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在苏芬战争中全歼苏44师的铁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9:47:20
<p><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万年风雪这疯狗为了掩盖腐败的中国国民政府抗战不力的事实,避免与芬兰形成鲜明对比,不知廉耻的捏造历史,楞说芬兰在苏芬战争中没有全歼44师,现在给大家看看真实的历史,看看各国的历史学家是怎么说的!!<br/><br/><br/><br/>&nbsp;&nbsp;&nbsp;&nbsp;一、在美国哈珀柯林斯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军事历史全书》中介绍的苏奥穆萨尔米战役:<br/>  <br/>&nbsp;&nbsp;&nbsp;&nbsp;“在芬兰东部,苏军第一六三师兵分两路穿过狭窄的森林小径,向苏奥穆萨尔米镇合击。厚厚的积雪阻碍了苏军的前进,零下40度的严寒袭击着从乌克兰而来缺乏极地服装的新兵。在苏军侧冀,芬兰民防队在白雪皑皑中脚穿滑雪板神出鬼没地袭击补给车辆和野战厨房。苏军纵队在小镇会合后,没有作进一步的突击,而是停下来侦察敌情。这时,芬兰第九师的步兵部队赶到,没有等待后续炮兵就向苏军发起反击,苏军依托小镇顽强抵抗,双方的供应线都被封锁并遭到袭击,切断了所有给养。苏军第四十四师试图抄近路前去解救第一六三师。但它自身由于遭到民防队的袭扰而无法机动,被困在苏奥穆萨尔米以东约8公里的路上 ,在圣诞之夜,2个苏军师作了最后一次会合的徒劳尝试。这时,芬军第九师的炮兵部队已经赶到,随之对第一六三师发动了一次协同攻击,并将其歼灭(12月27—30日)。之后,芬军转攻苏第44师,先将其分割,然后逐一歼之(1月1—8日)。此役,苏军约27500人战死或冻死,1300人被俘。此外芬军还缴获了50辆坦克以及2个师的全部火炮和武器装备。芬军死亡900人,伤1770人。”<br/><br/><br/>  二、中国吴春秋等编撰的《世界战争通鉴 (上、下册)》(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1月第1版)里的苏奥穆萨尔米战役: <br/><br/>&nbsp;&nbsp;&nbsp;&nbsp; “苏军第9集团军辖4个步兵师,分南北两路,向波的尼亚湾方向进攻,企图将芬兰从狭窄腰部地区切成两段。南路集群沿两条被积雪覆盖的林间道路向奥卢港方向进攻。先头师到达距边界约40公里的素木斯萨耳米村以后,遭芬军小分队依托路障,顽强阻击。该师被迫沿道路展开成20余公里的纵长队形,从而为芬军实施分割、包围提供了战机。这时,芬军战略预备队1个师赶至战场,到12月底首歼该师获胜,随后转移兵力将企图增援的苏军另1个师拦头截尾.分割歼灭,索木斯萨马米一战,芬军共歼敌2.3万余人,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br/><br/><br/>  三、联邦德国安德烈亚斯·希尔格鲁贝尔和格哈德·许梅尔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记(1939-1945)》(军事科学出版社1987年5月第1版)里的苏奥穆萨尔米战役: <br/><br/>  “12月11日一28日 芬兰第9师运用围歼战术,在苏奥穆萨尔米歼灭苏军第163步兵师(属第9集团军)。1月5日一8日 芬兰第9师(师长西拉斯夫沃上校)在苏奥穆萨尔米东部歼灭苏第44步兵师(属第9集团军)。在苏奥穆萨尔米附近进行的两次会战中,苏军死亡27,500人,被俘1,300人,损失坦克50余辆,芬军死亡900人,伤1,770人。” <br/><br/><br/>  四、〔联邦德国〕K·蒂佩尔斯基希《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6月第1版)里的苏奥穆萨尔米战役:<br/><br/>  “芬兰人接连消灭了企图向苏奥穆萨尔米推进的俄军两个师。俄国人在酷寒中成两路纵队穿过积雪很深的森林。芬兰人起初让他们稍微深入,然后以滑雪部队从两翼实施迂回,切断了他们的退路,全歼被分割成几部分又得不到任何供应的俄军。两个师的武器装备成了芬兰人的战利品。在拉多加湖以北的地域,芬军甚至还发动了进攻,他们把敌人向国界逐回40公里,以此消除了从北面对曼纳林防线构成的威胁。” <br/><br/><br/>  五、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黄玉章中将等主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第1版): <br/><br/>  “(苏军)在芬兰腰部两侧发动的进攻也遭受挫折:北翼部队在夺取萨拉后向波的尼亚湾进攻途中,被芬军从南部调来的1个师所击退;南翼部队在越过素木斯萨耳米后,也为芬军所阻,以后又被芬军歼灭了2个师。” <br/><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六、瑞士鲍尔中校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1979年版)第五章:<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2月11日,苏军第163师被切断退路,18日,苏军第44师企图撤退,但在途中受到了伏击,接着该师亦被消灭”<br/><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七、美国詹姆斯 斯托克伯里著《第二次世界大战简史》第七章:<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圣诞节那天,苏军的第一个师曾试图突围,但被歼灭了。