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名经济学家认为我国城市贫困问题明显加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1:11:32
<p>数十名经济学家认为我国城市贫困问题明显加重 </p><p>--------------------------------------------------------------------------------<br/>&nbsp;<br/><a href="http://finance.sina.com.cn/">http://finance.sina.com.cn</a> 2006年02月09日 03:29 中国青年报 <br/>&nbsp;<br/>  城市贫困部分发生“代际转移” 相关研究缺乏权威数字 </p><p>  本报记者 刘世昕</p><p>  在春节前一个以城市贫困为主题的研讨会上,数十名经济学家提交的在不同区域做的调查报告,都给出一个相同而清晰的描述:近年来,城市贫困问题并没有因为我国经济高速 <br/>&nbsp;<br/>&nbsp;<br/>增长而有所减轻,相反表现出明显地加重。</p><p>  城市贫困问题研究缺乏标准及权威数据</p><p>  专家们注意到,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的城市贫困群体,主要是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无法定的赡养人和抚养人的“三无”人员,而新出现的城市贫困群体中,大部分人有工作能力并且愿意工作,但没有工作机会。</p><p>  在专家的眼中,这样一个庞大群体可能来自:国有企业改革和调整导致失业的群体;资源枯竭型城市里大量具有正常劳动能力的城市居民;退休较早、仅依赖退休金生活的老年人;流入城市、成为城市新贫困阶层的大量农村人口。同时,社会保险、教育培训、医疗保障等制度上的缺位与失效,也在随时随地制造和产生着新的城市贫困。</p><p>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1978年为2.5亿人,2004年已经迅速下降到2610万人。与此相比,城市贫困问题却有发展的趋势。以2004年为例,专家们估计的数据是,城镇人口贫困发生率为6%至8%,高于同期农村。</p><p>  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并没有国家权威部门制订城市贫困标准,开展专项的贫困状况调查,并定期发布城市贫困人口的统计数据。”经济学者高尚全这样表示。</p><p>  由于缺乏高尚全所说的全国性权威统计和分析,到底谁是城市贫困人口,他们贫困到什么程度,不同城市的贫困人群构成是否不同等问题,谁都没有准确的答案。专家们的态度是,只有回答清楚这些问题,才能为解决城市贫困开出对症的药方。</p><p>  综合开发研究院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丁四保2005年下半年对东北地区5个资源枯竭城市的贫困群体进行了调查。他对城市贫困居民有这样的描述:离开原有在国企或者集体企业的工作后,大部分员工在实现再就业、获得失业和养老保险、参加就业培训、享受医疗和教育服务方面,遭遇到了严重的排斥。“贫病交加”使他们的命运堪忧。</p><p>  危险信号:城市贫困将部分发生“代际转移” </p><p>  尽管2006年的日历才刚刚翻开,但住在湖北省中部一个小县城的59岁的老余却恨不得赶紧跨入2007年。老余盘算的是,60岁后,他就可以去社保部门领到几百元的退休金,不用去给别人打零工了。</p><p>  过去曾被农村老家人羡慕吃上“商品粮”的老余,其实已经差不多十年没从原来的单位领到过工资了。老余的说法是,他服务的那个机构早已名存实亡,只有初中文化的他不清楚政策是怎么说的,只知道单位没有钱发,只能给职工上点保险,但有希望的是等到了退休年龄能拿到退休金。</p><p>  老余和农村户口的老伴近十年就靠老余一个人“创造性”的劳动为生,从当小贩到做泥瓦工,反正什么能糊口就干什么。除了必要的温饱消费外,老余一家的消费支出似乎定了格———80年代时兴的电视等三大件一直沿用至今。老余说,至少当年的几十名同事都和他的生存状态相同。</p><p>  老余的一儿一女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只能盲目地在北京、深圳、武汉等大城市频繁转移,一年到头挣得的工资,其实也只够温饱。</p><p>  老余一家可以说是经济学家们关注人群的一个缩影:老余尚有劳动能力,但由于单位改革调整,已经有十多年没有工作机会;而老余儿女的状态,被经济学家认作是一个危险的信号———现在贫困一代的子女,同样没有多少创造收入的能力和机会,他们的待业预示着,城市贫困将部分地发生“代际转移”。</p><p>  国家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政策法规司司长于学军的看法是,今后我国有两类人群容易陷入贫困:一类是进城的农民工,他们的贫困呈代际传播态势,可是第一代人对贫困还无所谓,第二代或第三代贫困者就难以忍受了;第二个容易贫困的社会群体,是老年人口,他们的贫困发生率大大高于其他人群。</p><p>  解决城市贫困问题需要政府通盘考虑 </p><p>  农村脱贫已经被证实有效的手段包括:鼓励劳动力进城,提高人口素质,技术推广,减轻农民负担。