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电“空心化”之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3:31:28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align="center" colspan="2"><font color="#000000" style="FONT-SIZE: 22px;"><strong>中国核电“空心化”之忧 </strong></font></td></tr><tr><td align="center" colspan="2"><br/><font style="FONT-SIZE: 14px;">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font> &nbsp;&nbsp;2006-04-02 07:28:34&nbsp;&nbsp;<font></font></td></tr></tbody></table><br/><br/><table height="20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id="zoom" valign="top" style="FONT-SIZE: 15px; LINE-HEIGHT: 150%;"><table cellspacing="2" cellpadding="0" width="100" align="left" border="0" style="MARGIN: 1px 7px 3px 4px;"><tbody><tr><td><img src="http://gb.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upload/200604/2/100119003.jpg" border="0" name="normal" alt=""/> </td></tr></tbody></table>  中评社香港4月2日电/3月22日,中国国务院会议原则上通过了由国家发改委撰写的《中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确定了“要积极推进核电建设,要统一发展技术路线,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坚持自主设计和创新,注重借鉴吸收国际经验和先进技术,努力形成批量化建设先进核电站的综合能力”的决议。 <br/><br/>  国际金融报文章说,规划中提到的“统一发展技术路线”成为核电界关注的焦点。敏感的问题在于,发改委是否仍将坚持采用引进国外第三代核电技术建造阳江、三门两家电站?我们的“坚持自主设计和创新”的说法是否仅体现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果真若此,中国核电将难免走上类似汽车产业的空心化道路。 <br/><br/>  漫长的核电技术引进谈判不但拖延了中国核电的发展,引进的决策更像是一个陷阱,使中国第四代的自主研发完全被边缘化。更重要的是,第三代幷非四代核电技术的必然之路,两者在方案和概念上有着根本性的不同。中国引进国外三代技术对于发展四代核电没有任何帮助。而第四代才是被国际原子能机构真正认可的、能满足21世纪核电发展要求的“新一代”核电站。 <br/>  西屋背后,东芝在想什么? <br/><br/>  自去年俄罗斯退出竞标之后,中国核电引进谈判就在法国法马通和美国西屋公司两大核电巨头之间进行。 <br/><br/>  3月28日,两年一届的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展今年迎来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展览。美国西屋公司占据了一号馆最显着、面积最大的展台。 <br/><br/>  “中国核电技术引进的招标早就有结果了,听说负责谈判的中国国核计已经在1月28日将西屋的方案上报给中国政府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境外核电设备供应商在展会上告诉记者。 <br/><br/>  自去年俄罗斯退出竞标之后,中国核电引进谈判就在法国法马通和美国西屋公司两大核电巨头之间进行。一位接近法国法马通公司高层的知情人士则表示,不知道标底已经揭晓,法马通在2月份接到中方通知,说标书有效期将延长至今年8月底。 <br/><br/>  西屋已经胜出谈判的说法近日来一直在核电界流传。若果真如此,那中国核电今后的发展将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日本。因为2006年2月6日,日本东芝公司以高出竞争对手1倍的价格,耗54亿美元巨资将西屋公司纳为己有 <br/>。 <br/>  东芝在完成对西屋的收购之后股票价格一路下跌,分析人士认为这场收购带有冒险性质,其行为已超出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则。 <br/><br/>  在收购西屋的同时,东芝公司近期又在半导体领域扩张投资近20亿美元。一个公司在短时间内连出巨资,搞战略性扩张,显然其行为已触动了企业大忌。东芝的大手笔确实令人生疑。 <br/><br/>  从日本国内需求看,其核电设施要到2030年才需要更新设备。以生产半导体为主业的日本东芝公司不惜血本收购西屋,难免令人产生其背后有政府支持的疑问。 <br/><br/>  在记者多方的打探之下,一位中方参与谈判的人士否认了西屋已经胜出的传言。他透露:“因为价格以及技术转让等方面还需磋商,评标仍在进行,目前没有任何结果。而且评标过程没有时间限制,不存在什么有效期。” <br/><br/>  国内核电界一些人士担忧,东芝控股西屋公司,中国再向西屋引进技术,意味着日本人将掌握我们核电发展的命脉。尽管目前得出这样的结论有些武断,但如果中国仍坚持技术全面引进的策略,必将造成中国核电发展的空心化局面。 <br/><br/>  中期规划将成泡影? <br/><br/>  在“统一核电技术”的思路下,核电引进谈判的延期,直接影响了中国核电发展的中期规划目标。不仅三门和阳江两个电厂在等谈判结果,几个已选好厂址的业主也在等待批文 <br/><br/>  早在2003年初,获国务院通过的一份国家计委[(计)2866]号文件,确定了要以“秦山自主模式”为主,“积极发展核电”,幷且提出了2020年实现4000万千瓦核电装机容量的目标。然而文件发布后不久,原定的“秦山自主模式”在执行时却被“整体引进国外技术”、“统一技术路线”取代。决策者认为,应该先对外招标引进国外比较先进的第三代技术,然后再按照技术转让的条件消化后自己建造其他新的核电站。 <br/><br/>  在上述思路的指导下,2004年9月,中国开始将三门和阳江共计4台百万千瓦的核电机组面向国际招标,要求是必须采用第三代堆型。幷且由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组成的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筹备组主导此次国际招标。 <br/><br/>  从截标日2005年2月28日正式算起,已经过去一年多时间,谈判结果仍然不明朗。 <br/><br/>  自2000年以来,也就是在国内电荒严重、煤价高涨、国际油价扶摇直上的情况下,发改委坚持没有批准任何一个核电站的建设项目。直到2005年,外界盛传引进谈判由于价格以及技术转让条件难以谈拢而陷于僵局,发改委批准了秦山二期与岭澳电站的扩建。 <br/><br/>  不但已经具有开挖条件的三门和阳江两个电厂在等待引进谈判的结果,几个已经在山东、辽宁、福建等地选好厂址的业主也在等待发改委选定技术后准予电站立项的批文 <br/>。 <br/>  “如果这些新项目等待三门和阳江技术引进幷且消化之后再开工,中国核电的4000万千瓦中期规划目标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一位国家核工业部人士称。 <br/><br/>  但据其透露,一个值得欣慰的消息是,可以与美国三代技术相体幷论的中国压水堆CNP1000技术,其初步设计目前已经审批通过,预计明年将可成熟。 <br/><br/>  “如果发改委放弃用引进的技术来建设新电站,一方面采用秦山二代技术进行翻版,一方面采用我们即将成熟的CNP1000技术,要在2020年完成4000万千瓦的核电装机容量倒还是有一定的可能性。”他说。 <br/><br/>  核电在战略上被边缘化? <br/><br/>  今年两会讨论的“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沿用了“以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老提法,而且也没有提4000万千瓦的目标和“十一五”的核电指标 <br/><br/>  在提交今年两会讨论的“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中,第十二章能源部分有关核电的阐述祗用了不到四行字,不但回避了以核电发展促进能源结构优化的新思路,沿用了“以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老提法,而且也没有提4000万千瓦的目标和“十一五”的核电指标。 <br/><br/>  “这个规划祗反映了能源结构长期存在的现实,幷未指明对能源战略性优化的方向和道路。是否暗示着三年前还是核电的积极推动者被推进中的困难吓得已在准备后退了?”原国际原子能机构副总干事、全国政协委员钱积惠在今年全国政协会议的小组讨论中指出。 <br/><br/>  中国目前核发电能力祗占总发电能力的2%,与国际上的平均水平16%相比差距非常大。核电集团总经理康日新认为,中国核电站总发电量如此之低的原因,一方面在于起步比较晚,第二是建设过程当中没有发展规划,就是打打停停,建完一个以后再来讨论下一个,或者在下一个在建的过程当中再往下讨论。 <br/><br/>  尽管核电站的建设起步晚,但中国对核电技术的掌握却相当早。“核潜艇的核反应堆与核电站反应堆堆芯技术基本相同,如同大卡车和小汽车的关系。”钱积惠介绍。 <br/><br/>  一个令人难堪的事实是,法国核潜艇1970年下水之后,便开始将此技术转为民用核电站,目前法国核发电占总发电能力的78%。 <br/><br/>  中国的核潜艇下水仅比法国晚了一年。但第一个核电机组1985年才开始建设,而且幷未采用自己的技术。曾经成功研发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中国核动力研究院,直至秦山核电站二期建设项目批准,才被允许参与核电技术的投标。 <br/><br/>  国电总公司高级顾问周小谦曾撰文称:“我国核电发展慢,不在于资源,也不在于投资和技术,而在于思想认识,在于体制,在于能源与电力发展方针与政策上的不当。” <br/><br/>  第三代技术是一种陷阱? <br/><br/>  更重要的是,我们试图引进的所谓第三代核电技术,祗不过是美国人精心营造的一个有利于商业推销的概念。 <br/><br/>  钱积惠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当代核电技术在过去几十年发展过程中不断有技术改进,可以分出几个阶段来,但他们都属于当代核电技术的范畴。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官方文件和正式的表述中,从未有二代三代的提法。” <br/><br/>  法国核电巨头法马通公司核电业务副总裁鄂斯特去年10月28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承认,三代技术是美国人的炒作。 <br/><br/>  西屋公司称自己的AP-1000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惟一经过美国核管会认证和批准的三代核电站技术,比现在运行的核电站安全程度提高100倍。 <br/><br/>  但该技术至今未被任何一个国家所采用。在2005年芬兰核电项目的招标过程中,美国西屋公司最初也是以此技术参与投标,却在中途突然退出。 <br/><br/>  据当时外电报道,西屋退出芬兰项目时对外宣布的原因是考虑到价格方面没有竞争力。也有文章指出西屋是出于对这项新技术的成熟性没有足够把握。 <br/><br/>  引进国外第三代压水堆技术能够实现我们所追求的“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目标吗?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名誉院长杨岐认为,这场国际招标面临巨大的技术风险、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 <br/><br/>  技术风险方面,美国和法国的三代技术目前都没有参考电站,给工程的具体实施带来很多不可预测的因素。技术转让尤其是核心技术转让不可能全面实现,比如设计的软件,祗给目标程序,不给源程序,没办法作任何变动。 <br/><br/>  另外,资金成本方面,法国法马通公司去年与芬兰签约的第三代百万级千瓦核电站的合同价格达30亿欧元,每千瓦造价2300美元左右。法马通副总裁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因为芬兰的人工成本以及高寒气候的原因,对中国的报价肯定会低于芬兰。但尽管如此,秦山二期的建成价格也祗有1300美元每千瓦。而且秦山二期国产化设备比例祗有55%左右。以后设备国产率提高,这个价格还将进一步降低。 <br/><br/>  如果以每千瓦800美元的差价计算,一台百万千瓦的核电机组的差别就是80亿美元,按照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4000万千瓦的任务,自己研发建设比引进技术所节省的资金将达到2400亿美元! <br/><br/>  对于那些对国产技术“放心不下”的人们,钱积惠表示,拿出可以节省的钱的1/10,足够有选择地买外国的技术咨询甚至专利技术,让他们为我们打工,用这种形式来正确执行“中外合作”的方针,应该足以使我们的领导决策者和业主们放心。而不是全面引进国外的技术,让我们的人员为他们打工。 <br/><br/>  第四代才是“下一代”? <br/><br/>  被国际原子能机构认可的“下一代”核电技术,与当代核电技术相比,是根本性革命性的变化,包括方案以及概念完全不同。 <br/><br/>  俄罗斯能源部部长赫里斯坚科在2006年3月宣布,目前正在研制更安全的核电技术以及第四代核反应堆技术。目标之一就是部分取代以煤发电,极大地减少电力工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在俄罗斯核能发展战略中,核电在国家电力供应中的比例将从现在的16%提高到2020年的21%-23%。 <br/><br/>  “现在所谓的第四代核电反应堆技术才是被国际原子能机构认可的‘下一代’核电技术。”钱积惠说。 <br/><br/>  钱积惠曾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担任了10年副总干事之职,期间一直主管国际核能的和平利用工作。他介绍,新一代核电站应该在核安全性、经济性和尽量减少核废物以及防止核扩散性方面,比起当代来有一个质的飞跃。实现了这一飞跃,才称得上核电更新换代的技术革命。 <br/><br/>  美国能源部曾在2000年5月召集了多国核工业部门、科学院、国家实验室、国际组织和非国际组织约100名专家举行会议,确定了能够满足21世纪核能需要的第四代核电机组的5个特征要求。 <br/><br/>  一是发电成本可以和本地区其他能源竞争;二是投资成本约为1000美元/千瓦。建造周期少于3年;三是不发生堆芯严重损伤事故,不发生需要厂外应急措施的事故;四是采用高燃耗的燃料,产生最少的放射性废物量;五是可以杜绝商业核燃料循环产生的材料作为核扩散的手段。 <br/><br/>  上述五个标准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下一代核电技术的表述基本相同。 <br/><br/>  核电第四代的发展目标是明确的。中国作出全面引进国外三代技术的理由之一,也是希望能够引进幷消化之后,站在更高的技术基础上开发自己的技术。 <br/><br/>  但关键问题是,由美国提出的六个第四代核反应堆的堆型,与当代核电技术,不论是第二代还是第三代都没有任何关系。 <br/>  钱积惠指出:“第四代核电技术幷不是在第三代技术基础上的延伸。它与当代核电技术相比,是根本性革命性的变化,包括方案以及概念完全不同。第三代技术不是第四代的必由之路。” <br/>  “我们现在完全可以一边根据秦山二期的技术改进后建设自己的新核电站,一边加紧研发自己的第四代。”这是钱积惠自2003年归国后便一直四处奔走呼吁的建议。 <br/><br/>  第四代标准:科学还是政治? <br/><br/>  目前国际核电界研究的第四代核电反应堆堆型主要包括革新和安全的压水堆以及高温气冷堆等六个堆型。 <br/><br/>  中国多数核电机组均采用了压水堆技术,但目前国内还没有关于第四代压水堆设计研究的正式立项。 <br/><br/>  而高温气冷堆的研究,清华大学核研究院则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由欧洲主办的一份国际权威核电期刊Nuclear Engineeringand Design(NED)2002年10月第218期的一篇文章,正式将清华大学核研究院的高温气冷堆认定为第四代核电反应堆。 <br/><br/>  早在1994年,清华大学核研究院便成功进行了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核安全演示,被当时参观的美国人称为“一个安全性上的真实神话”。因为在任何事故情况下,包括丧失所有冷却的情况下,不采取任何人为的和机器的干预,这个反应堆都能保持安全状态。 <br/><br/>  2005年9月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北京召开的一次国际研讨会上,发生了一场有趣的争论。钱积惠向美国代表团发问:“为什么美国能源部提出要超过1000度的超高温气冷堆作为第四代的候选目标之一?而不把当前南非和中国正在筹建的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当作是可以最先实现的第四代?” <br/><br/>  美国能源部的代表解释是:“达到1000度的高温气冷堆才可以生产氢,而美国对于进入氢能时代有极大的热情。” <br/>  会下,美国一位参与撰写第四代核电文件的专家告诉钱积惠,在美国准备发表有关第四代核电堆型标准的文件时,也发生过类似的辩论,实际上美国国内的专家也认同钱的意见,但最终被美国能源部的官员否决掉了。 <br/><br/>  “因为这是一个政治问题。”美国专家引用能源部官员的话说。</td></tr></tbody></tabl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align="center" colspan="2"><font color="#000000" style="FONT-SIZE: 22px;"><strong>中国核电“空心化”之忧 </strong></font></td></tr><tr><td align="center" colspan="2"><br/><font style="FONT-SIZE: 14px;">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font> &nbsp;&nbsp;2006-04-02 07:28:34&nbsp;&nbsp;<font></font></td></tr></tbody></table><br/><br/><table height="20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id="zoom" valign="top" style="FONT-SIZE: 15px; LINE-HEIGHT: 150%;"><table cellspacing="2" cellpadding="0" width="100" align="left" border="0" style="MARGIN: 1px 7px 3px 4px;"><tbody><tr><td><img src="http://gb.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upload/200604/2/100119003.jpg" border="0" name="normal" alt=""/> </td></tr></tbody></table>  中评社香港4月2日电/3月22日,中国国务院会议原则上通过了由国家发改委撰写的《中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确定了“要积极推进核电建设,要统一发展技术路线,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坚持自主设计和创新,注重借鉴吸收国际经验和先进技术,努力形成批量化建设先进核电站的综合能力”的决议。 <br/><br/>  国际金融报文章说,规划中提到的“统一发展技术路线”成为核电界关注的焦点。