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内部资料曝我进口的苏27:实在差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4:41:33
苏联时期研制的苏27战斗机装备了部分原苏联的部分共和国,并出口到多个国家。可是苏27却存在着一系列痼疾。比如,就雷达、航电等系统而言,苏联/俄罗斯空军自己使用的就跟西方国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更别提那些“出口版”了。对一个拥有自己的航空、电子工业及经济实力的大国来说,对原装的苏-27的战斗力绝不应抱有幻想,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自己发掘其作战潜能,使其优秀的气动设计和巨大的航程优势不至浪费。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空军进口的(并引进生产线)的苏27飞机是我军当之无愧的拳头,装备苏27飞机的部队也是空军部队精英中的精英。苏27虽然为我空军解决了很多问题(比如,至少使我空军具备了初步的中距拦射能力,并解决了飞到南沙群岛的航程问题),但它仍存在着不少缺陷,在使用维护上也是问题多多。以下是我军总结的一些问题的摘录。
苏27作为典型的第三代战斗机,率先在风挡前固定安装的OEPS-27光电探测系统可谓是它的一大特色,欧美国家的新型战机直到近年来才开始跟风。OEPS-27系统镜头部分装在一个风挡前透明的半球体内。系统包括一红外搜索跟踪系统(IRST infra-redsearchandtrack)和一个激光测距仪,探测距离40到100千米。拥有IRST使得苏-27可以在雷达静默或强电子干扰的情况下保持发现和攻击目标的能力。
这些宣传词的确是“看上去很美”,而在实际使用中[如图]
可维护性差和故障率高、翻修期长这些毛病使得一些原装苏27的前视红外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摆设。好在我们后来开始研制自己性能更好的系统,现在已基本搞定,就等着完善之后装机使用了。
另外由于毛子工业的一贯毛病,一些部件相对欧美产品来说比较粗糙,造成一些人认为“毛子产品皮实,经得起折腾”,而实际上老毛子的几乎所有高技术装备最让人诟病的正是其可靠性!加上不牢靠的售后服务,极大的限制了装备性能的发挥。比如在引进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军苏27使用的AL-31发动机,其大修还必需送回俄罗斯进行,费时费钱,令空军相当痛心。而我们的头几批歼10使用的也是AL-31,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幸亏我们自己的“太行”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已经搞定了,现在当务之急就是使之能应用到国产苏27和歼10上去。
苏27飞机很多部件采用“抽屉式”设计,一个部件坏掉,抽出来换上新的即可,相对以往的MIG21之类飞机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维护的方便性,但是这些部件太容易出故障了,势必要求有充足的“抽屉”储备以供随时更换,而这些“抽屉”式的部件往往又是不方便维修的,在和平时期可以拆下来运到厂家去维修,打仗了就比较麻烦,因为送后方维修总要花很多时间,只有采用提前储备的方法,预先储存足够数量的“抽屉”,高强度的训练带来的高消耗,对储备的要求也非常高,这就带来了维修总成本的上升。九十年代末期试验苏27上高原,区区几架苏27的维护设备和后备部件总体积150立方米,这只有一个词语形容,那就是“拖家带口”。
曾经被大肆宣传的苏27与歼七E/歼八II等飞机高低组合编队的方式,由于各机种使用的设备不同,各种飞机的本身性能也不一样,实际上很难完成。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定要组合,为了让歼七随时能够伴随苏27左右,只有限制苏27的油量---那苏27不就成了大号歼七了么?或者让歼七飞单程?这就是笑话了。
不过苏27作为典型第三代机,有它的优点,而且这些优点也是我们缺乏和需要发扬的。大航程和高机动性,丰富的挂载方式与作战使用都是非常好的,而它的故障率高和设备落后等毛病又是我们需要克服的,对这些毛病进行改进的结果就是国产化的歼11--各种部件配件国产化,换装国产的先进航电设备,可以使用国产的各种机载武器等等,经过改进完善的歼11才是适合我军自身装备建设需要的。
总的来看苏-27的引进、组装、仿制和国产化,极大的提高了我国空军的战斗力。更重要的是将引进的和我国自己的先进技术转为高性能战斗机的生产力和战斗力,达到抗衡和战胜敌对势力的最终目的。
2003年12月6日,歼-11新型号由毕红军驾驶完成试飞,标志着该型号的研制工作进入了全新阶段。新11改型采用了大量新技术新材料,航电系统与苏-27相比有了较大提高,雷达火控武器均采用了更为优秀的国产产品,至此国产歼-11基本上可以说是大功告成。
时间跨入2006年,现在,那些“资深”的军迷们已经不再讨论歼11A,而是开始讨论歼11B了。装备了国产雷达/航电火控和新发动机的该机无异于脱胎换骨,战斗力绝对远超原装的苏27!至于具体能达到怎样的高度,还有待于时间的检验。


