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推荐]语言拾趣,知多一点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0:43:38
<p><font color="#00ff33" size="5">目录</font></p><font color="#ff0000" size="6"><font color="#000000" size="3"><p><font color="#ff0000">第一页</font><br/>“普通话“名称的由来 </p><p>《辞海》与《辞源》的区别 </p><p>中国最早的语法书 </p><p>“事典”是什么意思? </p><p>什么是“八股文”? </p><p>常见公文的名称及用法&nbsp;</p><p>&nbsp;布告的种类 </p><p>为什么书信又叫“尺牍”? </p><p>信件的代称 </p><p>“此致敬礼”是什么意思? </p><p>书信中的问候语 </p><p>标点符号的来历 </p><p>几种较特殊的符号 </p><p>问号的来历 </p><p><font color="#ff9900">第二页</font></p><p>“东道国”的由来 </p><p>连中三元”的“三元”是什么意思? </p><p>“留学生”一词的由来 </p><p>“导演”一词的由来 </p><p>“大夫”的来历 </p><p>“驸马”一词的由来 </p><p>“科学家”一词的由来 </p><p>“老先生”的由来 </p><p>何谓“社稷”?</p><p>为何称物件为“东西”? </p><p>“三脚猫”的由来 </p><p>学历“和“学力”二词的区别 </p><p>名单为什么称“花名册”? </p><p>《红楼梦》里为什么没有“她”? </p><p>“语文”名称的由来 </p><p><font color="#ffff00">第三页</font></p><p>什么叫“世界语”? </p><p>“汉语”与“中文“的区别 </p><p>“一字千金”的由来 </p><p>“陛 &nbsp;下” </p><p>“万 &nbsp;岁” </p><p>“借光”的由来</p><p>“七十二行“的由来 </p><p>“破天荒“的来历 </p><p>“三只手”的来历 </p><p>“千里送鹅毛”的由来 </p><p>“露马脚”的来历 </p><p>“一窝蜂”的来历 </p><p>“不倒翁”的来历 </p><p>“孺子牛”小考 </p><p>“一问三不知”的来历 </p><p><font color="#33ff00">第四页</font></p><p>“有眼不识泰山”的来历 </p><p>“杏林”的由来 </p><p>“和尚”一词的由来</p><p>“座右铭”的由来 </p><p>“青春”小考 </p><p>黎民与百姓渊源 </p><p>“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溯源 </p><p>“消息”的由来 </p><p>“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来历 </p><p>八仙的来历 </p><p>“意见箱”、“检举箱”的由来 </p><p>“当官不与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来历 </p><p>“青睐”与“白眼”的来历 </p><p>“天长地久”的由来 </p><p><font color="#00ffff">第五页</font></p><p>“暗渡陈仓”的来历</p><p>“满城风雨”的来历 </p><p>“巾帼英雄”的由来 </p><p>“落霞孤鹜”的由来 </p><p>“信口雌黄”的由来 </p><p>“梦见周公”的由来 </p><p>“百花齐放”的由来 </p><p>“三姑六婆”的由来 </p><p>“天女散花”的由来 </p><p>“乞巧穿针”的由来 </p><p>“东窗事发”的由来 </p><p>“五花八门”小考 </p><p>“望梅止渴”小考 </p><p>“目不识丁”的由来 </p><p>“两袖清风”小考 </p><p><font color="#3300ff">第六页</font></p><p>“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由来 </p><p>“十恶不赦”的来历 </p><p>“解铃系铃”溯源 </p><p>“永垂不朽”索源 </p><p>“叶落归根”溯源 </p><p>“开卷有益”的由来 </p><p>“学富五车”与“才高八斗” </p><p>“羊肠小道”的由来 </p><p>“闭门羹”小考 </p><p>“东南西北”小考 </p><p>“敲竹杠”的典故</p><p>有钱能使鬼推磨</p><p>狗咬吕洞宾 </p><p>莫须有 </p><p>依样画葫芦 </p><p><font color="#ff00ff">第七页</font></p><p>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 </p><p>三令五申 </p><p>狐假虎威&nbsp;&nbsp; </p><p>大公无私 </p><p>竹叶舟 </p><p>井底之蛙 </p><p>“月老”的传说 </p><p>何为“内助之贤” </p><p>火树银花&nbsp;</p><p>&nbsp;杯弓蛇影 </p><p>力士脱靴 </p><p>鹤立鸡群</p><p>“炎黄子孙”一词的由来 </p><p>“沙龙”的由来 </p><p>“剪彩”的由来 </p><p><font color="#55aa77">第八页</font></p><p>“抓周儿”的由来 </p><p>“老婆”的由来 </p><p>“太太”的由来 </p><p>“妻子”的由来 </p><p>“丈夫”的由来 </p><p>“爱人”的由来 </p><p>“两口子”的由来</p><p>“丈人”的由来 </p><p>“泰山”的由来 </p><p>“穿小鞋”一词的由来 </p><p>“走后门”的由来&nbsp;&nbsp; </p><p>“磨洋工”的由来 </p><p>“吹牛皮”的由来 </p><p>什么是“吃醋”? </p><p>“拍马屁”是怎么来的?&nbsp;</p><p><font color="#b34d76">第九页</font>&nbsp;</p><p>“眼中钉”的由来</p><p>何谓“拔河”? </p><p>“麻将”如何得名? </p><p>传统典故 <br/>&nbsp; &nbsp; &nbsp;一琴一鹤 <br/>&nbsp; &nbsp; &nbsp;一甲一名 <br/>&nbsp; &nbsp; &nbsp;一品清廉 <br/>&nbsp; &nbsp; &nbsp;一路荣华 <br/>&nbsp; &nbsp; &nbsp;三星高照 </p><p>何谓“元旦” </p><p>名联“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的来历</p><p>&nbsp;</p></font>&nbsp;</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1 2:53:50编辑过]
