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方报业网<李传霖,福鼎大海难中的幸存渔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9:19:02
核心提示:福鼎海难,当地政府确认死亡人数被质疑。三沙镇三澳村生还渔民王亮对《北京晚报》记者称,他所在的“闽霞渔1552号”渔船上共有10人,其中6人遇难“这次台风,光是福鼎市沙埕港就沉了950多艘船,哪怕每艘船只死两个人,总数也有1900人。”

他开始后悔———“为什么要做个渔民?”
“115口网箱,65万元的投入,全部葬身大海。”现在,李传霖不仅一无所有,还负债40万
与他的同乡———福建福鼎市沙埕港的众多渔民———相比,李传霖要幸运得多,大海留给了他一个完整的家庭
成本上升,效益降低,更意味着长年累月在风口浪尖上作业的渔船和渔民危险性的提高。更吃不消的是,一艘渔船少则几万元,多则一两百万元。“在福鼎,从事捕捞的渔民,购买渔船基本都要借债,很多渔船都是合股经营的。”
海难给福鼎人民留下永远的痛 资料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兆宜
他不安地依着房门,说———“我就像鱼儿离了水,快被晒干了”。他开始后悔———“为什么要做个渔民?”
过去37年,李传霖一直在海上飘摇。而现在,他彻底回到了陆地———桑美毁掉了他所有的家当,大半辈子的心血,他从海里得到的一切,又重新回到了海里。
50出头的李传霖是个渔民———这是人类最古老的职业之一。
他们从来不属于陆地。李传霖的全部家当,都紧紧地系于飘摇在海面的渔排———扎紧的木头上是他们的房屋,底下网箱里的鱼儿是他们的命根。过去10年,每年三次台风,战战兢兢,但都没有让李传霖回到陆地。而这次,“115口网箱,65万元的投入,全部葬身大海。”
现在,李传霖不仅一无所有,还负债40万。一家四口暂时安顿在亲戚家腾出来的一个房间里。他不安的依着房门,说———“我就像鱼儿离了水,快被晒干了”。他开始后悔———“为什么要做个渔民?”
但至少,与他的同乡———福建福鼎市沙埕港的众多渔民———相比,李传霖要幸运得多,大海留给了他一个完整的家庭。现在的沙埕,这个“漂在海上的渔村”已经成为过去的风景,不再有延绵数平方公里的海上渔排,罗列的网箱,林立的房屋。
这几天,李传霖和同伴,不约而同地天天往政府部门跑,希望政府能够安排一些专项的贷款资金,帮助他们恢复生产。他们认为,这是目前能想到的惟一的办法。
风口浪尖上的捕食
在许多渔民眼中,李传霖已经算是一个能人了———16岁开始下海捕鱼,一身好本领,在集体化时期,他曾担任过村里的渔业队长。
这样的经历并没有给李传霖带来太多骄傲,尽管事隔多年,他仍忍不住长吁短叹出海捕鱼更多的是危险。
这样的日子是如此脆弱———甚至一个小小的故障都可能导致最不幸的结果。
福鼎一带的渔民,定置张网、灯光渔船诱捕和拖罾捕鱼是主要的捕鱼方式。在海上,渔船的灯光必须彻夜长明,一旦船灯被大风刮破或老化烧毁,或者电瓶没电,就随时有被其他船只撞毁的危险。
“一到晚上,我们最担心船灯不亮了,时时都要查看,每天都无法睡一个安稳觉。”而事实上,因为船灯不亮,每年都有发生船毁人亡事故。
平日里,李传霖的捕捞没有昼夜之分。“每6个小时必须捕捞一次,因为24小时有4次潮水,都是捕鱼的时机。”
上世纪80年代初,生产队解散后,李传霖开始自己到近海捕捞,个体的渔民生活给了他这样一个老手最初的幸福生活。