苏联时期研制的苏27战斗机装备了部分原苏联的部分共和国,并出口到多个国家。可是苏27却存在着一系列痼疾。比如,就雷达、航电等系统而言,苏联/俄罗斯空军自己使用的就跟西方国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更别提那些“出口版”了。对一个拥有自己的航空、电子工业及经济实力的大国来说,对原装的苏-27的战斗力绝不应抱有幻想,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自己发掘其作战潜能,使其优秀的气动设计和巨大的航程优势不至浪费。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空军进口的(并引进生产线)的苏27飞机是我军当之无愧的拳头,装备苏27飞机的部队也是空军部队精英中的精英。苏27虽然为我空军解决了很多问题(比如,至少使我空军具备了初步的中距拦射能力,并解决了飞到南沙群岛的航程问题),但它仍存在着不少缺陷,在使用维护上也是问题多多。以下是我军总结的一些问题的摘录。
苏27作为典型的第三代战斗机,率先在风挡前固定安装的OEPS-27光电探测系统可谓是它的一大特色,欧美国家的新型战机直到近年来才开始跟风。OEPS-27系统镜头部分装在一个风挡前透明的半球体内。系统包括一红外搜索跟踪系统(IRST infra-redsearchandtrack)和一个激光测距仪,探测距离40到100千米。拥有IRST使得苏-27可以在雷达静默或强电子干扰的情况下保持发现和攻击目标的能力。
这些宣传词的确是“看上去很美”,而在实际使用中[如图]
可维护性差和故障率高、翻修期长这些毛病使得一些原装苏27的前视红外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摆设。好在我们后来开始研制自己性能更好的系统,现在已基本搞定,就等着完善之后装机使用了。
另外由于毛子工业的一贯毛病,一些部件相对欧美产品来说比较粗糙,造成一些人认为“毛子产品皮实,经得起折腾”,而实际上老毛子的几乎所有高技术装备最让人诟病的正是其可靠性!加上不牢靠的售后服务,极大的限制了装备性能的发挥。比如在引进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军苏27使用的AL-31发动机,其大修还必需送回俄罗斯进行,费时费钱,令空军相当痛心。而我们的头几批歼10使用的也是AL-31,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幸亏我们自己的“太行”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已经搞定了,现在当务之急就是使之能应用到国产苏27和歼10上去。
苏27飞机很多部件采用“抽屉式”设计,一个部件坏掉,抽出来换上新的即可,相对以往的MIG21之类飞机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维护的方便性,但是这些部件太容易出故障了,势必要求有充足的“抽屉”储备以供随时更换,而这些“抽屉”式的部件往往又是不方便维修的,在和平时期可以拆下来运到厂家去维修,打仗了就比较麻烦,因为送后方维修总要花很多时间,只有采用提前储备的方法,预先储存足够数量的“抽屉”,高强度的训练带来的高消耗,对储备的要求也非常高,这就带来了维修总成本的上升。九十年代末期试验苏27上高原,区区几架苏27的维护设备和后备部件总体积150立方米,这只有一个词语形容,那就是“拖家带口”。
曾经被大肆宣传的苏27与歼七E/歼八II等飞机高低组合编队的方式,由于各机种使用的设备不同,各种飞机的本身性能也不一样,实际上很难完成。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定要组合,为了让歼七随时能够伴随苏27左右,只有限制苏27的油量---那苏27不就成了大号歼七了么?或者让歼七飞单程?这就是笑话了。
不过苏27作为典型第三代机,有它的优点,而且这些优点也是我们缺乏和需要发扬的。大航程和高机动性,丰富的挂载方式与作战使用都是非常好的,而它的故障率高和设备落后等毛病又是我们需要克服的,对这些毛病进行改进的结果就是国产化的歼11--各种部件配件国产化,换装国产的先进航电设备,可以使用国产的各种机载武器等等,经过改进完善的歼11才是适合我军自身装备建设需要的。
总的来看苏-27的引进、组装、仿制和国产化,极大的提高了我国空军的战斗力。更重要的是将引进的和我国自己的先进技术转为高性能战斗机的生产力和战斗力,达到抗衡和战胜敌对势力的最终目的。
2003年12月6日,歼-11新型号由毕红军驾驶完成试飞,标志着该型号的研制工作进入了全新阶段。新11改型采用了大量新技术新材料,航电系统与苏-27相比有了较大提高,雷达火控武器均采用了更为优秀的国产产品,至此国产歼-11基本上可以说是大功告成。
时间跨入2006年,现在,那些“资深”的军迷们已经不再讨论歼11A,而是开始讨论歼11B了。装备了国产雷达/航电火控和新发动机的该机无异于脱胎换骨,战斗力绝对远超原装的苏27!至于具体能达到怎样的高度,还有待于时间的检验。


