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入利比亚:见证从反美到亲美的变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5:08:20
<p>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刘顺/经过二十多年的对峙与对抗,美国政府在5月15日发表声明,决定与利比亚走上外交关系全面正常化的道路。利比亚──这个北非石油富国再次吸引了舆论的目光。</p><p>  十多年来,本报记者有幸五次到利比亚采访,第一次是在联合国对利比亚制裁期间,记者应利比亚“总统府”礼宾司邀请,在帐篷里采访了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第二次是2002年4月,记者作为江泽民主席访问利比亚的新华社报道组成员,先期来到利比亚作采访报道。</p><p>  第三次是2005年7月,去利比亚采访非洲联盟首脑会议。第四次是今年1月,记者参加李肇星外长访问利比亚的采访报道。第五次是今年4月,应邀参加美国轰炸利比亚20周年纪念活动。通过五次实地采访,本报记者目睹了制裁前后利比亚发生的巨大变化。</p><p>  过去,利比亚高举反美大旗,与美国交恶二十多年,如今却同美国恢复了外交关系,制裁期间撤离的美国公司也陆续返回利比亚。利比亚主动向美国示好的最明显例子,就是今年4月15日利比亚举行纪念美国轰炸利比亚20周年活动。</p><p>  本报记者是唯一应邀参加这次纪念活动的中国记者。与2002年那次纪念活动不同的是,这一次没有了谴责声,大街小巷也没有了铺天盖地的反美标语和口号,利比亚人以音乐会的形式在平和的气氛中纪念战争。</p><p>  更令人惊讶的是,正是在20年前美国导弹落下的地方──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住宅废墟前,利比亚不惜花重金邀请美国着名歌星里奇高唱美国歌曲。这是20多年来卡扎菲的兵营里首次唱起了美国歌。过去,卡扎菲的兵营是他经常会晤反美游击队头领的地方。</p><p>  音乐会上,卡扎菲的女儿阿伊莎一改过去色彩鲜艳的着装,身穿象征和平洁白的衣衫,高喊“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对话,不要毁灭”的口号。台上歌星唱得汗流满面,台下人们翩翩起舞,把整个音乐会推向了高潮。过去挥拳抗议美国的利比亚人,如今却迷上了美国歌曲。</p><p>  一位在场的利比亚人对《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说,“战争给利比亚人民留下了痛苦的回忆,但我们不想成为回忆的俘虏,我们总得面对现实,融入到国际大家庭中去。”</p><p>  不知是利比亚频频作出友好姿态感动了美国当局,还是利比亚在反恐问题上与美国通力合作赢得了信任,5月15日,美国宣布与利比亚恢复大使级全面外交关系,并把利比亚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黑名单上删除,从而为利美关系全面正常化、特别是美国先进技术和资金进入利比亚扫清了最后障碍。真可谓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p><p>  在经过10年制裁之后,利比亚正在从闭关自守走向对外开放。制裁期间,利比亚一片萧条,毫无生气。如今,走进利比亚,仿佛就像进入一个大市场,各国公司蜂拥而至,能源领域更是出现群雄割据局面。</p><p>  今年以来,利比亚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为了给投资者营造合适的环境,利比亚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允许外国银行在利比亚开设分行、同意外国公司设立办事处、建立股票市场等。最近,利比亚又召开吸引外国投资大会。