<p><font color="#00ff33" size="5">目录</font></p><font color="#ff0000" size="6"><font color="#000000" size="3"><p><font color="#ff0000">第一页</font><br/>“普通话“名称的由来 </p><p>《辞海》与《辞源》的区别 </p><p>中国最早的语法书 </p><p>“事典”是什么意思? </p><p>什么是“八股文”? </p><p>常见公文的名称及用法&nbsp;</p><p>&nbsp;布告的种类 </p><p>为什么书信又叫“尺牍”? </p><p>信件的代称 </p><p>“此致敬礼”是什么意思? </p><p>书信中的问候语 </p><p>标点符号的来历 </p><p>几种较特殊的符号 </p><p>问号的来历 </p><p><font color="#ff9900">第二页</font></p><p>“东道国”的由来 </p><p>连中三元”的“三元”是什么意思? </p><p>“留学生”一词的由来 </p><p>“导演”一词的由来 </p><p>“大夫”的来历 </p><p>“驸马”一词的由来 </p><p>“科学家”一词的由来 </p><p>“老先生”的由来 </p><p>何谓“社稷”?</p><p>为何称物件为“东西”? </p><p>“三脚猫”的由来 </p><p>学历“和“学力”二词的区别 </p><p>名单为什么称“花名册”? </p><p>《红楼梦》里为什么没有“她”? </p><p>“语文”名称的由来 </p><p><font color="#ffff00">第三页</font></p><p>什么叫“世界语”? </p><p>“汉语”与“中文“的区别 </p><p>“一字千金”的由来 </p><p>“陛 &nbsp;下” </p><p>“万 &nbsp;岁” </p><p>“借光”的由来</p><p>“七十二行“的由来 </p><p>“破天荒“的来历 </p><p>“三只手”的来历 </p><p>“千里送鹅毛”的由来 </p><p>“露马脚”的来历 </p><p>“一窝蜂”的来历 </p><p>“不倒翁”的来历 </p><p>“孺子牛”小考 </p><p>“一问三不知”的来历 </p><p><font color="#33ff00">第四页</font></p><p>“有眼不识泰山”的来历 </p><p>“杏林”的由来 </p><p>“和尚”一词的由来</p><p>“座右铭”的由来 </p><p>“青春”小考 </p><p>黎民与百姓渊源 </p><p>“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溯源 </p><p>“消息”的由来 </p><p>“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来历 </p><p>八仙的来历 </p><p>“意见箱”、“检举箱”的由来 </p><p>“当官不与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来历 </p><p>“青睐”与“白眼”的来历 </p><p>“天长地久”的由来 </p><p><font color="#00ffff">第五页</font></p><p>“暗渡陈仓”的来历</p><p>“满城风雨”的来历 </p><p>“巾帼英雄”的由来 </p><p>“落霞孤鹜”的由来 </p><p>“信口雌黄”的由来 </p><p>“梦见周公”的由来 </p><p>“百花齐放”的由来 </p><p>“三姑六婆”的由来 </p><p>“天女散花”的由来 </p><p>“乞巧穿针”的由来 </p><p>“东窗事发”的由来 </p><p>“五花八门”小考 </p><p>“望梅止渴”小考 </p><p>“目不识丁”的由来 </p><p>“两袖清风”小考 </p><p><font color="#3300ff">第六页</font></p><p>“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由来 </p><p>“十恶不赦”的来历 </p><p>“解铃系铃”溯源 </p><p>“永垂不朽”索源 </p><p>“叶落归根”溯源 </p><p>“开卷有益”的由来 </p><p>“学富五车”与“才高八斗” </p><p>“羊肠小道”的由来 </p><p>“闭门羹”小考 </p><p>“东南西北”小考 </p><p>“敲竹杠”的典故</p><p>有钱能使鬼推磨</p><p>狗咬吕洞宾 </p><p>莫须有 </p><p>依样画葫芦 </p><p><font color="#ff00ff">第七页</font></p><p>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 </p><p>三令五申 </p><p>狐假虎威&nbsp;&nbsp; </p><p>大公无私 </p><p>竹叶舟 </p><p>井底之蛙 </p><p>“月老”的传说 </p><p>何为“内助之贤” </p><p>火树银花&nbsp;</p><p>&nbsp;杯弓蛇影 </p><p>力士脱靴 </p><p>鹤立鸡群</p><p>“炎黄子孙”一词的由来 </p><p>“沙龙”的由来 </p><p>“剪彩”的由来 </p><p><font color="#55aa77">第八页</font></p><p>“抓周儿”的由来 </p><p>“老婆”的由来 </p><p>“太太”的由来 </p><p>“妻子”的由来 </p><p>“丈夫”的由来 </p><p>“爱人”的由来 </p><p>“两口子”的由来</p><p>“丈人”的由来 </p><p>“泰山”的由来 </p><p>“穿小鞋”一词的由来 </p><p>“走后门”的由来&nbsp;&nbsp; </p><p>“磨洋工”的由来 </p><p>“吹牛皮”的由来 </p><p>什么是“吃醋”? </p><p>“拍马屁”是怎么来的?&nbsp;</p><p><font color="#b34d76">第九页</font>&nbsp;</p><p>“眼中钉”的由来</p><p>何谓“拔河”? </p><p>“麻将”如何得名? </p><p>传统典故 <br/>&nbsp; &nbsp; &nbsp;一琴一鹤 <br/>&nbsp; &nbsp; &nbsp;一甲一名 <br/>&nbsp; &nbsp; &nbsp;一品清廉 <br/>&nbsp; &nbsp; &nbsp;一路荣华 <br/>&nbsp; &nbsp; &nbsp;三星高照 </p><p>何谓“元旦” </p><p>名联“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的来历</p><p>&nbsp;</p></font>&nbsp;</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1 2:53:50编辑过]