接着,芬兰人又将注意力转到苏军第二个师身上,将该师截为几段,尔后各个歼灭。该师被歼后,芬兰人共俘获了1300名俘虏,并缴获了两个师的全部装备。”</p><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八、日本陆军中将广濑荣一著《苏芬战争》<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到1月6日,苏军摩步第44师也遭到毁灭性打击。这次战斗中,苏军阵亡22000人,被俘1300人,损失坦克43辆,野战火炮50门,反坦克炮25门,卡车270辆,自行高炮16门,重机枪106挺,轻机枪109挺,步枪6000支,野战炊事车36辆,战马170匹”<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九、美国康登教授著《俄芬冬季战》(台湾星光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第101页记载:<br/></p><p>&nbsp;&nbsp;&nbsp;&nbsp; “第二天,最后的总攻击彻底消灭了俄军第44师。只有少数溃败的小分队得以逃遁和留下活口。清点战利品时,芬军共缴获了43辆战车,50门野战炮,卡车、汽车、牵引车等共计270辆,以及300挺机枪,6000支步枪,32个野战厨房,170匹马。”<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十、美国西点军校教授罗伯 爱德温著时代版《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十卷 斯堪的纳维亚战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28页:<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现在,芬兰人能够腾出手来对付笨拙的苏军第44机械师。尽管苏军正处于寒冷和饥饿之中,但18000人和40多辆坦克仍是一支必需认真对付的可怕力量。<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当芬兰侦察兵摸清了第44机械师的防御情况后,芬兰的工兵沿着苏军据点向南5英里处的小河开出一条”雪路“,在这条路的沿途,他们设立了一些集合点,在这里可以躲避寒冷,获得热的食物。部队的足迹从这些地方向隐藏的攻击点延伸,这些攻击点就位于44机械师防线的弱点附近。由于芬兰士兵吃得好、穿得暖、精力充沛,几乎苏军试图突围的所有行动都被他们反击回去。<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到了1月8日,战斗结束了,总共有27500名苏军士兵倒在芬军的枪弹或当地的恶劣天气下(包括歼灭163师的战果),另有1300人被俘”</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十一、[美]埃路易斯 恩格尔、[芬]劳里 帕纳宁合著《冬季战争》第十三章:</p><p>&nbsp;&nbsp; “在库萨莫地段上,大多数苏军一直集结在边境线以东苏方一侧。第9集团军的主力163师和44师已在伟大的苏奥穆萨尔——云图斯兰塔和拉泰战役中被歼灭”</p><p>&nbsp;&nbsp;&nbsp;&nbsp;&nbsp; 十二、[美]陆军指挥与参谋学院研究员阿仑 楚《苏军摩步第44师在芬兰的覆没》(美国《军事评论》1980年6月号):</p><p>&nbsp;&nbsp;&nbsp; “1940年1月苏军摩步第44师在芬兰的覆没,是一个典型的战例。它说明训练有素、装备适宜的部队可疑击败兵力和火力居优势但没有做好在亚北极地区冬季特种条件下作战准备的敌人”。</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美、德、中各国的历史学家都认为44师被全歼了,就凭万年风雪随便从网上贴出来的几句不知道来历的话,怎么可能把这么多历史学家的话全否认了?!结论已经很明显了!!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3 20:59:56编辑过]