</p><p>  本报记者第一次到利比亚采访是在1994年3月联合国制裁期间。当时的利比亚,市场商品紧缺,马路上跑的汽车虽是国外名牌,但大多破旧不堪。在阿拉伯当地市场,顾客们抱怨物价上涨太快。制裁前一条裤子只需15第纳尔(当时的比价是1美元约合0.28第纳尔),制裁后涨到了25第纳尔。</p><p>  对此,个体商贩们也表示无可奈何,因为国家把有限的外汇用于进口粮食、药品等生活必需品,他们只能从黑市用高价换取外汇进口商品,价格自然上涨。如今,利比亚情况就不同了,各种商品基本应有尽有,绝大多数是舶来品,既有土耳其、埃及和叙利亚等中东国家的产品,也有意大利、德国、法国、马耳他等西方国家的商品,但美国的产品还很少见。</p><p>  首都市中心的“法塔赫”大厦底层,是利比亚最豪华的购物中心之一。在市中心的阿拉伯市场,一位老板见本报记者是中国人,便拉着进入他的商店,指着箱包对记者说,这是中国制造的。他告诉记者,制裁取消后,利比亚市场上的中国商品日渐增多,主要有大米、茶叶,还有纺织品和箱包等。他说,中国商品价廉物美,深受利比亚老百姓的欢迎。</p><p>  长期以来,利比亚实行高度的国家计划经济,进出口由国家垄断,商人不能自由进口商品。近年来,利比亚经济政策有所调整,允许和鼓励多种经济形式,即国营、股份合作、合资经营和私人企业共存,欢迎外国公司来利比亚投资,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政府取消货币双轨制,降低本国货币第纳尔的币值,使之与美元自由兑换。</p><p>  目前,第纳尔与美元的官方比价与黑市相差无几,这样便于外国商品进入利比亚市场和吸引外国投资。有人形象地说,现在,卡扎菲兵营里的常客不再是游击队的领导人,而是投资顾问和因特网的专家。</p><p>  本报记者头两次去利比亚,五星级酒店没有直拨电话,打市内电话需总机转,拨通国际电话非常困难,更不用说用电脑发稿了。在2002年江泽民主席访利期间,记者租了一个手机的SIM卡,两天的租金高达800多美元,如果不是使馆提前申请还租不上,但更糟糕的是还没有出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市区,手机就没有了信号。而现在的黎波里已开始使用3G手机,本报记者用的中兴公司提供的3G手机,既可以上网发稿,又可以收看当地电视节目,既方便又快捷。</p><p>  制裁期间,利比亚游客寥寥无几,西方人更是少见。如今,西方商人和游客随处可见。机场是一个国家门户,曾经门庭冷落的黎波里国际机场开始热闹起来了,来自欧洲和阿拉伯国家的航班络绎不绝,本来就不大的机场候机室显得更加拥挤。</p><p>  旅馆业是对外开放的晴雨表。如今,利比亚的旅馆不再萧条,而是一片繁忙景象,住旅馆有时还要预订。制裁取消后落成的“科林西亚”饭店,是利比亚目前最豪华的五星级饭店。随着利比亚国门打开,外国要员、公司巨头络绎不绝,把房价抬得一高再高,标准间每晚需支付250美元(因过去与美国交恶,利比亚对外结算不收美元)。</p><p>  本报记者问订房部的马耳他经理,房价如此之高有那么多人住吗?他得意地说,住在我们饭店的大多数是西方公司的老板和高级代表团,美国联络处就包了整整一层。</p><p>  现在到利比亚做生意的外国公司很多,都是有钱的大老板,一些公司在这里有长包房。他们到利比亚是来赚钱的,根本不在乎这点房费。据他透露,平常饭店的入住率一般在90%以上,不愁没有客源。</p><p>  过去,外国人特别是记者在利比亚不能随便活动,必须由利方接待人员陪同,采访更需要事先申请,往往不可能实现。12年前,本报记者和一批常驻开罗的记者应邀到利比亚采访,整天被关在五星级饭店里,不能单独活动,像是被“软禁”。</p><p>  偶然有一次外出机会,记者在首都的黎波里街头总感到有人在盯梢,只要拿起照相机,不知从什么地方就冒出一个便衣警察,说这也不能拍,那也不能拍。但这一次采访利比亚对记者的限制有所松动,记者在街头甚至在总统府内拍照都没有受到阻拦。</p><p>  制裁期间,利比亚人基本与世隔绝,生活在封锁之中,人们在为一日三餐奔波,商人们想方设法搞点走私货。