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两会中国政治文化难得的窗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9:43:04
<p>中国早点之蓟燕春秋<br/>  两会,两会</p><p>中国早点之蓟燕春秋<br/>  两会,两会</p><p>● 叶鹏飞 </p><p>  “两会”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官方媒体如是宣传。 </p><p>  确实,一年一度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台面上重大的政治活动。对于外国记者来说,“两会”不但是观察中国来年政策走向的机会,也是近距离窥视中国政治文化难得的窗口。 </p><p>  世界上再也不容易找到几千个代表(不是一般平民)聚集一堂,聆听最高领导人讲话,集体鼓掌的壮观场面;也再不容易找到全世界那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记者,竞相试图在过程中寻找、解读仪式背后各种政治含义的活动。 </p><p>  “文山会海”是中国官员对自身工作环境的一种无奈调侃,然而久经考验的大小官吏已经磨炼出开会发言的本领。 </p><p>  除了数次千人一堂的全体大会,各地的人大代表和不同界别的政协委员在“两会”期间,都得频密参加分组讨论。在这些没有中央领导出席和缺乏中央电视台转播的会议,能让人一窥“会议文化”和“表态政治”长期累积出来的一些毛病。 </p><p>  虽然有记者在场,会场上仍然出现迟到、喝茶、读报、打手机、窃窃私语、闭目养神,在发言人谈话时一起发生的怪现象。发言者的表达模式也有一定的规则,在评论政府报告时无论是否有不同意见,都会以“热烈拥护”、“完全赞同”、“非常支持”、“十分同意”等作为开场白。 </p><p>  然而“两会”在中国的政治现实下毕竟还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委员还是可以利用这个一年一度的机会,当面把地方民瘼直陈给决策当局。因而在官式发言之外,小组讨论也还真能听到中国政治现实的一些情况。 </p><p>  小组会议中出现的观点交锋和时弊陈述,会让以为中共是一言堂的批评者感到意外。在有序的环境下,民主讨论甚至争论并不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稀客。 </p><p>  代表、委员虽然仍还不是人民用选票推举出来,其中认真和有心者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扮演好“代议士”的角色,把地方的问题、现行措施的流弊、新政策的盲点具体反映出来,起到下情上达的桥梁作用。 </p><p>  中央领导人显然也相当重视这种民意的反馈,他们经常出现在不同小组会议上与代表、委员交流,并不时把重要的意见亲自记录下来,作为日后决策的参考依据。 </p><p>  光从民意反馈的角度看,“两会”虽然没有选举投票的形式,却带有民主功能的内容,让决策者在官僚体系以外了解民情,甚至是绕过政府体制的过滤,直接获取全国各地错综复杂的实况。 </p><p>  在电子化的高速时代,单靠这种一年一度的民意集中反馈渠道显然是片面而不足的,它无法做到及时而全面的反映民众的声音;中国蓬勃发展的媒体,正可以辅佐“两会”的反馈功能,让民众能更直接地传达心声,发表意见,所形成的舆论力量也可以防止权力的傲慢。 </p><p>  媒体一旦发挥应有的功能,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就不必等待一年一度才发生。</p><p>中国早点之蓟燕春秋<br/>  两会,两会</p><p>中国早点之蓟燕春秋<br/>  两会,两会</p><p>● 叶鹏飞 </p><p>  “两会”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官方媒体如是宣传。 </p><p>  确实,一年一度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台面上重大的政治活动。对于外国记者来说,“两会”不但是观察中国来年政策走向的机会,也是近距离窥视中国政治文化难得的窗口。 </p><p>  世界上再也不容易找到几千个代表(不是一般平民)聚集一堂,聆听最高领导人讲话,集体鼓掌的壮观场面;也再不容易找到全世界那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记者,竞相试图在过程中寻找、解读仪式背后各种政治含义的活动。 </p><p>  “文山会海”是中国官员对自身工作环境的一种无奈调侃,然而久经考验的大小官吏已经磨炼出开会发言的本领。 </p><p>  除了数次千人一堂的全体大会,各地的人大代表和不同界别的政协委员在“两会”期间,都得频密参加分组讨论。在这些没有中央领导出席和缺乏中央电视台转播的会议,能让人一窥“会议文化”和“表态政治”长期累积出来的一些毛病。 </p><p>  虽然有记者在场,会场上仍然出现迟到、喝茶、读报、打手机、窃窃私语、闭目养神,在发言人谈话时一起发生的怪现象。发言者的表达模式也有一定的规则,在评论政府报告时无论是否有不同意见,都会以“热烈拥护”、“完全赞同”、“非常支持”、“十分同意”等作为开场白。 </p><p>  然而“两会”在中国的政治现实下毕竟还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委员还是可以利用这个一年一度的机会,当面把地方民瘼直陈给决策当局。因而在官式发言之外,小组讨论也还真能听到中国政治现实的一些情况。 </p><p>  小组会议中出现的观点交锋和时弊陈述,会让以为中共是一言堂的批评者感到意外。在有序的环境下,民主讨论甚至争论并不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稀客。 </p><p>  代表、委员虽然仍还不是人民用选票推举出来,其中认真和有心者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扮演好“代议士”的角色,把地方的问题、现行措施的流弊、新政策的盲点具体反映出来,起到下情上达的桥梁作用。 </p><p>  中央领导人显然也相当重视这种民意的反馈,他们经常出现在不同小组会议上与代表、委员交流,并不时把重要的意见亲自记录下来,作为日后决策的参考依据。 </p><p>  光从民意反馈的角度看,“两会”虽然没有选举投票的形式,却带有民主功能的内容,让决策者在官僚体系以外了解民情,甚至是绕过政府体制的过滤,直接获取全国各地错综复杂的实况。 </p><p>  在电子化的高速时代,单靠这种一年一度的民意集中反馈渠道显然是片面而不足的,它无法做到及时而全面的反映民众的声音;中国蓬勃发展的媒体,正可以辅佐“两会”的反馈功能,让民众能更直接地传达心声,发表意见,所形成的舆论力量也可以防止权力的傲慢。 </p><p>  媒体一旦发挥应有的功能,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就不必等待一年一度才发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