛。

  「法」是种种事物及道理的总名;在这里讲是专指佛的教法,就是教内一切经典。因为经中说的就是种种事物及道理,所以称之曰法。

  「僧」是印语「僧伽」的简称,译成中文是「众」的意思。三人以上曰众。僧字也是比丘三、四人以上的名辞。但是今日相沿,比丘一人就称他是僧,这也未尝不可。例如古时兵制,万二千五百人为军,若指其中一人叫他军人,亦讲得通。

  「佛」是来救度众生的,「法」是佛度众生的工具,「僧」是佛的传教度众代表人。
第二课 教义

  佛家的教义,以「慈、悲、平等」三事为根本;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三事为行持。前三事是体,后三事是用。

  给与众生一切安乐,是名曰「慈」。救拔众生一切忧苦,是名曰「悲」。但是与乐拔苦的目标,是不分哪一类的有情,也不分别亲故怨雠,这样的存心,名曰「平等」。必须有平等心,慈悲方能作到圆满!

  怎样是「诸恶莫作」?就是事无大小,只要有害众生,便避兔不作。

  怎样是「众善奉行」?就是事无大小,只要有利众生,便努力去作。

  怎样是「自净其意」?因众生的心意是染污的,不断虚妄分别是非人我,所以自害害他;若能修到不起妄念分别,染污的心就转成清净的心,断恶生善才能圆满!
理论指导实践~
佛学也是如此~
知,而擅用~才是根本~
红豆妹妹说的是!
第三课 教主略史

  教主名释迦牟尼,是中印度迦毗罗国净饭王的太子,母是摩耶夫人,国城在恒河支流罗泊提河岸。太子俗名悉达多,生时距今二千五百余年,旧说二千九百余年。

  印度阶级很严,分为四等:一、婆罗门主持宗教,二、剎帝利为王族掌理政治,三、吠舍为商贾,四、首陀罗为农人奴隶。太子即是剎帝利种,娶夫人名耶输陀,生子名罗侯罗。

  太子少年游览田野,见农夫劳苦,更见耕地出虫,鸟来啄食,因此察知动物界生活,多是害他存自,很觉痛心。又因出游见到老者、病者、死者,觉到人生,空、苦、无常,遂决意寻求解脱。

  太子到了十九岁,决心舍去富贵出了家,在雪山苦行六年,坐菩提树下证了佛果,说法度众四十九年,后在拘尸城外娑罗双树下涅槃。
第四课 三藏结集

  佛灭度以后,诸弟子恐怕佛说的法日久失传,又怕有人搀入异见邪说,所以有结集的组织。

  结集的法,是多数的比丘组织一会,推一人升座,众人发问,使其答复,再问会众证明不错,就记载出来,定为佛典。但是结集并非一次,各经说法所以不同。大概的情形,可分三说:一是王舍城外七叶窟,五百阿罗汉结集,阿难诵经,优波离诵律,富楼那诵论,大迦叶为上首,名「界内上座部」;未及入窟的,尚有多人,也组织结集,婆师婆为上首,名「界外大众部」;这是小乘的结集。文殊、弥勒二菩萨,将阿难在铁围山升座,说出菩萨、声闻、戒律三藏,是大乘的结集。金刚手菩萨、阿难尊者,又记出金、胎两部大经,这是秘密结集。
]]
空洞的佛学对现代人没什么吸引力,我再讲个小典故。

佛祖十大弟子里面有个叫目犍连的,号称“神通第一”,在《佛说盂兰盆经》记载了一个故事,话说目犍连在得了“天眼通”后,能看六道三界轮回,目连看到了自己母亲在地狱里受难,心里非常痛苦,求教于佛祖,佛祖说;你母亲罪孽深重,仅凭你一人之力是无法解脱她的,你可在七月十五自恣日是准备贡品,贡奉十方大德僧众,靠众人之力解救你的母亲。

中国是一个重孝的国家,梁武帝时大力推广“盂兰盆会”,后来演变成“盂兰盆节”,也就是“中元节”,主要祭祀先祖,和清明节差不多。(我家那边好像中元节要上坟,清明倒不用,和南方风俗不同哈)


