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策 (上)10中越反击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2:57:00
初稿,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与网站立场无关,未经同意不得转载,部分段节转自历史书籍与网络文摘
中华策之中越反击战
中国和越南的南海争端曾愈演愈烈,越南之前发生大规模骚乱造成了中国工人的死亡,中国也曾大规模撤侨。可以预见,中国和越南的南海争端未来一段时间还有可能升级。
往早了说,越南自秦朝就是中国的一部分,越南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也是中国河北人赵佗创始的,两千多年来绝大部分时间在中国的控制之下,哪怕今天国家的名字也是清朝皇帝御赐的。所以说,越南和中国可以说是一衣带水,越南本就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分支。
新中国后,中越关系曾是同志加兄弟的关系,越共总书记胡志明和毛主席、周总理的关系非同一般,越共之所以能起家中国给予了大力支持,特别是在越南战争时期,中国虽然没有像抗美援朝那样直接抗美援越,但中国给美国划了红线,即美国不能越过北纬17度线,这才使得美军一直不敢像朝鲜战争那样打北越。而且,中国先后也还是派了几十万军队帮助越南培训军人、搞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为越南提供大量物资和军事装备,在越战中对越南的支援总规模超过200亿。
但是,越南这个民族长有反骨,历史上就有些反复无常,如今也没有大的改变。胡志明去世后,随着中苏关系恶化,越南开始充当苏联在中南半岛的打手,因此不惜与自己的恩主中国决裂。1979年,在确立中美关系后,中国即亲自教训了自己一度大力支持的越南,遏制了越南在中南半岛扩张势头,避免了越南做大带来苏联和越南对中国的包夹之势。
1979年中越决裂后,1988年还曾有过一次海战,中国夺回了永暑礁、华阳礁、东门礁、南薰礁、渚碧礁、赤瓜礁共6个岛礁。1991年随着苏联解体,越南没了靠山,中越关系解冻,越南亲华派上台。
那么,如今中国已经如此强大,越南作为弹丸小国又为何敢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战中国呢?
这与越南的民族性和内部政治格局有关。越南这个民族有些反复无常,这一点前面已简述,有兴趣的可查阅历史。这种反腐无常的民族性使得这个国家缺乏战略眼光,时常就想投机取巧,通过投机获利,甚至有时不惜冒险。
在上世纪70年代,在中美关系缓和的背景下美国撤出越南,北越乘机一统南越。统一后,鉴于中苏关系恶化,越南在选边时不是选择中国这个曾经最大的靠山,而是选择了数千公里之外的苏联作为自己的靠山,并与中国为敌。甚至,自认为抗美胜利是自己牛叉,心态极度膨胀,认为自己是军事能力除美苏之外的第三强国,所以在中南半岛搞扩张,与中国为敌。这一把投机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但是,这种投机并未随着挨打而发生本质改变,越南政府肆无忌惮地武装侵占我国南海海域29个岛礁,不顾我国政府的严正警告,在被他们侵占的岛屿修建永久军事设施,大量驻军、移民,钻探1100多口油井,大量开采我南海油气,变油气进口国为大量出口,甚至转卖中国。触目惊心的武装侵略,使我国南海维权处于尴尬境地。为了将这些岛屿据为己有,为了更多地在南海占地盘,开采石油,越南再次从利益上开始投机,试图蚕食南海利益。越南的这种行为,客观上是又犯了之前的投机病。这是在国家利益和民族性格层面上看。
事实上,越南政局也使得越南有冒险的冲动。一方面,越共分南方派和北方派,越共南方派亲美,北方派亲华。由于日、韩、新、中国台湾、中国香港近些年在南方投资较多,南方经济较好,南方派在政府内部也取得了较大势力。南北两派在实力此消彼长间分化开始加剧。这种加剧在近几年特别明显,一方面是近几年以越南总理阮晋勇为首的南方派不断对中国进行挑衅,一般情况下在挑衅中国时都是阮晋勇出面。另一方面,北方派张晋创之前又高调访问中国,习主席给了非常高规格的接待。所以,在看待越南时,我们要分清越南内部政治格局。譬如,在2009年后,越南南方派在阮晋勇的带领下不断对中国进行挑衅。后来,随着中国的强力弹压,再加上随着越南这两年经济不好,北方派开始对南方派进行施压,阮晋勇有些失势,在2012年年底越南第13届国会第4次会议开幕式上,越南总理阮晋勇就其任职总理期间的一系列失误造成的诸多负面问题公开向全国民众道歉。阮晋勇失势后,越南对华关系开始相对转为友好。
