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层面看内需难启动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03:33:24
  启动内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多个经济层面来透视、采取系统的配套性措施,将有助于内需的启动,有助于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健康发展。<br/><br/>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储蓄增长率在绝大多数年份都超过GDP增长率。至2005年底,我国居民银行储蓄存款已达14万亿元,以13亿人口计,人均储蓄存款额已超过1万元。但为何居民消费增长仍然缓慢、内需难以启动呢?原因复杂、多种多样,既有经济增长、发展的一般原因,也有经济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方面的特殊原因。对其一般原因比较好理解,而对于其特殊原因,则需要透视多个经济层面才便于清晰、系统地了解。<br/><br/>  <b>消费需求多样化、高端化是一定时期储蓄高增长的一般原因</b><br/><br/>  一般而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的提高,会产生消费率降低、储蓄率提高的趋势。对此,凯恩斯用人们的“消费倾向递减”和“灵活偏好”这两大心理法则来解释。他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占收入的比重会降低;人们更愿意持有较多的货币资金以保持灵活。这样就引起了消费率降低。而其实,凯恩斯意指的这种消费率降低,与经济发展程度、与人们的消费层次提高和品种多样化也有很大关系。在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的时候,人们的收入几乎全用于生活必需品,这时候显然消费率很高、储蓄率很低。随着收入提高,人们的收入不必全用于生活必需品,除了可能将一部分多余收入用于投资外,他们需要购买档次更高、质量更好、花样更多的商品。而商品档次越高、质量越好,在购买商品之前,需要积聚的货币资金就越多。这样在经济发展的一定时期,就会出现消费率走低、储蓄率走高的情形。这是储蓄高增长、消费低增长的一般原因。<br/><br/>  然而,我国的经济高增长、消费低增长显得极其突出。如近十年来,我国是世界上GDP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我国居民储蓄增长率在绝大多数年份比GDP增长率还要高得多;而同时我国的最终消费率平均仅为59.5%,比世界平均消费率低了将近20个百分点,而且近5年来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尽管我国也采用了消费信贷的办法,但消费仍然严重滞后于经济总体增长,可见,其中必然有特殊的原因。以下我们试图从我国的GDP增长特点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居民就业和收入分配状况、居民个人收入现金流的分布情况这三个经济层面来系统地讨论其特殊原因以及相应的对策。<br/><br/>  <b>我国居民收入占整个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较小的格局需要有所改变</b><br/><br/>  从我国的GDP增长特点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这个宏观层面来看,我国的GDP增长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很大一块GDP增长是靠外商投资企业带动的。外商投资企业的新创价值(v+m)是由国家财税收入、外商利润和外商投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三者构成的。由于我们对外商投资企业通常都有减免税优惠,我国职工的工资又相对较低,外商利润所占的比重就比一般情况更大。这一块GDP较快增长所产生的国民收入分配效应是:财政收入较快增长,企业利润大量外流和国内居民收入相对缩小。这样一种格局,容易造成我国居民需求能力相对弱小,国内供给大于需求,需要千方百计地扩大对外出口来调节、平衡供给与需求。在此方面,日本与我们恰恰相反,日本近些年来GDP增长较慢,但日本的对外投资企业发达,居民在外面赚了钱可在国内消费。总之,近些年来相对于GDP增长以及整个国民收入增长,我国居民个人收入的增长较慢,而居民收入总量增长不足是影响内需的一个基本原因。<br/><br/>  为了促进我国居民收入总量的增长,我们需要在经济政策上有所调整。首先,我们的外资政策要与时俱进、有所改善。引进外资不应像以往那样求多,而更应注意求精,应更注重先进技术的引入、传播和创新;一般能够通过国内投资解决的项目就不要盲目引进外资,因为内商投资企业或项目的利润将留在国内形成国内需求。其次,我们的财税制度要尽快改革完善。要尽快废除外商投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统一企业所得税税率,为国内投资企业的发展创造平等竞争的条件,以改善GDP增长结构和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最后,我们的对外投资政策措施也要进一步有所建树和改善。要努力扩大对外投资,2005年我国的对外投资为69亿美元,仅占我国国内实际使用外商投资金额603亿美元的11.4%,两者差距仍然巨大。我国对外投资的发展潜力和空间还很大,政府政策应更有力地鼓励各类企业和居民私人对外投资,政府要利用公共资源和信息优势“架桥铺路”,积极引导、帮助企业和私人投资者“走出去”,学习别人从国外赚钱拿回国内来用。