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版历史教科书淡化“毛泽东、长征、殖民侵略、革命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9:45:58
淡化“毛泽东、长征、殖民侵略、革命、战争”,盖茨取代毛泽东;大幅削减古代史内容,用所谓当代文明史取代中国史;营造所谓“和谐史”,革命、战争、苦难内容被大幅删减,南京大屠杀内容只在初中部分简单提及;高中部分完全抛弃传统中国、世界编年记史的方式,改用一部笼统的“人类文明史” 代替……
于今年9月正式启用的上海新版历史教科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上海新版历史教科书”,找到相关网页约39,200篇。
然而,参与编辑此版历史教科书的人认为这个争论不但迟缓而且没有任何意义;上海市教委则以课改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一切未有定论为由,对此事采取不予回应的做法。
上海方面一律回绝采访
9月18日上午,记者致电上海市教委。两个小时后,工作人员回复记者电话:目前,上海的二期课程改革还处于试验阶段;试验可能出现一些问题,也必须等试验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可能有阶段性的结论;现在时机未到,不能对课改试验做任何回应;市教委在近期内不会接受任何媒体关于历史教科书的采访。
就在当天下午,记者就新版历史教科书的有关争议,试图联系主管此版教科书编写工作的市教委教研室历史教研员於以传。
於非常客气地拒绝了记者的采访,并告知,“凡是参与编写新版教材的人,凡是与新版教科书相关的人都不能擅自接受采访。”记者不解地追问,哪怕是这些教材什么时候开始编写也不能说吗?於提醒记者,这已经是在采访他了,但他不能对此说一个字。
9月17日,记者致电本版历史教科书的主编之一、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周春生,他就颇为无奈地告诉记者,就是因为某些境外媒体断章取义的报道,上海市教委决定相关人员不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哪怕是全面客观的报道也不行。记者要采访他其他内容没有关系,教科书只字不能提。
上海新版历史教科书四大争议
新华网等几个大型的门户网站都开辟专题,从教材的内容呈现、编写的指导思想、实际运用可能出现的问题、与通常教科书的比较等多个角度对上海新版历史教科书进行争论。
某网站所作的调查,不到五天,参与人数就达24000多。调查结果显示,不支持上海新版历史教科书淡化“毛泽东、长征、殖民侵略、革命、战争”的做法的比例占到8成多。
争议一:内容删减体现创新精神
反对者:高中生不知中国近代屈辱史
赞同者:强调殖民史不宜造就人才
新版教科书,初中的中国史和世界史被从三年压缩到了两年,而高中仅有的一年历史课如今只集中于文化、思想、文明。高中部分甚至让人怀疑这是不是一本历史书,王朝更替、国家兴亡,革命与战争,殖民与反殖民等传统的历史编纂内容全部都没有,通常的编年的历史时代也不见,代之以“大河文明”、“海洋文明”、“草原文明”等泛泛而谈的内容。
反对者认为,上完这套教材,你基本上不知道各个西方国家的盛衰,你也不会知道中国近代的屈辱,你也看不到十月革命,法国革命,也不会知道拿破仑、希特勒、斯大林、毛泽东的具体事迹。
持赞同意见的香港大学教育学副教授白杰瑞认为,中国大陆的教育当局寻求各种途径使学校课程跟上时代。他说:“这强调了创新思想和使学生适应全球化。过多强调殖民时代民族苦难的历史,是否能造就今天的上海所需要的高级人才?”
有网友认为,中国多数农民起义起因相似,书写历史不需要毫无进展的重复再重复赘余再赘余。还有网友则从上海历史教科书的修改中,看到了中国教育改革的决心,看到了中国教育发展的希望,他认为我们必须从过去历史的泥淖中挣脱出来,除去历史意识形态渗透的毒素。
争议二:文明史取代编年史
反对者:这是消灭历史
赞同者:走出只关注领袖的历史
据2004年11月上海市教委印发的《<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试行稿)>说明》:初、高中的课程内容都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文明史为线索、框架而编制的。初中阶段学习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高中则以“人”、“生产力”、“交往”等影响文明进程的要素为内核架构主题,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生活等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与成果的各个重要层面,以点带面,凸现文明特征。
反对者网友“陶短房”认为,这就是在消灭历史。一套没有历史年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事迹的“历史教科书”,到底想给青少年传播怎样的历史观?
历史是前人用血泪凝成的经验教训,是后世正反两方面最生动的借鉴。宋代司马光卷入党争,屡经沉浮,但不论哪派得势,却都不曾对其《资治通鉴》动过一指头,因为他们都懂得,从历史中可以“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赞同者认为,对于一个初高中生来说,不知道汉武帝跟不知道路德维希二世没什么区别都不重要。只要通过六年的历史学习,他能了解到自己所归属的中国文明的魅力,能做个地道的中国人,走出国门不至于被淹没同化在复杂的种族人群中是教育的成功。
争议三:全球史观完胜民族史观
反对者:培养爱国主义最重要
赞同者:这才是历史的完整形态
高中教科书不分中国史和世界史,只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出发阐述历史。侧重介绍宏观的历史框架,比如法系、民族国家、瘟疫、种族与人口等等。
反对者说,这种所谓宏观的全球史观,和其他国家形成鲜明地对比:目前,世界各国不论历史悠久还是短暂,政治制度和国体如何,对于中学历史教科书该如何编写,该承载怎样的教育功能,看法却惊人的一致,几乎都把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培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赞同者则认为历史本是互相关联着的。全球史观更倾向于一种人类学的宏观角度,抹去后代人为设定的国别与编年,将历史以最原始最统一最完整的形态展现出来。历史教育的重点并不是在于记住多少事件发生的时间,而是培养学生思考历史的方法和能力。
争议四:时代元素代替经典历史内容
反对者:这还叫历史书?
赞同者:以新世纪的名义
新版教科书增加了文化和科技等新课题,经济成长、发明创造、对外贸易、政局安定、全球化和社会和谐出现在教材里;摩根、盖茨、纽约股票交易市场、美国太空船、日本子弹列车等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事物也都出现在新版教材的显著位置。
周春生曾说,编写新版高中教材的目的也在于将历史从只注重领袖和战争的传统中解救出来,并使人民和社会成为中心主题。
一名高中教师在网上讽刺说:“你想要学生记住古代服饰的设计,还是秦国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都被一些解说旧风俗和服饰的篇幅取代,历史课已经失去了它应有的重点。这到底是历史书还是百科全书。
历史是由人民创造推动并没错,人民说来好听,这是个笼统、模糊的概念呀。历史上的人、事都没有,这还叫历史书?
赞同者认为,在不同的社会年代,人类对事物认知也应该允许有其侧重点。今天的孩子需要去根据他们生存的世界来了解他们需要的知识。全球化经济,地球村共存、和谐社会、和谐人生应该成为当今社会的主题,因此经济改革需要教育的改革来适应。以新世纪的名义,教育要面向未来的需要,教科书内容应该与时俱进。
教科书内容有所取舍在所难免(争论源自《纽约时报》)
9月7日以来,不少网站纷纷转贴一个来自美国《侨报》的社论:历史教科书的写法。社评矛头直指上海版历史教科书:再多的盖茨和子弹头等贴近现实的内容,也代替不了毛泽东的意义。这样的历史教育是否成功,又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现状,瞻望中国的未来呢?
“盖茨代替毛泽东”的说法就来自于《纽约时报》记者约瑟夫·凯恩(Joseph Kahn)9月1日的一篇报道《毛在哪里,中国修改历史教科书》(Where's Mao? Chinese Revise History Books)。这篇报道同时也被《国际先驱论坛报》转载。周春生那些被网民批判的历史观点就来自这篇报道。后来,这篇报道被国内的《青年参考》摘编转载,主要内容被国人广知。
课改方案要求内容取舍
司达(化名)是上海市某区的一名普通历史教师。对于网络上对上海新版教科书的描述,司达说,“这些说法其实很外行。”历史已不是高考必考科目,受重视程度不如以前。高中教材要在一年内讲完中国史和世界史,编纂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取舍。
作为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90届的毕业生,司达的班主任、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苏智良就是这套新版教科书的主编;负责人於以传是他同班同学。
依据自己这么多年和他们的交往和了解,司达告诉记者,苏智良很不屑于和任何人争论这套新版的历史教科书,这种争论在苏看来是毫无意义的,他只是按照课程改革的方案编写教材。这个方案也凝结了很多学者多年研究的心血,他不需要和人去辩论什么,对于中学生,教给他们有用的知识就好。
国内媒体跟风不理性
9月17日,周春生在和记者不到5分钟的通话中,表现出对《纽约时报》报道的不满:“《纽约时报》对我的话进行了断章取义,以后我不会就教科书接受任何媒体采访。”
司达说,上海市今秋正式在全市高中起始年级全面推广新教材,是上海市按照早在1998年就开始的第二期课程改革方案,依早已制定好的计划进行的常规步骤。
“我可以说,90%在教育一线的老师们都是很支持这次课改的。”司达很肯定地告诉记者,他所认识的多数历史老师,认为国内媒体跟风境外媒体报道此事,失去了自己客观、理性的判断。 :@



