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暴雨60座水库集体溃决的真相(转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0:31:41
作者:老田

1975年“七五八溃坝”的真实情况


七五年八号台风带来特大暴雨,河南淮河支流的板桥水库和石漫滩水库溃坝,造
成重大水灾;这个事情精英们津津乐道,不遗余力地进行爆炒,并作为共产党决
策错误对民众犯有罪行的证据。“濞史杭灌区”是新中国第一大灌区,有效灌溉
面积超过1000万亩,也处在淮河领域,灌区从1958年开始动工,到七十年代前期
才逐步完成,使得安徽西北部10个县的耕地得到灌溉,改变了该地在解放前“大
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状况。水利工程不只是有“七五八”,还有“
濞史杭”,在水利工程带来的损失之外,更大量的是效益,“七五八”仅仅是小
概率的意外事故,而大概率事件是灌溉效益。但是经过精英们的生花妙笔和渲染
,人们几乎不记得了水利工程原来是有效益的。

对于大型水利工程而言,既有巨大的收益,也存在着各种成本,包括建设成本、
移民的付出,在运行过程中间的维护成本,还包括一种机会成本:风险。只要回
归到常识,我们都知道,不存在如何没有成本和代价的收益,反之,追求收益就
无法完全避免成本,这本是没有疑问的事情。但是在最近20多年来,咱们的精英
们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创造了一种追究“成本”的大批判手法,这个手法不公
开说“任何收益都不应该付出成本”,如果这样说就直接与人们的常识相对立了
,他们的大批判工作就要破产,精英们的“高明之处”是把收益放在一边弃之不
顾,专门突出各种“成本”来进行大批判工作,为了追求大批判效果,就特别有
必要调动人们的同情心,比如大肆渲染各种意外事故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就是一
个最常用的手法。

毛泽东时代中国农田水利建设的成就巨大,为了把这个成就抹黑,精英们已经作
了几十年的工作。主要的手法就是把各种水利成本列举出来,进行抨击,最常见
的成本支持大批判主要涉及这样几个方面:水库淹没损失以及由此带来的移民问
题,洪水威胁在水库上下游之间的部分转移,意外事故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等三
个方面。七五八溃坝事件,是新中国损失最大的一次事件,这是精英们特别乐于
提起的;黄河三门峡水库,在全国水库中间最突出地影响了上游的河道淤积和防
洪,也是精英们喜欢引用的案例;三门峡移民解决得最不理想,一些移民生活水
平下降,也是精英们同情心最集中的事件。非常有意思的是,精英们只喜欢说共
产党或者某某高官错误,但是从来不提有什么样的解决方案,或者引导人们去设
想虚假的出路,这些出路通常都指向“无成本的收益”,换言之,精英们只是乐
于向人们推销一个这样的印象:共产党毛泽东从来就没有为老百姓干过什么好事
,即便是农田水利建设这样的事情,也是纰漏一大堆。

1975年8月上旬在河南省南部淮河上游丘陵地区普降特大暴雨,从8月4日至8月8日
,暴雨中心最大过程雨量达1631毫米,3天(8月5日至7日)最大降雨量为1605毫米
。4日至8日,超过400毫米的降雨面积达19410平方公里。大于1000毫米的降水区
集中在京广铁路以西板桥水库、石漫滩水库集水区到方城一带,暴雨中心位于板
桥水库上游的林庄,最大6小时雨量为830毫米,超过了当时世界最高记录(美国宾
洲密士港)的782毫米;最大24小时雨量为1060毫米,也创造了我国同类指标的最
高记录。石漫滩水库5日20时水位开始上涨,至8日凌晨0时30分涨至最高水位111.40米
、防浪墙顶过水深0.4米时,大坝漫决。库内1.2亿立方米的水量以2.5-3万秒立
方米的流量在5个半小时内全部泄完。下游田岗水库随之漫决。石漫滩和板桥水库
的建筑质量较好,在1956年还特别经过加固,号称“铁壳坝”,1975年8月水库失
事的主要原因,是超强暴雨造成的洪水洪峰流量分别为设计标准的4及2.6倍,而
导致漫顶溃坝,并非由于工程质量差造成的。因灾死亡人数,第一次的估计数据
是20万人,灾后实地统计数据是85800人,经过数年之后外出人口还乡之后的最后
数据是因灾死亡人数26000人,这样就被精英们反复渲染了很多年,还有一个人特
别喜欢在死亡人数上下功夫。这个事故的发生,不是人为的责任事故,不是工程
质量问题,关键在于设计时缺乏恰当的水文数据,根据后来的历史洪水调查,也
没有发现相当于这次大暴雨的历史记载。可见,灾害的发生有一定偶然性,但是
在新中国快速兴修水利设施改善水利条件的大潮中间,有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这
只能是理解为:为迅速改善民生和农业条件需要承担的巨大成本的一部分。