<font size="4">“普通话“名称的由来 <br/><br/><br/>&nbsp; “普通话”这个名称,是清朝末年“切音字运动”的积极分子朱文熊提出来的。他在1906年写了一本叫《江苏新字母》的书,把汉语分成三类,其中之一就是“普通话”。他还注明:普通话是“各省通用之话”。当时人们又称“普通话”为“蓝青官话”。元、明、清以来,北京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各地赴京应考、做官、经商的人很多,天长日久,他们也学会了普通话,但他们的北京话,却又多少杂有地方口音,人们就用“蓝青”比喻它(“蓝青”比喻不纯粹)。开始,这种话只能在官场使用,所以称“官话”。后来,会说官话的人越来越多,称官话不合适了,民国初年又有了一个新名,叫“国语”。 <br/><br/>&nbsp; “国语”的名称出世不久,就有人反对。1931年,瞿秋白同志曾反对国语一词,并且对“普通话”做了比较科学的解释。全国解放以后,人民政府非常关心汉字改革工作,不仅使“普通话”成了有严格定义的学术名词(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而且把推广“普通话”作为文字改革的一项任务。</font>
<font size="4">《辞海》与《辞源》的区别 <br/><br/>&nbsp; 《辞海》最初刊行于1936年。它是按部首编排,以字带词,兼有语文字典和百科词典性质的大型综合性辞典。1980年,由上海辞书出版社修订出版的《辞海》,收选词目十万多条,包括成语、典故、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的名词术语等。释文主要是介绍基本知识,解决读者“质疑问题”的需要,兼顾各学科的固有体系。 <br/><br/>&nbsp; 《辞源》编纂于1908年,1915年出书。1979年由商务印馆出版。1983年出齐的四卷本《辞源》基本上保持原来特色,以旧有的字书、韵书、类书为基础,同时又吸收现代词书的特点,以语词为主,重在溯源,指出每个字、词最初出现在什么古书上,作什么解释。《辞源》共收词目十万余条,用繁体字。 <br/><br/>&nbsp; 《辞源》和《辞海》不同的是:《辞源》侧重解释语词典故、古代文物典章制度,不收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词目,收词止于鸦片战争。它实际上是一部古汉语专业性辞典。</font>
<font size="4">中国最早的语法书 <br/><br/><br/><br/>&nbsp; 语法也叫“文法”,是人类思维长期抽象化的工作成果。我国古代并没有语法书。到宋时,苏询二十七岁始发愤写作,专门练句就用了十年。如果他能有一部语法书参考,那一定会省很多工夫。 <br/><br/>&nbsp; 中国最早的语法书是清末语言学家马建忠写的《马氏文通》,1898年成书。稍后,章锡琛为此书做了校注。全书共十卷,分正名、实字、虚字、句读四部分。主要例句是从经、史、子、集里选出的,参考拉丁语法,结合中国语言的习惯,求其所同所不同者而写成。这便是我国第一部较全面系统的语法专著。正名,是介绍语法术语;实字,相当于现在的实词;虚字,相当于现在的虚词;句读,相当于现在的标点符号。</font>
<font size="4">“事典”是什么意思? <br/><br/>&nbsp; &nbsp;中日两国经济专家合作编辑了《现代中日经济事典》一书“事典”是什么意思呢? <br/><br/>&nbsp; “事典”来自日语。在日语辞典里,“事典”有这样两种意思:一是“汇集各种各样的事情并加以解说的书籍”,而且加了“在解说事情这点上与解说词汇的‘辞典’是有区别的“这样的注释;二是“事典”即“辞典”(或词典)。“事典”一词就是日本人利用汉字组字法创造的汉语词汇(即“日本制汉语”)的一例。事实上,在我们现在使用的汉语中有许多类似情况的词汇,也就是象“事典”一类的词汇又回“娘”家了。</font>
<font size="4">什么是“八股文”? <br/><br/>&nbsp; 八股文是我国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主要文体,又叫“制义”、“时文”、“八比文”。 <br/><br/>&nbsp; 八股文的规则随时代不同小有变化,但大体上每篇要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几部分组成。其中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四个部分各自要有两股两相比偶的文字,这就是八股文名称的由来。八股文的字数一般不超过七百字。 <br/><br/>&nbsp; 八股文的命题取自《四书》、《五经》,行文要求“代圣贤立言”,就是只能用孔子或朱熹等人的口吻说话。解释《四书》只能依“朱注”,不许自由发挥。 <br/><br/>八股文形式呆板,内容贫乏,束缚人们的思想。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废八股文,改试策论。从此,这种通行四百多年的文体,终于寿终正寝了。</font> <br/><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tbody><tr><td><br/></td></tr></tbody></table>
<font size="4">常见公文的名称及用法 <br/><br/>&nbsp; 公告:政府向国内外宣布重大事件的文告。 <br/><br/>&nbsp; 公报:公开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方面情况的正式文告,也指由政府编印的登载各种官方文件的刊物。 <br/><br/>&nbsp; 通告:普遍通知的文告,在一定的范围内,对人民群众或机关团体公布应当遵守或者需要知道的事项。 <br/><br/>&nbsp; 通报:上级机关用书面形式通知或通告下级机关的文件。 <br/><br/>&nbsp; 布告: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张贴出来通知大众的文件。 <br/><br/>&nbsp; 通知:告诉人们某一件事的文书,亦可口头表述。 <br/><br/>&nbsp; 通电:公开发表的宣传某种政治主张的电文。 <br/><br/>&nbsp; 通碟:一个政权通知另一个政权并要求对方答复的文书。</font>
<font size="4">布告的种类 <br/><br/>&nbsp; 令,是公布法令,任免官吏时用的。 <br/><br/>&nbsp; 布告,是对公众宣布事实或有所劝诫时用的。 <br/><br/>&nbsp; 通告,是政府机关对大众发表事情时用的。 <br/><br/>&nbsp; 牌示,是政府机关在宣布简单事情时用的,即把文件贴在木牌上。 <br/><br/>&nbsp; 给示,主管机关发给个人或团体给以保护或使用某种特权的文告。 <br/><br/>&nbsp; 榜示,机关或团体在考试揭晓时用。</font> <br/>