来源     青年周末淡化“毛泽东、长征、殖民侵略、革命、战争”,盖茨取代毛泽东;大幅削减古代史内容,用所谓当代文明史取代中国史;营造所谓“和谐史”,革命、战争、苦难内容被大幅删减,南京大屠杀内容只在初中部分简单提及;高中部分完全抛弃传统中国、世界编年记史的方式,改用一部笼统的“人类文明史” 代替……
于今年9月正式启用的上海新版历史教科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上海新版历史教科书”,找到相关网页约39,200篇。
然而,参与编辑此版历史教科书的人认为这个争论不但迟缓而且没有任何意义;上海市教委则以课改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一切未有定论为由,对此事采取不予回应的做法。
上海方面一律回绝采访
9月18日上午,记者致电上海市教委。两个小时后,工作人员回复记者电话:目前,上海的二期课程改革还处于试验阶段;试验可能出现一些问题,也必须等试验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可能有阶段性的结论;现在时机未到,不能对课改试验做任何回应;市教委在近期内不会接受任何媒体关于历史教科书的采访。
就在当天下午,记者就新版历史教科书的有关争议,试图联系主管此版教科书编写工作的市教委教研室历史教研员於以传。
於非常客气地拒绝了记者的采访,并告知,“凡是参与编写新版教材的人,凡是与新版教科书相关的人都不能擅自接受采访。”记者不解地追问,哪怕是这些教材什么时候开始编写也不能说吗?於提醒记者,这已经是在采访他了,但他不能对此说一个字。
9月17日,记者致电本版历史教科书的主编之一、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周春生,他就颇为无奈地告诉记者,就是因为某些境外媒体断章取义的报道,上海市教委决定相关人员不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哪怕是全面客观的报道也不行。记者要采访他其他内容没有关系,教科书只字不能提。
上海新版历史教科书四大争议
新华网等几个大型的门户网站都开辟专题,从教材的内容呈现、编写的指导思想、实际运用可能出现的问题、与通常教科书的比较等多个角度对上海新版历史教科书进行争论。
某网站所作的调查,不到五天,参与人数就达24000多。调查结果显示,不支持上海新版历史教科书淡化“毛泽东、长征、殖民侵略、革命、战争”的做法的比例占到8成多。
争议一:内容删减体现创新精神
反对者:高中生不知中国近代屈辱史
赞同者:强调殖民史不宜造就人才
新版教科书,初中的中国史和世界史被从三年压缩到了两年,而高中仅有的一年历史课如今只集中于文化、思想、文明。高中部分甚至让人怀疑这是不是一本历史书,王朝更替、国家兴亡,革命与战争,殖民与反殖民等传统的历史编纂内容全部都没有,通常的编年的历史时代也不见,代之以“大河文明”、“海洋文明”、“草原文明”等泛泛而谈的内容。
反对者认为,上完这套教材,你基本上不知道各个西方国家的盛衰,你也不会知道中国近代的屈辱,你也看不到十月革命,法国革命,也不会知道拿破仑、希特勒、斯大林、毛泽东的具体事迹。
持赞同意见的香港大学教育学副教授白杰瑞认为,中国大陆的教育当局寻求各种途径使学校课程跟上时代。他说:“这强调了创新思想和使学生适应全球化。过多强调殖民时代民族苦难的历史,是否能造就今天的上海所需要的高级人才?”
有网友认为,中国多数农民起义起因相似,书写历史不需要毫无进展的重复再重复赘余再赘余。还有网友则从上海历史教科书的修改中,看到了中国教育改革的决心,看到了中国教育发展的希望,他认为我们必须从过去历史的泥淖中挣脱出来,除去历史意识形态渗透的毒素。
争议二:文明史取代编年史
反对者:这是消灭历史
赞同者:走出只关注领袖的历史
据2004年11月上海市教委印发的《<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试行稿)>说明》:初、高中的课程内容都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文明史为线索、框架而编制的。初中阶段学习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高中则以“人”、“生产力”、“交往”等影响文明进程的要素为内核架构主题,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生活等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与成果的各个重要层面,以点带面,凸现文明特征。
反对者网友“陶短房”认为,这就是在消灭历史。一套没有历史年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事迹的“历史教科书”,到底想给青少年传播怎样的历史观?
历史是前人用血泪凝成的经验教训,是后世正反两方面最生动的借鉴。宋代司马光卷入党争,屡经沉浮,但不论哪派得势,却都不曾对其《资治通鉴》动过一指头,因为他们都懂得,从历史中可以“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赞同者认为,对于一个初高中生来说,不知道汉武帝跟不知道路德维希二世没什么区别都不重要。只要通过六年的历史学习,他能了解到自己所归属的中国文明的魅力,能做个地道的中国人,走出国门不至于被淹没同化在复杂的种族人群中是教育的成功。
争议三:全球史观完胜民族史观
反对者:培养爱国主义最重要
赞同者:这才是历史的完整形态
高中教科书不分中国史和世界史,只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出发阐述历史。侧重介绍宏观的历史框架,比如法系、民族国家、瘟疫、种族与人口等等。
反对者说,这种所谓宏观的全球史观,和其他国家形成鲜明地对比:目前,世界各国不论历史悠久还是短暂,政治制度和国体如何,对于中学历史教科书该如何编写,该承载怎样的教育功能,看法却惊人的一致,几乎都把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培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赞同者则认为历史本是互相关联着的。全球史观更倾向于一种人类学的宏观角度,抹去后代人为设定的国别与编年,将历史以最原始最统一最完整的形态展现出来。历史教育的重点并不是在于记住多少事件发生的时间,而是培养学生思考历史的方法和能力。
争议四:时代元素代替经典历史内容
反对者:这还叫历史书?
赞同者:以新世纪的名义
新版教科书增加了文化和科技等新课题,经济成长、发明创造、对外贸易、政局安定、全球化和社会和谐出现在教材里;摩根、盖茨、纽约股票交易市场、美国太空船、日本子弹列车等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事物也都出现在新版教材的显著位置。
周春生曾说,编写新版高中教材的目的也在于将历史从只注重领袖和战争的传统中解救出来,并使人民和社会成为中心主题。
一名高中教师在网上讽刺说:“你想要学生记住古代服饰的设计,还是秦国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都被一些解说旧风俗和服饰的篇幅取代,历史课已经失去了它应有的重点。这到底是历史书还是百科全书。
历史是由人民创造推动并没错,人民说来好听,这是个笼统、模糊的概念呀。历史上的人、事都没有,这还叫历史书?
赞同者认为,在不同的社会年代,人类对事物认知也应该允许有其侧重点。今天的孩子需要去根据他们生存的世界来了解他们需要的知识。全球化经济,地球村共存、和谐社会、和谐人生应该成为当今社会的主题,因此经济改革需要教育的改革来适应。以新世纪的名义,教育要面向未来的需要,教科书内容应该与时俱进。
教科书内容有所取舍在所难免(争论源自《纽约时报》)
9月7日以来,不少网站纷纷转贴一个来自美国《侨报》的社论:历史教科书的写法。社评矛头直指上海版历史教科书:再多的盖茨和子弹头等贴近现实的内容,也代替不了毛泽东的意义。这样的历史教育是否成功,又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现状,瞻望中国的未来呢?
“盖茨代替毛泽东”的说法就来自于《纽约时报》记者约瑟夫·凯恩(Joseph Kahn)9月1日的一篇报道《毛在哪里,中国修改历史教科书》(Where's Mao? Chinese Revise History Books)。这篇报道同时也被《国际先驱论坛报》转载。周春生那些被网民批判的历史观点就来自这篇报道。后来,这篇报道被国内的《青年参考》摘编转载,主要内容被国人广知。
课改方案要求内容取舍
司达(化名)是上海市某区的一名普通历史教师。对于网络上对上海新版教科书的描述,司达说,“这些说法其实很外行。”历史已不是高考必考科目,受重视程度不如以前。高中教材要在一年内讲完中国史和世界史,编纂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取舍。
作为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90届的毕业生,司达的班主任、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苏智良就是这套新版教科书的主编;负责人於以传是他同班同学。
依据自己这么多年和他们的交往和了解,司达告诉记者,苏智良很不屑于和任何人争论这套新版的历史教科书,这种争论在苏看来是毫无意义的,他只是按照课程改革的方案编写教材。这个方案也凝结了很多学者多年研究的心血,他不需要和人去辩论什么,对于中学生,教给他们有用的知识就好。
国内媒体跟风不理性
9月17日,周春生在和记者不到5分钟的通话中,表现出对《纽约时报》报道的不满:“《纽约时报》对我的话进行了断章取义,以后我不会就教科书接受任何媒体采访。”
司达说,上海市今秋正式在全市高中起始年级全面推广新教材,是上海市按照早在1998年就开始的第二期课程改革方案,依早已制定好的计划进行的常规步骤。
“我可以说,90%在教育一线的老师们都是很支持这次课改的。”司达很肯定地告诉记者,他所认识的多数历史老师,认为国内媒体跟风境外媒体报道此事,失去了自己客观、理性的判断。 :@