<p><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万年风雪这疯狗为了掩盖腐败的中国国民政府抗战不力的事实,避免与芬兰形成鲜明对比,不知廉耻的捏造历史,楞说芬兰在苏芬战争中没有全歼44师,现在给大家看看真实的历史,看看各国的历史学家是怎么说的!!<br/><br/><br/><br/>&nbsp;&nbsp;&nbsp;&nbsp;一、在美国哈珀柯林斯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军事历史全书》中介绍的苏奥穆萨尔米战役:<br/>  <br/>&nbsp;&nbsp;&nbsp;&nbsp;“在芬兰东部,苏军第一六三师兵分两路穿过狭窄的森林小径,向苏奥穆萨尔米镇合击。厚厚的积雪阻碍了苏军的前进,零下40度的严寒袭击着从乌克兰而来缺乏极地服装的新兵。在苏军侧冀,芬兰民防队在白雪皑皑中脚穿滑雪板神出鬼没地袭击补给车辆和野战厨房。苏军纵队在小镇会合后,没有作进一步的突击,而是停下来侦察敌情。这时,芬兰第九师的步兵部队赶到,没有等待后续炮兵就向苏军发起反击,苏军依托小镇顽强抵抗,双方的供应线都被封锁并遭到袭击,切断了所有给养。苏军第四十四师试图抄近路前去解救第一六三师。但它自身由于遭到民防队的袭扰而无法机动,被困在苏奥穆萨尔米以东约8公里的路上 ,在圣诞之夜,2个苏军师作了最后一次会合的徒劳尝试。这时,芬军第九师的炮兵部队已经赶到,随之对第一六三师发动了一次协同攻击,并将其歼灭(12月27—30日)。之后,芬军转攻苏第44师,先将其分割,然后逐一歼之(1月1—8日)。此役,苏军约27500人战死或冻死,1300人被俘。此外芬军还缴获了50辆坦克以及2个师的全部火炮和武器装备。芬军死亡900人,伤1770人。”<br/><br/><br/>  二、中国吴春秋等编撰的《世界战争通鉴 (上、下册)》(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1月第1版)里的苏奥穆萨尔米战役: <br/><br/>&nbsp;&nbsp;&nbsp;&nbsp; “苏军第9集团军辖4个步兵师,分南北两路,向波的尼亚湾方向进攻,企图将芬兰从狭窄腰部地区切成两段。南路集群沿两条被积雪覆盖的林间道路向奥卢港方向进攻。先头师到达距边界约40公里的素木斯萨耳米村以后,遭芬军小分队依托路障,顽强阻击。该师被迫沿道路展开成20余公里的纵长队形,从而为芬军实施分割、包围提供了战机。这时,芬军战略预备队1个师赶至战场,到12月底首歼该师获胜,随后转移兵力将企图增援的苏军另1个师拦头截尾.分割歼灭,索木斯萨马米一战,芬军共歼敌2.3万余人,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br/><br/><br/>  三、联邦德国安德烈亚斯·希尔格鲁贝尔和格哈德·许梅尔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记(1939-1945)》(军事科学出版社1987年5月第1版)里的苏奥穆萨尔米战役: <br/><br/>  “12月11日一28日 芬兰第9师运用围歼战术,在苏奥穆萨尔米歼灭苏军第163步兵师(属第9集团军)。1月5日一8日 芬兰第9师(师长西拉斯夫沃上校)在苏奥穆萨尔米东部歼灭苏第44步兵师(属第9集团军)。在苏奥穆萨尔米附近进行的两次会战中,苏军死亡27,500人,被俘1,300人,损失坦克50余辆,芬军死亡900人,伤1,770人。” <br/><br/><br/>  四、〔联邦德国〕K·蒂佩尔斯基希《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6月第1版)里的苏奥穆萨尔米战役:<br/><br/>  “芬兰人接连消灭了企图向苏奥穆萨尔米推进的俄军两个师。俄国人在酷寒中成两路纵队穿过积雪很深的森林。芬兰人起初让他们稍微深入,然后以滑雪部队从两翼实施迂回,切断了他们的退路,全歼被分割成几部分又得不到任何供应的俄军。两个师的武器装备成了芬兰人的战利品。在拉多加湖以北的地域,芬军甚至还发动了进攻,他们把敌人向国界逐回40公里,以此消除了从北面对曼纳林防线构成的威胁。” <br/><br/><br/>  五、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黄玉章中将等主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第1版): <br/><br/>  “(苏军)在芬兰腰部两侧发动的进攻也遭受挫折:北翼部队在夺取萨拉后向波的尼亚湾进攻途中,被芬军从南部调来的1个师所击退;南翼部队在越过素木斯萨耳米后,也为芬军所阻,以后又被芬军歼灭了2个师。” <br/><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六、瑞士鲍尔中校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1979年版)第五章:<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2月11日,苏军第163师被切断退路,18日,苏军第44师企图撤退,但在途中受到了伏击,接着该师亦被消灭”<br/><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七、美国詹姆斯 斯托克伯里著《第二次世界大战简史》第七章:<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圣诞节那天,苏军的第一个师曾试图突围,但被歼灭了。