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老方言-----风笛进来看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0:21:40
<strong><br/><br/></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9pt;"><font color="#ff0000"><strong>淘浆糊</strong></font><br/><br/>这个词有“和稀泥、装傻、糊弄、瞎混混”的意思。“淘浆糊”是上海十年来最流行的口头语之一。它是“混腔势”的升级版。“混腔势”是非常时期没有办法的办法,“淘浆糊”是大好时代所有办法里最简便的办法。总之一句话,“淘浆糊”是上海人求生存求发展的万精油。交关人拿“淘浆糊”写成“捣浆糊”。“捣”上海话读清音,同“岛”,“淘”才是浊音。实际上海人讲个是“淘浆糊”。其来历是旧上海蹂躏雏妓而来。过去,宁波裁缝店做土布衣裳需要上浆,浆糊一干就要使用木棒,掺水淘开。被引申到风月场上去了。以后,经过演变,再重出江湖。这个老上海都是晓得的。<br/><br/><br/><b>迪(这)记走远了</b><br/><br/>这句话最初和内环线有关;九十年代初期,上海建成第一条内环高架。这对于大多数开车的人,包括出租司机来说都是新的体验。这车往往在高架上开着开着,只要错过一个口子,极有可能浦西开到浦东去了,因为高架上,来回的车道是封闭的,也就是没有回头路可走。一车人都在叫“迪记走远了,迪记走远了!”大家都在肉麻(心疼--编者注)钱和时间呐。所以说到底,这句话和距离无关,而是和目的有关,即和原来的打算出入很大,出乎预料。<br/><br/><br/><b>老妖咯</b><br/><br/>九十年代中期,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有了私房,有了私家车,多了的闲钱,开始国内旅游,黄山、九寨沟、深圳、海南岛。然后向海外进军,新马泰,香港。其中,泰国游为最有特色的地方,除了一些带色行业令男人们神往外,人妖亦让国人大开了眼界,从泰国回来的朋友,一说起人妖来,眉飞色舞的,咂劲啊。其实,这和当时的国情有关,毕竟阿拉的国门关的时间太久了,看见新的东西难免要兴奋几天。对于人妖,人们除了满足好奇心外,对他们存在的意识形态从未去关心过。所以在认知上,和鬼怪差不多。<br/><br/><br/><b>刮腮</b><br/><br/>这二字起初是用来形容某人做隐蔽的事,被别人发现了,而这又不是件好事。按国标用语就是;“暴光、被发现”。请注意这个“腮”字;一个人脸上生癣,很难看的,就用蓄着的胡子来遮盖。可是,一旦胡子被刮去,露出了粉红色的癣,你说这事情令人难堪吗?上海人很注意场合上的面子。“刮腮”由此逐渐引申出了这层意思,按国标用语就是:“丢人现眼、坍台”。这几年,“刮”字变成了“拐”字,这大概和年龄群有关。用“拐”字的,大多出现在40岁以前的人群里。<br/><br/><br/><b>刮皮</b><br/><br/>“刮皮”在上海话里是指“小气、抠门,只进不出”的人,也就是各地同胞所说的“精明”吧?其实,这种“精明”是连阿拉上海人都看不惯的。否则何来骂人话“刮皮”一词呢?和这种人交朋友,他刮了你三层皮,还会盘算着刮第四层呢,当心,当心。不要等表皮,真皮刮光了再叫痛。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刮皮鬼”一般都不好赌,这倒是真的,为什么?大家一想就可以明白了。<br/><br/><br/><b>揩油</b><br/><br/>揩油”是上海人典型的贪小心态,上海人习惯讲“有揩不揩猪头三”。揩油是上海人难改的劣根。价值观上的实惠哲学,使精明的上海小市民们常把“揩油主义”作为堂堂皇皇的“门檻”,最常见的“揩油”就是公共汽车上的“逃票”,以前上海乘车拥挤,好多人就混在重重叠叠中默然“混票”,如果有个小孩提醒妈妈“阿拉买票了伐?”做妈妈的往往低声喝道“噓──覅响!”现在上海很多公交车实行自动投幣制,照样也有很多乘客“缺角短分”蒙混过关。商店里那些“免费品尝”、“免费派送”总是揩油者们偏爱的地方,在大卖场里,经常看见有些人這里尝一口,那里吃一块,兜一圈下来,一分钱不花肚子倒饱了;再比如好多人坐长途汽车赶到一家店里,花半小时排队就是为了能不花一分钱领一包洗衣粉,更有甚者为了充分地“揩油”,还动员全家老小分头排队“积少成多”。在好几年前一些大型展销会上,外国人常被上海人蜂拥而上哄抢小包裝口香糖的场面嚇得目瞪口呆。难怪那些做广告的說,巧設名目的广告促销在上海最有市场。最早“揩油”也多是风月场所男人对女人的轻佻行为,后来,“揩油”喻指一切占小便宜的行为。<br/><br/><br/><b>轧三胡</b><br/><br/>对生活在弄堂里的人们来说,最写意的日子是这样的;在后门口,放张方凳,一把躺<br/>椅,“昂利昂利”哼哼小段子,吃吃小老酒,放放小炮仗(屁),轧轧小三胡,兜兜<br/>小牛皮。“锯”在上海话里读作“轧”,“锯子”叫“轧子”,“锯木头”叫“轧木头”。拉琴拉的不好,声音象锯木头。上海人形象地称作“锯琴”,出典就因为两者在动作上和声音上有相似之处。类似的还有“敲”吉他等。学习一门技术,往往是很枯操的,在二胡训练班的的学生,这琴拉着拉着就和旁边的人说话去了,教琴老先生就会说:“你看你这琴,轧得象三胡了(三胡是彝族民间乐器,但这里不是指具体的乐器,而是泛指琴拉得走样了),”久而久之,训练班里的“轧三胡”就流到社会上,闲聊成了“轧三胡”了。<br/><br/><br/><b>豁边、穿帮</b><br/><br/>这二组词本义是指有形物的边缘豁开一条边,要仔细查看才能看到。或者是鞋底磨穿了,而表面完好。但在上海人的嘴里,指的完全是人为的事情。豁边和穿帮有时是一个意思;如张三和李四攻守同盟,跟他俩的老婆们今说晚要去单位里加班,其实是去打麻将了。不料当晚单位里还真有事找他俩,到处打电话也找不着。当然俩位夫人猜也猜得出他们去干什么了。这件事情就叫“豁边”“穿帮”。按国标用语,就是“露馅了、暴露了”。“豁边”的另一层意思是指意料外的事;如赵六一家明天要到苏州去玩,听天气预报说明天阴转晴,再看看现在窗外天气干爽凉快,也就早早睡下。不料第二天大风大雨哪来个晴?