:b 明天会更好~~
没有说的那么差劲。但是可靠性差,维护麻烦昂贵还是存在的。
主要问题不只是可靠性,本身其BVR能力就不怎样。前几天几个老大不是说了吗,27SK的BVR能力在三代机里是倒数的,大概就是比米格29强点。
27SK从战斗半径上也远到不了南沙群岛。
另外,高低组合问题,原作者的理解并不对。不是同时一起编队去作战,是有各自任务、有分工、有各自不同时机的,去配合作战。这一点还是可行的。
不足为奇!要是一点问题没有那才奇怪呢!
设计目的本来就不同!一个高速发动机你让他去耕地会是怎么样!
小七都给我们改成这样了,不怕,这个二七我看大有可为
让苏27家族在中国结出苏霍伊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紧密结合的光辉典范与胜利果实吧!
从米格21到苏27,历史的又一个轮回!让我们伟大的军工人员吃透苏27,像利用歼七一样利用好这个平台!

顺便说一句,俄罗斯人在27的引进上对我们在有些方面是不友好的,比如某火控设备,他们自己用的是一套,卖给咱们的就拆成了两套分开卖;还有在某师(参加了高原驻训和102行动)仓库里我找到了苏27头盔上佩戴的一种夜视仪的说明书,但是部队根本没见到这东西,想必…… 呵呵

神州遍开27花,铁马金戈卫长空!
补一句,白俄罗斯空军的苏27地面可维护性做的非常好,记的是2个人即可保障一架,加上飞行员不过3个人。
发现问题我们就解决问题----这才是好样的!
原帖由 PLA 于 2006-10-9 18:48 发表
补一句,白俄罗斯空军的苏27地面可维护性做的非常好,记的是2个人即可保障一架,加上飞行员不过3个人。

:D
]]
对于两个人的说法严重怀疑中。。。
毛子要能靠得住,母猪就会上树
]]


座舱盖打不开,F-22也有呢

而且"连续飞了四个起落"!!,应该不止这一架飞机吧,说明SU27还是很可靠的.
原帖由 fifa888 于 2006-10-9 20:44 发表
我们买的也算是早期型了,而且由于苏联解体的原因,俄国军工巨裂萎缩,后续发展型比较慢,所以俄国武器往往被人贬低很多

再对比一下批次较早的F15 F16 F18,同样存在多种问题,这都是正常现象.

我们买了SU27,当 ...

