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10 VSLCA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8:52:03
<p>LCA:</p><p>&nbsp;&nbsp;&nbsp; 研制国家:印度,名称:光辉(Tejas)</p><p>一、概述:<br/>&nbsp;&nbsp;&nbsp; LCA(Light Combat Aircraft)轻型战斗机飞机是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为印度空军研制的单座战斗/攻击机,主要任务是争夺制空权、近距支援,是印度自行研制的第一种高性能战斗机。印度空军提出其作战能力必须优于美国的<a href="mk:@MSITStore:E:\data\picture\military\plane\000plane.CHM::/f-20.htm">F-20</a>战斗机,设计目标是替代印度空军现役的<a href="mk:@MSITStore:E:\data\picture\military\plane\000plane.CHM::/Mig-21.htm">Mig-21</a>和<a href="mk:@MSITStore:E:\data\picture\military\plane\000plane.CHM::/Mig-23.htm">Mig-23</a>两种战斗机。该机是目前世界上最轻巧的战斗机之一。该机于2001年1月4日首次试飞成功,随后在2月份举行的印度国际航展上公开亮相。<br/>&nbsp;&nbsp;&nbsp; LCA采取无尾三角翼布局,进气道位于机身两侧机翼下方。飞机按放宽静稳定度设计,集成四余度电传飞行控制系统,利用垂尾和机翼后缘的两段式升降副翼以及前缘的三段式缝翼对飞机的飞行姿态进行控制。飞机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铝锂合金以及钛合金等先进的材料。其修型三角翼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安装在机身上部,前缘复合后掠,内段后掠角小,外段大。大扭转角,上下单块蒙皮使用螺栓安装在翼盒上,大部分翼肋和桁条采用复合材料制造。前缘装有三段式缝翼,后缘为两段式升降副翼,气流在前缘内侧的涡流分离器和内侧缝翼的共同作用下,在翼根和垂尾处形成涡流。减速板位于机身上方垂尾两侧。垂尾、方向舵、升降副翼、减速板以及起落架舱盖都采用了复合材料。这一机翼设计非常独特,尤其是向前凸的前沿,但外界普遍怀疑这一设计的合理性,认为外凸设计实际上会减低LCA的机动性能。而且大三角翼并不符合短距起降的要求,因此也不适合舰载使用。另外机翼下还有着非常奇怪的四个大型突起物,但又并非翼刀,估计为作动筒,但若真如此设计,似乎比较笨拙一些。<br/>&nbsp;&nbsp;&nbsp; 印度早在1983年便开始研制这种轻型超音速飞机,但整个研制过程漫长而且曲折。先是印度政府对航空业不太重视,造成研制工作进展缓慢;由于印度本国没有研制该机所需的技术能力,因此,除由本国进行关键技术研究外,主要依靠外国的先进系统。1998年印度进行核试验后,美国又对其实施制裁,使研制计划几乎半途而废,长达18年研制过程中,印度花费了5.43亿美元。<br/>&nbsp;&nbsp;&nbsp; 原计划研制7架原型机(包括一架双座型),1992年开始试飞,九十年代中期投产,后来进度被推迟。印度计划共生产LCA飞机200~300架用以替代目前大量的使用的<a href="mk:@MSITStore:E:\data\picture\military\plane\000plane.CHM::/Mig-21.htm">Mig-21</a>战斗机。<br/>&nbsp;&nbsp;&nbsp; 主要机载设备: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PS-65多功能雷达、激光陀螺、数字数据总线、数字式发动机控制、中央武器管理系统。</p><p>二、性能指标<br/>&nbsp;&nbsp;&nbsp; 尺寸数据:翼展 8.2米,机长 13.2米,机高 4.4米,机翼面积 37.5平方米。<br/>&nbsp;&nbsp;&nbsp; 重量数据:空重 5500千克,正常起飞重量 85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 12500千克。<br/>&nbsp;&nbsp;&nbsp; 性能数据:最大平飞速度 1900千米/时,升限 16400米,航程 850千米。 <br/>&nbsp;&nbsp;&nbsp; 武器装备:一门GSH-23双管23毫米机炮(备弹220发),有7个外挂点,最大能携带外挂4000千克。<br/>&nbsp;&nbsp;&nbsp; 动力装置:一台通用动力公司的F404-F2J加力涡扇发动机,推力 47千牛,加力推力80.5千牛;生产型上用印度燃气轮机研究院研制的GTX-35VS涡扇发动机,推力 52.1千牛,加力推力89.86千牛。