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记者在炮声中感受黎以战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2:48:49
“砰、砰”……进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两昼夜里,我们时常可以听到这样闷闷的响声。熟悉情况的当地人说,这就是以色列攻击的爆炸声,由于声音特别闷,很可能是以军从海上打过来的炮弹,这离我们不会很近,但也不会很远。两个白天里,我们看了很多处废墟,就在十几天以前,它们还可能是一条条繁华的街道,是这些“砰、砰”声改变了它们。<p>  现代“外科手术式”的战争常让人有做梦似的不可思议感,没有大规模的机群轰炸<!--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tbody><tr><td><div id="PublicRelation5" name="PublicRelation"><!--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div><!--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td></tr></tbody></table>和地面冲锋,来得快去得也快。多数人似乎很安全,但灾难又随时可能从天而降。就看这些“砰、砰”声离你有多远了。</p><p>  危险无处不在</p><p>  黎巴嫩现在已经有近400人死于战火,危险在这个地区是无时不在的。翻开黎巴嫩当地的报纸,有很多报道都提到了以色列正在等从美国购买的新武器,其中主要就是能够炸到地下深处堡垒的大威力集束炸弹。刻意对此次黎以冲突反应迟缓,意图给以色列打击真主党武装留出时间的美国,现在必须开始有所动作了,国务卿赖斯到了中东,不少当地的分析人士都认为,给以色列留下的打击时间已经不是很多了,以色列一定会使出最厉害的军事攻击手段。</p><p>  事实上,以色列已经把空袭范围扩大了很多。到北部边界护送中国侨民离开的中国驻黎巴嫩使馆人员告诉我们,这条以色列许诺的安全通道也有3处离公路极近的地方被炸。24日双方公布的战斗统计显示,真主党23日对以色列发射了约90枚<span class="yqlink">火箭</span>弹,造成两名以色列人丧生,数十人受伤;而以色列对120处真主党目标发动空中攻击。</p><p>  当然,最危险的还是黎南部,基督教的《东方报》专门报道了一名黎巴嫩记者在黎南部采访过程中遭到以色列燃烧弹袭击遇难的消息。只有23岁的摄像记者莱耶尔·纳吉布是位漂亮的姑娘,圆脸、短发,有一双大眼睛,然而报纸上这个有着灿烂微笑的姑娘却成了以黎冲突的祭品,这是冲突中遇难的第一位记者。而这两天,我们从各国同行中多次听到半岛台等阿拉伯国家电视台的汽车在南部采访时遭到以军炮火攻击的消息。</p><p>  24日黎明,以色列装甲车越境进入黎巴嫩,与真主党在黎南部重镇宾特朱拜勒附近展开激战,该市距黎以边境不到3英里,是最坚定支持真主党的地区,素有“抵抗之都”之称。2000年,以军从该地撤走仅一天之后,真主党总书记纳斯鲁拉就直接来到该地,举行他的首次庆祝集会。据报道,以军已经控制了该市周围的大部分地区,但并没有攻占该市。以色列军方说,9名士兵在这波军事行动中受伤。真主党称,在该地区的激战中,他们击毁了5辆以军坦克。</p><p>  而就在这个发生激烈战事的国家的首都,酒吧里电视播放着每天都有的以色列轰炸的情景,但音量调成静音,也没有人在看,酒吧里的人们或是随着音乐起舞,或是大口喝着冰凉的啤酒。酒吧里的一个年轻人说:“这是一种抵抗,我们要跟以前一样生活。”</p><p>  黎巴嫩最危险的地方</p><p>  我们居住的饭店位于贝鲁特比较安全的老城,那里没有废墟,没有硝烟。记者的天职告诉我们要到贝鲁特最不安全的地方去,只有在那里才能真实地报道这场战争。</p><p>  从安全的饭店走出来,我们租了一辆车去寻找贝鲁特最不安全的地方。司机哈利勒让我们领教了黎巴嫩人做生意的能耐,他是个50岁左右的老头,天天就候在我们住的子午线饭店门口,这里有很多外国记者,<span class="yqlink">出租车</span>靠着漫天要价在紧张时期发了大财。