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披袈裟的首席执行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0:11:25

40岁的释永信是少林寺1500年历史中最年轻的方丈之一

   新华网专稿:身披明黄色袈裟、戴着沉重念珠的释永信住在中国中部的一座深山古刹之中。然而在很多时候,他都是坐着配有专职司机的吉普车四处旅行,坐喷气式客机周游世界,与好莱坞名人过往甚密。难怪有人把他称为穿着僧袍的首席执行官。美国《洛杉矶时报》日前刊登一篇题为《功夫僧人赶时髦》的文章,描绘了一位融中国深笃的佛教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为一体的成功宗教人士:

    作为少林寺这一举世闻名的功夫圣地的方丈,释永信事实上扮演着多重角色。他的最新角色是担任一部关于少林武僧传奇故事的电影的制片人。这部电影投资2500万美元,预定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上映。他还在筹备一个由功夫高手参加的真人秀电视节目。

    释永信坐在位于少林寺中他那光线暗淡的办公室中,身边剃着光头的助手们在忙着用手机安排他繁忙的日程。他说:“电影、电视节目和互联网,这些都是现代化的交流工具。我们是生活在新时代中的僧人。我们应该利用这些技术,让它们为佛教和传统文化服务。”

    40岁的释永信是少林寺1500年历史中最年轻的方丈之一。也许正是由于年轻,他带领这个禅宗祖庭作出了一些非常大胆的举动。

    他的一大创举就是在1996年建立了中国首家寺院网站,而当时听说过互联网的中国人还寥寥无几。接下来的举动更是惊人:他在网上披露了一些此前被视为最高秘密、只传给真正信徒的武功秘笈。

    释永信还将此前与世隔绝的僧人派往世界各地,表演和推广源自禅宗的少林武术,进一步打开了少林寺的大门。

    他知道,仅仅武艺高强是不够的。他成立公司,保护少林寺的“品牌”。他还是第一批送身穿黄袍的僧人学习MBA课程、取得学位的方丈之一。

2005年5月,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参观少林寺并接受释永信赠送的仿古剑

    似乎没有什么想法是不可实现的。他成立影视公司,使少林寺能够自己拍摄电影,监督剧本和主演的选择。他还一直考虑让少林武僧登上拉斯韦加斯的舞台。

    释永信说:“我们过去与世隔绝,与外界的接触仅仅是通过耕作与土地打交道。如今,我们必须与人打交道,这就没那么简单了。我们需要获取知识,学习新技能,比如学习英语,了解计算机,并且出国留学。”

    1981年释永信来到少林寺时,这座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雾霭笼罩的嵩山中的古刹已经萧条不堪。少林寺曾经绵延数英里,僧众达2000人之多,但当时只剩下12名老僧,靠耕种一小块土地为生。他们诵经习武,行事低调。

    1982年,首部在少林寺拍摄的香港功夫片《少林寺》上映。主演是当时还不为人知的功夫高手李连杰。这部电影开始了李连杰的演艺生涯,也给这座中国中部地区的破败古刹带来了国际声誉。

    释永信说:“这部电影就像为少林寺做了一个大广告。”

    他对利用少林寺的名声牟利没有丝毫不安。他说,毕竟,佛教总是站在创新的最前沿。佛教是最早使用纸张书写经文和印刷经卷的宗教之一。广告未必就是贬义词。

    释永信说:“塔是什么?它就像古代的广告牌。佛像也是一种广告形式。如果不做广告,没有人会知道我们。”

    然而问题在于,人们对少林寺的了解越多,他们就越希望从中分一杯羹。

    随着中国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少林寺现象对有些人来说只不过成了另一次巨大的商机。从火腿肠、汽车、武术学校到防盗门,形形色色的商品开始使用少林寺的名义推广自己。1997年,少林寺成立公司,聘请律师,向商标侵权现象开战,引起了巨大轰动。

    对释永信来说,最困难的事情是与下面这种观点作斗争:少林寺就是为了钱。

    释永信说:“看到我们进行保护商标和拍摄电影这类活动,有人认为这不太妥当。”

    他说:“但我们这样做恰恰承袭了传统。历代僧人都必须适应社会的变迁。我们是僧人。但我们也是公民。”
40岁的释永信是少林寺1500年历史中最年轻的方丈之一

   新华网专稿:身披明黄色袈裟、戴着沉重念珠的释永信住在中国中部的一座深山古刹之中。然而在很多时候,他都是坐着配有专职司机的吉普车四处旅行,坐喷气式客机周游世界,与好莱坞名人过往甚密。难怪有人把他称为穿着僧袍的首席执行官。美国《洛杉矶时报》日前刊登一篇题为《功夫僧人赶时髦》的文章,描绘了一位融中国深笃的佛教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为一体的成功宗教人士:

    作为少林寺这一举世闻名的功夫圣地的方丈,释永信事实上扮演着多重角色。他的最新角色是担任一部关于少林武僧传奇故事的电影的制片人。这部电影投资2500万美元,预定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上映。他还在筹备一个由功夫高手参加的真人秀电视节目。

    释永信坐在位于少林寺中他那光线暗淡的办公室中,身边剃着光头的助手们在忙着用手机安排他繁忙的日程。他说:“电影、电视节目和互联网,这些都是现代化的交流工具。我们是生活在新时代中的僧人。我们应该利用这些技术,让它们为佛教和传统文化服务。”

    40岁的释永信是少林寺1500年历史中最年轻的方丈之一。也许正是由于年轻,他带领这个禅宗祖庭作出了一些非常大胆的举动。

    他的一大创举就是在1996年建立了中国首家寺院网站,而当时听说过互联网的中国人还寥寥无几。接下来的举动更是惊人:他在网上披露了一些此前被视为最高秘密、只传给真正信徒的武功秘笈。

    释永信还将此前与世隔绝的僧人派往世界各地,表演和推广源自禅宗的少林武术,进一步打开了少林寺的大门。

    他知道,仅仅武艺高强是不够的。他成立公司,保护少林寺的“品牌”。他还是第一批送身穿黄袍的僧人学习MBA课程、取得学位的方丈之一。

2005年5月,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参观少林寺并接受释永信赠送的仿古剑

    似乎没有什么想法是不可实现的。他成立影视公司,使少林寺能够自己拍摄电影,监督剧本和主演的选择。他还一直考虑让少林武僧登上拉斯韦加斯的舞台。

    释永信说:“我们过去与世隔绝,与外界的接触仅仅是通过耕作与土地打交道。如今,我们必须与人打交道,这就没那么简单了。我们需要获取知识,学习新技能,比如学习英语,了解计算机,并且出国留学。”

    1981年释永信来到少林寺时,这座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雾霭笼罩的嵩山中的古刹已经萧条不堪。少林寺曾经绵延数英里,僧众达2000人之多,但当时只剩下12名老僧,靠耕种一小块土地为生。他们诵经习武,行事低调。

    1982年,首部在少林寺拍摄的香港功夫片《少林寺》上映。主演是当时还不为人知的功夫高手李连杰。这部电影开始了李连杰的演艺生涯,也给这座中国中部地区的破败古刹带来了国际声誉。

    释永信说:“这部电影就像为少林寺做了一个大广告。”

    他对利用少林寺的名声牟利没有丝毫不安。他说,毕竟,佛教总是站在创新的最前沿。佛教是最早使用纸张书写经文和印刷经卷的宗教之一。广告未必就是贬义词。

    释永信说:“塔是什么?它就像古代的广告牌。佛像也是一种广告形式。如果不做广告,没有人会知道我们。”

    然而问题在于,人们对少林寺的了解越多,他们就越希望从中分一杯羹。

    随着中国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少林寺现象对有些人来说只不过成了另一次巨大的商机。从火腿肠、汽车、武术学校到防盗门,形形色色的商品开始使用少林寺的名义推广自己。1997年,少林寺成立公司,聘请律师,向商标侵权现象开战,引起了巨大轰动。

    对释永信来说,最困难的事情是与下面这种观点作斗争:少林寺就是为了钱。

    释永信说:“看到我们进行保护商标和拍摄电影这类活动,有人认为这不太妥当。”

    他说:“但我们这样做恰恰承袭了传统。历代僧人都必须适应社会的变迁。我们是僧人。但我们也是公民。”
星期天我就看见一个和尚在买电脑,和尚已经保鲜了,楼主还没有啊,抓紧抓紧
和尚到底是干什么的? 为什么要当和尚? 不出家也可以宣传佛教, 推广品牌嘛! 建议释永信还俗, 专心推广少林寺, 另推方丈专心负责修炼.
<P>也投入到物欲里的和尚.</P>
<P>无论他理由多好.</P>

<P>他的先人为以为耻的.</P>
<P>修道修道,跑到红尘里修什么修?</P>

<P>用不了多少年,就会有人来问其所以.</P>
<P>我看到了,这位住持身后口碑不会好.</P>
<P>把少林寺当成企业来办,这本身就是错误.</P>
<P>起码许多高僧对此不以为然.</P>
<P>把少林寺当成企业来办,</P>