</p><p></p><p></p><p>歼-10:</p><p>&nbsp;&nbsp;&nbsp; 研制国家:中国,名称:[暂缺]</p><p>一、概述:<br/>&nbsp;&nbsp;&nbsp; 歼-10的项目验证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当时由成都飞机公司和第811飞机设计所基于流产的<a href="mk:@MSITStore:E:\data\picture\military\plane\000plane.CHM::/歼-9.htm">歼-9</a>型战斗机进行设计。原<a href="mk:@MSITStore:E:\data\picture\military\plane\000plane.CHM::/歼-9.htm">歼-9</a>项目是为设计一种速度达到2.5马赫带鸭翼的三角翼空防型战斗机,其作战目标是原苏联的<a href="mk:@MSITStore:E:\data\picture\military\plane\000plane.CHM::/Mig-29.htm">Mig-29</a>和<a href="mk:@MSITStore:E:\data\picture\military\plane\000plane.CHM::/Su-27.htm">Su-27</a>。最初的计划要求,后来发生了重大变化,于是1988年重新将这款新型战斗机的设计定位在一种采用新技术的中型多用途战斗机上,以替换中国空军庞大的<a href="mk:@MSITStore:E:\data\picture\military\plane\000plane.CHM::/歼-6.htm">歼-6</a>、<a href="mk:@MSITStore:E:\data\picture\military\plane\000plane.CHM::/歼-7.htm">歼-7</a>和强-5机队,并有效应对当时同类型的西方战斗机。&nbsp;<br/>&nbsp;&nbsp;&nbsp; 歼-10的首架原型机可能于1996年中期就首飞了,而中国官方报道的首飞日期是1998年3月23日。但实际上,在后一个日子上天的是经过重大改进的3号原型机。为向项目发展提供样机,共生产了五架供飞行测试的原型机(机号1003-1007)和两架地面测试平台(机号1008-1009)。两架预生产型歼-10中的首架于2002年6月28日首飞成功。&nbsp;<br/>&nbsp;&nbsp;&nbsp; 从2003年2月开始,至少七架(机号1010-1016),也可能是10架预生产型歼-10(可能没有装备雷达)陆续提供给了中国空军。其中的几架目前正由中国空军的作战部队进行作战测试和评估,而其余的几架则留在位于陕西阎良的中国空军试飞训练中心用于最后的项目发展阶段。&nbsp;<br/>&nbsp;&nbsp;&nbsp; 据报道,歼-10的飞行测试于2003年12月全面完成,并获得了生产许可证。首批50架歼-10A可能已经开始生产。首个装备歼-10的战斗机团于2005年底形成初始作战能力。估计中国将生产至少300架歼-10,但这一数量仍只能是其空军装备的数千架<a href="mk:@MSITStore:E:\data\picture\military\plane\000plane.CHM::/歼-6.htm">歼-6</a>、<a href="mk:@MSITStore:E:\data\picture\military\plane\000plane.CHM::/歼-7.htm">歼-7</a>和强-5中的一小部分。据称,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的歼-10月产量为两架。&nbsp;<br/>&nbsp;&nbsp;&nbsp; 作为单座歼-10A基本型的补充,一种双座的改型(歼-10B)也于2003年12月进行了首飞。改进机加长了机身,以容纳后座舱和增大机内油箱的载油能力。改型机的外观特征表明该机并不是教练机,而是意在发展一种新的打击型战斗机,或者是歼-10的电子战和防空压制型号。&nbsp;<br/>&nbsp;&nbsp;&nbsp; 歼-10 采用大三角翼加鸭翼布局,并应用了翼身融合技术,采用的活动翼面技术:外翼前缘为机动襟翼,固定内翼在全动鸭翼的配合下产生绝佳的气动性能。常规飞机的水平尾翼位置被三角翼后缘的四块活动副翼所占据。翼尖部分没有设置用于轻型空空导弹的挂架。&nbsp;<br/>&nbsp;&nbsp;&nbsp; 歼-10为放宽静稳度设计,并采用四余度线传飞行控制系统。这是中国战斗机首次采用这种当前最先进的飞行控制系统。中国空军使用一架经过特殊改制的<a href="mk:@MSITStore:E:\data\picture\military\plane\000plane.CHM::/歼-8.htm">歼-8II</a>技术验证机测试经过重新设计的线传飞控系统,这显示出歼-10的线传飞控系统应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产物。