哈利勒拼命强调我们要去的贝鲁特南郊有多危险,满脸关切地嘱咐:“朋友,我叫你们马上走,你们一定不要有任何耽搁!谁也不知道以色列的炸弹什么时候就会落下来。”</p><p>  在他绝不肯再让步的200美元价格上,我们成交出发,车前脸上用贴纸贴着“TV”字样的<span class="yqlink">奔驰车</span>一会儿到了通往贝鲁特哈里里国际机场的高架公路旁,两个桥墩间生生空了一大段的高架桥就断在我们眼前。哈利勒指着桥边的道路指示牌告诉我们,原本这里到机场只有1公里,现在路断了。他平静地告诉我们,桥,是现在贝鲁特最不安全的地方之一。</p><p>  桥,所有的桥,都是以色列飞机空袭的重点目标。在贝鲁特,我们接触到的每一个人对这点都知道得非常清楚,以色列对其袭击目的几乎是完全公开的。除了留出贝鲁特往北到叙黎边界的地中海海滨公路作为安全通道,黎巴嫩境内其它的公路以军都意图切断,他们要死死困住真主党,找准时机连根消灭。贝鲁特机场的油库和跑道一开始就被以色列战机轰炸摧毁,整个黎巴嫩的海岸线都被以色列军舰封锁……一切都是为此。几乎每一个贝鲁特司机,遇桥都会加大油门,飞速通过。</p><p>  在贝鲁特听到的有关桥要被炸的消息有一个极富故事性:贝鲁特老城是世界上战后重建的典范,黎巴嫩议会、总理府和联合国在贝鲁特的机构都集中在这里,它和贝鲁特的基督教居民生活区是冲突中最安全的地方,但这里新建不久的高架桥也成为以色列宣布要袭击的目标,遇刺的前总理哈里里的遗孀闻讯给以色列高层打去电话,强调这是哈里里生前倾尽心血建设的地方,以色列方面这才同意暂时不轰炸这座桥。</p><p>  变成废墟的真主党总部</p><p>  绕过断桥不一会儿,哈利勒又带着我们来到了另一座被炸毁的高架公路桥前。但这一次,最触动我们的已不是那垂落的桥面。这里四面都是废墟,成片成片的瓦砾堆,随处可见身穿防弹背心、头戴钢盔的西方和阿拉伯记者。不等哈利勒介绍,我们已经知道,自己到了全贝鲁特被炸最严重同时也是非常危险的地点——真主党总部大楼所在地。</p><p>  这里似乎有人在组织新闻采访活动,沿着毁得最严重的街道往里走的路上,有几个当地人在不停地催促着记者:快点快点!以色列随时都会来轰炸。</p><p>  路边尚未被彻底炸塌的门洞里,还有几个手持冲锋枪的武装人员,没有穿军服,大概不是黎巴嫩政府军的人,见记者手里拿着相机,他们立刻向记者摆手,不让拍他们的照。</p><p>  一幢9层楼的建筑十几天前还是真主党的总部,现在它和它的周围已经成了彻底的断壁残垣,乱七八糟的水泥、破砖、碎玻璃堆成了一座又一座废丘。以色列的飞机依然还要时不时再来这里轰炸一下。废墟中散满了人们能够想象和想象不到的东西:床垫子、球鞋、篮球、阿拉伯文的大学教材、儿童玩具……在一座大楼底层的裁缝店前,记者试图推门进去看看那些落满灰尘的缝纫机是什么牌子,机器上没有做完的活是西装还是大袍,但已经被炸得支离破碎的门怎么也推不开……</p><p>  几个大胆的小伙子开着皮卡,来自家的小杂货店收拾“幸存”的商品,而抬出来的不过是几箱汽水饮料。门口的冷藏柜已经被烧得只剩下个框架。</p><p>  由于担心以色列的炮火随时可能再次光顾这片是非之地,各国记者都是小跑着抓紧时间拍照,个个都是满头大汗。在从一片楼房废墟向一处被炸桥梁“转移”的过程中,我们路过了一个垃圾站,几天来,由于没有人敢到这里清理垃圾,我们远远的就闻到了一股恶臭,一只硕大的老鼠尸体几乎全部腐烂地横在我们的必经之路上。</p><p>  就在这片废墟上,一个穆斯林老汉面对无数的镜头,一会儿双手冲天举出“V”字,一会儿握紧拳头奋力挥动。</p><p>  当地严查以色列情报人员</p><p>  我们的车在贝鲁特行驶时,遇到过几次黎巴嫩军人在街头临时进行的检查。当地司机告诉记者,那是在查以色列间谍。按照当地媒体的报道,以色列的空袭能够非常准确地命中目标,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以色列间谍在目标处留下了指引的小型无线电发射装备,报道说,最近几天,黎巴嫩方面已经抓住了50多名以色列情报人员。刚到贝鲁特时,我们在当地购买的移动电话还相当好用,但现在信号却非常不好,国内和我们的电话联系显得费劲了很多。和当地人聊天才知道,以色列从黎巴嫩的无线电话中截获了不少情报,为了防止泄密,黎巴嫩关闭了一些无线通信网络。