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尼亚IAR-95 和枭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3:26:27
<br/><br/><br/><br/>
它们可是老表哟.[em07][em07]
IAR-95是罗马尼亚空军60年代末期决定发展一种近距离战场支援攻击/教练机。在发展过程中又有了一些新的改进型号,但所有的项目都失败于超重和缺乏大功率发动机来支持高升力布局带来的重量增加问题。实际上,该方案从最初的6.8吨增加到了后来的7.8吨,发动机也从一开始要求的90千牛级增加到后来的120千牛。这必然导致一些列的问题,在大约85或86年左右,在历经近20年的发展而毫无结果的情况下,项目被迫终止。此时类似布局的F-16早已成为北约空军的主力。而且性能优越得多。全部的IAR-S方案无一试飞。仅早期的IAR-95,001号机在1974年10月31日做过处女飞。 90年代早期,苏联人带来所谓的SUPER-7的改进方案也就不过是罗马尼亚的IAR-95ME。所有的顽疾都还存在,就是发动机推力在这种气动布局下相对不足。增升设计没有原初的翼身融合是不可能靠单纯增加便条而获得成功的,除非有发动机推力上的较大突破。 <br/>
<p>不是一般的象啊~~~~~</p>
&nbsp; 它们不会有什么关系吧
<p>设计思路走到一块去了,这很正常的</p>
不要觉得看着像就是有关系,这个世界上像的飞机多了,就像说我们J10是根据以色列的“狮”型,并且依靠以色列的帮助而研制出来的说法;还有,说发财是由J7改进而来。这些说法都是人云亦云的无知的说法!
但是有了DSI进气道的F17就好很多了
<p>为何总是看不起国人的创新力?</p>
<br/>
<p>很相似哦</p><p></p>
<p>建议把主翼前面的部分都捂了,你会发现跟F16也很像哦……</p>
<p>加特林空军有关FC-1的介绍</p><p><a href="http://air.top81.cn/pla/fc1.htm">http://air.top81.cn/pla/fc1.htm</a></p><p>早期的超-7实际上就是歼-7的两侧进气板,后来格鲁门打下的现在布局的基础,然后又向米高扬举的BKC。相象没什么奇怪的。</p>
不是有关系,是很有关系。
<p>因为它们都是MIG-21两侧进气改进型的后代。</p>
<p>放个资料上来,不全,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生产的海鸥,以及其他教练机都是这个公司生产的.</p><p>&nbsp;</p><p>亚尔股份有限公司 <br/>IAR S. A. <br/>  通讯地址 布拉索夫(Aeroportului 1, P. O Box198, Brasov, Romania 2200)<br/>  电话:(40 68) 15 00 14,15 00 15 电传:61266 ICAER R 传真:(40 68) 15 13 04,15 06 23<br/>  负责人 巴内亚(Neculai Banea),董事长<br/>  概 况 布拉索夫是罗马尼亚航空工业的发源地,1926年曾在此建立罗马尼亚布拉索夫航空工业公司,“二战”时期曾生产过多种型号的飞机,如该公司自行设计制造的IAR-80/81轰炸机。1944年布拉索夫航空工厂遭到战争破坏,战后曾制造拖拉机,1951年重新建成飞机厂。1968年罗政府作出“重振航空工业”的决定,正式建成布拉索夫飞机厂。90年代初,随着罗马尼亚航空工业的改革,该厂改组为股份制企业,并重新改名为亚尔股份有限公司(IAR S. A.)。<br/>  亚尔公司主要生产直升机、滑翔机和多用途轻型飞机,并对其进行维护。该公司研制的IS-28M2双座摩托滑翔机原型机于1976年7月26日首飞,分IS-28M2A与IS-28M2-GR两种型号,在澳大利亚、日本、挪威、葡萄牙和英国均有合格证生产。销往阿根廷、澳大利亚、加拿大、丹麦、德国、匈牙利、印度、以色列、挪威、菲律宾、西班牙、瑞典、瑞士、英国和美国,至1997年各型号共生产75架,目前仍有小规模生产。