来源     青年周末
不知道汉武帝跟不知道路德维希二世没什么区别都不重要---------
就凭那些支持新教材的人说的这话,我就想骂他娘。那干脆不知道中国历史跟不知道非洲历史没什么区别,也不重要算了,反正都是过去的事情,现在赚钱最重要。
还有为什么强调我们中国过去的屈辱史为什么就不能造就高级人才。反而我觉得充分了解我们中国过去的屈辱史更能激发我们的爱国和工作热情。总感觉那些帮新教材说话的人就是过去侵略过中国的国家的人,怕中国崛起后会秋后算帐,所以现在就说殖民其实也在文明的传播中发挥了很积极作用。
还有党中央提出的和谐社会现在竟然被那么一些精蝇提高到了全球和谐,一看就知道是些和国际集团有共同利益的买办。
我现在是出奇的愤怒,老一辈革命者建立的新中国怎么就出了一些位高权重的狗汉奸。
中国什么都缺,就汉奸和软骨头不缺!我一定要自己把帖子顶起来,让大家看看上海的那些软骨头!
香港鸟人的话也能信?他们自己就是被殖民习惯了的。再说了,忽视民族历史和国家苦难教育竟是下一代丧失对西方侵略势力的警惕,况且消减是调整,大幅消减是态度!!
上海这几年以中国先锋自居,可怜,可笑,海派文化能引领国家?
没有忧患意识的民族永远都不会强大,没有苦难史的民族永远都不会知道强大的重要。
上册的目录为:
主题一:人类早期文明/1
一 文明社会的标志
第一课  金属工具/2
第二课  文字/7
第三课  国家/12




二 文明与地理环境
第四课  大河文明/17
第五课  海洋文明/21
第六课  草原文明/26




主题二:人类生活/32



一 社会结构
第七课  婚姻与家族/33
第八课  种族与人口/38
第九课  等级与阶级/43



二 社会生活
第十课  服饰/48
第十一课  饮食/54
第十二课  居住/60
第十三课  交通/65



三 社会风俗
第十四课  节日/71
第十五课  人生仪礼/77
第十六课  社会交往/84




主题三:人类文化/90



一 维系文明社会的法律
第十七课  法律的起源/91
第十八课  法系/95
第十九课  审判制度/100



二 人文科学
第二十课  文学/105
第二十一课  史学/111
第二十二课  哲学/117
第二十三课  艺术/121



三 宗教
第二十四课  宗教起源/126
第二十五课  宗教传播/130
第二十六课  宗教特征/136



附录:部分名词中西文对照表
------------------------------------------
高一年级(下册)