但没过多少年,鱼儿们已经不在近海游弋,由于过度捕捞以及污染等原因,“近海的鱼一年比一年少了”,资源开始衰竭,加之柴油等物资价格在短短几年内翻倍上涨,渔民的收入已大不如从前。
李传霖不得不把船驶得更远。但他很快发现,来外海捕鱼的人各地都有,竞争日趋激烈。“这几年,海里的鱼越来越少,船也开得越来越远,出海的周期也就越来越长了。”
这意味着成本上升,效益降低,更意味着长年累月在风口浪尖上作业的渔船和渔民危险性的提高。更吃不消的是,一艘渔船少则几万元,多则一两百万元。“在福鼎,从事捕捞的渔民,购买渔船基本都要借债,很多渔船都是合股经营的。”李传霖说,大部分渔船均负债经营。他曾与人合股经营一条运输船,但由于获益不理想被迫放弃。
不仅如此,任何一次出海都可能颗粒无收———一艘投资150万元的灯光诱捕渔船,开到外海捕捞,途中两天两夜,半个月捕捞期耗费柴油7万元。“运气不好时还要亏损。”
“个体捕捞要发家致富基本很难,早期虽然海里鱼多,但市场需求不大,价格也较低,渔民只是略有盈余,倒是鱼贩子赚的更多。”李传霖说,“现在有些渔民一年到头,也就收入三五万元,扣除家庭开支和船只折旧,所剩无几。”
“渔民中也有比较有钱的,他们主要是在渔业资源还很丰富的时候,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加上能够筹措到一定的资金,购置数量较多或设备先进的渔船,完全雇人作业,现在已经是老板了,但这种单纯靠捕鱼发家致富的渔民极为少数。”
李传霖没能成为极为少数中的一员———他无法筹集到更多的资金购置设备,“海洋捕捞是高投入、高风险行业,没有关系不可能从银行贷到款。”
漂浮的渔排
1996年开始,李传霖不再捕鱼,开始从事渔排网箱养殖———鱼儿就在箱里,不用捕捞只用培育。活动的区域就在近海的渔排上,不用远航,看起来,这样的生活要悠闲得多。
但要照顾好鱼儿并不容易———相比于捕鱼,网箱养鱼是一门需要从头学的手艺。黄瓜鱼、黑鲷、鲈鱼和红武鱼,它们是市场的宠儿,比人还娇贵。
这是一种高密度、集约化的养殖方式,成本高,技术要求高,养殖周期从半年到两三年不等,任何细节的疏忽都有可能导致损失惨重———有的养殖户仅仅是养殖密度过大,鱼儿便在夏季高温中害病,大面积死亡。而不可预知的“鱼病和赤潮,也能造成鱼儿全部死亡”。这样的风险,让很多渔民宁可出海捕捞,也不敢投资养殖。
李传霖说,“正常情况下,海上养殖的利润有20%左右,如果投养了当年市场紧缺的鱼类,获利更高。”如果品种不对路,养殖户就会面临“增产不增收”的困境,而选择哪些养殖种类,和市场还有天气赌博,很多时候靠的都是运气。
每天凌晨3时,李传霖开始投饵料喂鱼,伴随日出直到早上8时。吃完早餐,购买好饵料,下午3时又要再次投料,直到晚上8时结束。其余的时间,除了吃饭、睡觉、卖鱼,李传霖忧心大海的每一个暗流,要经常检查网箱倾斜情况,检查网箱绳子有无拉断,沉子有无移位,网箱的更新修补、鱼病的防治、网箱内的漂浮杂物的清理,没有一刻不忙碌。甚至,为了保持鱼的天然体色,每一个烈日,他还要想着在网箱上加盖遮阳布。
第一年,李传霖与人合股发展了30口网箱,一口网箱一年最低投入3000元,他赚了2万元。“感觉比捕捞轻松,风险也减少了,至少人身感到安全多了。”
李传霖说,他逐年扩大规模,10年下来赚了40万元。他足够幸运———海上养殖户只有三分之一赚钱,另外三分之一持平,余下的三分之一亏损。