很显然,天气预报“豁边”了。这里不能说是“穿帮”了。<br/><br/><br/><b>攉胖</b><br/><br/>“攉”,新华字典里的解释是;把堆在一起的东西铲起锨到另一处去,土.~煤机.在上海话里,“攉”字还有别的解释;如手洗过后没东西擦,只得在空气里甩甩干。上海人叫“攉攉干”。又如“呵痒痒”,上海人叫“攉痒兮兮”。当“攉”字用作“甩”字时,义同“掼”字,以前上海人说某人爱摆排场就说他是在“掼派头”。现在的时尚是瘦身,可在以前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瘦人是贫苦的象征,人瘦了也就瘪了,瘪三肯定是瘦的,看看张乐平笔下的三毛就知道了。反过来,富人肯定是胖的。所以有“说你胖你就喘”,“打肿脸充胖子”的讲法。“攉胖”按普通话用语,就是“言过其实”。按北京话说,就叫“牛逼哄哄”。<br/><br/><br/><b>齁屎</b><br/><br/>一.太甜或太咸的食物使喉咙不舒服:这个菜咸得~人。<br/>二.〈方〉非常(多表示不满意):~咸 ~苦 ~酸、天气~热。<br/>这里要补充:<br/>1.干货放久了,闷坏变味,这在上海人里叫“齁忒了”。<br/>2.粗俗地说,全人类都用大便来形容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上海人非但不能免俗,而且把它加工多姿多彩。形象生动。其中的“齁屎”就是一例。试想屎已经够臭的还要闷着,而且还得闷在心里,谁会舒服?这比吃进十个苍蝇还要难过。心里不舒服:受气、受委屈、受压抑、受屈辱、被愚弄、失望、失败、悲哀、包括失恋等,都可以用“齁屎”来表达。如最近上海电视4台的“财富大考场”,那些被“豁免们”踢下来的朋友,脸上写的“齁屎”二字是比较正版的。<br/>3.人和人之间有矛盾,大家心里有“齁屎”要发泄,于是找对家的茬,有事没事地论理、或骂山门甚或打一架。这在上海叫“寻齁屎”。<br/>4.天气连绵下雨、持续闷热、久阴不晴等可以说“迪搿天气老齁屎个,一眼也勿爽”。当然这个“齁屎”是没法“寻”的。<br/>5.办事情不顺利、曲折复杂、障碍重重,可以说:“迪个事体老齁屎个,哪能七搞八搞总也搞勿定”。总之“齁屎”一词在上海话里出现的频率颇高,用途广泛。要细加体会,才能活学活用。<br/>6.人的吃相有时候可以看出这人的出生来。有教养的人,吃起东西来文绉绉的,也慢条斯里的。而没教养的人情况就不同了,相信大家都见过吃东西“狼吞虎咽”的人;往往嘴里的东西没吃完,第二轮、第三轮又进嘴了。象饿死鬼投的胎。迪种吃相上海人就会讲:“迪搿人个吃相老齁屎个”。<br/><br/><br/><b>洋盤</b><br/><br/>善打如意算盤的上海人眼里,最弱勢的不是病人,也不是文盲,而是“洋盤”。不領市面行情,容易花冤枉錢受騙上當的人,就是上海人說的“洋盤”了。“洋盤”這個詞也早已不是專給外國人的,它是一切“外行”的代名詞。<br/><br/><br/><b>结棍</b><br/><br/>上海话里“结棍”,是“结实的<br/>棍子”一词的简缩,大凡语言有个规律;被使用的频率愈高,也被简缩得愈短,同时还会发生词性的变异。比如“格调”是“风格与情调”的简缩,属名词。以前说某事、某人的格调高雅,这里的“格调”为主语,名词。现在阿拉常会说某事、某人很格调,这里“格调”变成了形容词,词性起了变化。同样“结棍”由原来结实的武器被引申为“厉害”的行为也是由于这个规律所致。<br/><br/><br/><b>巴子</b><br/><br/>“巴子” 一词在上海形成约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也就是上海改革开放的前夜。细究“巴子”一词,它与“乡下人”有点不同。“巴子”除了包涵“乡下人”,之意外,最主要是指不符合大多数上海人价值观的事,如不懂行情,容易被人骗,自以为是等等。而且有个有趣地现象;即离上海愈远,巴得愈厉害。台巴、港巴、广巴、京巴、美巴等一大串的巴。只要是上海人看不惯的,不合时宜的事,包括上海人自己,一律打上“巴子”的烙印。所以上海人所说的巴子,细究起来,基本是指某一类现象,而非特定一个人。<br/><br/><br/><b>帮帮忙</b><br/><br/>上海人交道中最常见的口头语之一,也是最“宽厚”的骂人语,体现了上海人的调侃与自嘲。带有嘲讽意味高声说出来,并不是真要你帮什么忙,而是明显表示不赞同。如果再在前面加上“朋友”二字,则其程度已经到了很不赞同,而且非要修正的地步。<br/><br/><b>半吊子</b><br/><br/>半吊子就是不满一千,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br/>1.不通事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着的人。<br/>2.知识不丰富或技术不熟练的人。<br/>3.做事不仔细,有始无终的人。<br/>在上海话里,有句和“半吊子”同义的词叫“半<br/>勿莨菪”(见夯巴莨菪),它们单就指两种情况;指人,就是说他技术不精。指事,就是说这事没办完。<br/><br/><br/><b>瘪三</b><br/><br/>在旧上海瘪三们是社会最底层一个群体,但范围较模糊;有单体的,也有二三人和伙,还有结帮的,几个大的流氓帮派,瘪三们是主力军。可以说,瘪三们当时在上海滩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到真是当时上海的一道风景线。他们欺、蒙、拐、骗、抢、诈、偷样样来。为上海的普通市民深痛恶绝,哪家小孩不听话,就会被赫吓“去做垃圾瘪三”。瘪三在上海话里是句蛮厉害的骂人话。“瘪三”也是由洋泾浜英文“beg sir”而来。“洋裝瘪三”,就是外面天天穿西裝,內里穷得叮当响。“罗宋瘪三”则是华洋杂居的上海滩独有的,“罗宋”指的是“俄式的”即“Russian”。<br/><br/><br/><b>白相</b><br/><br/>沪语“白相”一词据说原来叫“薄相”,是苏州人指小孩玩耍、游戏等。因为讹写变成“白相”。如今的“白相”已经有了些变化,不再仅仅是小孩的事。愚弄人或被人愚弄,都可以说“白相”。当年毛泽东的《论游击战》,就是一部如何“白相”敌手的书。