敏感的问题在于,发改委是否仍将坚持采用引进国外第三代核电技术建造阳江、三门两家电站?我们的“坚持自主设计和创新”的说法是否仅体现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果真若此,中国核电将难免走上类似汽车产业的空心化道路。 <br/><br/>  漫长的核电技术引进谈判不但拖延了中国核电的发展,引进的决策更像是一个陷阱,使中国第四代的自主研发完全被边缘化。更重要的是,第三代幷非四代核电技术的必然之路,两者在方案和概念上有着根本性的不同。中国引进国外三代技术对于发展四代核电没有任何帮助。而第四代才是被国际原子能机构真正认可的、能满足21世纪核电发展要求的“新一代”核电站。 <br/>  西屋背后,东芝在想什么? <br/><br/>  自去年俄罗斯退出竞标之后,中国核电引进谈判就在法国法马通和美国西屋公司两大核电巨头之间进行。 <br/><br/>  3月28日,两年一届的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展今年迎来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展览。美国西屋公司占据了一号馆最显着、面积最大的展台。 <br/><br/>  “中国核电技术引进的招标早就有结果了,听说负责谈判的中国国核计已经在1月28日将西屋的方案上报给中国政府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境外核电设备供应商在展会上告诉记者。 <br/><br/>  自去年俄罗斯退出竞标之后,中国核电引进谈判就在法国法马通和美国西屋公司两大核电巨头之间进行。一位接近法国法马通公司高层的知情人士则表示,不知道标底已经揭晓,法马通在2月份接到中方通知,说标书有效期将延长至今年8月底。 <br/><br/>  西屋已经胜出谈判的说法近日来一直在核电界流传。若果真如此,那中国核电今后的发展将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日本。因为2006年2月6日,日本东芝公司以高出竞争对手1倍的价格,耗54亿美元巨资将西屋公司纳为己有 <br/>。 <br/>  东芝在完成对西屋的收购之后股票价格一路下跌,分析人士认为这场收购带有冒险性质,其行为已超出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则。 <br/><br/>  在收购西屋的同时,东芝公司近期又在半导体领域扩张投资近20亿美元。一个公司在短时间内连出巨资,搞战略性扩张,显然其行为已触动了企业大忌。东芝的大手笔确实令人生疑。 <br/><br/>  从日本国内需求看,其核电设施要到2030年才需要更新设备。以生产半导体为主业的日本东芝公司不惜血本收购西屋,难免令人产生其背后有政府支持的疑问。 <br/><br/>  在记者多方的打探之下,一位中方参与谈判的人士否认了西屋已经胜出的传言。他透露:“因为价格以及技术转让等方面还需磋商,评标仍在进行,目前没有任何结果。而且评标过程没有时间限制,不存在什么有效期。” <br/><br/>  国内核电界一些人士担忧,东芝控股西屋公司,中国再向西屋引进技术,意味着日本人将掌握我们核电发展的命脉。尽管目前得出这样的结论有些武断,但如果中国仍坚持技术全面引进的策略,必将造成中国核电发展的空心化局面。 <br/><br/>  中期规划将成泡影? <br/><br/>  在“统一核电技术”的思路下,核电引进谈判的延期,直接影响了中国核电发展的中期规划目标。不仅三门和阳江两个电厂在等谈判结果,几个已选好厂址的业主也在等待批文 <br/><br/>  早在2003年初,获国务院通过的一份国家计委[(计)2866]号文件,确定了要以“秦山自主模式”为主,“积极发展核电”,幷且提出了2020年实现4000万千瓦核电装机容量的目标。然而文件发布后不久,原定的“秦山自主模式”在执行时却被“整体引进国外技术”、“统一技术路线”取代。决策者认为,应该先对外招标引进国外比较先进的第三代技术,然后再按照技术转让的条件消化后自己建造其他新的核电站。 <br/><br/>  在上述思路的指导下,2004年9月,中国开始将三门和阳江共计4台百万千瓦的核电机组面向国际招标,要求是必须采用第三代堆型。幷且由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组成的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筹备组主导此次国际招标。 <br/><br/>  从截标日2005年2月28日正式算起,已经过去一年多时间,谈判结果仍然不明朗。 <br/><br/>  自2000年以来,也就是在国内电荒严重、煤价高涨、国际油价扶摇直上的情况下,发改委坚持没有批准任何一个核电站的建设项目。直到2005年,外界盛传引进谈判由于价格以及技术转让条件难以谈拢而陷于僵局,发改委批准了秦山二期与岭澳电站的扩建。 <br/><br/>  不但已经具有开挖条件的三门和阳江两个电厂在等待引进谈判的结果,几个已经在山东、辽宁、福建等地选好厂址的业主也在等待发改委选定技术后准予电站立项的批文 <br/>。 <br/>  “如果这些新项目等待三门和阳江技术引进幷且消化之后再开工,中国核电的4000万千瓦中期规划目标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一位国家核工业部人士称。 <br/><br/>  但据其透露,一个值得欣慰的消息是,可以与美国三代技术相体幷论的中国压水堆CNP1000技术,其初步设计目前已经审批通过,预计明年将可成熟。 <br/><br/>  “如果发改委放弃用引进的技术来建设新电站,一方面采用秦山二代技术进行翻版,一方面采用我们即将成熟的CNP1000技术,要在2020年完成4000万千瓦的核电装机容量倒还是有一定的可能性。”他说。 <br/><br/>  核电在战略上被边缘化? <br/><br/>  今年两会讨论的“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沿用了“以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老提法,而且也没有提4000万千瓦的目标和“十一五”的核电指标 <br/><br/>  在提交今年两会讨论的“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中,第十二章能源部分有关核电的阐述祗用了不到四行字,不但回避了以核电发展促进能源结构优化的新思路,沿用了“以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老提法,而且也没有提4000万千瓦的目标和“十一五”的核电指标。 <br/><br/>  “这个规划祗反映了能源结构长期存在的现实,幷未指明对能源战略性优化的方向和道路。是否暗示着三年前还是核电的积极推动者被推进中的困难吓得已在准备后退了?”原国际原子能机构副总干事、全国政协委员钱积惠在今年全国政协会议的小组讨论中指出。 <br/><br/>  中国目前核发电能力祗占总发电能力的2%,与国际上的平均水平16%相比差距非常大。核电集团总经理康日新认为,中国核电站总发电量如此之低的原因,一方面在于起步比较晚,第二是建设过程当中没有发展规划,就是打打停停,建完一个以后再来讨论下一个,或者在下一个在建的过程当中再往下讨论。 <br/><br/>  尽管核电站的建设起步晚,但中国对核电技术的掌握却相当早。“核潜艇的核反应堆与核电站反应堆堆芯技术基本相同,如同大卡车和小汽车的关系。”钱积惠介绍。 <br/><br/>  一个令人难堪的事实是,法国核潜艇1970年下水之后,便开始将此技术转为民用核电站,目前法国核发电占总发电能力的78%。 <br/><br/>  中国的核潜艇下水仅比法国晚了一年。但第一个核电机组1985年才开始建设,而且幷未采用自己的技术。曾经成功研发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中国核动力研究院,直至秦山核电站二期建设项目批准,才被允许参与核电技术的投标。 <br/><br/>  国电总公司高级顾问周小谦曾撰文称:“我国核电发展慢,不在于资源,也不在于投资和技术,而在于思想认识,在于体制,在于能源与电力发展方针与政策上的不当。” <br/><br/>  第三代技术是一种陷阱? <br/><br/>  更重要的是,我们试图引进的所谓第三代核电技术,祗不过是美国人精心营造的一个有利于商业推销的概念。 <br/><br/>  钱积惠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当代核电技术在过去几十年发展过程中不断有技术改进,可以分出几个阶段来,但他们都属于当代核电技术的范畴。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官方文件和正式的表述中,从未有二代三代的提法。” <br/><br/>  法国核电巨头法马通公司核电业务副总裁鄂斯特去年10月28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承认,三代技术是美国人的炒作。 <br/><br/>  西屋公司称自己的AP-1000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惟一经过美国核管会认证和批准的三代核电站技术,比现在运行的核电站安全程度提高100倍。 <br/><br/>  但该技术至今未被任何一个国家所采用。在2005年芬兰核电项目的招标过程中,美国西屋公司最初也是以此技术参与投标,却在中途突然退出。 <br/><br/>  据当时外电报道,西屋退出芬兰项目时对外宣布的原因是考虑到价格方面没有竞争力。也有文章指出西屋是出于对这项新技术的成熟性没有足够把握。 <br/><br/>  引进国外第三代压水堆技术能够实现我们所追求的“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目标吗?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名誉院长杨岐认为,这场国际招标面临巨大的技术风险、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 <br/><br/>  技术风险方面,美国和法国的三代技术目前都没有参考电站,给工程的具体实施带来很多不可预测的因素。技术转让尤其是核心技术转让不可能全面实现,比如设计的软件,祗给目标程序,不给源程序,没办法作任何变动。 <br/><br/>  另外,资金成本方面,法国法马通公司去年与芬兰签约的第三代百万级千瓦核电站的合同价格达30亿欧元,每千瓦造价2300美元左右。法马通副总裁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因为芬兰的人工成本以及高寒气候的原因,对中国的报价肯定会低于芬兰。