<font size="4">为什么书信又叫“尺牍”? <br/><br/>&nbsp; 书信是应用文中的一种,过去称作尺牍。今天人们用纸写信,是平常的事,但在古代书信往往是写在简陵上的。 <br/><br/>&nbsp; 《汉书》记载广武君(李左车)谓韩信曰:“奉咫尺之书以使燕。”颜师古注道:“八寸日咫,咫尺者,言其简牍式长咫,或长尺。”汉初,尚未有纸,所以每削木简作为书信。击制书简的长短,约一尺光景,所以尺书和尺牍就是汉代“咫尺之书”的遗语。 <br/><br/>&nbsp; 《汉书·陈遵传》:“遵略涉传记,瞻于文辞,性善书,与人尺犊,主皆藏去以为荣。有些善于书法的人,往往炫耀自己的书法,形诸于笔札,因此也时常被爱好书法的人所珍藏,就作书者本人而言,也极其希望能得到收信者的重视和保护。如晋时谢安,素善尺牍,王献之虽是书法名手,但谢安却轻视王献之的书法,王献之曾经特地以优美的书法写信给谢安,以为必然会得到谢安的保存,不料谢安在接信后,就在来信的背面随便题写作答,王献之对此非常憎恨。晋代虽然已有了纸、绢,当时王献之与谢安通信,恐怕用的仍是木简,所以谢安能在书简背面写复信。 <br/><br/>&nbsp; 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有“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的事情,“视版”是祭祀时书祝文的木版。由此可证,晋代仍然具有汉时尺牍的遗制。 <br/><br/>傅咸《纸赋》中说:“既作契以代绳今,又造纸以当策,夫其为物,厥美可珍。……榄之则舒,舍之则卷,可屈可伸,能幽能显。”自从用纸写信至今,实在是方便多了。</font> <br/>
<font size="4">信件的代称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br/><br/>&nbsp; 在古代,信件一般称为“书”,还有称为“简”、“笺”、“牍”、 &nbsp;“札”、 &nbsp;“素”的。 &nbsp;“简”是竹片, &nbsp;“笺”是小竹片,“牍”是木板,“札”是小木板,“素”是白色的绢。古代因为没有纸,这些东西都是写信的材料。写信所用的木板和白绢长度通常都在一尺上下,所以又叫“尺牍”、“尺素”。信件也有称为“函”、“缄”、“启”的。“函”本指封套,“缄”本指封口,信件是它们的引申义。 &nbsp;“启”作为信件的别名,表示陈述之意,与开启之“启”有别。</font> <br/>
<font size="4">“此致敬礼”是什么意思? <br/><br/>&nbsp; 人们写信,常在末尾写“此致”,另一行写“敬礼”,“此致”后面不加标点,“敬礼”后面用感叹号,这已经成为一种格式。“敬礼”好懂,“此致”是什么意思? <br/><br/>&nbsp; 这就要弄清“此致”的含义和作用。“此”者,不是指后面的“敬礼”,而是指前面信中所写的内容。写回信,末尾用“此复”;下通知,末尾用“此通知”;发命令,末尾用“此令”;出布告,末尾用“此布”。这些都是煞尾语,“此”字的作用在于概指前文,了结全篇。“致”者,尽也,与也,含有无保留地给与或呈献之意。 &nbsp;“致××书”即“与××书”、“致词”即“献词”。“此致”二字连用,译成白话,意思是“上面的话说完了”,或者是“上面的话都说与你了”。它是一封信的煞尾,而不是“敬礼”的动词,两者之间不存在动宾关系。因此,“此致”后面不应该不加标点,而应该用句号断开。</font> <br/>
<font size="4">书信中的问候语 <br/><br/>&nbsp; 同志之间通信,结尾常用“敬礼”两字,这样的用词虽简明、朴素,但稍嫌简单。通常文化人的问候语有:文安、撰安、吟安、笔健、撰祺、著祺等(“祺”,系吉祥之意)。 <br/><br/>&nbsp; 给亲属(长辈)的问候语有:金安、钧安、颐安等 (“金”,贵;“钧”,重,古制三十斤为钧;“颐”,保养)。 <br/><br/>&nbsp; 弟子写给授业老师的问候语,有:教安、铎安等(“铎”,为古时执政者传布政教法令时用的大铃。“锋安”,意思是对老师传道授业的铭感)。 <br/><br/>&nbsp; 写给友人信件的问候语,有:日安、时安、近安、福安、大安、金安、时礼、近祺等。 <br/><br/>&nbsp; 同学之间的问候语多用:学安。 <br/><br/>&nbsp; 作者给编辑信函的问候语多用:编安。 <br/><br/>&nbsp; 给出差或旅游在外的亲友写信多用:旅安。 <br/><br/>&nbsp; 书信中的问候语,还可因写信的季节不同,选用相应的祝愿词,像:春季用春安、春棋;夏季用夏安、暑安;秋季用秋安、秋棋;冬季用冬安或炉安。 <br/><br/>&nbsp; 此外,祝愿康吉的书信问候语,还用“时绥”、“时祉”(“绥”,义为平安;“祉”,义为幸福)等。</font> <br/>
<font size="4">标点符号的来历 <br/><br/>&nbsp; &nbsp;古时候写文章没有标点符号,读起来很吃力,甚至产生误解。到了汉朝才发明了“句读”符号,语意完整的一小段为句,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顿之处为“读”(音逗)。所用符号有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都是读书断句标志。宋朝用“。”“,”来表示句读。 <br/><br/>&nbsp; &nbsp;1897年广东东芜人王炳耀在我国原有断句法的基础上,吸收外国新式标点,初拟了十种标点符号。“五四”运动期间,标点符号随着白话文的兴起日趋完善。 <br/>&nbsp; &nbsp;1919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在我国原有标点符号的基础上,参考各国通用的标点符号,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列出了标点符号的种类和用法,由当时教育部颁布全国。 <br/>&nbsp; &nbsp;建国后,出版总署进一步总结了标点符号的用法规律,于1951年9月刊发了《标点符号用法》,公布了十四种标点符号,同年10月政务院作出了《关于学习标点符号用法的指示》。从此,标点符号有了统一的用法。</font> <br/>
