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大气层外反导:新型战略导弹曾试验失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0:19:39
揭秘中国大气层外反导:新型战略导弹曾试验失利


2016年07月25日  来源:解放军报



  反导尖兵

  ——记西北某基地研究员、导弹试验专家陈德明(上)

  ■解放军报记者 陈小菁 邹维荣 特约记者 宗兆盾 通讯员 许京木

大漠戈壁,入夜时分,警报骤响。

  一枚“敌方”导弹触发雷达预警,向我国上空飞来。

  “跟踪目标!”西北某基地反导试验指挥大厅响起急促的调度口令。指挥显示平台上,几十组数据、曲线频频闪烁,该部配置在大漠中的光测、雷达、遥测设备,密切追踪“敌弹”。

  “5、4、3、2、1,发射!”一枚反导拦截导弹犹如神剑出鞘,直刺苍穹。

  数分钟后,显示屏传来大气层外“敌弹”被摧毁的清晰画面,两弹碰撞发出的灿烂光芒照亮茫茫夜空,我国又一次反导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欢呼,握手,拥抱……指挥大厅内,大家不约而同地将赞许目光投向指挥席上的一个身影——他就是破解这一重大难题的反导试验靶场副总设计师、西北某基地研究员陈德明。

  这一刻,陈德明悄悄拭去激动的泪水,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神剑掠空惊天地,烈焰升腾啸九天。从白手创业托举神剑腾飞,到奠基铸盾助力神剑出鞘,几十项国家和军队奖项、发明专利可以作证,陈德明和他的创新团队矢志强军、捍卫祖国天疆的创新脚步,一刻也未曾停歇。

陈德明(前)在某任务中认真工作(资料照片)。图片来源:新华社

  惊天巨响,大漠戈壁深处,一枚拦截导弹犹如神剑出鞘,一击命中高速飞行的靶弹——

  他用铁一般的肩膀扛起如山使命

  反导拦截技术,被称为战略防御的坚盾,是大国博弈的重要筹码。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钱学森归国不久,就向中央领导同志谈到了“反导”问题,并按照毛主席指示开展了相关研究。遗憾的是,由于各方面条件制约,始终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

  “反导这个东西,有和没有大不一样!没有反导能力,我们的国土就完全暴露在敌方导弹威胁之下;拥有了反导技术,就相当于在大气层外为国家安全撑起了一把保护伞。”

  如山使命,铁肩来扛。陈德明横下一条心,一定要在自己手里把“反导”这件事干成!

  这是一次“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冲锋,更是一场寂寞的“马拉松长跑”。

  上世纪80年代,还在湖南老家读高中的陈德明,偶然观看了一部名为《飞向太平洋》的电影。该片以1980年我国向太平洋成功发射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为背景,热情讴歌了科技工作者打造大国重器的动人风采。凝望着运载火箭刺破苍穹、腾啸升空的壮美画面,他在心中默默埋下了一个“为国征战”的梦想。

  为了这个梦想,他报考了当年唯一开设航天动力学与飞行试验专业的国防科技大学,毕业后,又怀着“矢志强军、逐梦靶场”的决心,坚定地踏上了驶往西北大漠的列车。

  “在我身后的这片戈壁滩上,老一辈科技人员曾创造出举世瞩目的‘两弹一星’伟业。只有置身这片神圣的土地,才能更好地为祖国导弹事业尽一份力。”

  他从此习惯于对着地图,把导弹飞行轨迹在心中详尽描绘。从起点到落区,一个点一个点地连起来,沿途的高山河流、城市村庄、戈壁荒原,尽入眼底。在陈德明看来,那不仅是一组组数据,更是一组激动人心的音符、一段波澜壮阔的旋律。

  世纪之初,陈德明捡起了反导的“接力棒”。在国家重启反导技术验证试验项目之前,他就带人着手整理相关文献资料,扎实搞好技术储备。

  那段日子,陈德明完全进入了一种忘我境界,吃饭时想到关键技术,他就扔下碗筷冲进书房;睡觉时有了新思路,他立刻翻身起床记在纸上。近千个日日夜夜,连续多个波次不知疲倦地攻关,陈德明和他的团队拟制了上百份试验文书,一举突破3项核心关键技术,硬是闯出了一条中国反导靶场建设之路。

  最终,他提出的“构建一个体系、形成两种能力、突破三项关键技术”的反导靶场建设目标,被最高决策层采纳。中国反导技术研究,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3年后,首次试验如期而至。然而,就在发射前不久,试验的关键系统“拦截指令系统”突然出现“不能连续接收信号”的问题,靶场原本紧张的气氛骤然加剧。

  各方协同攻关,故障虽然很快排除了,但大家心里仍不踏实,专家组连夜召开会议讨论。面对众多专家质疑,陈德明现场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验证,郑重表态:“试验绝不会出现问题。”

  几年沉寂,一默如雷。新年伊始,大漠深处一声巨响,一枚拦截弹犹如神剑出鞘,一击命中高速飞行的靶弹。5分钟后,试验成功的喜讯从西北大漠飞到了北京。初战告捷,反导试验打出了国威、军威,标志着我国在反导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首次反导试验圆满成功,中央军委给陈德明记了一等功。面对厚褒重奖,他丝毫没有懈怠,转身投入到下一个攻关课题中!

  从末段到中段,从地面到太空,从大气层内到大气层外,陈德明和他的战友们构筑起一个无比宏阔的反导试验靶场,擎起战略防御之盾,也把共和国的疆域拓展到天疆。

  陈德明(右一)与团队成员进行某任务弹道定轨预报分析(资料照片)。图片来源:新华社

  创新驱动,实现导弹试验重大技术突破,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他用鹰一般的眼睛扫视未来战场

  基地历史展览馆内,“大漠雄风”4个大字遒劲有力;一枚枚雄姿挺拔的导弹模型,见证着大漠靶场军人铸剑图强的使命担当。

  能战方能止战。基地负责试验鉴定的这些导弹武器,在装备部队后能否快速形成战斗力、制胜未来战场,靶场试验鉴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挺立大漠望大洋,身在靶场观战场。长期从事导弹武器试验鉴定工作的陈德明时常警醒自己:“作为一名军人,战场上要敢于冲锋,科研场上要敢于攻坚,碰到问题‘躲着走’,无异于战场上的逃兵。”

  当年海湾战争爆发时,“爱国者”导弹拦截“飞毛腿”导弹的画面,深印在陈德明脑海中。那时,西方国家在导弹武器技术领域一直领跑世界,其重大关键技术甚至比我国领先许多年。

