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辽东山区守陵人后裔:村庄少了年轻人(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3:46:57
探访辽东山区守陵人后裔:村庄少了年轻人(图)


2015年06月21日  来源:辽宁日报 



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西北启运山下,清王朝的祖陵——永陵坐落在这里。

  417年前,随着这个陵寝建筑群的建成,一群特殊的人陆陆续续来到这里。永陵的周围,有了守陵人的村庄。
  100年前,随着清王朝的覆灭,“守陵人”不存在了。
  如今,村庄还在,但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那曾经是守陵人的村庄。
  越来越多的守陵人后裔走出了那个村庄,进城了。
  守陵人中 有犯了错的皇族贵胄
  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现在的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西北启运山下,埋着清太祖努尔哈赤6位祖先的陵寝建筑群落成。明万历三十四年 (公元1606年)起,这里进驻了一个专职守护清朝陵寝的机构,守护人员最多时达到3000人。直至1911年,这些专职守陵人退出历史舞台。
  5月29日,记者在永陵镇见到赵德新,他是守陵人的后裔。
  “我小时候总听爷爷讲我们家族守陵的故事,而且族谱上也有清晰的记载。 ”说话间,赵德新去另一个屋拿过来一个底座雕刻着精美莲花的木头匣子,里面装的就是他家的族谱。
  熟练地翻到其中一页,赵德新打开了话匣子,我们祖上守陵的故事要从七世祖班布里(努尔哈赤的伯父)说起,班布里曾与努尔哈赤毗邻而居。有一次,班布里家中的一个奴隶犯了罪,跑到努尔哈赤的院子躲起来,班布里要求努尔哈赤将奴隶交出来,但努尔哈赤不承认那个奴隶在自家院子。愤怒至极的班布里不顾努尔哈赤的罕王身份,在其门前的廊柱上砍了3刀。
  第二天,努尔哈赤将此事公之于众,并处分了班布里一家,将代表其身份阶层的红带子降为紫带子。按照清朝规定,黄带子身份最高,主要是努尔哈赤及嫡亲兄弟以下子孙佩戴,而其叔伯兄弟支系的为红带子,位分相对低一些,紫带子最低。而且,不允许其家族姓爱新觉罗氏,改姓觉尔察氏,并罚其守护皇陵。
  和班布里一样,被罚守护清永陵的皇族还有努尔哈赤的三伯父阿塔。阿塔的后裔如今主要聚居在新宾县上夹河的腰站村,据其后人赵玉新讲,阿塔为满洲镶蓝旗人,爱新觉罗氏,康熙七年已成为二品封疆大吏,但由于参与了鳌拜的谋反,被降四级,于康熙二十五年被派到永陵守陵,这段历史在《清永陵志》中也有记载。
  “清永陵的守陵人不仅有这些因犯错而被处罚至此守陵的皇族贵胄,国戚喜塔腊氏也曾守护清皇陵。”国家民委民族文化工作基地副主任李荣发曾任清永陵文物管理所副所长,他说,“喜塔腊氏早在福满时期就与爱新觉罗氏结为姻亲,后塔克世再次与喜塔腊氏结姻亲。据史料记载,康熙二十七年,喜塔腊十世祖图黑奉旨率九子一侄至盛京福陵、兴京永陵守护陵寝。 ”
  3000人各司其职 宛如一个小社会
  “守陵并非简单地看护陵寝,他们的工作非常繁杂,并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机构体系,犹如一个小社会。 ”永陵文物管理所所长邢启坤说,当年,清政府为守护皇陵专门设立盛京三陵总管衙门、内务府衙门、关防衙门、礼部衙门、户部衙门、工部衙门、兵部衙门、刑部衙门,主要负责对永陵的保护、修葺和祭典。
  除了日常看护和修缮皇陵,守陵人最重要的两件事便是祭典和接待皇帝。
  祭典是皇家陵寝的头等大事,清朝的祭典规制日趋完善,已形成“大祭”、“小祭”等典制。按照典制,永陵每年要举行四次大祭,小祭二十四次。大祭在清明、七月十五、冬至、岁暮举行。小祭则在每月初一、十五举行。