<font size="4">几种较特殊的符号 <br/><br/>&nbsp; 连珠号(……) <br/><br/>&nbsp; 连珠号常用来表示文中整句、整段的省略或删节。一般两个省略号连在一起使用。 <br/><br/>&nbsp; 波浪号(一) <br/><br/>&nbsp; 波浪号常用于代替重复的字和词。波浪号可代一个字,也可代一个词。字典、词典解释字义或举例说明词义时经常使用。 <br/><br/>&nbsp; 隐讳号(×) <br/><br/>&nbsp; 隐讳号用于不需要说和不便明说的姓名、地点、日期、数字等。 <br/><br/>&nbsp; 虚缺号() <br/><br/>&nbsp; 虚缺号表示这个字残缺或字迹不清,无法辨认。 <br/><br/>&nbsp; 星号() <br/><br/>&nbsp; 星号一般用在不超过三个注释(且多为自注)的有注的句子后面。例:火树银花不夜天。弟兄姐妹舞翩跹。歌声唱彻月儿圆。 <br/><br/>&nbsp; “/’:表示诗句分析。 <br/><br/>&nbsp; “●”、“▲”:放在杂志封面所刊重要文章的题目前,以示醒目。 <br/><br/>&nbsp; “O”:放在一篇文章末尾,以示全文结束。</font> <br/>
<font size="4">问号的来历 <br/><br/>&nbsp; 中国的古书里没有标点符号,当然也不会有问号。问号是从欧洲传来的。 <br/><br/>&nbsp; 问号“?”源于拉丁文中的questio一词,即是指问、疑问、问题的意思。在问号出现以前。每当有表示询问的句式时,就在句子末端加上QMestio。人们为了书写的方便起见,就取开头的“q”和末尾的“。”,缩写成“qo”,不久又有人把“q”写在上面, &nbsp;“。”写在下面,久而久之,草写成为“?” <br/><br/>文章中的“×”和“”应该怎样读? <br/><br/>&nbsp; 鲁迅《“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中的“到××党去领卢布”;剪伯赞《内蒙访古》中的“四夷服”。其中的“x”、“”,应该怎样读呢? <br/><br/>&nbsp; 在文章中,对个别字词,有的作者故意不说出来,或者不便于说出,往往用“×”来代替。它只是个代号,本身没有表示何种读音。但朗读的时候是需要读出音来的。有一种情况,可以念作“某某”,即如“到某某党去领卢布”。念到“某某”时可略作停顿,声音稍稍放低一些。这是鲁迅在文章中引用的梁实秋的话。梁的这个说法,是对鲁迅及其他进步文化人士的污蔑。“××党”指“共产党”,但梁文故意隐藏着,不说出来;而又要让明眼人一看便知,可见其用心良苦。 <br/><br/>&nbsp; 另一种情况是不便说出的,如一些经济数字之类,不到一定的时候,则不便向外公布,常常用“××……元”来代替。这里的“××”,可以念作“多少”,即“多少多少元”。有的文章或材料,提到不便于说出的单位或人名时,也常常用“××”代替,可念作“某某”。 <br/><br/>&nbsp; 上面说的是通常的念法,是根据前后的内容而定的。也有人把它一概念作“叉叉”的,这也未尝不可。 <br/><br/>&nbsp; “”也是没有读音的符号,它在文章中常常用来表示被删除或者表示残缺。可念作“什么”,如果有好多个“”排在一起,念“什么什么”,把它一并带过去就是了。念时也要注意略作停顿一下,以免与下文混杂,产生歧义。前者,如郑振铎主编的《新文学大系》,其中小说《金瓶梅》就有好多处是用“……”来表示删除的。后者即如“四夷服”,“”表示这个字脱漏。现在整理出的古书中,常有这种情形。</font> <br/>
<font size="4">“东道国”的由来 <br/><br/>&nbsp; “东道国”是由“东道主”一词演变而来。《左传·僖公三十年》记载了春秋时期秦晋围郑,郑派烛之武劝说秦退军的故事。故事讲道,烛之武对秦穆公道:“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意思是:秦如果不灭掉郑国,而让它成为东方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来来往往,缺乏的资财食用,由郑来供应,这对你也没有什么坏处。秦从其言撤军。郑在秦以东,故称东方道上的主人。 <br/><br/>&nbsp; &nbsp;后来,“东道主”便成了一个固定名词,泛指居停之所的主人或以酒食请客的人。 <br/><br/>&nbsp; “东道国”就是以主人身份接待他国,或在国际活动中处于聚汇居停之所和主办其他事的国家。</font>
<font size="4">“连中三元”的“三元”是什么意思? <br/><br/>&nbsp; “三元”即解元、会元、状元的合称。三者分别指明清时代开科取试的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明代也以殿试的前三名为三元,即状元、榜眼、探花。 <br/><br/>&nbsp; 明清时代,科举考试分为四级,即院试(县、府试)、乡试(省试)、会试(京试)和殿试(廷试)。 <br/><br/>&nbsp; 院试在县、府举行,童生可以参加院试,考取的称为“生员”、“相公”或称“秀才”。 <br/><br/>&nbsp; 乡试一般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生员(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的称“举人”,举人的第一名称“解元”。 <br/><br/>&nbsp; 会试在京城礼部举行,举人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了的称为“贡士”。第一名贡士称为“会元”。 <br/><br/>&nbsp; 殿试是最高级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贡士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了的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称为“榜眼”,第三名称为“探花”,合称“三甲鼎”。 <br/><br/>&nbsp; 科举制度从隋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在中国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font> <br/>
<font size="4">“留学生”一词的由来 <br/><br/>&nbsp; “留学生”这个词是日本人创造的。唐朝时,日本政府为了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曾多次派遣唐史来中国。遣唐使团是外交使节,在中国停留的时间不能过长,因而难以更好地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所以日本政府从第二次派遣唐史起,就同时派遣“留学生”和“还学生”。所谓“留学生”就是当遣唐使等回国后仍然留在中国学习的学生,“还学生”则在遣唐使回国时一起回国。后来,“留学生”这个词就一直沿用下来,其语义也有了变化发展:凡是留居外国学习或研究的学生,都称作“留学生”。</font> <br/>