曾经,中国在南海打油井,南方派试图借机打压北方派,同时还想通过外部压力迫使中国停止打井,结果越南政府竟然纵容甚至鼓励民众上街示威、游行。这一错误选择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被越南反对党“越南改革党”充分利用。
越南改革党是怎么回事呢?就是南越覆灭后的残余力量,1984年由南越准将在美国组建的一个流亡党。这个流亡党是反越共的,这当然是美国所喜欢的,所以美国一直也扶持该党以给越南制造麻烦。而这个党现在主要任务是什么呢?就是借美国力量实施政变,而其很多手段就是推动中越两国的民族仇恨和国家对立。对美国来说,通过制造这种对立可以给中国制造麻烦。对越南改革党来说,得到美国的支持,给越南制造混乱才能有机会重夺政权。所以,这一次,越南改革党再次充当了美国的打手,并借助越共内部矛盾,制造了这起打砸抢烧大骚乱。在大骚乱之前,越南总理阮晋勇经发短信呼吁大家游行,这一下子犹如火上浇油,正好合了越南改革党的意,结果在越南政府的纵容下场面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等事情发生了,政府已经控制不住,造成了越南政府的一片慌乱。后来,在中国的弹压下大肆抓人,差不多抓了一千来人。而等到越南改革党再组织游行时,越南警方就开始采取驱散手段了。
所以,那一次越南敢挑衅中国,有越共内部斗争和越南内部政治的因素。而且,在那次打砸抢烧当中,台湾企业受损最为严重的,根本原因就是日本从中搅和。日本企业为了打压台企,扮演了支持打砸抢烧的角色。
美国的背后支撑。
这个世界,只要有争端的地方背后都有美国,南海争端也不例外。中国周边,无论是挑衅中国的菲律宾、日本,还是越南,背后都有美国的身影。在中越南海摩擦过程中,美国政府两次谴责中国。这种纵容,让越南人看到了可能弹压中国的希望。越南寄希望于美国的出现能够平衡越南对中国的劣势,迫使中国让越南让步。所以,中越南海摩擦在奥巴马访问亚洲四国后突然加剧。而且,越南改革党也是听命于白宫的,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点让越南改革党发起民间对中国的抗议,就是要制造两国对立的民意压力,促使越南政府对中国采取行动。
所以,美国在背后支撑是越南对中国挑衅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没有美国,莫说越南,就是日本也不敢对中国进行挑衅。这里到底美国的影响有多大,看看台湾马英九地区政府的表现即可知。马英九之所以在东海、南海都表现得极为软弱,就是因为这背后的始作俑者就是美国,而台湾为了和大陆讨价还价是绝不敢得罪美国的。与此同时,考虑到越南人的性格,一定还会有反抗,所以中越摩擦还会继续甚至进一步升温。但正常情况下,越南领导人的脑子只要不坏掉,不出现我们前面一篇分析中越战争条件文章中出现的情况,中越打仗的可能性并不高。
过去些年中国的纵容,搁置争议,和平共处,共同开发。
越南敢挑衅中国的另一个原因是过去中国的外交政策,军队的软弱。韬光养晦使得这些小国从挑衅中国过程中大获其利,这给了它们一些惯性,即中国不会真的发飙,中国不敢打仗,也不想打仗,挑衅中国不会有什么损失。这种惯性思维是中国给惯出来的,而要扭转过来也不是一天两天,需要中国真正的强硬,甚至关键时刻的教训来修正。
邓小平访美后回来就出兵打越南
中国打越南,美国和苏联都没有干预。
  曾经的故事:
  中国撤军一个月后,邓小平向基辛格解释了中国的战略:
  邓小平:我(从美国)回来后,马上就打仗了。但我们事先征求了你们的意见。我和卡特总统谈了这个问题,他作了非常正式严肃的回答。他给我读了一篇写好的讲稿。我对他说:中国会自己处理这个问题,有什么风险中国自己担。回想起来,如果我们惩罚越南的时候再往纵深前进一些可能会更好。
  基辛格:可能。
  邓小平:因为我们的兵力足够一直打到河内。但那不是好办法。
  基辛格:对,那可能就超出计划以外了。
  邓小平:是,你说得对。不过我们可以再前进30公里。我们占领了所有的防御工事,到河内一路上已经没有防线了。
