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开发 强国之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11:11:52
  世界发展史表明,谁在革命性技术的自主开发上领先,谁就能够成为世界强国。英国由于发明了蒸汽机,美国由于开发了电力、原子能和计算机,先后成为18世纪后半期和19、20世纪的世界强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后进国家要提高国家竞争力,关键就在于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增强科技竞争力。 <p>&nbsp; &nbsp;  <strong>提高自主开发能力意义重大</strong>
        </p><p>&nbsp; &nbsp;  自主开发关系国家在政治、经济上的独立和军事上的安全。早在80年代,某国际战略研究机构就提出,一个国家没有技术上的独立,就没有经济上、政治上的独立。现在这一观点已被世界各国20年来的发展所证实。在技术上依附于人的国家,就不能从根本上摆脱落后、受人欺负的局面。例如,在战时使用买来的或别人设计的芯片会出问题,雷达可能失灵,电话可能打不通。只有自主开发的技术,才能保证国家的独立和安全。 </p><p>&nbsp; &nbsp;  自主开发是提高产业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国在程控交换机、航天、船舶以及杂交水稻等领域具有自主开发能力,因而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相关的产业和企业也因此为国家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但许多出口商品做不到这一点。2004年我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为1655亿美元,其中近90%为来料加工和外企独资产品,有我国技术或品牌的只占10%—12%。我国真正拿到手的外汇估计不过200亿美元左右。连我国有优势的服装出口中,有中国品牌的也不到10%。相反,以生产老三样之一的缝纫机而闻名的浙江飞跃集团,通过自主开发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在台州、上海、北京、东京设了四个研发中心,累计获得国家专利200多项,最贵的设备卖到400万元一台。 </p><p>&nbsp; &nbsp;  因此要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大搞自主开发,要“控股”,更要“控技(自主开发)”、“控牌(品牌)”。虽然自主开发要比以合资方式引进技术付出更高的成本,但避免了付给合资外方的超高额回报,从经济上算总账是合算的,而且企业通过自主开发,掌握了真本领,取得了知识产权,获得了国际竞争力。 </p><p>&nbsp; &nbsp;  自主开发能广泛、深入地带动上下游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汽车工业之所以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是由于这种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大量生产能广泛、深入地带动钢铁、橡胶等材料及电子、能源、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业等产业的大发展。但如果不搞自主开发,而是靠进口散件组装汽车,国内只需配四个轮子、一个电瓶等少量零部件,怎么可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怎么可能促进我国经济的繁荣呢? </p><p>&nbsp; &nbsp;  自主开发是科技进步的核心。我们必须认识到,靠合资引进的技术没有系统性,没有深度,更没有前瞻性。合资外方带来的一般都是成熟期甚至衰退期的技术,我国至今还没有通过合资掌握先进技术、取得知识产权的事例。这一点在航空工业领域最为突出。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搞民用干线飞机的研制,曾设想通过购买波音、麦道、空中客车等大公司一定数量的飞机,“以粗件换精件”,请他们转让关键技术。来来往往谈判了好多年,最后他们明确表示:“有四项关键技术是不能转让的”。因为民用飞机的技术难免与军用沾边。实践一再表明:想通过“合作”,让外国人转让关键技术,无异于“与虎谋皮”,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掌握先进的关键技术,取得知识产权,只有靠自主开发,别无他途。 </p><p>&nbsp; &nbsp;  自主开发有利于积聚人才。在搞自主开发的企业中,人才是掌上明珠;不搞自主开发的企业,难免人才流失。典型的事例是:某大型汽车集团因全面合资,要把技术中心的大部分人转出去,于是有20来人酝酿出走。正好奇瑞汽车公司搞自主开发需要人才,两者一拍即合。这20来人在奇瑞,尽管工资不高,却被待为上宾,有使不完的劲。不到一年他们就开发了三款轿车投放市场,受到消费者欢迎。由于搞自主开发,奇瑞像一块磁铁,不仅从国内一些大型汽车集团吸引了很多人才,而且从国外吸引了不少人才。清华大学培养的大量芯片专业的研究生,不少到国外去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国内不搞芯片的自主开发,而是不断地购买生产线。这条生产线落后了,又买另一条。研究生们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韩国、日本的经验都证明,在自己不搞开发时,到国外的留学生就不想回来;一旦搞开发,人才纷纷回国。 </p><p>&nbsp; &nbsp;  只有自主开发,才能掌握合资企业中的领导权。在合资企业中,即便外方没有控股,但由于产品是人家开发的,人家不仅掌握了知识产权,而且掌握了决策的主动权,实际上多由人家说了算,中方很难掌握企业的领导权。合资厂生产的轿车,许多款式可用“质次价高”来概括。这些轿车,在世界上多是二三流的,有的甚至是马上就要淘汰的。安徽奇瑞自主开发的轿车进入市场后,德国大众公司才把比较先进的奥迪A6、A8拿到中国市场来。随着奇瑞的低价位切入,各个合资厂家的车价纷纷“跳水”,以前卖一台赚两台的资本暴利时代逐渐离开中国。又如程控交换机,以前进口一线为80美元,我国自主开发成功投产后,外商不断降价,一直降到每线20美元。 </p><p>&nbsp; &nbsp;  自主开发对振奋民族精神意义重大。60年代自主开发的“两弹一星”、1980年上天的“运10”大型客机、21世纪初载人上天的“神州5号”飞船等,都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民族精神,成为中国人民精神上的原子弹和氢弹。如果我们痛下决心,千方百计地提高产业、企业的自主开发水平,使绝大多数的产业,至少重点产业尤其是高技术产业的绝大部分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我国就一定能够真正实现由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转变。</p>世界发展史表明,谁在革命性技术的自主开发上领先,谁就能够成为世界强国。英国由于发明了蒸汽机,美国由于开发了电力、原子能和计算机,先后成为18世纪后半期和19、20世纪的世界强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后进国家要提高国家竞争力,关键就在于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增强科技竞争力。 <p>&nbsp; &nbsp;  <strong>提高自主开发能力意义重大</strong>
        </p><p>&nbsp; &nbsp;  自主开发关系国家在政治、经济上的独立和军事上的安全。早在80年代,某国际战略研究机构就提出,一个国家没有技术上的独立,就没有经济上、政治上的独立。现在这一观点已被世界各国20年来的发展所证实。在技术上依附于人的国家,就不能从根本上摆脱落后、受人欺负的局面。例如,在战时使用买来的或别人设计的芯片会出问题,雷达可能失灵,电话可能打不通。只有自主开发的技术,才能保证国家的独立和安全。 </p><p>&nbsp; &nbsp;  自主开发是提高产业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国在程控交换机、航天、船舶以及杂交水稻等领域具有自主开发能力,因而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相关的产业和企业也因此为国家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但许多出口商品做不到这一点。2004年我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为1655亿美元,其中近90%为来料加工和外企独资产品,有我国技术或品牌的只占10%—12%。我国真正拿到手的外汇估计不过200亿美元左右。连我国有优势的服装出口中,有中国品牌的也不到10%。相反,以生产老三样之一的缝纫机而闻名的浙江飞跃集团,通过自主开发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在台州、上海、北京、东京设了四个研发中心,累计获得国家专利200多项,最贵的设备卖到400万元一台。 </p><p>&nbsp; &nbsp;  因此要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大搞自主开发,要“控股”,更要“控技(自主开发)”、“控牌(品牌)”。虽然自主开发要比以合资方式引进技术付出更高的成本,但避免了付给合资外方的超高额回报,从经济上算总账是合算的,而且企业通过自主开发,掌握了真本领,取得了知识产权,获得了国际竞争力。 </p><p>&nbsp; &nbsp;  自主开发能广泛、深入地带动上下游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汽车工业之所以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是由于这种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大量生产能广泛、深入地带动钢铁、橡胶等材料及电子、能源、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业等产业的大发展。但如果不搞自主开发,而是靠进口散件组装汽车,国内只需配四个轮子、一个电瓶等少量零部件,怎么可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怎么可能促进我国经济的繁荣呢? </p><p>&nbsp; &nbsp;  自主开发是科技进步的核心。我们必须认识到,靠合资引进的技术没有系统性,没有深度,更没有前瞻性。合资外方带来的一般都是成熟期甚至衰退期的技术,我国至今还没有通过合资掌握先进技术、取得知识产权的事例。这一点在航空工业领域最为突出。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搞民用干线飞机的研制,曾设想通过购买波音、麦道、空中客车等大公司一定数量的飞机,“以粗件换精件”,请他们转让关键技术。