白相人,旧时的白相人是指那些没什么正当职业和专长,却精通吃、喝、嫖、赌的人。白相倌,儿童的玩具统称为白相倌。<br/><br/><br/><b>蹩脚</b><br/><br/>蹩脚”《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质量不好,本领不强。蹩脚一词的来历和马有关,据说在古代马的交易中,蹩了脚的马是要被杀掉的,因为蹩脚的马一点用处都没有,却不会省饲料的。蹩脚在上海话里还有指行事和做人不到位、不入流的意思。<br/><br/><br/><b>白板对煞</b><br/><br/>上海麻将“清、混、碰”说的是清一色,混一色和碰碰和。一副牌,除了筒、索、万,还有东、南、西、北、红中、白板,它们有时可当花用,花是可以算钱的。挺庄的牌型有对倒、两头庄,<br/>单吊,嵌庄、杠开等。其中对倒说的是,庄挺在两对牌上,只要其中的一对能配上第三者,就可以和牌了。“白板对煞”暗喻的是:僵持,对大家都没好处,到头来一场空。<br/><br/><br/><b>放野火</b><br/><br/>“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r/>白乐天因这两句诗而受知于顾况,在“长安居大不易”的帝都里居着,他便很自负许为“居易”。此事就造成了放野火的典故,看来白乐天也是爱放野火的人。放野火者,呈自己一时快意,不顾别人遭殃,上海人便将“野火”比作散布谣言,惑乱人心。“放野火”是上海瘪三们的惯技,大人先生原不屑为,但在某种要紧关头,不得不放把野火出去。现在上海最喜放野火者,要推“卖夜报”的老枪,他们根据了报纸的标题,能张大其词的叫喊,有时能无中生有的造几句谣言出来耸人听闻,放野火者皆有目的的,老枪之目的极微,仅在多得两三铜板,较之大人先生制造空气,代价相差太远了。<br/><br/><br/><b>抖攉</b><br/><br/>天冷了,如果衣服穿少了,人的小脑会发出特别的脉冲信号,一阵紧似一阵,搞得身体不停地颤抖,通知主人可以加衣添裤了。这是生理上的颤抖,上海闲话叫“抖抖缩缩”。“抖攉”是上海人专门用来表达内心“抖抖缩缩”的。目前“抖攉”在流通中渐渐地异化出另一个意思:指“犹豫”、“畏缩”之意。<br/><br/><br/><b>打朋</b><br/><br/>汪仲贤老先生在《上海俗语图说》里把“打朋”定义为:“打朋也者,即朋友淘里打打白相也”。这尤为在男人淘里通行,男人天生尚武,好动。朋友淘轧熟了,今朝侬打我记小耳光,明朝我还侬只小头蹋,大家嘻嘻哈哈友情如常是谓交友。打朋是朋友间常有的事,侬一拳来,我一脚去,只要分量适中,亦可加深友情。反之,有的朋友重手重脚,朋打得过头了,很有可能变成打架了,这就没意思了。<br/><br/><br/><b>颓斑</b><br/><br/>婴儿,除了一二颗天生的痣以外,可算是一尘不<br/>染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张脸由白变黄、由嫩变老,然后,色素的沉淀,集中在脸上,愈来愈多,最后形成色斑,大大小小布满脸上,这些色斑,表明了一个人已经老了,颓废之日已经来临。于是上海人就用“颓斑”一词来形容不好的事,或不好的物和人。“颓斑”延用了几百年。是一个可以用来形容人,物、事等各方面的用语。大意就是“差劲、不好、不象样、蹩脚的”。<br/><br/><br/><b>抖乱</b><br/><br/>“抖乱”之抖,与“簌簌抖”之抖,及“抖擞精神”之抖,发音不同,簌簌抖之音斗,抖乱音透上声,这是上海俗音,衣服上沾有尘土,提衣震荡以去之,谓之“抖”。坚实之物,持器搅之使松曰“抖”,如抖沙泥,抖饭。要扯铃者用绳扯响,古时谓之“抖竹空”,是用绳牵扯,亦曰“抖”。又排列整齐之物,颠之倒之,使之紊乱,曰“抖”,如抖纸,抖丝,抖线等皆是。这动作谓之“抖乱”,阿拉现在要说的就是这“抖乱”之抖。凡卤莽灭裂之人,上海话叫之“抖乱”,年老者叫做“老抖乱”,年轻者谓之“小抖乱”,然而抖乱终以小的居多,老抖乱究属少有出现。<br/><br/><br/><br/><b>鬼出莫辩</b><br/><br/>“鬼出莫辩”在沪语里指的不光是小偷,凡做事鬼鬼祟祟,遮遮掩掩的人,其模样都可被说成“鬼出莫辩”,再后来又引伸出不大方、小家子气之意。如果那位外省朋友被上海人说“鬼出莫辩”的话,可要检点一下自己的行为是否得体了。<br/><br/><b>鬼X猫X</b><br/><br/>“鬼X猫X”是指偷偷摸摸地做一些上不得台面的事,当然不是用在雷锋式的做了好事不留名(却写在日记里)上了。一定要举个例子的话,就引用老电影中的一句经典台词:开枪的不要,偷偷地进村。翻译成沪语便是“不要开枪,鬼X猫X咯摸进去”。<br/><br/><b>牵丝攀藤</b><br/><br/>“牵丝藤攀”基本有如下的几种用法:<br/>1.形容简单事情复杂化。<br/>2.形容慢性子、不爽气的人。<br/>3.其他;旧时的上海,“牵丝”有暗指非婚男女关系之意。<br/><br/><br/><b><font color="#ff0000">小刁模子</font></b><br/><br/>模子者,在沪语里只定性为两脚直立行走、有尾巴,但尾巴不是拖在后面,而是冲在前面的那种动物。即男人也。如果上海人说:“侬是只模子”的话,就等于称你是大丈夫,敢作敢为,是可以交朋友的人。小刁者,定形于男人中,“尾巴”短小者。沪语“刁”和“鸟”发相同的音,水浒里李逵就常受这东西的气。小刁者都是很自我为中心的人,但同时又很自卑:在比他弱势的人面前,他就很自我,想方设法的要控制别人的思想和行动。大家要往东,他偏要往西以证明他的存在。他们在强势面前,则会变成梳顺毛的哈巴,让他舔什么都肯,还时不时的犬两声,提醒主人<br/>有不同想法的人在周围,这些也是为了证明他的存在。小刁者大多没真本事,但潜意识的报复心思很强,为此使用的手段却往往令人不屑,常被人称作“垃圾”。他们爱打小算盘、占人小便宜,爱使小手段、使人上小当,煽煽小扇子、搞搞小纠纷,心细如针,眼明手快,娴熟于三姑六婆之道,精于二面三刀,挑拨离间、无事生非。相对于他的兄弟,大恶来说,他不象大恶敢做敢当在明处,而老是在暗处起劲。不得不承认这种角色也是条龙,不过是条袖珍龙,掀不起大风大浪,却可以让你阴沟里翻船。<br/><br/><b>死蟹一只</b><br/><br/>螃蟹有吃瘪的时候,那就是在洞里的时候;大凡抓蟹的人用手伸进有水的洞里,(可能是螃蟹的天性,只要是在水里,它那对钳子是不会夹人的。