本报赴黎巴嫩特派记者 程 刚 谷 棣</p>“砰、砰”……进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两昼夜里,我们时常可以听到这样闷闷的响声。熟悉情况的当地人说,这就是以色列攻击的爆炸声,由于声音特别闷,很可能是以军从海上打过来的炮弹,这离我们不会很近,但也不会很远。两个白天里,我们看了很多处废墟,就在十几天以前,它们还可能是一条条繁华的街道,是这些“砰、砰”声改变了它们。<p>  现代“外科手术式”的战争常让人有做梦似的不可思议感,没有大规模的机群轰炸<!--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tbody><tr><td><div id="PublicRelation5" name="PublicRelation"><!--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div><!--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td></tr></tbody></table>和地面冲锋,来得快去得也快。多数人似乎很安全,但灾难又随时可能从天而降。就看这些“砰、砰”声离你有多远了。</p><p>  危险无处不在</p><p>  黎巴嫩现在已经有近400人死于战火,危险在这个地区是无时不在的。翻开黎巴嫩当地的报纸,有很多报道都提到了以色列正在等从美国购买的新武器,其中主要就是能够炸到地下深处堡垒的大威力集束炸弹。刻意对此次黎以冲突反应迟缓,意图给以色列打击真主党武装留出时间的美国,现在必须开始有所动作了,国务卿赖斯到了中东,不少当地的分析人士都认为,给以色列留下的打击时间已经不是很多了,以色列一定会使出最厉害的军事攻击手段。</p><p>  事实上,以色列已经把空袭范围扩大了很多。到北部边界护送中国侨民离开的中国驻黎巴嫩使馆人员告诉我们,这条以色列许诺的安全通道也有3处离公路极近的地方被炸。24日双方公布的战斗统计显示,真主党23日对以色列发射了约90枚<span class="yqlink">火箭</span>弹,造成两名以色列人丧生,数十人受伤;而以色列对120处真主党目标发动空中攻击。</p><p>  当然,最危险的还是黎南部,基督教的《东方报》专门报道了一名黎巴嫩记者在黎南部采访过程中遭到以色列燃烧弹袭击遇难的消息。只有23岁的摄像记者莱耶尔·纳吉布是位漂亮的姑娘,圆脸、短发,有一双大眼睛,然而报纸上这个有着灿烂微笑的姑娘却成了以黎冲突的祭品,这是冲突中遇难的第一位记者。而这两天,我们从各国同行中多次听到半岛台等阿拉伯国家电视台的汽车在南部采访时遭到以军炮火攻击的消息。</p><p>  24日黎明,以色列装甲车越境进入黎巴嫩,与真主党在黎南部重镇宾特朱拜勒附近展开激战,该市距黎以边境不到3英里,是最坚定支持真主党的地区,素有“抵抗之都”之称。2000年,以军从该地撤走仅一天之后,真主党总书记纳斯鲁拉就直接来到该地,举行他的首次庆祝集会。据报道,以军已经控制了该市周围的大部分地区,但并没有攻占该市。以色列军方说,9名士兵在这波军事行动中受伤。真主党称,在该地区的激战中,他们击毁了5辆以军坦克。</p><p>  而就在这个发生激烈战事的国家的首都,酒吧里电视播放着每天都有的以色列轰炸的情景,但音量调成静音,也没有人在看,酒吧里的人们或是随着音乐起舞,或是大口喝着冰凉的啤酒。酒吧里的一个年轻人说:“这是一种抵抗,我们要跟以前一样生活。”</p><p>  黎巴嫩最危险的地方</p><p>  我们居住的饭店位于贝鲁特比较安全的老城,那里没有废墟,没有硝烟。记者的天职告诉我们要到贝鲁特最不安全的地方去,只有在那里才能真实地报道这场战争。</p><p>  从安全的饭店走出来,我们租了一辆车去寻找贝鲁特最不安全的地方。司机哈利勒让我们领教了黎巴嫩人做生意的能耐,他是个50岁左右的老头,天天就候在我们住的子午线饭店门口,这里有很多外国记者,<span class="yqlink">出租车</span>靠着漫天要价在紧张时期发了大财。哈利勒拼命强调我们要去的贝鲁特南郊有多危险,满脸关切地嘱咐:“朋友,我叫你们马上走,你们一定不要有任何耽搁!谁也不知道以色列的炸弹什么时候就会落下来。”