  决定到基地工作时,陈德明曾在日记本上写下这么一句话:“做科研一定要紧盯前沿,抢占战略‘制高点’,做出领先世界的成果来。唯有自主创新,才能杀出一条‘血路’!如果总是踩着别人的脚印走,以我国的基础条件,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这些年,他始终用鹰一般的眼睛扫视未来战场,盯住科技前沿,把一个个“不可能”变为“可能”,在完成一次次急难攻坚任务中,走出了一条导弹武器试验鉴定的创新之路。

  一次任务中,陈德明发现:导弹武器“1次试验只能验证1个目标”,且“1个导弹型号需进行多次试验”,鉴定周期长、投入经费多。经过缜密分析研究,他大胆建议“在1次试验中同时验证多个目标”。结果,这一建议却遭到国内知名专家的反对,大家担心“一箭多雕”可能变成“鸡飞蛋打”。

  面对质疑,他反复推演拿出精准数据,使得这一方案得到专家认可。新型试验方案应运而生,不仅为部队节约了大量试验经费,还加快了导弹武器列装部队的进程。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上世纪90年代,作为军事斗争准备的“杀手锏”武器,某型导弹进入定型试验阶段,急需装备部队。这时,一个重大考验摆在陈德明眼前:

  要完成该类导弹的鉴定定型,通常需要进行9次成功试验,但当时,基地只有4枚试验弹,而且导弹发射阵地与效应靶场之间的距离远远小于导弹射程——这就好比让人在手枪射击场考核鉴定狙击步枪的远距离射击精度,再好的枪手也要犯难。一些专家认为,“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超常任务须用“超常规”手段。经过不断改进创新试验方法,陈德明带领团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在最短时间内拿出了导弹精度科学评定指标,保证了该型导弹第一时间完成试验、装备部队。

  10年后,基地新建了满足导弹射程要求的效应靶场。该型导弹又先后进行了数十次试验、训练和演习飞行。统计结果表明:当初的导弹估算结果与实射数据高度吻合。一位老专家不禁赞叹:“你们真了不起,创造了导弹武器试验鉴定的奇迹!”

  在常人眼中,导弹专家勾画的不过是一纸之图。但在他们笔下,一笔一画莫不与战场相连。

  一年仲夏,某型战略导弹飞行试验失利,弹头解体,远远飞离预定目标区。这是该型导弹列装前的一次关键试验,对装备部队起着决定性作用。倘若找不到弹头,就无法分析故障原因,拿不到宝贵的实验数据。

  当时,一些专家先后给出了几十个残骸落点坐标,分布范围达上万平方公里。基地每天组织官兵深入“生命禁区”,展开“大漠寻针”式的搜索,却始终一无所获……一筹莫展之际,陈德明向上级主动请缨:“我来试试!”

  在分析了导弹飞行视频后,陈德明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磨砺,经过7天7夜的反复建模计算,最终把落点定位在1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很快,搜索一线传来消息:“弹头找到了……”

  有人说,设计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然而,作为戎衣在身的“导弹试验设计师”,陈德明却说,“决不能让‘导弹作品’留有遗憾”。他执行过数百发导弹武器飞行试验任务,牵头攻克10余项核心技术难题,致力于用创新来“消除遗憾”。

  陈德明(右)在给年轻科技干部讲解某型任务参试设备性能(资料照片)。图片来源:新华社

  甘为人梯,辐射带动28个创新团队,培养出一批堪当大任的强军兴军科技英才——

  他用火一般的激情点燃大漠之春

  陈德明所在的西北某基地,功勋卓著。这个基地曾发射我国第一枚国产地地导弹,也曾把我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成功送抵太平洋……

  当年,在物质条件艰苦、科技积累薄弱的情况下,基地为何能完成这么多科研任务?

  “因为我们在人才、科研上,既有‘高地’,又有‘高峰’。”回望历史,陈德明陷入深思:“唯有人才,难在人才!导弹事业需要一茬茬堪当大任的高素质人才!”

  随着我国反导项目的启动实施和顺利推进,陈德明又怀着一腔热忱,毅然挑起了组建新的科技创新团队的千钧重担。

  2011年,在陈德明的推动下,基地整合技术资源,组建了“导弹靶场突防技术”创新团队,大漠靶场再一次响起向科技进军的嘹亮号角。在陈德明的不懈努力下,不到6年时间,这个团队就走出了一条“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开放式建设路子,先后完成20多个科研课题,获得19项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13项国防授权专利。

  “如果把团队比作一个拳头,那么我就是这个拳头上的大拇指。”陈德明直言说道,“作为团队的“主心骨”,如果自己在困难面前低了头、认了输,整个团队就会丧失虎性狼气,变成一群毫无战斗力的绵羊。”

  2011年,基地组织某新型导弹飞行试验,上级机关把评估的任务交给了陈德明团队。

  “精度要高于靶场设备测量精度1个量级,必须在3个月内完成。”领受任务后,大家的心里如同压了一块巨石,在很多人看来,利用靶场现有设备完成这项任务,根本不可能。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陈德明迎难而上,鼓励大家提出解决思路和方法,并对靶场数十次任务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最终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得出了“可以在任务中应用”的重要结论。20天后,该型导弹飞行试验一举成功。试验结果表明,陈德明的理论分析模型、算法软件和测试结果,完全符合任务要求。

  “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只有抓好人才集聚,实施育才接力工程,才能在科技创新领域立于不败之地。”

  “只要你有想法,大胆放手干,我给你们撑腰。”陈德明既鼓励科研人员勇于创新,也宽容失败。导弹试验“定错一个点,白干好几年;算错一道公式,损失上百万。”一位工程师在某型导弹试验鉴定过程中出现测算失误,为此惴惴不安。陈德明主动承担责任,并帮助他破解难题,重新激发了这位“初生牛犊”的创新激情。

  一次,陈德明领受了一项重大科研任务,他点名让年轻的工程师赵海龙担纲课题负责人,并鼓励他说:“你们好好干,有困难找我。”在他悉心指导下,均由年轻人组成的题组经历“千难万险”,攻克一项又一项难关,终于大功告成。上报奖项时,陈德明却一笔将自己的名字划去。

  “作为科研人员,如果总盯着权力,科研的大门早晚会对我们关闭;如果总是瞄着利益,就不可能取得大成果。搞科研的人,只有心无杂念、远离功名,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干上几年、十几年、几十年,才可能有所成就。”

  陈德明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的世界里,没有“名利”二字。从2003年到2008年,想要专心进行学术研究的陈德明三次请辞主任的行政职务,基地领导最终不得不同意了他的请求。

  甘于寂寞、甘为人梯,陈德明用火一般的激情点燃了大漠之春。

  近年来,在陈德明的示范带动下,基地有28个创新团队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科技创新的火种已经点燃,我国的导弹事业必将迎来新的春天。”

