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酸内战,泰北探访原国民党九十三师后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2:43:25
<p>心酸内战,泰北探访原国民党九十三师后裔</p><p>&nbsp;</p><p>中新社曼谷四月二十六日电 题:泰北探访原国民党九十三师后裔<br/><br/>  中新社记者 罗钦文<br/><br/>  半个世纪过去了,“原国民党九十三师”的番号已经只是一个特定的历史符号而已,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被淡忘。但是,这支原国民党部队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从中国大西<br/><br/>  南败退后流落泰北、繁衍生息,已经使他们寄居的美斯乐名闻遐迩。<br/><br/>  像许许多多慕名前往的游客一样,怀着一种好奇的躁动,记者从泰国北部的清莱驱车奔美斯乐而去,探访原国民党九十三师的后裔。<br/><br/>  “风雅轩”:美斯乐人开的中餐厅<br/><br/>  弯弯曲曲的山间公路,将我们带进美斯乐——泰北清莱府最北边海拔一千三百多米高山上的一个村落。一下车,“风雅轩”餐厅站到了面前,浓郁的喜庆气息扑面而来:屋檐下悬挂着一个个大红灯笼,门前张贴红红的对联,窗棂间也贴着“吉庆有余”、“合家欢乐”等字样或花鸟虫鱼图案的大红剪纸。雅致的中文店名,典型的中式装饰,还有飘逸在店中的浓浓茶香、熟悉乡音,镶嵌着原九十三师驻军照片的相框,分明告诉了来客店主的身份。<br/><br/>  店主叫李泰增,是地地道道的原国民党九十三师后裔。一见面,他和他双胞胎兄弟李泰福的名字就引起了我们的兴趣。“我的父亲叫李凤梧,是原国民党九十三师段希文部的一个参谋长。父亲给我们取的名字,连起来也就是‘泰国增加福气’的意思。”一九五七年他们出生时,他们的父亲历尽流离失所的艰辛与悲酸,落脚泰北还不到十年,因此在他们的名字中也寄予了一种希望,希望寓居泰国带给他们幸福。<br/></p><center><img alt="点击查看原图" src="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important/64/20060427/images/13279253_2006042709025958565000.jpg" border="0" style="CURSOR: hand;"/></center><p><br/>站岗的士兵和门前的标语<br/></p><p>  “小中国”:昔日部队驻地之美誉<br/><br/>  七年前他的父亲辞世了。不过,兄弟俩今天的美满生活,相信足以告慰九泉之下的父亲。一九八七年开办的美斯乐“风雅轩”餐厅,经营风味独特的云南菜,声名远播;“风雅轩”别墅已经从起初的十个客房发展到现在拥有近九十个客房,每年接待欧美、马拉西亚、新加坡、台湾以及泰国等各地的游客上万人次。<br/><br/>  双胞胎兄弟俩创办的增福茶艺有限公司更成为美斯乐茶业的翘楚。美斯乐村中,绿油油的茶园铺满山间,数家大小茶叶加工厂制茶产茶。“增福茶艺”早在一九七八年从台湾引种乌龙茶四个品种,现年产茶叶六十吨,销往俄罗斯、中东等各地。高山乌龙茶已成为美斯乐的一大品牌。<br/><br/>  父母的希望与祝福,今天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昔日的部队训练营房,现已成为樱花餐厅的所在地。昔日的部队驻地,现也享有泰国“小中国”的美誉。<br/><br/>  “小时候,因为父母都是部队的,就与部队住在一起。那时候,太苦了,吃不饱,住在草棚下。后来,旅游开发、农业发展并进,才得以慢慢改善。”站在店里镶着一幅幅黑白照片的镜框前,四十九岁的李泰增先生讲述照片背后父辈的沧桑岁月,感慨万千。<br/><br/>  抚今追昔感言历史已逝<br/><br/>  五十多年前,原国民党九十三师撤离云南,转移至<a href="http://sou.china.com/result.php?query=缅泰边界地区&amp;confirm=QW"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00">缅泰边界地区</font></a>。李泰增先生的父亲从此流落异国他乡,至死未能重返故土。抚今追昔,李泰增先生感言“历史过去了”。