PS:佛陀分张徒众,四处传播佛学,由于当时没有文字记录,佛经全凭口耳相传,难免会有讹误,于是定下了每年七月十五大家都聚集一次,相互验证彼此记下的佛经是否有误,这一天就是自恣日。佛陀给目犍连的建议就是让他在自恣日的时候出钱、出物招待四方归来的僧众:D 。自恣日时大家也会交流传佛经验,有利于加强教团的团结,佛教是非常重视教团团结的,破坏教团团结和杀父、轼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一起被认为是五逆重罪,是要被打入阿鼻地狱的:o     

和尚这个词就是取“和合为尚”之意。:D
大师果然不是白叫的。
第五课 七众弟子

  众生皆可学佛,不分在家出家,学佛一律平等,因为戒相少示差别。出家的男女众有五类:一、比丘,男子受过二百五十大戒的。二、比丘尼,女子受过五百大戒的。三、式叉摩那尼,是沙弥尼欲受五百大戒以前,先学六法的,比喻学校预科的制度。四、沙弥,男受过十小戒的。五、沙弥尼,女受过十小戒的。

  在家的男女众二类:一、优婆塞;二、优婆夷。即男女受过五戒的;但虽未受五戒,曾受三皈依的,亦是佛弟子。

  「比丘」的意义有三,为「乞士、破恶、怖魔」。「沙弥」是「息恶行慈」的意思。「式叉摩那」是「学法」的意思。「优婆塞、夷」是「亲近、奉事三宝」的意思。
第六课 世界

  「世」是去来今,「界」是方位,这是竖说时间,横说空间,也就是说天地的意思,更表明天地原是迁流变化无常的。世界先以须弥山为中心,最下层是空轮,层层向上是风水金等四轮体,金是指含金质的固体地形。

  从地面向上,至须弥山之半,是第一层天。至山顶为二层天,再往上有四层天,因这六层天,都有男女饮食之欲,所以称是「欲界天」。再向上有十八层天,分为四禅,只有庄严形色,所以名为「色界天」。再向上还有四层天,不着形色之相,所以名为「无色界天」。

  须弥山四方有四个大星球,有八个中星球,有数万小星球,前人称名曰「洲」,外围层层有七山八海,更有铁围山为外廓。
无色界天有多少层好像不同宗派的说法并不一致,我知道最高一层是非想非非想天,就是成语想入非非的来源,在非想非非想天里不但无形无色,连心识都不存在了,是一种绝对寂静的状态,佛祖当年就被困在非想非非想天很长时间,想入非非以为已经成佛,以至于差点功亏一篑,最后终于才跳出三界外,摆脱六道轮回,顿悟成佛。
第七课 世界数量

  合计须弥、铁围两山环抱的大小星球,及七山八海,下自空轮向上,一直到色界的初禅天为止,这名「一个世界」。以这样一个世界的横竖范围为标准,集合一千个世界,上至色界二禅天为止,名「小千世界」。再以小千世界的范围为标准,集合一千个小千世界,上至色界三禅天为止,名「中千世界」。再以中千世界的范围为标准,集合一千个中千世界,上至四禅天为止,名「大千世界」。因此数中有小千、中千、大千的分别,所以有三千大千之名。

  这样的三千大千世界,非止一个,是无量无边说不穷尽。这无量无边大千里的六道众生,也是说不穷尽。但是世界是不断「成、住、坏、空」的迁流,众生也不断「生、住、异、灭」的演变。
]]
第八课 界分内外

  三界本来无常,在内的众生又被一切烦恼缠缚,不得自由,不断生死,所以称三界为「火宅」,称众生为「凡夫」。

  凡夫共分六类:一、天,二、人,三、阿修罗,此三强称曰「善道」,因着虽处火宅,尚享有小安乐;四、畜生,五、饿鬼,六、地狱,此三直称曰「恶道」,只是受苦罢了。

  总起来看,众生烦恼未尽,生死不断。被业力牵引,此道死,彼道生,往来奔驰,似车轮般旋转不息。偶生善道,虽享小乐,也是暂时不究竟的。

  若能除尽烦恼,就能脱离六道,超出三界,断了生死,不生不灭,这样名曰「界外圣人」。共分四类:证小乘果的是声闻、缘觉,证大乘果的是菩萨、佛。
第九课 大小乘

  「乘」是运载的意思,如船车等,坐在上面,就能载到目的地。佛法称乘,原是比喻,是说希求的道果,依着佛法就可达到。

  菩萨上求下化,圆成佛果为究竟。这果是具足三德:

  一、圆一切种智,名曰「般若」。

  二、出三障,具一切功德,名曰「法身」。

  三、灭尽一切苦,脱离了分段、变易两种生死,名曰「解脱」。这样广大成就,普遍度众,所以称是「大乘」。

  声闻、缘觉证到阿罗汉果,便为满足,只不过脱了分段生死,得了一半解脱。其余的般若、法身,尚未思证,对于度众,还未发心,这样成果,比佛狭隘,所以称是「小乘」。
第十课 五乘说法

  凡夫有善道两种成就,圣人有界外三种成就,合起来看,共分五类,皆称证果;不过有「究竟」、「不究竟」的分别,所以统叫作「乘」。

  只守五戒不失人身,能行十善可得天身,这是不究竟的「凡果」。明四谛证声闻果,观十二因缘证缘觉果,这比凡果得称究竟。修六度固然是菩萨,必由这个阶段才能证得佛果,这是最究竟的「圣果」。

  为什么还说不究竟的法,这是为众生根器不同,不得已的方便。

  一、利根的听到圣果教义,固能开悟,钝根的就不了解,只好为说方便,免他再堕三途。

  二、有的听了能解,却没勇气承当,也只得先说方便,引他前进。

  三、圣果义既不了解,或是不肯承当,这等众生自是很多的,若不别开方便,那就把众生为善的路塞绝了。

  这五乘有一比喻:人乘比幼儿园,天乘比小学,声闻乘比初中,缘觉乘比高中,菩萨乘比大学。这是够什么程度,方能入什么学校,佛法更是要观察根器而说,不然就不契机了。
第十一课 因缘果

  「万法因缘生」,这是说一切事的发生,先必有因,再遇见缘,他就发生结果。

  「因」是事的本原,「缘」是一种助力,「果」是后来的结局。由因得果,全是缘的力量,这是值得注意的。

  缘有四种:一、亲因缘,二、无间缘,三、所缘缘,四、增上缘。兹举一喻:「因」比一粒种子;「亲因缘」比种子本身的生机;「无间缘」比使种子的生机不断;「所缘缘」比这粒种子的希望;「增上缘」比风日水雨等;「果」比这粒种子生成结的果实。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与果是不会错的。这就是说作善定得善果,作恶定得恶果;因果定律,最合科学。不种善因,专去信命运,或是祷天求神,希望得福,皆是枉然。
我这颗种子能得什么果呢?  貌似我还没有想过去广种福田
工作郁闷~
进来清心净神~
我们都在红尘中行走,有着自己的负累和俗气,虽然这身躯被万物被缘法暂时奴役着,只要心似莲花,唯苦近佛,次第而开,我们的灵魂深处便有了佛的烙印...
原帖由 lqvod 于 2006-11-17 01:27 发表
我这颗种子能得什么果呢?  

终成佛果。
]]
第十二课 因果通三世

  因结成果,是有时间性的,分为「现果、来果、后果」。当生成熟的称「现果」;再生成熟的称「来果」;多生成熟的称「后果」。

  这是什么道理?一是因的迟早力量。譬如一粒瓜种与一粒桃核,同时种在地里,瓜种是当年生成,可以结瓜的;桃核生出,须经三、四年才能结桃。二是缘的强弱力量。四种助缘,次第推进,自然成熟的就早些;或是几种缘不充足,譬如土壤不良,以及风日雨水短了成分,自然成熟的就迟些。

  因果定律,尚有应当知的两个要点:一是因果永不消灭,遇缘便起现行。要想不受恶报,必须断尽烦恼,证得界外圣果,方能免除。二是善恶不相抵销,分受其报。但是多增善缘,可使恶报由重转轻;勤杜恶缘,能使善果疾速成就。
第十三课 本性