<font size="4">“导演”一词的由来 <br/><br/>&nbsp; 二十年代初期,有一名叫陆洁的青年创办了我国影史上最早的影刊《影戏杂志》。 <br/><br/>&nbsp; 有一次陆洁在编《影戏杂志》的稿件时,偶然发生有篇文章里有个Director的英词单词,便试图把这个单词翻译出来,可是他怎么也想不出确切的中文译名。不久,他的朋友在信中说已当上了学校的“教习”。陆洁一读到“教习”二字,脑子里立刻跳出了“导演”这个词。“导演”这个中文译名就是这样产生的。</font>
<font size="4">“大夫”的来历 <br/><br/>&nbsp; 我们通常称呼医生为“大夫”如张大夫、李大夫,那哪,“大夫”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呢? <br/><br/>&nbsp; 远在宋朝,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都有了相当的发展。负 <br/><br/>责管理医疗行政的官职很多。宋制翰林医官院医官就分七级,而官职就更多了,有二十二种,如:和安大夫、成和大夫、成安大夫、成全大夫、保安大夫、翰林良医、和安郎、保安郎、翰林医正、翰林医痊、翰林医令、翰林医诊、翰林医学……。所以,“大夫”就是当时医官的头衔。从那时起,人们也就称呼医生为“大夫”了。</font> <br/>
<font size="4">“驸马”一词的由来 <br/><br/>&nbsp; 提到“驸马”,许多人都知道是皇帝的女婿、公主的丈夫。但是,关于它的来历,典故出自何处呢? <br/><br/>&nbsp;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秦王朝,自己为第一个皇帝。他经常出巡,每次出巡都前呼后拥,声势浩大。 <br/><br/>&nbsp; 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张良会同大力士阻击秦始皇,只击中副车。这一下使秦始皇吃惊不小,他总认为自己是“真龙天子”,行踪是不应该让世人知晓的。因此,在巡游中,他乘坐的车辆常有变换,同时安排了许多副车。他还特地设了一个替身掩人耳目,借以表明皇帝在“副车”上。从此以后,历代皇帝出巡时,都仿效秦始皇的作法,亲自选定一个替身,而这个替身,又大都是他自己的女婿。为什么这样选择呢?因为女婿是皇室的人,不会损害皇帝的威仪和尊严,而且认为女婿总比其他人可靠,万一发生意外,女婿是外姓,死了也不过是个牺牲品,皇子是绝对不会去乘“副车”的。这样,由于皇帝的女婿担任替身乘坐在副车上,跟随皇帝出巡各地,后来,人们就将皇帝的女婿称为“驸马”。驸马”的由来还有其他说法。</font>
<font size="4">“科学家”一词的由来 <br/><br/>&nbsp; 我们常常讲某某科学家,但你知道科学家这一词的来历吗? <br/><br/>&nbsp; 古时候虽然有从事科学事业的人,但没有科学家这个称呼。“科学家”一词诞生的时间约在1840年,创造这一词的是英国剑桥大学历史学家兼哲学家费米尔,他说:“于一般科学领域里,孜孜不倦的耕耘者,我们急需给予他们一个适当的称谓,我想称呼他们为‘科学家“,。 <br/><br/>&nbsp; “科学家”这个词在拉丁文中是“Scien”,即了解的意思;法文“Sciecnce”,泛指一切学习的形式;德文是“diewissenschaft”,可与科学通用。有人曾对科学家下过这样的评语,说他们具有“敏锐的观察,精细的实验,谨慎的分类,证据的搜集,结论的研判”的素质。 <br/><br/>&nbsp; 那么,是不是有了“科学家”这个词后才相继出现“天文学家”等名称呢?不是的。“科学家”这一词与“天文学家”、“化学家”等称谓有早有迟。如“天文学家”大约在1400年前英文文献中已有了记载。“数学家”的名称比“天文学家”迟二十多年才发现。 &nbsp;“化学家”出现于14世纪左右。“动物学家”、 &nbsp;“植物学家”于17世纪才有。 &nbsp;“生物学家’、 &nbsp;“心理学家”、 &nbsp;“地质学家”约出现于18世纪。只有“物理学家”是与“科学家”一词几乎同时问世的。</font> <br/>
<p><font size="4">“老先生”的由来 <br/><br/>&nbsp; 老先生这一称呼,一般是对有学问的人的一种尊称。这种称呼最早见于《史记·贾谊传》中。 <br/><br/>&nbsp; 到了明朝时,把当翰林官的人称为老先生。尽管有的翰林官年龄不大,但仍称之为老先生。到了清朝,则把做相国或两司抚台的官员也统称之为老先生。 <br/>&nbsp; <br/>&nbsp; 时至今日,老先生这一称谓有了多种含义,已个只是尊称,有时还含有戏谑和讥讽的味道。 </font><br/><br/></p>
<font size="4">何谓“社稷”? <br/><br/>&nbsp; “社稷”是一个特指名词。社,古代指土地之神;古代又把祭土地的地方、日子和祭礼都叫社。稷,指五谷之神。故“社稷”从字面来看是说土谷之神。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招土地和五谷神。 <br/><br/>&nbsp; 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后来人们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社稷之忧”、“社稷之患”、“社稷之危”都指的是“国家”的忧虑、隐患、安危。这个代称一般现代白话文文章已经很少用了。</font>
<font size="4">为何称物件为“东西”? <br/><br/>&nbsp; 人们为什么把一切物件统称为“东西”呢? <br/><br/>&nbsp; 我们古代把木、火、金、水、土称为“五行”(分别代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把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天干”,又把“五行”、 &nbsp;“天干”对应起来,组成“五方”。 <br/><br/>&nbsp; &nbsp;即: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方戊己土。可以看出,东方属木,可以代表一切植物,如花草、树木、蔬菜、庄稼等等;西方属金,可以代表一切金属矿物,如金、银、钢、铁、锡等等;南方属火,火是一种化学现象;北方属水,严格来说,水也是一种化学现象。 <br/><br/>&nbsp; &nbsp;然而,在远古时代,人们可能不,把水、火当做物质;至于中方的土,因为遍地皆是,以至被古人忽视。由此看来,只有木(植物)和金(金属矿物),最受人的重视,、可以代表一切有用物质。于是,人们就把代表“木”和“金”的两个方向名联在一起,组成了一个“词”——东西,用它代表世界上的所有物件。另一说,清代著名学者纪晓岚认为:物产四方而约称“东西”,正象历史记载四时而简称“春秋”一样。</font>
