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准噶尔人的最后残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9:42:05
承德的文明,虽然可以追溯到史前,但这里南临中原,北接大漠,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集区。历史上,肃慎、凶奴、鲜卑、奚、契丹、女真、蒙古等游牧健儿,走马灯一样在这片广袤、壮丽的土地上开拓繁衍,他们或者盘马弯弓,从这里越长城南下而逐鹿中原、问鼎天下,或者紫缰朱辔,暂时回到苍茫寥廓的草原消夏避暑、休生养息。特别是元代以后,这里一直是蒙古人的牧马场,直到清圣祖康熙兴建避暑山庄,中国的版图上才有了一块相当于行省的地名热河。随后,清世宗雍正将热河的治所赐名承德州,与大清故都盛京的治所承德县同名,最后由清高宗乾隆确定,热河由与总督同级别的都统管辖,治所承德撤州为府,所属厅、旗改为州、县。从此以后,这块土地上潮水般来来往往的人群终于定居下来,满、蒙、汉各民族兄弟才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br/><br/><br/>&nbsp; &nbsp; 可不知您是否知道,在武烈河畔、磬锤峰下,曾经居住过七百余户蒙古人,他们并不是曾经在这片土地上游牧的成吉思汗的子孙,而是来自西北边疆的厄鲁特蒙古人。岁月沧桑,这些天之骄子早已离开了逐云追日的马背,在古北口外的黑土地上,学会了耕种、经商和做工,如今他们象大多数蒙古族、满族人一样,以自己蒙文名字的头一个音节为姓,全村的人主要有寇、徐、赵、吉、杜、白、那、于、武九大姓。他们都是厄鲁特蒙古人的嫡传,他们来自同一个部族准噶尔,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姓氏绰罗斯。 <br/><br/><br/><br/><br/>&nbsp; &nbsp; 厄鲁特蒙古的由来 <br/><br/><br/>&nbsp; &nbsp; 蒙古,自元代最后一位皇帝元顺帝率残部逃离大都后,改称北元,逐步分裂成三大部落。在中原正北,以大漠为界分为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又分别称为内蒙古和喀尔喀外蒙古,都是成吉思汗的苗裔。而远在戈壁以西的漠西蒙古又被称为厄鲁特蒙古,他们大部分不是成吉思汗的嫡传。元代之前,他们属于斡亦刺剔族,在叶尼塞河上游放牧,后臣服于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因逐步与蒙古宗室通婚,定居于成吉思汗第三个儿子窝阔台汗国的疆土上,被封为四个卫拉特。 <br/><br/><br/>&nbsp; &nbsp; 卫拉特,就是部落,互相平等,互不统辖。窝阔台后来继承成吉思汗的汗位做了蒙古的第二任君主,被谥为元太宗,斡亦刺剔人的地位随之增高,太宗窝阔台的儿媳妇、元代第三位皇帝定宗贵由的皇后海迷失就是斡亦刺剔族的铿锵美女,定宗去世后她曾称制三年半,直到元宪宗蒙哥登极,她才把包括多半个欧洲、整个西亚及半个中国的统治权交给新皇帝。 <br/><br/><br/>&nbsp; &nbsp; 元朝灭亡后,北元的第九任君主本雅失里,被明成祖朱棣打得只带几骑人马逃往漠西,因为没有了兵马,只好受制于兵强马壮的卫拉特。这时,卫拉特已经被人们叫成了瓦剌。瓦剌人最辉煌的时代,当属操纵北元第十三任君主脱脱不花的太师也先。著名的土木堡一战,瓦剌铁骑消灭明军五十余万,一举将英宗朱祁镇俘获,若不是民族英雄于谦坚守北京,瓦剌人怕真要辅佐成吉思汗的后人续写大元的历史了。这场战役后,北元分裂成东部以成吉思汗苗裔组成的鞑靼和西部由瓦剌人操纵的瓦剌。 <br/><br/><br/>&nbsp; &nbsp; 待到明末清初,由于人们语言的演变,瓦剌又被读成了厄鲁特。这就是厄鲁特蒙古的来龙去脉。 <br/><br/><br/>&nbsp; &nbsp; 准噶尔人做了厄鲁特盟主 <br/><br/><br/>&nbsp; &nbsp; 明朝末叶,漠西蒙古四大部落中,最大的一部和硕特部,姓孛儿只斤,是成吉思汗的嫡传皇族,一直是四大部落的盟主,驻扎在乌鲁木齐一代;准噶尔部,驻伊犁,杜尔伯特部,驻承化,这两个部落都姓绰罗斯,远祖是一个人;土尔扈特部,驻塔城,姓氏失传,他们既不是元代皇族,又不是绰罗斯姓,所以在四个部落中势力最弱。 <br/><br/><br/>&nbsp; &nbsp; 厄鲁特四部多年一直以姓孛儿只斤的和硕特人为盟主,后和硕特人因人口增长过快,大部迁往青海、西藏,留在新疆的小部人马争不过准噶尔部,准噶尔部的首领和多和沁联合与自己同宗同姓的杜尔伯特部争得盟主,他一面自称厄鲁特的大汗,一面将土尔扈特部挤到伏尔加河下游一带放牧,同时把一个也姓绰罗斯的小部落辉特提升为大部,又凑成了四个部族。 <br/><br/><br/>&nbsp; &nbsp; 第四位汗王噶尔丹 <br/><br/><br/>&nbsp; &nbsp; 明朝末年,和多和沁去世,他共有十一个儿子,其中的第六子僧格、第七子噶尔丹、第八子布木是一母同胞,和多和沁把汗位传给了第六子僧格。时隔不久,和多和沁的长子车臣将僧格杀掉,自己篡位做了第三位汗。这时,远在西藏随达赖喇嘛学习宗教的噶尔丹闻讯,率领一批人马悄悄潜回伊犁,一举袭杀车臣,并在混乱中将本该继承汗位的僧格长子索诺木阿拉布坦也一并杀掉,他乘机当上了厄鲁特的第四位大汗。 <br/><br/><br/>&nbsp; &nbsp; 由于准噶尔实行的是游牧民族的奴隶制度,与中原王朝的封建集权制度格格不入,加之他们兵强马壮,号称控弦十万,恢复大元的梦想无时不在激动着噶尔丹,在与西方新崛起的帝国俄罗斯有过无数次摩擦、争斗之后,他终于选择了联合外敌、夺取中原的错误决定。 <br/><br/><br/>&nbsp; &nbsp; 噶尔丹统一厄鲁特蒙古诸部以后,又出兵南疆,将原本属于成吉思汗第二子察合台汗国的疆域划入他的势力范围,将已经改信伊斯兰教的南疆首领囚禁在王城伊犁,准噶尔人成为了天山南北的统治者。 <br/><br/><br/>&nbsp; &nbsp; 康熙二十六年(1687),噶尔丹乘漠北喀尔喀蒙古内部纷争之机,率兵三万杀向外蒙,先帮助扎萨克图汗击败土谢图汗,随后又将扎萨克图汗和车臣汗一并击溃,准噶尔骑兵追击掩杀,一路将数十万喀尔喀蒙古人赶往漠南。 <br/><br/><br/>&nbsp; &nbsp; 康熙闻讯大惊,亲自率皇兄福全、皇弟常宁和八旗劲旅,与准噶尔人在围场北部乌兰布通展开了决战。 <br/><br/><br/>&nbsp; &nbsp; 经乌兰布通一战,噶尔丹精锐全失,连夜诈降逃回漠北。康熙一面安置喀尔喀人返回家乡,在多伦会盟后彻底取消了汗王制度,一面调动京师、黑龙江、盛京、宁夏、陕西等地大批军队,三次深入漠北、漠西,亲自讨伐噶尔丹。 <br/><br/><br/>&nbsp; &nbsp; 第五位汗王策妄阿拉布坦 <br/><br/><br/>&nbsp; &nbsp; 在清政府举国之力的打击下,厄鲁特内部发生了变化。僧格的儿子策妄阿拉布坦留守伊犁,他感到杀死自己兄弟篡夺汗位的噶尔丹已经穷途没路,立即举兵响应中央政府,将噶尔丹的子女械送朝廷,并不准噶尔丹退回伊犁。 <br/><br/><br/>&nbsp; &nbsp; &nbsp;康熙三十六年(1697),噶尔丹仰药自杀,准噶尔汗位虽然又回到了僧格一支的策妄阿拉布坦手中,但他骨子里与噶尔丹一样,依然想恢复大元的天下。因碍于战后的疲惫,策妄阿拉布坦不敢与清政府公开对阵,只好将眼光移向西藏。 <br/><br/><br/>&nbsp; &nbsp;   这时,西藏的大权在和硕特蒙古的手中,拉藏汗夺得汗位,因与西藏掌政官桑结不睦,于是杀死了桑结,废掉桑结拥立的六世达赖仓央,自己立了伊喜为六世达赖。拉藏汗的行动,引起青海厄鲁特蒙古的不满,他们又在青海拥立噶尔桑为六世达赖。<br/><br/>&nbsp; &nbsp; 康熙五十六年(1717),策妄阿拉布坦见青、藏两地拥立达赖纷争不止,他以自己是拉藏汗姐夫和女儿博托洛克嫁给拉藏汗儿子丹衷为由,派出自己亲叔叔布木的儿子、大将军策零敦多布,率领万余准噶丹骑兵,借口护送博托洛克进藏,用了近一年时间,行程万余里,从低于海平面的准噶尔盆地登上世界屋脊拉萨,一举攻破拉藏汗的布达拉宫,杀死拉藏汗和他的儿子丹衷。策零敦多布勇猛善战,康熙曾三次派兵进剿,都被他击败,直到康熙五十九年(1720),康熙从青海、四川两地同时派兵入藏,这才将准噶尔人打回伊犁。策零敦多布撤出拉萨之前,命令士兵将拉萨周边的寺庙劫掠一空,把全部的祭器、佛像、经书运回伊犁,史称“准噶尔人之劫”。后来,策妄阿拉布坦就用这批珍宝,在伊犁河畔建起了一座能容纳六千僧众诵经的黄教寺庙——固尔扎庙,由于体量庞大、金壁辉煌,又被称之为大金顶寺,使得伊犁成为了南北两疆黄教的朝圣中心,准噶尔人的统治愈来愈稳固了。 <br/><br/>&nbsp; &nbsp; 第六位汗王噶尔丹策零 <br/><br/><br/>&nbsp; &nbsp; 雍正五年(1727),策妄阿拉布坦去世,领袖的地位由他的儿子噶尔丹策零继承,他的名字只比大名鼎鼎的噶尔丹多了策零两个字,人称小噶尔丹。这位新汗比他的父亲、叔祖都历害得多,曾经让雍正、乾隆两代皇帝坐卧不宁。 <br/><br/><br/>&nbsp; &nbsp; 雍正七年(1729),雍正派出清代开国大臣费英东的曾孙、吏部尚书傅尔丹,率五万精锐进兵讨伐,其中有六千京师八旗、九千御林军、八千盛京八旗,其余是科尔沁等地的蒙古铁骑。出征时,雍正先后到太庙祭告、太和殿授钺、南苑阅兵。不想雍正九年(1731)在和通泊一战,五万人马被诱入圈套杀得只剩两千,满洲清军名将丧失殆尽,雍正皇帝临阵换将,派顺承郡王锡保接替傅尔丹,结果又是一场大败。直到雍正十年(1732),三万准噶尔兵在外蒙额尔德尼昭与喀尔喀决战,才被击溃退回伊犁。为小噶尔丹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将军,也叫策零敦多布,他的先祖墨尔根岱青与和多和沁是亲兄弟,论辈份他是噶尔丹策零堂弟,是曾经出兵西藏的策零敦多布的堂侄,为了区别这三位策零,历史上称他为小策零敦多布,前者为大策零敦多布。