但尽管如此,秦山二期的建成价格也祗有1300美元每千瓦。而且秦山二期国产化设备比例祗有55%左右。以后设备国产率提高,这个价格还将进一步降低。 <br/><br/>  如果以每千瓦800美元的差价计算,一台百万千瓦的核电机组的差别就是80亿美元,按照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4000万千瓦的任务,自己研发建设比引进技术所节省的资金将达到2400亿美元! <br/><br/>  对于那些对国产技术“放心不下”的人们,钱积惠表示,拿出可以节省的钱的1/10,足够有选择地买外国的技术咨询甚至专利技术,让他们为我们打工,用这种形式来正确执行“中外合作”的方针,应该足以使我们的领导决策者和业主们放心。而不是全面引进国外的技术,让我们的人员为他们打工。 <br/><br/>  第四代才是“下一代”? <br/><br/>  被国际原子能机构认可的“下一代”核电技术,与当代核电技术相比,是根本性革命性的变化,包括方案以及概念完全不同。 <br/><br/>  俄罗斯能源部部长赫里斯坚科在2006年3月宣布,目前正在研制更安全的核电技术以及第四代核反应堆技术。目标之一就是部分取代以煤发电,极大地减少电力工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在俄罗斯核能发展战略中,核电在国家电力供应中的比例将从现在的16%提高到2020年的21%-23%。 <br/><br/>  “现在所谓的第四代核电反应堆技术才是被国际原子能机构认可的‘下一代’核电技术。”钱积惠说。 <br/><br/>  钱积惠曾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担任了10年副总干事之职,期间一直主管国际核能的和平利用工作。他介绍,新一代核电站应该在核安全性、经济性和尽量减少核废物以及防止核扩散性方面,比起当代来有一个质的飞跃。实现了这一飞跃,才称得上核电更新换代的技术革命。 <br/><br/>  美国能源部曾在2000年5月召集了多国核工业部门、科学院、国家实验室、国际组织和非国际组织约100名专家举行会议,确定了能够满足21世纪核能需要的第四代核电机组的5个特征要求。 <br/><br/>  一是发电成本可以和本地区其他能源竞争;二是投资成本约为1000美元/千瓦。建造周期少于3年;三是不发生堆芯严重损伤事故,不发生需要厂外应急措施的事故;四是采用高燃耗的燃料,产生最少的放射性废物量;五是可以杜绝商业核燃料循环产生的材料作为核扩散的手段。 <br/><br/>  上述五个标准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下一代核电技术的表述基本相同。 <br/><br/>  核电第四代的发展目标是明确的。中国作出全面引进国外三代技术的理由之一,也是希望能够引进幷消化之后,站在更高的技术基础上开发自己的技术。 <br/><br/>  但关键问题是,由美国提出的六个第四代核反应堆的堆型,与当代核电技术,不论是第二代还是第三代都没有任何关系。 <br/>  钱积惠指出:“第四代核电技术幷不是在第三代技术基础上的延伸。它与当代核电技术相比,是根本性革命性的变化,包括方案以及概念完全不同。第三代技术不是第四代的必由之路。” <br/>  “我们现在完全可以一边根据秦山二期的技术改进后建设自己的新核电站,一边加紧研发自己的第四代。”这是钱积惠自2003年归国后便一直四处奔走呼吁的建议。 <br/><br/>  第四代标准:科学还是政治? <br/><br/>  目前国际核电界研究的第四代核电反应堆堆型主要包括革新和安全的压水堆以及高温气冷堆等六个堆型。 <br/><br/>  中国多数核电机组均采用了压水堆技术,但目前国内还没有关于第四代压水堆设计研究的正式立项。 <br/><br/>  而高温气冷堆的研究,清华大学核研究院则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由欧洲主办的一份国际权威核电期刊Nuclear Engineeringand Design(NED)2002年10月第218期的一篇文章,正式将清华大学核研究院的高温气冷堆认定为第四代核电反应堆。 <br/><br/>  早在1994年,清华大学核研究院便成功进行了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核安全演示,被当时参观的美国人称为“一个安全性上的真实神话”。因为在任何事故情况下,包括丧失所有冷却的情况下,不采取任何人为的和机器的干预,这个反应堆都能保持安全状态。 <br/><br/>  2005年9月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北京召开的一次国际研讨会上,发生了一场有趣的争论。钱积惠向美国代表团发问:“为什么美国能源部提出要超过1000度的超高温气冷堆作为第四代的候选目标之一?而不把当前南非和中国正在筹建的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当作是可以最先实现的第四代?” <br/><br/>  美国能源部的代表解释是:“达到1000度的高温气冷堆才可以生产氢,而美国对于进入氢能时代有极大的热情。” <br/>  会下,美国一位参与撰写第四代核电文件的专家告诉钱积惠,在美国准备发表有关第四代核电堆型标准的文件时,也发生过类似的辩论,实际上美国国内的专家也认同钱的意见,但最终被美国能源部的官员否决掉了。 <br/><br/>  “因为这是一个政治问题。”美国专家引用能源部官员的话说。</td></tr></tbody></table>