<br/><br/>  <b>居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状况需要大力改善</b><br/><br/>  从居民就业和不同阶层居民收入分配结构变化这一层面看,目前,我国就业不足、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明显扩大。就业不足主要表现为,城市居民中有一部分原先就业的人现在下岗失业了;有相当一部分新生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农村尚有很多富余劳动力处于隐性失业状态。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表现为,我国的基尼系数急剧上升,从改革开放前不到0.15,到近些年已经达到0.45左右。就业不足造成很大一部分人对一般商品有消费需求,但缺乏购买能力。收入差距的扩大则造成少数高收入者消费基本饱和了,储蓄大大增加;而多数中、低收入者消费远远不足,他们对许多商品有需求,而支付能力不足。这样,就使消费处于相对萎缩状态。总之,就业不足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造成居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了,这种居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劣化是影响内需的又一个原因。<br/>启动内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多个经济层面来透视、采取系统的配套性措施,将有助于内需的启动,有助于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健康发展。<br/><br/>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储蓄增长率在绝大多数年份都超过GDP增长率。至2005年底,我国居民银行储蓄存款已达14万亿元,以13亿人口计,人均储蓄存款额已超过1万元。但为何居民消费增长仍然缓慢、内需难以启动呢?原因复杂、多种多样,既有经济增长、发展的一般原因,也有经济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方面的特殊原因。对其一般原因比较好理解,而对于其特殊原因,则需要透视多个经济层面才便于清晰、系统地了解。<br/><br/>  <b>消费需求多样化、高端化是一定时期储蓄高增长的一般原因</b><br/><br/>  一般而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的提高,会产生消费率降低、储蓄率提高的趋势。对此,凯恩斯用人们的“消费倾向递减”和“灵活偏好”这两大心理法则来解释。他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占收入的比重会降低;人们更愿意持有较多的货币资金以保持灵活。这样就引起了消费率降低。而其实,凯恩斯意指的这种消费率降低,与经济发展程度、与人们的消费层次提高和品种多样化也有很大关系。在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的时候,人们的收入几乎全用于生活必需品,这时候显然消费率很高、储蓄率很低。随着收入提高,人们的收入不必全用于生活必需品,除了可能将一部分多余收入用于投资外,他们需要购买档次更高、质量更好、花样更多的商品。而商品档次越高、质量越好,在购买商品之前,需要积聚的货币资金就越多。这样在经济发展的一定时期,就会出现消费率走低、储蓄率走高的情形。这是储蓄高增长、消费低增长的一般原因。<br/><br/>  然而,我国的经济高增长、消费低增长显得极其突出。如近十年来,我国是世界上GDP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我国居民储蓄增长率在绝大多数年份比GDP增长率还要高得多;而同时我国的最终消费率平均仅为59.5%,比世界平均消费率低了将近20个百分点,而且近5年来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尽管我国也采用了消费信贷的办法,但消费仍然严重滞后于经济总体增长,可见,其中必然有特殊的原因。以下我们试图从我国的GDP增长特点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居民就业和收入分配状况、居民个人收入现金流的分布情况这三个经济层面来系统地讨论其特殊原因以及相应的对策。<br/><br/>  <b>我国居民收入占整个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较小的格局需要有所改变</b><br/><br/>  从我国的GDP增长特点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这个宏观层面来看,我国的GDP增长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很大一块GDP增长是靠外商投资企业带动的。外商投资企业的新创价值(v+m)是由国家财税收入、外商利润和外商投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三者构成的。由于我们对外商投资企业通常都有减免税优惠,我国职工的工资又相对较低,外商利润所占的比重就比一般情况更大。这一块GDP较快增长所产生的国民收入分配效应是:财政收入较快增长,企业利润大量外流和国内居民收入相对缩小。这样一种格局,容易造成我国居民需求能力相对弱小,国内供给大于需求,需要千方百计地扩大对外出口来调节、平衡供给与需求。在此方面,日本与我们恰恰相反,日本近些年来GDP增长较慢,但日本的对外投资企业发达,居民在外面赚了钱可在国内消费。总之,近些年来相对于GDP增长以及整个国民收入增长,我国居民个人收入的增长较慢,而居民收入总量增长不足是影响内需的一个基本原因。<br/><br/>  为了促进我国居民收入总量的增长,我们需要在经济政策上有所调整。首先,我们的外资政策要与时俱进、有所改善。引进外资不应像以往那样求多,而更应注意求精,应更注重先进技术的引入、传播和创新;一般能够通过国内投资解决的项目就不要盲目引进外资,因为内商投资企业或项目的利润将留在国内形成国内需求。