  如今,在陈德明带领下,这个成立仅6年的团队不仅成果丰硕:完成了20个重大科研课题,获得19项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13项授权专利。更令人兴奋的是,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有的开发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系统;有的完成了基于北斗的电波折射实时修正系统;有的通过高精度脱靶量估算技术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同类技术领先水平,并成功应用于某型导弹飞行试验,给出了高精度的脱靶量……

  短短几年内,在陈德明带动下,基地已陆续孵化了28个创新团队。一位专家动情地说:“人才兴,事业旺,我国的导弹事业必将迎来新的春天。”

  誓言无声 26载不忘初心

  ——记西北某基地研究员、导弹试验专家陈德明(下)

  ■解放军报记者 邹维荣 陈小菁 通讯员 梁景创 赵金龙

  大漠的风,清凉爽朗。

  一身戎装坐在我们面前的陈德明,显得羞涩、腼腆,远不如在计算机前谈论他的导弹事业那样有风采, 但随着话题的深入,这位导弹试验专家那柔软的一面,更加震撼记者的心灵。

在陈德明的生命里,导弹武器试验事业重于一切。李玉建 摄

  “我的价值在大漠、在靶场,这里有我施展的舞台,这里有我一生最大的梦想和追求。”

  ——不忘初心,扎根大漠

  “基地的情况怎么样?”“比较艰苦!”

  “我学的航天动力学与飞行试验专业,只要过去后有事干就行。”

  “天天都有干不完的事,只要你想干,就可以来。”

  这是基地高级工程师杜之明将军1989年到国防科技大学参加高级研究班时和陈德明的对话。那时,陈德明即将大学毕业。

  “老将军的话深深打动着陈德明,就在那一刻,一颗游移的心归落到了导弹这项神圣的事业上。”杜之明将军说:“就这么简单,1990年大学毕业后,陈德明放弃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优厚待遇条件,主动来到了大漠戈壁。”

  然而,26年前,当他初来基地报到时,面对大漠艰苦闭塞的工作环境,一时竟无所适从。

  “主要是科研条件反差比较大,一个室60多个人,正儿八经能用的电脑就那么一台,看着这台电脑,我心里凉了半截。”陈德明说,第一次参加任务,面对陌生的“任务窗口”,他能找到的唯一参考资料,竟然是一篇掉了好几页的论文。

  由于环境艰苦,基地当时有一项规定,入伍大学生干部工作8年以上,就可以选择是否离开部队。是走还是留,陈德明坦言,“我不想等8年,既然来了,就老老实实干8年再说。”

  那天,陈德明专门来到戈壁深处那不朽的军阵——烈士陵园里静静地坐了大半天,和安放在那里的英灵隔空交流:他们有将军也有士兵,平均年龄还不到24岁,却选择了沙漠,选择了奉献,选择了牺牲,干出了惊天动地的伟业。

  而此时的陈德明,虽然还想象不出自己能为导弹事业做些什么,但他认定这一事业足可以使所学发挥到极致,这一事业必将与共和国使命相系,与振兴中华伟业相联。想到这些,他感到无比振奋与自豪。

  陈德明想通了,他给出了自己的选择:“我的价值在大漠、在靶场,这里有我施展的舞台,这里有我一生最大的梦想和追求。”

  心若不荒凉,处处皆风景。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靶场担负的任务相对较少,尤其是大型任务一两年才执行一发。大漠的偏僻荒凉,生活的单调乏味,成为他潜心钻研的天赐良机。学习,成为他给自己定下的第一个目标。

  从“两弹一星”专家笔记到计算机课程、统计学原著,从各种试验图纸、数据分析到古今哲学军史,凡是能找来的资料书籍,他都如饥似渴地汲取营养。很快,他从一名红牌学员成长为专业骨干。

  当时某型号导弹武器定型试验的课题摆在了基地科研人员面前。陈德明作为攻关团队中其中一员参加课题攻关。受领导弹武器试验系统试验与鉴定技术研究任务的陈德明在一片空白、毫无借鉴的情况下艰难起步。

  连续苦战3年,当陈德明拿着厚厚的设计方案来到课题组时,老专家们震惊之余,纷纷投来肯定的目光:“从理论上解决了导弹最大标准射程评定与评估等问题,填补了该型号导弹试验与鉴定技术空白。”

  经过这件事,陈德明得到了很大锻炼。

  自此,陈德明在导弹科研战线上的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如今,陈德明已经成为国家“863计划”某专家组副组长,当初决定最多在这里干8年的他,在大漠一干就是26年,他已经深深根植于这片大漠。

  2002年,他由一名普通科研人员被提升任命为研究室主任。2010年,中央军委给陈德明记了一等功。

陈德明经常工作到深夜,忘记回家的时间。李玉建 摄

  “搞科研的人只有心无杂念,远离功名,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干上十几年,才可能有所成就。”

  ——不忘初心,专心搞技术

  陈德明“三辞主任”的故事,在基地广泛流传。

  陈德明所在的研究室履行总体职能,是从2002年开始的。当时部党委考虑到这个室的各项工作都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和开拓性,需要一名事业心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来担当。这副担子压在了陈德明身上。

  陈德明不负众望。“现在总体室的四梁八柱都是当时陈德明当主任时摸索和确立起来的。可以讲,当时年仅35岁的陈德明是领导干部中的后起之秀,政治‘新星’。大家感到他这样发展下去前途无量。”20年前就和陈德明在一个团队工作的伞景辉工程师说。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此时此刻,陈德明却向领导提出了辞职。理由很简单:“不想当领导,就想搞点研究。”

  “让你当这个室主任,不是让你当官,而是希望你能带出更多的人来。”领导婉拒了他的要求。

  尽管后来陈德明服从组织决定,又干了两年多主任,但他辞职搞研究的念头却越来越强烈。他又一次提出辞职,部领导还是没同意。

  事不过三。2008年,他再一次真诚地找到领导:“我不想当主任,不是我不想尽这个责,而是抓管理工作与我搞研究确实有矛盾,我只能选择一个。课题搞好了,同样能带出一批人来。”

  这一次,党委对他的辞职要求作了认真研究,正式批准陈德明辞去了总体室主任职务。

  这件事对基地科技干部影响很大,从室主任到创新团队带头人,不是简单的工作职责转变,在他们看来,“是一种境界,一种追求。”

  “作为科技人员,盯着名利,科研大门早晚会对你关闭;瞄着利益,不可能取得大成果。搞科研的人只有心无杂念,远离功名,静下来踏踏实实干上十几年,才可能有所成就。”陈德明如是说。

  陈德明长期与试验数据打交道,还系统研究过统计决策的相关理论与技术,对数据曲线非常敏感,朋友建议他拿出点时间研究股票,不想被他断然拒绝:“做研究必须专心致志,穿着军装就只能研究军队的事!”