</p><p>二、性能指标<br/>&nbsp;&nbsp;&nbsp; 尺寸数据:翼展 8.78米,机长 14.57米,机高 4.78米。<br/>&nbsp;&nbsp;&nbsp; 重量数据:最大起飞重量 19277千克。<br/>&nbsp;&nbsp;&nbsp; 性能数据:最大平飞速度 2320千米/时。<br/>&nbsp;&nbsp;&nbsp; 武器装备:一门 23毫米机炮,11个外挂点,最大载弹量 5500千克。<br/>&nbsp;&nbsp;&nbsp; 动力装置:一台AL-31FN涡扇发动机,推力 77千牛,加力推力 122.6千牛。</p><p>LCA:</p><p>&nbsp;&nbsp;&nbsp; 研制国家:印度,名称:光辉(Tejas)</p><p>一、概述:<br/>&nbsp;&nbsp;&nbsp; LCA(Light Combat Aircraft)轻型战斗机飞机是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为印度空军研制的单座战斗/攻击机,主要任务是争夺制空权、近距支援,是印度自行研制的第一种高性能战斗机。印度空军提出其作战能力必须优于美国的<a href="mk:@MSITStore:E:\data\picture\military\plane\000plane.CHM::/f-20.htm">F-20</a>战斗机,设计目标是替代印度空军现役的<a href="mk:@MSITStore:E:\data\picture\military\plane\000plane.CHM::/Mig-21.htm">Mig-21</a>和<a href="mk:@MSITStore:E:\data\picture\military\plane\000plane.CHM::/Mig-23.htm">Mig-23</a>两种战斗机。该机是目前世界上最轻巧的战斗机之一。该机于2001年1月4日首次试飞成功,随后在2月份举行的印度国际航展上公开亮相。<br/>&nbsp;&nbsp;&nbsp; LCA采取无尾三角翼布局,进气道位于机身两侧机翼下方。飞机按放宽静稳定度设计,集成四余度电传飞行控制系统,利用垂尾和机翼后缘的两段式升降副翼以及前缘的三段式缝翼对飞机的飞行姿态进行控制。飞机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铝锂合金以及钛合金等先进的材料。其修型三角翼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安装在机身上部,前缘复合后掠,内段后掠角小,外段大。大扭转角,上下单块蒙皮使用螺栓安装在翼盒上,大部分翼肋和桁条采用复合材料制造。前缘装有三段式缝翼,后缘为两段式升降副翼,气流在前缘内侧的涡流分离器和内侧缝翼的共同作用下,在翼根和垂尾处形成涡流。减速板位于机身上方垂尾两侧。垂尾、方向舵、升降副翼、减速板以及起落架舱盖都采用了复合材料。这一机翼设计非常独特,尤其是向前凸的前沿,但外界普遍怀疑这一设计的合理性,认为外凸设计实际上会减低LCA的机动性能。而且大三角翼并不符合短距起降的要求,因此也不适合舰载使用。另外机翼下还有着非常奇怪的四个大型突起物,但又并非翼刀,估计为作动筒,但若真如此设计,似乎比较笨拙一些。<br/>&nbsp;&nbsp;&nbsp; 印度早在1983年便开始研制这种轻型超音速飞机,但整个研制过程漫长而且曲折。先是印度政府对航空业不太重视,造成研制工作进展缓慢;由于印度本国没有研制该机所需的技术能力,因此,除由本国进行关键技术研究外,主要依靠外国的先进系统。1998年印度进行核试验后,美国又对其实施制裁,使研制计划几乎半途而废,长达18年研制过程中,印度花费了5.43亿美元。<br/>&nbsp;&nbsp;&nbsp; 原计划研制7架原型机(包括一架双座型),1992年开始试飞,九十年代中期投产,后来进度被推迟。印度计划共生产LCA飞机200~300架用以替代目前大量的使用的<a href="mk:@MSITStore:E:\data\picture\military\plane\000plane.CHM::/Mig-21.htm">Mig-21</a>战斗机。<br/>&nbsp;&nbsp;&nbsp; 主要机载设备: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PS-65多功能雷达、激光陀螺、数字数据总线、数字式发动机控制、中央武器管理系统。</p><p>二、性能指标<br/>&nbsp;&nbsp;&nbsp; 尺寸数据:翼展 8.2米,机长 13.2米,机高 4.4米,机翼面积 37.5平方米。<br/>&nbsp;&nbsp;&nbsp; 重量数据:空重 5500千克,正常起飞重量 85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 12500千克。