这点又和甲鱼相象,椐说被甲鱼咬了不放时,可以把它浸在水里。)这时的蟹因没腿路,只得乖乖的投降了。此呆蟹就被戏称作“死蟹一只”。情形有点象小偷被众人追到弄堂死角的意思,而非真正的死蟹。还有种说法倒正好相反;喜欢吃水鲜的上海人,可以吃大多数过了气的水产,那叫冷气水产。惟独死蟹不吃,哪怕是百十来元一只的阳澄湖清水大闸蟹,只要断了气,就会被弃之如敝屐。除了被摊主翻起盖子来展示黄膏白肉以证明货好外,可是一点用都没有的。上海人形容某事做坏了,还没救了,就会说“死蟹一只”。</span><strong><br/><br/></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9pt;"><font color="#ff0000"><strong>淘浆糊</strong></font><br/><br/>这个词有“和稀泥、装傻、糊弄、瞎混混”的意思。“淘浆糊”是上海十年来最流行的口头语之一。它是“混腔势”的升级版。“混腔势”是非常时期没有办法的办法,“淘浆糊”是大好时代所有办法里最简便的办法。总之一句话,“淘浆糊”是上海人求生存求发展的万精油。交关人拿“淘浆糊”写成“捣浆糊”。“捣”上海话读清音,同“岛”,“淘”才是浊音。实际上海人讲个是“淘浆糊”。其来历是旧上海蹂躏雏妓而来。过去,宁波裁缝店做土布衣裳需要上浆,浆糊一干就要使用木棒,掺水淘开。被引申到风月场上去了。以后,经过演变,再重出江湖。这个老上海都是晓得的。<br/><br/><br/><b>迪(这)记走远了</b><br/><br/>这句话最初和内环线有关;九十年代初期,上海建成第一条内环高架。这对于大多数开车的人,包括出租司机来说都是新的体验。这车往往在高架上开着开着,只要错过一个口子,极有可能浦西开到浦东去了,因为高架上,来回的车道是封闭的,也就是没有回头路可走。一车人都在叫“迪记走远了,迪记走远了!”大家都在肉麻(心疼--编者注)钱和时间呐。所以说到底,这句话和距离无关,而是和目的有关,即和原来的打算出入很大,出乎预料。<br/><br/><br/><b>老妖咯</b><br/><br/>九十年代中期,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有了私房,有了私家车,多了的闲钱,开始国内旅游,黄山、九寨沟、深圳、海南岛。然后向海外进军,新马泰,香港。其中,泰国游为最有特色的地方,除了一些带色行业令男人们神往外,人妖亦让国人大开了眼界,从泰国回来的朋友,一说起人妖来,眉飞色舞的,咂劲啊。其实,这和当时的国情有关,毕竟阿拉的国门关的时间太久了,看见新的东西难免要兴奋几天。对于人妖,人们除了满足好奇心外,对他们存在的意识形态从未去关心过。所以在认知上,和鬼怪差不多。<br/><br/><br/><b>刮腮</b><br/><br/>这二字起初是用来形容某人做隐蔽的事,被别人发现了,而这又不是件好事。按国标用语就是;“暴光、被发现”。请注意这个“腮”字;一个人脸上生癣,很难看的,就用蓄着的胡子来遮盖。可是,一旦胡子被刮去,露出了粉红色的癣,你说这事情令人难堪吗?上海人很注意场合上的面子。“刮腮”由此逐渐引申出了这层意思,按国标用语就是:“丢人现眼、坍台”。这几年,“刮”字变成了“拐”字,这大概和年龄群有关。用“拐”字的,大多出现在40岁以前的人群里。<br/><br/><br/><b>刮皮</b><br/><br/>“刮皮”在上海话里是指“小气、抠门,只进不出”的人,也就是各地同胞所说的“精明”吧?其实,这种“精明”是连阿拉上海人都看不惯的。否则何来骂人话“刮皮”一词呢?和这种人交朋友,他刮了你三层皮,还会盘算着刮第四层呢,当心,当心。不要等表皮,真皮刮光了再叫痛。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刮皮鬼”一般都不好赌,这倒是真的,为什么?大家一想就可以明白了。<br/><br/><br/><b>揩油</b><br/><br/>揩油”是上海人典型的贪小心态,上海人习惯讲“有揩不揩猪头三”。揩油是上海人难改的劣根。价值观上的实惠哲学,使精明的上海小市民们常把“揩油主义”作为堂堂皇皇的“门檻”,最常见的“揩油”就是公共汽车上的“逃票”,以前上海乘车拥挤,好多人就混在重重叠叠中默然“混票”,如果有个小孩提醒妈妈“阿拉买票了伐?”做妈妈的往往低声喝道“噓──覅响!”现在上海很多公交车实行自动投幣制,照样也有很多乘客“缺角短分”蒙混过关。商店里那些“免费品尝”、“免费派送”总是揩油者们偏爱的地方,在大卖场里,经常看见有些人這里尝一口,那里吃一块,兜一圈下来,一分钱不花肚子倒饱了;再比如好多人坐长途汽车赶到一家店里,花半小时排队就是为了能不花一分钱领一包洗衣粉,更有甚者为了充分地“揩油”,还动员全家老小分头排队“积少成多”。在好几年前一些大型展销会上,外国人常被上海人蜂拥而上哄抢小包裝口香糖的场面嚇得目瞪口呆。难怪那些做广告的說,巧設名目的广告促销在上海最有市场。最早“揩油”也多是风月场所男人对女人的轻佻行为,后来,“揩油”喻指一切占小便宜的行为。<br/><br/><br/><b>轧三胡</b><br/><br/>对生活在弄堂里的人们来说,最写意的日子是这样的;在后门口,放张方凳,一把躺<br/>椅,“昂利昂利”哼哼小段子,吃吃小老酒,放放小炮仗(屁),轧轧小三胡,兜兜<br/>小牛皮。“锯”在上海话里读作“轧”,“锯子”叫“轧子”,“锯木头”叫“轧木头”。拉琴拉的不好,声音象锯木头。上海人形象地称作“锯琴”,出典就因为两者在动作上和声音上有相似之处。类似的还有“敲”吉他等。学习一门技术,往往是很枯操的,在二胡训练班的的学生,这琴拉着拉着就和旁边的人说话去了,教琴老先生就会说:“你看你这琴,轧得象三胡了(三胡是彝族民间乐器,但这里不是指具体的乐器,而是泛指琴拉得走样了),”久而久之,训练班里的“轧三胡”就流到社会上,闲聊成了“轧三胡”了。<br/><br/><br/><b>豁边、穿帮</b><br/><br/>这二组词本义是指有形物的边缘豁开一条边,要仔细查看才能看到。或者是鞋底磨穿了,而表面完好。但在上海人的嘴里,指的完全是人为的事情。豁边和穿帮有时是一个意思;如张三和李四攻守同盟,跟他俩的老婆们今说晚要去单位里加班,其实是去打麻将了。