  这些年,陈德明承担的课题越来越多,每一项经费开支他都严抠细算,把钱用来改善科研条件和开展科研工作。他牵头和参与了几十项课题研究,从没有在不是自己牵头负责的科研成果上挂过名。

  有一次,陈德明领受一项重点工程课题,他点名让一名年轻同志担纲课题负责人,鼓励说“你们放手去干,有什么困难找我。”在他的指导下,课题顺利完成。申报成果时,大家一致推选陈德明为第一完成人,他却当场划掉自己的名字,让课题组的同志深为折服。

  “目标高远、想法简单、坚持始终、生活自然”是压在陈德明办公桌上的一句话,也是他处世做人的真实写照。

  陈德明是专家,但是他不清高,没有一点架子。他的脸上始终挂满了微笑,凡是和他一起工作过的同志都说:“跟着陈研究员打交道很简单,干工作虽然苦,但心里很快乐,生活很充实。”

  在家庭生活中,陈德明的简单令他的同事兼领导涂国勇印象深刻。

  一次,他问陈德明的爱人马丽:“陈夫人,家中生活有困难没有?”“我有很多困难,可他没有。”马丽严肃地说。

  这话让涂主任一下子懵了。

  “这是个什么意思呢?”涂主任接着问。

  “陈德明的夫人姓导名弹,全名就叫导弹。”说完,马丽又噗嗤一笑说:“都习惯了,请领导放心,我们什么困难都没有。”

  后来涂主任侧面提醒陈德明说:“你爱人生活怎么样啊?”他一听显得一脸茫然,然后说:“很好呀,有吃、有穿,什么都不缺,幸福着呢。”

  你听,这两口子的幸福生活一般人还真够不着。

  陈德明就是这样一种人,用他自己的一句话来说:“技术干部就要专心搞好技术。”这种简单到极致的法,奠定了他不断取得成功的基石。

陈德明正在专心致志地进行弹道数据分析演示验证。李玉建 摄

  “反导技术的研究发展永远都是在路上。我们永远也只能在路上。”

  ——不忘初心,永葆创新激情

  “创新源于问题,激情融于琐碎。”近日,面对新分配基地的大学生,陈德明以此为题分享了自己的科研感受和体会。

  长期存在、无人解决、司空见惯的现实问题,时常隐藏着大家尚未发现的基础理论或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基本方法。一旦发现,便如拨云见日、豁然开朗,原始创新的喜悦便是你善于探索丰厚回报。

  陈德明在开始研究导弹定轨预报技术时发现,实时弹道估算精度将严重影响定轨预报的精度和稳健性。为此,他以反导试验与作战为目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持续探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

  “我已记不清自己完成过多少份导弹飞行试验评估办法和评估报告。”陈德明说,他从不满足于照抄自己以前拟制的文件,即使是自己提出的评估方法,在实际评估中也不满足照猫画虎。他认为,这就是一个在重复琐碎的工作中激情不断,改进完善不止的过程。

  在陈德明的记忆中,完成过很多应急任务。他说,高风险的导弹试验,总会有一些棘手的技术难题与你不期而遇。敲击着你的内心灵魂、考验着你的承受能力,也激发着你的专业潜能。一旦跨过,就有新的天空。

  在2011年的一次重大导弹试验中,研制单位给出的弹体残骸危险区内约有8万人,这给靶场试验安全管控带来极大困难。陈德明重新估算了危险区域,中心位置和区域面积变化显著,区内人口下降到不足800人,弹体实际落点也在估算区域内,堪称完美。

  在陈德明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巨大地形图。在外人看来,这是一幅普通的地图,但陈德明自己清楚,地图上有自己天天关注的特殊区域。

  他习惯对着地图,把导弹飞行的轨迹在心中详尽描绘。由起点到落区,一点一点地连接起来,那不但是一条宏伟激动人心的曲线,更是烂熟于新的数据线,每一个点,每一个面的导弹飞行数据都装在他的心中。渐渐地,沿途的高山河流、城市村庄、戈壁荒原和试验的壮阔场面生动地浮现在眼前。

  “科学试验与论证也同‘生命’一样,只有你对他倾注激情、心血和深深的爱恋,它才会一点点从你的脑海滑落到心间,再从心间慢慢变幻成方案。”陈德明说,如果有一天,它真的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成果和装备来到你身边,那份幸福和喜悦还有全身心投入的人才能感受得到。

  陈德明的软件编得像一首诗,非常有味道。他认为,一首好诗可以打动每个人的心,一个好的编程应该清晰易懂。为了编一个好程序,寻找一个精确求解方法,陈德明会长时间坐在电脑前思索,即便家近在咫尺,有时也会彻夜不归。同事劝他稍加休息时,他却说:“程序推导过程要趁热打铁,稍一放松,思路就会被破坏。”

  就在这种“趁热打铁”的过程中,陈德明常常会灵光一现。如同“哥德巴赫猜想”一样,对数学极为痴迷的他对“猜想”有着天生的某种灵性。同事们说,陈德明是个数学天才,推导公式从来不查资料,上千种数学公式,随时随地信手拈来。

  多年来,陈德明处理过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当这些问题被陈德明一一解决时,大家都觉得他“神”了。这种“神”一般的能力,正是源于他的苦心积淀:“重大创新是无人区的生存法则,没有理论突破,没有技术突破,没有大量的技术积累,是不可能产生爆发性创新的。”

  创新没有休止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又成功进行了新的反导技术试验,将反导技术推上新的高度。陈德明说:“新质作战能力的重要特点是信息化,信息化条件下的对抗会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高级。反导技术的研究发展永远都是在路上。我们永远也只能在路上。”

  如今,年近五旬的陈德明和战友们仍然攀登在反导之路上,依旧保持着年轻时的激情。若问为什么,答案或许很简单:当大漠把我搂进胸膛,我就有了自己的故乡,在这一望无际的沙海里,要用一生的倔强眺望大洋,在天空刻下人生的轨迹……





http://www.chinanews.com/mil/2016/07-25/7950131.shtml


揭秘中国大气层外反导:新型战略导弹曾试验失利


2016年07月25日  来源:解放军报



  反导尖兵

  ——记西北某基地研究员、导弹试验专家陈德明(上)

