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10:28:05
<p>弹体上刷着“PL6”,可怎么跟PL7一个模样</p><p><br/></p><p>弹体上刷着“PL6”,可怎么跟PL7一个模样</p><p><br/></p>
看着气动布局还不错。
<p>气动外形和法国的"魔术"I惊人地相似</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asp1986</i>在2006-6-19 12:29:00的发言:</b><br/>看着气动布局还不错。</div><p>怎么个不错法?</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宝石路</i>在2006-6-19 13:03:00的发言:</b><br/><p>气动外形和法国的"魔术"I惊人地相似</p></div><p></p><p>&nbsp;</p><p>本来就是仿制"魔术"</p>[em05]
<p>我怎么看着写的是PL-5呢?眼花中~</p>
<p>明明是PL7 嘛:</p><p>霹雳7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新一代空空导弹,是具有大过载机动能力的格斗型空空导弹,以满足新一代战斗机的作战使用要求。由航空工业部所属株洲航空发动机厂,于1982年开始研制,1984年研制出首批样弹,同年底在国家靶场进行首批空中发射试验。1986年底在国家靶场进行鉴定靶试,取得成功。1987年通过航空工业部技术鉴定委员会审查,获准投入批生产。<br/></p><p>结构和性能特点<br/><br/>  该弹采用<font color="#ff0000">十字形双鸭式气动外形布局</font>,鸭式舵面位于导弹重心之前,同装在尾部的大翼展、大面积弹翼相配合,可减少舵面偏转响应时间,提高导弹的机动性,并提供导弹最大平衡攻角,提高近距格斗时的安全性。此外,旋转式尾翼可提高舵面横滚控制效率;固定式前翼可增大舵面效应,减少偏航力矩。该弹在结构上的另一特点,是将导弹分为前、后2个舱段,以利于维护使用,而不是按导弹各部件分为多个舱段。该弹的性能特点,是具有自动搜索截获能力、大机动过载和离轴发射能力、以及高的毁伤目标能力。<br/></p><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20 12:22:53编辑过]
PL7是我国研制的红外寻的制导的新型<a href="http://www.ieeec.com/360/0pageshow/search.asp?unit_no=0000004442&amp;keyword1=导弹" target="_blank"><font color="#996600">导弹</font></a>,其特点是具有自动搜索、捕获和 跟踪 目标的能力,有较高的机动性 和近距格斗能力。该弹采用<font color="#ff0000">双鸭式气动外型</font>,具有全向攻击能力。 <p><span class="large">  1977—1982年,我国集中力量 进行了 研制“霹雳”7号<a href="http://www.ieeec.com/360/0pageshow/search.asp?unit_no=0000004442&amp;keyword1=导弹" target="_blank"><font color="#996600">导弹</font></a>的必要 性以及技术、 经济可行性的论证,确 定了研制方案及主 要技术途径,并 组织专人对拟采用的新技 术、新工 艺、新材料等开展预先研究。 1982 年3月,“霹雳”7号<a href="http://www.ieeec.com/360/0pageshow/search.asp?unit_no=0000004442&amp;keyword1=导弹" target="_blank"><font color="#996600">导弹</font></a>研制工作 正式开始,研制过程经历了首试批、 试制批和 鉴定批三个阶段。</span></p><p><span class="large">  1984年,首试批6发导弹通过 试验,主要战术技术指标达到了要 求。同时,也暴露 了该弹舵面自振频 率超差、引信性能不稳定和工艺水 平不足等方面的问题。 经过改进 与试验,1985年研制 出试制批导弹。1986年,鉴定批导 弹投产。同年10—12月,“霹 雳”7 号进行了技术鉴定试验,取得了4 发4中的好成绩。1987年4月,导通过技术鉴 定,转入小批量生产。 “霹雳”7号导弹从下达研制任务到 鉴定试验成功,仅用了4年9 个月 的时间,花钱少,周期短,为发展新 型导弹开辟了新的途径。 <br/></span></p>
看起来很猛啊
<p>&nbsp;</p><p>&nbsp;魔术1的仿制品. 有魔术2就好了.</p>[em05]
PL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