主题四:文明交融与冲突



一、三次浪潮与文明传承



第1课 农业时代



第2课 工业时代



第3课 信息时代



第4课 高等教育



第5课 博物馆与图书馆



二、文明空间的展拓



第6课 区域探险



第7课 全球探险



第8课 宇宙探险



三、文明历程中的剑与火



第9课 军事技术



第10课 战略与战术



第11课 战争规则



主题五:走向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文明



一、近现代国家制度



第12课 民族国家



第13课 三权分立



第14课 公民社会



二、近现代经济制度



第15课 市经经济



第16课 国际经济关系



三、文明碰撞中的国际政治秩序



第17课 国际法



第18课 国际组织



第19课 战后国际格局



主题六:文明的现实与未来



一、社会理想与现实



第20课 人权



第21课 社会保障



第22课 社会主义的理想与实践



二、威胁文明的公害



第23课 瘟疫



第24课 毒品



第25课 邪教



第26课 黑社会



三、历史视野中的自然与社会



活动一 人与自然



活动二 人与社会
这还算是历史书吗?完全不知所云嘛!
真不敢想象以后的祖国的花朵不知道到自己的祖国是怎么来的,他们不会以为自己的国家是凭空造出来的吧!
这样他们还会爱国吗?无法想象!
原帖由 强盗猫 于 2006-10-16 13:28 发表
不知道汉武帝跟不知道路德维希二世没什么区别都不重要---------
就凭那些支持新教材的人说的这话,我就想骂他娘。那干脆不知道中国历史跟不知道非洲历史没什么区别,也不重要算了,反正都是过去的事情 ...


顶!没有忧患意识的民族永远都不会强大,没有苦难史的民族永远都不会知道强大的重要。!

现在汉奸太多!
可能因为某些原因,我们所被教育的历史有其片面性。而现在网络媒体非常发达,每个人都能慢慢了解历史真实性的机会越来越多,适当的修改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吧。
遗忘我们民族160年以来的屈辱史,那就是背叛我们的民族。
所谓““我可以说,90%在教育一线的老师们都是很支持这次课改的。””简直就是放X!我身边的“在教育一线的老师们”恐怕是90%反对这样地教材吧!
这还能叫历史教科书吗?没有历史事件、没有历史时间、没有历史人物,改名字叫《人类文明的百科全书》好了
这是年鉴学派的,难怪很多人不理解~~~~
扫盲扫盲~~~~~

------------------------------------------------------------
法国年鉴学派

邢佳佳


现代西方史学的变革,是以法国年鉴学派的出现为标志的。所谓年鉴学派,是法国自1929年以来主持、编纂《经济与社会史年鉴》的几代历史学家。这些历史学家反对以兰克为代表的旧的史学传统,主张把新的观念和新的方法引人历史研究领域。他们的理论不仅震撼了法国的史学界,而且深刻影响了整个现代西方史学的发展。

年鉴学派在法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伏尔泰。伏尔泰主张历史不应当是君主和伟人的历史,而应当是所有人的历史。他的《路易十四时代》是近代西方第一部文化史著作。19世纪上半期的历史学家基佐对年鉴学派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认为历史研究的对象应当是人类过去的文明,这文明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19世纪中期的法国史学家米什列在《法兰西史》序言中指出,传统的由杰出人物组成的历史有两大主题:第一,在物质方面,它只看到人的出身和地位,看不到地理、气候。食物、人的影响;第二,在精神方面,它只谈君主和政治行为,而忽视了观念、习俗以及民族灵魂的内在作用。在米什列之后,还有一个提倡新史学的法国学者西米昂。他在《历史方法与社会科学》一文中指出,历史学要发展,就必须打破传统史学的三个偶像。一是政治偶像,就是把研究重点放在政治事件上,夸大战争等政治因素的重要性。二是个人偶像,即孤立地描写某个历史人物,而不把历史人物同当时的制度和社会现象联系起来。三是年表偶像,即喜欢把历史事件按年表排列,不去对典型事实进行分析。西米昂这一反传统史学的呼声,在当时法国的学术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但是对年鉴学派影响最大的当推法国历史学家亨利·贝尔(1871—1954)。贝尔于1900年创办了《历史综合评论》杂志,并在这个杂志上表明了如下一些史学观点:主张拓宽历史研究的领域,历史学家不仅要注意政治史、军事史,也要注意社会其他方面的历史。他提倡历史学家打破过分专门化所造成的历史研究的狭隘性,主动同其他学科的专家进行合作,运用历史学、历史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方法解释历史。他还坚持史学研究必须依靠理论的指导。他认为理论指导是历史学获得科学性的前提。亨利·贝尔的史学观点后来得到了年鉴学派的高度评价。有人甚至把贝尔看成是年鉴学派的真正奠基人。《历史综合评论》还直接培养了年鉴学派的历史学家,年鉴学派的第一代人物吕西安·费弗尔和马克·布洛克就曾于1907年和1912年先后参加了《历史综合评论》的编辑工作。亨利·贝尔虽然迈出了第一步,但这一步无疑是不大胆的,他只是梦想把历史学同社会学结合起来,而对经济学却一无所知。这一遗留工作正是由吕·费弗尔和马·布洛克完成的。1929年,费弗尔和布洛克退出了《历史综合评论》编辑部,联合创办《经济与社会史年鉴》,从此开创了一个与传统史学截然不同的新史学流派──年鉴学派。