</p><p>  综合开发研究院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丁四保认为,解决城市贫困的问题要比农村脱贫还难。首先,城市贫困居民没有土地等生产资料,不存在“增收和减负”的可能。其次,城市贫困家庭也很少有向其他城市转移的机会和能力,因为他们没有土地作为最后的生活保障,很难承担迁移的风险。</p><p>  有专家给贫困城市开出的药方包括:深化改革,大力发展城市服务业,但反对的专家认为,依靠服务产业脱贫可能在经济发达地区走得通,但在贫困地区就不一定行得通。</p><p>  丁四保说,他在东北一些资源城市看到的情况是,当地发展服务业遭遇的却是小买卖“卖不动”,做家政“没人要”,当护工也“没人雇得起”,而且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主辅分离等制度又破坏了原来可以勉强生产的“依附性服务业”,对贫困城市的服务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帮助城市贫困人口脱贫不等简单地等同于发展服务业。</p><p>  经济学家高尚全认为,城市贫困问题的解决,关键是政府应该对贫困人口给予一定的保障,同时积极鼓励劳动者就业。</p><p>  这位学者称,以就业获取收入作为基础保障,这也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的保障模式。因此,实施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就显得尤为关键。在制定公共投资、财税金融等宏观政策上,要尽可能以解决就业为导向,尽可能扩大受惠范围。</p><p>  由于农村贫困人口向城市的转移是我国目前城市贫困的来源之一,一些专家认为,对于从农村转移出来的贫困人口,城市政府应该给予相对宽松的环境,沿海发达城市应把这一部分人口统一纳入城市管理之中,积极探索外来人口贫困问题的解决办法。此外还应从源头抓起,加强农村劳动力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投入机制、运行机制、绩效评价机制和管理机制,减缓农村贫困的转移程度。</p><p>  高尚全等专家认为,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而言,解决城市贫困问题,需要跟城市的产业转型和相关扶持政策结合起来,通盘考虑。需要修订有关资源法规,允许部分资源收入地方与中央共享,地方分享部分应全部用于城市发展接续产业,实现经济转型。还需要建立中央政府的“有条件援助”机制,促进地方政府公共财政的形成和公共服务意识的增强。</p><p>  本报北京2月8日电<br/>&nbsp;<br/></p><p>数十名经济学家认为我国城市贫困问题明显加重 </p><p>--------------------------------------------------------------------------------<br/>&nbsp;<br/><a href="http://finance.sina.com.cn/">http://finance.sina.com.cn</a> 2006年02月09日 03:29 中国青年报 <br/>&nbsp;<br/>  城市贫困部分发生“代际转移” 相关研究缺乏权威数字 </p><p>  本报记者 刘世昕</p><p>  在春节前一个以城市贫困为主题的研讨会上,数十名经济学家提交的在不同区域做的调查报告,都给出一个相同而清晰的描述:近年来,城市贫困问题并没有因为我国经济高速 <br/>&nbsp;<br/>&nbsp;<br/>增长而有所减轻,相反表现出明显地加重。</p><p>  城市贫困问题研究缺乏标准及权威数据</p><p>  专家们注意到,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的城市贫困群体,主要是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无法定的赡养人和抚养人的“三无”人员,而新出现的城市贫困群体中,大部分人有工作能力并且愿意工作,但没有工作机会。</p><p>  在专家的眼中,这样一个庞大群体可能来自:国有企业改革和调整导致失业的群体;资源枯竭型城市里大量具有正常劳动能力的城市居民;退休较早、仅依赖退休金生活的老年人;流入城市、成为城市新贫困阶层的大量农村人口。同时,社会保险、教育培训、医疗保障等制度上的缺位与失效,也在随时随地制造和产生着新的城市贫困。</p><p>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1978年为2.5亿人,2004年已经迅速下降到2610万人。与此相比,城市贫困问题却有发展的趋势。以2004年为例,专家们估计的数据是,城镇人口贫困发生率为6%至8%,高于同期农村。</p><p>  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并没有国家权威部门制订城市贫困标准,开展专项的贫困状况调查,并定期发布城市贫困人口的统计数据。”经济学者高尚全这样表示。</p><p>  由于缺乏高尚全所说的全国性权威统计和分析,到底谁是城市贫困人口,他们贫困到什么程度,不同城市的贫困人群构成是否不同等问题,谁都没有准确的答案。专家们的态度是,只有回答清楚这些问题,才能为解决城市贫困开出对症的药方。</p><p>  综合开发研究院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丁四保2005年下半年对东北地区5个资源枯竭城市的贫困群体进行了调查。