  真性是众生本有具足的万德万能,所以叫做「本性」。但是从无始以来,染了虚妄,盖住本体,具足的德能,就不能显现了。

  虚妄名曰「无明」,这是比喻。性如镜子,本来光明,染了尘垢,就掩蔽了光。尘垢就是镜子的无明,虚妄就是真性的无明。

  为什么真性无始就有虚妄?这还得另举一喻:金是从矿里出的,却是无始就与尘沙混杂;真性染虚妄,也是这个道理。

  镜子去一分尘垢,放一分光明;去十分尘垢,放十分光明。真性去一分虚妄,显一分德能;去十分虚妄,显十分德能。可知为善为恶,是真性染净的关系;超升堕落,也是真性染净的关系。

  矿金经过熔炼,汰去尘沙,以后自不再为尘沙混杂;真性经过修持,断绝虚妄,以后自不再被虚妄染污。
第十四课 烦恼

  本性光明名「觉」,无明盖住名「迷」。无明愈盖愈厚,本性愈迷愈深,这样就失了自在,称作「烦恼」。其实无明与烦恼不是二事,无明是说因,烦恼是说果。

  烦恼有「根本」与「随起」的分别。若按《百法明门论》来说,根本烦恼,共有六种,这是应该先知道的。

  一名「贪」,就是贪爱五欲六尘,不肯暂舍。

  二名「瞋」,就是有不如意的事,便发怒气,或是憎恶。

  三名「痴」,就是昏昏迷迷,不明事理。

  四名「慢」,就是自高自大,轻慢他人。

  五名「疑」,就是对于实事实理,犹豫不定,似信非信。

  六名「邪见」,就是颠倒邪正,谤无因果。

  因为这些烦恼,迷住本性,以后起心动念,皆是烦恼来用事,自然多造作恶业,长受苦的果报。
楼主称:“怎样是「诸恶莫作」?就是事无大小,只要有害众生,便避兔不作。怎样是「众善奉行」?就是事无大小,只要有利众生,便努力去作。”
是否可理解为不做有害众生之事、尽做有利众生之事,即为善呢?
但是众生之中,亦有善人恶人,我做了有利恶人之事,便是行了有害善人之举,做了有利善人之举,又妨了恶人之事,那么在这两难之间,我如何行善?
原帖由 讨虏校尉 于 2006-11-19 23:51 发表
楼主称:“怎样是「诸恶莫作」?就是事无大小,只要有害众生,便避兔不作。怎样是「众善奉行」?就是事无大小,只要有利众生,便努力去作。”
是否可理解为不做有害众生之事、尽做有利众生之事,即为善呢?
但 ...

诚之者,人之道也!人道之诚亦是一种人性之善。
通诚者,是非亦分明,诚身有道可循,这个道就是要做到善。同时还要具备知、仁、勇三种品行,可见,诚身的内涵就是一个善字,就是一个如何明善、如何行善的问题。
原帖由 有?无? 于 2006-11-17 21:33 发表





烦恼即菩提。

在弘一法师《晚晴集》中,有这么两句话:

知苦,厌苦,求离苦。

原无我人,为谁贪瞋?


失败乃成功之母!异曲同工~:)
第十五课 菩提

  无明盖住本性,是由觉入迷,名「起烦恼」,从此就入了生死苦海。本性要求解脱,是由迷转觉,名「发菩提」,仗此能达到涅槃乐岸。

  了知烦恼是性的贼,必借菩提来充门卫。但是防贼不是偶尔的事,总要随时加以警觉,稍一疏忽,贼就会冲进来。菩提也须时刻发心,若稍懈怠,烦恼就来缠缚本性。

  烦恼是本性从来的冤家,菩提是本性原有的能力,却是地位相反,互不兼容,各有各的相当力量,双方交争的胜败,全在发展力和相续力。菩提若不住的发展相续,自然能断除烦恼;烦恼若不住的发展相续,也会挫毁菩提。
原帖由 讨虏校尉 于 2006-11-19 23:51 发表
但是众生之中,亦有善人恶人,我做了有利恶人之事,便是行了有害善人之举,做了有利善人之举,又妨了恶人之事,那么在这两难之间,我如何行善?