年鉴学派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29年一1945年,第二阶段从1945年一1968年,第三阶段从1968年至今。吕西安·费弗尔和马克·布洛克是第一阶段年鉴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费弗尔(1878—1956)生于法国洛林地区南锡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02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911年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费弗尔的主要著作有《腓力二世与孔德省:政治、宗教和社会史研究》、《地理历史学导论》、《马丁·路德:一种命运》、《16世纪的不信神问题:拉伯雷的宗教》。除此之外,费弗尔还出版了一本论文集,名为《为历史而战斗》,其中汇集了他1929年后在年鉴杂志上发表的大量关于史学理论的文章,全面系统地表达了年鉴学派的观点。布洛克(1886—1944)出生于法国里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08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920年在巴黎大学获博士学位,曾长期在斯特拉斯堡大学担任中世纪史教授。布洛克的主要历史著作有《创造奇迹的国王们》、《欧洲社会历史的比较研究》、《法国农村史的独特性质》、《封建社会》。此外布洛克还有一本历史理论方面的著作《为历史而辩护:历史学家的职责》。年鉴学派第一代学者的历史研究有五个特点:一是提倡总体历史学,把研究的触角伸人到人类历史的每一个细节;二是提倡对历史学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广泛应用历史学方法以外的社会学方法、心理学方法、计量方法和比较方法,并注意开拓史料的来源;三是对经济史、社会史和心理史给予足够的重视,其中经济史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启发;四是强调历史学与现实的联系,强调历史学家不断进取的精神;五是用问题史学代替传统的叙述史学,所谓问题史学即不是让史料自己说话,而是史学家带着现实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在语言表达形式上也由描述转向解释和分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年鉴学派进人其发展的第二阶段。其标志是原来的《经济与社会史年鉴》改名为《经济、社会与文明年鉴》,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费尔南德·布罗代尔。布罗代尔(1902—1985)生于法国东部的农村,20岁大学毕业后被派往阿尔及利亚一所中学教书,1935年又到巴西圣保罗大学任教。1947年,布罗代尔接替费弗尔任年鉴杂志主编。布罗代尔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地中海与腓力浦二世时期(1551—1598)的地中海世界》。该书的出版在年鉴学派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全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描写地中海地区10个国家的地理环境,包括山脉、平原、海岸、岛屿、气候、城市、交通等,力图说明地理与历史、空间与时间的辩证关系;第二部分主要研究16世纪地中海地区的社会和经济状况,包括人口、劳动力、货币流通、物价、商业、财政。交通、人民生活、宗教等;第三部分涉及16世纪地中海地区的政治、军事史,主要描述土耳其和西班牙两大帝国争霸地中海的过程。显然,布罗代尔的地中海具有与传统史学不同的鲜明特色,这就是他力图把16世纪西班牙国王腓力浦二世在位时期的地中海世界作为一个密切相联的整体加以考察,而社会、文化和经济则随着漫长的历史缓缓的流动,传统的政治事件和军事冲突似乎对局部历史并不发生根本的影响。布罗代尔的这种写作方式,深刻反映了他的历史观,这就是长时段的理论。

1958年,布罗代尔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题为《历史与社会科学:长时段》,全面阐述了他的长时段历史观。他认为,历史学所以不同于其他社会科学,主要体现在时间概念上。历史时间就像电波一样,有短波、中波和长波之分,布罗代尔分别称为短时段、中时段和长时段。所谓短时段,也叫事件或政治时间,主要是历史上突发的现象,如革命、战争。地震等等;所谓中时段,也叫局势或社会时间,是在一定时期内发生变化形成一定周期和结构的现象,如人口的消长、物价的升降、生产的增减;所谓长时段,也叫结构或自然时间,主要指历史上在几个世纪中长期不变和变化极慢的现象,如地理气候、生态环境、社会组织、思想传统等等。他认为短时段现象只构成了历史的表面层次,它转瞬即逝,对整个历史进程只起微小的作用。中时段现象对历史进程起着直接和重要的作用。只有长时段现象才构成历史的深层结构,构成整个历史发展的基础,对历史进程起着决定性和根本的作用。因此,历史学家只有借助长时段的观点,研究长时段的历史现象,才能从根本上把握历史的总体。这一观点成为布罗代尔全部历史思想的出发点。

布罗代尔晚年主要有两部著作,第一部是《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与资本主义》。这部书共分三卷,第一卷《日常生活的结构》主要讨论15—18世纪人类的物质文明,也就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包括这一时期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和细节。除此之外,布罗代尔还谈到了人口、气候、耕作技术、能源状况等等。总之,这一卷是全书的重点。布罗代尔说,他的目的就是要把过去被传统史学所忽视的日常生活引人历史研究领域。第二卷《交易的规则》主要讨论市场经济,包括生产、交换、经济组织等等。第三卷《世界的时间》主要谈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按地区和年代顺序,从意大利的威尼斯开始,直到英国工业革命结束。

从书的结构来看,其中仍然贯穿着布罗代尔长时段的思想。他认为,资本主义的出现并不是一朝一夕的现象,而是千百年来人们日常物质生活演变的结果。布罗代尔说,人们的日常生活虽然都是一些不加注意的小事,但是却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次,并规定了社会存在和社会行为的各种方式。因此,日常生活本身就是一种长时段的现象,而市场经济向资本主义的过渡则主要决定于生产与交换机制的发展,这种生产与交换机制是属于中时段的。至于资本主义的中心从意大利到荷兰、到英国的转移都是一些无足轻重的短时段现象。

布罗代尔晚年的另一部著作是《法国史》,原计划写三卷,但到逝世时只完成了第一卷,题目叫《法国的特性》。第一卷又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叫《空间与历史》,第二部分叫《人与物》。在这部著作中,布罗代尔主要表达了两个观点:首先,他认为法国的民族特性只能从长时段的深层历史中去寻找,象农业、村落、人口、种族、语言、习俗等长时段现象在新石器时代就存在了,因此,他非常重视法国新石器时代的历史。其次,他不认为法国人应当对法国在历史上的命运负责,法国在二战中的迅速败北和二战以后的迅速繁荣,都不是人的行为所能决定的,而是法国长时段的深层结构和中时段的局势演变的结果。因此,首先是历史创造了人,然后人才能创造历史,历史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总而言之,布罗代尔的长时段理论冲击了传统史学狭隘的政治史观,进一步体现了年鉴学派总体历史学的思想。它不仅从内容上扩大了历史研究的对象,广泛涉及地理、生态、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科技在内的各方面,而且从地域上延伸了历史研究的范围,把历史学的视野投向整个地中海和全世界。因此,他的(地中海)和《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与资本主义》两部著作,成为现代西方新史学的典范。布罗代尔还发展和完善了费弗尔首创的地理历史学,强调地理因素对人类活动的极大限制作用,并把生态环境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系统引人历史研究领域,但他同时又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类生存发展的过程就是摆脱自然控制的过程,这一阐述无疑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布罗代尔思想中最有价值之处是他十分重视历史研究中的时间因素,并对历史上的时间作了多元化的理解。从这种历史事件的多元性出发,布罗代尔又对整个历史进程做了多层次的解释。然而,正是这种时间的多元性和历史解释的多层次性,构成了现代西方史学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布罗代尔强调历史上的深层结构对整个历史进程的长期影响,这一点是正确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长时段理论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之间具有某种相似之处。正因为如此,布罗代尔的著作也得到了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高度评价。

但是历史学家们也尖锐批评了布罗代尔历史思想的缺陷,例如没有充分阐明三个时段之间的联系,否认人在历史中的主体地位,看不到政治事件对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反作用,以及历史观中的宿命论色彩。这些批评实际上已经隐含了新史学所面临的危机。