接着,芬兰人又将注意力转到苏军第二个师身上,将该师截为几段,尔后各个歼灭。该师被歼后,芬兰人共俘获了1300名俘虏,并缴获了两个师的全部装备。”</p><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八、日本陆军中将广濑荣一著《苏芬战争》<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到1月6日,苏军摩步第44师也遭到毁灭性打击。这次战斗中,苏军阵亡22000人,被俘1300人,损失坦克43辆,野战火炮50门,反坦克炮25门,卡车270辆,自行高炮16门,重机枪106挺,轻机枪109挺,步枪6000支,野战炊事车36辆,战马170匹”<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九、美国康登教授著《俄芬冬季战》(台湾星光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第101页记载:<br/></p><p>&nbsp;&nbsp;&nbsp;&nbsp; “第二天,最后的总攻击彻底消灭了俄军第44师。只有少数溃败的小分队得以逃遁和留下活口。清点战利品时,芬军共缴获了43辆战车,50门野战炮,卡车、汽车、牵引车等共计270辆,以及300挺机枪,6000支步枪,32个野战厨房,170匹马。”<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十、美国西点军校教授罗伯 爱德温著时代版《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十卷 斯堪的纳维亚战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28页:<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现在,芬兰人能够腾出手来对付笨拙的苏军第44机械师。尽管苏军正处于寒冷和饥饿之中,但18000人和40多辆坦克仍是一支必需认真对付的可怕力量。<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当芬兰侦察兵摸清了第44机械师的防御情况后,芬兰的工兵沿着苏军据点向南5英里处的小河开出一条”雪路“,在这条路的沿途,他们设立了一些集合点,在这里可以躲避寒冷,获得热的食物。部队的足迹从这些地方向隐藏的攻击点延伸,这些攻击点就位于44机械师防线的弱点附近。由于芬兰士兵吃得好、穿得暖、精力充沛,几乎苏军试图突围的所有行动都被他们反击回去。<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到了1月8日,战斗结束了,总共有27500名苏军士兵倒在芬军的枪弹或当地的恶劣天气下(包括歼灭163师的战果),另有1300人被俘”</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十一、[美]埃路易斯 恩格尔、[芬]劳里 帕纳宁合著《冬季战争》第十三章:</p><p>&nbsp;&nbsp; “在库萨莫地段上,大多数苏军一直集结在边境线以东苏方一侧。第9集团军的主力163师和44师已在伟大的苏奥穆萨尔——云图斯兰塔和拉泰战役中被歼灭”</p><p>&nbsp;&nbsp;&nbsp;&nbsp;&nbsp; 十二、[美]陆军指挥与参谋学院研究员阿仑 楚《苏军摩步第44师在芬兰的覆没》(美国《军事评论》1980年6月号):</p><p>&nbsp;&nbsp;&nbsp; “1940年1月苏军摩步第44师在芬兰的覆没,是一个典型的战例。它说明训练有素、装备适宜的部队可疑击败兵力和火力居优势但没有做好在亚北极地区冬季特种条件下作战准备的敌人”。</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美、德、中各国的历史学家都认为44师被全歼了,就凭万年风雪随便从网上贴出来的几句不知道来历的话,怎么可能把这么多历史学家的话全否认了?!结论已经很明显了!!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3 20:59:56编辑过]
万年风雪,快滚上来解释清楚!!
万年风雪,快滚上来解释清楚!!
<P>真理越辩越明,我们支持</P>
<P>但请注意辩论时的用语文明</P>
[B]以下是引用[I]jerryzhu1981[/I]在2005-12-13 20:39:00的发言:[/B][BR]<P>真理越辩越明,我们支持</P><P>但请注意辩论时的用语文明</P>

谢谢您的提醒,下面我会注意的!
敦促万年风雪不要回避事实,赶紧上来解释清楚!!
万年风雪,快滚上来解释清楚!!
怎么,我一上来万年风雪就当乌龟了?作左粪作到这种程度真可怜,既然如此,我就暂时离开,看这条疯狗怎么继续表演,哈哈哈哈!!
最后说明一下我的主要观点:
       芬兰在苏芬战争全歼苏军44师,已为各国历史学家所证实,请大家看看各国的历史学家是怎么说的!!