<P>=======================================</P>

<P>看看医改,教改后医院和学校成了什么,就不难理解少林寺会有什么下场了.</P>
佛门清净地也不能幸免啊
只有西方极乐地方是净土。
[B]以下是引用[I]灯塔看守[/I]在2005-12-14 12:48:00的发言:[/B][BR]只有西方极乐地方是净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14 14:34:46编辑过]
楼上的。你知道羊头和狗肉吗?
<P>不是说要开“超级和尚”比赛了吗?</P>
贫僧在{西游记]里就开始偷袈裟了。呵呵
<P>《末法時期,應化人間的魔眾比丘》</P>

<P>前言</P>

<P>於佛教五逆惡世(末法)時,除了邪師邪教如恆河沙數外,魔眾比丘(披佛袈裟,乘魔願再來之魔王眷屬,即佛陀預言之獅子虫。)也一定會應化人間,並投身沙門之中,以毀滅佛教正法為其魔願(包括謗"阿彌陀佛淨土"、謗大乘經典、楞嚴經、法華、華嚴經‧‧‧。)望諸佛弟子不可不查。</P>
<P>下面我們節錄兩段文章,分別是宣化上人及淨空法師之開示。</P>


<P>《宣化上人的開示---魔眾比丘》</P>

<P>  以前釋迦佛住世之時,魔王和佛鬥法,佛用定力勝過魔王的神通力,魔王對佛說:「我現今雖然沒有辦法勝過你,可是等將來,你的弟子(指後代的佛弟子)定力不夠、知見不正之時,我就混入你佛門寺廟中,披佛袈裟,穿你們的衣服,吃你們的飯,然後毀滅你們的正法,敗壞你們的戒律,看你要怎麼辦?」</P>

<P>  這時釋迦牟尼佛很感傷的說:「如果到末法之時,你(天魔、魔子、魔孫)要這樣做,那我也沒辦法了。」</P>


<P>《淨空法師的開示---魔眾比丘》</P>

<P> (2001/10/4台北台視攝影棚)</P>

<P>  末法時期的出家人起心動念、所作所為都不如法。『魔世』是指的現在這個時代。《楞嚴經》上所說的「末法」,在我們現前這個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這些邪師都是魔王子孫。世出世間法諸位總要記住,決定不會超過因果的定律,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決定不敢跟一個人結惡緣。為什麼?他有報應。魔對於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成就眾生,實實在在講是非常嫉妒。魔絕不希望眾生成無上道,不但不希望眾生成道,他的願望是希望一切眾生永遠在他統治之下,不可以離開他的勢力範圍,這是魔的思想。佛把這些眾生都度出三界六道、都度出十法界,所以魔心裡非常不痛快。但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所行的,確實是正法,魔也不能不佩服,佩服當中含著嚴重的嫉妒。 </P>
<P><BR>  所以魔跟釋迦牟尼佛說:「我要破壞佛法。」佛告訴他:「佛法是從真心本性裡面流出來的,真心本性是一切眾生共同的。」《華嚴經》上所講的「虛空世界,國土眾生,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所以心識是真理,是能現、能生、能變。這個東西是什麼?禪宗裡面講是我們「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那是真我。我們現前這個身,這是假我,這是真我所現、所生、所變之我,這個不是真的。佛教我們返妄歸真,返妄歸真這一般講成佛了,這是正理、是真理。魔有私心,自私自利這個念頭非常嚴重,所以對佛說:「我要破壞佛法。」佛就說:「佛所講的法一點私心都沒有,純是從真如本性流出來的,你怎麼能破壞?任何人都沒法子破壞的。」魔說:「等到你末法時期法運衰了,我讓我的魔子魔孫統統出家,披上袈裟來滅你的佛法。」佛聽了這個話一句話都不說,流眼淚。魔等了三千年,很有耐心等到今天。這個因果,諸位要曉得,一定會有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 </P>

<P>  今天這個世間是「魔世」,魔世的出家人,出家是四種: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這叫『四數』。我們仔細觀察「四數」之中,『但念他惡,不自止惡』,是不是這樣的?如果我們是這樣的心態,自己要清楚,我是魔王波旬子孫。我來到這個世間的任務是破壞佛法的,是給眾生帶來無比災難的,我是來幹這個的。往後的果報,決定在阿鼻地獄,要知道阿鼻地獄距離我們很近,一口氣不來立刻就墮下去了,不能不提高警覺。</P>
<P> <BR>《虛老、印光大師對建廟的正確看法---淨空法師的開示》</P>
<P><BR>  這些出家人,自己毀損自己,我們常講自作自受。讀到這些經文一定要認真反省,我們有沒有做這些事情?如果有要趕快改、趕緊回頭。『貪欲務俗,多求利業』,這兩句是說惡世比丘,包括比丘尼、沙彌、沙彌尼,這四眾。貪求利養,這個心沒有放下,貪求名聞利養,貪圖享受五欲六塵,這個事情很麻煩。所作所為必定要得到名利,他才肯做,得不到名聞利養,他決定不肯做,這種心行錯了。甚至於在我們現前這個社會裡面,最近這二、三十年我們常常聽說開廟店,這是裨販如來,把佛法當生意做,聽說生意還挺興隆的,還可以免稅,錢很容易賺。那是上欺諸佛菩薩,下欺善良的信徒。我們就想到他果報在哪裡,很清楚很明顯,貪圖眼前的小利,後果不堪設想,他自以為聰明。 </P>