我们都知道一个古语“亡羊补牢、未为晚也”,越是羊子丢得多,损失越大,人
们肯定愿意承担更高的“补牢”成本。在水利工程决策中间也是如此,中国历史
上水旱灾害十分严重,带来的生命财产代价日益沉重,这就意味着只要有可能,
就必须大规模地兴修水利设施,控制洪水。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农村三级政
权在1950年代得到完善,对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进行组织和动员的制度条件就
具备了,由此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水利建设高潮,换言之,农业集体化
过程和基层政权的强化,初步具备了承担“补牢”成本的前提条件。对于那些在
历史上曾经带来严重水旱灾害的地区,为了减灾的需要,人们总是愿意承担更大
的淹没损失和成本。历史上我国水旱灾害最为严重的是汉江流域,淮河流域和黄
河下游,今天回头去看,新中国在决策这几个流域的水利工程时,也是特别愿意
付出更高成本的。汉江的丹江口水库是亚洲第一大水库,淹没土地面积832平方公
里,动迁38万人;把这个淹没损失去对照1931-1955年汉江大堤溃口十五次的频
率,这个溃口频率仅次于黄河,就不会感到奇怪了。而淮河出山各个支流的水库
,淹没损失也是很大的,这也和淮河流域中下游的严重水旱灾害对应。最严重的
防洪成本向上游转移发生在三门峡水库,因为黄河是“非平衡河流”而且尾巴上
拖着渭河平原,因此导致上游的防洪成本上升而且影响地域很大,本质上是以加
大渭河平原的防洪风险为代价,去降低下游平原的防洪风险,是水利工程带来防
洪成本在上下游之间转移的典型案例。

黄河三门峡水库,在运行过程中间却是发现设计时未曾预计到的问题。但是从今
天回头去看,这个水库也仍然是不可替代的,虽然相关技术问题和知识积累了更
多,也找不到更好的选择。作为一个在程度上对渭河平原影响相对小的替代水库
方案,邙山水库曾经先于三门峡提出,后来的地质调查发现坝址条件不佳,无法
支持混凝土高坝。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全球的水利建设之间都认为高
坝只有混凝土坝一个选择,在七八十年代苏联在达吉克斯坦境内建设了高达300米
的罗贡水库,才逐步改变人们的观点,这也的高坝建设也是与特大型施工机械的
问世联系在一起的。关于泥沙问题的知识,在1948年舒姆首次提出平衡河流的概
念,指出一条平衡河流会自动调整比降和断面,使得来水来沙刚好通过;在平衡
河流概念的背后,意味着改变河流的一个特性会导致平衡条件的变换,导致河流
的自动调整;这个概念的延伸意义实际上是在后来三门峡水库发生严重的“溯源
淤积”现象时,才为人们所认识到。在八九十年代的时候,中国有人提出“高含
沙水流”的概念,指出在每立方米水含沙量高达400-600公斤之后,河道比降达
到例如千分之一这样的水平,不仅不会发生淤积还将产生强大的冲刷作用,这个
认识在反面帮助人们认识到为什么黄河龙门以上的深峡谷形成,同时也告诉人们
对于渭河这样的河流(在1956-1979年平均径流73亿立方米泥沙却有5.4亿吨),
本来就不可能不淤积,三门峡水库抬高了水位只是加速了淤积而已。

对于黄河出山之后,历史上是“三年两溃口、百年一改道”,如此严重的水旱灾
害损失,人们为避免或者减轻这样的灾害,当然应该承担更高的成本和代价,这
个代价不仅包括移民和淹没损失,渭河平原的防洪风险增加是从避免下游溃口改
道风险转移过来的成本。