  历史学家一般认为这场战争中国代价巨大。“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解放军政治挂帅的影响在战争中暴露无遗:装备陈旧、后勤薄弱、人员短缺、战术僵硬,在这种种因素的拖累下,中国军队进展缓慢,损失惨重。
  然而,这种观点是基于对中国战略的误解。尽管在执行中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中国这场战争还是反映了其严肃的长期战略分析。在对美方的解释中,中国领导人把越南在苏联支持下巩固其在印度支那的力量描述为苏联在世界范围内“战略部署”中关键的一步。苏联已经在东欧和中国边境集结了重兵。现在,中国领导人警告说,苏联在印度支那、非洲和中东“也开始建立基地”。一旦它在这些地区的地位得以巩固,它就能控制至关重要的能源,并可封锁关键的海上通道-特别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马六甲海峡,这将使苏联在未来的冲突中掌握战略主动权。从广义上说,中国之所以要打这场仗是出于对孙子所谓“势”的分析-“势”指的是战略形势的走向和“潜能”。邓小平的目的是阻止,如有可能还要扭转苏联战略的势头;在他眼中,这个势头是不能接受的。
  中国实现了这个目标,部分是靠军事上的大胆,部分是靠把美国拉入与它空前紧密的合作。在指导对越反击战中,中国领导人显示出了对战略选择的精细分析、大胆执行和巧妙的外交。即使这样,假若没有美国的合作,他们也不可能“摸老虎屁股”。
  1979年2月17日,中国从南部的广西、云南两省对越南北部发动了多路进攻。以投入的兵力可见中国对这次行动的重视-据估计出动了20多万解放军部队,甚至可能达到40万。一位历史学家说,当时出去的部队包括“正规地面部队、民兵和海军及空军部队……规模相当于中国在1950年11月大举赴朝参战”。中国官方新闻报道称此次行动为“对越自卫反击战”或“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这就是中国式的威慑,事先宣布出兵以阻止越南的下一步行动。中国军队此次的打击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它在不久前还是中国的盟国,并且长期接受中国经济和军事的支持。行动的目的是维持中国眼中亚洲的战略平衡。而且,中国此次行动得到了美国-5年前北京帮助赶出印度支那的“帝国主义国家”--的道义支持、外交帮助和情报合作。
  中国声称战争的目标是“遏制越南的野心,适当地给他们有限的教训”。“适当”的意思是造成足够的破坏,以影响越南将来的选择和谋划;“有限”则暗指在外来干涉开始或其他因素造成形势失控之前,行动就会结束。这场战争也是对苏联的直接挑战。
  邓小平说苏联不会攻击中国,这个预言得到了证实。中国发动进攻的第二天,苏联政府发表了一份不痛不痒的声明,谴责中国的“罪恶”攻击,同时又强调“英雄的越南人民……这一次仍然能够保卫自己”。苏联的军事反应仅限于派一支海军特混舰队到中国南海,对河内进行有限的武器空运,以及加紧中苏边境上的空中巡逻。空运武器既有地理因素的限制,也受苏联内部犹豫态度的制约。归根结底,1979年苏联给新盟友越南的支持与20年前台海危机时给旧盟友中国的支持并无二致-两次事件中苏联都不愿意冒扩大战争的风险。
  战争结束不久,华国锋用一句对苏联领导人大不敬的简练俗语总结了战争的结果:“他们威胁我们,在边境附近调动军队,派舰艇到中国南海。但他们不敢动手。所以我们还是摸了老虎屁股。”
  邓小平嘲讽地拒绝了美国要他小心的劝告。1979年2月底美国财政部部长麦克•布卢门撒尔访问北京时,呼吁中国“尽快”从越南撤军,因为北京“在冒不必要的风险”。邓小平不同意。在与布卢门撒尔会见前和美国记者谈话时,他表现出对含糊摇摆的轻蔑,嘲笑说“有人害怕得罪东方的古巴”。
  如同在中印战争中一样,中国进行了有限的“惩罚性”打击之后立即撤军。战事29天即告结束。解放军攻占了越南边境三省的省会后不久,北京即宣布中国军队将撤出越南,除了几块有争议的领土。北京没有试图推翻河内政府。
  中国撤军一个月后,邓小平向基辛格解释了中国的战略:
  邓小平:我(从美国)回来后,马上就打仗了。但我们事先征求了你们的意见。我和卡特总统谈了这个问题,他作了非常正式严肃的回答。他给我读了一篇写好的讲稿。我对他说:中国会自己处理这个问题,有什么风险中国自己担。回想起来,如果我们惩罚越南的时候再往纵深前进一些可能会更好。