其次,我们的财税制度要尽快改革完善。要尽快废除外商投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统一企业所得税税率,为国内投资企业的发展创造平等竞争的条件,以改善GDP增长结构和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最后,我们的对外投资政策措施也要进一步有所建树和改善。要努力扩大对外投资,2005年我国的对外投资为69亿美元,仅占我国国内实际使用外商投资金额603亿美元的11.4%,两者差距仍然巨大。我国对外投资的发展潜力和空间还很大,政府政策应更有力地鼓励各类企业和居民私人对外投资,政府要利用公共资源和信息优势“架桥铺路”,积极引导、帮助企业和私人投资者“走出去”,学习别人从国外赚钱拿回国内来用。<br/><br/>  <b>居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状况需要大力改善</b><br/><br/>  从居民就业和不同阶层居民收入分配结构变化这一层面看,目前,我国就业不足、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明显扩大。就业不足主要表现为,城市居民中有一部分原先就业的人现在下岗失业了;有相当一部分新生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农村尚有很多富余劳动力处于隐性失业状态。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表现为,我国的基尼系数急剧上升,从改革开放前不到0.15,到近些年已经达到0.45左右。就业不足造成很大一部分人对一般商品有消费需求,但缺乏购买能力。收入差距的扩大则造成少数高收入者消费基本饱和了,储蓄大大增加;而多数中、低收入者消费远远不足,他们对许多商品有需求,而支付能力不足。这样,就使消费处于相对萎缩状态。总之,就业不足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造成居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了,这种居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劣化是影响内需的又一个原因。<br/>
  为缓解全体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对内需的减缩影响,需做好多方面的工作。首先,要采取积极措施,大力改善就业的产业环境和社会环境,千方百计地扩大就业。如《上海市促进就业若干规定》的实施将使上海的就业环境得到改善。第二,要实行城市反哺乡村的政策,大大增加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必将大大增加农民的就业、收入和需求。第三,要加强财税改革和逐步加大财税调控力度,通过完善再分配来缩小或减缓贫富分化。最后,要深化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为大多数人致富创造更好的制度和机制。<br/><br/>  <b>居民个人当前消费的现金流严重压缩的情形需要积极缓解</b><br/><br/>  对居民个人收入的现金流分布这一微观层面的分析,我们借助于现实消费需求、潜在消费需求和或然消费需求这三个概念进行,以说明潜在消费需求、或然消费需求对现实消费需求(即当前消费)现金流的减缩影响。所谓现实消费需求就是指人们维持当前消费水平的实际消费,指人们用于当前吃、穿、住、用、行以及一些文化娱乐活动等所有的实际花费。潜在的消费需求是指未来要发生或未来发生可能性极大的需求。这种未来需求又有两种情况:其一,是指目前人们已有消费的欲望和意愿、但尚没有消费支付能力、需要积聚资金在未来实现的消费需求,如许多居民需要购房等;其二,是指目前尚未发生的未来需求,如子女将来要上大学等。或然消费需求是指将来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消费需求,如医疗保健、职业安全等方面的消费需求。<br/><br/>  居民当前消费的现金流受到严重压缩的情况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其一,潜在消费需求对现实消费需求的强大压缩效应。现在居民自己出钱购买住宅、付费供子女上大学需要巨额资金,就要增加存款积聚资金。因而,用于当前一般消费的现金流量就不得不大大减少。其二,或然消费需求对现实消费需求的收缩效应。在社会保障不够完善、职业稳定性大不如从前、医疗费用部分自理的情况下,人们为了提高今后生活的安全保障性,也需要多存点钱,以防万一。这样,在收入既定且不富裕的情况下,人们就必然厉行节约,大大收缩当前消费。<br/><br/>  为了增加居民用于现实消费的现金流量,就必须切实缓解老百姓的后顾之忧,相对减少居民备用于潜在消费需求和或然消费需求的现金流。首先,对房价的过度上涨必须继续调控。第二,对教育乱收费必须坚决制止,对考取大学的城乡贫困家庭子女,国家财政应考虑采取学费减免措施。这样既可以切实帮助子女上大学的贫困家庭维持正常生活消费,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广大贫困家庭解除“上大学难”的后顾之忧,增加广大贫困家庭用于现实消费的现金流。最后,对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制度则需要更加积极有效的公共政策措施来加以完善,使广大居民预防或然需求的预防性储蓄有所减少,从而可以比较宽松、踊跃地消费。<br/>
<p>不打掉医改,教产,房疯这三只老虎,拉动内需不可能</p><p>也许我错了,在某人说的教改是拉动消费.原来抢劫也算GDP啊</p>
此起彼伏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9 8:43:56编辑过]
我不敢怎么花钱,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