不料当晚单位里还真有事找他俩,到处打电话也找不着。当然俩位夫人猜也猜得出他们去干什么了。这件事情就叫“豁边”“穿帮”。按国标用语,就是“露馅了、暴露了”。“豁边”的另一层意思是指意料外的事;如赵六一家明天要到苏州去玩,听天气预报说明天阴转晴,再看看现在窗外天气干爽凉快,也就早早睡下。不料第二天大风大雨哪来个晴?很显然,天气预报“豁边”了。这里不能说是“穿帮”了。<br/><br/><br/><b>攉胖</b><br/><br/>“攉”,新华字典里的解释是;把堆在一起的东西铲起锨到另一处去,土.~煤机.在上海话里,“攉”字还有别的解释;如手洗过后没东西擦,只得在空气里甩甩干。上海人叫“攉攉干”。又如“呵痒痒”,上海人叫“攉痒兮兮”。当“攉”字用作“甩”字时,义同“掼”字,以前上海人说某人爱摆排场就说他是在“掼派头”。现在的时尚是瘦身,可在以前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瘦人是贫苦的象征,人瘦了也就瘪了,瘪三肯定是瘦的,看看张乐平笔下的三毛就知道了。反过来,富人肯定是胖的。所以有“说你胖你就喘”,“打肿脸充胖子”的讲法。“攉胖”按普通话用语,就是“言过其实”。按北京话说,就叫“牛逼哄哄”。<br/><br/><br/><b>齁屎</b><br/><br/>一.太甜或太咸的食物使喉咙不舒服:这个菜咸得~人。<br/>二.〈方〉非常(多表示不满意):~咸 ~苦 ~酸、天气~热。<br/>这里要补充:<br/>1.干货放久了,闷坏变味,这在上海人里叫“齁忒了”。<br/>2.粗俗地说,全人类都用大便来形容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上海人非但不能免俗,而且把它加工多姿多彩。形象生动。其中的“齁屎”就是一例。试想屎已经够臭的还要闷着,而且还得闷在心里,谁会舒服?这比吃进十个苍蝇还要难过。心里不舒服:受气、受委屈、受压抑、受屈辱、被愚弄、失望、失败、悲哀、包括失恋等,都可以用“齁屎”来表达。如最近上海电视4台的“财富大考场”,那些被“豁免们”踢下来的朋友,脸上写的“齁屎”二字是比较正版的。<br/>3.人和人之间有矛盾,大家心里有“齁屎”要发泄,于是找对家的茬,有事没事地论理、或骂山门甚或打一架。这在上海叫“寻齁屎”。<br/>4.天气连绵下雨、持续闷热、久阴不晴等可以说“迪搿天气老齁屎个,一眼也勿爽”。当然这个“齁屎”是没法“寻”的。<br/>5.办事情不顺利、曲折复杂、障碍重重,可以说:“迪个事体老齁屎个,哪能七搞八搞总也搞勿定”。总之“齁屎”一词在上海话里出现的频率颇高,用途广泛。要细加体会,才能活学活用。<br/>6.人的吃相有时候可以看出这人的出生来。有教养的人,吃起东西来文绉绉的,也慢条斯里的。而没教养的人情况就不同了,相信大家都见过吃东西“狼吞虎咽”的人;往往嘴里的东西没吃完,第二轮、第三轮又进嘴了。象饿死鬼投的胎。迪种吃相上海人就会讲:“迪搿人个吃相老齁屎个”。<br/><br/><br/><b>洋盤</b><br/><br/>善打如意算盤的上海人眼里,最弱勢的不是病人,也不是文盲,而是“洋盤”。不領市面行情,容易花冤枉錢受騙上當的人,就是上海人說的“洋盤”了。“洋盤”這個詞也早已不是專給外國人的,它是一切“外行”的代名詞。<br/><br/><br/><b>结棍</b><br/><br/>上海话里“结棍”,是“结实的<br/>棍子”一词的简缩,大凡语言有个规律;被使用的频率愈高,也被简缩得愈短,同时还会发生词性的变异。比如“格调”是“风格与情调”的简缩,属名词。以前说某事、某人的格调高雅,这里的“格调”为主语,名词。现在阿拉常会说某事、某人很格调,这里“格调”变成了形容词,词性起了变化。同样“结棍”由原来结实的武器被引申为“厉害”的行为也是由于这个规律所致。<br/><br/><br/><b>巴子</b><br/><br/>“巴子” 一词在上海形成约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也就是上海改革开放的前夜。细究“巴子”一词,它与“乡下人”有点不同。“巴子”除了包涵“乡下人”,之意外,最主要是指不符合大多数上海人价值观的事,如不懂行情,容易被人骗,自以为是等等。而且有个有趣地现象;即离上海愈远,巴得愈厉害。台巴、港巴、广巴、京巴、美巴等一大串的巴。只要是上海人看不惯的,不合时宜的事,包括上海人自己,一律打上“巴子”的烙印。所以上海人所说的巴子,细究起来,基本是指某一类现象,而非特定一个人。<br/><br/><br/><b>帮帮忙</b><br/><br/>上海人交道中最常见的口头语之一,也是最“宽厚”的骂人语,体现了上海人的调侃与自嘲。带有嘲讽意味高声说出来,并不是真要你帮什么忙,而是明显表示不赞同。如果再在前面加上“朋友”二字,则其程度已经到了很不赞同,而且非要修正的地步。<br/><br/><b>半吊子</b><br/><br/>半吊子就是不满一千,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br/>1.不通事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着的人。<br/>2.知识不丰富或技术不熟练的人。<br/>3.做事不仔细,有始无终的人。<br/>在上海话里,有句和“半吊子”同义的词叫“半<br/>勿莨菪”(见夯巴莨菪),它们单就指两种情况;指人,就是说他技术不精。指事,就是说这事没办完。<br/><br/><br/><b>瘪三</b><br/><br/>在旧上海瘪三们是社会最底层一个群体,但范围较模糊;有单体的,也有二三人和伙,还有结帮的,几个大的流氓帮派,瘪三们是主力军。可以说,瘪三们当时在上海滩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到真是当时上海的一道风景线。他们欺、蒙、拐、骗、抢、诈、偷样样来。为上海的普通市民深痛恶绝,哪家小孩不听话,就会被赫吓“去做垃圾瘪三”。瘪三在上海话里是句蛮厉害的骂人话。“瘪三”也是由洋泾浜英文“beg sir”而来。“洋裝瘪三”,就是外面天天穿西裝,內里穷得叮当响。“罗宋瘪三”则是华洋杂居的上海滩独有的,“罗宋”指的是“俄式的”即“Russian”。