  基辛格:可能。
  邓小平:因为我们的兵力足够一直打到河内。但那不是好办法。
  基辛格:对,那可能就超出计划以外了。
  邓小平:是,你说得对。不过我们应该 再前推进30公里。我们占领了所有的防御工事,到河内一路上已经没有防线了。
  历史学家一般认为这场战争中国代价巨大。“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解放军政治挂帅的影响在战争中暴露无遗:装备陈旧、后勤薄弱、人员短缺、战术僵硬,在这种种因素的拖累下,中国军队进展缓慢,损失惨重。
  然而,这种观点是对中国战略的误解。尽管在执行中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中国这场战争还是反映了其严肃的长期战略分析。在对美方的解释中,中国领导人把越南在苏联支持下巩固其在印度支那的力量描述为苏联在世界范围内“战略部署”中关键的一步。苏联已经在东欧和中国边境集结了重兵。现在,中国领导人警告说,苏联在印度支那、非洲和中东“也开始建立基地”。一旦它在这些地区的地位得以巩固,它就能控制至关重要的能源,并可封锁关键的海上通道-特别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马六甲海峡,这将使苏联在未来的冲突中掌握战略主动权。从广义上说,中国之所以要打这场仗是出于对孙子所谓“势”的分析-“势”指的是战略形势的走向和“潜能”。邓小平的目的是阻止,如有可能还要扭转苏联战略的势头;在他眼中,这个势头是不能接受的。
  中国实现了这个目标,部分是靠军事上的大胆,部分是靠把美国拉入与它空前紧密的合作。在指导对越反击战中,中国领导人显示出了对战略选择的精细分析、大胆执行和巧妙的外交。即使这样,假若没有美国的合作,他们也不可能“摸老虎屁股”。
  1979年2月17日,中国从南部的广西、云南两省对越南北部发动了多路进攻。以投入的兵力可见中国对这次行动的重视-据估计出动了20多万解放军部队,甚至可能达到40万。一位历史学家说,当时出去的部队包括“正规地面部队、民兵和海军及空军部队……规模相当于中国在1950年11月大举赴朝参战”。中国官方新闻报道称此次行动为“对越自卫反击战”或“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这就是中国式的威慑,事先宣布出兵以阻止越南的下一步行动。中国军队此次的打击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它在不久前还是中国的盟国,并且长期接受中国经济和军事的支持。行动的目的是维持中国眼中亚洲的战略平衡。而且,中国此次行动得到了美国-5年前北京帮助赶出印度支那的“帝国主义国家”--的道义支持、外交帮助和情报合作。
  中国声称战争的目标是“遏制越南的野心,适当地给他们有限的教训”。“适当”的意思是造成足够的破坏,以影响越南将来的选择和谋划;“有限”则暗指在外来干涉开始或其他因素造成形势失控之前,行动就会结束。这场战争也是对苏联的直接挑战。
  邓小平说苏联不会攻击中国,这个预言得到了证实。中国发动进攻的第二天,苏联政府发表了一份不痛不痒的声明,谴责中国的“罪恶”攻击,同时又强调“英雄的越南人民……这一次仍然能够保卫自己”。苏联的军事反应仅限于派一支海军特混舰队到中国南海,对河内进行有限的武器空运,以及加紧中苏边境上的空中巡逻。空运武器既有地理因素的限制,也受苏联内部犹豫态度的制约。归根结底,1979年苏联给新盟友越南的支持与20年前台海危机时给旧盟友中国的支持并无二致-两次事件中苏联都不愿意冒扩大战争的风险。
  战争结束不久,华国锋用一句对苏联领导人大不敬的简练俗语总结了战争的结果:“他们威胁我们,在边境附近调动军队,派舰艇到中国南海。但他们不敢动手。所以我们还是摸了老虎屁股。”
  邓小平嘲讽地拒绝了美国要他小心的劝告。1979年2月底美国财政部部长麦克•布卢门撒尔访问北京时,呼吁中国“尽快”从越南撤军,因为北京“在冒不必要的风险”。邓小平不同意。在与布卢门撒尔会见前和美国记者谈话时,他表现出对含糊摇摆的轻蔑,嘲笑说“有人害怕得罪东方的古巴”。
  如同在中印战争中一样,中国进行了有限的“惩罚性”打击之后立即撤军。战事29天即告结束。解放军攻占了越南边境三省的省会后不久,北京即宣布中国军队将撤出越南,除了几块有争议的领土。北京没有试图推翻河内政府。