  ■解放军报记者 陈小菁 邹维荣 特约记者 宗兆盾 通讯员 许京木

大漠戈壁,入夜时分,警报骤响。

  一枚“敌方”导弹触发雷达预警,向我国上空飞来。

  “跟踪目标!”西北某基地反导试验指挥大厅响起急促的调度口令。指挥显示平台上,几十组数据、曲线频频闪烁,该部配置在大漠中的光测、雷达、遥测设备,密切追踪“敌弹”。

  “5、4、3、2、1,发射!”一枚反导拦截导弹犹如神剑出鞘,直刺苍穹。

  数分钟后,显示屏传来大气层外“敌弹”被摧毁的清晰画面,两弹碰撞发出的灿烂光芒照亮茫茫夜空,我国又一次反导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欢呼,握手,拥抱……指挥大厅内,大家不约而同地将赞许目光投向指挥席上的一个身影——他就是破解这一重大难题的反导试验靶场副总设计师、西北某基地研究员陈德明。

  这一刻,陈德明悄悄拭去激动的泪水,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神剑掠空惊天地,烈焰升腾啸九天。从白手创业托举神剑腾飞,到奠基铸盾助力神剑出鞘,几十项国家和军队奖项、发明专利可以作证,陈德明和他的创新团队矢志强军、捍卫祖国天疆的创新脚步,一刻也未曾停歇。

陈德明(前)在某任务中认真工作(资料照片)。图片来源:新华社

  惊天巨响,大漠戈壁深处,一枚拦截导弹犹如神剑出鞘,一击命中高速飞行的靶弹——

  他用铁一般的肩膀扛起如山使命

  反导拦截技术,被称为战略防御的坚盾,是大国博弈的重要筹码。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钱学森归国不久,就向中央领导同志谈到了“反导”问题,并按照毛主席指示开展了相关研究。遗憾的是,由于各方面条件制约,始终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

  “反导这个东西,有和没有大不一样!没有反导能力,我们的国土就完全暴露在敌方导弹威胁之下;拥有了反导技术,就相当于在大气层外为国家安全撑起了一把保护伞。”

  如山使命,铁肩来扛。陈德明横下一条心,一定要在自己手里把“反导”这件事干成!

  这是一次“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冲锋,更是一场寂寞的“马拉松长跑”。

  上世纪80年代,还在湖南老家读高中的陈德明,偶然观看了一部名为《飞向太平洋》的电影。该片以1980年我国向太平洋成功发射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为背景,热情讴歌了科技工作者打造大国重器的动人风采。凝望着运载火箭刺破苍穹、腾啸升空的壮美画面,他在心中默默埋下了一个“为国征战”的梦想。

  为了这个梦想,他报考了当年唯一开设航天动力学与飞行试验专业的国防科技大学,毕业后,又怀着“矢志强军、逐梦靶场”的决心,坚定地踏上了驶往西北大漠的列车。

  “在我身后的这片戈壁滩上,老一辈科技人员曾创造出举世瞩目的‘两弹一星’伟业。只有置身这片神圣的土地,才能更好地为祖国导弹事业尽一份力。”

  他从此习惯于对着地图,把导弹飞行轨迹在心中详尽描绘。从起点到落区,一个点一个点地连起来,沿途的高山河流、城市村庄、戈壁荒原,尽入眼底。在陈德明看来,那不仅是一组组数据,更是一组激动人心的音符、一段波澜壮阔的旋律。

  世纪之初,陈德明捡起了反导的“接力棒”。在国家重启反导技术验证试验项目之前,他就带人着手整理相关文献资料,扎实搞好技术储备。

  那段日子,陈德明完全进入了一种忘我境界,吃饭时想到关键技术,他就扔下碗筷冲进书房;睡觉时有了新思路,他立刻翻身起床记在纸上。近千个日日夜夜,连续多个波次不知疲倦地攻关,陈德明和他的团队拟制了上百份试验文书,一举突破3项核心关键技术,硬是闯出了一条中国反导靶场建设之路。

  最终,他提出的“构建一个体系、形成两种能力、突破三项关键技术”的反导靶场建设目标,被最高决策层采纳。中国反导技术研究,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3年后,首次试验如期而至。然而,就在发射前不久,试验的关键系统“拦截指令系统”突然出现“不能连续接收信号”的问题,靶场原本紧张的气氛骤然加剧。

  各方协同攻关,故障虽然很快排除了,但大家心里仍不踏实,专家组连夜召开会议讨论。面对众多专家质疑,陈德明现场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验证,郑重表态:“试验绝不会出现问题。”

  几年沉寂,一默如雷。新年伊始,大漠深处一声巨响,一枚拦截弹犹如神剑出鞘,一击命中高速飞行的靶弹。5分钟后,试验成功的喜讯从西北大漠飞到了北京。初战告捷,反导试验打出了国威、军威,标志着我国在反导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首次反导试验圆满成功,中央军委给陈德明记了一等功。面对厚褒重奖,他丝毫没有懈怠,转身投入到下一个攻关课题中!

  从末段到中段,从地面到太空,从大气层内到大气层外,陈德明和他的战友们构筑起一个无比宏阔的反导试验靶场,擎起战略防御之盾,也把共和国的疆域拓展到天疆。

  陈德明(右一)与团队成员进行某任务弹道定轨预报分析(资料照片)。图片来源:新华社

  创新驱动,实现导弹试验重大技术突破,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他用鹰一般的眼睛扫视未来战场

  基地历史展览馆内,“大漠雄风”4个大字遒劲有力;一枚枚雄姿挺拔的导弹模型,见证着大漠靶场军人铸剑图强的使命担当。

  能战方能止战。基地负责试验鉴定的这些导弹武器,在装备部队后能否快速形成战斗力、制胜未来战场,靶场试验鉴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挺立大漠望大洋,身在靶场观战场。长期从事导弹武器试验鉴定工作的陈德明时常警醒自己:“作为一名军人,战场上要敢于冲锋,科研场上要敢于攻坚,碰到问题‘躲着走’,无异于战场上的逃兵。”

  当年海湾战争爆发时,“爱国者”导弹拦截“飞毛腿”导弹的画面,深印在陈德明脑海中。那时,西方国家在导弹武器技术领域一直领跑世界,其重大关键技术甚至比我国领先许多年。

  决定到基地工作时,陈德明曾在日记本上写下这么一句话:“做科研一定要紧盯前沿,抢占战略‘制高点’,做出领先世界的成果来。唯有自主创新,才能杀出一条‘血路’!如果总是踩着别人的脚印走,以我国的基础条件,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这些年,他始终用鹰一般的眼睛扫视未来战场,盯住科技前沿,把一个个“不可能”变为“可能”,在完成一次次急难攻坚任务中,走出了一条导弹武器试验鉴定的创新之路。

  一次任务中,陈德明发现:导弹武器“1次试验只能验证1个目标”,且“1个导弹型号需进行多次试验”,鉴定周期长、投入经费多。经过缜密分析研究,他大胆建议“在1次试验中同时验证多个目标”。结果,这一建议却遭到国内知名专家的反对,大家担心“一箭多雕”可能变成“鸡飞蛋打”。