年鉴学派第二代学者除布罗代尔外,还有一些知名人物,如厄内斯特·拉布鲁斯,主要研究经济史,著有《18世纪法国物价与收人的变动》等;罗伯尔·芒德录和米歇尔·弗费尔主要研究精神状态史;雅克·儒尔塔、迪·施纳佩、让·埃克则把口碑史学引人了法国;路易·昂利和比埃尔·古贝尔主要研究人口史,成果卓著。他们继承了第一代学者的一些特征,如总体史学、跨学科综合研究、重视理论建设与指导等等。此外,他们还有自己的一些特点:比第一代学者具有更多的开放性,如广泛接纳不同流派的学者参加工作;在年鉴杂志上刊登不同观点,甚至反年鉴学派的文章;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在长时段理论的指导下,他们把研究重点放到历史的深层结构上,并注意对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进行考察。与之相适应,史料的范围也在逐步扩大,主要表现为口碑资料和私人档案的应用。另外,数量经济史和历史人口学得到了迅速发展。在计量方法的推广上,拉布鲁斯有突出贡献。他对18世纪末法国物价进行统计分析,进而揭示物价变动对法国革命的影响,取得了一定成果。第二代学者在提高史学的社会地位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功。他们加强对历史著作的宣传,注意研究成果的信息反馈,不断调整研究的目的和方向,注重研究者和使用者的挂钩。由于他们的努力,法国历史学在50石0年代一直处于兴旺的状态,并走在了整个西方的前列。

1968年,布罗代尔辞去了年鉴杂志主编的职务,由年轻一代的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和勒瓦·拉杜里接任,这标志着年鉴学派进人了第三个阶段。勒高夫(1924-)被公认为第三代年鉴学派的领袖,他生于法国南部的土伦,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曾到捷克、意大利和英国留学,1962年开始担任高等实验研究院第六部的教授,主要研究欧洲中世纪史,著有《中世纪的商人和银行家》、《中世纪的知识分子》、《中世纪的西方文明》等。这些著作大都注重长时段和社会经济史的研究,着力描写人的日常生活。勒高夫一反对中世纪的传统认识,认为中世纪既不是一个毫无成就的黑暗时代,也不是神话史诗般的光辉时代,而是欧洲各民族觉醒和形成的时期。这一认识和上述著作奠定了他在法国史学界的地位。拉杜里(1929一)生于法国西北部的诺曼底地区,1951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1963年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70年代以后在巴黎大学文学院任教,并参与了第六部的研究工作。拉杜里的第一部重要著作是1966年出版的《朗格多克的农民》,主要通过税收档案研究法国朗格多克地区的农村社会,被认为是年鉴学派的重要代表作。1975年出版的《蒙塔尤:1294—1324年的奥克乡村》,主要研究14世纪初法国蒙塔尤地区异端教派加达尔教教徒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并大量应用当时对异教徒的审判记录,成为法国几十年来最畅销的历史著作之一。1979年出版的《罗马人的狂欢节》主要描写1580年法国境内罗马人的起义,并通过这一事件剖析当时整个法国的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状况。除此之外,拉杜里还有两本关于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的论文集,分别是《历史学家的领域》和《在历史学家中间》。拉杜里是当代法国最杰出的史学家之一,他的成就不仅得到了法国史学界的承认,而且得到了国际史学界的高度评价。

年鉴学派发展到第三阶段,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变化:传统的年鉴学派提倡总体史学,把社会看成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而第三代学者却认为历史的间断性是决定一切的因素,否认各种历史事件之间有任何联系。因此,他们研究的也都是一些历史上孤立的现象。另外,传统的政治史和人物史也开始复兴,以至于许多人反对把第三代学者划人年鉴派范围,而笼统称为“新史学”。与此同时,历史人类学研究得到重视。所谓历史人类学,就是把历史学和人类学结合起来,在历史学领域内回答人类学所提出的问题。由于历史人类学着眼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历史学家的写作往往又通俗易懂,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读者欢迎。精神形态史也有了进一步发展。70年代以后,更多的学者开始转向精神形态史研究,涉及的问题有集团心理、生死观、对性和宗教的看法等。跨学科的研究倾向得到进一步加强。第三代史学家的抱负是在历史学的基础上统一整个人文科学,所以,历史学在法国的社会科学中一直居于领导地位。

由此可见,年鉴派第三代学者在前辈取得非凡成就的基础上取得了更加惊人的成绩。除了高等社会科学院这个年鉴派大本营外,新史学已经遍布法国的各个大学,形成了一股比布罗代尔时代更加强劲的新史学潮流。年鉴派第三代学者还把他们的触角伸进了出版界和新闻界,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年鉴派的活动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地位,而且提高了整个史学的社会地位,推动了历史知识在法国的普及。

当然,年鉴学派也存在一些缺陷:他们反对和排斥历史哲学,片面追求方法论的革新;忽视政治史,片面追求结构和长时段的研究;对古代史、现代史和对欧洲以外的历史涉及不多;用不变的观点看待历史,忽视对人物和事件的研究。

50年代以后,年鉴学派的理论和方法开始渗透到欧美各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整个西方史学的变革。在德国,一批战后成长起来的年轻史学家接受了年鉴派的主张,创办《历史与社会》杂志,宣传年鉴派的观点,倡导作为整体的社会史研究。在英国,社会史学派和年鉴学派保持了密切联系,利用计量方法研究历史人类学和社会结构史。在美国,年鉴派的观点得到了历史学界的高度评价,著名的研究年鉴派的著作有伊格尔斯的《欧洲史学新方向》、斯多雅诺维奇的《法国史学方法:年鉴模式》,都是在70年代出版的;在纽约州立大学还成立了布罗代尔研究中心。斯多雅诺维奇认为,年鉴学派对史学研究和历史方法作出的重大贡献,在20世纪任何一个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团体能望其项背。在日本、拉美,在东欧的波兰,年鉴派都扩大了自己的影响。总之,年鉴学派所开创的新史学潮流已经遍及整个西方,乃至世界。


摘自:高等教育出版社《高校世界史配套教材·现代卷》
为新版上海历史教科书辩正几个问题

作者:gscfy[转…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197    更新时间:2006-9-28     

上海总是成为全国舆论的众矢之的。凡事加上“上海”两字,就成了反面热门。然而事实总是证明:上海的确能够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上海总是开全国风气之先,又最终引领文化潮流。趋之若鹜者,便是当初诋谤之人。

    这次是历史教科书的修改问题。据说上海市最新高中世界历史课本对以往的历史写法作了明显的调整,将原先的革命史、领袖人物的介绍大幅度缩减,据说关于中国革命史缩减到1章,“毛泽东只提了一次”,取而代之是大篇幅经济、制度、文化、风俗、生活、艺术、技术、全球化史的章节。

    “上海历史书事件”被策划成一次网络pk,支持者声音很轻,反对者则借助有民族主义大旗,发表痛心疾首的言论,说上海人抛掉革命了,“盖茨取代了毛泽东”,声称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绝不容许上海这样大讲“和谐历史”,而“忽略”讲欺凌史、革命史,毒害下一代在时代的“十字路口,产生历史的迷茫,看不清来路,辨不清归途。”还有人发出了鲁迅先生泉下有知,一定会“救救孩子”的惊呼。更有人乘机发泄对“自由散漫的上海小资们”的不满,认为“上海要搞独立”,上海人和小日本一样该消灭(网友留言)。