<br/>  1971年,该公司与法国宇航公司签约,首批生产50架SA316B“云雀”Ⅲ轻型直升机(罗代号为IAR-316B),累计生产已超过280架。该公司在SA316B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发展了IAR-317多用途直升机,其主要改动在于外型与舱内布局。1977年该公司又获准许可证生产法国宇航公司的SA-330“美洲豹”(罗代号IAR-330L)中型直升机,成为法国“美洲豹”直升机的唯一许可证生产商。首批100架,以年产10架的速度生产。到1991年中,已累计生产165 架,大部分交付给罗空军。到1995年,有40架出口到法国、巴基斯坦和苏丹,罗空军又订购了6架。1993~1994年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收到10架二手“美洲豹”,1997年可能再订购10架。目前,亚尔公司正在牵头实施24架IAR-330直升机的改型项目,以色列埃尔比特公司与航星公司合作为其提供航空电子设备。<br/>  该公司还与前苏联合作,按许可证生产卡-126多用途直升机,1989年交付10架,1990年交付70架,之后便形成年产100架的能力,预计该机生产的总数量可达1000架,故该机生产将持续到本世纪末,但由于罗方生产的由前苏联设计的TVO-100直升机发动机遇到困难,可能影响该项目的生产规模。<br/>  该公司于1973年开始设计IAR-827A农业机并于1976年7月试飞,1981年开始批生产,共生产了15架,现已停产。在IAR-827的基础上改制的IAR-827TP于1981年9月7日首飞,载药量可达一吨多。1985年春重新对该机进行了试验并编号为IAR-828TP。为了适合西方和东欧不同国家的要求,该机将装不同型号的发动机对西方出口,主要装加拿大普惠公司的PT6A-34AG;向东欧出口的飞机主要装捷克的M601B发动机。<br/>  1981年9月,该公司开始在IAR-823教练机基础上研制IAR-825涡桨串列式教练机,并于1982年6月首飞,罗空军总订货约有100架。还有部分出口。罗方认为,IAR-825主要与瑞士的PC7和巴西的EMB-312“巨嘴鸟”两种教练机争夺国际市场。<br/>  1991年初,该公司开始对IAR-46双座多用轻型机进行技术设计和市场调查,1991年底开始详细设计,1992年中开始研制阶段。1993年6月第一架原型机在巴黎航展展出,同年11月首飞。计划1996年取得的JAR-VLA合格证,预计1997年才能拿到,估计会有大批定货。<br/>  亚尔公司已成为东欧地区最重要的直升机生产基地。美国贝尔直升机公司与法国公司竞相向该公司提供武装直升机生产许可证,以占领罗马尼亚及东欧市场。1995年6月15日罗马尼亚政府与美国达信集团贝尔直升机公司签署协议,许可证生产96架AH-1F“休伊眼镜蛇”,机身由亚尔公司制造,发动机和传输系统由罗马尼亚涡轮机械有限公司制造,预计1999年开始交付给罗武装部队,2005年交付完毕。1996年8月贝尔直升机公司与罗国防部签订一项 新的备忘录,将专用型命名为AH-1W“超眼镜蛇”,在罗服役编号为AH-1RO(称为Dracula),仍保留GET700发动机(由涡轮机械有限公司许可证生产),装备罗马尼亚(或以色列)设计的武器和电子设备。作为计划的一部分,贝尔公司又与罗马尼亚国有基金会签订了一份备忘录,商定获得亚尔公司75%的股份,如果该备忘录获批准,则贝尔的股权与96架AH-1RO合同同时生效。1997年5月,贝尔公司已签署协议同意购买70%IAR的股份。<br/>  1996年5月29日法国与罗马尼亚政府签署协议,由亚尔公司按许可证生产80架AS350BA单发“松鼠”及AS355N双发“松鼠”直升机。首批40架的生产从1996年开始到2001年结束。<br/>  1996年9月罗马尼亚亚尔公司与俄罗斯别里耶夫联合体签订意向书生产16座别-32K双发飞机,打算投入1000~1500万美元。<br/>  1994年,该公司营业额达2100万美元,1997年雇员2400人,厂房面积16万平方米,占地1.26万平方米。已获ISO 9000标准认证。 </p>
我的天,怎么这么象
中国又在抄!
