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一篇首发于龙腾的帖子,全文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1:56:02
日美联合演习,约45艘舰艇参加

航母乔治?华盛顿号。全长333米,满载排水量约10万吨,舰载机约75架

 从2011年10月27日开始到11月4日为止,在以冲绳为中心的海域进行了日美联合演习,在其中的2天里,笔者获得了在美核动力航母「乔治?华盛顿」号和船坞登陆舰「托尔图加」号采访的机会。

 该演习大概每年在这个时期进行,今年(2011年)日本海自和美海军合计约45艘舰艇,飞行器130架等参加,在九州和冲绳周边海域进行了防空?反潜?反舰等训练。特别是这次能在世界最大的军舰乔治?华盛顿号上宿泊,能直接对超过5000人的船员的生活进行采访。

 基于对日本的安全保障而言扮演重要角色的联合演习的真实情况,仔细地介绍一下美海军舰艇的内部。

搭乘C2A运输机

 在乔治?华盛顿号上着陆的C2A灰狗运输机。


 采访第1天,很遗憾,天空下着大雨。早上,报道团在位于冲绳的美空军嘉手纳基地里集合。为了飞向在冲绳本岛海域上进行训练美海军核动力乔治?华盛顿号,乘上了美海军的C2A灰狗输运机。

 该机是可以搭载大约30人的双发小型螺旋桨飞机。从后部的货舱口进入机内,机舱的座位是背对着前进的方向。

 在航母上着陆的时候,由于搭乘者会受到强大的向前冲击力,向前的坐时安全带会勒进身体,很有可能受伤。向后坐时由于体重全部作用在座位上,负伤的危险性就会减小。


 C2A灰狗运输机的机舱。从机体后部的货仓门看,也不能看到内部的机头。


 从搭乘的情况来看,机内几乎没有航窗,即使白天也有点暗。搭乘者带着被叫作クレイニョ的头盔和穿着救生衣。由于噪音即使相邻的人也很难对话,并且4点式的安全带将身体固定在座位上,几乎动弹不得。军用运输机迅速、效率的运输货物。由于乘客也当作一种货物,大概乘座舒适方面几乎没被考虑吧。

犯一点错就要喂鱼了


在航母乔治?华盛顿号上着舰的美海军F/A-18超级大黄蜂战斗攻击机。

 对航母舰载机的飞行员要求有特别的技能。舰载机用于着舰的甲板只有不到250米。虽然螺旋桨飞机C2A的速度并没有超过F/A-18战斗攻击机,但是,着陆的距离必须要有250米,如果按普通方式着舰的话就会飞出甲板,落到海里喂鱼了。

  因此,机体尾部的尾钩钩上甲板的阻拦索而强行停止。不过,阻拦索阻拦失败的话,不能直接复飞就会掉进海里。由于复飞须要200KM以上的速度,飞行员一边要维持那个速度,一边尽可能得将飞机贴近甲板,4条阻拦索必须要钩住1条。

 海上由于海浪使航母上下左右摇晃,利用目视在夜间着舰尤其困难。即使犯一点错误的话就可能掉入海里。着舰即使对来说老手也非常紧张。为此,舰载机飞行员在保持操纵的技能方面,在陆地基地上使用舰载机起飞着陆训练(FCLP)无论如何也是必要的。


在航母乔治?华盛顿号的飞行甲板上进行飞行准备的E-2C鹰眼早期预警机。为了不影响其他飞行器,主翼仍然保持着折叠状态。

 但是,对于基地周边居民来说麻烦也是事实,作为乔治?华盛顿号的舰载机部队陆上基地的神奈川县厚木基地,由于围绕着FCLP噪音问题的投诉也连接不断。驻日美军重新编组的结果是,将大部分舰载机部队转移到山口县的岩国基地,但在那里进行FCLP的地方产生了新的问题。由于基地周围居民的担心,美军在太平洋上的硫磺岛上进行训练。但是,由于远离日本本土,日本政府开始寻找新的训练基地。