     一、在美国哈珀柯林斯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军事历史全书》中介绍的苏奥穆萨尔米战役:  
     “在芬兰东部,苏军第一六三师兵分两路穿过狭窄的森林小径,向苏奥穆萨尔米镇合击。厚厚的积雪阻碍了苏军的前进,零下40度的严寒袭击着从乌克兰而来缺乏极地服装的新兵。在苏军侧冀,芬兰民防队在白雪皑皑中脚穿滑雪板神出鬼没地袭击补给车辆和野战厨房。苏军纵队在小镇会合后,没有作进一步的突击,而是停下来侦察敌情。这时,芬兰第九师的步兵部队赶到,没有等待后续炮兵就向苏军发起反击,苏军依托小镇顽强抵抗,双方的供应线都被封锁并遭到袭击,切断了所有给养。苏军第四十四师试图抄近路前去解救第一六三师。但它自身由于遭到民防队的袭扰而无法机动,被困在苏奥穆萨尔米以东约8公里的路上 ,在圣诞之夜,2个苏军师作了最后一次会合的徒劳尝试。这时,芬军第九师的炮兵部队已经赶到,随之对第一六三师发动了一次协同攻击,并将其歼灭(12月27—30日)。之后,芬军转攻苏第44师,先将其分割,然后逐一歼之(1月1—8日)。此役,苏军约27500人战死或冻死,1300人被俘。此外芬军还缴获了50辆坦克以及2个师的全部火炮和武器装备。芬军死亡900人,伤1770人。”
  二、中国吴春秋等编撰的《世界战争通鉴 (上、下册)》(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1月第1版)里的苏奥穆萨尔米战役:
  “苏军第9集团军辖4个步兵师,分南北两路,向波的尼亚湾方向进攻,企图将芬兰从狭窄腰部地区切成两段。南路集群沿两条被积雪覆盖的林间道路向奥卢港方向进攻。先头师到达距边界约40公里的素木斯萨耳米村以后,遭芬军小分队依托路障,顽强阻击。该师被迫沿道路展开成20余公里的纵长队形,从而为芬军实施分割、包围提供了战机。这时,芬军战略预备队1个师赶至战场,到12月底首歼该师获胜,随后转移兵力将企图增援的苏军另1个师拦头截尾.分割歼灭,索木斯萨马米一战,芬军共歼敌2.3万余人,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
  三、联邦德国安德烈亚斯·希尔格鲁贝尔和格哈德·许梅尔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记(1939-1945)》(军事科学出版社1987年5月第1版)里的苏奥穆萨尔米战役:
  “12月11日一28日 芬兰第9师运用围歼战术,在苏奥穆萨尔米歼灭苏军第163步兵师(属第9集团军)。1月5日一8日 芬兰第9师(师长西拉斯夫沃上校)在苏奥穆萨尔米东部歼灭苏第44步兵师(属第9集团军)。在苏奥穆萨尔米附近进行的两次会战中,苏军死亡27,500人,被俘1,300人,损失坦克50余辆,芬军死亡900人,伤1,770人。”
  四、〔联邦德国〕K·蒂佩尔斯基希《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6月第1版)里的苏奥穆萨尔米战役:
  “芬兰人接连消灭了企图向苏奥穆萨尔米推进的俄军两个师。俄国人在酷寒中成两路纵队穿过积雪很深的森林。芬兰人起初让他们稍微深入,然后以滑雪部队从两翼实施迂回,切断了他们的退路,全歼被分割成几部分又得不到任何供应的俄军。两个师的武器装备成了芬兰人的战利品。在拉多加湖以北的地域,芬军甚至还发动了进攻,他们把敌人向国界逐回40公里,以此消除了从北面对曼纳林防线构成的威胁。”
  五、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黄玉章中将等主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第1版):
  “(苏军)在芬兰腰部两侧发动的进攻也遭受挫折:北翼部队在夺取萨拉后向波的尼亚湾进攻途中,被芬军从南部调来的1个师所击退;南翼部队在越过素木斯萨耳米后,也为芬军所阻,以后又被芬军歼灭了2个师。”
     可见,美、德、中各国的历史学家都认为44师被全歼了。
终日潜水,强贴留名 !