<p>这两种飞机咋一看去确实非常相似,但是注意:这两种飞机最重要的机翼设计确实完全不同的 罗马尼亚飞机采用的是中等后掠角的后掠翼  而FC-1为了追求超音速能力却用的典型的三角翼,在以后的04号机也因为为了提高更大速度范围内的性能而彻底重新设计了DSI进气道,而且更大面积的拱型边条已经和01号机和罗马尼亚机的边条形状是完全不同了,当年这架罗马尼亚飞机因为超重而下马,FC-1&nbsp;01号机也曾经面临超重的难题,但今天&nbsp;04号机却可以依赖大量应用新的复合材料和合金部件彻底解决使用这种布局的轻型战斗机的顽疾,到今天全新的04号机设计完成,我们可以骄傲的说:FC-1绝对是我们独立自主完成设计的新一代战机!&nbsp;</p><p>转!偶觉得解释的还说的过去.<br/></p>
仔细看楼主的两张图,罗马尼亚的方案有明显的翼身融合,而小龙则基本没有。进气道也不一样,罗的方案是典型两侧进气,小龙1~3是肋部进气,04的DSI差别就更大了。
鸡屁股和16很象的说
殊途同归嘛,没有什么可奇怪。就算借鉴了,也说明我们懂得节省时间
只要造出来管用那就是
跟歼13才是最像的!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冷杉林</i>在2006-5-3 9:22:00的发言:</b><br/>殊途同归嘛,没有什么可奇怪。就算借鉴了,也说明我们懂得节省时间</div><p>同意~~~</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韦大宝</i>在2006-5-2 19:36:00的发言:</b><br/><p>这两种飞机咋一看去确实非常相似,但是注意:这两种飞机最重要的机翼设计确实完全不同的 罗马尼亚飞机采用的是中等后掠角的后掠翼  而FC-1为了追求超音速能力却用的典型的三角翼,在以后的04号机也因为为了提高更大速度范围内的性能而彻底重新设计了DSI进气道,而且更大面积的拱型边条已经和01号机和罗马尼亚机的边条形状是完全不同了,当年这架罗马尼亚飞机因为超重而下马,FC-1&nbsp;01号机也曾经面临超重的难题,但今天&nbsp;04号机却可以依赖大量应用新的复合材料和合金部件彻底解决使用这种布局的轻型战斗机的顽疾,到今天全新的04号机设计完成,我们可以骄傲的说:FC-1绝对是我们独立自主完成设计的新一代战机!&nbsp;</p><p>转!偶觉得解释的还说的过去.<br/></p></div><p>"而FC-1为了...用的典型的三角翼,"&nbsp; !?[em06]应该是中等后掠角的后掠翼吧?而且发财是我们第一种严格控制成本的飞机.所以"但今天&nbsp;04号机却可以依赖大量应用新的复合材料..."是不可能的.阿三是LCA为什么自重非常小却有很大的军用载荷,又为什么这样贵?那才是因为实验了大量的复合材料.就连10用的都没有这么多,何况小龙.</p><p>小罗的飞机在机头、进气道、背脊上才与小龙不同:</p><p>前者机头、进气道与米格23相似,小龙则更象F-20(可能与当时格鲁门的参与有关)</p><p>奇怪的是前者的背脊很象F-16的说,而小龙怎么看都多少带点米格21的痕迹.</p><p>呵呵,偶菜鸟,还是让大侠们多说说哈.</p>
我觉得机身很像F-16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韦大宝</i>在2006-5-2 19:36:00的发言:</b><br/><p>这两种飞机咋一看去确实非常相似,但是注意:这两种飞机最重要的机翼设计确实完全不同的 罗马尼亚飞机采用的是中等后掠角的后掠翼  而FC-1为了追求超音速能力却用的典型的三角翼,在以后的04号机也因为为了提高更大速度范围内的性能而彻底重新设计了DSI进气道,而且更大面积的拱型边条已经和01号机和罗马尼亚机的边条形状是完全不同了,当年这架罗马尼亚飞机因为超重而下马,FC-1&nbsp;01号机也曾经面临超重的难题,但今天&nbsp;04号机却可以依赖大量应用新的复合材料和合金部件彻底解决使用这种布局的轻型战斗机的顽疾,到今天全新的04号机设计完成,我们可以骄傲的说:FC-1绝对是我们独立自主完成设计的新一代战机!&nbsp;</p><p>转!偶觉得解释的还说的过去.<br/></p></div><p>今天第一次听说FC1原来是三角翼啊.......</p><p>[em06]</p><p>呵呵,三角翼特指德尔他翼的说,你看前缘后掠角到没到啊??</p><p>这也就是普通的梯形翼罢了......后掠42度同边条配合正好啊,要是三角翼的话,那边条是白有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