<br/><br/>  “历史过去了,海峡两岸应合起来,不应再分离;应尽快实现‘三通’,而不是人为阻隔。” 经常收看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节目的这位原国民党九十三师后裔,始终关注着两岸关系的发展。他说,“合则两利”,中国更加强大,作为海外华人华侨也备感光荣和骄傲。<br/><br/>  在“风雅轩”餐厅里见到店主时,李泰增先生正忙于招呼来自中国广西的一个团队,筹划进军广西开拓茶叶市场。看好中国广阔市场的他已经一次次回到中国,参观考察。<br/><br/>  “去过云南,也去过广西,那里发展很快。”李泰增感叹中国的发展变化。他说,现在大陆来美斯乐的游客也开始多了,而他的茶叶已卖到北京,他的公司还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相信中泰水陆交通的不断改善,将带来更大的商机。完 <br/></p><center><img alt="点击查看原图" src="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important/64/20060427/images/13279253_2006042709025965336200.jpg" border="0" style="CURSOR: hand; ZOOM: 40%;"/></center><p><font size="6"><strong>还我国籍</strong></font></p><p><br/>附环球时报文:<br/><br/><br/>  解放战争时期,一支国民党残部辗转南下,经云南进入泰国境内。半个多世纪后,这支约2000人的队伍以及他们的后裔仍在泰国漂泊生活。2006年1月2日,978名撤退到泰国的国民党93师后裔经过几十年的挫折和努力,终于正式取得了泰国国籍。<br/><br/>  泰北小村里住满国民党军队后裔<br/><br/>  泰国北部清莱府有一个名叫美斯乐的小村,那里的村民说纯正的汉语普通话,保留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他们是国民党在云南的93师残部及其后裔。如今,美斯乐已成为旅游景点,逐渐摆脱了贫困,但93师残部及其后裔们的生活却仍充满艰辛。<br/><br/>  尽管当时的泰国政府不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国境内,但为了镇压泰缅边境地带的游击队,泰国留下了飘零异乡的93师。战争过去之后,这些国民党残部只能定居在泰北山区。虽然曾为政府出过力,但几经更迭的泰国政府并没有给这个特殊的群体合法身份。如今,大部分93师残部后裔还是生活在“山上”,散居在泰国北部清莱府、清迈府的各山村里。<br/><br/>  想尽办法走出山区<br/><br/>  山区生活的艰辛迫使93师第二代和第三代后裔中的一部分人到首都曼谷“闯荡”。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在泰国华文报馆中做打字、排版的工作。泰国一共有6家华文报纸,其中打字员绝大部分都是93师的后裔。在泰国一家华文报纸的办公室里,记者找到了刚下夜班的阿芳和阿龙。<br/><br/>  阿芳和阿龙今年都年近40岁,是93师的第二代后裔,他们的父亲都是随93师来到泰国的。阿芳告诉记者,他们从小在泰北山村生活,后来辗转来到曼谷。她的父亲在她1岁时就去世了,现在姐姐和哥哥陪伴母亲生活。<br/><br/>  阿芳几年前就已经拿到了身份证,是泰国公民;而阿龙直到现在也仅仅持有“难民证”。在泰国,办理身份证明手续相当复杂。对于生活在偏远山区、被当作落后的山地少数民族的93师后裔们来说就更是难上加难。泰国政府规定,只有他们的父母拿到身份证后,他们才有资格申请泰国国籍。<br/></p><center><img alt="点击查看原图" src="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important/64/20060427/images/13279253_2006042709025968133900.jpg" border="0" style="CURSOR: hand;"/></center><p><br/>93师残部及其后裔居住的美斯乐村 <br/><br/></p><p>  国籍申请的过程还需要大量的证明文书。