    我觉得这就是大众论史的可笑之处:让一群根本不知道历史是什么,缺乏最起码历史学常识的人参与历史教学的讨论,这就像让文盲参加公民陪审团。

    不过我非常理解并赞同这次教科书写法的改进,认为这又是一次上海对全国人民的文化贡献,因此我认为还是要说几句:

    首先、历史的写法随着时代使命的变化而变化。一切历史最终服务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当下的社会现状。历史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三座大山,是反帝反封,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则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矛盾的转化意味着我们对历史关注角度(不是篡改)的变化。我们的重点是在建设好这个国家,让国泰使民安,让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再受到欺凌。我们只有学习更多的技术、文化、艺术、科学、制度化的发展历史,从中学习有利于坐天下的“治国之策”而非改朝换代的“治乱之策”,如此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我们当代的历史使命,以更出色的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职责。

    其次、历史的内容编定只是学科分类的技术问题。?学科自有学科的分类,中国革命史在教科书中所占比例不多,毛泽东只提到一次。这是因为这本教科书是世界史。世界史中用较少篇幅描写中国历史,这是由《世界史》的学科研究对象的性质所决定的。中国是世界的组成,但只是一部分,世界除了中国还有其他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史所占的篇幅比例不可能太多,更何况作为中国历史一部分的革命史?不要说中学历史书这样安排,你随便翻开任何一部大学《世界史》都是如此。我估计提出这个问题的人缺乏基本的历史学科分类的常识。上海教科书并没有否抹杀中国革命,除了《世界史》,还有整整一部《中国史》写的都是革命史和阶级史,关于中国革命、中国屈辱的内容丝毫没有少,并且更集中。《世界史》和《中国史》描述对象的明确区分,是历史学科可分类进一步明晰和专业化的进步表现。把技术问题上升到“民族意识、历史命脉”的高度,我觉得非常的耸人听闻。

    第三、普遍史是历史学发展的新方向。这句话说对了一半,其实普遍史从法国年鉴学派开始发展至今,已经数十年了,在世界史学界早已不算新。其代表人物布罗代尔的代表作《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采用了一种全息的普遍的历史叙述方式,以经济、文化、政治、科技、航海、风俗等方面,尽可能的记录(我没有用还原这个词)了一定时间段内的历史。当这种历史科学传入中国之际,我们还是沿用着苏联教科书式的专题史笔法,在通史中机械地按照革命史、政治史、土地关系史、文化史、经济史这样形而上学的分类方式进行历史的研究,同时旧史《二十四史》的“帝王将相体”的影响仍然挥之不去。我们的历史观虽然强调的是群众史观,认为群众创造了历史,但是我们在教科书里看到的都是“领袖和历史人物”,理论上说要辩证地看待历史,实际上却形而上学地分割历史。我们的历史是部分的、断裂、片段的。我举一个例子说明普遍史(大众生活状态史)和精英史(历史人物史)的区别:比如佛教文化,在历史书上我们看到的鸠摩罗什的译经,是玄奘的取经,是慧能的故事,学习宗教史的人看到的是一段段的佛教高深的理论,我们总是认为历史上那几个大和尚还有那些高深的经典,几个著名的流派就是佛教的全部了。其实不然,真正的佛教进入民间后就变成了烧香礼拜,成了求佛送子,成了阿弥陀佛,成了观音菩萨。民间的信仰才是真正的历史,这是一种普遍的、深刻的文化认同。而玄奘、慧能、慧远,甚至释迦牟尼,他们只是佛教的一部分,只是历史和宗教人物,而前者化作民间的一般信仰才是真正的佛教历史文化。同样道理、革命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片断,历史人物只是历史长河里微不足道的一个浪花,而和谐与发展则是更加普遍的描述,如果一味凸现历史人物的形象,而忽略更加普遍和重要的人民群众的生活史,这就是对历史扭曲的解读。

    上海教科书的这种笔法就是采用了年鉴学派普遍史的写法(史学界从重写思想史开始,引入普遍史的方法),这是和国际接轨的做法,是历史的进步。恳请那些缺乏历史学必要理论知识就忧思忧虑的朋友,先打好理论基础。

    第四、上海历史教学界没有忘却革命。扬言历史被篡改的人都在危言耸听。因为我们的教育界从来不敢放松对意识形态的教育。虽然历史书的写法可以有所变动,但是我们获得中国革命史的途径却只会多不会少。比如高中《世界史》的篇幅有所调整后,《中国史》的内容肯定跟进,关注中国欺凌史、血泪史和帝国主义侵华史的朋友大可在《中国近代史》去看,还有就是进入大学后,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都要学习《毛泽东思想》这一门公共课,无论你是什么学校什么专业的,只要你是中国人,都免不了。热爱毛主席的人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绝对不会看不到毛主席的身影的,不要着急。

    第五、强烈bs那些头脑转不过来的教书匠。在这次事件中有一个叫作“前脚迈出”的中学历史教师对修改教科书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原因是他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不能“与时俱进”,跟不上形势,因此产生三大疑问:1、农民起义被删除,官逼民反的观点惹谁了?2、封建专制被删除,专制两词惹谁了?3、蒙古人划分等级看不见了,教课书作者,你怎么了?...我觉得这位对“官逼民反”、“造反有理”理论津津乐道的老师真可爱,可能他多年辛苦准备并倒背如流的教案被这次修改打乱了,因此才有跟不上形势的说法。我总是认为历史教师是最智慧的人,想不到却都是些照本宣科的教书匠,中国历史教学之差,不因为教材,大多因为教师素质太差了吧。恳请这些业务素质不过关的教书匠们,先打好自己的史学基础,不要因为自己无能而牢骚满腹,误人子弟。

    第六、强烈bs没事找事、挑起事端的媒体作者。

    我觉得这次上海教科书事件,完全是由某些媒体挑起的。媒体为了寻找话题,吸引人气,故意做了一系列卑鄙的技术处理。比如把这次普通的上海教材内容的调整,和台湾出版去中国化教科书的事件放在一个版面讨论,难道上海修改教材和台独去中国化是可以相提并论的么?!难怪一些头脑发热的愤青朋友们受其挑动,不明就里的大骂上海人汉奸。那些媒体用的标题大多触目惊心,耸人听闻,并且断章取义地省略了许多关键的条件,如把修改的对象是世界史,而中国史的革命内容丝毫没改这样一个重要的条件给斩断了。更损的是那些媒体还故意找出美国《侨报》的反对文章,造成“连西方报纸都在谴责上海篡改教科书”的紧张气氛,实在太不厚道了!实际上《侨报》只是中国华人在美国办的一份报纸,不代表西方舆论的主流论点。当我们的爱国热情被这些媒体充分调动之时,也是他们坐收渔利之时了。
  
  http://eblog.cersp.com/userlog/299/archives/2006/103369.shtml
马非:上海新编历史教材激辩的冷辩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blog.sina    点击数:600    更新时间:2006-9-24     

  因为美国记者的一篇《毛泽东到哪里去了?》,引发了中国媒体和网坛对于上海历史教材的激辩。我找到了全套上海历史教材,粗翻了一下,发现与激辩者们所了解的情况差异太大。

  第一,毛泽东到哪里去了?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大段的叙述,高三历史教材中也有复习内容。既然如此,高一历史教材中没有提到,似乎无关宏旨。毛泽东在初一、高三教材中。有些网友说,因为毛泽东的功过不好说,所以上海历史教材回避了。仔细一看,“中国现代化的曲折道路”就是讲了毛泽东的过。我想也是,在中国,历史教材书怎么可能不说毛泽东?