“主要是最初的几年赚钱。这两年鱼价下跌,市场疲软,养鱼已由起初的赢利到了现在的保本经营、微利经营。”
老天之外的保障
从出海捕捞到渔排网箱养殖,没有变的是靠天吃饭的命运。
“每次台风都有或多或少的损失,但从来没有过全军覆没。”李传霖喟叹,经验最丰富的渔民也无法想象“桑美”带来的灭顶之灾,“我的养殖规模在沙埕港算是中等水平,这里养殖户的规模在10多口至400多口网箱,想不到一次台风就可以将我们的希望打得粉碎。”
“115口网箱,65万元的投入,全部葬身大海。”如今,李传霖不久前在福鼎城关刚买,还来不及装修的房子,现在“必须卖了还债”。
李传霖为此日夜心神不宁,“渔排网箱养殖都是小鱼到成鱼循环养殖,逐年转箱,卖鱼的钱不是归还借来的周转资金,就是再投入到养殖中,从事养殖很少有存钱的时候。”
“渔民整天与变幻难测的大海打交道,都是靠天吃饭,保险公司又不办理海上养殖业的财产保险,谁来给我们提供保障?”李传霖说,“我们的所有损失,只能由自己承担。”
“渔民因灾返贫的现象,年年都有。”李传霖说,“往年受灾,政府也会发放一些救灾款,今年灾害最大,我们渔排网箱全部被毁的养殖户,到现在为止,每户发800元。”
针对渔船捕捞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保障,商业保险却只采取对渔船实行“保大不保小、保钢不保木、保远不保近”的做法,不仅渔民个人或合股的大部分中小型渔船被拒之门外,而且由于参保和理赔的手续复杂,在遭受意外灾害后大多得不到及时补偿,渔民只好放弃参保。
李传霖所在的沙埕镇岙腰渔村,1400人中,已经有400多人搬迁并转型投入其他行业,“剩下的不是正在想办法,就是听天由命”。核心提示:福鼎海难,当地政府确认死亡人数被质疑。三沙镇三澳村生还渔民王亮对《北京晚报》记者称,他所在的“闽霞渔1552号”渔船上共有10人,其中6人遇难“这次台风,光是福鼎市沙埕港就沉了950多艘船,哪怕每艘船只死两个人,总数也有1900人。”

他开始后悔———“为什么要做个渔民?”
“115口网箱,65万元的投入,全部葬身大海。”现在,李传霖不仅一无所有,还负债40万
与他的同乡———福建福鼎市沙埕港的众多渔民———相比,李传霖要幸运得多,大海留给了他一个完整的家庭
成本上升,效益降低,更意味着长年累月在风口浪尖上作业的渔船和渔民危险性的提高。更吃不消的是,一艘渔船少则几万元,多则一两百万元。“在福鼎,从事捕捞的渔民,购买渔船基本都要借债,很多渔船都是合股经营的。”
海难给福鼎人民留下永远的痛 资料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兆宜
他不安地依着房门,说———“我就像鱼儿离了水,快被晒干了”。他开始后悔———“为什么要做个渔民?”
过去37年,李传霖一直在海上飘摇。而现在,他彻底回到了陆地———桑美毁掉了他所有的家当,大半辈子的心血,他从海里得到的一切,又重新回到了海里。
50出头的李传霖是个渔民———这是人类最古老的职业之一。
他们从来不属于陆地。李传霖的全部家当,都紧紧地系于飘摇在海面的渔排———扎紧的木头上是他们的房屋,底下网箱里的鱼儿是他们的命根。过去10年,每年三次台风,战战兢兢,但都没有让李传霖回到陆地。而这次,“115口网箱,65万元的投入,全部葬身大海。”
现在,李传霖不仅一无所有,还负债40万。一家四口暂时安顿在亲戚家腾出来的一个房间里。他不安的依着房门,说———“我就像鱼儿离了水,快被晒干了”。他开始后悔———“为什么要做个渔民?”