初稿,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与网站立场无关,未经同意不得转载,部分段节转自历史书籍与网络文摘
中华策之中越反击战
中国和越南的南海争端曾愈演愈烈,越南之前发生大规模骚乱造成了中国工人的死亡,中国也曾大规模撤侨。可以预见,中国和越南的南海争端未来一段时间还有可能升级。
往早了说,越南自秦朝就是中国的一部分,越南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也是中国河北人赵佗创始的,两千多年来绝大部分时间在中国的控制之下,哪怕今天国家的名字也是清朝皇帝御赐的。所以说,越南和中国可以说是一衣带水,越南本就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分支。
新中国后,中越关系曾是同志加兄弟的关系,越共总书记胡志明和毛主席、周总理的关系非同一般,越共之所以能起家中国给予了大力支持,特别是在越南战争时期,中国虽然没有像抗美援朝那样直接抗美援越,但中国给美国划了红线,即美国不能越过北纬17度线,这才使得美军一直不敢像朝鲜战争那样打北越。而且,中国先后也还是派了几十万军队帮助越南培训军人、搞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为越南提供大量物资和军事装备,在越战中对越南的支援总规模超过200亿。
但是,越南这个民族长有反骨,历史上就有些反复无常,如今也没有大的改变。胡志明去世后,随着中苏关系恶化,越南开始充当苏联在中南半岛的打手,因此不惜与自己的恩主中国决裂。1979年,在确立中美关系后,中国即亲自教训了自己一度大力支持的越南,遏制了越南在中南半岛扩张势头,避免了越南做大带来苏联和越南对中国的包夹之势。
1979年中越决裂后,1988年还曾有过一次海战,中国夺回了永暑礁、华阳礁、东门礁、南薰礁、渚碧礁、赤瓜礁共6个岛礁。1991年随着苏联解体,越南没了靠山,中越关系解冻,越南亲华派上台。
那么,如今中国已经如此强大,越南作为弹丸小国又为何敢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战中国呢?
这与越南的民族性和内部政治格局有关。越南这个民族有些反复无常,这一点前面已简述,有兴趣的可查阅历史。这种反腐无常的民族性使得这个国家缺乏战略眼光,时常就想投机取巧,通过投机获利,甚至有时不惜冒险。
在上世纪70年代,在中美关系缓和的背景下美国撤出越南,北越乘机一统南越。统一后,鉴于中苏关系恶化,越南在选边时不是选择中国这个曾经最大的靠山,而是选择了数千公里之外的苏联作为自己的靠山,并与中国为敌。甚至,自认为抗美胜利是自己牛叉,心态极度膨胀,认为自己是军事能力除美苏之外的第三强国,所以在中南半岛搞扩张,与中国为敌。这一把投机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但是,这种投机并未随着挨打而发生本质改变,越南政府肆无忌惮地武装侵占我国南海海域29个岛礁,不顾我国政府的严正警告,在被他们侵占的岛屿修建永久军事设施,大量驻军、移民,钻探1100多口油井,大量开采我南海油气,变油气进口国为大量出口,甚至转卖中国。触目惊心的武装侵略,使我国南海维权处于尴尬境地。为了将这些岛屿据为己有,为了更多地在南海占地盘,开采石油,越南再次从利益上开始投机,试图蚕食南海利益。越南的这种行为,客观上是又犯了之前的投机病。这是在国家利益和民族性格层面上看。
事实上,越南政局也使得越南有冒险的冲动。一方面,越共分南方派和北方派,越共南方派亲美,北方派亲华。由于日、韩、新、中国台湾、中国香港近些年在南方投资较多,南方经济较好,南方派在政府内部也取得了较大势力。南北两派在实力此消彼长间分化开始加剧。这种加剧在近几年特别明显,一方面是近几年以越南总理阮晋勇为首的南方派不断对中国进行挑衅,一般情况下在挑衅中国时都是阮晋勇出面。另一方面,北方派张晋创之前又高调访问中国,习主席给了非常高规格的接待。所以,在看待越南时,我们要分清越南内部政治格局。譬如,在2009年后,越南南方派在阮晋勇的带领下不断对中国进行挑衅。后来,随着中国的强力弹压,再加上随着越南这两年经济不好,北方派开始对南方派进行施压,阮晋勇有些失势,在2012年年底越南第13届国会第4次会议开幕式上,越南总理阮晋勇就其任职总理期间的一系列失误造成的诸多负面问题公开向全国民众道歉。阮晋勇失势后,越南对华关系开始相对转为友好。