  第二,比尔·盖茨代替了毛泽东?比尔·盖茨肯定是一位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20世纪的历史不会遗忘他。不过,翻了一下上海高一历史教材,比尔·盖茨出现的地方却不那么合理:一个“史海拾贝”(不是课本正文的小栏目)介绍美国反托拉斯法,提到微软公司被起诉时带出了比尔·盖茨。这样的安排对比尔·盖茨似乎不太公平,但怎么能据此说上海历史课本“用比尔·盖茨代替了毛泽东“?

  第三、历史是不是可以改写?有篇题为《上海历史教科书何以“吓人一跳”》的文章,网上流传很广。似乎一改写历史,就和日本人否认南京大屠杀一下,这可是一个很大的罪名。毛泽东和共产党的历史功绩在初中阶段讲清楚了,在高一是否可以不讲,不讲就是“一笔带过”,然后推导出种种微言大义,诸如“动机”、“理念”等等,这种深文周纳的文字游戏在“文革”时期“四人帮”玩得非常熟练,我们都是过来人,就别玩这一手了。毛泽东在“文革”时说过,为了打鬼,借助钟魁。我是被人家当作钟魁的。有人统计,在上海历史教科书中提到毛泽东有120多次。这样看来,我的确怀疑,今天有人又在借“毛泽东”的名义打人了。其实改写历史是人类自身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规律,因为人类对自身历史的认识深入,也因为人类现实关怀的需要。所以,不要因为有所改写,就扣帽子。如果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坚持不改写,还像“文革”时期那样,我想全国人民不会同意。

  第四、借鉴年鉴学派的问题。从高一教材的结构来看,的确借鉴了年鉴学派的一些理念。于是,又有人说新编上海历史教材背离了历史唯物主义,这又是一大罪名。我觉得这些言论者的智力很弱,——恕我冒昧,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容易被反驳的论点。且不说年鉴学派深受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影响,作为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者,借鉴本专业的研究成果与观点,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就像数学教科书不能不借鉴数学专业的新成果一样,无可厚非。借鉴就等于背离唯物史观,那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借鉴了多少西方资本主义的经营管理、社会管理的经验,是不是也应该给我们今天的改革加上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帽子?的确,中国现在有一批人是这么想的!由此看来,对上海历史教材的这种攻击,又不完全是智力很弱所致,而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第五、淡化意识形态?的确,我们过去的历史教科书十分强调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在新编历史教科书中,不可能不贯彻这种意识形态。我在想,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既要贯彻国家意志,也要考虑受教育者的程度和需要。国家意志如果严重脱离受教育者的程度和需要,只能引起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使贯彻国家意志的目标落空。所以,如何在教科书中体现执政党的意识形态,贯彻国家意志,需要认真思考。是不是从小学、中学到高中,都要反复地讲毛泽东和中国革命,才算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这样做的效果,我不用多说。看看那一批批的贪官污吏,就可以知道,即使天天对他们讲革命传统,也没有什么效果。相反,不仅知道革命传统,而且对人类文明有着广阔视野和了解的青年,才能担负起振兴中华的艰巨使命。强化意识形态、淡化意识形态,这些含糊不清的用语,会让许多读者堕入五里雾中。意识形态的强化与淡化都是相对而言的。文革期间,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超级强化,现在可谓淡化得无影无踪;阶级斗争天天讲、月月讲的强化,曾几何时也被抛到九霄云外。所以,意识形态的强化未必是好事,那怕是正确的意识形态,也要讲究采用科学方法去进行传播。浓妆还是淡抹,都要注意适度。如何才是适度,这可以讨论,但不必上纲上线。

  第六、“橙色革命的开端”?这本来是最出格的论点,其政治挑衅的意图昭然。提此议者,“上海阿蔡”和“黎阳”两位。阿蔡话语不通,不足深论,黎阳似乎还有些逻辑推理能力。请看:“上海历史教科书仅仅是改写历史。实际上,它在挑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资格。在教科书去掉了毛泽东的名字,实际就是去掉了毛泽东的历史作用。去掉了毛泽东的历史作用的共产党就是失掉了独一无二的历史资本、失掉了执政伦理基础的共产党。当年轻一代长大、这种历史认知变成主流之日,就是名叫‘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必然下台之时。上海新版历史教科书‘改变了历史’的同时,也消灭了共产党执政的根据,为改变政权奠定了基础。这是一场悄悄的政变。”这段文字表面上在捍卫共产党,实际竭尽污蔑共产党之能事。第一,共产党取得执政权,当然是毛泽东领导人民革命取得胜利的结果。但这并不是黎阳所说的共产党执政的“独一无二的历史资本”。共产党纠正文革的历史性错误,实行改革开放等一系列政策,使中国迅速崛起,这也是当今共产党执政的重要历史资本和现实基础。如果让共产党躺在过去的光荣革命历史资本上,不思进取,那才会把革命前辈的历史资本输光。第二,根据黎阳的逻辑,当今共产党执政,靠的只是过去的历史资本,没有这个历史资本,共产党就会下台。这又是不明事理的荒唐说法。共产党也不会欢迎这种拙劣的奉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才是共产党执政的理论基础。那个政党会靠着上两代人的革命,就安享世世代代的执政权?把共产党执政的基础描写得如此脆弱,仅仅在高一教材中不提到毛泽东和中国革命,就会颠覆共产党的政权,这不是对共产党的极大污蔑吗?把历史教科书的技术性处理,上升到“政变”、“橙色革命”的高度,只是极少数唯恐天下不乱之徒的梦呓。

  中国人,要警惕呵!
  
  转引自http://blog.sina.com.cn/u/1256187677
出奇的愤怒
强烈支持拧发条鸟 , 他的论点是正确的, 论据是充分的.  

没有看过新编历史书的朋友不要一看到
上海新版历史教科书淡化“毛泽东、长征、殖民侵略、革命'等就发火
上海新版历史教科书是高中世界历史课本  世界史课本
你们学过的世界史中有"多少毛泽东、长征、殖民侵略、革命"
" 多少毛泽东、长征、殖民侵略、革命"那是中国近代史是初中的中国历史教科书.
年鉴学派的书太长,比如《十五到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两千页左右,不过确实有味道。
FQ都是些什么东西,整一个白痴。

楼上筒子注意下
文明讨论
事实已经摆在了以前。
为什么还要相信那些断章取义的东西。

请不要选择性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