利是从性德上讲。成就他人的恶事,就是助长他的恶念,有损其性德,是为不利。
越是浅显的道理越难做到~
尤其难在持之以恒~
第十六课 涅槃

  「涅槃」译为圆寂。「圆」是一切德能圆满;「寂」是不生不灭,万缘寂静。

  本性原自清净,这名「本觉」;染了无明,变成「不觉」。发菩提心,称作「始觉」;证得涅槃,是「究竟觉」。

  证涅槃后,即得「常、乐、我、净」四种净德。脱了出胎、入胎轮回生死,才是真的常存;既不生死又具德能,才是真的安乐;离开四大和合假相,获到佛性自在法身,才是真的我体;从后不受欲尘,及一切烦恼的染污,才是真的清净。

  得到真我真乐,这就是「圆满」;得到真常真净,这就是「寂静」。
第十七课 漏无漏法

  「漏」是向外泄漏的意思。这漏是说的烦恼,不过取一比喻。假如一个水瓶,若有孔洞,那水是要向外漏的。

  漏有四种解释:

  一、由眼、耳等六根不断攀缘欲尘,引的生起烦恼,向外泄漏。

  二、烦恼比瓶破处,心比注水,只有烦恼,就有漏心。

  三、因起烦恼,正道就会漏失。

  四、因有烦恼,就能漏落生死。

  世间诸法,未知烦恼为害,不思断除,不问事是善恶,总是有漏的。出世法,就是专断烦恼,证取涅槃,所以名为无漏的。
第十八课 五眼

  眼比镜子,能照事物,不但能见,并且能察。有形的物体,见须用眼,这名曰看。无形的事理,观察须用智能,这也名看。既统曰看,不问见与观察,就不妨说是眼的能力。

  五眼是「肉、天、慧、法、佛」等。

  「肉眼」就是只见有形色的,肉体眼睛,遇暗遇阻,就不能见了。

  「天眼」不问远近昼夜,都能见到,是无阻碍的。

  「慧眼」能看破假相,识得真空之理,不致误假当真,着迷颠倒。

  「法眼」是世出世间一切法门,都已彻了。

  「佛眼」是兼有前四种眼,能以圆融。
原帖由 有?无? 于 2006-11-20 23:29 发表

利是从性德上讲。成就他人的恶事,就是助长他的恶念,有损其性德,是为不利。

是否做到从性德上讲的利就是行善?
第十九课 六神通

  「神」是神奇不测,「通」是通达无碍。有了这样的能力,那就得到自在了。

  一、「神足通」,是自身变化随意,远近飞行自在。

  二、「天眼通」,是远近昼夜都可看到。

  三、「天耳通」,是远近声响都能听到。

  四、「他心通」,他人心里的念头,都能尽知。

  五、「夙命通」,自己及他人若干前生的状况,能以晓了。

  六、「漏尽通」,就是断尽烦恼,得了解脱。

  得到神通,大略可分二种原因:

  一是「报得通」,就是依靠报身自然感得来的,如诸天有前五通,鬼神也有小通等类。

  二是「修得通」,如阿罗汉证得六通,外道仙人修得前五通等类。

  但是神通也有究竟、不究竟的分别,只有前五通,是不究竟的,若得漏尽通,才是究竟。
原帖由 讨虏校尉 于 2006-11-25 00:33 发表

是否做到从性德上讲的利就是行善?

可以这么说,凡是帮助自己和别人破迷开悟的都是善。
第二十课 三皈依

  「皈」是归顺投托,「依」是依靠仗赖。众生在娑婆世界备受诸苦,生死海里头出头没,这样的环境中,一切不得自由,不得解脱,是必归顺一种圣教,依靠着寻一个出路。

  这必须仔细审察,真能解决诸苦及生死的圣教,才可皈依;免得走错了路,反而苦上加苦,越坠越深。

  「佛」是天中天、圣中圣,万德万能的。「法」是经典,一切谛理说的无余无欠。「僧」指出家受具足戒的比丘,是依照教义自修化他的实行者。这名「三宝一体」,是应当皈依的。

  「皈依」就是以三宝为师,要依着三宝指示的教法去作,求到一个光明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