<P>  晚近虛雲老和尚,虛雲老和尚用他自己的影響力一生建廟。廟建好之後,看到有一些年輕沒有地方依止的這些出家人,他建好就交給他們,讓他們好好修行辦道,自己就離開了。看到有破舊的寺廟,他發心來修理,修好之後都交給人,他一生沒有哪個廟是他自己的,沒有!給我們做了很好的模範。印光大師這是我們淨宗近代的一代祖師,他一生沒有寺廟,不但他沒有寺廟,他一生不作住持、不作當家,一生作清眾。他們為什麼要這樣作法?是來救我們的。我們的思想錯了,我們的行為錯了,他用這些方法讓我們聽到、看到,從這裡醒悟過來,真正回頭,回頭是岸。不能不覺悟,不能不回頭,你要不覺悟、不回頭,底下這一句你要記住,「死墮惡道、無間地獄」,你走的是這個路子。真正修道人,我們的事業就是弘法利生、講經教學,這是我們的正業。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做給我們看的,沒有一天休假,這是我們的正業;弘傳佛法,幫助人覺悟。 </P>
<P><BR>  後面這兩句,我們要特別警惕到,『積財自喪,厚財賤道』。我們出家人有沒有在「積財」?積財,諸位要曉得那是死路一條。你要曉得今天的社會,有多少人在飢餓的邊緣,受苦難的折磨,他們缺乏財物,我們在這個地方把財儲存在銀行,不肯去幫助他們,這個罪過就重了。我們有沒有想到這些事情?有需要幫助的人,我們手邊有這些財富趕快要拿出來,無條件的去幫助這些苦難人,這是積功累德,這是會用錢。我常常講:「你命裡頭有錢是你的福報,錢怎麼用是智慧,用錢是智慧。」你得財富是福報,你有福報沒有智慧,你錢不會用,糟蹋掉了,不知道積功累德,這一生福報享盡了,來生墮三途。這樣的人、這樣的事,我們也看得很多很多。所以出家人要記住這一句話,要想想釋迦牟尼佛在世那個樣子,再觀看佛那些弟子們以及歷代的高僧大德,哪個人積財? </P>
<P> <BR>《建廟如皇宮,要如何修行呢?---淨空法師的開示》</P>
<P><BR>  建一個大的寺廟花那麼多錢,對社會什麼影響?迷信的影響,影響不是正面的,是負面的。寺廟蓋得富麗堂皇,人家來到這裡一看,「和尚會享受,把這些善男信女的錢騙到,他在這裡享受,在作皇帝、住皇宮。」這些信徒們家裡頭住得都不好,生活程度都不如他,人家一看就難過、一看就搖頭,而把整個佛教形象破壞了;不是說你一個人,整個佛教都講到了。你沒有真正在修道,你在這裡貪圖享受,享受現成的,是不是上欺騙諸佛菩薩,下欺騙善良的信徒?你造這種罪業,你不墮阿鼻地獄誰墮阿鼻地獄?我在這個地方句句跟大家講的真話,我來台灣的時間非常短暫,我不說真話對不起你,我也不怕你罵我,罵我的人太多了,已經麻木不仁了,所以我不在乎了。總希望大家把這些理事搞清楚,趕緊回頭,回頭是岸,不趕緊你來不及了。 </P>
<P><BR>  後面的經文『死墮惡趣』,惡趣是指三惡道。『大泥犁中』,這句跟諸位說,「泥犁」是印度話,是梵文音譯的,就是地獄,無間地獄,地獄裡最苦的地方。地獄出來變餓鬼、變畜生。所以眼前貪圖一點享受,要知道往後日子不好過。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P>

<P>  所以我們今天自己要認真反省,我們出家縱然是魔子魔孫也沒有關係,問題在你覺不覺悟。佛與魔辨別就是覺跟迷,一念覺,魔就成佛、就成菩薩,一念迷你就是魔王子孫,貴在覺悟。<BR></P>
支持这位少林方丈,人不能食古不化,教皇不也可以坐飞机,用电脑,为什么和尚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