如今,利比亚人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许多利比亚私人住宅的房顶上支起了卫星接收器,而且个个面朝欧洲,这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据悉,利比亚政府虽然不允许私自举行集会游行,但不限制人们收看外国电视节目。的黎波里街头的网吧更是吸引了不少年轻人。</p><p>  过去,利比亚妇女同海湾国家的阿拉伯妇女一样,总是穿黑袍、带头巾。现在,不少利比亚妇女特别是年轻姑娘开始脱下黑袍,摘下头巾,穿上色彩鲜艳的衣服。在商店,总能看到一群身穿鲜艳服装的利比亚妇女在挑选金器和衣服,游乐场和公园更是姑娘们嬉戏的好去处。</p><p>  夜间,人们在海滨大道上散步,青年人随着电吉他的节奏尽情跳舞。一位利比亚青年说:“利比亚人还相当传统。但再过20年,人们将会像在欧洲一样!”过去,一到晚上,商店、咖啡馆就关门打烊。如今夜晚的的黎波里市在霓虹灯的装饰下,比白天还漂亮。在一些酒吧,劳累了一天的利比亚人抿着薄荷茶,吸着水烟枪,玩着多米诺骨牌,休闲自在。</p><p>  在我接触到的利比亚人中,大多数人都对政府的开放政策表示满意,至少使他们看到了希望。一个给中国公司开车的利比亚老司机告诉记者,他经历了制裁的痛苦,也亲身感受了开放给国家带来的变化。他说,他为能在外国公司找到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感到满意。但他私下告诉记者,利比亚的贫富差距仍然很大,普通老百姓生活比较清苦,不少人还找不到工作。</p><p>  这个老司机说,他同大多数居民一样,拿着政府发给的购货本,定量购买生活必需品,而彩电、冰箱等高档商品则另外凭票供应。无论是购货本还是购物票,其价格都要比市场价便宜许多。而这些待遇外国人不能享受。现在大街上的豪华商店、名牌商品虽然比以前多了很多,但真正能买得起这些商品的只有少数富人,而像他这样收入的人根本不敢问津。</p><p><br/>&nbsp;</p><p>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刘顺/经过二十多年的对峙与对抗,美国政府在5月15日发表声明,决定与利比亚走上外交关系全面正常化的道路。利比亚──这个北非石油富国再次吸引了舆论的目光。</p><p>  十多年来,本报记者有幸五次到利比亚采访,第一次是在联合国对利比亚制裁期间,记者应利比亚“总统府”礼宾司邀请,在帐篷里采访了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第二次是2002年4月,记者作为江泽民主席访问利比亚的新华社报道组成员,先期来到利比亚作采访报道。</p><p>  第三次是2005年7月,去利比亚采访非洲联盟首脑会议。第四次是今年1月,记者参加李肇星外长访问利比亚的采访报道。第五次是今年4月,应邀参加美国轰炸利比亚20周年纪念活动。通过五次实地采访,本报记者目睹了制裁前后利比亚发生的巨大变化。</p><p>  过去,利比亚高举反美大旗,与美国交恶二十多年,如今却同美国恢复了外交关系,制裁期间撤离的美国公司也陆续返回利比亚。利比亚主动向美国示好的最明显例子,就是今年4月15日利比亚举行纪念美国轰炸利比亚20周年活动。</p><p>  本报记者是唯一应邀参加这次纪念活动的中国记者。与2002年那次纪念活动不同的是,这一次没有了谴责声,大街小巷也没有了铺天盖地的反美标语和口号,利比亚人以音乐会的形式在平和的气氛中纪念战争。</p><p>  更令人惊讶的是,正是在20年前美国导弹落下的地方──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住宅废墟前,利比亚不惜花重金邀请美国着名歌星里奇高唱美国歌曲。这是20多年来卡扎菲的兵营里首次唱起了美国歌。过去,卡扎菲的兵营是他经常会晤反美游击队头领的地方。</p><p>  音乐会上,卡扎菲的女儿阿伊莎一改过去色彩鲜艳的着装,身穿象征和平洁白的衣衫,高喊“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对话,不要毁灭”的口号。