<font size="4">“三脚猫”的由来 <br/><br/><br/>  “三脚猫”是形容那些在技艺上略知皮毛而不甚精通的人。 <br/><br/>&nbsp; &nbsp;“三脚猫”一词,语出于元末明初陶宗仪的《南村辍耕集》:“张明善作北乐府《水仙子》讥时云……说英雄,谁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非熊(非熊即飞熊)。”文中的“三脚猫”是一种动物。后来,明人郎瑛在《七修类稿》记载:“嘉靖间,南京神乐观有三脚猫一头,极善捕鼠,而走不成步。”捕鼠是猫的专职,“三脚猫”的本职技能很不错,却“走不成步”,难怪郎瑛接着解释道:“俗以事不尽善者,谓之三脚猫。” <br/><br/>&nbsp; &nbsp;就这样,“三脚猫 &nbsp;”一词成了做事技艺不精的意思了,并一直沿用到今。</font>
<font size="4">学历“和“学力”二词的区别 <br/><br/><br/>&nbsp; “学历”和“学力”这两个词所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不能混用。 <br/><br/>&nbsp; 学历是指求学的经历,指曾在哪些学校肄业或毕业,通俗的说指的是资格。比如,人们常说的:“他有大学学历。” <br/><br/>“我的学历是中专。” <br/><br/>&nbsp; 学力的含义是在学问上达到的造诣,通俗地说就是指文化程度。“同等学力”是指虽然没有上过某一级学校,但具有相当于这一级学校毕业的学识或文化程度。比如:“他通过自学已经达到大学毕业学力。”</font> <br/>
<font size="4">名单为什么称“花名册”? <br/><br/>&nbsp; 在日常事务中,为什么常把名册或名单叫“花名册”呢?旧时登录户口册子,把人名叫做“花名”,户叫做“花户”。花,言其错杂繁多。“花名册”即由此而来。 <br/><br/>&nbsp; “花名”一词是从古而来的,我们现在就不一定沿用它,可以用“名单”、“名册”,这样更容易懂。</font>
<font size="4">《红楼梦》里为什么没有“她”? <br/><br/>&nbsp; 大观园里有那么多太太、小姐、丫头,但《红楼梦》中却没有一个“她”字。这是怎么回事呢? <br/><br/>&nbsp; 这是由于《红楼梦》诞生时,“她”字还没问世呢。《红梦楼》是清末曹雪芹的作品,1791年出版,而“她”字直到1926年才由刘半农创造出来。从前,文章里的第三人称代词男女不分,都称为“他”。“五四”以后,有人用“伊”字代替女性的“他”,但“伊”与“他”并用常造成混乱。于是刘半农先生专门创造了一个“她”。“她”与“他”读音相同,而且符合口语习惯,很快得到各界人士的称赞和公认。</font>
<font size="4">“语文”名称的由来 <br/><br/><br/>&nbsp; 清末废科举、兴“新学”时,有一门功课叫“国文”,教的是文言文。 &nbsp;“五四”以后,白话文兴起,小学“国文”改称“国语”,侧重白话文,提倡教学接近群众实际语言;中学仍称“国文”,侧重文言,但加入一定的白话文。 <br/><br/>&nbsp; 1949年6月大陆大部分解放,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研究全国范围使用教材,确定中小学都应以学白话文为主,中学逐渐加点文言文,作文则一律写白话文,要求在口头上和书面上,使学生能掌握接近生活实际、切合日常应用的语言能力;并采纳叶圣陶的建议,不再用“国文”和“国语”两个名称,一律称为“语文”。 <br/><br/>&nbsp; “语文”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话言两个方面: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谓之文;口头的包括听和说,书面的包括读和写。使用“语文”这个名称,表明了要进行全面的语言训练,纠正封建社会长期遗留下来的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分家,教学里只管读文章、写文章,不管口语训练的弊病。世界上有多少种语言? <br/><br/>&nbsp; 据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出版的《语言学与语言交际手段指南》一书认为:现在世界上已知的语言有五千六百五十一种(公认的独立语言有四千二百种),其中一百万以上人口使用的有一百六十三种,五千万以上人口使用的有十九种,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使用国家最多的是英语(三十多国),一个国家里语言种数最多的是印度(八百四十五种)。世界上约有五百种语言得到人们较为充分的研究,一千五百种几乎没有人研究过。虽然一些国家的科学界和宗教界人士作出很大努力,占全世界四分之三强的语言仍然没有文字。</font> <br/>
<font size="4">什么叫“世界语”? <br/><br/>&nbsp; “世界语”又称“万国语”,是一种没有国籍的语言,它诞生于1887年,是一位名叫柴门霍夫的波兰医生研究创造的。创立这种语言的目的是为了打破各民族语言的隔膜,便利交往。因此,又有人称世界语是“国际普通话”。 <br/><br/>&nbsp; “世界语”以印欧语系罗马语为基础,因为有严密的科学性和逻辑性,读写统一,音形统一,单词易记,很快被人们所接受。它从创立至今有了很大发展,词汇已从当初的九百个增加到现在的一万五千个。在柴门霍夫的“世界语”诞生后,人们又提出了几百种世界语方案,但其科学性和逻辑性都远不及柴门霍夫世界语。如今,柴门霍夫的“世界语”足迹已经遍及世界各地。我们通常所说的世界语就是这一种。</font> <br/>
<font size="4">“汉语”与“中文“的区别 <br/><br/><br/>&nbsp;“汉语”和“中文”是既有联系而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br/><br/>&nbsp;“汉语”是汉族语言的简称。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除汉语以外,尚有蒙、藏、朝鲜、维吾尔等兄弟民族的语言,通常说的汉语,不包括其他民族的语言,但包括使用汉语地区的方言。 <br/><br/>&nbsp; “中文”是中国语文的简称,它与“汉语”的区别严格来说,汉语是指口讲、耳听的语言,“中文”还包括阅读和书写的问题。此外,中文也包括各兄弟民族的语文,例如新疆大学就把维吾尔语文专业课程设在中文系里。</font> <br/>