  据永陵镇守陵人后裔介绍,皇陵每次举行大祭都要杀一头牛、一只羊和一头猪当做祭品。
  记者查阅《兴京县志》发现,除了猪牛羊这些祭品,大祭所需的东西还有很多。为保证祭祀祭品的需要,守陵人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分工,有的专门负责养牛羊,有的专门负责酿酒,制糖、做酱、磨粉、养鹰、养鸟等工作也都有专人负责。为了保障祭品供应,一个守陵人一辈子只干一个“工种”。
  永陵镇下房子村村民图英福是喜塔腊氏第21世孙,其祖上守陵时曾接待过清帝东巡,直到现在,他仍将这件事当做家族的一种荣耀。
  据图英福介绍,每逢皇帝到永陵来祭祖,都需要守陵人接驾,并且皇帝及扈从、随员的住宿安排,也都由守陵人员来打理。
  自1644年顺治入关,清王朝先后有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帝共9次亲临永陵祭祖,其中康熙两次、乾隆四次、嘉庆两次、道光一次,除此之外,还有雍亲王等代祭两次。频繁的祭典活动加上平常的陵寝保护、修葺以及不定时的接待清帝东巡任务,使得守陵人终年忙碌。因此,在细化内部分工的同时,守陵人不断扩容。
  邢启坤告诉记者,永陵守护人员最多时曾达到3000人。康熙九年,清政府在永陵设总管衙门,额设总管1员,翼长2员,八旗满洲防御16员,笔贴式2员,领催4员,马兵75名,章京品级3员。
  康熙十一年,又设掌关防衙门,额设掌关防官1员,尚膳副1员,尚茶副1员,笔贴式2员,尚膳人8员,尚香人4员,拜唐阿12名,摆桌人8名,厨役12名,护院领催、壮丁40名。甚至陵上还养有千丁,专门负责“芟刈外园荒草,烧造砖瓦,备办灰斤,以供岁修”。
  “守陵村”已被渐渐忘却 年轻人离开村庄进城了
  清朝时,守陵人的身份可以说是“皇族公务员”,清政府会给每户分一处小院,一般住户是三分三为基准,三分三指小院的宽度乘以长度的面积,“一亩三分地”的说法便来源于此。
  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清王朝的统治被推翻,守陵人这一身份随之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永陵的守陵人多数还是选择继续留在埋着祖宗陵寝旁的村庄住。
  如今,在新宾县的永陵、下营子、嘉禾、上夹河、下房子等地均有守陵人后裔居住。特别是上夹河腰站村和胜利村,守陵人阿塔的六大支脉后裔人数众多,其中腰站村人口的70%都是守陵人后裔,是全国唯一一处爱新觉罗氏聚居的村落。
  经历了上百年的岁月变迁,当初神秘的守陵人逐渐被汉人同化,他们的后代与当地居民无异,也从事耕种及其他工作。“守陵村”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守陵人过去所坚守的初一、十五小祭,清明、七月十五、冬至、岁暮大祭的礼仪和习俗也正在消亡。
  据腰站村的老人讲,村里的年轻人对祖上守陵的历史知之甚少,他们多是选择离开家乡,去外地读书、工作,在城里安家落户。
  阿塔的十世孙赵玉新,从教师岗位上退休多年,他小时候常听父亲讲守陵人的故事,对家族的历史和守陵人这一称谓有着很深的感情。“现在很少有人知道过去的祭祀礼仪,即便知道也没有人再做了。 ”
  “祭祀祖先的礼仪和习俗不应该被忘记,这也是咱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如今,以图英福为代表的一批守陵人后裔正致力于恢复传统的祭祀礼仪。每到清明节,他们都会举行祭祀活动,不过,他们祭拜的不再是皇陵里的人,而是自己的嫡系祖先。□本报记者/王敏娜 文/摄
  关键词
  清永陵
  清永陵是清代最早的陵寝建筑群,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六世祖、曾祖、祖父、父亲、伯父和叔父葬于此,位居关外三陵之首。
  清永陵全景。
  赵德新拿出族谱说,他的祖先是守陵人。
  这是图英福家族的部分族谱。




探访辽东山区守陵人后裔:村庄少了年轻人(图)