台上歌星唱得汗流满面,台下人们翩翩起舞,把整个音乐会推向了高潮。过去挥拳抗议美国的利比亚人,如今却迷上了美国歌曲。</p><p>  一位在场的利比亚人对《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说,“战争给利比亚人民留下了痛苦的回忆,但我们不想成为回忆的俘虏,我们总得面对现实,融入到国际大家庭中去。”</p><p>  不知是利比亚频频作出友好姿态感动了美国当局,还是利比亚在反恐问题上与美国通力合作赢得了信任,5月15日,美国宣布与利比亚恢复大使级全面外交关系,并把利比亚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黑名单上删除,从而为利美关系全面正常化、特别是美国先进技术和资金进入利比亚扫清了最后障碍。真可谓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p><p>  在经过10年制裁之后,利比亚正在从闭关自守走向对外开放。制裁期间,利比亚一片萧条,毫无生气。如今,走进利比亚,仿佛就像进入一个大市场,各国公司蜂拥而至,能源领域更是出现群雄割据局面。</p><p>  今年以来,利比亚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为了给投资者营造合适的环境,利比亚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允许外国银行在利比亚开设分行、同意外国公司设立办事处、建立股票市场等。最近,利比亚又召开吸引外国投资大会。</p><p>  本报记者第一次到利比亚采访是在1994年3月联合国制裁期间。当时的利比亚,市场商品紧缺,马路上跑的汽车虽是国外名牌,但大多破旧不堪。在阿拉伯当地市场,顾客们抱怨物价上涨太快。制裁前一条裤子只需15第纳尔(当时的比价是1美元约合0.28第纳尔),制裁后涨到了25第纳尔。</p><p>  对此,个体商贩们也表示无可奈何,因为国家把有限的外汇用于进口粮食、药品等生活必需品,他们只能从黑市用高价换取外汇进口商品,价格自然上涨。如今,利比亚情况就不同了,各种商品基本应有尽有,绝大多数是舶来品,既有土耳其、埃及和叙利亚等中东国家的产品,也有意大利、德国、法国、马耳他等西方国家的商品,但美国的产品还很少见。</p><p>  首都市中心的“法塔赫”大厦底层,是利比亚最豪华的购物中心之一。在市中心的阿拉伯市场,一位老板见本报记者是中国人,便拉着进入他的商店,指着箱包对记者说,这是中国制造的。他告诉记者,制裁取消后,利比亚市场上的中国商品日渐增多,主要有大米、茶叶,还有纺织品和箱包等。他说,中国商品价廉物美,深受利比亚老百姓的欢迎。</p><p>  长期以来,利比亚实行高度的国家计划经济,进出口由国家垄断,商人不能自由进口商品。近年来,利比亚经济政策有所调整,允许和鼓励多种经济形式,即国营、股份合作、合资经营和私人企业共存,欢迎外国公司来利比亚投资,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政府取消货币双轨制,降低本国货币第纳尔的币值,使之与美元自由兑换。</p><p>  目前,第纳尔与美元的官方比价与黑市相差无几,这样便于外国商品进入利比亚市场和吸引外国投资。有人形象地说,现在,卡扎菲兵营里的常客不再是游击队的领导人,而是投资顾问和因特网的专家。</p><p>  本报记者头两次去利比亚,五星级酒店没有直拨电话,打市内电话需总机转,拨通国际电话非常困难,更不用说用电脑发稿了。在2002年江泽民主席访利期间,记者租了一个手机的SIM卡,两天的租金高达800多美元,如果不是使馆提前申请还租不上,但更糟糕的是还没有出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市区,手机就没有了信号。而现在的黎波里已开始使用3G手机,本报记者用的中兴公司提供的3G手机,既可以上网发稿,又可以收看当地电视节目,既方便又快捷。