来来往往谈判了好多年,最后他们明确表示:“有四项关键技术是不能转让的”。因为民用飞机的技术难免与军用沾边。实践一再表明:想通过“合作”,让外国人转让关键技术,无异于“与虎谋皮”,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掌握先进的关键技术,取得知识产权,只有靠自主开发,别无他途。 </p><p>&nbsp; &nbsp;  自主开发有利于积聚人才。在搞自主开发的企业中,人才是掌上明珠;不搞自主开发的企业,难免人才流失。典型的事例是:某大型汽车集团因全面合资,要把技术中心的大部分人转出去,于是有20来人酝酿出走。正好奇瑞汽车公司搞自主开发需要人才,两者一拍即合。这20来人在奇瑞,尽管工资不高,却被待为上宾,有使不完的劲。不到一年他们就开发了三款轿车投放市场,受到消费者欢迎。由于搞自主开发,奇瑞像一块磁铁,不仅从国内一些大型汽车集团吸引了很多人才,而且从国外吸引了不少人才。清华大学培养的大量芯片专业的研究生,不少到国外去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国内不搞芯片的自主开发,而是不断地购买生产线。这条生产线落后了,又买另一条。研究生们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韩国、日本的经验都证明,在自己不搞开发时,到国外的留学生就不想回来;一旦搞开发,人才纷纷回国。 </p><p>&nbsp; &nbsp;  只有自主开发,才能掌握合资企业中的领导权。在合资企业中,即便外方没有控股,但由于产品是人家开发的,人家不仅掌握了知识产权,而且掌握了决策的主动权,实际上多由人家说了算,中方很难掌握企业的领导权。合资厂生产的轿车,许多款式可用“质次价高”来概括。这些轿车,在世界上多是二三流的,有的甚至是马上就要淘汰的。安徽奇瑞自主开发的轿车进入市场后,德国大众公司才把比较先进的奥迪A6、A8拿到中国市场来。随着奇瑞的低价位切入,各个合资厂家的车价纷纷“跳水”,以前卖一台赚两台的资本暴利时代逐渐离开中国。又如程控交换机,以前进口一线为80美元,我国自主开发成功投产后,外商不断降价,一直降到每线20美元。 </p><p>&nbsp; &nbsp;  自主开发对振奋民族精神意义重大。60年代自主开发的“两弹一星”、1980年上天的“运10”大型客机、21世纪初载人上天的“神州5号”飞船等,都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民族精神,成为中国人民精神上的原子弹和氢弹。如果我们痛下决心,千方百计地提高产业、企业的自主开发水平,使绝大多数的产业,至少重点产业尤其是高技术产业的绝大部分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我国就一定能够真正实现由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转变。</p>
  <strong>实现自主开发切实可行</strong>
        <p>&nbsp; &nbsp;  为了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必须把我国经济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增长点,转移到依靠以自主开发为中心的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努力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我国的绝大多数产业尤其是高技术产业,都具备自主开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目前,我国已有不少产业基本具备自主开发的条件,因此,对我国产业界提出这个要求是切合实际的。主要理由是: </p><p>&nbsp; &nbsp;  第一,经过建国5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的经济、科技实力已大大增强,有不少产业已基本具备了自主开发的条件。如摩托车、船舶、家电产业,以杂交水稻为代表的农业新品种和基因工程,高技术方面的航天、核工业、通信、激光照排、数控机床、软件、计算机(从微型到大型、巨型计算机)等许多产业都具有一定的自主开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p><p>&nbsp; &nbsp;  第二,有些产业如轿车、大型客机等也已经基本具备自主开发能力。轿车产业的奇瑞,创建不过几年,不但自主开发了轿车,出口轿车今年预计可超过8000辆,而且到伊朗、马来西亚等国去建合资的轿车厂。那些有四五十年历史的大型汽车企业,资金、人才、设备等条件比奇瑞雄厚得多,应该更有条件搞自主开发。70年代我国已成功地自主研制出“运10”大型客机;上世纪末又以我为主(机体的70%由国内生产)制造了具有90年代先进水平的MD-90大型客机。我国已具备自主开发制造大型客机的能力,对这一点,美国联邦航空局都是承认的。 </p><p>&nbsp; &nbsp;  第三,“自主开发”是“以我为主进行开发”。“自主开发”包括“自己开发”,但不等于“自己开发”,而是“以我为主”,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进行开发,关键在掌握核心技术,取得知识产权。韩国的现代、起亚创建初期走的都是这个路子。只要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牢牢抓住“以我为主,由我掌握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这个要害,就能极大地增强自主开发的可能性。 </p><p>&nbsp; &nbsp;  第四,自主开发的产品,并不需要全部由我国自己生产。以船舶工业为例,80年代初,我国的船舶工业就已打入国际市场,显然已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在一条船的价值中,属于我国创造的,不过占30%左右。到今天,我国可以制造的至多也只占一条船的百分之五六十,关键在于整条船都是由我国独立设计和进行技术集成的,我们就掌握了知识产权。再从高技术产业看,第三代移动通信(即3G)的三大国际标准之一——TD-SCDMA虽然有许多技术是外国的,但它是由我国提出,有我国自主开发、在世界领先的几项技术,而且是由我国集成的。这就属于我国提出的标准,我国享有知识产权。 </p><p>&nbsp; &nbsp;  <strong>千方百计创造有利于自主开发的环境</strong>