首先,他们所在的村庄必须出具申请人出生地、生活时间的证明,然后逐级上报到县里。会说汉语的人还需要出具华文学校的证明。此外,还要找担保人等。<br/><br/>  即使所有资料都备齐了,申请材料往往也会被地方政府压上几年,这期间材料丢失的情况屡见不鲜。加上泰北山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申请送到曼谷又要花些时日。即使几经周折送到了中央政府,如果不在内政部“活动”一番,申请被批准也是遥遥无期。<br/><br/>  阿芳说,她的母亲等了几十年才拿到泰国国籍,她自己很幸运,很早就拿到了身份。在这里,没有身份证的93师后裔只有“难民证”。“难民证”不能出山区,去外府要办“通行证”才行。即使拿到了“通行证”,到了曼谷还是不允许找工作。非法打工一旦被发现,就要被处罚、坐牢,遣返原籍。<br/><br/>  懂中文对生活帮助很大<br/><br/>  阿龙告诉记者,他刚到曼谷时投靠姐姐,拿着“难民证”找不到工作。来报馆前,他炸过油条、在工厂做杂活……和那时比,他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现在,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一家自己的报馆。因为从小就很喜欢看书,小学和中学用的都是和当时台湾学生一样的教材,阿龙的中文成绩一直不错。他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字正腔圆,用词也很有文采。<br/><br/>  他说,除了在报馆工作,像他这样的华人还在外面的公司兼职。现在汉语越来越重要,凭借会说汉语,他们不用到工厂做苦工,生活和命运也因此改变。<br/><br/>  阿芳告诉记者,泰国有许多华人,他们来自中国不同地方,有自己的社团会馆,有些人还在泰国社会出人头地,取得巨大成功。相比之下,这些93师的后裔和其他在泰国的华人有很大不同,他们从小就被限制在偏远荒凉的山区,遭受了其他群体不曾经历的不公平对待,心中充满委屈和辛酸。他们不愿意提起父辈当年的经历,对他们而言,过上好日子才更有意义。(来源/环球时报,作者/刘歌) <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1 14:59:19编辑过]
<p>心酸内战,泰北探访原国民党九十三师后裔</p><p>&nbsp;</p><p>中新社曼谷四月二十六日电 题:泰北探访原国民党九十三师后裔<br/><br/>  中新社记者 罗钦文<br/><br/>  半个世纪过去了,“原国民党九十三师”的番号已经只是一个特定的历史符号而已,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被淡忘。但是,这支原国民党部队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从中国大西<br/><br/>  南败退后流落泰北、繁衍生息,已经使他们寄居的美斯乐名闻遐迩。<br/><br/>  像许许多多慕名前往的游客一样,怀着一种好奇的躁动,记者从泰国北部的清莱驱车奔美斯乐而去,探访原国民党九十三师的后裔。<br/><br/>  “风雅轩”:美斯乐人开的中餐厅<br/><br/>  弯弯曲曲的山间公路,将我们带进美斯乐——泰北清莱府最北边海拔一千三百多米高山上的一个村落。一下车,“风雅轩”餐厅站到了面前,浓郁的喜庆气息扑面而来:屋檐下悬挂着一个个大红灯笼,门前张贴红红的对联,窗棂间也贴着“吉庆有余”、“合家欢乐”等字样或花鸟虫鱼图案的大红剪纸。雅致的中文店名,典型的中式装饰,还有飘逸在店中的浓浓茶香、熟悉乡音,镶嵌着原九十三师驻军照片的相框,分明告诉了来客店主的身份。<br/><br/>  店主叫李泰增,是地地道道的原国民党九十三师后裔。一见面,他和他双胞胎兄弟李泰福的名字就引起了我们的兴趣。“我的父亲叫李凤梧,是原国民党九十三师段希文部的一个参谋长。父亲给我们取的名字,连起来也就是‘泰国增加福气’的意思。”一九五七年他们出生时,他们的父亲历尽流离失所的艰辛与悲酸,落脚泰北还不到十年,因此在他们的名字中也寄予了一种希望,希望寓居泰国带给他们幸福。