<br/><br/><br/><b>白相</b><br/><br/>沪语“白相”一词据说原来叫“薄相”,是苏州人指小孩玩耍、游戏等。因为讹写变成“白相”。如今的“白相”已经有了些变化,不再仅仅是小孩的事。愚弄人或被人愚弄,都可以说“白相”。当年毛泽东的《论游击战》,就是一部如何“白相”敌手的书。白相人,旧时的白相人是指那些没什么正当职业和专长,却精通吃、喝、嫖、赌的人。白相倌,儿童的玩具统称为白相倌。<br/><br/><br/><b>蹩脚</b><br/><br/>蹩脚”《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质量不好,本领不强。蹩脚一词的来历和马有关,据说在古代马的交易中,蹩了脚的马是要被杀掉的,因为蹩脚的马一点用处都没有,却不会省饲料的。蹩脚在上海话里还有指行事和做人不到位、不入流的意思。<br/><br/><br/><b>白板对煞</b><br/><br/>上海麻将“清、混、碰”说的是清一色,混一色和碰碰和。一副牌,除了筒、索、万,还有东、南、西、北、红中、白板,它们有时可当花用,花是可以算钱的。挺庄的牌型有对倒、两头庄,<br/>单吊,嵌庄、杠开等。其中对倒说的是,庄挺在两对牌上,只要其中的一对能配上第三者,就可以和牌了。“白板对煞”暗喻的是:僵持,对大家都没好处,到头来一场空。<br/><br/><br/><b>放野火</b><br/><br/>“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r/>白乐天因这两句诗而受知于顾况,在“长安居大不易”的帝都里居着,他便很自负许为“居易”。此事就造成了放野火的典故,看来白乐天也是爱放野火的人。放野火者,呈自己一时快意,不顾别人遭殃,上海人便将“野火”比作散布谣言,惑乱人心。“放野火”是上海瘪三们的惯技,大人先生原不屑为,但在某种要紧关头,不得不放把野火出去。现在上海最喜放野火者,要推“卖夜报”的老枪,他们根据了报纸的标题,能张大其词的叫喊,有时能无中生有的造几句谣言出来耸人听闻,放野火者皆有目的的,老枪之目的极微,仅在多得两三铜板,较之大人先生制造空气,代价相差太远了。<br/><br/><br/><b>抖攉</b><br/><br/>天冷了,如果衣服穿少了,人的小脑会发出特别的脉冲信号,一阵紧似一阵,搞得身体不停地颤抖,通知主人可以加衣添裤了。这是生理上的颤抖,上海闲话叫“抖抖缩缩”。“抖攉”是上海人专门用来表达内心“抖抖缩缩”的。目前“抖攉”在流通中渐渐地异化出另一个意思:指“犹豫”、“畏缩”之意。<br/><br/><br/><b>打朋</b><br/><br/>汪仲贤老先生在《上海俗语图说》里把“打朋”定义为:“打朋也者,即朋友淘里打打白相也”。这尤为在男人淘里通行,男人天生尚武,好动。朋友淘轧熟了,今朝侬打我记小耳光,明朝我还侬只小头蹋,大家嘻嘻哈哈友情如常是谓交友。打朋是朋友间常有的事,侬一拳来,我一脚去,只要分量适中,亦可加深友情。反之,有的朋友重手重脚,朋打得过头了,很有可能变成打架了,这就没意思了。<br/><br/><br/><b>颓斑</b><br/><br/>婴儿,除了一二颗天生的痣以外,可算是一尘不<br/>染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张脸由白变黄、由嫩变老,然后,色素的沉淀,集中在脸上,愈来愈多,最后形成色斑,大大小小布满脸上,这些色斑,表明了一个人已经老了,颓废之日已经来临。于是上海人就用“颓斑”一词来形容不好的事,或不好的物和人。“颓斑”延用了几百年。是一个可以用来形容人,物、事等各方面的用语。大意就是“差劲、不好、不象样、蹩脚的”。<br/><br/><br/><b>抖乱</b><br/><br/>“抖乱”之抖,与“簌簌抖”之抖,及“抖擞精神”之抖,发音不同,簌簌抖之音斗,抖乱音透上声,这是上海俗音,衣服上沾有尘土,提衣震荡以去之,谓之“抖”。坚实之物,持器搅之使松曰“抖”,如抖沙泥,抖饭。要扯铃者用绳扯响,古时谓之“抖竹空”,是用绳牵扯,亦曰“抖”。又排列整齐之物,颠之倒之,使之紊乱,曰“抖”,如抖纸,抖丝,抖线等皆是。这动作谓之“抖乱”,阿拉现在要说的就是这“抖乱”之抖。凡卤莽灭裂之人,上海话叫之“抖乱”,年老者叫做“老抖乱”,年轻者谓之“小抖乱”,然而抖乱终以小的居多,老抖乱究属少有出现。<br/><br/><br/><br/><b>鬼出莫辩</b><br/><br/>“鬼出莫辩”在沪语里指的不光是小偷,凡做事鬼鬼祟祟,遮遮掩掩的人,其模样都可被说成“鬼出莫辩”,再后来又引伸出不大方、小家子气之意。如果那位外省朋友被上海人说“鬼出莫辩”的话,可要检点一下自己的行为是否得体了。<br/><br/><b>鬼X猫X</b><br/><br/>“鬼X猫X”是指偷偷摸摸地做一些上不得台面的事,当然不是用在雷锋式的做了好事不留名(却写在日记里)上了。一定要举个例子的话,就引用老电影中的一句经典台词:开枪的不要,偷偷地进村。翻译成沪语便是“不要开枪,鬼X猫X咯摸进去”。<br/><br/><b>牵丝攀藤</b><br/><br/>“牵丝藤攀”基本有如下的几种用法:<br/>1.形容简单事情复杂化。<br/>2.形容慢性子、不爽气的人。<br/>3.其他;旧时的上海,“牵丝”有暗指非婚男女关系之意。<br/><br/><br/><b><font color="#ff0000">小刁模子</font></b><br/><br/>模子者,在沪语里只定性为两脚直立行走、有尾巴,但尾巴不是拖在后面,而是冲在前面的那种动物。即男人也。如果上海人说:“侬是只模子”的话,就等于称你是大丈夫,敢作敢为,是可以交朋友的人。小刁者,定形于男人中,“尾巴”短小者。沪语“刁”和“鸟”发相同的音,水浒里李逵就常受这东西的气。小刁者都是很自我为中心的人,但同时又很自卑:在比他弱势的人面前,他就很自我,想方设法的要控制别人的思想和行动。大家要往东,他偏要往西以证明他的存在。他们在强势面前,则会变成梳顺毛的哈巴,让他舔什么都肯,还时不时的犬两声,提醒主人<br/>有不同想法的人在周围,这些也是为了证明他的存在。小刁者大多没真本事,但潜意识的报复心思很强,为此使用的手段却往往令人不屑,常被人称作“垃圾”。他们爱打小算盘、占人小便宜,爱使小手段、使人上小当,煽煽小扇子、搞搞小纠纷,心细如针,眼明手快,娴熟于三姑六婆之道,精于二面三刀,挑拨离间、无事生非。