而战争的另一方,指挥者是康熙的额驸、喀尔喀蒙古的塞音诺颜部郡王策棱。 <br/><br/><br/>&nbsp; &nbsp; 两方的拉锯战争,一直延续到乾隆继位,新天子也被准噶尔人的进犯闹得食不甘、寝不寐,一度曾想把边界再向东移,是额驸策棱两次进京力争喀尔喀人能阻止厄鲁特蒙古的东犯,这才取得了划阿尔泰山为界的暂时和平。策棱由此从和硕额驸晋升为固伦额驸,从郡王晋升为亲王。 <br/><br/><br/>&nbsp; &nbsp; 准噶尔部内讧 <br/><br/><br/>&nbsp; &nbsp; 乾隆十年(1745),一代袅雄噶尔丹策零去世,他共有三子一女,女儿鄂兰巴雅尔最长为辅政官;长子喇嘛达尔扎十九岁,是婢女所生;次子纳木扎尔,十三岁,继承汗位;幼子策妄达什,尚未成年。纳木扎尔昏淫无度,将经常劝说自己的姐姐囚禁起来,终于被喇嘛达尔扎借机杀死,汗位落于他的手中。 <br/><br/><br/>&nbsp; &nbsp; 喇嘛达尔扎出身低微,人品也不怎么样,准噶尔部族中一些立有战功的贵胄十分不平。有希望得到汗位的是以下三人: <br/><br/><br/>&nbsp; &nbsp; 达瓦齐,和多和沁的嫡传子孙,布木一支大策零敦多布的孙子; <br/><br/><br/>&nbsp; &nbsp; 阿睦尔撒纳,和多和沁的后代,僧格一支策妄阿拉布坦的外孙,其母就是引发“准噶尔人之劫”的博托洛克; <br/><br/><br/>&nbsp; &nbsp; 达什达瓦,其四世祖墨尔根岱青,与准噶尔第一代汗和多和沁是亲兄弟。达什达瓦的父亲,是在和通泊大败清军的小策零敦多布,他与达瓦齐、阿睦尔撒纳是远房的堂兄弟。 <br/><br/><br/>&nbsp; &nbsp; 他们三人自恃出身高贵,世代簪缨,对喇嘛达尔扎为汗愤愤不平,遂联手拥立小噶尔丹的幼子策妄达什,不想被喇嘛达尔扎先下手攻破,策妄达什、达什达瓦,连同达什达瓦的哥哥漫济、车凌纳木扎尔、弟弟伯格里、儿子德勒格乐、图鲁巴图一同被杀。达瓦齐、阿睦尔撒纳逃出境外。阿睦尔撒纳则作困兽之斗,连夜潜回袭杀了喇嘛达尔扎。 <br/><br/><br/>&nbsp; &nbsp; 准噶尔部经过数年征战已经四分五裂,达瓦齐自认为比阿睦尔撒纳更有继承权,又兴兵将阿睦尔撒纳打败,将其赶出伊犁。 <br/><br/><br/>&nbsp; &nbsp; 作为战败者,阿睦尔撒纳和达什达瓦部都无地安身,于是把目光投向了中央政府,但他们的归顺,却有着天壤之别。 <br/><br/><br/>&nbsp; &nbsp; 阿睦尔撒纳本是准噶尔人,母亲博托洛克先嫁给了和硕特拉藏汗的儿子丹衷,生下班珠儿后正怀有阿睦尔撒纳,丹衷被杀她改嫁辉特部台吉韦征和硕齐。以后阿睦尔撒纳和班珠儿,分别承袭了辉特与和硕特的台吉。阿睦尔撒纳的岳父又是杜尔伯特的台吉,阿睦尔撒纳杀死岳父夺得了他的兵马。这样一来,阿睦尔撒纳兼有四大部落的身份,他既不愿做达瓦齐的奴仆,更不甘心对清政府称臣,于是他假意归顺清廷,待引得清军平定了达瓦齐的叛乱,他立即称兵造反,又点燃了战火。 <br/><br/><br/>&nbsp; &nbsp; 乾隆二十年(1755),阿睦尔撒纳袭破清军在北疆的两路大军,搞得乾隆手忙脚乱,临阵换了六位主帅,这才最后平定了叛乱,阿睦尔撒纳只身逃往俄罗斯,最后死于异国他乡。 <br/><br/><br/>&nbsp; &nbsp; 达什达瓦人的真心归顺 &nbsp; <br/><br/><br/>&nbsp; &nbsp; 达什达瓦寡妻率领的部族,先参加了平定达瓦齐的战争,又在阿睦尔撒纳和厄鲁特大部反叛的危急时刻,坚定地与清军一起战斗,全族人为摆脱阿睦尔撒纳的吞并,毅然离开水草丰盛的伊犁,迁移至清军西北大营巴里坤。乾隆皇帝除了拨调大批银两、牛羊、茶叶接济该部外,还派出钦差封赐达什达瓦妻子为“车臣默尔根哈敦”。由于年代远久,这位巾帼英雄的名字已经遗失,但大清皇帝的封号却永久留给了后世。 <br/><br/><br/>&nbsp; &nbsp;          <br/><br/><br/>&nbsp; &nbsp; 巴里坤这时也是一片狼籍,达什达瓦人的生存又成了一大难题,饥荒时竟然以人肉相食。乾隆来纳军机大臣的建议,决定把他们再移往外蒙古的鄂尔坤,并再次接济他们牛二百头、羊六千只和从山西调来的种籽、农具。达什达瓦人虽然暂时安定下来,但窘困状况远未从根本上解决。 <br/><br/><br/>&nbsp; &nbsp; 乾隆二十二年(1744),乾隆在承德兴建的第一座皇家庙宇普宁寺即将落成,需要大批喇嘛住持。这时车臣默尔根哈敦已经病故,在总管布林的请求下,乾隆决定调该部的喇嘛一百余名及家人、奴仆近七百人,迁往热河。这批喇嘛分两批由鄂尔坤起程,于当年九、十月份抵达热河,因路上病故、逃亡等原因,实到喇嘛一百零四人及家眷等近五百人。 <br/><br/><br/>&nbsp; &nbsp; 乾隆二十四年(1759),留在鄂尔坤的部众再三请求,被皇帝批准全部迁往热河。