<P>还是要呼吁一下</P>
<P>这么好的帖子</P>
<P>楼主不要动气,文明讨论,我建议楼主消消气,答应偶以后讨论问题不动气的话,偶想给本帖加个精华撒</P>
[B]以下是引用[I]yueying[/I]在2005-12-16 5:33:00的发言:[/B][BR]<P>还是要呼吁一下</P><P>这么好的帖子</P><P>楼主不要动气,文明讨论,我建议楼主消消气,答应偶以后讨论问题不动气的话,偶想给本帖加个精华撒</P>


      实在对不起,主要是万年风雪一再辱骂我,我实在有些控制不住自己,这也是我自己不成熟的表现,我以后会注意的,请版主海涵。
<P>好兄弟,是个爷们,俺服气</P>
<P>这年头最不容易的就是自己认错,这个帖子我加精华,楼主这个朋友我也交了,希望以后多多来玩</P>
<P>另外,蒂佩尔斯基希这本书看的时候要注意,此人史观比较操蛋,但是由于他写书的时候参考了大量德军军师一级指挥官的日记,所以在一些战役战术细节上,倒颇有可取之处,请楼主同志读书时候要多多判别呀</P>
<P>我们要做有知识有文化的FQ!</P>
[B]以下是引用[I]yueying[/I]在2005-12-16 14:11:00的发言:[/B][BR]<P>好兄弟,是个爷们,俺服气</P><P>这年头最不容易的就是自己认错,这个帖子我加精华,楼主这个朋友我也交了,希望以后多多来玩</P><P>另外,蒂佩尔斯基希这本书看的时候要注意,此人史观比较操蛋,但是由于他写书的时候参考了大量德军军师一级指挥官的日记,所以在一些战役战术细节上,倒颇有可取之处,请楼主同志读书时候要多多判别呀</P>


哈哈,不敢当,版主的提醒我会时刻记在心上的,的确,您说得不错,蒂佩尔斯基希这本书的史观的确有问题,我会注意的。
呵呵~~偶来登个记~~
自己顶上去,这个帖子我会不断更新,增加各国战史中关于芬军全歼苏军44师的记载,欢迎大家参观,哈哈[em01]
楼主先把自己的语言改一下吧。太难看了。
[B]以下是引用[I]saga90117[/I]在2005-12-20 22:36:00的发言:[/B][BR]楼主先把自己的语言改一下吧。太难看了。

奇怪,编辑无效呀,您如果知道如何编辑,告诉我一下如何?
万年风雪,你不是在论坛么,快滚上来解释清楚!!
曹吉利、<STRONG>zhuzhou2002</STRONG> ,你不是在论坛么,快滚上来解释清楚!!
请不要小看芬兰军队,芬兰一个步兵师有2个步兵团,一个轻炮团。全师16100多人,各型火炮迫击炮117门,卡车120多辆。要知道这个数据跟苏军步兵师相比也差不了多少。
[B]以下是引用[I]新北洋水师[/I]在2005-12-22 9:49:00的发言:[/B][BR]请不要小看芬兰军队,芬兰一个步兵师有2个步兵团,一个轻炮团。全师16100多人,各型火炮迫击炮117门,卡车120多辆。要知道这个数据跟苏军步兵师相比也差不了多少。

您这个数据是1941年6月继续战争的数据,而且是苏联人提供的,当时苏芬战争之后,芬兰痛定思痛,大量进口武器(德国也提供了不少),才有这个规模,而且苏联为了掩盖自己在芬军进攻中的失败,也会夸大芬军的装备。但苏芬战争前芬兰对国际秩序还有幻想,没想到苏联敢这么明目张胆公然侵略,军备很少,连十九世界沙皇俄国没有驻退装置的旧炮也要拿来废物利用,您说,一个师会有各型火炮迫击炮117门吗?
德国从来没向芬兰出口过支援火炮。
[B]以下是引用[I]万年风雪[/I]在2005-12-22 10:42:00的发言:[/B][BR]德国从来没向芬兰出口过支援火炮。

我说过德国向芬兰出口支援火炮了???!!!
曹吉利、zhuzhou2002、 万年风雪,快滚上来解释清楚!!
[B]以下是引用[I]xiaya[/I]在2005-12-22 10:50: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万年风雪[/I]在2005-12-22 10:42:00的发言:[/B][BR]德国从来没向芬兰出口过支援火炮。</div>
我说过德国向芬兰出口支援火炮了???!!!


和你说话了么?SB一个
[B]以下是引用[I]万年风雪[/I]在2005-12-22 11:04:00的发言:[/B]和你说话了么?SB一个

我这个帖子就是驳斥你的,怎么,不敢回答了,不愧是乌龟论坛出来的,真乌鬼!!!!
[B]以下是引用[I]xiaya[/I]在2005-12-22 10:06: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新北洋水师[/I]在2005-12-22 9:49:00的发言:[/B][BR]请不要小看芬兰军队,芬兰一个步兵师有2个步兵团,一个轻炮团。全师16100多人,各型火炮迫击炮117门,卡车120多辆。要知道这个数据跟苏军步兵师相比也差不了多少。</div>
您这个数据是1941年6月继续战争的数据,而且是苏联人提供的,当时苏芬战争之后,芬兰痛定思痛,大量进口武器(德国也提供了不少),才有这个规模,而且苏联为了掩盖自己在芬军进攻中的失败,也会夸大芬军的装备。但苏芬战争前芬兰对国际秩序还有幻想,没想到苏联敢这么明目张胆公然侵略,军备很少,连十九世界沙皇俄国没有驻退装置的旧炮也要拿来废物利用,您说,一个师会有各型火炮迫击炮117门吗?