<br/></p><center><img alt="点击查看原图" src="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important/64/20060427/images/13279253_2006042709025958565000.jpg" border="0" style="CURSOR: hand;"/></center><p><br/>站岗的士兵和门前的标语<br/></p><p>  “小中国”:昔日部队驻地之美誉<br/><br/>  七年前他的父亲辞世了。不过,兄弟俩今天的美满生活,相信足以告慰九泉之下的父亲。一九八七年开办的美斯乐“风雅轩”餐厅,经营风味独特的云南菜,声名远播;“风雅轩”别墅已经从起初的十个客房发展到现在拥有近九十个客房,每年接待欧美、马拉西亚、新加坡、台湾以及泰国等各地的游客上万人次。<br/><br/>  双胞胎兄弟俩创办的增福茶艺有限公司更成为美斯乐茶业的翘楚。美斯乐村中,绿油油的茶园铺满山间,数家大小茶叶加工厂制茶产茶。“增福茶艺”早在一九七八年从台湾引种乌龙茶四个品种,现年产茶叶六十吨,销往俄罗斯、中东等各地。高山乌龙茶已成为美斯乐的一大品牌。<br/><br/>  父母的希望与祝福,今天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昔日的部队训练营房,现已成为樱花餐厅的所在地。昔日的部队驻地,现也享有泰国“小中国”的美誉。<br/><br/>  “小时候,因为父母都是部队的,就与部队住在一起。那时候,太苦了,吃不饱,住在草棚下。后来,旅游开发、农业发展并进,才得以慢慢改善。”站在店里镶着一幅幅黑白照片的镜框前,四十九岁的李泰增先生讲述照片背后父辈的沧桑岁月,感慨万千。<br/><br/>  抚今追昔感言历史已逝<br/><br/>  五十多年前,原国民党九十三师撤离云南,转移至<a href="http://sou.china.com/result.php?query=缅泰边界地区&amp;confirm=QW"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00">缅泰边界地区</font></a>。李泰增先生的父亲从此流落异国他乡,至死未能重返故土。抚今追昔,李泰增先生感言“历史过去了”。<br/><br/>  “历史过去了,海峡两岸应合起来,不应再分离;应尽快实现‘三通’,而不是人为阻隔。” 经常收看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节目的这位原国民党九十三师后裔,始终关注着两岸关系的发展。他说,“合则两利”,中国更加强大,作为海外华人华侨也备感光荣和骄傲。<br/><br/>  在“风雅轩”餐厅里见到店主时,李泰增先生正忙于招呼来自中国广西的一个团队,筹划进军广西开拓茶叶市场。看好中国广阔市场的他已经一次次回到中国,参观考察。<br/><br/>  “去过云南,也去过广西,那里发展很快。”李泰增感叹中国的发展变化。他说,现在大陆来美斯乐的游客也开始多了,而他的茶叶已卖到北京,他的公司还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相信中泰水陆交通的不断改善,将带来更大的商机。完 <br/></p><center><img alt="点击查看原图" src="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important/64/20060427/images/13279253_2006042709025965336200.jpg" border="0" style="CURSOR: hand; ZOOM: 40%;"/></center><p><font size="6"><strong>还我国籍</strong></font></p><p><br/>附环球时报文:<br/><br/><br/>  解放战争时期,一支国民党残部辗转南下,经云南进入泰国境内。半个多世纪后,这支约2000人的队伍以及他们的后裔仍在泰国漂泊生活。2006年1月2日,978名撤退到泰国的国民党93师后裔经过几十年的挫折和努力,终于正式取得了泰国国籍。<br/><br/>  泰北小村里住满国民党军队后裔<br/><br/>  泰国北部清莱府有一个名叫美斯乐的小村,那里的村民说纯正的汉语普通话,保留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他们是国民党在云南的93师残部及其后裔。如今,美斯乐已成为旅游景点,逐渐摆脱了贫困,但93师残部及其后裔们的生活却仍充满艰辛。