<font size="4">“一字千金”的由来 <br/><br/>&nbsp; 两千多年前,秦国的宰相吕不韦组织他的门客集体编纂了一部大书——《吕氏春秋》。书成之后,把“稿本”挂在首都咸阳的城门上,声称有能增删一字者赏给千金。 <br/><br/>&nbsp; 不知是因为这书实在编得好还是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据说,竟没人能够拿走这笔高额的“奖金”。于是,这个故事引出了一个“一字千金”的成语。</font>
<font size="4">陛 &nbsp;下 <br/><br/>&nbsp; “陛下”是封建时代臣民对皇帝的称谓。“陛”本是台阶的意思,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 <br/>&nbsp; &nbsp;封建皇帝临朝时,陛的两侧要有武臣执兵器站列,以备不虞和显示威风。群臣常常不能直接对皇帝说话,而是要由站在陛下的侍卫者转达,以示皇权的崇高。 <br/>&nbsp; &nbsp;后来,人们也就用“陛下”作为对皇帝的直接称呼,表示自己虽然是在对皇帝说话,但是在礼仪上还是不敢忘记自己本来没有资格对皇帝讲话,这些话是应由陛下侍卫者转达的。</font>
<font size="4">“万岁” <br/><br/>&nbsp; “万岁”这个词本来只是人们由于内心喜悦以示庆贺的欢呼语。秦汉以前,欢呼“万岁”是比较普遍的事。比如冯援替替孟尝君在薛地烧掉债券,颇得人心,于是“民称万岁”。 <br/><br/>&nbsp; 秦汉以后,臣子朝见国君,拜恩庆贺,也常常呼喊“万岁”,并逐渐成为一种礼节。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便成为帝王代称了。但并不是帝王惟一或专擅的称呼。叫“天子”也可,因为这个称号也很尊贵“天之骄子”,表明其拥有的权力是上天所赋予的,至高无上。如果对别人呼喊“万岁”,皇帝也不干涉。 <br/><br/>&nbsp; 汉武帝曾想把“万岁”攫为已有,不许别人用。但是人们并不全照他的意志,一到高兴的时候还是欢呼“万岁”,禁不了也无可奈何。 <br/><br/>&nbsp; 到了宋朝,皇帝的“万岁”瘾可大啦!如果有大臣被称为“万岁”,就算犯禁,要受到重罚。以忠臣闻名的寇准有一次与温仲舒同行,路上遇到“狂人”,迎马高呼万岁。寇准的政敌得知后,向皇帝告发,以致寇准被罢去同知枢密院的高职,降为青州知州。 <br/><br/>&nbsp; 可见,自从宋朝开始,“万岁”一词成了皇帝的专用名词,如果谁再随意欢呼“万岁”,就会有杀身之祸。到明朝以后,规定更加严格,简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br/><br/>&nbsp; 清王朝被推翻后,“万岁”一词才还其固有面目,人们还是把它作为一种庆贺的欢呼语。</font>
<font size="4">“借光”的由来 <br/><br/>&nbsp; “借光”一词,意思是叨扰或请人给予方便。如通过稠密的人群时,便说:“借光,借光。”看来它十分普通。但它的来源却很古老。 <br/>&nbsp; &nbsp; <br/>&nbsp; &nbsp;据《战国策》记载,甘茂逃出秦国打算投奔齐国,出关的时候,遇见了齐国的苏代,甘茂说:“你听说过借光的故事么?衬子里的姑娘们轮流出油点灯在村头的房子里纺线。其中有位因家贫出不起油的姑娘也来借光,但其他姑娘便想把她撵走。那姑娘恳求说: &nbsp;‘因我出不起油,所以每天早到迟退,为大家打扫屋子,安置座位,你们为什么不可以让我借点光?’姑娘们一听有道理,便不再撵她了。” <br/><br/>&nbsp; 苏代听了这个故事,便把他推荐给齐王。</font>
<font size="4">“七十二行“的由来 <br/><br/>&nbsp; “七十二行”的说法,是人们常以此来比喻社会上的各行各业,但此说自何而来呢? <br/>&nbsp; &nbsp;据宋周辉撰《清波杂志》所载,我国唐代的行业为“三十六行”,即:肉肆行、宫粉行、成衣行、玉石行、珠宝行、丝绸行、纸行、海味行、鲜鱼行、文房用具行、茶行、竹木行、酒米行、铁器行、顾绣行、针线行、汤店行、药肆行、扎作行、陶土行、件作行、巫行、驿传行、棺木行、皮革行、故旧行、酱料行、柴行、网罟行、花纱行、杂耍行、彩舆行、鼓乐行、花果行等。 <br/><br/>&nbsp; 徐坷在其《清稗类钞·农商类》中说:“三十六行者,种种职业也。就其工而约计之,曰三十六行,倍之则为七十二行,十之则为三百六十行。”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上说:“杭州三百六十行,各有市语。” <br/><br/>&nbsp; 据此人们常说的七卜二行、三百六十行等,并非行业的具体数字,不过是各行各业的概称而已。</font>
<font size="4">“破天荒“的来历 <br/><br/>&nbsp; &nbsp;唐代科举制度规定,凡是考进士的人,都由地方解送入试。 <br/><br/>&nbsp; &nbsp;当时荆州南部地区四五十年竟没有一个考中。于是,人们称荆南地区为“天荒”。意思是混沌未开的原始状态,或是荒远落后的地区,讥笑那里几十年没能考上一个进土。 <br/><br/>&nbsp; 唐宣宗大中四年,荆南应试的考生中有个考中了,总算破了“天荒”。由此,旧时文人常用“破天荒”来表示突然得志扬名。现在用来指从未有过或第一次出现的新鲜事。</font> <br/><br/>
<font size="4">“三只手”的来历 <br/><br/>&nbsp; &nbsp;“三只手”一词,源于古罗马剧作家普劳图斯的喜剧《一坛黄金》。该剧第四幕第四场中,老吝啬鬼龙克里奥丢失了一坛金子,他怀疑仆人。 <br/><br/>&nbsp; &nbsp;仆人伸出手给他查看,看了一只,手,又看另一只,最后不甘心还要看“第三只”。于是,“三只手”作为小偷的代名词,便被沿用至今。</font> <br/>
<font size="4">“千里送鹅毛”的由来 <br/><br/><br/>&nbsp; 唐贞观年间,回纪使臣缅伯高,遵照国王命令,带珍珠宝物向唐朝进贡,同时还带了一只他们认为世间稀有的白天鹅。这只白天鹅长得十分美丽可爱,缅伯高亲自用笼子装着护送。到了湖北两阳地方,发觉天鹅非常口渴,便放它到湖里喝水,一不小心,大鹅展翅高飞,仓促间,缅伯高只抓得一片鹅毛。这如何是好呢?他想来想去,只好硬着头皮,把鹅毛用丝缎包裹好,并附上自己写的一首诗,送给唐太宗。诗云:“天鹅贡唐朝,山高路远遥;两阳湖失宝,倒地哭号号。上复唐天子,请饶缅伯高;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br/><br/>&nbsp; 唐太宗看了诗,见来使的思想负担很重,便安抚一番,同时把天鹅毛诚恳地收下来,回送一些中原土特产,如丝绸、茶叶、玉器之类,缅伯高这才转忧为喜。他在中原住了一个时期,然后把答礼带了回去,还在回纪王面前,大赞唐朝友好之情。以后,回纪继续派遣使者岁岁来朝,还积极开展文化交流。 <br/><br/>&nbsp; 从此“千里送鹅毛,物轻情义重”,便成为我国民间流行的口头禅了。</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