移民问题本来在五十年代是有条件解决得更好些的,当时水利事业兴起灌溉效益
很大,土地生产力增加很快,收益地区是有很大能力吸纳新移民的。一般而言,
在缺少化肥的情况下,“旱改水”常常可以提高单产100%以上,丹江口水库的灌
溉面积高达800万亩,承担本水库的38万移民本来没有任何问题,这还不算丹江口
水库保护下游江汉平原易涝地带的效益。但是当时河南省委愿意承包国家的移民
投资,结果只有18万人外迁,20万人搞就地靠后,加剧了河南淅川等地的人地关
系紧张程度,至今这个地区还是非常穷困。作为移民个人离开故居,就已经是作
出了牺牲,地方政府为了得到移民资金而包揽移民事务,却长期未能进行妥善安
置。地方政府喜欢移民投资却拒绝踏实作好移民安置的行为,理应批评甚至追究
相关官员的责任,不管怎么说,淹没损失的代价由移民个人承担是没有道理的,
必须由政府进行合理安置。

实际上,今天中国的农业生产仍然严重地受制于气候和降雨状况,这说明我国的
水利投资还没有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地步。同时,也说明一些地区的水旱灾害,
实际上没有低成本的解决方案,例如淮河的行洪问题由于受到河道比降不合理的
限制,甚至仅仅工程措施还无法解决灾害的影响,这一方面需要加强“非工程措
施”的建设,另一方面也需要跨流域的全国平衡措施。例如黄淮海平原的缺水问
题,实际上无法在本流域内部解决,黄河的水资源紧张和泥沙问题看来需要大西
线调水工程的启动,没有几百亿立方米的外来水,黄河沿线的工矿业开发和土地
潜力,包括下游平原的灌溉和水盐平衡、泥沙输送就无法很好地实现。


二○○五年七月十四日


“七五八溃坝”的另一个因素从没人提七五年夏,河南省的天气形势预报是大旱。因此各水库都在蓄水防旱。大雨初至,人们也只是以为有利于缓解旱情,并未想到防涝的必要性。因此水库都未放水。溃坝是在库容饱和是特大暴雨骤至的情况下发生的。作者:老田

1975年“七五八溃坝”的真实情况


七五年八号台风带来特大暴雨,河南淮河支流的板桥水库和石漫滩水库溃坝,造
成重大水灾;这个事情精英们津津乐道,不遗余力地进行爆炒,并作为共产党决
策错误对民众犯有罪行的证据。“濞史杭灌区”是新中国第一大灌区,有效灌溉
面积超过1000万亩,也处在淮河领域,灌区从1958年开始动工,到七十年代前期
才逐步完成,使得安徽西北部10个县的耕地得到灌溉,改变了该地在解放前“大
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状况。水利工程不只是有“七五八”,还有“
濞史杭”,在水利工程带来的损失之外,更大量的是效益,“七五八”仅仅是小
概率的意外事故,而大概率事件是灌溉效益。但是经过精英们的生花妙笔和渲染
,人们几乎不记得了水利工程原来是有效益的。

对于大型水利工程而言,既有巨大的收益,也存在着各种成本,包括建设成本、
移民的付出,在运行过程中间的维护成本,还包括一种机会成本:风险。只要回
归到常识,我们都知道,不存在如何没有成本和代价的收益,反之,追求收益就
无法完全避免成本,这本是没有疑问的事情。但是在最近20多年来,咱们的精英
们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创造了一种追究“成本”的大批判手法,这个手法不公
开说“任何收益都不应该付出成本”,如果这样说就直接与人们的常识相对立了
,他们的大批判工作就要破产,精英们的“高明之处”是把收益放在一边弃之不
顾,专门突出各种“成本”来进行大批判工作,为了追求大批判效果,就特别有
必要调动人们的同情心,比如大肆渲染各种意外事故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就是一
个最常用的手法。

毛泽东时代中国农田水利建设的成就巨大,为了把这个成就抹黑,精英们已经作
了几十年的工作。主要的手法就是把各种水利成本列举出来,进行抨击,最常见
的成本支持大批判主要涉及这样几个方面:水库淹没损失以及由此带来的移民问
题,洪水威胁在水库上下游之间的部分转移,意外事故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等三
个方面。七五八溃坝事件,是新中国损失最大的一次事件,这是精英们特别乐于
提起的;黄河三门峡水库,在全国水库中间最突出地影响了上游的河道淤积和防
洪,也是精英们喜欢引用的案例;三门峡移民解决得最不理想,一些移民生活水
平下降,也是精英们同情心最集中的事件。非常有意思的是,精英们只喜欢说共
产党或者某某高官错误,但是从来不提有什么样的解决方案,或者引导人们去设
想虚假的出路,这些出路通常都指向“无成本的收益”,换言之,精英们只是乐
于向人们推销一个这样的印象:共产党毛泽东从来就没有为老百姓干过什么好事
,即便是农田水利建设这样的事情,也是纰漏一大堆。