</p><p>  在他绝不肯再让步的200美元价格上,我们成交出发,车前脸上用贴纸贴着“TV”字样的<span class="yqlink">奔驰车</span>一会儿到了通往贝鲁特哈里里国际机场的高架公路旁,两个桥墩间生生空了一大段的高架桥就断在我们眼前。哈利勒指着桥边的道路指示牌告诉我们,原本这里到机场只有1公里,现在路断了。他平静地告诉我们,桥,是现在贝鲁特最不安全的地方之一。</p><p>  桥,所有的桥,都是以色列飞机空袭的重点目标。在贝鲁特,我们接触到的每一个人对这点都知道得非常清楚,以色列对其袭击目的几乎是完全公开的。除了留出贝鲁特往北到叙黎边界的地中海海滨公路作为安全通道,黎巴嫩境内其它的公路以军都意图切断,他们要死死困住真主党,找准时机连根消灭。贝鲁特机场的油库和跑道一开始就被以色列战机轰炸摧毁,整个黎巴嫩的海岸线都被以色列军舰封锁……一切都是为此。几乎每一个贝鲁特司机,遇桥都会加大油门,飞速通过。</p><p>  在贝鲁特听到的有关桥要被炸的消息有一个极富故事性:贝鲁特老城是世界上战后重建的典范,黎巴嫩议会、总理府和联合国在贝鲁特的机构都集中在这里,它和贝鲁特的基督教居民生活区是冲突中最安全的地方,但这里新建不久的高架桥也成为以色列宣布要袭击的目标,遇刺的前总理哈里里的遗孀闻讯给以色列高层打去电话,强调这是哈里里生前倾尽心血建设的地方,以色列方面这才同意暂时不轰炸这座桥。</p><p>  变成废墟的真主党总部</p><p>  绕过断桥不一会儿,哈利勒又带着我们来到了另一座被炸毁的高架公路桥前。但这一次,最触动我们的已不是那垂落的桥面。这里四面都是废墟,成片成片的瓦砾堆,随处可见身穿防弹背心、头戴钢盔的西方和阿拉伯记者。不等哈利勒介绍,我们已经知道,自己到了全贝鲁特被炸最严重同时也是非常危险的地点——真主党总部大楼所在地。</p><p>  这里似乎有人在组织新闻采访活动,沿着毁得最严重的街道往里走的路上,有几个当地人在不停地催促着记者:快点快点!以色列随时都会来轰炸。</p><p>  路边尚未被彻底炸塌的门洞里,还有几个手持冲锋枪的武装人员,没有穿军服,大概不是黎巴嫩政府军的人,见记者手里拿着相机,他们立刻向记者摆手,不让拍他们的照。</p><p>  一幢9层楼的建筑十几天前还是真主党的总部,现在它和它的周围已经成了彻底的断壁残垣,乱七八糟的水泥、破砖、碎玻璃堆成了一座又一座废丘。以色列的飞机依然还要时不时再来这里轰炸一下。废墟中散满了人们能够想象和想象不到的东西:床垫子、球鞋、篮球、阿拉伯文的大学教材、儿童玩具……在一座大楼底层的裁缝店前,记者试图推门进去看看那些落满灰尘的缝纫机是什么牌子,机器上没有做完的活是西装还是大袍,但已经被炸得支离破碎的门怎么也推不开……</p><p>  几个大胆的小伙子开着皮卡,来自家的小杂货店收拾“幸存”的商品,而抬出来的不过是几箱汽水饮料。门口的冷藏柜已经被烧得只剩下个框架。</p><p>  由于担心以色列的炮火随时可能再次光顾这片是非之地,各国记者都是小跑着抓紧时间拍照,个个都是满头大汗。在从一片楼房废墟向一处被炸桥梁“转移”的过程中,我们路过了一个垃圾站,几天来,由于没有人敢到这里清理垃圾,我们远远的就闻到了一股恶臭,一只硕大的老鼠尸体几乎全部腐烂地横在我们的必经之路上。</p><p>  就在这片废墟上,一个穆斯林老汉面对无数的镜头,一会儿双手冲天举出“V”字,一会儿握紧拳头奋力挥动。</p><p>  当地严查以色列情报人员</p><p>  我们的车在贝鲁特行驶时,遇到过几次黎巴嫩军人在街头临时进行的检查。当地司机告诉记者,那是在查以色列间谍。按照当地媒体的报道,以色列的空袭能够非常准确地命中目标,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以色列间谍在目标处留下了指引的小型无线电发射装备,报道说,最近几天,黎巴嫩方面已经抓住了50多名以色列情报人员。刚到贝鲁特时,我们在当地购买的移动电话还相当好用,但现在信号却非常不好,国内和我们的电话联系显得费劲了很多。和当地人聊天才知道,以色列从黎巴嫩的无线电话中截获了不少情报,为了防止泄密,黎巴嫩关闭了一些无线通信网络。本报赴黎巴嫩特派记者 程 刚 谷 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