这年十一月初,乾隆晓谕军机处“……既愿内移,则来年交春后,三宝即率伊等量力行走,至热河居住……”转年正月十五,达什达瓦部众在理藩院郎中三宝(满族大臣)和总管布林(准噶尔官员)的带领下,行程万余里,用时四个月,于五月初五抵达承德。据清代热河副都统富当阿在乾隆二十四年的奏折称:“查两次移来热河安插之达什达瓦人及前往军营人等,男妇大小共二千一百三十六口”。达什达瓦人原为准噶尔部一大族人,从伊犁迁出时,有人口一万余,至此仅余五分之一。 <br/><br/><br/>&nbsp; &nbsp; 一段插曲 <br/><br/><br/>&nbsp; &nbsp; 先到热河的达什达瓦人,均为喇嘛及其家眷,乾隆将一百零四人全部安置在普宁寺诵经,“每名每月得给钱粮一两,米二仓斗”,而且下旨兴建有一千间房屋的“蒙古营”,待第二批人员抵达热河,当即可以住进新居了。特别是在对待他们内部纠纷的态度,更体现了天子主持公道的良苦用心。 <br/><br/><br/>&nbsp; &nbsp; 乾隆二十二年,达什达瓦兄弟伯格里的妻子奏请率部内迁,被乾隆“准其携带属人,赴察哈尔正黄旗居住”。正当察哈尔总管巴尔品奉旨进行安置之时,一件突发事件引起了乾隆的注意。 <br/><br/><br/>&nbsp; &nbsp; 因车臣默尔根哈敦已经过世,伯格里之妻经常恃强抢占族中人口、财产,后来发展与清廷派出的郎中苏章阿关系暖昧,更是一手遮天、巧取豪夺。当伯格里之妻率部开拔之后,达什达瓦部族立即上告,乾隆闻讯,命御前侍卫成林,将苏章阿械选清军乌里雅苏台大营,经审讯核实后砍头正法,并派理藩院员外郎索诺穆,将伯格里妻子、女儿扎岱及女仆二人安置京师,并将她所属男女一百六十余人,解送保定,分给保定、天津、青州、沧州、德州驻防满洲八旗官兵为奴。如今在清代宫廷档案中,还存有保定府城守尉纳玛依、青州将军达色、天津将军噶尔锡关于“分赏”这些人口的奏报。 <br/><br/><br/>&nbsp; &nbsp; 达什达瓦人在承德 <br/><br/><br/>&nbsp; &nbsp; 乾隆对定居承德的达什达瓦人给予了很高的待遇,仅两千多男女老幼,按规定仅能编五个牛录,乾隆命他们编成三十一个牛录,全部入蒙古正黄、镶黄、正白上三旗,设三品总管一员,四品副总管一员,四品参领一员,五品佐领二员,六品骁骑校二员,所有人员按等级领有终生的俸银禄米,为方便食用牛羊和骑射习俗,并划出北起五道梁、南止罗汉山、西至狮子园、东到磬锤峰的广阔牧场,很快使这些来自西北边疆的厄鲁特蒙古人在天子脚下安居下来。 <br/><br/><br/>&nbsp; &nbsp; 乾隆二十五年(1760),乾隆在普宁寺增建了一座经学院——普佑寺,用达什达瓦人从伊犁带来的固尔扎庙中烧毁的佛像残片,重新铸成高一米的释迦牟尼鎏金坐像,圆了这些蒙古健儿精神上的寄托。 <br/><br/><br/>&nbsp; &nbsp; 乾隆二十九年(1764),乾隆在“蒙古营”正对的高埠上,仿照已经毁于战火的伊犁固尔扎庙,修建起如今依旧风貌巍然的安远庙,将第二批到承的十七名喇嘛安置其中,使得这些准噶尔后裔和在伊犁一样,可以到安远庙中拈香礼佛。 <br/><br/><br/>&nbsp; &nbsp; 乾隆三十年(1765),为加强西北边防,乾隆从承德达什达瓦部中选调官兵五百携家眷一千余人,与东北锡伯族人一同迁往伊犁。如今,在新疆伊宁市附近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就是他们当年共同的驻防地带。 <br/><br/><br/>&nbsp; &nbsp; 留在承德的达什达瓦官兵二百余人及家属近千人,依然受到清政府的惠顾。乾隆年间,因山洪暴发,皇帝曾派出朝廷重臣和、福长安籍慰赏赐;嘉庆年间,皇帝多次为他们解决因牧场、农田、牲畜与汉人的纠纷。几百年来,这些来自遥远天边的厄鲁特蒙古人早已经融入承德的多民族大家庭之中,用他们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赤诚,用他们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秉性,和迁居到承德的满、汉兄弟们一起,开发建设着新的故乡。 <br/><br/><br/>&nbsp; &nbsp; 达什达瓦的朋友们,我真心为你们感到自豪。据《清鉴》记载;“准噶尔部众二十余万户、六十余万口,皆厄鲁特人种也,俗耐劳苦、勇战斗,以一人能劫数十人为壮士,自天山以南、葱岭以西,诸部一闻其至,无不畏伏”,经多年战乱,“二十余万户,死于瘟者十之四,窜于俄者十之二,死于兵者十之三,说者以为是厄鲁特人种之一大厄运”。从此以后,厄鲁特幸存者耻于自己的部族发动了分裂祖国的战争,不再以自己的部族为自己的名称,空留下准噶尔盆地的一个名称。如今,你们可以义正辞严地宣称,在磬锤峰下,就居住着准噶尔人的嫡传子孙,并且你们的祖先,都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卫士,血染的中国版图上,也曾留有他们抛洒过的印记。