2015年06月21日  来源:辽宁日报 



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西北启运山下,清王朝的祖陵——永陵坐落在这里。

  417年前,随着这个陵寝建筑群的建成,一群特殊的人陆陆续续来到这里。永陵的周围,有了守陵人的村庄。  100年前,随着清王朝的覆灭,“守陵人”不存在了。  如今,村庄还在,但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那曾经是守陵人的村庄。  越来越多的守陵人后裔走出了那个村庄,进城了。  守陵人中 有犯了错的皇族贵胄  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现在的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西北启运山下,埋着清太祖努尔哈赤6位祖先的陵寝建筑群落成。明万历三十四年 (公元1606年)起,这里进驻了一个专职守护清朝陵寝的机构,守护人员最多时达到3000人。直至1911年,这些专职守陵人退出历史舞台。  5月29日,记者在永陵镇见到赵德新,他是守陵人的后裔。  “我小时候总听爷爷讲我们家族守陵的故事,而且族谱上也有清晰的记载。 ”说话间,赵德新去另一个屋拿过来一个底座雕刻着精美莲花的木头匣子,里面装的就是他家的族谱。  熟练地翻到其中一页,赵德新打开了话匣子,我们祖上守陵的故事要从七世祖班布里(努尔哈赤的伯父)说起,班布里曾与努尔哈赤毗邻而居。有一次,班布里家中的一个奴隶犯了罪,跑到努尔哈赤的院子躲起来,班布里要求努尔哈赤将奴隶交出来,但努尔哈赤不承认那个奴隶在自家院子。愤怒至极的班布里不顾努尔哈赤的罕王身份,在其门前的廊柱上砍了3刀。  第二天,努尔哈赤将此事公之于众,并处分了班布里一家,将代表其身份阶层的红带子降为紫带子。按照清朝规定,黄带子身份最高,主要是努尔哈赤及嫡亲兄弟以下子孙佩戴,而其叔伯兄弟支系的为红带子,位分相对低一些,紫带子最低。而且,不允许其家族姓爱新觉罗氏,改姓觉尔察氏,并罚其守护皇陵。  和班布里一样,被罚守护清永陵的皇族还有努尔哈赤的三伯父阿塔。阿塔的后裔如今主要聚居在新宾县上夹河的腰站村,据其后人赵玉新讲,阿塔为满洲镶蓝旗人,爱新觉罗氏,康熙七年已成为二品封疆大吏,但由于参与了鳌拜的谋反,被降四级,于康熙二十五年被派到永陵守陵,这段历史在《清永陵志》中也有记载。  “清永陵的守陵人不仅有这些因犯错而被处罚至此守陵的皇族贵胄,国戚喜塔腊氏也曾守护清皇陵。”国家民委民族文化工作基地副主任李荣发曾任清永陵文物管理所副所长,他说,“喜塔腊氏早在福满时期就与爱新觉罗氏结为姻亲,后塔克世再次与喜塔腊氏结姻亲。据史料记载,康熙二十七年,喜塔腊十世祖图黑奉旨率九子一侄至盛京福陵、兴京永陵守护陵寝。 ”  3000人各司其职 宛如一个小社会  “守陵并非简单地看护陵寝,他们的工作非常繁杂,并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机构体系,犹如一个小社会。 ”永陵文物管理所所长邢启坤说,当年,清政府为守护皇陵专门设立盛京三陵总管衙门、内务府衙门、关防衙门、礼部衙门、户部衙门、工部衙门、兵部衙门、刑部衙门,主要负责对永陵的保护、修葺和祭典。  除了日常看护和修缮皇陵,守陵人最重要的两件事便是祭典和接待皇帝。  祭典是皇家陵寝的头等大事,清朝的祭典规制日趋完善,已形成“大祭”、“小祭”等典制。按照典制,永陵每年要举行四次大祭,小祭二十四次。大祭在清明、七月十五、冬至、岁暮举行。小祭则在每月初一、十五举行。  据永陵镇守陵人后裔介绍,皇陵每次举行大祭都要杀一头牛、一只羊和一头猪当做祭品。  记者查阅《兴京县志》发现,除了猪牛羊这些祭品,大祭所需的东西还有很多。为保证祭祀祭品的需要,守陵人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分工,有的专门负责养牛羊,有的专门负责酿酒,制糖、做酱、磨粉、养鹰、养鸟等工作也都有专人负责。为了保障祭品供应,一个守陵人一辈子只干一个“工种”。  