曾经,中国在南海打油井,南方派试图借机打压北方派,同时还想通过外部压力迫使中国停止打井,结果越南政府竟然纵容甚至鼓励民众上街示威、游行。这一错误选择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被越南反对党“越南改革党”充分利用。
越南改革党是怎么回事呢?就是南越覆灭后的残余力量,1984年由南越准将在美国组建的一个流亡党。这个流亡党是反越共的,这当然是美国所喜欢的,所以美国一直也扶持该党以给越南制造麻烦。而这个党现在主要任务是什么呢?就是借美国力量实施政变,而其很多手段就是推动中越两国的民族仇恨和国家对立。对美国来说,通过制造这种对立可以给中国制造麻烦。对越南改革党来说,得到美国的支持,给越南制造混乱才能有机会重夺政权。所以,这一次,越南改革党再次充当了美国的打手,并借助越共内部矛盾,制造了这起打砸抢烧大骚乱。在大骚乱之前,越南总理阮晋勇经发短信呼吁大家游行,这一下子犹如火上浇油,正好合了越南改革党的意,结果在越南政府的纵容下场面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等事情发生了,政府已经控制不住,造成了越南政府的一片慌乱。后来,在中国的弹压下大肆抓人,差不多抓了一千来人。而等到越南改革党再组织游行时,越南警方就开始采取驱散手段了。
所以,那一次越南敢挑衅中国,有越共内部斗争和越南内部政治的因素。而且,在那次打砸抢烧当中,台湾企业受损最为严重的,根本原因就是日本从中搅和。日本企业为了打压台企,扮演了支持打砸抢烧的角色。
美国的背后支撑。
这个世界,只要有争端的地方背后都有美国,南海争端也不例外。中国周边,无论是挑衅中国的菲律宾、日本,还是越南,背后都有美国的身影。在中越南海摩擦过程中,美国政府两次谴责中国。这种纵容,让越南人看到了可能弹压中国的希望。越南寄希望于美国的出现能够平衡越南对中国的劣势,迫使中国让越南让步。所以,中越南海摩擦在奥巴马访问亚洲四国后突然加剧。而且,越南改革党也是听命于白宫的,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点让越南改革党发起民间对中国的抗议,就是要制造两国对立的民意压力,促使越南政府对中国采取行动。
所以,美国在背后支撑是越南对中国挑衅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没有美国,莫说越南,就是日本也不敢对中国进行挑衅。这里到底美国的影响有多大,看看台湾马英九地区政府的表现即可知。马英九之所以在东海、南海都表现得极为软弱,就是因为这背后的始作俑者就是美国,而台湾为了和大陆讨价还价是绝不敢得罪美国的。与此同时,考虑到越南人的性格,一定还会有反抗,所以中越摩擦还会继续甚至进一步升温。但正常情况下,越南领导人的脑子只要不坏掉,不出现我们前面一篇分析中越战争条件文章中出现的情况,中越打仗的可能性并不高。
过去些年中国的纵容,搁置争议,和平共处,共同开发。
越南敢挑衅中国的另一个原因是过去中国的外交政策,军队的软弱。韬光养晦使得这些小国从挑衅中国过程中大获其利,这给了它们一些惯性,即中国不会真的发飙,中国不敢打仗,也不想打仗,挑衅中国不会有什么损失。这种惯性思维是中国给惯出来的,而要扭转过来也不是一天两天,需要中国真正的强硬,甚至关键时刻的教训来修正。
邓小平访美后回来就出兵打越南
中国打越南,美国和苏联都没有干预。
  曾经的故事:
  中国撤军一个月后,邓小平向基辛格解释了中国的战略:
  邓小平:我(从美国)回来后,马上就打仗了。但我们事先征求了你们的意见。我和卡特总统谈了这个问题,他作了非常正式严肃的回答。他给我读了一篇写好的讲稿。我对他说:中国会自己处理这个问题,有什么风险中国自己担。回想起来,如果我们惩罚越南的时候再往纵深前进一些可能会更好。
  基辛格:可能。
  邓小平:因为我们的兵力足够一直打到河内。但那不是好办法。
  基辛格:对,那可能就超出计划以外了。
  邓小平:是,你说得对。不过我们可以再前进30公里。我们占领了所有的防御工事,到河内一路上已经没有防线了。
  历史学家一般认为这场战争中国代价巨大。“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解放军政治挂帅的影响在战争中暴露无遗:装备陈旧、后勤薄弱、人员短缺、战术僵硬,在这种种因素的拖累下,中国军队进展缓慢,损失惨重。