但至少,与他的同乡———福建福鼎市沙埕港的众多渔民———相比,李传霖要幸运得多,大海留给了他一个完整的家庭。现在的沙埕,这个“漂在海上的渔村”已经成为过去的风景,不再有延绵数平方公里的海上渔排,罗列的网箱,林立的房屋。
这几天,李传霖和同伴,不约而同地天天往政府部门跑,希望政府能够安排一些专项的贷款资金,帮助他们恢复生产。他们认为,这是目前能想到的惟一的办法。
风口浪尖上的捕食
在许多渔民眼中,李传霖已经算是一个能人了———16岁开始下海捕鱼,一身好本领,在集体化时期,他曾担任过村里的渔业队长。
这样的经历并没有给李传霖带来太多骄傲,尽管事隔多年,他仍忍不住长吁短叹出海捕鱼更多的是危险。
这样的日子是如此脆弱———甚至一个小小的故障都可能导致最不幸的结果。
福鼎一带的渔民,定置张网、灯光渔船诱捕和拖罾捕鱼是主要的捕鱼方式。在海上,渔船的灯光必须彻夜长明,一旦船灯被大风刮破或老化烧毁,或者电瓶没电,就随时有被其他船只撞毁的危险。
“一到晚上,我们最担心船灯不亮了,时时都要查看,每天都无法睡一个安稳觉。”而事实上,因为船灯不亮,每年都有发生船毁人亡事故。
平日里,李传霖的捕捞没有昼夜之分。“每6个小时必须捕捞一次,因为24小时有4次潮水,都是捕鱼的时机。”
上世纪80年代初,生产队解散后,李传霖开始自己到近海捕捞,个体的渔民生活给了他这样一个老手最初的幸福生活。
但没过多少年,鱼儿们已经不在近海游弋,由于过度捕捞以及污染等原因,“近海的鱼一年比一年少了”,资源开始衰竭,加之柴油等物资价格在短短几年内翻倍上涨,渔民的收入已大不如从前。
李传霖不得不把船驶得更远。但他很快发现,来外海捕鱼的人各地都有,竞争日趋激烈。“这几年,海里的鱼越来越少,船也开得越来越远,出海的周期也就越来越长了。”
这意味着成本上升,效益降低,更意味着长年累月在风口浪尖上作业的渔船和渔民危险性的提高。更吃不消的是,一艘渔船少则几万元,多则一两百万元。“在福鼎,从事捕捞的渔民,购买渔船基本都要借债,很多渔船都是合股经营的。”李传霖说,大部分渔船均负债经营。他曾与人合股经营一条运输船,但由于获益不理想被迫放弃。
不仅如此,任何一次出海都可能颗粒无收———一艘投资150万元的灯光诱捕渔船,开到外海捕捞,途中两天两夜,半个月捕捞期耗费柴油7万元。“运气不好时还要亏损。”
“个体捕捞要发家致富基本很难,早期虽然海里鱼多,但市场需求不大,价格也较低,渔民只是略有盈余,倒是鱼贩子赚的更多。”李传霖说,“现在有些渔民一年到头,也就收入三五万元,扣除家庭开支和船只折旧,所剩无几。”
“渔民中也有比较有钱的,他们主要是在渔业资源还很丰富的时候,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加上能够筹措到一定的资金,购置数量较多或设备先进的渔船,完全雇人作业,现在已经是老板了,但这种单纯靠捕鱼发家致富的渔民极为少数。”
李传霖没能成为极为少数中的一员———他无法筹集到更多的资金购置设备,“海洋捕捞是高投入、高风险行业,没有关系不可能从银行贷到款。”
漂浮的渔排
1996年开始,李传霖不再捕鱼,开始从事渔排网箱养殖———鱼儿就在箱里,不用捕捞只用培育。活动的区域就在近海的渔排上,不用远航,看起来,这样的生活要悠闲得多。
但要照顾好鱼儿并不容易———相比于捕鱼,网箱养鱼是一门需要从头学的手艺。黄瓜鱼、黑鲷、鲈鱼和红武鱼,它们是市场的宠儿,比人还娇贵。