</p><p>  制裁期间,利比亚游客寥寥无几,西方人更是少见。如今,西方商人和游客随处可见。机场是一个国家门户,曾经门庭冷落的黎波里国际机场开始热闹起来了,来自欧洲和阿拉伯国家的航班络绎不绝,本来就不大的机场候机室显得更加拥挤。</p><p>  旅馆业是对外开放的晴雨表。如今,利比亚的旅馆不再萧条,而是一片繁忙景象,住旅馆有时还要预订。制裁取消后落成的“科林西亚”饭店,是利比亚目前最豪华的五星级饭店。随着利比亚国门打开,外国要员、公司巨头络绎不绝,把房价抬得一高再高,标准间每晚需支付250美元(因过去与美国交恶,利比亚对外结算不收美元)。</p><p>  本报记者问订房部的马耳他经理,房价如此之高有那么多人住吗?他得意地说,住在我们饭店的大多数是西方公司的老板和高级代表团,美国联络处就包了整整一层。</p><p>  现在到利比亚做生意的外国公司很多,都是有钱的大老板,一些公司在这里有长包房。他们到利比亚是来赚钱的,根本不在乎这点房费。据他透露,平常饭店的入住率一般在90%以上,不愁没有客源。</p><p>  过去,外国人特别是记者在利比亚不能随便活动,必须由利方接待人员陪同,采访更需要事先申请,往往不可能实现。12年前,本报记者和一批常驻开罗的记者应邀到利比亚采访,整天被关在五星级饭店里,不能单独活动,像是被“软禁”。</p><p>  偶然有一次外出机会,记者在首都的黎波里街头总感到有人在盯梢,只要拿起照相机,不知从什么地方就冒出一个便衣警察,说这也不能拍,那也不能拍。但这一次采访利比亚对记者的限制有所松动,记者在街头甚至在总统府内拍照都没有受到阻拦。</p><p>  制裁期间,利比亚人基本与世隔绝,生活在封锁之中,人们在为一日三餐奔波,商人们想方设法搞点走私货。如今,利比亚人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许多利比亚私人住宅的房顶上支起了卫星接收器,而且个个面朝欧洲,这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据悉,利比亚政府虽然不允许私自举行集会游行,但不限制人们收看外国电视节目。的黎波里街头的网吧更是吸引了不少年轻人。</p><p>  过去,利比亚妇女同海湾国家的阿拉伯妇女一样,总是穿黑袍、带头巾。现在,不少利比亚妇女特别是年轻姑娘开始脱下黑袍,摘下头巾,穿上色彩鲜艳的衣服。在商店,总能看到一群身穿鲜艳服装的利比亚妇女在挑选金器和衣服,游乐场和公园更是姑娘们嬉戏的好去处。</p><p>  夜间,人们在海滨大道上散步,青年人随着电吉他的节奏尽情跳舞。一位利比亚青年说:“利比亚人还相当传统。但再过20年,人们将会像在欧洲一样!”过去,一到晚上,商店、咖啡馆就关门打烊。如今夜晚的的黎波里市在霓虹灯的装饰下,比白天还漂亮。在一些酒吧,劳累了一天的利比亚人抿着薄荷茶,吸着水烟枪,玩着多米诺骨牌,休闲自在。</p><p>  在我接触到的利比亚人中,大多数人都对政府的开放政策表示满意,至少使他们看到了希望。一个给中国公司开车的利比亚老司机告诉记者,他经历了制裁的痛苦,也亲身感受了开放给国家带来的变化。他说,他为能在外国公司找到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感到满意。但他私下告诉记者,利比亚的贫富差距仍然很大,普通老百姓生活比较清苦,不少人还找不到工作。</p><p>  这个老司机说,他同大多数居民一样,拿着政府发给的购货本,定量购买生活必需品,而彩电、冰箱等高档商品则另外凭票供应。无论是购货本还是购物票,其价格都要比市场价便宜许多。而这些待遇外国人不能享受。现在大街上的豪华商店、名牌商品虽然比以前多了很多,但真正能买得起这些商品的只有少数富人,而像他这样收入的人根本不敢问津。</p><p><br/>&nbsp;</p>
<p>  从来对这个恐怖分子没有好感。如今这个恐怖分子又成为了反华恐怖分子。</p>
美国不是说中国支持流氓国家吗?美国不也是一样?
<p>阿扁最近也去了一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