        </p><p>&nbsp; &nbsp;  自主开发绝不单单是属于技术经济范畴内的问题,而是由包括思想观念、法律法规、政策体制等在内的多种因素决定的。反过来说,如果创造了一个有利于自主开发的环境,必将大大促进我国自主开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p><p>&nbsp; &nbsp;  第一,要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纠正包括新自由主义在内的各种偏见。首先要从“自主开发高不可攀”的迷信中解放出来,敢于自主开发。以大型民用客机的研制为例。有人曾经说,你要研制大型客机么,波音公司吹口气就把你吹倒了。在这种迷信的笼罩下,大型客机的研制被耽误了20多年。令人高兴的是,经过近几年来对我国航空工业实事求是的经验总结和多次的科学论证,我们终于得出了“我国有能力、有条件自主研制大型客机”的科学结论。 </p><p>&nbsp; &nbsp;  因此,只要认真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同时改革现行不合理的管理体制,许多产业的自主开发都可以势如破竹地开展起来。对于那种认为世界经济已经一体化,跨国公司已不属于哪个国家,用不着强调发展民族工业的新自由主义观点,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试问:谁规定世界的汽车工业只允许有“六大三小”(跨国公司)?只要我们具备国际竞争力,谁能阻止我们拥有自己的汽车品牌?上世纪60年代,世界的民用飞机工业被波音、麦道公司所垄断。可是从1968年开始,欧洲联合成立空中客车公司,不但成功挤进国际市场,而且所占市场份额现在已经超过波音居世界第一位。只要方向正确,“后来居上”不是不可能的。在消费观念上,要引导国人以使用中国品牌为荣。美国人为福特、微软而骄傲,日本人为丰田而骄傲,中国人为什么不应当为使用中国自己的品牌而骄傲呢? </p><p>&nbsp; &nbsp;  第二,要把自主开发上升到立法的高度来加以支持和保护。在即将修改的《科技进步法》中,应把自主开发作为科技进步的战略核心。在《科技进步法》的条款中,应有实实在在的扶持和保护自主开发的政策措施。主要应包括:(1)放宽市场准入政策。不能靠行政命令人为地树立、扶持那些“三没有”(没有自主开发能力、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自主品牌)的所谓大型企业,而要让市场机制成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通过市场竞争,淘汰没有竞争力的企业,让有自主开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做大做强。(2)贯彻公平竞争的原则,取消对合资企业实行的一切超国民待遇的优惠政策,所有企业一律实行国民待遇。在进入WTO后,没有任何理由对外资实行超国民待遇。借鉴日、韩的反垄断法和公平竞争法,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3)采取配套政策,鼓励自主开发有中国品牌的产品。(4)实行政府保护民族幼稚产业的政策。比如在我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工业不够强大时,为防止进口汽车的冲击,可建立预警机制以及反倾销调查等保护措施。(5)建立合理的考核和奖惩制度。国家对国有企业及其领导人的考核,除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利润指标外,应把是否在提高企业自主开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方面有所作为当作一个重要指标。 </p><p>&nbsp; &nbsp;  第三,国家在制定中长期科技规划时,要把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取得国际竞争力作为国家战略。这不仅要成为科技发展的纲领,而且各产业还要制定具备自主开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时间表,以及为达此目标应采取的措施。 </p><p>&nbsp; &nbsp;  第四,要振奋企业界、科技界的创新精神。有没有不甘落后的骨气、为国争光的志气、敢于与跨国公司竞争的勇气,是能否取得自主开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为此,舆论宣传部门要着重宣传我国企业界在自主开发方面取得的成就,宣传那些做出重大贡献的企业及企业家的事迹和经验,特别是他们的精神风貌。对外国品牌靠利益交换对民族品牌实行的舆论挤压行为要加强监督。要捍卫“自主开发”的纯洁性、原则性,不能鱼目混珠,不能把搞了点变形的外国品牌,也叫做“自主开发”或“自主创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