<br/><br/>承德的文明,虽然可以追溯到史前,但这里南临中原,北接大漠,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集区。历史上,肃慎、凶奴、鲜卑、奚、契丹、女真、蒙古等游牧健儿,走马灯一样在这片广袤、壮丽的土地上开拓繁衍,他们或者盘马弯弓,从这里越长城南下而逐鹿中原、问鼎天下,或者紫缰朱辔,暂时回到苍茫寥廓的草原消夏避暑、休生养息。特别是元代以后,这里一直是蒙古人的牧马场,直到清圣祖康熙兴建避暑山庄,中国的版图上才有了一块相当于行省的地名热河。随后,清世宗雍正将热河的治所赐名承德州,与大清故都盛京的治所承德县同名,最后由清高宗乾隆确定,热河由与总督同级别的都统管辖,治所承德撤州为府,所属厅、旗改为州、县。从此以后,这块土地上潮水般来来往往的人群终于定居下来,满、蒙、汉各民族兄弟才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br/><br/><br/>&nbsp; &nbsp; 可不知您是否知道,在武烈河畔、磬锤峰下,曾经居住过七百余户蒙古人,他们并不是曾经在这片土地上游牧的成吉思汗的子孙,而是来自西北边疆的厄鲁特蒙古人。岁月沧桑,这些天之骄子早已离开了逐云追日的马背,在古北口外的黑土地上,学会了耕种、经商和做工,如今他们象大多数蒙古族、满族人一样,以自己蒙文名字的头一个音节为姓,全村的人主要有寇、徐、赵、吉、杜、白、那、于、武九大姓。他们都是厄鲁特蒙古人的嫡传,他们来自同一个部族准噶尔,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姓氏绰罗斯。 <br/><br/><br/><br/><br/>&nbsp; &nbsp; 厄鲁特蒙古的由来 <br/><br/><br/>&nbsp; &nbsp; 蒙古,自元代最后一位皇帝元顺帝率残部逃离大都后,改称北元,逐步分裂成三大部落。在中原正北,以大漠为界分为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又分别称为内蒙古和喀尔喀外蒙古,都是成吉思汗的苗裔。而远在戈壁以西的漠西蒙古又被称为厄鲁特蒙古,他们大部分不是成吉思汗的嫡传。元代之前,他们属于斡亦刺剔族,在叶尼塞河上游放牧,后臣服于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因逐步与蒙古宗室通婚,定居于成吉思汗第三个儿子窝阔台汗国的疆土上,被封为四个卫拉特。 <br/><br/><br/>&nbsp; &nbsp; 卫拉特,就是部落,互相平等,互不统辖。窝阔台后来继承成吉思汗的汗位做了蒙古的第二任君主,被谥为元太宗,斡亦刺剔人的地位随之增高,太宗窝阔台的儿媳妇、元代第三位皇帝定宗贵由的皇后海迷失就是斡亦刺剔族的铿锵美女,定宗去世后她曾称制三年半,直到元宪宗蒙哥登极,她才把包括多半个欧洲、整个西亚及半个中国的统治权交给新皇帝。 <br/><br/><br/>&nbsp; &nbsp; 元朝灭亡后,北元的第九任君主本雅失里,被明成祖朱棣打得只带几骑人马逃往漠西,因为没有了兵马,只好受制于兵强马壮的卫拉特。这时,卫拉特已经被人们叫成了瓦剌。瓦剌人最辉煌的时代,当属操纵北元第十三任君主脱脱不花的太师也先。著名的土木堡一战,瓦剌铁骑消灭明军五十余万,一举将英宗朱祁镇俘获,若不是民族英雄于谦坚守北京,瓦剌人怕真要辅佐成吉思汗的后人续写大元的历史了。这场战役后,北元分裂成东部以成吉思汗苗裔组成的鞑靼和西部由瓦剌人操纵的瓦剌。 <br/><br/><br/>&nbsp; &nbsp; 待到明末清初,由于人们语言的演变,瓦剌又被读成了厄鲁特。这就是厄鲁特蒙古的来龙去脉。 <br/><br/><br/>&nbsp; &nbsp; 准噶尔人做了厄鲁特盟主 <br/><br/><br/>&nbsp; &nbsp; 明朝末叶,漠西蒙古四大部落中,最大的一部和硕特部,姓孛儿只斤,是成吉思汗的嫡传皇族,一直是四大部落的盟主,驻扎在乌鲁木齐一代;准噶尔部,驻伊犁,杜尔伯特部,驻承化,这两个部落都姓绰罗斯,远祖是一个人;土尔扈特部,驻塔城,姓氏失传,他们既不是元代皇族,又不是绰罗斯姓,所以在四个部落中势力最弱。 <br/><br/><br/>&nbsp; &nbsp; 厄鲁特四部多年一直以姓孛儿只斤的和硕特人为盟主,后和硕特人因人口增长过快,大部迁往青海、西藏,留在新疆的小部人马争不过准噶尔部,准噶尔部的首领和多和沁联合与自己同宗同姓的杜尔伯特部争得盟主,他一面自称厄鲁特的大汗,一面将土尔扈特部挤到伏尔加河下游一带放牧,同时把一个也姓绰罗斯的小部落辉特提升为大部,又凑成了四个部族。 <br/><br/><br/>&nbsp; &nbsp; 第四位汗王噶尔丹 <br/><br/><br/>&nbsp; &nbsp; 明朝末年,和多和沁去世,他共有十一个儿子,其中的第六子僧格、第七子噶尔丹、第八子布木是一母同胞,和多和沁把汗位传给了第六子僧格。时隔不久,和多和沁的长子车臣将僧格杀掉,自己篡位做了第三位汗。