  然而,这种观点是基于对中国战略的误解。尽管在执行中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中国这场战争还是反映了其严肃的长期战略分析。在对美方的解释中,中国领导人把越南在苏联支持下巩固其在印度支那的力量描述为苏联在世界范围内“战略部署”中关键的一步。苏联已经在东欧和中国边境集结了重兵。现在,中国领导人警告说,苏联在印度支那、非洲和中东“也开始建立基地”。一旦它在这些地区的地位得以巩固,它就能控制至关重要的能源,并可封锁关键的海上通道-特别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马六甲海峡,这将使苏联在未来的冲突中掌握战略主动权。从广义上说,中国之所以要打这场仗是出于对孙子所谓“势”的分析-“势”指的是战略形势的走向和“潜能”。邓小平的目的是阻止,如有可能还要扭转苏联战略的势头;在他眼中,这个势头是不能接受的。
  中国实现了这个目标,部分是靠军事上的大胆,部分是靠把美国拉入与它空前紧密的合作。在指导对越反击战中,中国领导人显示出了对战略选择的精细分析、大胆执行和巧妙的外交。即使这样,假若没有美国的合作,他们也不可能“摸老虎屁股”。
  1979年2月17日,中国从南部的广西、云南两省对越南北部发动了多路进攻。以投入的兵力可见中国对这次行动的重视-据估计出动了20多万解放军部队,甚至可能达到40万。一位历史学家说,当时出去的部队包括“正规地面部队、民兵和海军及空军部队……规模相当于中国在1950年11月大举赴朝参战”。中国官方新闻报道称此次行动为“对越自卫反击战”或“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这就是中国式的威慑,事先宣布出兵以阻止越南的下一步行动。中国军队此次的打击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它在不久前还是中国的盟国,并且长期接受中国经济和军事的支持。行动的目的是维持中国眼中亚洲的战略平衡。而且,中国此次行动得到了美国-5年前北京帮助赶出印度支那的“帝国主义国家”--的道义支持、外交帮助和情报合作。
  中国声称战争的目标是“遏制越南的野心,适当地给他们有限的教训”。“适当”的意思是造成足够的破坏,以影响越南将来的选择和谋划;“有限”则暗指在外来干涉开始或其他因素造成形势失控之前,行动就会结束。这场战争也是对苏联的直接挑战。
  邓小平说苏联不会攻击中国,这个预言得到了证实。中国发动进攻的第二天,苏联政府发表了一份不痛不痒的声明,谴责中国的“罪恶”攻击,同时又强调“英雄的越南人民……这一次仍然能够保卫自己”。苏联的军事反应仅限于派一支海军特混舰队到中国南海,对河内进行有限的武器空运,以及加紧中苏边境上的空中巡逻。空运武器既有地理因素的限制,也受苏联内部犹豫态度的制约。归根结底,1979年苏联给新盟友越南的支持与20年前台海危机时给旧盟友中国的支持并无二致-两次事件中苏联都不愿意冒扩大战争的风险。
  战争结束不久,华国锋用一句对苏联领导人大不敬的简练俗语总结了战争的结果:“他们威胁我们,在边境附近调动军队,派舰艇到中国南海。但他们不敢动手。所以我们还是摸了老虎屁股。”
  邓小平嘲讽地拒绝了美国要他小心的劝告。1979年2月底美国财政部部长麦克•布卢门撒尔访问北京时,呼吁中国“尽快”从越南撤军,因为北京“在冒不必要的风险”。邓小平不同意。在与布卢门撒尔会见前和美国记者谈话时,他表现出对含糊摇摆的轻蔑,嘲笑说“有人害怕得罪东方的古巴”。
  如同在中印战争中一样,中国进行了有限的“惩罚性”打击之后立即撤军。战事29天即告结束。解放军攻占了越南边境三省的省会后不久,北京即宣布中国军队将撤出越南,除了几块有争议的领土。北京没有试图推翻河内政府。
  中国撤军一个月后,邓小平向基辛格解释了中国的战略:
  邓小平:我(从美国)回来后,马上就打仗了。但我们事先征求了你们的意见。我和卡特总统谈了这个问题,他作了非常正式严肃的回答。他给我读了一篇写好的讲稿。我对他说:中国会自己处理这个问题,有什么风险中国自己担。回想起来,如果我们惩罚越南的时候再往纵深前进一些可能会更好。
  基辛格:可能。
  邓小平:因为我们的兵力足够一直打到河内。但那不是好办法。
  基辛格:对,那可能就超出计划以外了。