说得对~~,支持~~~~~~~~
早就不相信老毛子了,自强才行
掌握新装备的毕经过程!而且毕竟是抱来的孩子!
重要的是帮我们进了三代机这个门,质量要想靠外国人,那太幼稚也太危险了。
……看到那几篇扫描文章,感觉SU-27SK还不错啊,去过的部队很少认为比我们自己类似的东西难伺候。
;P DD似红实白的离子鱼
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期待未来杀机无限
90年代解决有无问题,21世纪初解决温饱问题,而后解决小康问题。当然,现在个别地方已经小康了。
但是我们从苏27这个平台中学习到了先进的设计理念,这个自己闭门搞可是要花许多时间和金钱的
苏-27是好飞机啊!:D
我认为这跟地面保养的差也有关系。。。我们对27的后勤维护简直可以用简陋来形容。。前些年飞机连个棚子都没有,很多27就搭着块雨布风吹日晒,不出问题才怪!
在俄罗斯干冷的气候条件下,SU27、MIG29等飞机很多露天存放的,上面盖块油布就行了,飞机不发霉,电气部分不潮湿,使用起来问题自然少。中国不一样,长江以南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多是亚热带气候,相对湿度、温度都大,飞机容易出问题。南方的J8II,在北方好好的,到南方后什么问题都有,油箱都有烂个孔的,很说明问题。
  呵呵……想想F-16和幻影在台湾气候下的遭遇。
毛子给的东东能好吗?
原帖由 flank1978 于 2006-10-10 08:33 发表
在俄罗斯干冷的气候条件下,SU27、MIG29等飞机很多露天存放的,上面盖块油布就行了,飞机不发霉,电气部分不潮湿,使用起来问题自然少。中国不一样,长江以南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多是亚热带气候,相对湿度、温度 ...



偶考你咋什么都琢磨~

虾米都能侃~
原帖由 lostangel 于 2006-10-10 09:24 发表



偶考你咋什么都琢磨~

虾米都能侃~

上学时兵器类杂志不论贵贱,不论新旧,海买了一大堆,杂七杂八什么都看了点......
27这个平台确实不错,我们可以好好利用,加上我们自己最新的科技成果,一定可以让他发挥出最大功效的.
南方湿气大,对飞机上的电子设备来说那可是致命的。。。
原帖由 风舞鹤影 于 2006-10-9 19:49 发表

2个人???????挂弹都不够……:D :D


:D
有种东西叫挂蛋车啊…… 毛子自用的27后勤保障水平非常高的,可以问问PUPU,家里有人在白俄留学时在机场看到的他们起飞前机前就三个人。毛子很多东西都是缩水的,别看咱们的30是双轮前起落架,其实只是样子货,某部为里面该有的东西根本不是那个东西,拿旧货来充数!:@
同意水版说法。
不过,27是跨门机,是好平台,过些年毛子都不敢说搞得懂咱们的27和30。
原帖由 PLA 于 2006-10-10 12:31 发表


:D
有种东西叫挂蛋车啊…… 毛子自用的27后勤保障水平非常高的,可以问问PUPU,家里有人在白俄留学时在机场看到的他们起飞前机前就三个人。毛子很多东西都是缩水的,别看咱们的30是双轮前起落架, ...

老毛子是系统工程优化设计作业搞的好,另外他的地勤素质比较高,工程作业能力强,而我们这边就是地勤有这个胆子领导也不一定不放心,而且更深一层讲我们的战士在体质方面跟他们相比也有差距。
好好发展27这个平台,未来还是很不错的。。。
毛子要能靠得住,母猪就会上树
原帖由 PLA 于 2006-10-10 12:31 发表

有种东西叫挂蛋车啊…… 毛子自用的27后勤保障水平非常高的,可以问问PUPU,家里有人在白俄留学时在机场看到的他们起飞前机前就三个人。毛子很多东西都是缩水的,别看咱们的30是双轮前起落架,其实只是样子货,某部为里面该有的东西根本不是那个东西,拿旧货来充数!


我对“毛子自用的27后勤保障水平非常高”,尤其是其“一架战机只用2人做地面维护”表示基本否定。
挂蛋车有什么了不起?世界最好用的挂弹车公认为美国的,俄罗斯挂蛋车的工作效率、自动化程度和通用性比美国还相差很大。美国一架战斗机两个人维护还实现不了,何况俄罗斯?光俄罗斯挂弹车也不只需要两个人操作,何况机械师专业分工很细,做电气的和做结构维护的一般都不能通用。这一点不但中国如此,连美国也如此。更一般不会由做电气的去兼做挂弹。挂弹是有专业的军械师。别以为就以俄罗斯军队的职业化水平这样之低,就可以造就一批全能型专家型地勤。
看见他们起飞前机前就三个人完全有可能,但这并不代表就只有这几个人维护保障飞机。俄罗斯军队的条例条令和我军现用条令有相当不同,而且这些年俄军纪律也相当涣散,未必会严格象我军这样放飞前全体机械师在飞机前一一列队。
其实,白俄罗斯是军人人手不足才出现只有两个人维护飞机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