这个数据的确是1941年6月后的,但是并不是苏联人提供的。你可以参考(德国陆军1933-1954)(德国陆军1940-1945),还有日本(战车)等等。但是在德国的各种文献中并没有向芬兰提供过火炮。另外芬兰除从瑞典进口过战车和一定的高炮并没有向任何国家进口过武器(当时欧洲各国也没能力向芬兰提供武器,其主要原因是自己武器都不够使用,那里有能力去支援芬兰。倒是德国向芬兰提供过一定数量的轻武器)。
[B]以下是引用[I]新北洋水师[/I]在2005-12-22 12:38:00的发言:[/B]这个数据的确是1941年6月后的,但是并不是苏联人提供的。你可以参考(德国陆军1933-1954)(德国陆军1940-1945),还有日本(战车)等等。但是在德国的各种文献中并没有向芬兰提供过火炮。另外芬兰除从瑞典进口过战车和一定的高炮并没有向任何国家进口过武器(当时欧洲各国也没能力向芬兰提供武器,其主要原因是自己武器都不够使用,那里有能力去支援芬兰。倒是德国向芬兰提供过一定数量的轻武器)。

我是从苏联的二战史中看到的,原来这数据从(德国陆军1933-1954)(德国陆军1940-1945)而来,谢谢,至于火炮,除了德国,美国、瑞典都有可能,自己生产也有可能,还有缴获的大量苏军装备,冬季战争芬兰连沙俄十九世纪的火炮也要用,我实在不相信芬军一个师能有100多门炮。
[B]以下是引用[I]xiaya[/I]在2005-12-22 12:44: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新北洋水师[/I]在2005-12-22 12:38:00的发言:[/B]这个数据的确是1941年6月后的,但是并不是苏联人提供的。你可以参考(德国陆军1933-1954)(德国陆军1940-1945),还有日本(战车)等等。但是在德国的各种文献中并没有向芬兰提供过火炮。另外芬兰除从瑞典进口过战车和一定的高炮并没有向任何国家进口过武器(当时欧洲各国也没能力向芬兰提供武器,其主要原因是自己武器都不够使用,那里有能力去支援芬兰。倒是德国向芬兰提供过一定数量的轻武器)。</div>
我是从苏联的二战史中看到的,原来这数据从(德国陆军1933-1954)(德国陆军1940-1945)而来,谢谢,至于火炮,除了德国,美国、瑞典都有可能,自己生产也有可能,还有缴获的大量苏军装备,冬季战争芬兰连沙俄十九世纪的火炮也要用,我实在不相信芬军一个师能有100多门炮。

首先美国不可能支援芬兰,如果是1941年以前还可能。瑞典也的确是出口了一些火炮给芬兰。但是请注意,芬兰每个步兵师拥有117门火炮迫击炮是可能的,除去缴获的,芬兰也能自己生产火炮。比如芬兰利用缴获的BT坦克改装114毫米自行火炮的114毫米火炮就是自己生产的。至于迫击炮芬兰也有能力生产。在德军侵苏期间,芬兰军队罗马利亚军队以及匈牙利军队都对战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P>这个也算铁证......一些几十年前的三手以上的玩意........</P>
<P>等待相关的战勤卫勤统计数据中......</P>
[B]以下是引用[I]新北洋水师[/I]在2005-12-22 12:53:00的发言:[/B]首先美国不可能支援芬兰,如果是1941年以前还可能。瑞典也的确是出口了一些火炮给芬兰。但是请注意,芬兰每个步兵师拥有117门火炮迫击炮是可能的,除去缴获的,芬兰也能自己生产火炮。比如芬兰利用缴获的BT坦克改装114毫米自行火炮的114毫米火炮就是自己生产的。至于迫击炮芬兰也有能力生产。在德军侵苏期间,芬兰军队罗马利亚军队以及匈牙利军队都对战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说的就是冬季战争结束到1941年这段时间呀,当然,芬兰也生产了不少,我没有否认1941年6月芬兰每个步兵师拥有117门火炮迫击炮,但冬季战争前绝对没有,您说是吗?!