  面对质疑,他反复推演拿出精准数据,使得这一方案得到专家认可。新型试验方案应运而生,不仅为部队节约了大量试验经费,还加快了导弹武器列装部队的进程。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上世纪90年代,作为军事斗争准备的“杀手锏”武器,某型导弹进入定型试验阶段,急需装备部队。这时,一个重大考验摆在陈德明眼前:

  要完成该类导弹的鉴定定型,通常需要进行9次成功试验,但当时,基地只有4枚试验弹,而且导弹发射阵地与效应靶场之间的距离远远小于导弹射程——这就好比让人在手枪射击场考核鉴定狙击步枪的远距离射击精度,再好的枪手也要犯难。一些专家认为,“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超常任务须用“超常规”手段。经过不断改进创新试验方法,陈德明带领团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在最短时间内拿出了导弹精度科学评定指标,保证了该型导弹第一时间完成试验、装备部队。

  10年后,基地新建了满足导弹射程要求的效应靶场。该型导弹又先后进行了数十次试验、训练和演习飞行。统计结果表明:当初的导弹估算结果与实射数据高度吻合。一位老专家不禁赞叹:“你们真了不起,创造了导弹武器试验鉴定的奇迹!”

  在常人眼中,导弹专家勾画的不过是一纸之图。但在他们笔下,一笔一画莫不与战场相连。

  一年仲夏,某型战略导弹飞行试验失利,弹头解体,远远飞离预定目标区。这是该型导弹列装前的一次关键试验,对装备部队起着决定性作用。倘若找不到弹头,就无法分析故障原因,拿不到宝贵的实验数据。

  当时,一些专家先后给出了几十个残骸落点坐标,分布范围达上万平方公里。基地每天组织官兵深入“生命禁区”,展开“大漠寻针”式的搜索,却始终一无所获……一筹莫展之际,陈德明向上级主动请缨:“我来试试!”

  在分析了导弹飞行视频后,陈德明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磨砺,经过7天7夜的反复建模计算,最终把落点定位在1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很快,搜索一线传来消息:“弹头找到了……”

  有人说,设计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然而,作为戎衣在身的“导弹试验设计师”,陈德明却说,“决不能让‘导弹作品’留有遗憾”。他执行过数百发导弹武器飞行试验任务,牵头攻克10余项核心技术难题,致力于用创新来“消除遗憾”。

  陈德明(右)在给年轻科技干部讲解某型任务参试设备性能(资料照片)。图片来源:新华社

  甘为人梯,辐射带动28个创新团队,培养出一批堪当大任的强军兴军科技英才——

  他用火一般的激情点燃大漠之春

  陈德明所在的西北某基地,功勋卓著。这个基地曾发射我国第一枚国产地地导弹,也曾把我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成功送抵太平洋……

  当年,在物质条件艰苦、科技积累薄弱的情况下,基地为何能完成这么多科研任务?

  “因为我们在人才、科研上,既有‘高地’,又有‘高峰’。”回望历史,陈德明陷入深思:“唯有人才,难在人才!导弹事业需要一茬茬堪当大任的高素质人才!”

  随着我国反导项目的启动实施和顺利推进,陈德明又怀着一腔热忱,毅然挑起了组建新的科技创新团队的千钧重担。

  2011年,在陈德明的推动下,基地整合技术资源,组建了“导弹靶场突防技术”创新团队,大漠靶场再一次响起向科技进军的嘹亮号角。在陈德明的不懈努力下,不到6年时间,这个团队就走出了一条“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开放式建设路子,先后完成20多个科研课题,获得19项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13项国防授权专利。

  “如果把团队比作一个拳头,那么我就是这个拳头上的大拇指。”陈德明直言说道,“作为团队的“主心骨”,如果自己在困难面前低了头、认了输,整个团队就会丧失虎性狼气,变成一群毫无战斗力的绵羊。”

  2011年,基地组织某新型导弹飞行试验,上级机关把评估的任务交给了陈德明团队。

  “精度要高于靶场设备测量精度1个量级,必须在3个月内完成。”领受任务后,大家的心里如同压了一块巨石,在很多人看来,利用靶场现有设备完成这项任务,根本不可能。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陈德明迎难而上,鼓励大家提出解决思路和方法,并对靶场数十次任务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最终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得出了“可以在任务中应用”的重要结论。20天后,该型导弹飞行试验一举成功。试验结果表明,陈德明的理论分析模型、算法软件和测试结果,完全符合任务要求。

  “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只有抓好人才集聚,实施育才接力工程,才能在科技创新领域立于不败之地。”

  “只要你有想法,大胆放手干,我给你们撑腰。”陈德明既鼓励科研人员勇于创新,也宽容失败。导弹试验“定错一个点,白干好几年;算错一道公式,损失上百万。”一位工程师在某型导弹试验鉴定过程中出现测算失误,为此惴惴不安。陈德明主动承担责任,并帮助他破解难题,重新激发了这位“初生牛犊”的创新激情。

  一次,陈德明领受了一项重大科研任务,他点名让年轻的工程师赵海龙担纲课题负责人,并鼓励他说:“你们好好干,有困难找我。”在他悉心指导下,均由年轻人组成的题组经历“千难万险”,攻克一项又一项难关,终于大功告成。上报奖项时,陈德明却一笔将自己的名字划去。

  “作为科研人员,如果总盯着权力,科研的大门早晚会对我们关闭;如果总是瞄着利益,就不可能取得大成果。搞科研的人,只有心无杂念、远离功名,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干上几年、十几年、几十年,才可能有所成就。”

  陈德明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的世界里,没有“名利”二字。从2003年到2008年,想要专心进行学术研究的陈德明三次请辞主任的行政职务,基地领导最终不得不同意了他的请求。

  甘于寂寞、甘为人梯,陈德明用火一般的激情点燃了大漠之春。

  近年来,在陈德明的示范带动下,基地有28个创新团队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科技创新的火种已经点燃,我国的导弹事业必将迎来新的春天。”

  如今,在陈德明带领下,这个成立仅6年的团队不仅成果丰硕:完成了20个重大科研课题,获得19项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13项授权专利。更令人兴奋的是,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有的开发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系统;有的完成了基于北斗的电波折射实时修正系统;有的通过高精度脱靶量估算技术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同类技术领先水平,并成功应用于某型导弹飞行试验,给出了高精度的脱靶量……

  短短几年内,在陈德明带动下,基地已陆续孵化了28个创新团队。一位专家动情地说:“人才兴,事业旺,我国的导弹事业必将迎来新的春天。”

  誓言无声 26载不忘初心

  ——记西北某基地研究员、导弹试验专家陈德明(下)

  ■解放军报记者 邹维荣 陈小菁 通讯员 梁景创 赵金龙

  大漠的风,清凉爽朗。

  一身戎装坐在我们面前的陈德明,显得羞涩、腼腆,远不如在计算机前谈论他的导弹事业那样有风采, 但随着话题的深入,这位导弹试验专家那柔软的一面,更加震撼记者的心灵。

在陈德明的生命里,导弹武器试验事业重于一切。李玉建 摄

  “我的价值在大漠、在靶场,这里有我施展的舞台,这里有我一生最大的梦想和追求。”

  ——不忘初心,扎根大漠

  “基地的情况怎么样?”“比较艰苦!”