<br/>&nbsp;&nbsp;&nbsp; 性能数据:最大平飞速度 1900千米/时,升限 16400米,航程 850千米。 <br/>&nbsp;&nbsp;&nbsp; 武器装备:一门GSH-23双管23毫米机炮(备弹220发),有7个外挂点,最大能携带外挂4000千克。<br/>&nbsp;&nbsp;&nbsp; 动力装置:一台通用动力公司的F404-F2J加力涡扇发动机,推力 47千牛,加力推力80.5千牛;生产型上用印度燃气轮机研究院研制的GTX-35VS涡扇发动机,推力 52.1千牛,加力推力89.86千牛。</p><p></p><p></p><p>歼-10:</p><p>&nbsp;&nbsp;&nbsp; 研制国家:中国,名称:[暂缺]</p><p>一、概述:<br/>&nbsp;&nbsp;&nbsp; 歼-10的项目验证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当时由成都飞机公司和第811飞机设计所基于流产的<a href="mk:@MSITStore:E:\data\picture\military\plane\000plane.CHM::/歼-9.htm">歼-9</a>型战斗机进行设计。原<a href="mk:@MSITStore:E:\data\picture\military\plane\000plane.CHM::/歼-9.htm">歼-9</a>项目是为设计一种速度达到2.5马赫带鸭翼的三角翼空防型战斗机,其作战目标是原苏联的<a href="mk:@MSITStore:E:\data\picture\military\plane\000plane.CHM::/Mig-29.htm">Mig-29</a>和<a href="mk:@MSITStore:E:\data\picture\military\plane\000plane.CHM::/Su-27.htm">Su-27</a>。最初的计划要求,后来发生了重大变化,于是1988年重新将这款新型战斗机的设计定位在一种采用新技术的中型多用途战斗机上,以替换中国空军庞大的<a href="mk:@MSITStore:E:\data\picture\military\plane\000plane.CHM::/歼-6.htm">歼-6</a>、<a href="mk:@MSITStore:E:\data\picture\military\plane\000plane.CHM::/歼-7.htm">歼-7</a>和强-5机队,并有效应对当时同类型的西方战斗机。&nbsp;<br/>&nbsp;&nbsp;&nbsp; 歼-10的首架原型机可能于1996年中期就首飞了,而中国官方报道的首飞日期是1998年3月23日。但实际上,在后一个日子上天的是经过重大改进的3号原型机。为向项目发展提供样机,共生产了五架供飞行测试的原型机(机号1003-1007)和两架地面测试平台(机号1008-1009)。两架预生产型歼-10中的首架于2002年6月28日首飞成功。&nbsp;<br/>&nbsp;&nbsp;&nbsp; 从2003年2月开始,至少七架(机号1010-1016),也可能是10架预生产型歼-10(可能没有装备雷达)陆续提供给了中国空军。其中的几架目前正由中国空军的作战部队进行作战测试和评估,而其余的几架则留在位于陕西阎良的中国空军试飞训练中心用于最后的项目发展阶段。&nbsp;<br/>&nbsp;&nbsp;&nbsp; 据报道,歼-10的飞行测试于2003年12月全面完成,并获得了生产许可证。首批50架歼-10A可能已经开始生产。首个装备歼-10的战斗机团于2005年底形成初始作战能力。估计中国将生产至少300架歼-10,但这一数量仍只能是其空军装备的数千架<a href="mk:@MSITStore:E:\data\picture\military\plane\000plane.CHM::/歼-6.htm">歼-6</a>、<a href="mk:@MSITStore:E:\data\picture\military\plane\000plane.CHM::/歼-7.htm">歼-7</a>和强-5中的一小部分。据称,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的歼-10月产量为两架。&nbsp;<br/>&nbsp;&nbsp;&nbsp; 作为单座歼-10A基本型的补充,一种双座的改型(歼-10B)也于2003年12月进行了首飞。改进机加长了机身,以容纳后座舱和增大机内油箱的载油能力。改型机的外观特征表明该机并不是教练机,而是意在发展一种新的打击型战斗机,或者是歼-10的电子战和防空压制型号。&nbsp;<br/>&nbsp;&nbsp;&nbsp; 歼-10 采用大三角翼加鸭翼布局,并应用了翼身融合技术,采用的活动翼面技术:外翼前缘为机动襟翼,固定内翼在全动鸭翼的配合下产生绝佳的气动性能。常规飞机的水平尾翼位置被三角翼后缘的四块活动副翼所占据。翼尖部分没有设置用于轻型空空导弹的挂架。