[B]以下是引用[I]jcDDG[/I]在2005-12-22 16:40:00的发言:[/B][BR]<P>这个也算铁证......一些几十年前的三手以上的玩意........</P><P>等待相关的战勤卫勤统计数据中......</P>

原来这么多历史学家的专著全是“三手以上的玩意”,只有你们从网上不知哪个角落搜来的垃圾才算最有“价值”呀,您的是非逻辑,真令人叹为观止,哈哈哈哈!!
<P>你那些“铁证”基本都是冷战前期和中期的作品,这些东西中间,不少观点和数据已经被证明为不可靠了,历史学家怎么了,历史学家也是人,也要受到时代和资料的局限。</P>
<P>我等的资料,嘿嘿,“网上不知道哪个角落搜来的垃圾”,如果你认为某些得天独厚的家伙从芬兰的,俄罗斯的,罗马尼亚的,德国的图书馆搜罗的档案材料是“网上不知道哪个角落搜来的垃圾”,那么当我什么都没说。</P>
[B]以下是引用[I]jcDDG[/I]在2005-12-22 17:48:00的发言:[/B][BR]<P>你那些“铁证”基本都是冷战前期和中期的作品,这些东西中间,不少观点和数据已经被证明为不可靠了,历史学家怎么了,历史学家也是人,也要受到时代和资料的局限。</P><P>我等的资料,嘿嘿,“网上不知道哪个角落搜来的垃圾”,如果你认为某些得天独厚的家伙从芬兰的,俄罗斯的,罗马尼亚的,德国的图书馆搜罗的档案材料是“网上不知道哪个角落搜来的垃圾”,那么当我什么都没说。</P>

你有本事说说被哪本战史著作“证明为不可靠”了??
奇怪,既然“某些得天独厚的家伙从芬兰的,俄罗斯的,罗马尼亚的,德国的图书馆搜罗的档案材料”如此珍贵,那为什么竟然没有一个历史学家在一本历史著作中采用??!!
哈哈,您忽优谁呀!!
至于三手以上的玩意,基本上就是怎么回事,冷战时期西方的相关苏军损失的资料,首先不可能来自苏联方面的档案材料,都是由其对手估算的,这首先就是很不可靠的二手材料,然后,我们又翻译了一遍,又转了一道手,国内翻译,包括90年代以前,对某些词汇的翻译全是似是而非,非得找原文原词才能勘误,这种错误早就屡见不鲜了。说三手实在还是抬举了这些中文版呢
[B]以下是引用[I]jcDDG[/I]在2005-12-22 17:53:00的发言:[/B][BR]至于三手以上的玩意,基本上就是怎么回事,冷战时期西方的相关苏军损失的资料,首先不可能来自苏联方面的档案材料,都是由其对手估算的,这首先就是很不可靠的二手材料,然后,我们又翻译了一遍,又转了一道手,国内翻译,包括90年代以前,对某些词汇的翻译全是似是而非,非得找原文原词才能勘误,这种错误早就屡见不鲜了。说三手实在还是抬举了这些中文版呢

苏共中央总书记要说没见过苏联方面的档案材料,谁相信?
芬军别的不说,敌军尸体是可以清点的,这是二手资料?!
我没有引苏军的受伤数据,只引苏军遗留在战场上的尸体数目,有什么问题?!
你有本事就帖出全文,别在这里凭主观臆测就打倒一船外军史的翻译专家,你有什么资格?!
<P>你去查查你举的那些东西原始资料出处好了,有一个超过70年代的不</P>
<P>有一本是90年代之后的著作没有,苏联解体,东欧变色,很多解密传说流毒甚广,但是也确实解密了很多好东西,有关东线的很多东西都得到了重新修正,很多战史学者获得了对照双方档案材料的机会,近年的战史研究实际上是在快速的发展,那些50,60年代的货色很多都已经被扔掉了。</P>
<P>至于某些得天独厚的家伙,那些猫在欧洲某些地方的家伙当然有条件接触近年公开的一些资料,而不是象国内某些“军史学家”还死抱着那些冷战僵尸。</P>
<P>别跟我提翻译专家,那些“专家”的一大经典就是“阵亡”“死亡”“伤亡”不分,这种玩意我见得多了。</P>
<P>赫鲁晓夫的信口开河我见得多了,何况他根本不是指挥官,也从来没有参与过苏芬战争,我凭什么相信他的回忆录,何况回忆录本身就不是可信的史料。如果是亲身经历还有参考价值,不是亲身经历的,只能一笑置之。</P>
<P>有关44师我不想讨论,因为我不认为我掌握了足够可信的史料,但是你既然用铁证这个词,就请举出相关档案材料和数据,而不是用这些几十年前的著作。否则,不要用“铁证”这个词,这些东西还远远不配,顶多是“证据”,“出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