1975年8月上旬在河南省南部淮河上游丘陵地区普降特大暴雨,从8月4日至8月8日
,暴雨中心最大过程雨量达1631毫米,3天(8月5日至7日)最大降雨量为1605毫米
。4日至8日,超过400毫米的降雨面积达19410平方公里。大于1000毫米的降水区
集中在京广铁路以西板桥水库、石漫滩水库集水区到方城一带,暴雨中心位于板
桥水库上游的林庄,最大6小时雨量为830毫米,超过了当时世界最高记录(美国宾
洲密士港)的782毫米;最大24小时雨量为1060毫米,也创造了我国同类指标的最
高记录。石漫滩水库5日20时水位开始上涨,至8日凌晨0时30分涨至最高水位111.40米
、防浪墙顶过水深0.4米时,大坝漫决。库内1.2亿立方米的水量以2.5-3万秒立
方米的流量在5个半小时内全部泄完。下游田岗水库随之漫决。石漫滩和板桥水库
的建筑质量较好,在1956年还特别经过加固,号称“铁壳坝”,1975年8月水库失
事的主要原因,是超强暴雨造成的洪水洪峰流量分别为设计标准的4及2.6倍,而
导致漫顶溃坝,并非由于工程质量差造成的。因灾死亡人数,第一次的估计数据
是20万人,灾后实地统计数据是85800人,经过数年之后外出人口还乡之后的最后
数据是因灾死亡人数26000人,这样就被精英们反复渲染了很多年,还有一个人特
别喜欢在死亡人数上下功夫。这个事故的发生,不是人为的责任事故,不是工程
质量问题,关键在于设计时缺乏恰当的水文数据,根据后来的历史洪水调查,也
没有发现相当于这次大暴雨的历史记载。可见,灾害的发生有一定偶然性,但是
在新中国快速兴修水利设施改善水利条件的大潮中间,有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这
只能是理解为:为迅速改善民生和农业条件需要承担的巨大成本的一部分。

我们都知道一个古语“亡羊补牢、未为晚也”,越是羊子丢得多,损失越大,人
们肯定愿意承担更高的“补牢”成本。在水利工程决策中间也是如此,中国历史
上水旱灾害十分严重,带来的生命财产代价日益沉重,这就意味着只要有可能,
就必须大规模地兴修水利设施,控制洪水。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农村三级政
权在1950年代得到完善,对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进行组织和动员的制度条件就
具备了,由此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水利建设高潮,换言之,农业集体化
过程和基层政权的强化,初步具备了承担“补牢”成本的前提条件。对于那些在
历史上曾经带来严重水旱灾害的地区,为了减灾的需要,人们总是愿意承担更大
的淹没损失和成本。历史上我国水旱灾害最为严重的是汉江流域,淮河流域和黄
河下游,今天回头去看,新中国在决策这几个流域的水利工程时,也是特别愿意
付出更高成本的。汉江的丹江口水库是亚洲第一大水库,淹没土地面积832平方公
里,动迁38万人;把这个淹没损失去对照1931-1955年汉江大堤溃口十五次的频
率,这个溃口频率仅次于黄河,就不会感到奇怪了。而淮河出山各个支流的水库
,淹没损失也是很大的,这也和淮河流域中下游的严重水旱灾害对应。最严重的
防洪成本向上游转移发生在三门峡水库,因为黄河是“非平衡河流”而且尾巴上
拖着渭河平原,因此导致上游的防洪成本上升而且影响地域很大,本质上是以加
大渭河平原的防洪风险为代价,去降低下游平原的防洪风险,是水利工程带来防
洪成本在上下游之间转移的典型案例。