  邓小平:是,你说得对。不过我们应该 再前推进30公里。我们占领了所有的防御工事,到河内一路上已经没有防线了。
  历史学家一般认为这场战争中国代价巨大。“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解放军政治挂帅的影响在战争中暴露无遗:装备陈旧、后勤薄弱、人员短缺、战术僵硬,在这种种因素的拖累下,中国军队进展缓慢,损失惨重。
  然而,这种观点是对中国战略的误解。尽管在执行中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中国这场战争还是反映了其严肃的长期战略分析。在对美方的解释中,中国领导人把越南在苏联支持下巩固其在印度支那的力量描述为苏联在世界范围内“战略部署”中关键的一步。苏联已经在东欧和中国边境集结了重兵。现在,中国领导人警告说,苏联在印度支那、非洲和中东“也开始建立基地”。一旦它在这些地区的地位得以巩固,它就能控制至关重要的能源,并可封锁关键的海上通道-特别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马六甲海峡,这将使苏联在未来的冲突中掌握战略主动权。从广义上说,中国之所以要打这场仗是出于对孙子所谓“势”的分析-“势”指的是战略形势的走向和“潜能”。邓小平的目的是阻止,如有可能还要扭转苏联战略的势头;在他眼中,这个势头是不能接受的。
  中国实现了这个目标,部分是靠军事上的大胆,部分是靠把美国拉入与它空前紧密的合作。在指导对越反击战中,中国领导人显示出了对战略选择的精细分析、大胆执行和巧妙的外交。即使这样,假若没有美国的合作,他们也不可能“摸老虎屁股”。
  1979年2月17日,中国从南部的广西、云南两省对越南北部发动了多路进攻。以投入的兵力可见中国对这次行动的重视-据估计出动了20多万解放军部队,甚至可能达到40万。一位历史学家说,当时出去的部队包括“正规地面部队、民兵和海军及空军部队……规模相当于中国在1950年11月大举赴朝参战”。中国官方新闻报道称此次行动为“对越自卫反击战”或“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这就是中国式的威慑,事先宣布出兵以阻止越南的下一步行动。中国军队此次的打击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它在不久前还是中国的盟国,并且长期接受中国经济和军事的支持。行动的目的是维持中国眼中亚洲的战略平衡。而且,中国此次行动得到了美国-5年前北京帮助赶出印度支那的“帝国主义国家”--的道义支持、外交帮助和情报合作。
  中国声称战争的目标是“遏制越南的野心,适当地给他们有限的教训”。“适当”的意思是造成足够的破坏,以影响越南将来的选择和谋划;“有限”则暗指在外来干涉开始或其他因素造成形势失控之前,行动就会结束。这场战争也是对苏联的直接挑战。
  邓小平说苏联不会攻击中国,这个预言得到了证实。中国发动进攻的第二天,苏联政府发表了一份不痛不痒的声明,谴责中国的“罪恶”攻击,同时又强调“英雄的越南人民……这一次仍然能够保卫自己”。苏联的军事反应仅限于派一支海军特混舰队到中国南海,对河内进行有限的武器空运,以及加紧中苏边境上的空中巡逻。空运武器既有地理因素的限制,也受苏联内部犹豫态度的制约。归根结底,1979年苏联给新盟友越南的支持与20年前台海危机时给旧盟友中国的支持并无二致-两次事件中苏联都不愿意冒扩大战争的风险。
  战争结束不久,华国锋用一句对苏联领导人大不敬的简练俗语总结了战争的结果:“他们威胁我们,在边境附近调动军队,派舰艇到中国南海。但他们不敢动手。所以我们还是摸了老虎屁股。”
  邓小平嘲讽地拒绝了美国要他小心的劝告。1979年2月底美国财政部部长麦克•布卢门撒尔访问北京时,呼吁中国“尽快”从越南撤军,因为北京“在冒不必要的风险”。邓小平不同意。在与布卢门撒尔会见前和美国记者谈话时,他表现出对含糊摇摆的轻蔑,嘲笑说“有人害怕得罪东方的古巴”。
  如同在中印战争中一样,中国进行了有限的“惩罚性”打击之后立即撤军。战事29天即告结束。解放军攻占了越南边境三省的省会后不久,北京即宣布中国军队将撤出越南,除了几块有争议的领土。北京没有试图推翻河内政府。
初啥稿呀,整篇抄《邓小平时代》的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