这时,远在西藏随达赖喇嘛学习宗教的噶尔丹闻讯,率领一批人马悄悄潜回伊犁,一举袭杀车臣,并在混乱中将本该继承汗位的僧格长子索诺木阿拉布坦也一并杀掉,他乘机当上了厄鲁特的第四位大汗。 <br/><br/><br/>&nbsp; &nbsp; 由于准噶尔实行的是游牧民族的奴隶制度,与中原王朝的封建集权制度格格不入,加之他们兵强马壮,号称控弦十万,恢复大元的梦想无时不在激动着噶尔丹,在与西方新崛起的帝国俄罗斯有过无数次摩擦、争斗之后,他终于选择了联合外敌、夺取中原的错误决定。 <br/><br/><br/>&nbsp; &nbsp; 噶尔丹统一厄鲁特蒙古诸部以后,又出兵南疆,将原本属于成吉思汗第二子察合台汗国的疆域划入他的势力范围,将已经改信伊斯兰教的南疆首领囚禁在王城伊犁,准噶尔人成为了天山南北的统治者。 <br/><br/><br/>&nbsp; &nbsp; 康熙二十六年(1687),噶尔丹乘漠北喀尔喀蒙古内部纷争之机,率兵三万杀向外蒙,先帮助扎萨克图汗击败土谢图汗,随后又将扎萨克图汗和车臣汗一并击溃,准噶尔骑兵追击掩杀,一路将数十万喀尔喀蒙古人赶往漠南。 <br/><br/><br/>&nbsp; &nbsp; 康熙闻讯大惊,亲自率皇兄福全、皇弟常宁和八旗劲旅,与准噶尔人在围场北部乌兰布通展开了决战。 <br/><br/><br/>&nbsp; &nbsp; 经乌兰布通一战,噶尔丹精锐全失,连夜诈降逃回漠北。康熙一面安置喀尔喀人返回家乡,在多伦会盟后彻底取消了汗王制度,一面调动京师、黑龙江、盛京、宁夏、陕西等地大批军队,三次深入漠北、漠西,亲自讨伐噶尔丹。 <br/><br/><br/>&nbsp; &nbsp; 第五位汗王策妄阿拉布坦 <br/><br/><br/>&nbsp; &nbsp; 在清政府举国之力的打击下,厄鲁特内部发生了变化。僧格的儿子策妄阿拉布坦留守伊犁,他感到杀死自己兄弟篡夺汗位的噶尔丹已经穷途没路,立即举兵响应中央政府,将噶尔丹的子女械送朝廷,并不准噶尔丹退回伊犁。 <br/><br/><br/>&nbsp; &nbsp; &nbsp;康熙三十六年(1697),噶尔丹仰药自杀,准噶尔汗位虽然又回到了僧格一支的策妄阿拉布坦手中,但他骨子里与噶尔丹一样,依然想恢复大元的天下。因碍于战后的疲惫,策妄阿拉布坦不敢与清政府公开对阵,只好将眼光移向西藏。 <br/><br/><br/>&nbsp; &nbsp;   这时,西藏的大权在和硕特蒙古的手中,拉藏汗夺得汗位,因与西藏掌政官桑结不睦,于是杀死了桑结,废掉桑结拥立的六世达赖仓央,自己立了伊喜为六世达赖。拉藏汗的行动,引起青海厄鲁特蒙古的不满,他们又在青海拥立噶尔桑为六世达赖。<br/><br/>&nbsp; &nbsp; 康熙五十六年(1717),策妄阿拉布坦见青、藏两地拥立达赖纷争不止,他以自己是拉藏汗姐夫和女儿博托洛克嫁给拉藏汗儿子丹衷为由,派出自己亲叔叔布木的儿子、大将军策零敦多布,率领万余准噶丹骑兵,借口护送博托洛克进藏,用了近一年时间,行程万余里,从低于海平面的准噶尔盆地登上世界屋脊拉萨,一举攻破拉藏汗的布达拉宫,杀死拉藏汗和他的儿子丹衷。策零敦多布勇猛善战,康熙曾三次派兵进剿,都被他击败,直到康熙五十九年(1720),康熙从青海、四川两地同时派兵入藏,这才将准噶尔人打回伊犁。策零敦多布撤出拉萨之前,命令士兵将拉萨周边的寺庙劫掠一空,把全部的祭器、佛像、经书运回伊犁,史称“准噶尔人之劫”。后来,策妄阿拉布坦就用这批珍宝,在伊犁河畔建起了一座能容纳六千僧众诵经的黄教寺庙——固尔扎庙,由于体量庞大、金壁辉煌,又被称之为大金顶寺,使得伊犁成为了南北两疆黄教的朝圣中心,准噶尔人的统治愈来愈稳固了。 <br/><br/>&nbsp; &nbsp; 第六位汗王噶尔丹策零 <br/><br/><br/>&nbsp; &nbsp; 雍正五年(1727),策妄阿拉布坦去世,领袖的地位由他的儿子噶尔丹策零继承,他的名字只比大名鼎鼎的噶尔丹多了策零两个字,人称小噶尔丹。这位新汗比他的父亲、叔祖都历害得多,曾经让雍正、乾隆两代皇帝坐卧不宁。 <br/><br/><br/>&nbsp; &nbsp; 雍正七年(1729),雍正派出清代开国大臣费英东的曾孙、吏部尚书傅尔丹,率五万精锐进兵讨伐,其中有六千京师八旗、九千御林军、八千盛京八旗,其余是科尔沁等地的蒙古铁骑。出征时,雍正先后到太庙祭告、太和殿授钺、南苑阅兵。不想雍正九年(1731)在和通泊一战,五万人马被诱入圈套杀得只剩两千,满洲清军名将丧失殆尽,雍正皇帝临阵换将,派顺承郡王锡保接替傅尔丹,结果又是一场大败。直到雍正十年(1732),三万准噶尔兵在外蒙额尔德尼昭与喀尔喀决战,才被击溃退回伊犁。为小噶尔丹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将军,也叫策零敦多布,他的先祖墨尔根岱青与和多和沁是亲兄弟,论辈份他是噶尔丹策零堂弟,是曾经出兵西藏的策零敦多布的堂侄,为了区别这三位策零,历史上称他为小策零敦多布,前者为大策零敦多布。而战争的另一方,指挥者是康熙的额驸、喀尔喀蒙古的塞音诺颜部郡王策棱。 <br/><br/><br/>&nbsp; &nbsp; 两方的拉锯战争,一直延续到乾隆继位,新天子也被准噶尔人的进犯闹得食不甘、寝不寐,一度曾想把边界再向东移,是额驸策棱两次进京力争喀尔喀人能阻止厄鲁特蒙古的东犯,这才取得了划阿尔泰山为界的暂时和平。策棱由此从和硕额驸晋升为固伦额驸,从郡王晋升为亲王。 <br/><br/><br/>&nbsp; &nbsp; 准噶尔部内讧 <br/><br/><br/>&nbsp; &nbsp; 乾隆十年(1745),一代袅雄噶尔丹策零去世,他共有三子一女,女儿鄂兰巴雅尔最长为辅政官;长子喇嘛达尔扎十九岁,是婢女所生;次子纳木扎尔,十三岁,继承汗位;幼子策妄达什,尚未成年。纳木扎尔昏淫无度,将经常劝说自己的姐姐囚禁起来,终于被喇嘛达尔扎借机杀死,汗位落于他的手中。 <br/><br/><br/>&nbsp; &nbsp; 喇嘛达尔扎出身低微,人品也不怎么样,准噶尔部族中一些立有战功的贵胄十分不平。有希望得到汗位的是以下三人: <br/><br/><br/>&nbsp; &nbsp; 达瓦齐,和多和沁的嫡传子孙,布木一支大策零敦多布的孙子; <br/><br/><br/>&nbsp; &nbsp; 阿睦尔撒纳,和多和沁的后代,僧格一支策妄阿拉布坦的外孙,其母就是引发“准噶尔人之劫”的博托洛克; <br/><br/><br/>&nbsp; &nbsp; 达什达瓦,其四世祖墨尔根岱青,与准噶尔第一代汗和多和沁是亲兄弟。达什达瓦的父亲,是在和通泊大败清军的小策零敦多布,他与达瓦齐、阿睦尔撒纳是远房的堂兄弟。 <br/><br/><br/>&nbsp; &nbsp; 他们三人自恃出身高贵,世代簪缨,对喇嘛达尔扎为汗愤愤不平,遂联手拥立小噶尔丹的幼子策妄达什,不想被喇嘛达尔扎先下手攻破,策妄达什、达什达瓦,连同达什达瓦的哥哥漫济、车凌纳木扎尔、弟弟伯格里、儿子德勒格乐、图鲁巴图一同被杀。达瓦齐、阿睦尔撒纳逃出境外。阿睦尔撒纳则作困兽之斗,连夜潜回袭杀了喇嘛达尔扎。 <br/><br/><br/>&nbsp; &nbsp; 准噶尔部经过数年征战已经四分五裂,达瓦齐自认为比阿睦尔撒纳更有继承权,又兴兵将阿睦尔撒纳打败,将其赶出伊犁。 <br/><br/><br/>&nbsp; &nbsp; 作为战败者,阿睦尔撒纳和达什达瓦部都无地安身,于是把目光投向了中央政府,但他们的归顺,却有着天壤之别。 <br/><br/><br/>&nbsp; &nbsp; 阿睦尔撒纳本是准噶尔人,母亲博托洛克先嫁给了和硕特拉藏汗的儿子丹衷,生下班珠儿后正怀有阿睦尔撒纳,丹衷被杀她改嫁辉特部台吉韦征和硕齐。以后阿睦尔撒纳和班珠儿,分别承袭了辉特与和硕特的台吉。阿睦尔撒纳的岳父又是杜尔伯特的台吉,阿睦尔撒纳杀死岳父夺得了他的兵马。这样一来,阿睦尔撒纳兼有四大部落的身份,他既不愿做达瓦齐的奴仆,更不甘心对清政府称臣,于是他假意归顺清廷,待引得清军平定了达瓦齐的叛乱,他立即称兵造反,又点燃了战火。 <br/><br/><br/>&nbsp; &nbsp; 乾隆二十年(1755),阿睦尔撒纳袭破清军在北疆的两路大军,搞得乾隆手忙脚乱,临阵换了六位主帅,这才最后平定了叛乱,阿睦尔撒纳只身逃往俄罗斯,最后死于异国他乡。 <br/><br/><br/>&nbsp; &nbsp; 达什达瓦人的真心归顺 &nbsp; <br/><br/><br/>&nbsp; &nbsp; 达什达瓦寡妻率领的部族,先参加了平定达瓦齐的战争,又在阿睦尔撒纳和厄鲁特大部反叛的危急时刻,坚定地与清军一起战斗,全族人为摆脱阿睦尔撒纳的吞并,毅然离开水草丰盛的伊犁,迁移至清军西北大营巴里坤。乾隆皇帝除了拨调大批银两、牛羊、茶叶接济该部外,还派出钦差封赐达什达瓦妻子为“车臣默尔根哈敦”。由于年代远久,这位巾帼英雄的名字已经遗失,但大清皇帝的封号却永久留给了后世。 <br/><br/><br/>&nbsp; &nbsp;          <br/><br/><br/>&nbsp; &nbsp; 巴里坤这时也是一片狼籍,达什达瓦人的生存又成了一大难题,饥荒时竟然以人肉相食。乾隆来纳军机大臣的建议,决定把他们再移往外蒙古的鄂尔坤,并再次接济他们牛二百头、羊六千只和从山西调来的种籽、农具。达什达瓦人虽然暂时安定下来,但窘困状况远未从根本上解决。 <br/><br/><br/>&nbsp; &nbsp; 乾隆二十二年(1744),乾隆在承德兴建的第一座皇家庙宇普宁寺即将落成,需要大批喇嘛住持。这时车臣默尔根哈敦已经病故,在总管布林的请求下,乾隆决定调该部的喇嘛一百余名及家人、奴仆近七百人,迁往热河。这批喇嘛分两批由鄂尔坤起程,于当年九、十月份抵达热河,因路上病故、逃亡等原因,实到喇嘛一百零四人及家眷等近五百人。 <br/><br/><br/>&nbsp; &nbsp; 乾隆二十四年(1759),留在鄂尔坤的部众再三请求,被皇帝批准全部迁往热河。这年十一月初,乾隆晓谕军机处“……既愿内移,则来年交春后,三宝即率伊等量力行走,至热河居住……”转年正月十五,达什达瓦部众在理藩院郎中三宝(满族大臣)和总管布林(准噶尔官员)的带领下,行程万余里,用时四个月,于五月初五抵达承德。