永陵镇下房子村村民图英福是喜塔腊氏第21世孙,其祖上守陵时曾接待过清帝东巡,直到现在,他仍将这件事当做家族的一种荣耀。  据图英福介绍,每逢皇帝到永陵来祭祖,都需要守陵人接驾,并且皇帝及扈从、随员的住宿安排,也都由守陵人员来打理。  自1644年顺治入关,清王朝先后有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帝共9次亲临永陵祭祖,其中康熙两次、乾隆四次、嘉庆两次、道光一次,除此之外,还有雍亲王等代祭两次。频繁的祭典活动加上平常的陵寝保护、修葺以及不定时的接待清帝东巡任务,使得守陵人终年忙碌。因此,在细化内部分工的同时,守陵人不断扩容。  邢启坤告诉记者,永陵守护人员最多时曾达到3000人。康熙九年,清政府在永陵设总管衙门,额设总管1员,翼长2员,八旗满洲防御16员,笔贴式2员,领催4员,马兵75名,章京品级3员。  康熙十一年,又设掌关防衙门,额设掌关防官1员,尚膳副1员,尚茶副1员,笔贴式2员,尚膳人8员,尚香人4员,拜唐阿12名,摆桌人8名,厨役12名,护院领催、壮丁40名。甚至陵上还养有千丁,专门负责“芟刈外园荒草,烧造砖瓦,备办灰斤,以供岁修”。  “守陵村”已被渐渐忘却 年轻人离开村庄进城了  清朝时,守陵人的身份可以说是“皇族公务员”,清政府会给每户分一处小院,一般住户是三分三为基准,三分三指小院的宽度乘以长度的面积,“一亩三分地”的说法便来源于此。  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清王朝的统治被推翻,守陵人这一身份随之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永陵的守陵人多数还是选择继续留在埋着祖宗陵寝旁的村庄住。  如今,在新宾县的永陵、下营子、嘉禾、上夹河、下房子等地均有守陵人后裔居住。特别是上夹河腰站村和胜利村,守陵人阿塔的六大支脉后裔人数众多,其中腰站村人口的70%都是守陵人后裔,是全国唯一一处爱新觉罗氏聚居的村落。  经历了上百年的岁月变迁,当初神秘的守陵人逐渐被汉人同化,他们的后代与当地居民无异,也从事耕种及其他工作。“守陵村”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守陵人过去所坚守的初一、十五小祭,清明、七月十五、冬至、岁暮大祭的礼仪和习俗也正在消亡。  据腰站村的老人讲,村里的年轻人对祖上守陵的历史知之甚少,他们多是选择离开家乡,去外地读书、工作,在城里安家落户。  阿塔的十世孙赵玉新,从教师岗位上退休多年,他小时候常听父亲讲守陵人的故事,对家族的历史和守陵人这一称谓有着很深的感情。“现在很少有人知道过去的祭祀礼仪,即便知道也没有人再做了。 ”  “祭祀祖先的礼仪和习俗不应该被忘记,这也是咱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如今,以图英福为代表的一批守陵人后裔正致力于恢复传统的祭祀礼仪。每到清明节,他们都会举行祭祀活动,不过,他们祭拜的不再是皇陵里的人,而是自己的嫡系祖先。□本报记者/王敏娜 文/摄  关键词  清永陵  清永陵是清代最早的陵寝建筑群,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六世祖、曾祖、祖父、父亲、伯父和叔父葬于此,位居关外三陵之首。  清永陵全景。  赵德新拿出族谱说,他的祖先是守陵人。  这是图英福家族的部分族谱。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5/06-21/7358072.shtml


“祭祀祖先的礼仪和习俗不应该被忘记,这也是咱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如今,以图英福为代表的一批守陵人后裔正致力于恢复传统的祭祀礼仪。每到清明节,他们都会举行祭祀活动,不过,他们祭拜的不再是皇陵里的人,而是自己的嫡系祖先。

还留下来了,真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