  “我学的航天动力学与飞行试验专业,只要过去后有事干就行。”

  “天天都有干不完的事,只要你想干,就可以来。”

  这是基地高级工程师杜之明将军1989年到国防科技大学参加高级研究班时和陈德明的对话。那时,陈德明即将大学毕业。

  “老将军的话深深打动着陈德明,就在那一刻,一颗游移的心归落到了导弹这项神圣的事业上。”杜之明将军说:“就这么简单,1990年大学毕业后,陈德明放弃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优厚待遇条件,主动来到了大漠戈壁。”

  然而,26年前,当他初来基地报到时,面对大漠艰苦闭塞的工作环境,一时竟无所适从。

  “主要是科研条件反差比较大,一个室60多个人,正儿八经能用的电脑就那么一台,看着这台电脑,我心里凉了半截。”陈德明说,第一次参加任务,面对陌生的“任务窗口”,他能找到的唯一参考资料,竟然是一篇掉了好几页的论文。

  由于环境艰苦,基地当时有一项规定,入伍大学生干部工作8年以上,就可以选择是否离开部队。是走还是留,陈德明坦言,“我不想等8年,既然来了,就老老实实干8年再说。”

  那天,陈德明专门来到戈壁深处那不朽的军阵——烈士陵园里静静地坐了大半天,和安放在那里的英灵隔空交流:他们有将军也有士兵,平均年龄还不到24岁,却选择了沙漠,选择了奉献,选择了牺牲,干出了惊天动地的伟业。

  而此时的陈德明,虽然还想象不出自己能为导弹事业做些什么,但他认定这一事业足可以使所学发挥到极致,这一事业必将与共和国使命相系,与振兴中华伟业相联。想到这些,他感到无比振奋与自豪。

  陈德明想通了,他给出了自己的选择:“我的价值在大漠、在靶场,这里有我施展的舞台,这里有我一生最大的梦想和追求。”

  心若不荒凉,处处皆风景。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靶场担负的任务相对较少,尤其是大型任务一两年才执行一发。大漠的偏僻荒凉,生活的单调乏味,成为他潜心钻研的天赐良机。学习,成为他给自己定下的第一个目标。

  从“两弹一星”专家笔记到计算机课程、统计学原著,从各种试验图纸、数据分析到古今哲学军史,凡是能找来的资料书籍,他都如饥似渴地汲取营养。很快,他从一名红牌学员成长为专业骨干。

  当时某型号导弹武器定型试验的课题摆在了基地科研人员面前。陈德明作为攻关团队中其中一员参加课题攻关。受领导弹武器试验系统试验与鉴定技术研究任务的陈德明在一片空白、毫无借鉴的情况下艰难起步。

  连续苦战3年,当陈德明拿着厚厚的设计方案来到课题组时,老专家们震惊之余,纷纷投来肯定的目光:“从理论上解决了导弹最大标准射程评定与评估等问题,填补了该型号导弹试验与鉴定技术空白。”

  经过这件事,陈德明得到了很大锻炼。

  自此,陈德明在导弹科研战线上的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如今,陈德明已经成为国家“863计划”某专家组副组长,当初决定最多在这里干8年的他,在大漠一干就是26年,他已经深深根植于这片大漠。

  2002年,他由一名普通科研人员被提升任命为研究室主任。2010年,中央军委给陈德明记了一等功。

陈德明经常工作到深夜,忘记回家的时间。李玉建 摄

  “搞科研的人只有心无杂念,远离功名,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干上十几年,才可能有所成就。”

  ——不忘初心,专心搞技术

  陈德明“三辞主任”的故事,在基地广泛流传。

  陈德明所在的研究室履行总体职能,是从2002年开始的。当时部党委考虑到这个室的各项工作都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和开拓性,需要一名事业心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来担当。这副担子压在了陈德明身上。

  陈德明不负众望。“现在总体室的四梁八柱都是当时陈德明当主任时摸索和确立起来的。可以讲,当时年仅35岁的陈德明是领导干部中的后起之秀,政治‘新星’。大家感到他这样发展下去前途无量。”20年前就和陈德明在一个团队工作的伞景辉工程师说。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此时此刻,陈德明却向领导提出了辞职。理由很简单:“不想当领导,就想搞点研究。”

  “让你当这个室主任,不是让你当官,而是希望你能带出更多的人来。”领导婉拒了他的要求。

  尽管后来陈德明服从组织决定,又干了两年多主任,但他辞职搞研究的念头却越来越强烈。他又一次提出辞职,部领导还是没同意。

  事不过三。2008年,他再一次真诚地找到领导:“我不想当主任,不是我不想尽这个责,而是抓管理工作与我搞研究确实有矛盾,我只能选择一个。课题搞好了,同样能带出一批人来。”

  这一次,党委对他的辞职要求作了认真研究,正式批准陈德明辞去了总体室主任职务。

  这件事对基地科技干部影响很大,从室主任到创新团队带头人,不是简单的工作职责转变,在他们看来,“是一种境界,一种追求。”

  “作为科技人员,盯着名利,科研大门早晚会对你关闭;瞄着利益,不可能取得大成果。搞科研的人只有心无杂念,远离功名,静下来踏踏实实干上十几年,才可能有所成就。”陈德明如是说。

  陈德明长期与试验数据打交道,还系统研究过统计决策的相关理论与技术,对数据曲线非常敏感,朋友建议他拿出点时间研究股票,不想被他断然拒绝:“做研究必须专心致志,穿着军装就只能研究军队的事!”