黄河三门峡水库,在运行过程中间却是发现设计时未曾预计到的问题。但是从今
天回头去看,这个水库也仍然是不可替代的,虽然相关技术问题和知识积累了更
多,也找不到更好的选择。作为一个在程度上对渭河平原影响相对小的替代水库
方案,邙山水库曾经先于三门峡提出,后来的地质调查发现坝址条件不佳,无法
支持混凝土高坝。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全球的水利建设之间都认为高
坝只有混凝土坝一个选择,在七八十年代苏联在达吉克斯坦境内建设了高达300米
的罗贡水库,才逐步改变人们的观点,这也的高坝建设也是与特大型施工机械的
问世联系在一起的。关于泥沙问题的知识,在1948年舒姆首次提出平衡河流的概
念,指出一条平衡河流会自动调整比降和断面,使得来水来沙刚好通过;在平衡
河流概念的背后,意味着改变河流的一个特性会导致平衡条件的变换,导致河流
的自动调整;这个概念的延伸意义实际上是在后来三门峡水库发生严重的“溯源
淤积”现象时,才为人们所认识到。在八九十年代的时候,中国有人提出“高含
沙水流”的概念,指出在每立方米水含沙量高达400-600公斤之后,河道比降达
到例如千分之一这样的水平,不仅不会发生淤积还将产生强大的冲刷作用,这个
认识在反面帮助人们认识到为什么黄河龙门以上的深峡谷形成,同时也告诉人们
对于渭河这样的河流(在1956-1979年平均径流73亿立方米泥沙却有5.4亿吨),
本来就不可能不淤积,三门峡水库抬高了水位只是加速了淤积而已。

对于黄河出山之后,历史上是“三年两溃口、百年一改道”,如此严重的水旱灾
害损失,人们为避免或者减轻这样的灾害,当然应该承担更高的成本和代价,这
个代价不仅包括移民和淹没损失,渭河平原的防洪风险增加是从避免下游溃口改
道风险转移过来的成本。

移民问题本来在五十年代是有条件解决得更好些的,当时水利事业兴起灌溉效益
很大,土地生产力增加很快,收益地区是有很大能力吸纳新移民的。一般而言,
在缺少化肥的情况下,“旱改水”常常可以提高单产100%以上,丹江口水库的灌
溉面积高达800万亩,承担本水库的38万移民本来没有任何问题,这还不算丹江口
水库保护下游江汉平原易涝地带的效益。但是当时河南省委愿意承包国家的移民
投资,结果只有18万人外迁,20万人搞就地靠后,加剧了河南淅川等地的人地关
系紧张程度,至今这个地区还是非常穷困。作为移民个人离开故居,就已经是作
出了牺牲,地方政府为了得到移民资金而包揽移民事务,却长期未能进行妥善安
置。地方政府喜欢移民投资却拒绝踏实作好移民安置的行为,理应批评甚至追究
相关官员的责任,不管怎么说,淹没损失的代价由移民个人承担是没有道理的,
必须由政府进行合理安置。

实际上,今天中国的农业生产仍然严重地受制于气候和降雨状况,这说明我国的
水利投资还没有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地步。同时,也说明一些地区的水旱灾害,
实际上没有低成本的解决方案,例如淮河的行洪问题由于受到河道比降不合理的
限制,甚至仅仅工程措施还无法解决灾害的影响,这一方面需要加强“非工程措
施”的建设,另一方面也需要跨流域的全国平衡措施。例如黄淮海平原的缺水问
题,实际上无法在本流域内部解决,黄河的水资源紧张和泥沙问题看来需要大西
线调水工程的启动,没有几百亿立方米的外来水,黄河沿线的工矿业开发和土地
潜力,包括下游平原的灌溉和水盐平衡、泥沙输送就无法很好地实现。


二○○五年七月十四日


“七五八溃坝”的另一个因素从没人提七五年夏,河南省的天气形势预报是大旱。因此各水库都在蓄水防旱。大雨初至,人们也只是以为有利于缓解旱情,并未想到防涝的必要性。因此水库都未放水。溃坝是在库容饱和是特大暴雨骤至的情况下发生的。
“七五八”暴雨中心地区短历时雨量超过我国以往任何暴雨记录, 林庄6小时雨量830.1毫米达世界最大记录。

暴雨中心区汝河板桥河段,集水面积768平方公里,洪峰流量达13100立方米/秒,也成为同流域面积的世界记录——不幸的世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