他对城市贫困居民有这样的描述:离开原有在国企或者集体企业的工作后,大部分员工在实现再就业、获得失业和养老保险、参加就业培训、享受医疗和教育服务方面,遭遇到了严重的排斥。“贫病交加”使他们的命运堪忧。</p><p>  危险信号:城市贫困将部分发生“代际转移” </p><p>  尽管2006年的日历才刚刚翻开,但住在湖北省中部一个小县城的59岁的老余却恨不得赶紧跨入2007年。老余盘算的是,60岁后,他就可以去社保部门领到几百元的退休金,不用去给别人打零工了。</p><p>  过去曾被农村老家人羡慕吃上“商品粮”的老余,其实已经差不多十年没从原来的单位领到过工资了。老余的说法是,他服务的那个机构早已名存实亡,只有初中文化的他不清楚政策是怎么说的,只知道单位没有钱发,只能给职工上点保险,但有希望的是等到了退休年龄能拿到退休金。</p><p>  老余和农村户口的老伴近十年就靠老余一个人“创造性”的劳动为生,从当小贩到做泥瓦工,反正什么能糊口就干什么。除了必要的温饱消费外,老余一家的消费支出似乎定了格———80年代时兴的电视等三大件一直沿用至今。老余说,至少当年的几十名同事都和他的生存状态相同。</p><p>  老余的一儿一女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只能盲目地在北京、深圳、武汉等大城市频繁转移,一年到头挣得的工资,其实也只够温饱。</p><p>  老余一家可以说是经济学家们关注人群的一个缩影:老余尚有劳动能力,但由于单位改革调整,已经有十多年没有工作机会;而老余儿女的状态,被经济学家认作是一个危险的信号———现在贫困一代的子女,同样没有多少创造收入的能力和机会,他们的待业预示着,城市贫困将部分地发生“代际转移”。</p><p>  国家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政策法规司司长于学军的看法是,今后我国有两类人群容易陷入贫困:一类是进城的农民工,他们的贫困呈代际传播态势,可是第一代人对贫困还无所谓,第二代或第三代贫困者就难以忍受了;第二个容易贫困的社会群体,是老年人口,他们的贫困发生率大大高于其他人群。</p><p>  解决城市贫困问题需要政府通盘考虑 </p><p>  农村脱贫已经被证实有效的手段包括:鼓励劳动力进城,提高人口素质,技术推广,减轻农民负担。</p><p>  综合开发研究院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丁四保认为,解决城市贫困的问题要比农村脱贫还难。首先,城市贫困居民没有土地等生产资料,不存在“增收和减负”的可能。其次,城市贫困家庭也很少有向其他城市转移的机会和能力,因为他们没有土地作为最后的生活保障,很难承担迁移的风险。</p><p>  有专家给贫困城市开出的药方包括:深化改革,大力发展城市服务业,但反对的专家认为,依靠服务产业脱贫可能在经济发达地区走得通,但在贫困地区就不一定行得通。</p><p>  丁四保说,他在东北一些资源城市看到的情况是,当地发展服务业遭遇的却是小买卖“卖不动”,做家政“没人要”,当护工也“没人雇得起”,而且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主辅分离等制度又破坏了原来可以勉强生产的“依附性服务业”,对贫困城市的服务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帮助城市贫困人口脱贫不等简单地等同于发展服务业。</p><p>  经济学家高尚全认为,城市贫困问题的解决,关键是政府应该对贫困人口给予一定的保障,同时积极鼓励劳动者就业。</p><p>  这位学者称,以就业获取收入作为基础保障,这也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的保障模式。因此,实施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就显得尤为关键。在制定公共投资、财税金融等宏观政策上,要尽可能以解决就业为导向,尽可能扩大受惠范围。</p><p>  由于农村贫困人口向城市的转移是我国目前城市贫困的来源之一,一些专家认为,对于从农村转移出来的贫困人口,城市政府应该给予相对宽松的环境,沿海发达城市应把这一部分人口统一纳入城市管理之中,积极探索外来人口贫困问题的解决办法。此外还应从源头抓起,加强农村劳动力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投入机制、运行机制、绩效评价机制和管理机制,减缓农村贫困的转移程度。</p><p>  高尚全等专家认为,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而言,解决城市贫困问题,需要跟城市的产业转型和相关扶持政策结合起来,通盘考虑。需要修订有关资源法规,允许部分资源收入地方与中央共享,地方分享部分应全部用于城市发展接续产业,实现经济转型。还需要建立中央政府的“有条件援助”机制,促进地方政府公共财政的形成和公共服务意识的增强。</p><p>  本报北京2月8日电<br/>&nbsp;<br/></p>