  这些年,陈德明承担的课题越来越多,每一项经费开支他都严抠细算,把钱用来改善科研条件和开展科研工作。他牵头和参与了几十项课题研究,从没有在不是自己牵头负责的科研成果上挂过名。

  有一次,陈德明领受一项重点工程课题,他点名让一名年轻同志担纲课题负责人,鼓励说“你们放手去干,有什么困难找我。”在他的指导下,课题顺利完成。申报成果时,大家一致推选陈德明为第一完成人,他却当场划掉自己的名字,让课题组的同志深为折服。

  “目标高远、想法简单、坚持始终、生活自然”是压在陈德明办公桌上的一句话,也是他处世做人的真实写照。

  陈德明是专家,但是他不清高,没有一点架子。他的脸上始终挂满了微笑,凡是和他一起工作过的同志都说:“跟着陈研究员打交道很简单,干工作虽然苦,但心里很快乐,生活很充实。”

  在家庭生活中,陈德明的简单令他的同事兼领导涂国勇印象深刻。

  一次,他问陈德明的爱人马丽:“陈夫人,家中生活有困难没有?”“我有很多困难,可他没有。”马丽严肃地说。

  这话让涂主任一下子懵了。

  “这是个什么意思呢?”涂主任接着问。

  “陈德明的夫人姓导名弹,全名就叫导弹。”说完,马丽又噗嗤一笑说:“都习惯了,请领导放心,我们什么困难都没有。”

  后来涂主任侧面提醒陈德明说:“你爱人生活怎么样啊?”他一听显得一脸茫然,然后说:“很好呀,有吃、有穿,什么都不缺,幸福着呢。”

  你听,这两口子的幸福生活一般人还真够不着。

  陈德明就是这样一种人,用他自己的一句话来说:“技术干部就要专心搞好技术。”这种简单到极致的法,奠定了他不断取得成功的基石。

陈德明正在专心致志地进行弹道数据分析演示验证。李玉建 摄

  “反导技术的研究发展永远都是在路上。我们永远也只能在路上。”

  ——不忘初心,永葆创新激情

  “创新源于问题,激情融于琐碎。”近日,面对新分配基地的大学生,陈德明以此为题分享了自己的科研感受和体会。

  长期存在、无人解决、司空见惯的现实问题,时常隐藏着大家尚未发现的基础理论或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基本方法。一旦发现,便如拨云见日、豁然开朗,原始创新的喜悦便是你善于探索丰厚回报。

  陈德明在开始研究导弹定轨预报技术时发现,实时弹道估算精度将严重影响定轨预报的精度和稳健性。为此,他以反导试验与作战为目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持续探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

  “我已记不清自己完成过多少份导弹飞行试验评估办法和评估报告。”陈德明说,他从不满足于照抄自己以前拟制的文件,即使是自己提出的评估方法,在实际评估中也不满足照猫画虎。他认为,这就是一个在重复琐碎的工作中激情不断,改进完善不止的过程。

  在陈德明的记忆中,完成过很多应急任务。他说,高风险的导弹试验,总会有一些棘手的技术难题与你不期而遇。敲击着你的内心灵魂、考验着你的承受能力,也激发着你的专业潜能。一旦跨过,就有新的天空。

  在2011年的一次重大导弹试验中,研制单位给出的弹体残骸危险区内约有8万人,这给靶场试验安全管控带来极大困难。陈德明重新估算了危险区域,中心位置和区域面积变化显著,区内人口下降到不足800人,弹体实际落点也在估算区域内,堪称完美。

  在陈德明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巨大地形图。在外人看来,这是一幅普通的地图,但陈德明自己清楚,地图上有自己天天关注的特殊区域。

  他习惯对着地图,把导弹飞行的轨迹在心中详尽描绘。由起点到落区,一点一点地连接起来,那不但是一条宏伟激动人心的曲线,更是烂熟于新的数据线,每一个点,每一个面的导弹飞行数据都装在他的心中。渐渐地,沿途的高山河流、城市村庄、戈壁荒原和试验的壮阔场面生动地浮现在眼前。

  “科学试验与论证也同‘生命’一样,只有你对他倾注激情、心血和深深的爱恋,它才会一点点从你的脑海滑落到心间,再从心间慢慢变幻成方案。”陈德明说,如果有一天,它真的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成果和装备来到你身边,那份幸福和喜悦还有全身心投入的人才能感受得到。

  陈德明的软件编得像一首诗,非常有味道。他认为,一首好诗可以打动每个人的心,一个好的编程应该清晰易懂。为了编一个好程序,寻找一个精确求解方法,陈德明会长时间坐在电脑前思索,即便家近在咫尺,有时也会彻夜不归。同事劝他稍加休息时,他却说:“程序推导过程要趁热打铁,稍一放松,思路就会被破坏。”

  就在这种“趁热打铁”的过程中,陈德明常常会灵光一现。如同“哥德巴赫猜想”一样,对数学极为痴迷的他对“猜想”有着天生的某种灵性。同事们说,陈德明是个数学天才,推导公式从来不查资料,上千种数学公式,随时随地信手拈来。

  多年来,陈德明处理过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当这些问题被陈德明一一解决时,大家都觉得他“神”了。这种“神”一般的能力,正是源于他的苦心积淀:“重大创新是无人区的生存法则,没有理论突破,没有技术突破,没有大量的技术积累,是不可能产生爆发性创新的。”

  创新没有休止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又成功进行了新的反导技术试验,将反导技术推上新的高度。陈德明说:“新质作战能力的重要特点是信息化,信息化条件下的对抗会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高级。反导技术的研究发展永远都是在路上。我们永远也只能在路上。”

  如今,年近五旬的陈德明和战友们仍然攀登在反导之路上,依旧保持着年轻时的激情。若问为什么,答案或许很简单:当大漠把我搂进胸膛,我就有了自己的故乡,在这一望无际的沙海里,要用一生的倔强眺望大洋,在天空刻下人生的轨迹……





http://www.chinanews.com/mil/2016/07-25/7950131.shtml


无形的装逼最为致命
中华自古有武痴  爱刀剑胜过自己的生命
仰视那张的,弹径有多大?
dfxhbdh 发表于 2016-7-25 14:00
无形的装逼最为致命
不知道你这说的啥意思!
不知道你这说的啥意思!
它是在形容自己,装的一手好逼!反正你也不知道它在说啥。很无形,且致命。医院经常有神智不清的病人乱说一通,而且伴随着高烧。医生会建议家属准备后事的。
国之栋梁,呼吁尽快提少将!
失败是成功之母
鼓舞陳德明的電影類型,應該每年都有,各校輪映。吸引高校人才進入科研的政策也得有。
它是在形容自己,装的一手好逼!反正你也不知道它在说啥。很无形,且致命。医院经常有神智不清的病人乱说 ...
呵呵,那么说来,你已经准备好候事了?不送。
不知道你这说的啥意思!
这就是无形的装逼呗!
一瞬即永恒 发表于 2016-7-25 18:02
呵呵,那么说来,你已经准备好候事了?不送。
是你已经准备好候事了吧?
现在这样规格宣传,中段反导应该很成熟了。