开着门飞行的直升机



在美海军船坞登陆舰「托尔图加」上着舰的HH60直升机。


 搭乘的C2A运输机,在9点后从嘉手纳基地飞行,花了1个多小时到达乔治?华盛顿号的上空。按着舰的顺序进行了数次盘旋,终于被许可进入着舰状态。货仓的乘员大幅的挥着手,大声得催促搭乘者做好承受冲击的准备。

 但是,第一次尝试中并没有钩上阻拦索,引擎全开,再次飞上天空,吓出了一身冷汗。第2次尝试中「咚」一声之后,就感受到了冲击,全身被圧在座位上,真是精彩的着舰。心一下就放松了。



飞向船坞登陆舰「托尔图加」号的HH60直升机内,侧面的门一直开着,乘员脚下是广阔蔚蓝的大海。虽然扣着安全带,机体倾斜话非常可怕。

 C2A运输机一降落,舰内就开了一个简单的准备会。为了马上移动到船坞登陆舰「托尔图加」上,乘上了HH60直升机。花了1个小时的飞行到该舰。从方便摄影角度考虑,把座位侧面的打开进行飞行。当然,扣上了安全带。虽然被固定在座位上,但每当机体倾斜的时候,总会感到有掉下去恐怖。

船坞登陆舰「托尔图加」



船坞登陆舰「托尔图加」是惠德贝岛级登陆舰6号舰,于1990年服役
 船坞登陆舰「托尔图加」全长约186米,满载排水量约1万5750吨,虽说比乔治?华盛顿号小,但在军舰中也属大型舰了。可以在船内搭载4艘也在日本海自的装备「LCAC」汽垫登陆艇。在搭载大约300名船员之外,还能运输400多名海军陆战队员。

  在船内,参观了可以将海水注入船尾,让LCAC直接出发的湿坞。LCAC的座舱也被开放了。但是,当天原本预定的LCAC训练由于坏天气的影响而被取消了。


船坞登陆舰「托尔图加」号的湿坞。在里面注入海水,内部的汽垫登陆艇「LCAC」被允许出发。该舰可以搭载4艘LCAC。

 在「托尔图加」号旁边,海自的运输船「大隅」号并排行驶着。海自的护卫舰和美军的驱逐舰围绕在2艘船的周围,进行着运输船的护卫训练。除了舰队运动之外指挥、统治能力的提高被放在了重要位置。「托尔图加」号参加了3月东日本大地震的「伙伴」行动。把陆自的部队从北海道紧急送住了东北地区,在该行动中体现了重要的作用。

 傍晚,再次乘上直升机飞向乔治?华盛顿号。大概是出于习惯,能够从容地享受风景。经过1个多小时的飞行后,水平线上显现出了乔治?华盛顿号巨大的身影。从远处看,舰载机在其周围繁忙的来回盘旋,可以感到训练的激烈。

船内是有5000人口的“小镇”

夜间训练,在乔治?华盛顿号上着舰的F/A-18战斗攻击机

 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的6号舰乔治?华盛顿号于1992年服役。全长约333米,满载排水量约10万吨,搭载舰载机约75架。用于舰载机起飞用的弹射器4座。包括船员和搭载的舰载机部队人员在内约5500人以上。

 虽然有像小镇那样多人在此生活,但是船内拥有医院、广播台、食堂、出售生活用品和食品的超市,并没有感到不方便。不过由于有这样多的船员,但是空间有限,所以除了一部分高级将校外,其他人没有单人房间。

 在巨大的船内有可能完全迷路。虽然在舱壁上贴有船内位置图,不习惯的话也起不了作用。在船内参观的时候,如果不是照顾我们的乔治?华盛顿号的发言人一直陪伴着我们,我们一定会迷路的。


船内的士官食堂柜台。在这里可以选择喜欢的食品。晚饭和午饭是牛肋排和鸡,油炸鲇鱼之类罕见的食材。味道也非常不错。但是略有点油腻了。

 航母上最紧张的训练就是所谓的夜间训练了。在黑暗中F/A-18战斗攻击机和即将退役的EA-6B「徘徊者」电子战飞机等以200KM以上的高速降落在甲板上。飞行员有着舰的时候,是依靠在航母的左舷侧面安装的告知飞机的姿势和正确的进入角的被称为「球」的着陆指导灯进行操作。不过,为了能安全着舰,着陆的跑道是有限制的,飞行员稍有疏忽就会造成重大事故。