又一个运十悲剧也许就要诞生了。
<p>担心是可以理解的,</p><p>但是作为外行,就不要说三道四了,辽宁、福建的核电站已经决定用CRP1000了,肯定比阳江、三门核电站先开工。</p><p>中国已经不可能用法国三代核电站了,再用就被法国垄断了。</p><p>东芝控股西屋又如何?俺们要的是技术,谈好了就要,谈不好,不要了,全部都用CRP1000。</p><p>核电技术不怕落后,关键是可靠!和自主,不能被人牵着鼻子走!</p>
<p>国际金融报:自主创新,核电是个例外? <br/>&nbsp;<br/>安明静 <br/>&nbsp;<br/>&nbsp; 2006年03月31日</p><p>  在自主创新已经被国家定为基本的战略方针后,在巨大而迫切的电力需求以及能源危机前,中国核电的发展仍然在走全面引进国外技术的路线。而这一路线正将中国核电的发展拖进泥潭。</p><p>  美国人成功推出了第三代核电的概念。因为要追求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引进国外第三代技术仿佛成为中国引进派们的一个充足的理由。虽然这第三代技术从未被实践使用和验证过。虽然有很多专家在告诫这场国际招标之后所隐藏的技术风险、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p><p>  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是,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真正认可的、能满足21世纪核电发展要求的“新一代”核电站所要达到的标准相比,美国所谓的第三代不论在安全性、经济性、核燃料使用率以及防止核扩散方面都相差甚远。</p><p>  虽然新一代核电的概念和方案与现在所谓的二代三代有着根本性的不同,但美国人冠之“第四代”的名字,足以让一些喜欢想当然的人们认为,引进了三代技术会离四代的水平更进一步。</p><p>  掌握了核电话语权的美国还发布了第四代核电六个堆型的具体标准。如果不是前国际原子能机构副总干事钱积惠和美国专家在去年的一场对话,我们可能至今仍然不明白清华大学核研究院研究了20年的高温气冷堆,为何仅因为产不出氢气而被美国人排除在第四代之外。</p><p>  美国人承认这是一个“政治问题”。但政治问题归根结底还是经济利益。美国不能容忍中国在第四代核电研发中走到国际前列的原因,或许指望着中国以后的核电技术还会不断引进。</p><p>  如果中国不支持开发自己的第四代技术,而是试图在引进第三代技术之上进行发展,美国人的这个愿望也许不出多少年又要实现。</p><p>  中国的核电引进派们不知道或者不愿意知道:核电第三代并非第四代的必由之路。两者根本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东西。也有可能是,他们更希望看到几年之后中国核电的再一次引进。</p><p>  关于核电技术的分类称谓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有引进的充足理由?以及为引进所花费的成本和代价到底是什么?</p><p>  在全面引进技术的策略下,除去可以计算比较出来的高昂费用,对中国核电发展最严重的打击是自主化技术研发被忽视。对国家的损失则是,核电在优化能源结构中的作用被再次边缘化。</p><p>  中国过去几十年的经验和教训已经表明,哪个领域依靠引进国外技术,哪个领域就很难发展起来。军用飞机无法引进,结果我们自己发展得很好;民用飞机可以引进,连支线飞机都造不了。中国的核电产业,如果继续坚持引进技术的路线,或许将重蹈当年运十飞机的悲剧。</p><p>  《国际金融报》 (2006年03月31日 第五版) </p>
<p>我还是支持用国产的!</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大鹏车主</i>在2006-4-2 12:04:00的发言:</b><br/><p>担心是可以理解的,</p><p>但是作为外行,就不要说三道四了,辽宁、福建的核电站已经决定用CRP1000了,肯定比阳江、三门核电站先开工。</p><p>中国已经不可能用法国三代核电站了,再用就被法国垄断了。</p><p>东芝控股西屋又如何?俺们要的是技术,谈好了就要,谈不好,不要了,全部都用CRP1000。</p><p>核电技术不怕落后,关键是可靠!和自主,不能被人牵着鼻子走!</p></div><p>能介绍下CRP1000吗,一直对这个机组很困惑。哪里设计的?</p>
实际上,没有哪一个所谓的第三代核电技术是经过考验的。基本都属于炒作。
<p>大亚湾不就是法国的技术吗?</p><p>有什么好奇怪的。</p><p>我们不是很好的吸收了他们的技术吗?实现了自主技术</p>
支持国产
支持用国产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4 16:49:23编辑过]
还是投靠法国吧,咱们自己没真东西么,秦岭不那摆着么,用自己的
不是自己没东西,是自己不相信自己。
<p>唉</p><p>邓小平真是个政治婴儿啊</p>
不引进技术领导们到那吃回扣呢?[em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