&nbsp;<br/>&nbsp;&nbsp;&nbsp; 歼-10为放宽静稳度设计,并采用四余度线传飞行控制系统。这是中国战斗机首次采用这种当前最先进的飞行控制系统。中国空军使用一架经过特殊改制的<a href="mk:@MSITStore:E:\data\picture\military\plane\000plane.CHM::/歼-8.htm">歼-8II</a>技术验证机测试经过重新设计的线传飞控系统,这显示出歼-10的线传飞控系统应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产物。</p><p>二、性能指标<br/>&nbsp;&nbsp;&nbsp; 尺寸数据:翼展 8.78米,机长 14.57米,机高 4.78米。<br/>&nbsp;&nbsp;&nbsp; 重量数据:最大起飞重量 19277千克。<br/>&nbsp;&nbsp;&nbsp; 性能数据:最大平飞速度 2320千米/时。<br/>&nbsp;&nbsp;&nbsp; 武器装备:一门 23毫米机炮,11个外挂点,最大载弹量 5500千克。<br/>&nbsp;&nbsp;&nbsp; 动力装置:一台AL-31FN涡扇发动机,推力 77千牛,加力推力 122.6千牛。</p>
<p>看看啊三的"琼"就知道LAC也好不到那里去</p>
阿三的LCA还是有些特点的
的确,LCA还是很灵活的
有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之嫌
LCA什么货色啊~一个吹了20几年都没搞定的垃圾而已~连FC-1都不如~还好意思和J-10比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紫月</i>在2006-7-25 13:06:00的发言:</b><br/>LCA什么货色啊~一个吹了20几年都没搞定的垃圾而已~连FC-1都不如~还好意思和J-10比</div><p></p>赞同。
LCA很垃圾~~
没有可比性哦
卡富里搞出来了?
生存才是LCA的首要目标
客观的说LCA预定指标并不低,各关键项目的技术要求也很高,但以印度的技术能力和工业加工能力,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就是万国拼凑,无疾而终,听说印度已经计划LCA II了。
阿三的东西不可靠~~~~~~~~~~~~~
LCA应该为说服硬妒军方而努力粪斗...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black_gj</i>在2006-7-25 22:31:00的发言:</b><br/>阿三的东西不可靠~~~~~~~~~~~~~</div><p></p>你晓得??
还是不要妄自尊大的好,我觉得LCA还是有其可取之处的,无论是机翼设计还是复合材料的使用。
我觉得LCA只能同小龙比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2359</i>在2006-7-25 12:33:00的发言:</b><br/>有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之嫌</div><p>这么个帖子,就能灭了你自己的威风?!</p><p></p><p>那你的威风是不是太“阳痿”了??</p><p></p><p>我们中国、中国人的志气和威风,应该不象你这样的“脆弱不堪”吧?</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sea_song</i>在2006-7-25 23:07:00的发言:</b><br/>还是不要妄自尊大的好,我觉得LCA还是有其可取之处的,无论是机翼设计还是复合材料的使用。</div><p></p>确实是这样。还是不要太轻敌的好啊。LCA巨大的可升级,改进空间也是值得学习的
<p>战略上藐视</p><p>战术上重视</p><p></p><p>————太祖训示,小将们需每日默诵三遍!</p>
<p>FC-1:</p><p>&nbsp;&nbsp;&nbsp; 研制国家:中国,名称:枭龙(Thunder Dragon)</p><p>一、概述:<br/>&nbsp;&nbsp;&nbsp; FC-1(即原超-7)是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和巴基斯坦合作研制的新一代的单座全天侯轻型多功能空中优势战斗机,具有良好的中低空性能,装备新型武器系统。