 夜间训练的采访也草草了事,被带到了今晚住宿的房间。记者居住的房间是将校用的双人间。拥有双层床铺,大约有6畳(9.18平方)大小。即使是巨大的航母,横躺在床上也能感到海浪传来的摇晃。突然,听到了从天花板上传来巨大的冲击声。这是舰载机的着舰的声音。训练一直持续到10点之后。

美海军和海自的强固关系


进行起飞的F/A-18

 第二天一早就开始训练了。甲板上穿着各种颜色衬衫和夹克的官兵们交错行进着。衬衫的颜色表示着工作的内容。比如,黄色的担任舰载机的行动指示,白色的是对舰载机的最终检查和相关的安全工作,红色是担任决定装载导弹等武器弹药的工作。

 训练开始后,舰载机装上副油箱和导弹后开始陆续起飞。沉重的舰载机不能靠自己的动力获得足够的升力,用蒸汽作为动力的蒸汽弹射器可以瞬间使其加速到200KM以上,从甲板上起飞。进行起飞装备的F/A-18战斗攻击机的周围穿着各种颜色衬衫的官兵们,频繁的转动着脖子来确认周围的安全的样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乔治?华盛顿号的心脏,CDC(战斗指挥所)也被开放了。内部微暗的房间内除了有大型屏幕外,还放置着几台小型的计算机。在屏幕上显示在附近活动的日美的舰艇和飞行器的图标,下达着必要的命令。


作为作战的指挥中心的战斗指挥所(CDC),在屏幕上显示在附近活动的舰艇和飞行器。

 船内回答采访的第5航母战斗群司令约翰?伯德说“美海军和海自的强固关系与亚洲地区的安定息息相关”,为了相互协调而登上该航母的海自第3护卫队群司令北川文之也强调了“提高相互协同”的重要性。

 日美的舰艇和飞行器上搭载了被称为链接系统的战术情报系统,双方对海自和美舰艇获得的雷达和声呐等情报的共享,更能表明2国海军的紧密关系。北川司令也表明了“日美的画面上的情报共享是没有问题的”。对应中国近年积极的向海洋发展,虽然也没有指出特定的国名,显露出“能对付来自任何方向的威胁”的信心。

弹射器的强烈冲击



沐浴在夕阳下的乔治?华盛顿号的飞行甲板 2天的采访结束了,离开乔治?华盛顿号的时间迫近了。由于返回时不乘直升机而使用C2A灰狗运输机,准备利用弹射器起飞。

 带上クレイニョ头盔,穿上救生衣,坐上狭窄又昏暗的C2A运输机。接着,终于到了用弹射器起飞的时候了。和先前写的相同,由于飞行甲板太短,舰载机靠自己的引擎不能起飞。使用弹射器一瞬间加速起飞。

 乔治?华盛顿号为首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装备的弹射器,以高压蒸汽作为动力。重量超过30吨的舰载机,只要80米的距离就能加速到时速200KM以上,那个力量太强了。


从乔治?华盛顿号上用弹射器起飞的F/A-18战斗攻击机。

 坐在飞机上,与其说是加速,不如说是被可怕的力量扔出的感觉。C2A的机舱的座位是由于背对于机首,起飞和时候,产生的重力加速度是向着身体的前方。也就是说身体只被安全带支撑着。坐好后美军乘务员仔细地检查了每一个人安全带。门被关上了,作好起飞前的准备。两翼上引擎声音变大了,在「咚」的一声中,机体被弹射器弹射出支了,身体就好像要从座位上飞出去一样。

仅仅几秒钟,感觉起飞的冲击程度比着舰更大。经过不到1小时的飞行,在嘉手纳基地安全着陆。2天的采访结束了。
如需看图,请浏览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817/12/35841052_583825232.shtml日美联合演习,约45艘舰艇参加