据清代热河副都统富当阿在乾隆二十四年的奏折称:“查两次移来热河安插之达什达瓦人及前往军营人等,男妇大小共二千一百三十六口”。达什达瓦人原为准噶尔部一大族人,从伊犁迁出时,有人口一万余,至此仅余五分之一。 <br/><br/><br/>&nbsp; &nbsp; 一段插曲 <br/><br/><br/>&nbsp; &nbsp; 先到热河的达什达瓦人,均为喇嘛及其家眷,乾隆将一百零四人全部安置在普宁寺诵经,“每名每月得给钱粮一两,米二仓斗”,而且下旨兴建有一千间房屋的“蒙古营”,待第二批人员抵达热河,当即可以住进新居了。特别是在对待他们内部纠纷的态度,更体现了天子主持公道的良苦用心。 <br/><br/><br/>&nbsp; &nbsp; 乾隆二十二年,达什达瓦兄弟伯格里的妻子奏请率部内迁,被乾隆“准其携带属人,赴察哈尔正黄旗居住”。正当察哈尔总管巴尔品奉旨进行安置之时,一件突发事件引起了乾隆的注意。 <br/><br/><br/>&nbsp; &nbsp; 因车臣默尔根哈敦已经过世,伯格里之妻经常恃强抢占族中人口、财产,后来发展与清廷派出的郎中苏章阿关系暖昧,更是一手遮天、巧取豪夺。当伯格里之妻率部开拔之后,达什达瓦部族立即上告,乾隆闻讯,命御前侍卫成林,将苏章阿械选清军乌里雅苏台大营,经审讯核实后砍头正法,并派理藩院员外郎索诺穆,将伯格里妻子、女儿扎岱及女仆二人安置京师,并将她所属男女一百六十余人,解送保定,分给保定、天津、青州、沧州、德州驻防满洲八旗官兵为奴。如今在清代宫廷档案中,还存有保定府城守尉纳玛依、青州将军达色、天津将军噶尔锡关于“分赏”这些人口的奏报。 <br/><br/><br/>&nbsp; &nbsp; 达什达瓦人在承德 <br/><br/><br/>&nbsp; &nbsp; 乾隆对定居承德的达什达瓦人给予了很高的待遇,仅两千多男女老幼,按规定仅能编五个牛录,乾隆命他们编成三十一个牛录,全部入蒙古正黄、镶黄、正白上三旗,设三品总管一员,四品副总管一员,四品参领一员,五品佐领二员,六品骁骑校二员,所有人员按等级领有终生的俸银禄米,为方便食用牛羊和骑射习俗,并划出北起五道梁、南止罗汉山、西至狮子园、东到磬锤峰的广阔牧场,很快使这些来自西北边疆的厄鲁特蒙古人在天子脚下安居下来。 <br/><br/><br/>&nbsp; &nbsp; 乾隆二十五年(1760),乾隆在普宁寺增建了一座经学院——普佑寺,用达什达瓦人从伊犁带来的固尔扎庙中烧毁的佛像残片,重新铸成高一米的释迦牟尼鎏金坐像,圆了这些蒙古健儿精神上的寄托。 <br/><br/><br/>&nbsp; &nbsp; 乾隆二十九年(1764),乾隆在“蒙古营”正对的高埠上,仿照已经毁于战火的伊犁固尔扎庙,修建起如今依旧风貌巍然的安远庙,将第二批到承的十七名喇嘛安置其中,使得这些准噶尔后裔和在伊犁一样,可以到安远庙中拈香礼佛。 <br/><br/><br/>&nbsp; &nbsp; 乾隆三十年(1765),为加强西北边防,乾隆从承德达什达瓦部中选调官兵五百携家眷一千余人,与东北锡伯族人一同迁往伊犁。如今,在新疆伊宁市附近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就是他们当年共同的驻防地带。 <br/><br/><br/>&nbsp; &nbsp; 留在承德的达什达瓦官兵二百余人及家属近千人,依然受到清政府的惠顾。乾隆年间,因山洪暴发,皇帝曾派出朝廷重臣和、福长安籍慰赏赐;嘉庆年间,皇帝多次为他们解决因牧场、农田、牲畜与汉人的纠纷。几百年来,这些来自遥远天边的厄鲁特蒙古人早已经融入承德的多民族大家庭之中,用他们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赤诚,用他们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秉性,和迁居到承德的满、汉兄弟们一起,开发建设着新的故乡。 <br/><br/><br/>&nbsp; &nbsp; 达什达瓦的朋友们,我真心为你们感到自豪。据《清鉴》记载;“准噶尔部众二十余万户、六十余万口,皆厄鲁特人种也,俗耐劳苦、勇战斗,以一人能劫数十人为壮士,自天山以南、葱岭以西,诸部一闻其至,无不畏伏”,经多年战乱,“二十余万户,死于瘟者十之四,窜于俄者十之二,死于兵者十之三,说者以为是厄鲁特人种之一大厄运”。从此以后,厄鲁特幸存者耻于自己的部族发动了分裂祖国的战争,不再以自己的部族为自己的名称,空留下准噶尔盆地的一个名称。如今,你们可以义正辞严地宣称,在磬锤峰下,就居住着准噶尔人的嫡传子孙,并且你们的祖先,都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卫士,血染的中国版图上,也曾留有他们抛洒过的印记。<br/><br/>
<p>好贴,好贴</p>
<p>此帖甚好,就是名字有点不雅</p>
改成最后的准噶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