<p>小丫信箱:城市贫困人口解困应该有一部法 </p><p>--------------------------------------------------------------------------------<br/>&nbsp;<br/><a href="http://www.sina.com.cn">http://www.sina.com.cn</a> 2005年03月08日04:52 都市快报 <br/>&nbsp;<br/>  今天打开信箱,一封信引起小丫的注意,它连续发了三遍!写信的是安徽合肥的一个小学教师。她是这样说的:我带的班上有个小女孩,已经几年没见她穿过新衣服了。她的学费都是她放学后跟着奶奶捡破烂挣的。她的妈妈已经下岗多年,还卧病在床。</p><p>  在城市里,像这样的贫困家庭并不少见。温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特别提到了他们,还用了“高度重视”这样的词。</p><p>  应保尽保应救尽救</p><p>  大连市市长夏德仁代表:在基本保险之外有一些商业保险,是对基本保险的补充,有大病的时候进行补偿,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p><p>  靳绥东代表:应该立一部叫做“解决城市贫困人口困难”的法律,这个法律实际上要规范城市贫困人口的定义,各方负的责任,包括就医、包括上学这些方面都要涉及到。</p><p>  马清明代表:很重要的就是建立一个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网络,对社会弱势群体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p><p>  很多省市都在想办法</p><p>  其实,全国很多省市都在为贫困人口想办法。北京市的低保者就业,可获弹性就业社会保险补助费,在生活、就业、看病等12个方面享受优惠政策。</p><p>&nbsp;<br/></p>
<p>城市本位导致发展失衡 二元结构造就城市贫困带 </p><p>--------------------------------------------------------------------------------<br/>&nbsp;<br/><a href="http://finance.sina.com.cn">http://finance.sina.com.cn</a> 2005年08月22日 10:26 华夏时报 <br/>&nbsp;<br/>  日前,亚洲开发银行公布的《河北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首次提出“环京津地区目前存在大规模的贫困带”。在国际大都市北京和天津周围,环绕着3798个贫困村、32个贫困县、272.6万贫困人口。该报告反映出的状况,不仅出乎亚行官员的意料,也出乎很多国人的预料。但是,贫困带的形成绝非一日之积。</p><p>  长期以来,我们的发展思维和路径都是“以城市为本位”,为了城市的快速发展, <br/>&nbsp;<br/>大规模向周边地区索取各种资源。从一定意义上讲,“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在土地有限、人口众多的中国有其合理之处,并且在实践中也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不过,“城市本位”的发展模式也造就了类似于“环京津贫困带”的难题。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有学者提出了广东等发达省份城市繁荣与周边贫困严重失衡的问题。</p><p>  除此之外,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也是产生贫困带的重要因素。在此结构之下,城乡对各种资源的占有、分配和使用存在着巨大的不公平性,从来都是优先保证城市的生存和发展。这种遗留问题不仅涉及城乡发展不平衡,还蔓延到了城乡人民的医疗、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因此,从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及其后果来看,这种结构本身也是“城市本位”的体现。前几日,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目前有100多个城市提出要建国际化大都市,30多个城市提出要建CBD。这种盲目拔高城市定位、建国际化大都市成风的势头,在贫困带面前必须刹车。</p><p>  对这次亚行提出的“环京津贫困带”问题,有官员指出“这不利于首都安全”,他的本意是好的,首都的安全需求是需要保证,但是依此作为消除贫困带的发展合法性根据是不够的,这恰恰反映出“城市本位”的发展思想。现在,更需要做的是以此为契机,加快大区域的发展步伐,尽可能均衡各种资源的分配与使用,以城市资源反哺贫困带。因为,这样做的结果也有利于城市的进一步前进,缓解城市的外来务工者造成的人口压力和就业压力。同时,需要有此行动的不仅仅是京津冀,也有中国的其他省份。 </p><p>&nbsp;<br/></p>
还用认为,任何一个人走出去在外面待一天都能发现
<p>这个肯定的.</p><p></p>
不是说中国只有五个经济学家吗,怎么一家伙就冒出几十个?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布衣之笑</i>在2006-2-9 14:23:00的发言:</b><br/>不是说中国只有五个经济学家吗,怎么一家伙就冒出几十个?</div><p></p>人多力量大啊
才看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