它将替代现役的<a href="mk:@MSITStore:E:\data\picture\military\plane\000plane.CHM::/歼-6.htm">歼-6</a>、<a href="mk:@MSITStore:E:\data\picture\military\plane\000plane.CHM::/歼-7.htm">歼-7</a>、<a href="mk:@MSITStore:E:\data\picture\military\plane\000plane.CHM::/Mig-21.htm">Mig-21</a>、<a href="mk:@MSITStore:E:\data\picture\military\plane\000plane.CHM::/f-5.htm">F-5</a>、<a href="mk:@MSITStore:E:\data\picture\military\plane\000plane.CHM::/幻影III.htm">幻影III</a>/<a href="mk:@MSITStore:E:\data\picture\military\plane\000plane.CHM::/幻影5.htm">幻影5</a>等系列飞机。该机原计划是与美国合作使用美国某些关键技术,但1989年美国终止合作后该机基本上被判处了死刑,但随著前苏联的解体和中俄关系的改善,超-7又或得了新生,并正式更名为FC-1(FighterChina-1,巴基斯坦称之为Thunder/JF-1)。2003年8月25日在成都温江首飞成功,并定名为“枭龙”(Thunder Dragon)。&nbsp;<br/>&nbsp;&nbsp;&nbsp; FC-1的设计指导思想是研制适应2000年以後作战环境要求的全天候、多用途轻型战斗机,它能够在白天和夜间执行空-空、空-地双任务,具有发射中程导弹,超视距攻击和精确对地攻击能力,作战半径要求较高,同时又要保证飞机较低的价格和较高的可靠性和维护性。&nbsp;<br/>&nbsp;&nbsp;&nbsp; 与第二代战斗机相比,FC-1突出中低空机动格斗能力,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与第三代飞机接近。以<a href="mk:@MSITStore:E:\data\picture\military\plane\000plane.CHM::/歼-7.htm">歼-7M</a>为例,除最大马赫数、实用升限外,FC-1的其他性能都明显高于<a href="mk:@MSITStore:E:\data\picture\military\plane\000plane.CHM::/歼-7.htm">歼-7M</a>飞机,特别是在作战半径、机动性、外挂能力和雷达探测距离等方面有了质的飞跃,能同时兼顾巴基斯坦空军和中国空军的共同需求以及国际市场的需要。&nbsp;<br/>&nbsp;&nbsp;&nbsp; FC-1为单座、单发、两侧肋下进气的常规布局,并采用全翼展前缘机动襟翼和大机身边条。机体布局兼顾了新一代战斗机隐身特性的要求。飞机气动布局先进,因此具有较高的机动性和大迎角性能。FC-1的飞控系统采用机械液压式并配以简单自动驾驶仪,既可实现良好的操纵性,还能大大降低飞机成本和飞行员的工作负担。此外,座舱采用整体圆弧风挡和水泡形座舱盖,采用穿盖弹射救生系统,飞行员有较好的视野和可靠的应急救生保证。&nbsp;<br/>&nbsp;&nbsp;&nbsp; 主要机载设备:FC-1装有先进的航电系统。航电系统的基本结构由1553B数据总线综合,主要设备有任务计算机、脉冲多普勒雷达、惯导加全球定位系统、外挂管理系统、敌我识别器、雷达告警接收机、箔条/曳光弹投放器和数据传输单元等。座舱设备主要为平显、多功能显示器和双手不离□操纵系统。飞机在对空任务中具有格斗、超视距攻击能力;在对面攻击中具有常规攻击、精确攻击等能力,并能进行精确导航和目标识别。此外,飞机可加装前视红外器、激光照射吊舱和夜视镜等。&nbsp;<br/>&nbsp;&nbsp;&nbsp; FC-1四号原型机于2006年4月28日,相比于前三架原型机有较大改进,包括加大前边条翼,使用凸形无转移超音速进气口(DSI),机舱内使用新型全功能大屏幕显示器等。</p><p>二、性能指标<br/>&nbsp;&nbsp;&nbsp; 尺寸数据:翼展 9.0米,机长 14.0米,机高 5.1米。<br/>&nbsp;&nbsp;&nbsp; 重量数据:空重 6231千克,最大起飞重量 12100千克。<br/>&nbsp;&nbsp;&nbsp; 性能数据:最大平飞速度 1900千米/时,巡航速度 850千米/时,升限 18000米,航程 3000千米。<br/>&nbsp;&nbsp;&nbsp; 武器装备:一门 23毫米机炮,7个外挂点,最大载弹量 3800千克。<br/>&nbsp;&nbsp;&nbsp; 动力装置:一台Klimov RD-93 涡轮风扇发动机发动机,推力 49.4千牛,加力推力 81.3千牛。</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joytony</i>在2006-7-25 11:57:00的发言:</b><br/>的确,LCA还是很灵活的</div><p></p>LCA采用了外折的双三角翼就注定了机动性的下降,机动性不会太强,是种支援作战为主的飞机
LCA只能和FC1比,J10几乎是中型战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