航母乔治?华盛顿号。全长333米,满载排水量约10万吨,舰载机约75架

 从2011年10月27日开始到11月4日为止,在以冲绳为中心的海域进行了日美联合演习,在其中的2天里,笔者获得了在美核动力航母「乔治?华盛顿」号和船坞登陆舰「托尔图加」号采访的机会。

 该演习大概每年在这个时期进行,今年(2011年)日本海自和美海军合计约45艘舰艇,飞行器130架等参加,在九州和冲绳周边海域进行了防空?反潜?反舰等训练。特别是这次能在世界最大的军舰乔治?华盛顿号上宿泊,能直接对超过5000人的船员的生活进行采访。

 基于对日本的安全保障而言扮演重要角色的联合演习的真实情况,仔细地介绍一下美海军舰艇的内部。

搭乘C2A运输机

 在乔治?华盛顿号上着陆的C2A灰狗运输机。


 采访第1天,很遗憾,天空下着大雨。早上,报道团在位于冲绳的美空军嘉手纳基地里集合。为了飞向在冲绳本岛海域上进行训练美海军核动力乔治?华盛顿号,乘上了美海军的C2A灰狗输运机。

 该机是可以搭载大约30人的双发小型螺旋桨飞机。从后部的货舱口进入机内,机舱的座位是背对着前进的方向。

 在航母上着陆的时候,由于搭乘者会受到强大的向前冲击力,向前的坐时安全带会勒进身体,很有可能受伤。向后坐时由于体重全部作用在座位上,负伤的危险性就会减小。


 C2A灰狗运输机的机舱。从机体后部的货仓门看,也不能看到内部的机头。


 从搭乘的情况来看,机内几乎没有航窗,即使白天也有点暗。搭乘者带着被叫作クレイニョ的头盔和穿着救生衣。由于噪音即使相邻的人也很难对话,并且4点式的安全带将身体固定在座位上,几乎动弹不得。军用运输机迅速、效率的运输货物。由于乘客也当作一种货物,大概乘座舒适方面几乎没被考虑吧。

犯一点错就要喂鱼了


在航母乔治?华盛顿号上着舰的美海军F/A-18超级大黄蜂战斗攻击机。

 对航母舰载机的飞行员要求有特别的技能。舰载机用于着舰的甲板只有不到250米。虽然螺旋桨飞机C2A的速度并没有超过F/A-18战斗攻击机,但是,着陆的距离必须要有250米,如果按普通方式着舰的话就会飞出甲板,落到海里喂鱼了。

  因此,机体尾部的尾钩钩上甲板的阻拦索而强行停止。不过,阻拦索阻拦失败的话,不能直接复飞就会掉进海里。由于复飞须要200KM以上的速度,飞行员一边要维持那个速度,一边尽可能得将飞机贴近甲板,4条阻拦索必须要钩住1条。

 海上由于海浪使航母上下左右摇晃,利用目视在夜间着舰尤其困难。即使犯一点错误的话就可能掉入海里。着舰即使对来说老手也非常紧张。为此,舰载机飞行员在保持操纵的技能方面,在陆地基地上使用舰载机起飞着陆训练(FCLP)无论如何也是必要的。


在航母乔治?华盛顿号的飞行甲板上进行飞行准备的E-2C鹰眼早期预警机。为了不影响其他飞行器,主翼仍然保持着折叠状态。

 但是,对于基地周边居民来说麻烦也是事实,作为乔治?华盛顿号的舰载机部队陆上基地的神奈川县厚木基地,由于围绕着FCLP噪音问题的投诉也连接不断。驻日美军重新编组的结果是,将大部分舰载机部队转移到山口县的岩国基地,但在那里进行FCLP的地方产生了新的问题。由于基地周围居民的担心,美军在太平洋上的硫磺岛上进行训练。但是,由于远离日本本土,日本政府开始寻找新的训练基地。

开着门飞行的直升机



在美海军船坞登陆舰「托尔图加」上着舰的HH60直升机。


 搭乘的C2A运输机,在9点后从嘉手纳基地飞行,花了1个多小时到达乔治?华盛顿号的上空。按着舰的顺序进行了数次盘旋,终于被许可进入着舰状态。货仓的乘员大幅的挥着手,大声得催促搭乘者做好承受冲击的准备。