相对于他的兄弟,大恶来说,他不象大恶敢做敢当在明处,而老是在暗处起劲。不得不承认这种角色也是条龙,不过是条袖珍龙,掀不起大风大浪,却可以让你阴沟里翻船。<br/><br/><b>死蟹一只</b><br/><br/>螃蟹有吃瘪的时候,那就是在洞里的时候;大凡抓蟹的人用手伸进有水的洞里,(可能是螃蟹的天性,只要是在水里,它那对钳子是不会夹人的。这点又和甲鱼相象,椐说被甲鱼咬了不放时,可以把它浸在水里。)这时的蟹因没腿路,只得乖乖的投降了。此呆蟹就被戏称作“死蟹一只”。情形有点象小偷被众人追到弄堂死角的意思,而非真正的死蟹。还有种说法倒正好相反;喜欢吃水鲜的上海人,可以吃大多数过了气的水产,那叫冷气水产。惟独死蟹不吃,哪怕是百十来元一只的阳澄湖清水大闸蟹,只要断了气,就会被弃之如敝屐。除了被摊主翻起盖子来展示黄膏白肉以证明货好外,可是一点用都没有的。上海人形容某事做坏了,还没救了,就会说“死蟹一只”。</span>
<p>还有句老的,现在用的不多</p><p>阿污卵冒充金刚钻</p>[em01]
上海~~~~~~~~~~~偶要去华东理工大~~~~~~~~~~
<p>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p><p>说明有的不实用~~~</p>
<p>其实多数我都知道,在我们这里也是这么说的.</p><p>仔细看了一下,就2个不明白意思.</p>
啥玩意乱七八糟的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寞男</i>在2006-8-15 21:26:00的发言:</b><br/>啥玩意乱七八糟的</div><p></p>小伙,看不懂了吧~~~[em07]
<p>我只会四川方言...</p>[em05]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阿扁</i>在2006-8-15 21:40:00的发言:</b><br/><p>我只会四川方言...</p>[em05]</div><p>恩~发出来罢~~~</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濯瀴</i>在2006-8-15 21:41:00的发言:</b><br/><p>恩~发出来罢~~~</p></div><p>只有试题...没有答案..-_-!!....</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阿扁</i>在2006-8-15 21:45:00的发言:</b><br/><p>只有试题...没有答案..-_-!!....</p></div><p>你的答案呢?~~~</p>
<p>不会说</p><p>闪人</p>
<p>哪能噶样子</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怀远</i>在2006-8-15 22:15:00的发言:</b><br/><p>哪能噶样子</p></div><p></p><p></p><p>我发现你对我老婆的帖子特别感兴趣,</p><p></p><p>大伙都是兄弟,你跟我整句实话,你对我老婆是不是也感兴趣?</p>
等着消息~~~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寞男</i>在2006-8-15 22:18:00的发言:</b><br/><p></p><p></p><p>我发现你对我老婆的帖子特别感兴趣,</p><p></p><p>大伙都是兄弟,你跟我整句实话,你对我老婆是不是也感兴趣?</p></div><p>扫雷mm叫我什么? 回帖是理所当然的</p><p>我跟你老婆8是一类人</p><p>8可能的说</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怀远</i>在2006-8-15 22:21:00的发言:</b><br/><p>扫雷mm叫我什么? 回帖是理所当然的</p><p>我跟你老婆8是一类人</p><p>8可能的说</p></div><p>大胆点,是就是,别怕上帝~~~</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怀远</i>在2006-8-15 22:21:00的发言:</b><br/><p>扫雷mm叫我什么? 回帖是理所当然的</p><p>我跟你老婆8是一类人</p><p>8可能的说</p></div><p></p><p>敢说我老婆不是人类?</p><p></p><p>来人哪,抬我刀来</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寞男</i>在2006-8-15 22:24:00的发言:</b><br/><p></p><p>敢说我老婆不是人类?</p><p></p><p>来人哪,抬我刀来</p></div><p>3万6千斤的大环刀算虾米啊</p><p></p>
天要下雨,老婆要PQ,没着儿,随她P吧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狼牙棒</i>在2006-8-15 22:23:00的发言:</b><br/><p>大胆点,是就是,别怕上帝~~~</p></div><p>捂嘴...</p><p>宁拆十座庙 不坏一桩婚</p>
靠,咋变成说这些了?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云落成雪</i>在2006-8-15 23:02:00的发言:</b><br/>靠,咋变成说这些了?</div><p></p>没事,你姐姐好这口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云落成雪</i>在2006-8-15 23:02:00的发言:</b><br/>靠,咋变成说这些了?</div><p>你还说呢</p><p>还不都是你那天......</p>