这是一种高密度、集约化的养殖方式,成本高,技术要求高,养殖周期从半年到两三年不等,任何细节的疏忽都有可能导致损失惨重———有的养殖户仅仅是养殖密度过大,鱼儿便在夏季高温中害病,大面积死亡。而不可预知的“鱼病和赤潮,也能造成鱼儿全部死亡”。这样的风险,让很多渔民宁可出海捕捞,也不敢投资养殖。
李传霖说,“正常情况下,海上养殖的利润有20%左右,如果投养了当年市场紧缺的鱼类,获利更高。”如果品种不对路,养殖户就会面临“增产不增收”的困境,而选择哪些养殖种类,和市场还有天气赌博,很多时候靠的都是运气。
每天凌晨3时,李传霖开始投饵料喂鱼,伴随日出直到早上8时。吃完早餐,购买好饵料,下午3时又要再次投料,直到晚上8时结束。其余的时间,除了吃饭、睡觉、卖鱼,李传霖忧心大海的每一个暗流,要经常检查网箱倾斜情况,检查网箱绳子有无拉断,沉子有无移位,网箱的更新修补、鱼病的防治、网箱内的漂浮杂物的清理,没有一刻不忙碌。甚至,为了保持鱼的天然体色,每一个烈日,他还要想着在网箱上加盖遮阳布。
第一年,李传霖与人合股发展了30口网箱,一口网箱一年最低投入3000元,他赚了2万元。“感觉比捕捞轻松,风险也减少了,至少人身感到安全多了。”
李传霖说,他逐年扩大规模,10年下来赚了40万元。他足够幸运———海上养殖户只有三分之一赚钱,另外三分之一持平,余下的三分之一亏损。
“主要是最初的几年赚钱。这两年鱼价下跌,市场疲软,养鱼已由起初的赢利到了现在的保本经营、微利经营。”
老天之外的保障
从出海捕捞到渔排网箱养殖,没有变的是靠天吃饭的命运。
“每次台风都有或多或少的损失,但从来没有过全军覆没。”李传霖喟叹,经验最丰富的渔民也无法想象“桑美”带来的灭顶之灾,“我的养殖规模在沙埕港算是中等水平,这里养殖户的规模在10多口至400多口网箱,想不到一次台风就可以将我们的希望打得粉碎。”
“115口网箱,65万元的投入,全部葬身大海。”如今,李传霖不久前在福鼎城关刚买,还来不及装修的房子,现在“必须卖了还债”。
李传霖为此日夜心神不宁,“渔排网箱养殖都是小鱼到成鱼循环养殖,逐年转箱,卖鱼的钱不是归还借来的周转资金,就是再投入到养殖中,从事养殖很少有存钱的时候。”
“渔民整天与变幻难测的大海打交道,都是靠天吃饭,保险公司又不办理海上养殖业的财产保险,谁来给我们提供保障?”李传霖说,“我们的所有损失,只能由自己承担。”
“渔民因灾返贫的现象,年年都有。”李传霖说,“往年受灾,政府也会发放一些救灾款,今年灾害最大,我们渔排网箱全部被毁的养殖户,到现在为止,每户发800元。”
针对渔船捕捞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保障,商业保险却只采取对渔船实行“保大不保小、保钢不保木、保远不保近”的做法,不仅渔民个人或合股的大部分中小型渔船被拒之门外,而且由于参保和理赔的手续复杂,在遭受意外灾害后大多得不到及时补偿,渔民只好放弃参保。
李传霖所在的沙埕镇岙腰渔村,1400人中,已经有400多人搬迁并转型投入其他行业,“剩下的不是正在想办法,就是听天由命”。
  可怜的渔民啊……
原地址http://news.163.com/06/0825/16/2PCT744500011SM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