 但是,第一次尝试中并没有钩上阻拦索,引擎全开,再次飞上天空,吓出了一身冷汗。第2次尝试中「咚」一声之后,就感受到了冲击,全身被圧在座位上,真是精彩的着舰。心一下就放松了。



飞向船坞登陆舰「托尔图加」号的HH60直升机内,侧面的门一直开着,乘员脚下是广阔蔚蓝的大海。虽然扣着安全带,机体倾斜话非常可怕。

 C2A运输机一降落,舰内就开了一个简单的准备会。为了马上移动到船坞登陆舰「托尔图加」上,乘上了HH60直升机。花了1个小时的飞行到该舰。从方便摄影角度考虑,把座位侧面的打开进行飞行。当然,扣上了安全带。虽然被固定在座位上,但每当机体倾斜的时候,总会感到有掉下去恐怖。

船坞登陆舰「托尔图加」



船坞登陆舰「托尔图加」是惠德贝岛级登陆舰6号舰,于1990年服役
 船坞登陆舰「托尔图加」全长约186米,满载排水量约1万5750吨,虽说比乔治?华盛顿号小,但在军舰中也属大型舰了。可以在船内搭载4艘也在日本海自的装备「LCAC」汽垫登陆艇。在搭载大约300名船员之外,还能运输400多名海军陆战队员。

  在船内,参观了可以将海水注入船尾,让LCAC直接出发的湿坞。LCAC的座舱也被开放了。但是,当天原本预定的LCAC训练由于坏天气的影响而被取消了。


船坞登陆舰「托尔图加」号的湿坞。在里面注入海水,内部的汽垫登陆艇「LCAC」被允许出发。该舰可以搭载4艘LCAC。

 在「托尔图加」号旁边,海自的运输船「大隅」号并排行驶着。海自的护卫舰和美军的驱逐舰围绕在2艘船的周围,进行着运输船的护卫训练。除了舰队运动之外指挥、统治能力的提高被放在了重要位置。「托尔图加」号参加了3月东日本大地震的「伙伴」行动。把陆自的部队从北海道紧急送住了东北地区,在该行动中体现了重要的作用。

 傍晚,再次乘上直升机飞向乔治?华盛顿号。大概是出于习惯,能够从容地享受风景。经过1个多小时的飞行后,水平线上显现出了乔治?华盛顿号巨大的身影。从远处看,舰载机在其周围繁忙的来回盘旋,可以感到训练的激烈。

船内是有5000人口的“小镇”

夜间训练,在乔治?华盛顿号上着舰的F/A-18战斗攻击机

 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的6号舰乔治?华盛顿号于1992年服役。全长约333米,满载排水量约10万吨,搭载舰载机约75架。用于舰载机起飞用的弹射器4座。包括船员和搭载的舰载机部队人员在内约5500人以上。

 虽然有像小镇那样多人在此生活,但是船内拥有医院、广播台、食堂、出售生活用品和食品的超市,并没有感到不方便。不过由于有这样多的船员,但是空间有限,所以除了一部分高级将校外,其他人没有单人房间。

 在巨大的船内有可能完全迷路。虽然在舱壁上贴有船内位置图,不习惯的话也起不了作用。在船内参观的时候,如果不是照顾我们的乔治?华盛顿号的发言人一直陪伴着我们,我们一定会迷路的。


船内的士官食堂柜台。在这里可以选择喜欢的食品。晚饭和午饭是牛肋排和鸡,油炸鲇鱼之类罕见的食材。味道也非常不错。但是略有点油腻了。

 航母上最紧张的训练就是所谓的夜间训练了。在黑暗中F/A-18战斗攻击机和即将退役的EA-6B「徘徊者」电子战飞机等以200KM以上的高速降落在甲板上。飞行员有着舰的时候,是依靠在航母的左舷侧面安装的告知飞机的姿势和正确的进入角的被称为「球」的着陆指导灯进行操作。不过,为了能安全着舰,着陆的跑道是有限制的,飞行员稍有疏忽就会造成重大事故。