<br/><br/>  尽管当时的泰国政府不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国境内,但为了镇压泰缅边境地带的游击队,泰国留下了飘零异乡的93师。战争过去之后,这些国民党残部只能定居在泰北山区。虽然曾为政府出过力,但几经更迭的泰国政府并没有给这个特殊的群体合法身份。如今,大部分93师残部后裔还是生活在“山上”,散居在泰国北部清莱府、清迈府的各山村里。<br/><br/>  想尽办法走出山区<br/><br/>  山区生活的艰辛迫使93师第二代和第三代后裔中的一部分人到首都曼谷“闯荡”。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在泰国华文报馆中做打字、排版的工作。泰国一共有6家华文报纸,其中打字员绝大部分都是93师的后裔。在泰国一家华文报纸的办公室里,记者找到了刚下夜班的阿芳和阿龙。<br/><br/>  阿芳和阿龙今年都年近40岁,是93师的第二代后裔,他们的父亲都是随93师来到泰国的。阿芳告诉记者,他们从小在泰北山村生活,后来辗转来到曼谷。她的父亲在她1岁时就去世了,现在姐姐和哥哥陪伴母亲生活。<br/><br/>  阿芳几年前就已经拿到了身份证,是泰国公民;而阿龙直到现在也仅仅持有“难民证”。在泰国,办理身份证明手续相当复杂。对于生活在偏远山区、被当作落后的山地少数民族的93师后裔们来说就更是难上加难。泰国政府规定,只有他们的父母拿到身份证后,他们才有资格申请泰国国籍。<br/></p><center><img alt="点击查看原图" src="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important/64/20060427/images/13279253_2006042709025968133900.jpg" border="0" style="CURSOR: hand;"/></center><p><br/>93师残部及其后裔居住的美斯乐村 <br/><br/></p><p>  国籍申请的过程还需要大量的证明文书。首先,他们所在的村庄必须出具申请人出生地、生活时间的证明,然后逐级上报到县里。会说汉语的人还需要出具华文学校的证明。此外,还要找担保人等。<br/><br/>  即使所有资料都备齐了,申请材料往往也会被地方政府压上几年,这期间材料丢失的情况屡见不鲜。加上泰北山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申请送到曼谷又要花些时日。即使几经周折送到了中央政府,如果不在内政部“活动”一番,申请被批准也是遥遥无期。<br/><br/>  阿芳说,她的母亲等了几十年才拿到泰国国籍,她自己很幸运,很早就拿到了身份。在这里,没有身份证的93师后裔只有“难民证”。“难民证”不能出山区,去外府要办“通行证”才行。即使拿到了“通行证”,到了曼谷还是不允许找工作。非法打工一旦被发现,就要被处罚、坐牢,遣返原籍。<br/><br/>  懂中文对生活帮助很大<br/><br/>  阿龙告诉记者,他刚到曼谷时投靠姐姐,拿着“难民证”找不到工作。来报馆前,他炸过油条、在工厂做杂活……和那时比,他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现在,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一家自己的报馆。因为从小就很喜欢看书,小学和中学用的都是和当时台湾学生一样的教材,阿龙的中文成绩一直不错。他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字正腔圆,用词也很有文采。<br/><br/>  他说,除了在报馆工作,像他这样的华人还在外面的公司兼职。现在汉语越来越重要,凭借会说汉语,他们不用到工厂做苦工,生活和命运也因此改变。<br/><br/>  阿芳告诉记者,泰国有许多华人,他们来自中国不同地方,有自己的社团会馆,有些人还在泰国社会出人头地,取得巨大成功。相比之下,这些93师的后裔和其他在泰国的华人有很大不同,他们从小就被限制在偏远荒凉的山区,遭受了其他群体不曾经历的不公平对待,心中充满委屈和辛酸。他们不愿意提起父辈当年的经历,对他们而言,过上好日子才更有意义。(来源/环球时报,作者/刘歌) <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1 14:59:19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