有上帝在,没啥不可能的~~~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怀远</i>在2006-8-15 23:03:00的发言:</b><br/><p>你还说呢</p><p>还不都是你那天......</p></div><p>我不就说你想念姐姐了吗? </p><p>难道你不想呵</p>[em05][em05][em05]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云落成雪</i>在2006-8-15 23:06:00的发言:</b><br/><p>我不就说你想念姐姐了吗? </p><p>难道你不想呵</p>[em05][em05][em05]</div><p>想啊</p><p>想着寂寞形容的样</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怀远</i>在2006-8-15 23:14:00的发言:</b><br/><p>想啊</p><p>想着寂寞形容的样</p></div><p>寂寞形容的样?</p><p></p><p>什么样子</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云落成雪</i>在2006-8-15 23:16:00的发言:</b><br/><p>寂寞形容的样?</p><p></p><p>什么样子</p></div><p>上次你不是说不要想吗?</p><p>寂寞说:染的头发,跟没梳洗的一样</p><p>你说不要想</p><p>俺想想 那算了</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怀远</i>在2006-8-15 23:19:00的发言:</b><br/><p>上次你不是说不要想吗?</p><p>寂寞说:染的头发,跟没梳洗的一样</p><p>你说不要想</p><p>俺想想 那算了</p></div><p>倒, 寂寞整天胡说你也认真呵</p><p></p><p>真是个老实人</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云落成雪</i>在2006-8-15 23:21:00的发言:</b><br/><p>倒, 寂寞整天胡说你也认真呵</p><p></p><p>真是个老实人</p></div><p>可惜咱傻不全 </p><p>要不也挺幸福</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怀远</i>在2006-8-15 23:24:00的发言:</b><br/><p>可惜咱傻不全 </p><p>要不也挺幸福</p></div><p></p>有这个说法,人干脆傻了反而觉得幸福.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云落成雪</i>在2006-8-15 23:26:00的发言:</b><br/><p></p>有这个说法,人干脆傻了反而觉得幸福.</div><p>我就是这意思啊</p><p>可惜傻不完呗</p><p></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怀远</i>在2006-8-15 23:31:00的发言:</b><br/><p>我就是这意思啊</p><p>可惜傻不完呗</p><p></p></div><p>既然傻不完, 就把傻劲尽量丢掉</p><p>越少越好</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云落成雪</i>在2006-8-15 23:33:00的发言:</b><br/><p>既然傻不完, 就把傻劲尽量丢掉</p><p>越少越好</p></div><p>你指哪方面?</p><p>有些还是要保留的</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怀远</i>在2006-8-15 23:37:00的发言:</b><br/><p>你指哪方面?</p><p>有些还是要保留的</p></div><p>总是有些东西不能丢弃的,很正常 </p><p>否则那就不是人了 </p><p>比如父母, 对我来说还有姐姐 </p><p>但是应该尽量降到最少 </p><p>&nbsp;</p>[em01][em01]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云落成雪</i>在2006-8-15 23:44:00的发言:</b><br/><p>总是有些东西不能丢弃的,很正常 </p><p>否则那就不是人了 </p><p>比如父母, 对我来说还有姐姐 </p><p>但是应该尽量降到最少 </p><p>&nbsp;</p>[em01][em01]</div><p></p><p>8希望笛子以后赚到了大钱,却变的很世故</p><p></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怀远</i>在2006-8-15 23:49:00的发言:</b><br/><p></p><p>8希望笛子以后赚到了大钱,却变的很世故</p><p></p></div><p></p>人都会世故的,早晚而已[em06][em06]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云落成雪</i>在2006-8-15 23:56:00的发言:</b><br/><p></p>人都会世故的,早晚而已[em06][em06]</div><p>唉 有的人,富了以后,明显感觉到虚伪了</p><p>都会么?&nbsp;&nbsp; 不知道</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怀远</i>在2006-8-16 0:02:00的发言:</b><br/><p>唉 有的人,富了以后,明显感觉到虚伪了</p><p>都会么?&nbsp;&nbsp; 不知道</p></div><p>许多人确实会变虚伪的</p><p>那是因为奋斗的过程让有些人看到了太多的虚伪</p><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