 夜间训练的采访也草草了事,被带到了今晚住宿的房间。记者居住的房间是将校用的双人间。拥有双层床铺,大约有6畳(9.18平方)大小。即使是巨大的航母,横躺在床上也能感到海浪传来的摇晃。突然,听到了从天花板上传来巨大的冲击声。这是舰载机的着舰的声音。训练一直持续到10点之后。

美海军和海自的强固关系


进行起飞的F/A-18

 第二天一早就开始训练了。甲板上穿着各种颜色衬衫和夹克的官兵们交错行进着。衬衫的颜色表示着工作的内容。比如,黄色的担任舰载机的行动指示,白色的是对舰载机的最终检查和相关的安全工作,红色是担任决定装载导弹等武器弹药的工作。

 训练开始后,舰载机装上副油箱和导弹后开始陆续起飞。沉重的舰载机不能靠自己的动力获得足够的升力,用蒸汽作为动力的蒸汽弹射器可以瞬间使其加速到200KM以上,从甲板上起飞。进行起飞装备的F/A-18战斗攻击机的周围穿着各种颜色衬衫的官兵们,频繁的转动着脖子来确认周围的安全的样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乔治?华盛顿号的心脏,CDC(战斗指挥所)也被开放了。内部微暗的房间内除了有大型屏幕外,还放置着几台小型的计算机。在屏幕上显示在附近活动的日美的舰艇和飞行器的图标,下达着必要的命令。


作为作战的指挥中心的战斗指挥所(CDC),在屏幕上显示在附近活动的舰艇和飞行器。

 船内回答采访的第5航母战斗群司令约翰?伯德说“美海军和海自的强固关系与亚洲地区的安定息息相关”,为了相互协调而登上该航母的海自第3护卫队群司令北川文之也强调了“提高相互协同”的重要性。

 日美的舰艇和飞行器上搭载了被称为链接系统的战术情报系统,双方对海自和美舰艇获得的雷达和声呐等情报的共享,更能表明2国海军的紧密关系。北川司令也表明了“日美的画面上的情报共享是没有问题的”。对应中国近年积极的向海洋发展,虽然也没有指出特定的国名,显露出“能对付来自任何方向的威胁”的信心。

弹射器的强烈冲击



沐浴在夕阳下的乔治?华盛顿号的飞行甲板 2天的采访结束了,离开乔治?华盛顿号的时间迫近了。由于返回时不乘直升机而使用C2A灰狗运输机,准备利用弹射器起飞。

 带上クレイニョ头盔,穿上救生衣,坐上狭窄又昏暗的C2A运输机。接着,终于到了用弹射器起飞的时候了。和先前写的相同,由于飞行甲板太短,舰载机靠自己的引擎不能起飞。使用弹射器一瞬间加速起飞。

 乔治?华盛顿号为首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装备的弹射器,以高压蒸汽作为动力。重量超过30吨的舰载机,只要80米的距离就能加速到时速200KM以上,那个力量太强了。


从乔治?华盛顿号上用弹射器起飞的F/A-18战斗攻击机。

 坐在飞机上,与其说是加速,不如说是被可怕的力量扔出的感觉。C2A的机舱的座位是由于背对于机首,起飞和时候,产生的重力加速度是向着身体的前方。也就是说身体只被安全带支撑着。坐好后美军乘务员仔细地检查了每一个人安全带。门被关上了,作好起飞前的准备。两翼上引擎声音变大了,在「咚」的一声中,机体被弹射器弹射出支了,身体就好像要从座位上飞出去一样。

仅仅几秒钟,感觉起飞的冲击程度比着舰更大。经过不到1小时的飞行,在嘉手纳基地安全着陆。2天的采访结束了。
如需看图,请浏览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817/12/35841052_583825232.shtml
那件事情之后中国就派船巡逻钓鱼岛了,紧接着就防控识别区了。
。。。。。
这作者潜在的畏惧和奴役性。。动不动喂鱼。
毕竟是咳咳,,,写的其实,没啥看头,,,,记得以前有一个退役的华人帖子是我在航母上的八年,上面对米帝航母的生活有很多描写,,还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